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不朽的抗战史诗——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发布时间:2018-04-15 所属栏目:吕梁英雄传

一 : 不朽的抗战史诗——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不朽的抗战史诗——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根据“人民作家”马烽、西戎合著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改编的22集同名电视连续剧由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这是文艺工作者奉献给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一份厚礼,也是对已过世的两位作家最好的告慰。(www.61k.com)

马烽、西戎合著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第一部反映全民族抗日的著名经典作品,抗战即将胜利时就开始与读者见面。在八年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斗争当中,吕梁人民用血泪、机智和勇敢,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出了众多令人难忘的民兵英雄。马烽和西戎当时就同吕梁山区的人民群众一起战斗、共同生活,亲身经历了血与火的锻炼与考验,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抗日民兵的英雄事迹。这些英雄事迹像春潮一样在他们的胸中鼓荡着,内心里常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总觉得应该把民兵与日本侵略者以及汉奸走狗的斗争记载下来,弘扬后世,变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民群众从中受到鼓舞、教益和启迪。

新中国成立后,《吕梁英雄传》先后被人民文学出版社、通俗读物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数次重印,并且被翻译成日文、俄文、朝鲜文等外文,在国外出版发行。“文革”结束后的1976年底至1977年初,马烽和西戎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约,又集中一段时间,对《吕梁英雄传》再次作了认真的校阅和修改,于1977年底重新出版。此后,每隔几年便重印一次,成为中国书界的“红色经典”之一。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不朽的抗战史诗——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吕梁英雄传》以吕梁山区一个村庄——康家寨为主要环境,生动地再现了晋绥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抗击日寇和汉奸斗争中的战斗活动,显示了抗日战争是全民战争的特点、是全民抗战的一个缩影。(www.61k.com)电视剧《吕梁英雄传》的创作人员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视剧艺术的特点,使得这部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都得到了很好的张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形象地反映了人民大众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功绩。在《吕梁英雄传》里,没有正面表现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八路军的正规部队只是作为一种象征力量存在于人物的精神上,主角是使用简陋武器的民兵。他们打过几次胜仗后,才从敌人手里夺到了新式武器;作战方式主要是突然袭击、巧打埋伏、地雷战、地道战等等。这种作战方式不但不使观众有寥落寒碜之感,反而觉得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看到了深受敌人蹂躏的土地上,人民群众那复仇的火焰、昂扬的斗志和同仇敌忾把侵略者赶出去的决心。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众会被发动得如此广泛、如此团结,像铜墙铁壁一样,让武器精良、装备先进、训练有素、气焰嚣张的日本侵略军到处碰壁,终于遭到失败。民众的智慧和力量只要爆发出来,就会使任何对手都难以阻挡。《吕梁英雄传》便是用艺术的形式,佐证了这样一个道理。

其二,真实地描述了人民大众觉醒的过程。在电视剧《吕梁英雄传》中,创作人员特别注意在描写发动群众、组织民兵过程中,加强共产党的教育作用。农民要彻底摆脱因袭了无数代的传统思想,自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不朽的抗战史诗——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是需要一个复杂而痛苦的过程的,有时甚至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www.61k.com)康家寨民兵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正体现了这个道理。开始,只是雷石柱、孟二楞等几个人出于义愤起来同敌人对抗,大多数村民并不理解他们的行动,仅仅是充当观看者;后来,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认识到这个问题,首先组织民兵干部学习,提高认识,然后让他们去做别人的工作,终于团结了绝大多数群众。而群众一旦认识到自己应该主宰自己的命运、应该赶走侵略军的重要性后,他们就不惜一切地加入到了抗击敌人的队伍中,出钱、出力、出主意,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康家寨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少年,都是抗敌骨干。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八年,终于赶走了日本侵略军,以后又消灭了几百万国民党军队、建立起新政权的坚实基础。

《吕梁英雄传》中的民兵都是抗日英雄,但这些英雄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超人,民兵是来自于群众,又扎根于群众中的。民兵组织是在斗争中逐渐凝结起来的战斗力量,共同求解放的意愿把民兵和群众融为一体,民兵觉醒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整个民众觉醒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其三,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及其八路军在抗战中的作用。在日本军队企图侵占全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紧密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八路军的英勇作战,是不可能取得抗日战争全面胜利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不朽的抗战史诗——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的。(www.61k.com)在《吕梁英雄传》中,非常突出地表现了这个思想。康家寨民兵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带领全村群众将日本侵略军赶走,主要是靠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得力领导,武工队员武得民就是八路军正确领导的化身。在《吕梁英雄传》中,我们虽然很少看到八路军同敌人正面作战的描写场面,却时时处处感觉到了八路军的存在。康家寨民兵能够得到组织并很快壮大起来,除了武得民代表上级作的发动工作外,就是因为民兵们心理上对八路军非常依赖,把八路军当成了自己的坚强后盾,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去找八路军解决。从这个意义上,本剧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事实:作为人民子弟兵的八路军,确实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之一。

原著《吕梁英雄传》是以人物的故事作为主要构架的,全书写了很多人物,有名、有姓、有活动的就达100多个;而在这众多的人物中,民兵英雄作为主要骨干,自然是马烽和西戎着墨最多、描写最出色的。电视剧不可能将这么多人物都表现出来,对原著作了合理的裁减,使得一些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都是有血有肉、性格各异的角色。

雷石柱是康家寨民兵的领头人,剧中的雷石柱,是共产党和八路军一系列方针、政策与战略的执行者和宣传者。他既集中了广大民兵英雄的共同特点,让观众看到了敌后抗日斗争的实质,又是有血有肉、富有个性的普通人,感觉到他是实实在在的“这一个”。在与凶恶狡猾的侵略者和阴险卑鄙的汉奸斗争中,雷石柱也曾有过失败,有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不朽的抗战史诗——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过教训,甚至付出过血的代价。[www.61k.com]他正是在坎坷的、艰苦的经历之后,才逐步成长起来。他的成功凝聚着人民的力量、人民的智慧和人民的斗争精神。

康家寨人民在同敌人进行殊死斗争中,除了靠雷石柱那样的领头人,上级党组织派到康家寨直接领导民兵组织的武得民,也起了很大作用。在武得民身上,生动地体现了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八路军战士的作风。他懂得党的路线和政策,善于调查研究,工作踏实,不讲空话。他的出现,给还处于无组织状态、虽有怒火却不知如何行动的康家寨人带去了希望,增强了坚决抗日的信心,让民众的智慧得到了开启。

孟二楞是《吕梁英雄传》中塑造的众多民兵英雄形象中最具个性的一位。这位人如其名的民兵,性格耿直,作战勇敢,嫉恶如仇;但脾气暴躁,行动不管后果,有时却又粗中有细。从孟二楞身上,观众看到了苦大仇深的青年农民,一旦被发动起来,就会迸发出巨大战斗力的精神。他们毫无私心杂念,一心一意跟共产党闹革命,把对人民群众的爱和对敌人的恨,化作奋勇献身的行动,是民兵中最坚决、最靠得住的力量。同时,由于他们文化素质太低,有一种绿林好汉的侠胆气概,说话办事缺乏考虑。所以,往往行动冒失,不顾后果;有时只图一时痛快,而造成不理想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评价孟二楞,这个形象留给观众思考的地方更多了,也是《吕梁英雄传》让人们最难忘的人物之一。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不朽的抗战史诗——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除了上述几个人物外,康明理、刘石头、张有义、李有红等民兵,地主康锡雪,汉奸翻译王怀当,维持会长康顺风,伪军大队长邱德世,村民二先生等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全剧不可忽缺的形象。(www.61k.com]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将原著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展示的更为形象化,是一种从晋西北人民口语中提炼出来并赋予其艺术韵味的独特语言。集中表现在人物对话干净利落,富有个性,机智幽默。对话的功用不但在于表情达意,而且对于描绘一个人的性格、神态、举

动,以及心理变化过程,作用也非常大。在《吕梁英雄传》中,每位主人公说话的腔调、口吻、用词等,都与性格特点相符,像雷石柱、武得民、孟二楞、康明理、康有富、康锡雪、邱德世等人的言谈对话,观众只要看上几个情节,便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

其次,《吕梁英雄传》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民间语言,使用得也非常确切,对表现人物性格,烘托场面气氛,都起到了别的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孟二楞说:“反正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很好地表达了这位粗犷人物的性格;雷石柱对康明理和孟二楞说:“咱们不能打草惊蛇,工作要悄悄干,一镢头掏不成个井。”看出了雷石柱考虑问题的稳健与成熟;武得民说:“老鼠拉木锨,大头还在后边哩!”表现了武得民作为领导人应有的素质。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不朽的抗战史诗——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在场景设置上,《吕梁英雄传》的编导们强调了真实性。[www.61k.com)剧中保留了原著中极具特色的吕梁山村的“土腥味”,具有十分鲜明浓郁的吕梁地域特色。据我所知,剧组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将拍摄外景地选在汾阳市栗家庄乡南桓寨村,那里的黄土坡、土窑洞、土台灶、石条凳、石碾子、石马厩、破瓷碗、煤油灯、旱烟袋……无一不在延续着六十年前吕梁抗日战场的原始质朴风貌,使观众体会到了那段悲壮历史的厚重感。正如总导演何群说的:“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我们要求各个部门做到真实———表演的真实,环境的真实,服装、化妆、道具的真实。真实的情感,质朴的表现,决不哗众取宠,这是我们创作的原则。我坚信真实的魅力是永恒的。其实作品和做人一样,虚假和虚荣永远得不到真诚的回报。”

原著《吕梁英雄传》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红色经典名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相信电视剧《吕梁英雄传》也将在广大观众中留下难忘的影响,成为不朽的抗战史诗,成为电视剧中的红色经典剧作之一。

(2005-09-13 03:53:56)

二 : 不朽的抗战史诗——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不朽的抗战史诗——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根据“人民作家”马烽、西戎合著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改编的22集同名电视连续剧由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这是文艺工作者奉献给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一份厚礼,也是对已过世的两位作家最好的告慰。

马烽、西戎合著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第一部反映全民族抗日的著名经典作品,抗战即将胜利时就开始与读者见面。在八年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斗争当中,吕梁人民用血泪、机智和勇敢,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出了众多令人难忘的民兵英雄。马烽和西戎当时就同吕梁山区的人民群众一起战斗、共同生活,亲身经历了血与火的锻炼与考验,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抗日民兵的英雄事迹。这些英雄事迹像春潮一样在他们的胸中鼓荡着,内心里常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总觉得应该把民兵与日本侵略者以及汉奸走狗的斗争记载下来,弘扬后世,变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人民群众从中受到鼓舞、教益和启迪。

新中国成立后,《吕梁英雄传》先后被人民文学出版社、通俗读物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数次重印,并且被翻译成日文、俄文、朝鲜文等外文,在国外出版发行。“文革”结束后的1976年底至1977年初,马烽和西戎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约,又集中一段时间,对《吕梁英雄传》再次作了认真的校阅和修改,于1977年底重新出版。此后,每隔几年便重印一次,成为中国书界的“红色经典”之一。

《吕梁英雄传》以吕梁山区一个村庄——康家寨为主要环境,生动地再现了晋绥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抗击日寇和汉奸斗争中的战斗活动,显示了抗日战争是全民战争的特点、是全民抗战的一个缩影。电视剧《吕梁英雄传》的创作人员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视剧艺术的特点,使得这部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都得到了很好的张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形象地反映了人民大众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功绩。在《吕梁英雄传》里,没有正面表现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八路军的正规部队只是作为一种象征力量存在于人物的精神上,主角是使用简陋武器的民兵。他们打过几次胜仗后,才从敌人手里夺到了新式武器;作战方式主要是突然袭击、巧打埋伏、地雷战、地道战等等。这种作战方式不但不使观众有寥落寒碜之感,反而觉得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看到了深受敌人蹂躏的土地上,人民群众那复仇的火焰、昂扬的斗志和同仇敌忾把侵略者赶出去的决心。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众会被发动得如此广泛、如此团结,像铜墙铁壁一样,让武器精良、装备先进、训练有素、气焰嚣张的日本侵略军到处碰壁,终于遭到失败。民众的智慧和力量只要爆发出来,就会使任何对手都难以阻挡。《吕梁英雄传》便是用艺术的形式,佐证了这样一个道理。

其二,真实地描述了人民大众觉醒的过程。在电视剧《吕梁英雄传》中,创作人员特别注意在描写发动群众、组织民兵过程中,加强共产党的教育作用。农民要彻底摆脱因袭了无数代的传统思想,自

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是需要一个复杂而痛苦的过程的,有时甚至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康家寨民兵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正体现了这个道理。开始,只是雷石柱、孟二楞等几个人出于义愤起来同敌人对抗,大多数村民并不理解他们的行动,仅仅是充当观看者;后来,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认识到这个问题,首先组织民兵干部学习,提高认识,然后让他们去做别人的工作,终于团结了绝大多数群众。而群众一旦认识到自己应该主宰自己的命运、应该赶走侵略军的重要性后,他们就不惜一切地加入到了抗击敌人的队伍中,出钱、出力、出主意,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康家寨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少年,都是抗敌骨干。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八年,终于赶走了日本侵略军,以后又消灭了几百万国民党军队、建立起新政权的坚实基础。

《吕梁英雄传》中的民兵都是抗日英雄,但这些英雄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超人,民兵是来自于群众,又扎根于群众中的。民兵组织是在斗争中逐渐凝结起来的战斗力量,共同求解放的意愿把民兵和群众融为一体,民兵觉醒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整个民众觉醒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其三,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及其八路军在抗战中的作用。在日本军队企图侵占全中国、民族危机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紧密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八路军的英勇作战,是不可能取得抗日战争全面胜利

的。在《吕梁英雄传》中,非常突出地表现了这个思想。康家寨民兵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带领全村群众将日本侵略军赶走,主要是靠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得力领导,武工队员武得民就是八路军正确领导的化身。在《吕梁英雄传》中,我们虽然很少看到八路军同敌人正面作战的描写场面,却时时处处感觉到了八路军的存在。康家寨民兵能够得到组织并很快壮大起来,除了武得民代表上级作的发动工作外,就是因为民兵们心理上对八路军非常依赖,把八路军当成了自己的坚强后盾,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去找八路军解决。从这个意义上,本剧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事实:作为人民子弟兵的八路军,确实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之一。

原著《吕梁英雄传》是以人物的故事作为主要构架的,全书写了很多人物,有名、有姓、有活动的就达100多个;而在这众多的人物中,民兵英雄作为主要骨干,自然是马烽和西戎着墨最多、描写最出色的。电视剧不可能将这么多人物都表现出来,对原著作了合理的裁减,使得一些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都是有血有肉、性格各异的角色。

雷石柱是康家寨民兵的领头人,剧中的雷石柱,是共产党和八路军一系列方针、政策与战略的执行者和宣传者。他既集中了广大民兵英雄的共同特点,让观众看到了敌后抗日斗争的实质,又是有血有肉、富有个性的普通人,感觉到他是实实在在的“这一个”。在与凶恶狡猾的侵略者和阴险卑鄙的汉奸斗争中,雷石柱也曾有过失败,有

过教训,甚至付出过血的代价。他正是在坎坷的、艰苦的经历之后,才逐步成长起来。他的成功凝聚着人民的力量、人民的智慧和人民的斗争精神。

康家寨人民在同敌人进行殊死斗争中,除了靠雷石柱那样的领头人,上级党组织派到康家寨直接领导民兵组织的武得民,也起了很大作用。在武得民身上,生动地体现了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八路军战士的作风。他懂得党的路线和政策,善于调查研究,工作踏实,不讲空话。他的出现,给还处于无组织状态、虽有怒火却不知如何行动的康家寨人带去了希望,增强了坚决抗日的信心,让民众的智慧得到了开启。

孟二楞是《吕梁英雄传》中塑造的众多民兵英雄形象中最具个性的一位。这位人如其名的民兵,性格耿直,作战勇敢,嫉恶如仇;但脾气暴躁,行动不管后果,有时却又粗中有细。从孟二楞身上,观众看到了苦大仇深的青年农民,一旦被发动起来,就会迸发出巨大战斗力的精神。他们毫无私心杂念,一心一意跟共产党闹革命,把对人民群众的爱和对敌人的恨,化作奋勇献身的行动,是民兵中最坚决、最靠得住的力量。同时,由于他们文化素质太低,有一种绿林好汉的侠胆气概,说话办事缺乏考虑。所以,往往行动冒失,不顾后果;有时只图一时痛快,而造成不理想的结局。从这个意义上评价孟二楞,这个形象留给观众思考的地方更多了,也是《吕梁英雄传》让人们最难忘的人物之一。

除了上述几个人物外,康明理、刘石头、张有义、李有红等民兵,地主康锡雪,汉奸翻译王怀当,维持会长康顺风,伪军大队长邱德世,村民二先生等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全剧不可忽缺的形象。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将原著富有地方色彩的语言,展示的更为形象化,是一种从晋西北人民口语中提炼出来并赋予其艺术韵味的独特语言。集中表现在人物对话干净利落,富有个性,机智幽默。对话的功用不但在于表情达意,而且对于描绘一个人的性格、神态、举

动,以及心理变化过程,作用也非常大。在《吕梁英雄传》中,每位主人公说话的腔调、口吻、用词等,都与性格特点相符,像雷石柱、武得民、孟二楞、康明理、康有富、康锡雪、邱德世等人的言谈对话,观众只要看上几个情节,便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

其次,《吕梁英雄传》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民间语言,使用得也非常确切,对表现人物性格,烘托场面气氛,都起到了别的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孟二楞说:“反正扯了龙袍也是死,打死太子也是死”,很好地表达了这位粗犷人物的性格;雷石柱对康明理和孟二楞说:“咱们不能打草惊蛇,工作要悄悄干,一镢头掏不成个井。”看出了雷石柱考虑问题的稳健与成熟;武得民说:“老鼠拉木锨,大头还在后边哩!”表现了武得民作为领导人应有的素质。

在场景设置上,《吕梁英雄传》的编导们强调了真实性。剧中保留了原著中极具特色的吕梁山村的“土腥味”,具有十分鲜明浓郁的吕梁地域特色。据我所知,剧组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将拍摄外景地选在汾阳市栗家庄乡南桓寨村,那里的黄土坡、土窑洞、土台灶、石条凳、石碾子、石马厩、破瓷碗、煤油灯、旱烟袋……无一不在延续着六十年前吕梁抗日战场的原始质朴风貌,使观众体会到了那段悲壮历史的厚重感。正如总导演何群说的:“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我们要求各个部门做到真实———表演的真实,环境的真实,服装、化妆、道具的真实。真实的情感,质朴的表现,决不哗众取宠,这是我们创作的原则。我坚信真实的魅力是永恒的。其实作品和做人一样,虚假和虚荣永远得不到真诚的回报。”

原著《吕梁英雄传》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红色经典名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相信电视剧《吕梁英雄传》也将在广大观众中留下难忘的影响,成为不朽的抗战史诗,成为电视剧中的红色经典剧作之一。

(2005-09-13 03:53:56)

三 :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语言特色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语言特色

谁帮我写或找一篇这方面的文章或评论,多介绍些吕梁地区的方言.有劳各位了.

电视剧《吕梁英雄传》语言特色的参考答案

《吕梁英雄传》一扫近年来电视连续剧演员对白京片子当道的陋习,主要演员的对白均为带有山西地方口音的普通话,听着给人感觉特别质朴、真实.

《吕梁英雄传》一扫近年来不管什么电视连续剧都要搀入大量女人戏的陋习,几乎都是爷们戏,而且剧中选用的演员形象都是铮铮铁骨的男子汉,足以让那些阴阳怪气,靠娱乐搞笑而哗众取宠的节目主持人感到汗颜和无地自容.

《吕梁英雄传》不同与前一阵子播放的《左权》、《八路军》等抗战电视连续剧.这些抗战电视剧主要为歌颂领导,而《吕梁英雄传》则是反映最普通老百姓的抗战故事,相比之下,后者更能让广大群众好好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

在《吕梁英雄传》的剧情中,日本鬼子养的一条军犬名字就叫:“小犬一郎”,后来被吕梁英雄们打死煮了吃掉.而鬼子在第二天找那条狗时,竟然到处在叫:“小犬一郎、小犬一郎”.——-大家想到谁了?

本文标题:电视剧吕梁英雄传-不朽的抗战史诗——评电视剧《吕梁英雄传》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744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