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星云法师佛教慈善-济群法师:佛教怎样解读欲望?欲望也有善恶之别?

发布时间:2017-10-21 所属栏目:以师德为中心的作文

一 : 济群法师:佛教怎样解读欲望?欲望也有善恶之别?

 济群法师:佛教怎样解读欲望?欲望也有善恶之别?

欲望并非都是坏事,无须视如洪水猛兽。

佛教对欲望所持的看法是什么呢?

佛教认为欲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说,欲望包括了善、恶、无记三种。

我们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利己利人的欲望是善法欲。虽然发愿是理性的,由意志构成,但也需要欲望的推动。有了明确的愿望后,我们的行为就有了针对性,我们要离苦得乐,要了脱生死,要成佛作菩萨去度化有情,这些欲望就是菩提心,就是成佛的资粮!

第三思潮的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学说,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欲望的最高实现。当人基本的生存欲望满足后,应当有更崇高的精神追求,进而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也是属于善的欲望。

也有的人为了满足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无视他人乃至社会的利益,这样的欲望就属于恶的范畴。战争就是由欲望的极端扩张而引起,为了侵占更多的土地,为了侵占更多的资源,国与国之间战火不熄,使得生灵涂炭,人民流离失所。

所谓无记,是指非善非恶的欲望,如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觉,包括在家信徒正当的家庭生活,都属于无记之列。

由此可见,欲望并非都是坏事,也无须视如洪水猛兽,关键是如何通过正常的渠道,合理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欲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佛陀在《善生经》中就为在家众开示了赚钱及合理支配财富的方法,鼓励在家众通过正当谋生技能去获取财富。

二 : 化难大师(六)我佛慈悲

何为佛?佛家,我想他并没有离开人的范畴。可是,他又承受了人间所不能承受的悲苦。不说那些活佛的故事,单说那满天的云彩散了。不说那人世间的疾苦,单说那些大彻大悟后的坦然面对。人世间,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难住,因为他已经逾越了人世间所有的逆境和险境。而自己已超然于物外。

心底坦荡,当然要坦然面对。因觉得自己没有对不住你们,所以倒要看看你如何举起你魅着良心的手。他,当然知道你能举起,因为你已经愚昧与凶恶到不可超度。但,那又如何呢?这个世界满布的罪恶。我又如何不能面对你罪恶的一面。或者,我早已经习惯于面对这些丑恶。这些丑恶们毫无二致。他们在摧残我,他们在污蔑我,他们在侮辱我。以他们的罪恶来侮辱善良,以他们的无知来侮辱良知,以他们的怨来对待你的以德报怨。以慈爱之心来对待丑恶的灵魂,能唤起他们的良知吗?虽然你也知道不能,但你又必须尽你的努力。

从出世以来,我就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和快乐。我的世界,没有一天是快乐的。尽管,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去寻求快乐。但,并没有快乐。有的只有痛苦。所以,我无数次的选择脱离苦海。我已经懒的再告诉你我有多苦,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已经心死了。心如灰。

心如灰,发如雪,我的眼泪,那么多的珍珠。。。。。。

我问天上的星星,你可知道苦难

那苦难,像断了线的珍珠(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那苦涩的湖泊呀,可是,谁的眼泪

他就在那里聚集,却不能够流去

他怎么能够离去,他只能聚集

他连宣泄的机会都没有,他只能聚集

他要面对侮辱他的人,还伸出脖子,说,请给我一刀

让那些喜欢看别人苦痛开心的人,更加开心吧

我没有眼泪

我的嘴唇会记录这些仇恨

但仇恨也同样化作了泪水

这就是我的人生

我的人生毫无二致

我不能祈求生活,我也改变不了命运

可是,我连嘲笑也懒的再嘲笑

我的高傲是与生俱来的

我会爆发一阵扬天长笑

从此,在马上,用手擦拭着刀锋

擦的越来越亮

越来越亮

直到有一天,我听见狼嚎

我上去就是一刀

准确无误,刀无虚发

三 : 善导大师:何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言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缘相如作也。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佛身依想而现。即心是佛也。离此心外更无异佛者也。言诸佛正遍知海下。此明诸佛得圆满无障碍智。作意不作意常能遍知法界之心。但能作想即从汝心想而现似如生也。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摘自《观经四贴疏》)

本文标题:星云法师佛教慈善-济群法师:佛教怎样解读欲望?欲望也有善恶之别?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447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