一 : 经略府:经略府-宋代经略
经略府是指军事官员的住所。据《中国历代官制词典》介绍,经略是经络使或经略安抚使的简称。经略使是唐边州军事长官,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始于沿边重要地区设置,掌管地方军队。其后常以节度使兼任。宋初不常置。仁宗宝元年间,为防西夏骚扰,于沿边诸路置经略使,常兼安抚使,故亦称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大政。明清时,安抚使是土司中安抚司的长官,仅设制于西南边区。而经略多半是高阶军官的加衔,但亦有在北部边疆地区设置防务要职。
经略府_经略府 -宋代经略
经略安抚制置使
经略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北宋的“经略”不仅仅是“掌管边疆军民大事”的官儿,而是设在全国各路掌管兵民之政的长官。特别是北宋末期,此时的路分得很多,各路都选派官品高、忠于皇室而有干略的人充任经略安抚大使。这个官很难用后来的官职比况,因为它颇具特色:它既主管一路数州的兵民之政,又无权过问本路的财赋、刑狱、漕运、仓储、学事等事,这种互相掣肘的官吏制度,虽然避免了武人拥兵割据,却又造成了推诿扯皮,以至尾大不掉,终于被金人的铁蹄踢到了淮河以南。经略安抚使只是设在边疆,内地设的是安抚使
总体来说,经略安抚使他们只有管兵而没有发兵的权力,又要受其他官吏的监察和制约,但一般都兼任所驻州府的最高长官。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权利却小了很多。
《水浒传》中之老种经略、小种经略
他们本来就姓“种”,而且是爷俩,爸爸是老种经略相公种谔,儿子是小种经略相公,叫种师道. 这两人是种世衡的子孙,这种世衡在历史的名望当更响亮一些。种世衡字仲平,洛阳人。1040年春,西夏军常袭扰延州(今陕西延安),当时种世衡建议在延州东北200里处筑城(即青涧城),以强化延州的防御。在守御青涧城期间,与羌民和睦相处,每当西夏军来扰,他已先从当地羌民中获知,就和羌族民兵前往迎击,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看来这种世衡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 当时范仲淹镇守边关,威镇西夏。西夏人有“范老夫子胸中自有百万甲兵”之称。范仲淹听说种世衡这个人长期在陕甘地区任职,特别擅长和善于同少数民族打交道,而且无论是在汉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他的威信都很高,便在巡视环州时特别召见了他,并且委以重任,让种世衡到环州任职,同时勉励:“世衡素得羌心,而青涧城已固,乃奏徙世衡知环州,以镇抚之”。 种世衡到环州任职后,果不负范仲淹所望,始终恪尽职守,做出许多巩固民族团结,联合羌人同仇敌忾对付西夏的实事。如羌人酋长慕思的部落最强,他常与之交往,彼此之间建立了兄弟一般诚实可信的关系,因而深受慕思的敬重,“由是得其死力”,抗夏保国,坚守阵地,以致夏军不敢进犯。 种世衡也是有功于大宋的重臣,种家世代镇守边关,几乎可以和“杨家将”媲美。种世衡的儿子种谔和孙子种师道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也就是书中称的“经略相公”。相公是对地方官员的称呼,比称呼“老爷”亲切。这“经略相公”是军政合一的地方官员,权力比知府、知州大得多。大家看书中鲁达(鲁智深)打死了郑屠后,因为鲁达是“经略相公”帐下的军官,地方官不敢擅自直接抓人,而是先去请示了“经略相公”,得到同意后才敢下文书捉人。可见当时“经略相公”的权力确实极大。 《水浒传》中的好多好汉都提到过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像王进、鲁智深、杨志等都在这经略相公手下任过职,金钱豹子汤隆也以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打造过军器为荣。看来好汉们对镇守边关的功臣名将还是极为尊敬的。 延州——西魏置延州。隋唐都曾改为延安郡,后仍为州。1089年,宋升为延安府。西魏治广武,唐治肤施,均在今延安东北,宋移肤施至今延安。
二 : 经略府:经略府-宋代经略
经略府是指军事官员的住所。据《中国历代官制词典》介绍,经略是经络使或经略安抚使的简称。经略使是唐边州军事长官,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始于沿边重要地区设置,掌管地方军队。其后常以节度使兼任。宋初不常置。仁宗宝元年间,为防西夏骚扰,于沿边诸路置经略使,常兼安抚使,故亦称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大政。明清时,安抚使是土司中安抚司的长官,仅设制于西南边区。而经略多半是高阶军官的加衔,但亦有在北部边疆地区设置防务要职。
经略府_经略府 -宋代经略
[www.61k.com)经略安抚制置使
经略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北宋的“经略”不仅仅是“掌管边疆军民大事”的官儿,而是设在全国各路掌管兵民之政的长官。特别是北宋末期,此时的路分得很多,各路都选派官品高、忠于皇室而有干略的人充任经略安抚大使。这个官很难用后来的官职比况,因为它颇具特色:它既主管一路数州的兵民之政,又无权过问本路的财赋、刑狱、漕运、仓储、学事等事,这种互相掣肘的官吏制度,虽然避免了武人拥兵割据,却又造成了推诿扯皮,以至尾大不掉,终于被金人的铁蹄踢到了淮河以南。经略安抚使只是设在边疆,内地设的是安抚使
总体来说,经略安抚使他们只有管兵而没有发兵的权力,又要受其他官吏的监察和制约,但一般都兼任所驻州府的最高长官。类似于唐朝的节度使,权利却小了很多。
《水浒传》中之老种经略、小种经略
他们本来就姓“种”,而且是爷俩,爸爸是老种经略相公种谔,儿子是小种经略相公,叫种师道. 这两人是种世衡的子孙,这种世衡在历史的名望当更响亮一些。种世衡字仲平,洛阳人。1040年春,西夏军常袭扰延州(今陕西延安),当时种世衡建议在延州东北200里处筑城(即青涧城),以强化延州的防御。在守御青涧城期间,与羌民和睦相处,每当西夏军来扰,他已先从当地羌民中获知,就和羌族民兵前往迎击,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看来这种世衡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 当时范仲淹镇守边关,威镇西夏。西夏人有“范老夫子胸中自有百万甲兵”之称。范仲淹听说种世衡这个人长期在陕甘地区任职,特别擅长和善于同少数民族打交道,而且无论是在汉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他的威信都很高,便在巡视环州时特别召见了他,并且委以重任,让种世衡到环州任职,同时勉励:“世衡素得羌心,而青涧城已固,乃奏徙世衡知环州,以镇抚之”。 种世衡到环州任职后,果不负范仲淹所望,始终恪尽职守,做出许多巩固民族团结,联合羌人同仇敌忾对付西夏的实事。如羌人酋长慕思的部落最强,他常与之交往,彼此之间建立了兄弟一般诚实可信的关系,因而深受慕思的敬重,“由是得其死力”,抗夏保国,坚守阵地,以致夏军不敢进犯。 种世衡也是有功于大宋的重臣,种家世代镇守边关,几乎可以和“杨家将”媲美。种世衡的儿子种谔和孙子种师道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也就是书中称的“经略相公”。相公是对地方官员的称呼,比称呼“老爷”亲切。这“经略相公”是军政合一的地方官员,权力比知府、知州大得多。大家看书中鲁达(鲁智深)打死了郑屠后,因为鲁达是“经略相公”帐下的军官,地方官不敢擅自直接抓人,而是先去请示了“经略相公”,得到同意后才敢下文书捉人。可见当时“经略相公”的权力确实极大。 《水浒传》中的好多好汉都提到过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像王进、鲁智深、杨志等都在这经略相公手下任过职,金钱豹子汤隆也以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打造过军器为荣。看来好汉们对镇守边关的功臣名将还是极为尊敬的。 延州——西魏置延州。隋唐都曾改为延安郡,后仍为州。1089年,宋升为延安府。西魏治广武,唐治肤施,均在今延安东北,宋移肤施至今延安。
本文标题:经略府-经略府:经略府-宋代经略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