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文物?
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文物?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二 : 什么叫田村卡?什么叫马踏飞燕片?谢谢,收藏知识!
什么叫田村卡?什么叫马踏飞燕片?
谢谢,知识!
全国通用田村制式电话磁卡于1994年发行,第一套为《中国长城》拼图卡,到2000年为止,中国电信共发行了面值47亿元的70套田村卡。但自1998年开始,田村磁卡机因技术和安装条件苛刻等原因,逐步从大街小巷中退出,而为IC卡所取而代之,形成了使用和消费困难的局面,握有田村卡的消费者怨声载道。与此同时,在1997年的邮市火爆时,田村卡的表现令人称奇,价值高出面值5倍以上的是正常现象,像1995年初发行的“猪年”田村卡的市价竟高达2800元,比50元的面值足足高出了25倍。但由于投机过度,于1997年3月底引发了跳水行情,并就此一蹶不振,许多卡商和集藏者与投资者更是深套其中,损失之大无法形容。虽然早在1998年,即有先见之明者呼吁中国电信采取措施,解决田村卡的问题,到了1999年底,因田村卡电话机大量退出使用,这种呼声已变得更为强烈。
“马踏飞燕”加印片的载体是“马踏飞燕”普通邮资明信片,发行于2002年I月10日,因只有12508毫米的规格而被集邮者冠以“小家碧玉”的爱称。邮政部门大力开拓新业务,于是“小家碧玉”担当此任,从此,以“马踏飞燕”为载体的加印片开始大量涌现。
“马踏飞燕”加印片不仅为各地邮政部门开辟了一个新的业务渠道,也为集邮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收集品种,同时也为研究者、组集者开拓了一条新的探究之路和组集之路。近年来,在郭润康、马佑璋、葛建亚等集邮家的积极倡导下,“马踏飞燕”加印片收集者遍布全国。可以说,每一枚“马踏飞燕”加印片的推出,都会在“马片迷,冲激起波澜,葛建亚称之为“马踏飞燕现象”。
透视“马踏飞燕现象”,笔者认为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收集,二是研究,二是展示。
收集:变传统收集为专题收集
“马踏飞燕”加印片收集渠道不畅,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它不像邮票那样有发行公告,所以很多“马片迷”们往往是靠碰运气来收集,大多是在发行首日之后才收集到的,在发行首日收集到的是寥寥无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是需要邮政部门从该项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在推出“马踏飞燕”加印片之前利用集邮专业媒体多多广而告之,以方便“马片迷”们的收集。二是希望“马片迷”们改变以往传统的收集方式,变“全面出击”为“重点突破”,确定一个或多个自己喜欢的专题,根据专题需要来收集。
“马踏飞燕”加印片的层出不穷和花样翻新使喜欢它的收集者“痛并快乐着”,一方面,丰富的片源满足了收集者的精神需求和收藏需求;而另一方面,一味求全也让收集者“心力憔悴”。因此,有选择地、按照专题收集,则不失为明智之举。
研究:诸多问题需要探讨
“马踏飞燕”加印片是继“企业金卡”、“牡丹”加印片之后又一个引起集邮者关注的新的集邮品种。作为新生事物,“马踏飞燕”加印片诸多问题需要探讨,比如“名称问题”就是首要间题。这些年,包括《中国集邮报》在内虽然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对“马踏飞燕”加印片的名称进行探讨,但至今还没有在我国集邮界中达成共识,即使在“马踏飞燕”加印片收集者中,对其名称的表述也是纷繁复杂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名称问题”如果得不到统一,对其今后发展是大大不利的。
除了“名称问题”之外,还“马踏飞燕”加印片的“印刷厂家”、“印刷暗记”、“哪一枚是首枚”、“异形有哪些?”、“目前为止套数最多的是哪一套”及其“假片”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弄懂弄通。
展示:邮展上尚未出现邮集
“马踏飞燕”加印片向我们走来不过三四年的光景,但在短短的时间里诞生了诸多精品,令众多收集者爱不释手。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家级邮展上还没有出现一部以“马踏飞燕”加印片为素材编组的邮集。
“马踏飞燕”加印片作为邮政用品不仅可以在邮政用品类中展示,同样可以在传统类展示,更是现代邮展(明信片类、节俭类)邮集的好素材。受问世年代的限制,“马踏飞燕”加印片在邮展中展示的珍罕度不是很高,也正因为如此,给集邮者的收集和研究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时期的文物一一“马踏飞燕”,为中外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叹为观止,这件两下多年前制作的“铜奔马”至今还在奔跑着、嘶鸣着,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而自2002年纷纷涌现的以“马踏飞燕”普资片为载体的加印片,对我国广大集邮者来说,更是乐哉!幸哉!
三 : 永安――撤掉的何止是“马踏飞燕”
福建永安市区曾在一路口,安置了一座“马踏飞燕”的大型雕塑。具说被民间传为永安最短命也最滑稽的雕塑。传说是一位高人到永安视察,看了那座雕塑,随口说道,永安俗称燕城,马非马,燕被踩,燕城如何腾飞。就是这一对“马踏飞燕”的另解,让价值不匪的艺术品立刻成了众人推倒的垃圾!
先谈谈燕城的来历。永安,一座名符其实的山城,中国笋竹之乡。明景泰三年(1452年)设县,命名“永安”,取“永远安定”之意。因境内九龙溪与巴溪汇合于城区西,形似燕尾,故别名“燕城”。在永安人的心中燕子是能带给他们吉祥、安宁与幸福,充满着灵动的美!
再说说《马踏飞燕》之喻意。《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让我们来共同品味《马踏飞燕》之美。那匹正撒开四蹄飞奔的骏马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至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燕身上。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飞燕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
可以说《马踏飞燕》不论其神采的表现,抑或是铸造工艺之高明均不必说了,更令人折服的还有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马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神速,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这就不那么容易了。
可以说《马踏飞燕》的创作之意并非喻马要踏飞燕,而是以燕衬马,让飞燕与奔马的速度有目共睹,使奔马的动势凝固在一个静止的空间,把一匹静止的铜马塑灵了、塑活了。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如果说奔马象征中国的腾飞,飞燕何不喻意永安这座燕城与祖国的共奋进呢。马撤走了,虽是群燕争飞,何尝不是撤走了永安这座旅游城市的个性张扬!看来对于艺术的兴赏不仅仅需要艺术的造诣。
永安――撤掉的何止是“马踏飞燕”!
四 : 诗经中的“燕燕于飞”讲的是什么
诗经中的“燕燕于飞”讲的是什么
原文是“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可翻译如下:
燕子双飞,前后相随.妹妹出嫁,我一送再送.抬首远望,看不见妹妹,我泪如雨)
燕燕:即燕子燕子.差池其羽: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诗经·国风·邶风》中此诗的作者应当是年轻的卫君.他和一个女子原是一对情侣,却终不能结合,如一对燕子不能双飞.当她出嫁旁人时,他去送她,因此作此诗.已故父亲的意思是以温惠良善的仲氏许配卫君,所以他自己也将要迎娶他人了.
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到:在那一片天青日丽的旷野上,喧哗热闹的送亲队伍中;旌旗飘扬,众人欢闹,他目送她远去.嫁衣绯红,熟悉的香气迎风飘送;风拂过他的脸,他知道这一切,却无法止住泪.
本文标题: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文物?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