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去世 详解莱辛生平及著作
据英国《卫报》、BBC消息,英国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于2013年11月17日去世,终年94岁。
她的出版商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宣布,多丽丝·莱辛于周日凌晨平静地离世。出于隐私方面的考虑,她的家属并未透露她去世的原因。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生于1919年10月22日,英国女作家,被誉为英国文坛的常青树。她出生时父亲是驻伊朗的英国陆军上尉,后来全家迁居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青年时代她参加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加入共产党。她在经历了两次婚姻挫折后于1949年定居伦敦,目前居住在伦敦北部。她赞同不愉快的童年造就小说作家的说法,因为她自己的童年就是痛苦多于快乐。作为小说家,她擅长描写自主女性的奋斗和衡量几代左派人物之间的鸿沟。
多丽丝·莱辛昨日离世
小说处女作《野草在歌唱》(The Grass is Singing)出版于1949年。她最有影响的小说有:《金色笔记》(The Golden Notebook)、《幸存者回忆录》(The Memoirs of a Surivor)、《天黑前的夏天》(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和长篇系列小说《暴力的儿女们》(Children of Violence),均已稳居西方现代小说经典作品的行列。
在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多丽丝·莱辛。获奖原因是这位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主义、激情和想象力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多丽丝·莱辛是迄今为止获奖时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获奖者。此外她是历来第三十四位女性诺贝尔奖得主。
多丽丝·莱辛代表作《金色笔记》
人物生平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
在莱辛5岁时她全家迁往罗得西亚,此后20余年家境贫困。她15岁(又有说是12—13岁)时因眼疾辍学,在家自修。
16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参加共产党。
莱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3个孩子。
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1950)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它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桔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刻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
多丽丝·莱辛一度是共产党员
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陆地围住的》(1965)以及《四门之城》(1969)——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这期间她还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1962)。《金色笔记》(TheGoldenNotebook)最为知名。那部小说叙述了青年女性经历作情人和母亲的故事,曾被全球数百万人当成女性独立的教课书。这本书后来成为格劳丽亚·斯坦因(GloriaStienm)和杰曼·格理尔(GermaineGreer)等激进人物所拥护的女权主义的先锋。但是,四十年的两性战争后,莱辛经过对现代女性的观察,已不再相信60年代的革命,是一个永久纯粹的胜利。
莱辛已出版两卷回忆录,叙述其从童年到50年代的生活。人们曾认为,她接下的书该是回忆录的第三部分,内容将写到60年代。
恰好相反,她却用小说手法描写这段生活,并取名《最甜蜜的梦》(The Sweetest Dream),定于9月出版。她在这本书里,通过讲弗兰西斯和其前夫约翰尼的故事,探讨“妇女如何在60年代转错方向”。
“我不喜欢60年代,”莱辛说。“我不喜欢女性那时的所说所为,比如像她们吹嘘和多少男人睡过觉。”
她将妇女解放归功于技术而非女权主义。她认为,避孕药片和省时设备,比如洗碗器,作用要比意识形态更大。
如今莱辛非常谨慎地否认她曾视己为女权主义者。尽管如此,许多妇女仍然视她为女性榜样,甚至仍是女权主义者。《金色笔记本》上月被播音员和作家琼·贝克维尔(JoanBakewell)挑出来,认为是“一部真正重要的书。我深深为之所动。它让我感到,我能够控制我自己的生活。”
在关于妇女的进攻性方面,贝克维尔同意莱辛的见解。她说,“我憎恨所有那些毫不遮掩的粗鲁行为。妇女已经变得越来越无礼,虽说她们要争取同工同酬是合理的。我同意莱辛的意见,那就是某些妇女今天太有些自以为是。”
小说家费伊·韦尔登(Fay Weldon)仍称自己为女权主义者,她1999年的小说《大女人》(Big Women),描绘的就是一个70年代的女出版人。她不同意“60年代的运动转错了方向”,但也认同莱辛的一些说法。“1960年代的运动没错。在那之前,男人对女人可恶至极,”她说。“但是转变太大了。我对某些女人对男人的说话方式感到吃惊。”
戴维·托马斯(David Thomas)的书《无罪》(No Guilty)为今日男人辩护而写。他同意莱辛说“妇女让女权主义的政治日程给搞得分散了精力”。他也赞同她指责今日妇女过于粗鲁。“今天,妇女能说出男人不敢对女人说的话。男人应该停止对自己身为男人而道歉。”他说。
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莱辛对当代心理学及伊斯兰神秘主义思想的兴趣在作品中时有体现,但她仍然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70年代中她撰写了有关个人精神崩溃的《简述下地狱》(1971)及讨论人类文明前途的《幸存者回忆录》(1974)。《天黑前的夏天》(1973)讲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妇的精神危机。此后她另辟蹊径,推出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包括《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80)、《天狼星试验》(1981)、《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等,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
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长篇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佳作。如今仍不断有新作问世。像《简·萨默斯日记》(1984)和《好恐怖分子》(1985)一类作品,就题材和风格而言,似是对作者早伍写实方法的一种回归。
多丽丝·莱辛的青年时代
创作生涯在非洲早年的艰苦生活中,十九世纪小说大师如狄更斯、吉卜龄、史汤达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莱辛最重要的精神伴侣,也为她的文学生涯奠定厚实基础。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1950年,莱辛出版了成名作《野草在歌唱》。这部小说以一名白人农场主的妻子被黑人男仆杀死为题材,心理刻画细腻,反映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和种族矛盾。
此后,她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1952年)、《良缘》(1954年)、《风暴的余波》(1958年)。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被陆地围住的》(1965年)以及《四门之城》(1969年)。铺陈女主角玛莎·奎丝特的醒觉与解放,但又弥漫着绝望与宿命的色彩,为女性成长小说立下新典范。在这五部曲中,莱辛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辛巴威)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笔触诚实细腻,风格有印象主义色彩。莱辛的代表作诞生于1962年,那一年她发表了《金色笔记本》。书中女主人公伍尔芙有五本笔记本,这部作品中,莱辛采用了复杂的叙述技巧,描述政治现实与情感世界间的交织缠斗。虽然女权运动者把《金色笔记本》看作是女权运动开路先锋的伟大作品,但莱辛本人却说过:“我在六十年代不是一位积极的女权主义者,从来不是。我从来不喜欢女权运动,因为我认为这项运动的基础太意识形态化。”不过莱辛似乎不太乐意被定型为“女性主义作家”。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进入1970年代之后,风格与题材屡次转变。她从浪漫主义出发,探索超越理性与自我的领域,写下多部“内在空间”小说。后来又深受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教派“苏菲派”的影响,并将笔锋转向科幻小说,包括《天狼星试验》(1981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年)等,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
莱辛曾说,《天舟座老人星:历史档案》(或译《南船星系的老人星座》。原文CANOPUSINARGOS)系列是她最重要的作品。1979至1983年间推出了宇宙空间五部曲,包括《希卡斯塔》及《天狼星试验》等。故事内容集历史、科学、政治、神话、寓言於一体。有意思的是,尽管莱辛本人对科幻题材兴致勃勃,但许多批评家认为这种文类反而是她的弱项,而且她如果没有涉足科幻,应该早就可以摘下诺贝尔奖。
值得一提的是,跟很多人一样,莱辛是一名猫痴,她曾推出过《特别的猫》和《猫语录》等以猫为中心的作品。《特别的猫》的故事从莱辛在非洲的童年开始,书中莱辛细数曾令她快乐和忧愁的猫,她以劳伦斯对生物观察的精神,书写这些猫的生命景观,像童年时冲进她家农田的猫,周末和父亲两人与大约40只猫相处,充满个性的“灰猫”与“黑猫”以及大难不死的流浪猫等。
莱辛笔耕五十多年,是位多产作家,花样层出不穷,有前期的批判写实,也有中期的心理分析和苏菲主义迷思,更有晚期的“内太空”探索──她就是执拗,不愿意称之为“科幻小说”;既写人的生存处境,也写动物(尤其是猫)的生存之道;既写成人复杂而多变的阴暗内心,也写儿童的丑陋与野蛮。其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锐利,见解新颖,极具创造力。除了长篇小说,还着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等。
诺贝尔文学奖2007年10月22日,住在伦敦西郊的多丽丝·莱辛迎来88岁寿辰。这注定是个不同寻常的生日——十几天前,她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的态度、激情和远见,清楚地剖析了一个分裂的文化”。颁奖词还提到莱辛的小说《金色笔记》,“在二十世纪那些描述男性女性关系的作品中,是开创性的”。虽然这部一九六二年发表的小说被评论认为是女权主义者的经典作品。多丽丝·莱辛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第11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多丽丝·莱辛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第11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诺奖颁奖词“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的态度、激情和远见,清楚地剖析了一个分裂的文化”。
其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犀利,见解新颖,极具挑战性。关于莱辛作品的哲学思想及其小说形式联系的评论,试图探讨她的生命哲学理念及其小说形式的关系,对莱辛提出的漩涡与喷泉、“双姓同体的人”和“大家人物”、流动的时间、比喻的世界和苏菲主义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其代表作品为五部曲:《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简述下地狱》、《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简·萨默斯日记》等。获奖原因为“因其将自己的怀疑,激情以及幻想投入在对分裂的文明的审视上。”
二 : 201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Alice Munro的小说《女孩与女人们的生活》中文翻译
三 : 【文学】苏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故事
苏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故事
(2012-11-24 09:31:21)
转载▼
标签: 杂谈
享誉世界的诺贝尔奖创立者,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88年3月31日去世,他活了66岁,其中有56年侨居俄国。
1837年,诺贝尔家族应俄国公使之邀,前往圣彼得堡发展机械制造业。19世纪,诺贝尔家族不仅为俄国生产出了军舰蒸汽机,还有水雷和枪支弹药。诺贝尔与俄罗斯教授济宁(Николай Зинин)一起发明了黄色炸药。他还在俄国创建了俄罗斯技术协会,促进了俄罗斯军工科技的发展。诺贝尔不仅仅在俄罗斯兴办实业,还投资科学教育,他在圣彼得堡建立奖学金制度,培养很多俄罗斯科研人员。诺贝尔爱好文学,他的创作受到过俄罗斯文学的熏染,他曾写过几部戏剧作品,这也是他创立诺贝尔文学奖的深层原因。
在诺贝尔曾经生活过的俄国,二十世纪初(自1904年始)至今,已经拥有17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详见附表),其中获得文学奖的作家和诗人共有5人。然而,这5人的生命和创作轨迹各异,其中小说家普宁和诗人布罗斯基远遁他国,至死未归;小说家索尔仁尼琴先是被强制出境,然后又重荣归故里,验证了俄国人不断创造、否定,再创造历史的功夫;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和小说家肖洛霍夫倒是没有背井离乡的经历,不过,他们同是莫斯科作协会员,获奖后却命运迥然:前者惶惶不可终日,后者却得到普天同庆。这5位文学家亦有共性,那就是,除了盖世才华之外,他们全都崇尚自由,厌恶专制和集权,包括那些曾经被政权所利用的人。
1933年普宁获奖:大文豪高尔基落榜
俄国作家普宁(Иван Бунин)1870年出生于地主家庭,18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01年他的诗歌便获得普希金奖。1899年,他结识了俄国作家高尔基,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这也成为后来他们俩人竞争诺贝尔文学奖的宿命。
1920年,普宁因为对俄国十月变革不满而远走巴黎,此后再也没有返回祖国。他离开俄罗斯之前,主要的创作皆为中短篇小说,最知名的就是《乡村》,写于1910年。而普宁最有张力的作品,都是在侨居法国之后写成的,如《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0)、短篇小说集《暗径》(1943)、《大乌鸦》等。
普宁虽在巴黎,但他除了俄罗斯不可能再写别的题材。他说,他有足够写一辈子俄罗斯故事的积累。普宁的作品在法国获得成功,他继承和发扬了俄罗斯经典文学传统,主要原因,是他虽然移民巴黎,却从不与环境妥协,保持了自己“非常俄国人”的特色。他没有为了生存而泯灭灵魂,没有因为磨难而失去自我。因此,他的作品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原汁原味的俄罗斯文学特色,折射出普宁独有的光芒。
1922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向瑞典皇家科学院推荐普宁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23年,罗曼·罗兰又推荐了高尔基。据统计,从20世纪10年代到30年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俄罗斯和苏联作家共有5人,构成了竞争的态势:
高尔基(Алексей Горький)获得4次提名,即1918年、1923年, 1928年和1930年;
梅列日科夫斯基(Дмитрий Мережковский),获得4次获得提名,即1914年、1915年、1930年和1937年;
普宁曾经获得3次提名,即1923年, 1930年和1933年;
什梅廖夫(Иван Шмелев)获得2次提名,即1931年和1932年;
巴尔蒙特(Константин Бальмонт)获得1次提名,即1923年;
瑞典皇家科学院经过反复斟酌,认为高尔基早期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堪称“俄罗斯文艺复兴的力作”,奠定了他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为19世纪末俄罗斯文学繁荣做出了贡献,并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但是,高尔基自1905年之后,创作再无新意。他作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作品中充满了政治说教。他长期在党性原则和文学艺术之间摇摆,后期作品看不到普世价值的影子,也看不到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早期作品中的创作激情已烟消云散,创作源泉已近枯竭。
相反,评委们认为,普宁的作品具有“振奋人心的激情和细致入微的理解”。它可以从世界文学“粗犷和刺耳的声音中”脱颖而出。普宁的俄国式的散文,笔法细腻,技巧娴熟,叙事语调平缓,描写色彩柔美。
瑞典科学院秘书长卡尔格伦,高度赞扬普宁,他说,“普宁与伟大的俄罗斯长篇小说家们相比,随谈不上是文学巨匠,但是,普宁却是俄罗斯经典文学的合法继承人。他以全新的、璀璨而华美的,令人惊叹的、纯粹的和天然的珍宝丰富了俄罗斯经典文学宝库。普宁的创作充满了声音宏量的、伟大的俄罗斯古典交响乐乐队的圆满演奏之声,它纯如水晶,令人迷醉,犹如深刻动人的和弦。”
1933年11月10日,普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天,全世界各大报刊都以显著位置和大字标题刊登了这条新闻。他获奖的原因是,因为“真诚而精湛的天赋在其散文中再现了典型的俄罗斯性格”。普宁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俄国人。消息传来,巴黎的俄罗斯侨民欣喜若狂,就连从来没读过普宁小说的俄裔搬运工都赶来祝贺。
普宁拿到奖金之后,连开数桌流水席,大宴各路宾客,豪饮几天几夜。他还为巴黎俄国移民困难户慷慨解囊,资助各种社会团体。普宁的好友,俄罗斯女诗人沙霍夫斯卡娅(Зинаида Шаховская)在回忆录中写道:“本来他的奖金够活一辈子,可是普宁却连一套房子都没买。”
普宁不是托尔斯泰,也不是高尔基。他自1920年2月远走巴黎,一去不返。1945年二战结束,斯大林曾发信邀请他归国,但他亦置之不理。
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获奖:饱受屈辱郁郁而终
1946年至1950年间,苏联诗人帕斯捷尔纳克(Борис Пастернак)的文学创作,一直受到西方的高度重视。有关他获奖的传闻,早在50年代初就传遍苏联。1954年,帕斯捷尔纳克曾对著名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弗雷登堡(Ольга Фрейденберг)说,他对诺贝尔文学奖又喜又怕。喜的是,如果获奖,他便能够跻身于汉姆生、普宁和海明威等世界名家之列;怕的是,他一旦获奖,就不得不面对领奖、演说等一系列敏感问题。所以,一方面,他对被提名角逐诺贝尔文学奖不反对,另一方面,又想摆脱西方的关注,避免苏联政府找他的麻烦。他经常有意回避外界,埋头创作他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Доктор Живаго)。
1958年10月23日,经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推荐,帕斯捷尔纳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俄罗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作家。他获奖的理由是,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了杰出成就。帕斯捷尔纳克致电瑞典,用8个字高度概括了心情:“感谢,高兴,自豪,难堪”。尽管他有做思想准备,但当时他无论如何想不到,来自当局的压力重如高山倾倒,几乎是灭顶之灾。
帕斯捷尔纳克获奖后,很快厄运不断。苏共领导人指责他的作品艺术性贫乏,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瑞典科学院为他颁奖,亦是敌视苏联的行为。帕斯捷尔纳克获奖的第三天,即1958年10月25日,苏联《文学报》(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газета)便严厉指责他说,帕斯捷尔纳克为了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就像为了30枚金币而出卖耶稣的犹大一样,加入了国际反苏宣传,必将受到人民的唾弃。获奖当天,苏联作协领导人,即将上任作协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费定(Константин Федин)闯进他家,要求帕斯捷尔纳克立即发声明拒绝获奖,不然后果自负。几天后,帕斯捷尔纳克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在莫斯科作家全体会议,作家们一致通过了莫斯科作家致苏联政府的公开信,要求剥夺帕斯捷尔纳克的公民权,并将他驱逐出境。
帕斯捷尔纳克的儿子在回忆录中说,最让帕斯捷尔纳克精神崩溃的事情,是10月29日,苏共中央决定,开除帕斯捷尔纳克的情人伊文斯卡娅(Ольга Ивинская)的公职。帕斯捷尔纳克当天便给斯德哥尔摩和苏共中央分别发去电报,前者写道:“由于我所属的协会赋与你们奖励的意义我必须拒绝授予我的殊荣请你们别抱怨我自愿放弃。”而后者则哀求说:“请把工作还给伊文斯卡娅吧,我已经拒绝获奖了。”
苏共对帕斯捷尔纳克恨之入骨,究其主要原因,并非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恰恰针对的是他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在海外出版。其中有三个含义,第一,1956年 5月末,帕斯捷尔纳克亲自将小说手稿,交与意大利出版商菲利特里涅利的代表唐热洛在境外出版,触犯了苏联新闻出版审查之大忌;第二,苏共中央文化处官员召见帕斯捷尔纳克,要求他向唐热洛索回手稿,帕斯捷尔纳克没有做到,使得唐热洛抢在苏联前面一字不删地出版了小说,使苏共中央丢尽了颜面;第三,苏联国家文学机构指派著名作家审定小说,最终他们一致认为作者否定十月变革,小说不宜发表。而《日瓦戈医生》却在西方大获成功,给作者带来巨大荣誉,极大地挑战了苏联文坛霸权主义的权威。
不久,印度总理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致电赫鲁晓夫,建议成立保卫帕斯捷尔纳克委员会,使他免于获刑和尽快平息事态。这个建议也很合赫鲁晓夫的心意,他其实并不愿意苏联内部的意识形态之争国际化。他遂下令对整帕斯捷尔纳克的当事人给予行政处分。但同时,苏共中央也责令帕斯捷尔纳克写出两封公开忏悔信,一封写给苏联人民,发表在《真理报》上;一封则写给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事实上,这两封信均非帕斯捷尔纳克所写,但是最后的签名,却是他本人。
1960年5月30日,帕斯捷尔纳克在悲苦和孤独中病逝。他的家人说,他死前没有来得及完成他的戏剧作品《瞎美人》(Слепая красавица),可谓抱憾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他生活在苏联体制下,所以诺贝尔奖要了他的命。
1965年肖洛霍夫获奖:“剽窃风波”身后相随
1965年,肖洛霍夫(Михаил Шолохов)获得贝尔文学奖,幕后推手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旗手让·保罗·萨特(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他向瑞典皇家科学院推荐了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Тихий Дон)。尽管时至今日,有关《静静的顿河》的手稿之争仍未平息,但是,无论如何,它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肖洛霍夫1905 年5月24日,出生在俄罗斯南部,罗斯托夫州顿河流域的维申斯克镇。他的作品对这条河念念不忘,不惜笔墨,最终使它变成一条不朽的河。他还在作品中展现了,生活在顿河流域的哥萨克为了捍卫沙皇的利益,而与布尔什维克进行殊死搏斗的故事。1917年爆发了十月变革以及内战,顿河流域的大多数青年人都参加了白军与红军作战,而肖洛霍夫却参加了红军,他做过后勤保障人员,也当过机枪手,亲身参加过战斗。
1932年,他加入苏联共产党,1937年他当选最高苏维埃委员。1939年,他入选苏联科学院院士,1956年他出席苏共20大,1959年肖洛霍夫随苏共中央总书记出访欧洲和美国。1961年,肖洛霍夫当选苏共中央委员。可见,肖洛霍夫1965年获得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正是赫鲁晓夫的宠儿,可谓春风得意,与帕斯捷尔纳克的命运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肖洛霍夫蜚声世界文坛的作品,是他的四卷集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小说的第一卷和第二卷于1928-1929年出版,第三卷于1932-1933年出版,第四卷在1937-1940年出版。而西方翻译出版的时间则晚于苏联,第一卷和第二卷于1934年出版,第三卷和第四卷于1940年以后出版。直到此时,苏联和世界的文学批评家,才对肖洛霍夫的文学天赋发出惊叹,特别是他所展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变革和国内战争的宏大场面,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与哥萨克之间关系的叙述。他的小说,故事跌宕起伏,语言精湛优美,苏联国内外专家都称其为苏俄全景文学的经典之作。
当然,对《静静的顿河》第一卷和第二卷也有争议,焦点就在于肖洛霍夫的小说,有反布尔什维克倾向。就连斯大林也致函肖洛霍夫,点出他在书中诋毁了共产党员的形象。但是,由于高尔基的保护,肖洛霍夫才免于获罪。
30年代,就在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写作正酣之时,他被要求搁置写作,转而开始一部新书的创作。这本书就是读者后来熟知的,描写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Поднятая целина)。这部小说也像《静静的顿河》一样尚未全部完成,便公开发表,结果也招致很多批评。但是,这次肖洛霍夫却得到了苏共中央的支持,中央认为,《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卷(1932年)对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做出了客观评价,也展示作者的全景式长篇小说的创作才华。尽管如此,肖洛霍夫还是在40-50年对《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卷做了修改。而小说的第二卷出版已经是在1960年。文学界的一致评价是,《被开垦的处女地》前后两卷,风格与水准大有出入。《被开垦的处女地》和《静静的顿河》相比,简直不像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
《他们为祖国而战》(Они сражались за Родину)三部曲是肖洛霍夫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在卫国战争中做随军记者的生活体验。这本小说的第一部,前后用了几乎10年的时间才写完,它从1943年起即在《真理报》上刊载,而到1958年才出版第一部,最终肖洛霍夫也没有完成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他们为祖国而战》是一部未完成的小说。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肖洛霍夫晚年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修改《静静的顿河》,为了削弱其中列宁和斯大林主义的痕迹。
但是,生活总是和肖洛霍夫开玩笑:1965年,苏联举国欢庆他的50大寿,他竟然获得了苏共中央颁发的第三枚列宁勋章!也就在这一年,他因为小说的“俄罗斯转折时期哥萨克的史诗艺术力量和价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苏联各界亦欢欣鼓舞。他在获奖感言中说,他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歌颂劳动者、建设者和英雄的民族”。
肖洛霍夫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奖金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孩子们周游世界。据记载,肖洛霍夫领着全家去欧洲和亚洲旅行,他们游历了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肖洛霍夫还在英国给朋友买了20件毛衣,大约花费了3000美元。他还捐献了62000美元,为家乡罗斯托夫市修建图书馆和文学俱乐部。
20世纪70年代,苏联另外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索尔仁尼琴(Александр Солженицын)指责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系剽窃20年代哥萨克白军军官作家克留科夫(Федор Крюков)的小说。这种指责仍在俄罗斯民间有一定的认同度,不过这已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1984年,肖洛霍夫在他的家乡维申斯克镇去世,享年78岁。俄罗斯侨民文学批评家斯洛宁(Марк Слоним)认为,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可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提并论。虽然肖洛霍夫的小说远逊色于托尔斯泰的巨作,但是,肖洛霍夫却踏着俄罗斯文学巨匠的足迹前进,最终将自己融入了历史。
1970年索尔仁尼琴获奖:俄罗斯的还魂大师
索尔仁尼琴(Александр Солженицын)1918年11月12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父母皆为农民,却有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索尔仁尼琴出生的时候,苏俄内战正酣,血流成河。那时,他母亲把他带到顿河河畔的罗斯托夫市谋生。索尔仁尼琴1938年进入罗斯托夫大学学习,尽管他喜欢文学,可还是选择了物理和数学专业,因为他那时认为文学不是铁饭碗。
1940年,他娶了同学列舍托夫斯卡娅(Наталья Решетовская)为妻。翌年,他获得了大学毕业证书以及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文凭。索尔仁尼琴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当教员。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他变参军当了炮兵。1945年2月,索尔仁尼琴突然遭到逮捕,原因是在与朋友的通信中批评了斯大林。他被剥夺了上尉军衔,并被押解到莫斯科,关押在著名的克格勃“卢比扬卡”监狱。一个三人组成的军事法庭,宣判他犯有反苏宣传鼓动罪,被判处8年流放西伯利亚。军事法庭向索尔仁尼琴出示了证据:他写给朋友的反斯大林信件,以及从他的军官皮包中发现的发动小说草稿。
索尔仁尼琴先是在莫斯科监狱关押,后来又转押至莫斯科郊外马尔芬诺(Марфино)特别监狱,那里实际上是关押苏联数理化专家,和进行秘密研究的场地。索尔仁尼琴事后说,他的物理数学系大学毕业文凭救了他一命,因为这家监狱相对其他羁押地和劳改营来说,管理上要宽松。以后,他又从马尔芬诺监狱被押往哈萨克斯坦政治犯流放地,此时,索尔仁尼琴已经患有晚期胃癌。
索尔仁尼琴于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忌日当天被释放,并在塔什干治愈了癌症。后来他又被关押到其他劳改营和流放地。1956年他解除了流放,1957年恢复名誉后定居梁赞市,继续做中学数学教员。索尔仁尼琴的夫人列舍托夫斯卡娅,在他关押期间另有所爱,那时也回到了索尔仁尼琴身边。
1956年,赫鲁晓夫揭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声称在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中,死亡的苏联人数超过了1000万。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索尔仁尼琴描写斯大林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Один день Ивана Денисовича)在《新世界》(Новый мир)杂志上刊出。小说甫一发表,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批评家认为,《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堪与俄国经典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Федор Достоевский)的《死屋手记》(Записки из Мертвого дома)相媲美。
1963年,索尔仁尼琴发表因《马特辽娜的家》(Матренин двор)等暴露苏联社会阴暗面的短篇小说并加入了苏联作协。此后虽然又写了一些小说,1966年的短篇小说《扎哈拉-卡利塔》(Захар-Калита)是索尔仁尼琴在苏联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索尔仁尼琴的第二任太太娜塔莉娅说,索尔仁尼琴1951年在哈萨克斯坦亚基巴斯吐兹(Экибасту?з)劳改营服刑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了诺贝尔奖。他当时就立志要获得这个奖。
索尔仁尼琴1964年被提名为列宁奖金获得者。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得奖,赫鲁晓夫便退出了苏联政治舞台。1965年3月,《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受到公开批判。1967年,他致函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呼吁废除苏联书刊审查制度,并且揭露克格勃没收他的小说手稿。索尔仁尼琴1968年创作了揭露马尔芬诺特别监狱的长篇小说《第一圈》(В круге первом)及叙述苏联集中营历史和现状的长篇小说《癌病楼》(1968-1969),均遭封杀。当年,这两部小说的手稿流落西方,在未经作者同意的情况下公开发表。索尔仁尼琴的处境更加被动,他公开与苏联政府抗争,他拒绝承担两部作品在海外出版的责任。他认为,政府故意让他的手稿流落海外,以便制造逮捕他的借口。1969年11月5日他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
1970年,索尔仁尼琴因在“发扬俄罗斯文学的宝贵传统方面所显示的美学力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索尔仁尼琴虽然接受了诺贝尔奖,但是他没有前往领奖。但是,正如他的前辈帕斯捷尔纳克获奖后的境遇一样,苏联政府说,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决定,是反苏政治敌对势力的行为。索尔仁尼琴被迫取消领奖,直到1974年他才解释说:“难道我会为领这么个奖而离开俄罗斯,最终失去祖国,无家可归吗?”
1973年,索尔仁尼琴最重要的著作《古拉格群岛》(Архипелаг ГУЛАГ)被克格勃抄走,这部重要作品在作者亲历的基础上,凭借个人记忆写成了一部触目惊心的苏联政治流放史,200多名囚徒的口述和笔录,还原了苏联这座人间牢狱的真实面目。同年12月,巴黎的俄国侨民出版家、作家斯特鲁维(Никита Струве)出版了《古拉格群岛》一书。
索尔仁尼琴于1974年2月12日因叛国罪被捕,并被驱逐出境,送往西德。同年,他与妻子列舍托夫斯卡娅离异,离开欧洲前往美国,用诺贝尔奖奖金在佛蒙特州购买了庄园。在那里,他写出了《古拉格群岛》的第三部,(1976年出版俄文版,1978年出版英文版)后来他又写出了《1914年8月》(Август четырнадцатого)和《红轮》(Красное колесо)等重要著作。但是,围绕他创作所引发的争议和评论从来没有停止。美国文学批评家艾本斯坦(Joseph Epstein)认为,对于索尔仁尼琴来说,道德冲突是其作品的基础。塞尔维亚作家和评论家吉拉斯(Милован Джилас)说,20世纪70年代,索尔仁尼琴填补了俄罗斯文化和道德领域的真空,他把普希金、托尔斯泰、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科夫和高尔基曾向全人类展示过的那颗俄罗斯的灵魂,在失落多年之后又还给了回来。
80年代之后,莫斯科已经可以公开出版索尔仁尼琴的作品。1989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撤消了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苏联作协的决定。苏联解体之后,1994年,索尔仁尼琴接受叶利钦总统的邀请回归俄罗斯。2008年8月3日,索尔仁尼琴在莫斯科病逝世。
1987年布罗斯基获奖:只为诗歌漂泊一生
布罗斯基(Иосиф Бродский)1940年5月24日,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1956年他16岁,开始尝试写诗,那一年恰是苏共领袖赫鲁晓夫揭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一年,也是苏联文学开始冰封解冻的一年。1957年,他的一首诗:“别了,忘掉吧,不要指责……”有幸得到68岁的著名苏联诗人阿赫玛托娃(Анна Ахматова)的赏识。那时阿赫玛托娃和她的前夫,俄国著名诗人古米廖夫蒙冤之案刚刚得到平反。她告诉布罗斯基,诗人一生既可享受光荣,也要承受痛苦。
1964年,就在年轻作家索尔仁尼琴,因写暴露苏联社会阴暗面的小说而引发轰动后不久,年仅24岁的列宁格勒诗人布罗斯基被捕,理由是,他是无业游民。在苏联,体制外的诗人不是正经人,写诗也不是职业,而人人都要工作,不劳动可耻。一方面,这反映出当时苏联意识形态坚冰不化;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体制对自由表达的压制远未解禁。布罗斯基被判处5年流放,押送到苏联冬季寒冷的北方——阿尔汉格尔斯克州(Архангельская область)。1965年,布罗斯基被允许返回列宁格勒,1966-1967年,他一共出版了4本诗集。但是在这期间,他的绝大部分诗作被辗转送往西方发表,比较知名的有《短诗与长诗》(Стихотворения и поэмы,1965年)和《荒漠宿营》(Остановка в пустыне,1970年)。
布罗斯基1972年被迫移民海外,他先后在维亚纳和伦敦落脚,后来定居美国直到去世。他在国外开始尝试用俄英双语写作,并在大学任教。他还将英国玄学主义诗歌和波兰侨民诗人米洛什的诗歌翻译成俄语。布罗斯基移民国外后,很快成为俄美两个文化阶层的中心人物,很受关注。他的创作有别于与世界诗歌大家——具有深刻的哲理,强烈的讽刺和幽默与机智。因此,他的作品引得不少俄罗斯诗人争相模仿。1986年,他到美国后出版的作品集《比一少》(Меньше чем единица)荣获美国文学批评奖。后来他又被密执安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聘请为教授。1979年,他被美国耶鲁大学聘为荣誉教授和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
20世纪70-80年代,是布罗斯基创作收获的季节,他除了出版《短诗与长诗》和《荒漠宿营》之外,还出版了《语言一部分》(Часть речи 1977)、《罗马悲歌》(Римские элегии,1982)、《一个美丽时代的终结》(Конец прекрасной эпохи,1977)《新诗》等作品集。
1987年,俄裔美国诗人布罗斯基(Иосиф Бродский,1940–1996)由于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然而,曾经流亡英国的苏联著名作家阿克肖诺夫(Василий Аксёнов)对布罗斯基的成就却不屑一顾,他认为,布罗斯基是个平庸的作家,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过是走运而已,正如美国人所说,他占尽了天时与地利。再说布罗斯基收到奖金之后,按照朋友的建议在纽约开了一家俄罗斯餐厅,前去捧场的人趋之若鹜。1996年1月28日,布罗斯基在美国去世,人们按照他的遗嘱,将他安葬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四 : 前苏联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命运秘闻(节选)
前苏联五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命运秘闻
作者:孙越
作者介绍:孙越,旅居莫斯科的俄罗斯问题观察家,作家,翻译家,首届中国戈宝权翻译文学奖一等奖获得者。
在诺贝尔曾经生活过的俄国,自1904年始至今,已经拥有17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其中获得文学奖的作家和诗人共有5人。然而,这5人的生命和创作轨迹各异。
小说家索尔仁尼琴先是被强制出境,然后又重荣归故里,验证了俄国人不断创造、否定,再创造历史的功夫;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和小说家肖洛霍夫倒是没有背井离乡的经历,不过,他们同是莫斯科作协会员,获奖后却命运迥然:前者惶惶不可终日,后者却得到普天同庆。
这5位文学家亦有共性,那就是,除了盖世才华之外,他们全都崇尚自由,厌恶专制和集权,包括那些曾经被政权所利用的人。
1933年普宁获奖,大文豪高尔基落榜
俄国作家普宁1870年出生于地主家庭,18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01年他的诗歌便获得普希金奖。1899年,他结识了俄国作家高尔基,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这也成为后来他们俩人竞争诺贝尔文学奖的宿命。
1920年,普宁因为对俄国十月变革不满而远走巴黎,此后再也没有返回祖国。他离开俄罗斯之前,主要的创作皆为中短篇小说,最知名的就是《乡村》,写于1910年。而普宁最有张力的作品,都是在侨居法国之后写成的,如《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0)、短篇小说集《暗径》(1943)、《大乌鸦》等。
普宁虽在巴黎,但他除了俄罗斯不可能再写别的题材。他说,他有足够写一辈子俄罗斯故事的积累。普宁的作品在法国获得成功,他继承和发扬了俄罗斯经典文学传统,主要原因,是他虽然移民巴黎,却从不与环境妥协,保持了自己“非常俄国人”的特色。
他没有为了生存而泯灭灵魂,没有因为磨难而失去自我。因此,他的作品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原汁原味的俄罗斯文学特色,折射出普宁独有的光芒。
1922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向瑞典皇家科学院推荐普宁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23年,罗曼•罗兰又推荐了高尔基。据统计,从20世纪10年代到30年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俄罗斯和苏联作家共有5人,构成了竞争的态势。
评委们认为,普宁的作品具有“振奋人心的激情和细致入微的理解”。它可以从世界文学“粗犷和刺耳的声音中”脱颖而出。普宁的俄国式的散文,笔法细腻,技巧娴熟,叙事语调平缓,描写色彩柔美。
瑞典科学院秘书长卡尔格伦,高度赞扬普宁,他说,“普宁与伟大的俄罗斯长篇小说家们相比,随谈不上是文学巨匠,但是,普宁却是俄罗斯经典文学的合法继承人。他以全新的、璀璨而华美的,令人惊叹的、纯粹的和天然的珍宝丰富了俄罗斯经典文学宝库。
普宁的创作充满了声音宏量的、伟大的俄罗斯古典交响乐乐队的圆满演奏之声,它纯如水晶,令人迷醉,犹如深刻动人的和弦。”
1933年11月10日,普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天,全世界各大报刊都以显著位置和大字标题刊登了这条新闻。他获奖的原因是,因为“真诚而精湛的天赋在其散文中再现了典型的俄罗斯性格”。普宁成为第1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俄国人。消息传来,巴黎的俄罗斯侨民欣喜若狂,就连从来没读过普宁小说的俄裔搬运工都赶来祝贺。
普宁拿到奖金之后,连开数桌流水席,大宴各路宾客,豪饮几天几夜。他还为巴黎俄国移民困难户慷慨解囊,资助各种社会团体。普宁的好友,俄罗斯女诗人沙霍夫斯卡娅在回忆录中写道:“本来他的奖金够活一辈子,可是普宁却连一套房子都没买。”
普宁不是托尔斯泰,也不是高尔基。他自1920年2月远走巴黎,一去不返。1945年二战结束,斯大林曾发信邀请他归国,但他亦置之不理。
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获奖:饱受屈辱郁郁而终
1946年至1950年间,苏联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文学创作,一直受到西方的高度重视。有关他获奖的传闻,早在50年代初就传遍苏联。1954年,帕斯捷尔纳克曾对著名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弗雷登堡说,他对诺贝尔文学奖又喜又怕。
喜的是,如果获奖,他便能够跻身于汉姆生、普宁和海明威等世界名家之列;怕的是,他一旦获奖,就不得不面对领奖、演说等一系列敏感问题。所以,一方面,他对被提名角逐诺贝尔文学奖不反对,另一方面,又想摆脱西方的关注,避免苏联政府找他的麻烦。他经常有意回避外界,埋头创作他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
1958年10月23日,经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推荐,帕斯捷尔纳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俄罗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作家。他获奖的理由是,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了杰出成就。帕斯捷尔纳克致电瑞典,用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心情:“感谢,高兴,自豪,难堪”。尽管他有做思想准备,但当时他无论如何想不到,来自当局的压力重如高山倾倒,几乎是灭顶之灾。
帕斯捷尔纳克获奖后,很快厄运不断。苏共领导人指责他的作品艺术性贫乏,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瑞典科学院为他颁奖,亦是敌视苏联的行为。帕斯捷尔纳克获奖的第三天,即1958年10月25日,苏联《文学报》便严厉指责他说,帕斯捷尔纳克为了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就像为了30枚金币而出卖耶稣的犹大一样,加入了国际反苏宣传,必将受到人民的唾弃。
获奖当天,苏联作协领导人,即将上任作协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费定(КонстантинФедин)闯进他家,要求帕斯捷尔纳克立即发声明拒绝获奖,不然后果自负。几天后,帕斯捷尔纳克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在莫斯科作家全体会议,作家们一致通过了莫斯科作家致苏联政府的公开信,要求剥夺帕斯捷尔纳克的公民权,并将他驱逐出境。
苏共对帕斯捷尔纳克恨之入骨,究其主要原因,并非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恰恰针对的是他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在海外出版。其中有3个含义,第一,1956年5月末,帕斯捷尔纳克亲自将小说手稿,交与意大利出版商菲利特里涅利的代表唐热洛在境外出版,触犯了苏联新闻出版审查之大忌;第二,苏共中央文化处官员召见帕斯捷尔纳克,要求他向唐热洛索回手稿,帕斯捷尔纳克没有做到,使得唐热洛抢在苏联前面一字不删地出版了小说,使苏共中央丢尽了颜面;第三,苏联国家文学机构指派著名作家审定小说,最终他们一致认为作者否定十月变革,小说不适合发表。
而《日瓦戈医生》却在西方大获成功,给作者带来巨大荣誉,极大地挑战了苏联文坛霸权主义的权威。
不久,印度总理尼赫鲁(JawaharlalNehru)致电赫鲁晓夫,建议成立保卫帕斯捷尔纳克委员会,使他免于获刑和尽快平息事态。这个建议也很合赫鲁晓夫的心意,他其实并不愿意苏联内部的意识形态之争国际化。他遂下令对整帕斯捷尔纳克的当事人给予行政处分。
但同时,苏共中央也责令帕斯捷尔纳克写出两封公开忏悔信,一封写给苏联人民,发表在《真理报》上;一封则写给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事实上,这两封信均非帕斯捷尔纳克所写,但是最后的签名,却是他本人。
1960年5月30日,帕斯捷尔纳克在悲苦和孤独中病逝。他的家人说,他死前没有来得及完成他的戏剧作品《瞎美人》(Слепаякрасавица),可谓抱憾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他生活在苏联体制下,所以诺贝尔奖要了他的命。
1965年肖洛霍夫获奖:“剽窃风波”身后相随
1965年,肖洛霍夫获得贝尔文学奖,幕后推手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旗手让•保罗•萨特(Jean-PaulCharles AymardSartre),他向瑞典皇家科学院推荐了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尽管时至今日,有关《静静的顿河》的手稿之争仍未平息,但是,无论如何,它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俄罗斯南部,罗斯托夫州顿河流域的维申斯克镇。
肖洛霍夫1965年获得贝尔文学奖之际,正是赫鲁晓夫的宠儿,可谓春风得意,与帕斯捷尔纳克的命运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肖洛霍夫蜚声世界文坛的作品,是他的四卷集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小说的第一卷和第二卷于1928-1929年出版,第三卷于1932-1933年出版,第四卷在1937-1940年出版。而西方翻译出版的时间则晚于苏联,第一卷和第二卷于1934年出版,第三卷和第四卷于1940年以后出版。
直到此时,苏联和世界的文学批评家,才对肖洛霍夫的文学天赋发出惊叹,特别是他所展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变革和国内战争的宏大场面,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与哥萨克之间关系的叙述。他的小说,故事跌宕起伏,语言精湛优美,苏联国内外专家都称其为苏俄全景文学的经典之作。
但是,生活总是和肖洛霍夫开玩笑:1965年,苏联举国欢庆他的50大寿,他竟然获得了苏共中央颁发的第三枚列宁勋章!也就在这一年,他因为小说的“俄罗斯转折时期哥萨克的史诗艺术力量和价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肖洛霍夫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奖金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孩子们周游世界。据记载,肖洛霍夫领着全家去欧洲和亚洲旅行,他们游历了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肖洛霍夫都还在英国给朋友买了20件毛衣,大约花费了3000美元。他还捐献了62000美元,为家乡罗斯托夫市修建图书馆和文学俱乐部。
1970年索尔仁尼琴获奖:俄罗斯的还魂大师
索尔仁尼琴1918年11月12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父母皆为农民,却有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索尔仁尼琴出生之际,苏俄内战正酣,血流成河。那时,他妈妈把他带到顿河河畔的罗斯托夫市谋生。索尔仁尼琴1938年进入罗斯托夫大学学习,尽管他喜欢文学,可还是选择了物理和数学专业,因为他那时认为文学不是铁饭碗。1940年,他娶了同学列舍托夫斯卡娅(НатальяРешетовская)为妻。翌年,他获得了大学毕业证书以及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文凭。索尔仁尼琴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当教员。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他参军当了炮兵。1945年2月,索尔仁尼琴突然遭到逮捕,原因是在与朋友的通信中批评了斯大林。他被剥夺了上尉军衔,并被押解到莫斯科,关押在著名的克格勃“卢比扬卡”监狱。
1个三人组成的军事法庭,宣判他犯有反苏宣传鼓动罪,被判处8年流放西伯利亚。军事法庭向索尔仁尼琴出示了证据:他写给朋友的反斯大林信件,以及从他的军官皮包中发现的反动小说草稿。
索尔仁尼琴先是在莫斯科监狱关押,后来又转押至莫斯科郊外马尔芬诺(Марфино)特别监狱,那里实际上是关押苏联数理化专家,和进行秘密研究的场地。索尔仁尼琴事后说,他的物理数学系大学毕业文凭救了他一命,因为这家监狱相对其他羁押地和劳改营来说,管理上要宽松。
以后,他又从马尔芬诺监狱被押往哈萨克斯坦政治犯流放地,此时,索尔仁尼琴已经患有晚期胃癌。
索尔仁尼琴于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忌日当天被释放,并在塔什干治愈了癌症。后来他又被关押到其他劳改营和流放地。1956年他解除了流放,1957年恢复名誉后定居梁赞市,继续做中学数学教员。索尔仁尼琴的夫人列舍托夫斯卡娅,在他关押期间另有所爱,那时也回到了索尔仁尼琴身边。
1956年,赫鲁晓夫揭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声称在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中,死亡的苏联人数超过了1000万。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索尔仁尼琴描写斯大林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杂志上刊出。
小说甫一发表,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批评家认为,《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堪与俄国经典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相媲美。
1963年,索尔仁尼琴发表因《马特辽娜的家》等暴露苏联社会阴暗面的短篇小说并加入了苏联作协。此后虽然又写了一些小说,1966年的短篇小说《扎哈拉-卡利塔》是索尔仁尼琴在苏联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
索尔仁尼琴1964年被提名为列宁奖金获得者。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得奖,赫鲁晓夫便退出了苏联政治舞台。1965年3月,《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受到公开批判。1967年,他致函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呼吁废除苏联书刊审查制度,并且揭露克格勃没收他的小说手稿。
索尔仁尼琴1968年创作了揭露马尔芬诺特别监狱的长篇小说《第一圈》及叙述苏联集中营历史和现状的长篇小说《癌病楼》(1968-1969),均遭封杀。
当年,这两部小说的手稿流落西方,在未经作者同意的情况下公开发表。索尔仁尼琴的处境更加被动,他公开与苏联政府抗争,他拒绝承担两部作品在海外出版的责任。他认为,政府故意让他的手稿流落海外,以便制造逮捕他的借口。1969年11月5日他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
1970年,索尔仁尼琴因在“发扬俄罗斯文学的宝贵传统方面所显示的美学力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索尔仁尼琴虽然接受了诺贝尔奖,但是他没有前往领奖。但是,正如他的前辈帕斯捷尔纳克获奖后的境遇一样,苏联政府说,诺贝尔奖评委会的决定,是反苏政治敌对势力的行为。
索尔仁尼琴被迫取消领奖,直到1974年他才解释说:“难道我会为领这么个奖而离开俄罗斯,最终失去祖国,无家可归吗?”
1973年,索尔仁(www.61k.com]尼琴最重要的著作《古拉格群岛》被克格勃抄走,这部重要作品在作者亲历的基础上,凭借个人记忆写成了一部触目惊心的苏联政治流放史,200多名囚徒的口述和笔录,还原了苏联这座人间牢狱的真实面目。同年12月,巴黎的俄国侨民出版家、作家斯特鲁维出版了《古拉格群岛》一书。
索尔仁尼琴于1974年2月12日因叛国罪被捕,并被驱逐出境,送往西德。同年,他与妻子列舍托夫斯卡娅离异,离开欧洲前往美国,用诺贝尔奖奖金在佛蒙特州购买了庄园。
在那里,他写出了《古拉格群岛》的第三部,(1976年出版俄文版,1978年出版英文版)后来他又写出了《1914年8月》(和《红轮》等重要著作。但是,围绕他创作所引发的争议和评论从来没有停止。美国文学批评家艾本斯坦认为,对于索尔仁尼琴来说,道德冲突是其作品的基础。
塞尔维亚作家和评论家吉拉斯说,20世纪70年代,索尔仁尼琴填补了俄罗斯文化和道德领域的真空,他把普希金、托尔斯泰、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科夫和高尔基曾向全人类展示过的那颗俄罗斯的灵魂,在失落多年之后又还给了回来。
80年代之后,莫斯科已经可以公开出版索尔仁尼琴的作品。1989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撤消了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苏联作协的决定。苏联解体之后,1994年,索尔仁尼琴接受叶利钦总统的邀请回归俄罗斯。2008年8月3日,索尔仁尼琴在莫斯科因病逝世。
1987年布罗斯基获奖:只为诗歌漂泊一生
布罗斯基1940年5月24日,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1956年他16岁,开始尝试写诗,那一年恰是苏共领袖赫鲁晓夫揭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一年,也是苏联文学开始冰封解冻的一年。
1957年,他的一首诗:“别了,忘掉吧,不要指责……”有幸得到68岁的著名苏联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赏识。那时阿赫玛托娃和她的前夫,俄国著名诗人古米廖夫蒙冤之案刚刚得到平反。她告诉布罗斯基,诗人一生既可享受光荣,也要承受痛苦。
1964年,就在年轻作家索尔仁尼琴,因写暴露苏联社会阴暗面的小说而引发轰动后不久,年仅24岁的列宁格勒诗人布罗斯基被捕,理由是,他是无业游民。在苏联,体制外的诗人不是正经人,写诗也不是职业,而人人都要工作,不劳动可耻。一方面,这反映出当时苏联意识形态坚冰不化;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体制对自由表达的压制远未解禁。
布罗斯基被判处5年流放,押送到苏联冬季寒冷的北方——阿尔汉格尔斯克州。1965年,布罗斯基被允许返回列宁格勒,1966-1967年,他一共出版了4本诗集。但是在这期间,他的绝大部分诗作被辗转送往西方发表,比较知名的有《短诗与长诗》和《荒漠宿营》。
布罗斯基1972年被迫移民海外,他先后在维亚纳和伦敦落脚,后来定居美国直到去世。他在国外开始尝试用俄英双语写作,并在大学任教。他还将英国玄学主义诗歌和波兰侨民诗人米洛什的诗歌翻译成俄语。
布罗斯基移民国外后,很快成为俄美2个文化阶层的中心人物,很受关注。他的创作有别于与世界诗歌大家——具有深刻的哲理,强烈的讽刺和幽默与机智。
因此,他的作品引得不少俄罗斯诗人争相模仿。1986年,他到美国后出版的作品集《比一少》荣获美国文学批评奖。后来他又被密执安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聘请为教授。1979年,他被美国耶鲁大学聘为荣誉教授和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
20世纪70-80年代,是布罗斯基创作收获的季节,他除了出版《短诗与长诗》和《荒漠宿营》之外,还出版了《语言一部分》、《1个美丽时代的终结》《新诗》等作品集。
1987年,俄裔美国诗人布罗斯基由于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6年1月28日,布罗斯基在美国去世,人们按照他的遗嘱,将他安葬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五 : 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竟然是他!全世界都被忽悠了!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终于尘埃落定,
没想到获胜者竟然是他——鲍勃·迪伦,这是属于摇滚的胜利!
人们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想象大都与书桌和等身的著作有关,但是,有一个提名者却打破了这种陈旧的想象,以为他与书和书桌都毫无关系,他毕生所做的也只是拿着吉他、吹着口琴,在一群躁动不安的年轻人面前唱着快要走调的歌而已。(www.61k.com)又或者,变成海报上的一个符号,被锁在一个垮掉的时代里,同时又不在任何时代中,因为他总能让自己避免成为时代的陈词滥调。
而现在,一切都可以在一天之内变成陈词滥调,传播让这种变化变得可能。甚至于诺贝尔也已经变成了一种一年一度的废话。这种废话与文学对陈词滥调的摒弃形成了新的反讽。对此,与其正襟危坐,不如听几首歌。
试想一下,如果这时候,一个背着吉他的老头走上来,或许嘴边还架着一只口琴,这是否会对这种神圣的气氛产生一种亵渎?然后他用一种非常不悦耳的声音唱起歌来,那神情和几十年前他身处某个露天音乐节时表现出来的毫无二致。
这种怪诞感或许反而会唤起人们对于文学的一种遥远又切近的亲切,遥远来源于诗与音乐还没有分离的希腊时期,而切近则与现代文学带着的亵渎与冒犯意味有关。文学始终是既新又旧的,它在历史的进程里从来不甘于守卫古典的范式,但革命的结果又总呼应着那些经典的命题,在这个意义上,鲍勃·迪伦与文学的契合丝毫不亚于任何端坐在书房里的大写作家。
诗人提名诗人
首先将诺贝尔与鲍勃·迪伦联系起来的是艾伦·金斯堡,同为诗人的他对于鲍勃·迪伦非常赞赏,还曾一同与后者去拜祭那个时代的另一位文学先锋人物——凯鲁亚克。金斯堡为迪伦写了一封推荐信,后来由戈登·鲍尔拿着去代表竞选委员会正式为鲍勃·迪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鲍尔说:“虽然他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鲍勃·迪伦与艾伦·金斯堡在凯鲁亚克墓前
作为艺术中最抽象的形式,音乐的神秘感与诗歌不谋而合,它们都唤醒了意识中的一些临界的部分,最终无法被合理地阐释。诗歌带有呓语的特质,在古希腊还常常与预言关系紧密。柏拉图的《伊安篇》指出,诗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神,这是神对于人的恩赐,在迷狂状态下,诗人写出诗歌。在尼采这儿,代表非理性的酒神精神即是音乐精神,而诗歌的内在源泉也来源于此,它象征着人类的癫狂与痛苦,在理性的日神外表下的悲剧内核,这种精神是对虚无的顿悟,也伴随着随之而来的崩溃。
来自格林威治的异乡人
这种酒神的景观,弥漫在六十年代的格林威治的咖啡馆里,那里挤满了疯子以及过来观望疯子的人群,着迷于凯鲁亚克疯人叙事的鲍勃·迪伦拿着一把吉他,开始在这些人群中演奏。那是美国最疯狂的一个时代的开端,战争已进入疲乏的阶段,怀疑日复一日地增长,年轻人在酒馆里歌唱或者在高速公路上狂奔,预示着某种变化正在发生。鲍勃·迪伦赶上了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正如托德·海因斯后来为其拍摄的传记电影《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中的赶火车隐喻一样,他开启的是一段漫无终点的游荡。
鲍勃·迪伦最开始演出的地方 Café Wha
在马丁·斯科塞斯的纪录片《没有方向的家》(No Direction Home)的开头,鲍勃·迪伦将自己比作找寻归家路的奥德修斯,但是,他关于家的记忆并不存在,于是变成了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异乡人。异乡人的隐喻散见于现代西方文学的各个角落,卡夫卡笔下的灰色调人物,里尔克的自画像马尔特,加缪书中被送上审判席的局外人,最后,库切还把其综合,写了一本《异乡人的国度》……然而,异乡人被放在文学中总是比那些安分的本地人更加迷人,也更加聪明。也许是因为人们对于未知的东西总是先抱有抱着观望的态度与小小的敬畏,在他们这儿,我们可以暂时从地面的生活中飞起来,或者从妻子的洗衣机中逃出来,获得一点点与自由有关的苦涩的经验。
《没有方向的家》(No Direction Home)
人为什么会变成一颗滚石?
对于鲍勃·迪伦来说,当他摆脱伍迪?格里思那有点忧伤的民谣小调时,他才以诗的形式真正开始自己的漂流,并用其为第二张专辑命名:《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
这张专辑的第一首歌就是那首后来被说成陈词滥调的《Blowin’In the Wind》,但是,初听它时,你仍然不免会为它带来的那种纯真的爆炸感所击中,它的形式和语言是天真的,这种天真在披头士那里也可以寻得一些踪迹,然而天真也是它摧毁力的来源,因为大多习惯了生活的人,总是会在天真面前感到恐惧,恐惧的来源与遗忘和漠视有关,它唤醒了一部分自我,然而又不会对此负责,或许还会引发一些孤独的症状。
很多人将这首歌与反抗以及战争联系在一起,但鲍勃始终对阐释保持沉默,这也让后人对鲍勃的形象定位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在歌曲《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中,他反复强调自己的不在场,另一方面又是对无名的“她”的痛苦生活的描述,其中的“我”与其说是一个人,不如说是一种意象,它是来自另一个维度的目击者,这个目击者对人们经历的一切都无能为力。
这种不在场的目击者或许才是鲍勃·迪伦,撇开意识形态、社会运动,这些东西对于那些真实的痛苦都显得太做作了。他目睹的是谋杀,他展现的是,谋杀是如何进行的,他困惑的是,人为什么会死于这些东西?人为什么会变成一颗无所依附的滚石?
这种目击者的形象也是文学意义上的。
迪伦之名来自一个酒鬼诗人
在去纽约之前,鲍勃·迪伦选择了用迪伦为自己命名,是为了追溯那个来自威尔士的酒鬼诗人Dylan Thomas,一个预感自己会早夭于是迫切地将生命浓度增加到最强的疯子。当然,鲍勃要显得理智多了,他更注重的是Dylan的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那些事情,有人会因此责怪鲍勃不够真诚,毕竟,衰老对于拥有天赋的诗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背叛。
但是,不允许背叛或许比背叛离文学更远,文学就是一个对背叛上瘾的东西,有男作家把它比作女人,命名为缪斯,她在时间的外面,挑选时间内的那个人,告诉他关于活着的全部,也就是缪斯自身,与他相爱,然后又在某一个瞬间离他而去。忠诚如果存在的话,也必须是相对的,被选者是永远的单恋者,有一部分会因此憎恨文学,但却很少会抛弃它,兰波或许算一个。托尔斯泰就显得太过老实了,他勤勤恳恳地用一辈子去服务,在最后一刻才显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诺贝尔是对失恋者的安慰奖
这样看来,诺贝尔文学奖就成了一种安慰性的存在,为那些爱情受挫的人,颁发一种替补性的在世荣誉。文学本身不对这个世界负责,它什么也不做,大部分时间还显得十分讨厌,满篇都是连娱乐功能都无法提供的学究气十足的文字,充满了厌世情绪的消极腔调,荒诞不经的胡言乱语……在能为人类治愈疾病的医学成果或者能让人探索宇宙的物理学成就面前,文学就像个穿着睡衣的酒鬼。
为了让这个酒鬼走上殿堂,委员会做了许多努力,譬如将文学与某种叙事传统联系起来,或者让某些政治的因素掺杂进来,或者仅仅是褒扬其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以“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为由颁给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富兹这一奖项,2007年则说多丽丝·莱辛是凭借构建起“女性经验的史诗”而摘得殊荣,当然,对于莫言,政治的考量似乎大于作品的含义。大多数人会去领受这一荣誉,以疗愈自己的心碎,但人间情人颇多的萨特显然有其他办法来平衡文学带来的失落。
索尔·贝娄曾经叫这种失落描绘得十分精准,他写了一个死于心碎的舅舅,他也同时着迷于这种心碎。他将舅舅描述成了一个可怜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懵懂的先知,同时也注定拥有悲剧命运的人,他的努力最后被人类一种更大的空虚所俘虏,并最终深陷其中。索尔·贝娄做了一次尝试或者说一次手术,医生和患者都是自己以及与自己身在同样处境中的那些人,只为证明,他们不能拯救任何人,只能像一株植物一样,在自己的生存系统中度过自己的时间。
鲍勃短暂地试图与时代交融之后,很快地便抽身走了,但时代却不会轻易地放过他,当然,也不会放过村上春树以及任何其他的索尔·贝娄笔下的舅舅。
(转自“搜狐网”)
责编:蓝风
涉及其他版权问题,
敬请与我们联系!
稿邮箱:19264816@qq.com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去世 详解莱辛生平及著作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