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挖菜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到乡下走亲戚。亲戚家的门前有一大片菜地,舅妈说,我们一起到菜地里挖点新鲜蔬菜吧。于是,我们拿着铁铲,带上小刀向菜地出发。
菜地里的菜真多啊。有紫菜,有油菜,菠菜还有上海青等等。一阵清风吹来,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叶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说:“快来带我们回家吧!”
我们来到亲戚家的菜地,蹲下就开始干活。我和妈妈在挖菠菜,只见妈妈左手抓着菠菜的叶子,右手拿着小刀对着菠菜的根一切,一棵菠菜就出土了。我负责抖掉菠菜上的泥土,摘掉枯萎的叶子,然后放进袋子里。
舅舅和舅妈在挖上海青。舅舅握着铁铲向地里一铲,好几棵上海青就离开了土地妈妈的怀抱。舅舅干活的样子就像一个老农民,动作老练极了。不一会,我们就挖了两袋子的菜。
回去的路上,我抱着菠菜边走边唱歌,忽然脚下一滑摔了一跤,手里的菠菜撒了一地,把大家逗的咯咯直笑。
晚上,我们品尝着亲手采摘的菠菜,啊,满口清香,真好吃!
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大啊。
湖北省襄阳市长虹路小学三年级2班三年级:魏秋宇
二 : 《挖荠菜》:《挖荠菜》-作品概况,《挖荠菜》-作品原文
《挖荠菜》作于1978年。当时,国内拨乱反正,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走上了正轨,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好转,高等学校恢复了招生考试。旧社会的痛苦,新社会的伤痕,永远铭刻在父母一辈的心里。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苦难,要珍惜现在,要开创未来,有一个他们未曾生活过的新的生活。
挖荠菜_《挖荠菜》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挖荠菜
创作时间:1978年
作者:张洁
作品体裁:散文
挖荠菜_《挖荠菜》 -作品原文
我对荠菜,有着1种特殊的感情……
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啰。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馋丫头!馋丫头!”羞得我连头也不敢回。
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也还是一片饥饿……
吃那些没收进主人家仓房里的东西,我还一次也没有被人家抓到过。倒不是因为我的运气格外好,而是人们多半并不想认真地惩罚1个饥饿的孩子。可有一次,我在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被他的大管家发现了,他立刻拿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木头棒子,毫不留情地紧紧向我追来。我没命地逃着。我想我一定跑得飞快,因为风在我的耳朵旁边呼呼直响。不知是我被吓昏了,还是平时很熟悉的那些田间小路有意捉弄我,为什么面前偏偏横着一条小河?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地纵身跳进那条河。
河水并不很深,但是足以没过我那矮小的身子。我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我几乎背过气去,而河水却依旧在我身边不停地流着,流着……在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笑声。
我简直不知道我是怎么样才爬上对岸的。更使我丧气的是脚上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一只。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了的鞋子,可我也不敢回家,我怕母亲知道。不,我并不是怕她打我。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城用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幕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嘎嘎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母亲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1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说过了这些,人们也许会理解我为什么对荠菜有着那么特殊的感情。
经过1个没有什么吃食可以寻觅、因而显得更加饥饿的冬天,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临了!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1种享受: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大棒子凶神恶煞似地追赶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云朵。那时,我的心里便会不由地升起1个热切的愿望:巴不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像荠菜一样是属于我们每1个人的。
解放以后,我进了城。偶然,在大菜场里,也可以看到人工培植的荠菜出售。长得肥肥大大的,总有半尺来长,洗得干干净净,水灵灵的。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子上,价钱也不贵。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
多少年来,每到春天,我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去挖荠菜。我明白,孩子们之所以在我的身旁跳着,跑着,尖声地打着唿哨,多半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1种有趣的游戏——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的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的身心全都感到愉快。他们长大一些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就变成了对我的1种迁就了,正像那些恭顺的年轻人,迁就他们那些因为上了年纪而变得有点怪癖的长辈一样。这时,我深感遗憾:他们多半不能体会我当年挖荠菜的心情!
等到我把一盘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去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贵”),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
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的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因为我知道,这种赏光似的迁就,并不只是表现在对挖荠菜这一桩事情上,它还表现在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见解和行为上。在他们看来,我们的有些见解和行为,都像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出土文物——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了,不顶用了。自然,我也并不认为我们的见解和行为就完全正确。只要他们不觉得厌烦,我甚至愿意跟他们谈谈我们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我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灵相通的朋友。
孩子,让我们多谈谈心吧,让母亲多讲讲当“馋丫头”时的故事给你们听吧。想想你们母亲当年挖荠莱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你们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挖荠菜_《挖荠菜》 -创作背景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孩子们,虽然也多少赶上了“十年浩劫”,而生活总是美好的,使他们身心都感到愉快。他们看到父母一辈一生的艰难困苦、坎坷曲折,他们不愿意走父母走过的道路,不愿再过父母辛苦恣睢的生活,他们甚至嗔怪父母为什么要这样生活。父母对孩子们的期望,孩子们对父母的不理解,构成了所谓的“代沟”。对于怎样填平这个“代沟”,有人主张不要填平,“代沟”越深越好,不深不足以大踏步的前进。有人“望沟兴汉”,无可奈何,责紧孩子们“奶毛未退”,“乳臭未干”,不谙世事。这些主张和想法,其实失之偏颇。作者认为,在这时代转换的时刻,两辈人不是对立的,互相之间也不是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父母要有耐心,要循循善诱,促膝谈心,让孩子们借鉴过去,少走弯路。孩子们要尊重父母,要正确理解父母的见解和行为,从父母走过的道路上汲取经验教训。这样,即可消除两代人的隔膜,使两代人成为知心朋友,从而团结奋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挖荠菜_《挖荠菜》 -作品赏析
段落大意
全文共分六部分:
一、(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点出题目,写作者对荠菜有着特殊感情。
二、(第2-3自然段)写作者小时候因饿而馋被诬为馋丫头而受屈的心情。
三、(第4-8自然段)写作者因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赶落水险些丧生的经过。
四、(第9-10自然段)写在那样的社会,只有冬去春来,田野里长满荠菜时作者才感到了生的欢乐与自由。
五、(第11-13自然段)写解放后作者和孩子们对挖荠菜、吃荠菜的不同态度和心情以及作者由此而产生的感慨称和希望。
六、(第14自然段)发表议论,点明主旨,希望青年要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写作特点
这篇文章把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以深刻感人的笔触记叙了1个“馋丫头”童年时代悲惨的故事。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着意描写了人物的心理。透过人物的心理,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物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夜色越来越浓的画卷,村落、树林子、坑洼、沟渠,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作者用巧妙的笔法将这一切写得有声有色,而且把她当时的那种孤独、寂寞、焦急、悲伤、有家难归的复杂心情完全和景物融注在一起。
夹叙夹议,表达作者的感情和观点。
作者长于小说的创作,所以这篇散文也具有小说的某些特色。文中很好地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恰当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政治观点。前半部分以记叙为主,生动具体地记叙了1个“馋丫头”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着强烈的爱憎,富有感染力。最后用“1个热切的愿望”发表一点议论,揭示了穷人受穷的原因。孩子们“漫不经心”的种种神态之后,作者的感受就更深了,于是情不自禁地发表了一段议论。这些议论深刻、细致、委婉、动人,给读者以很大的教育和启发。这样叙议结合的写法,既又利于突出中心思想,又易于为青年读者所接受。
在第三部分中,作者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法,叙一段议一段。写每年春天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去挖荠菜的时候,作者又分两层:一层写孩子们小的时候,一层写孩子们长大一些以后。在每层叙事之后,作者都有一层议论。特别是在叙述吃荠菜的时候,叙事具体感人,议论鞭辟入里。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仿佛是和读者促膝谈心,娓娓动听。作者力求通过艺术手段感染和教育读者,而不是板起面孔进行枯燥无味的说教。
运用对比写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者用对比手法写出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感情,从中看出两代人思想上的差距,也看出两代人的隔膜。通过对比叙述把如何看待过去和现在,如何看待苦和乐,怎样珍惜今天的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等重大人生问题提到读者面前,让人们思考,这也正是表达中心思想的基础。在文中,作者处处对比,寓意深刻。如:今昔对比,2个社会,两重天;旧社会和大自然对比,旧社会是如此黑暗,大自然是那样美丽自由;新老对比,两代人2种思想;“馋丫头”和财主儿子对比,1个挨饿受欺,1个饱食无忧,等等。
主题思想
这篇文章通过对两代人在挖荠菜、吃荠菜中所反映出来的隔膜的展示,表达了作者要青年一代珍爱“荠菜”、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殷切期望。
挖荠菜_《挖荠菜》 -作者简单介绍
张洁,我国当代女作家,1937年生于北京。现任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短篇小说《有1个青年》、中篇小说《奶奶绿》和散文《爱,是不能忘记的》等及一些文艺短论。引
三 : 挖荠菜
今天我和刘齐业、杨越乔约好了去挖荠菜,于是我带了一把小铲子,刘齐业带了一把大刀,杨越乔带了一把小刀。我和刘齐业都没有挖过荠菜,杨越乔挖过的她说中央森林公园有荠菜,于是我们一起去了中央森林公园。
[www.61k.com)到了那里杨越乔立马弯腰找荠菜,我和刘齐业却不知道荠菜长什么样。杨越乔拿了一棵荠菜跟我们说:“像这样叶子窄的,边上有巨刺的是荠菜。”看完了荠菜的样子后我和刘齐业开始找荠菜。我猫着腰找,哈哈我发现了一棵!我用手把叶子拨到一边,看准根在哪里,对准根部用铲子的一边插进土里再一跷,一根荠菜就这样被我挖了出来,根还散发出“荠菜圆子”的味道呢!我的第一个成就!接着旁边也有两三棵,我又挖了一棵,没想到刘齐业来趁火打劫,我又转移地方,我有了一个主意:我们仨个一块挖,然后平分。可是遭到了拒绝。我只好自己挖自己的。
通过挖荠菜,我明白了荠菜都是打旋长的。我们挖了很多,真高兴呀!但是我的荠菜给了刘齐业姥姥,她包包子给我们吃。
四 : 挖野菜
小时候,由于生活方面的原因,经常会吃到野菜,逐渐地对野菜发生了兴趣。后来就慢慢地练就了挖野菜的手艺,积累了一些经验。
野菜,顾名思义,就是长在野地上人能吃的菜。野菜的种类很多,叫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在生活尚不富裕食物缺乏的那个年代,许多人家要靠挖野菜度日维持生活。在当时的背景下,要想挖到又多又好的野菜,让别人看了眼热心跳,的确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即使是在今天,也要掌握相应的技巧,才能多快好省地完成。
此后经过了人们多年不懈的努力,如今有了足够丰富的新鲜食品可供随时取用。人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也就用不着专靠吃野菜过活了。过去那种一天到晚辛苦忙碌吃糠咽菜的情景已经很难再遇见了。但是野菜依然顽强地生长在地面上,并不因为人们的视而不见或是其他原因而轻易消失。
在推崇厨艺讲究营养的同时,因为经常吃了许多高热量的东西,担心影响身体健康,于是又把野菜重新摆到了餐桌上。一夜之间,野菜似乎成了能够祛病健身的美味佳肴。不仅普通人喜欢吃,就是在高档饭店的宴会上,时常也能见到野菜的身影。吃野菜被认为是一种享受,是对身体健康的帮助,许多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也对此竭力主张。
在古人看来,作为食物的果肉米菜除了用于果腹以外也具有其他功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作为药物,用于治伤疗病。在许多医书药书上都有详细的记载。从增进健康,减少疾病的目的出发,最好能够熟悉手边野菜的性味功用,结合自己身体的状况,适当选择食用,以避免出现其他作用。或者在觉得必要的时候,寻找有经验的人以获得帮助。
挖野菜,首先要解决的是野菜的识别。即使是同一种野菜,南方人和北方人叫出的名字往往会有差别,又因为品种和生长季节的关系,形状也不尽相同。如果不会辨认,不仅挖不到要找的野菜,有时还会带回来一些不受欢迎的东西。再就是要找到野菜多并且好的地方。在生长着很多野菜的地里,容易挖到大小比较适中好吃的那些,少跑道也省力气。然后,就是用适当工具下手去挖。至于能挖到多少,那就要看老天是否照应,以及各人的本事了。(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如果当时条件充许,可以把挖到手的野菜直接去掉泥土摘除老叶病叶,收拾干净再收起来。如果只是为了多多益善,需要抢时间争速度,就要先挖下来,再另作打算,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大量收集,但是因为带有泥土等杂物,在其后处理的时候相对要麻烦一些。
用水把摘好的野菜清洗干净,控去水分,就可以上桌了。许多种类的野菜是可以生吃的,味道也不错。有的则要用水煮过才行,为的是去除其中的怪味,吃起来柔软好消化。怎么拌怎么蘸,或是干脆直接进嘴,通常也都不必十分计较,喜欢吃又不闹肚子就可以了。
在以前,很多地里是不上化肥的,那时也没有多少农药可撒,也见不到多少诸如死猫烂狗破纸臭油废塑料之类的可见污染物存在,那时的野菜,大都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如今的情况已经截然不同了。在各种污染物堆积腐烂变质,或者有可能扩散到的一些地方,那里的水质土质或多或少会有所改变。为了食用安全,最好别去采挖被污染地表上的东西。如果附近的人有施撒农药的习惯,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药物污染的问题。总之,对吃的东西一定要小心谨慎,防止病从口入。
近几年来,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对野菜也实行了人工种植。在街上的许多地方,都可以买到大棚里专门种植出来的所谓野菜。但那是人工条件下用肥水浇灌出来的,含水量很大,吃起来味道要差很多,也不容易保存。相比之下,显然生于天然的野菜在品质方面要好得多。
在同一天的同一块地里,能挖到别人先找了几遍却难以发现的许多野菜,也许算得上是一大造化,或许这就是挖野菜手艺的最高境界。
五 : 挖荠菜
对荠菜情有独钟,许是源自农民对土地那种难以释怀的情感。
吃过午饭,闲来无事我独自一人去田里挖荠菜。农历的二月天还未到,我所钟爱的荠菜便急不可耐的展示出了她那意义深厚的泥土色的生命绿,我哪有不急着向她们去示爱的道理。
倘若有人给一把小铲和一兜荠菜供我们选择,我猜测不到别人的答案,但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去选小铲,去享受那种挖荠菜的宁静和坦然。只要来到田里,你就不会也没心思再去想其他,只会专心的让目光和大地亲近,因为初春的荠菜就是那种不太明显的我前面所说的那种泥土色的生命绿。不娇不奢不卑不亢,就那样你挨我我挤你的匆匆忙忙的生长着,生怕谁落后了,错过了吃荠菜的季节而失去这一春生的意义。忙活了不一会儿,我已有不少的收获,小小的菜篮里早已闹闹哄哄的挤进了不少我的最爱。挖荠菜的那种感觉若不亲力亲为是绝对无法感受到的,刚触到不太多的荠菜时是最珍贵的不太大的荠菜都要被强挖进篮里,但倘若挖的差不多够吃时就有点挑剔了,这时就会直起弯的微酸的腰专挑大棵的挖了。就那样闲闲散散的不经意的看到一大片的大棵的荠菜仍会是一种如获至宝惊喜。说真的,荠菜我是不嫌多的,放上个三五天也不会不新鲜,即便有点水份流失在水里洗上一洗就会新鲜如初了。
我喜欢荠菜,犹如老农看到田里一片丰收的场景,喜悦满足,而且在我看来荠菜重在挖才能吃出其内在滋味。清淡、香醇,入口更是新鲜之极。即使是简单的蒸了来吃连我那捣蛋的儿子都能吃上一碗才肯放手呢!
本文标题:
挖荠菜-挖菜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