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人日寄杜二拾遗-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赏析

发布时间:2017-10-15 所属栏目:散文

一 :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赏析


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赏析

人日寄杜二拾遗

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后客居梁、宋等地,曾与李白、杜甫结交。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安史之乱爆发后,任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时,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

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高适为着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高常待集》。

简析:

《人日寄杜二拾遗》是唐代诗人高适晚年在蜀州(今成都崇州市)任刺史时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思念之情。该诗是高适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高适曾与李白、杜甫结交,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这首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饱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把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连结起来了。这首诗,没有华丽夺目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浑朴自然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像这种“直举胸情,匪傍书史”的佳作,可算是汉魏风骨的嗣响。

首四句寄慰杜甫,“思故乡”既是言杜,亦是自谓,二人故乡同为当时正在战乱的中原,这一“思”便将二人情感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次四句写自身,既“无所预”又“复千虑”,表白忧国情怀,“空相忆”、“知何处”,则添一层无奈与落寞之感。末四句进而将自己庸碌自适与友人飘泊四方比照,逗出“愧”意,回应篇首,写足题意。

注释:

(1)杜二拾遗:即大诗人杜甫。

(2)人日: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正月初七。农历正月初七。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3)南蕃:蜀

(4)书剑:喻文武。《史记》“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5)二千石:汉太守官俸二千石

(6)东西南北人:丘曾称“今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也”,指四方奔走。

译文:

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春天到来,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本该令人愉悦,但飘泊异地的游子却被撩动了乡愁。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与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难以预料。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不可能知道此时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

创作背景:

高适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杜甫看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饱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把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连结起来了。高适和杜甫早在开元末年就成了意气相投的朋友,又同样落魄不偶。安史乱起,高适在玄宗、肃宗面前参预重要谋略,被赏识,境遇比杜甫好得多,曾任淮南节度使,平定永王璘的叛乱。由于“负气敢言”,遭到内臣李辅国等的谗毁,被解除兵权,留守东京。

乾元二年(759),出为彭州刺史。同年年底,杜甫流离转徙,到达成都,高适立即从彭州寄诗问讯。上元元年(760),高适改任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刺史,杜甫从成都赶去看望。这时,高适年将六十,杜甫也将五十,他乡遇故知,短暂的聚会,更加深了别后的相思。到了上元二年人日这天,高适了这诗,寄到成都草堂。

诗歌鉴赏:

此诗是高适在蜀州刺史任上寄怀杜甫之作。人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日。杜二,即杜甫。杜甫居成都时,高适与之过从甚密,此诗慰故人思乡之情,发世事难料之叹,抒无所作为之憾。

全诗每四句一段,共分三段。每段换韵,开头是平声阳韵,中间是仄声御韵,末段是平声真韵。“人日题诗寄草堂”,起句便单刀直入点题。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民间仍相当重视人日节。不仅仅专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此节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遥怜故人思故乡”,“遥怜”的“怜”,正是表示二人感情的字眼,通篇都围绕这“怜”字生发展开。“思故乡”,既是从自己说,也是从杜甫说,满目疮痍的中原,同是他们的故乡。紧接着“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便是这思乡情绪的具体形容。春天到时,柳叶萌芽,梅花盛开,应是令人愉悦的,但在飘泊异地的游子心中,总是容易撩动乡愁,而使人“不忍见”,一见就“断肠”,感情不能自已。

中间四句是诗意的拓展和深化,有不平,有忧郁,又有如大海行舟、随波飘转、不能自主的渺茫与怅惘,感情是复杂的。换用仄声韵,正与内容十分协调。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预”是参与朝政之意。尽管如此,诗人的爱国热忱却未衰减,面对动荡不已的时局,自然是“心怀百忧复千虑”了。当时,不仅安史叛军在中原还很猖獗,即就蜀中局势而言,也并不平静,此诗写后的两三个月,便发生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这“百忧千虑”,也正是时局艰难的反映。杜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是很深刻地领会到高适这种复杂情思的。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此忧之深,虑之远,更说明国步艰难,有志莫申。深沉的感喟中,隐藏了内心无限的哀痛。

瞻望未来,深感渺茫,回顾往昔,事难前定。这就自然地逗出了末段。“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诗人早年曾隐身“渔樵”《封丘作》,“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这“愧”的内涵是丰富的,它蕴含着自己匡时无计的孤愤,和对友人处境深挚的关切。这种“愧”,更见得两人交谊之厚,相知之深。

这首诗,没有华丽夺目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浑朴自然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那抑扬变换的音调,很好地传达了起伏跌宕的感情。像这种“直举胸情,匪傍书史”的佳作,可算是汉魏风骨的嗣响。

二 : 抗日英灵祭——拾遗(二)

今年,国家将举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庆典。每当我走过我县的文化公园时,面对那一方台地和台地之上的那座坛,我就想;在石栏两重,阶升九级,高高花岗岩基座之上安放的,不是那毫无意义的石鼓,而是抗日英雄王金才之像,有多好!若再如南京灵谷寺无梁殿故事,刻众抗日英灵名氏于斯,文化公园岂不更具家国情怀!

王金才者何人?他于一九四五年四月六日发动并领导了通河民众抗日武装暴动,重创日军被俘后又宁死不屈,血溅轩辕。抗战初期,他作为马占山将军所部之黑龙江第三步兵旅老五团战士,参加了通河抗战,失败后归家务农。后迫生计当了伪通河县警署的警备小队长。一九四五年二至三月,日寇为切断抗联部队与当地群众联系,在北部山区村屯进行了两次大搜捕,包括抗联地下交通站袁永庆、谢洪生、孙玉堂、张德政等人在内的二百九十二人被下狱“矫正”。眼见同袍惨遭刑讯并日有死难者,王金才殊为激愤,决心举行武装暴动以解救之。遂与孙禄、杨振赢等,串联有反满抗日倾向的警备队看守萧争、赵明久、牟永华、李春芳、张志臣、吴景奎、王图臣、张海清等举行秘密会议,最终敲定武装暴动的计划、时间、组织领导。

一九四五年四月六日零时,武装暴动打响。王金才、赵明久打开临时监狱牢门,放出被矫正者,王金才对他们说;“愿回家的赶快跑!愿打日本人的跟我走!”众人齐呼;“愿打日本人!”于是,王金才率众缴械了警备队其他看守,得枪三十余支,义军一部得以先行武装。之后,暴动按计划实施;王金才为第一路,乘夜色摸进伪县公署,用伪县长电话发布非常召集令,让各警备分所值班伪警即刻到伪县公署听调,各分所伪警不知是计,来到后被一一拿下。得手后,他们打开军械与被服库,再得枪支弹药若干。赵明久的第二路直奔置留场(拘留所)和伪法院,他们砸开监狱放出谢洪生、孙玉堂等人并将带来的枪支分发,至此,两处在押者得全体解放。孙禄、孙玉堂、孙绳德的第三路去警备电话局及电话电报局,他们捣毁电话总机、电报机并割断线路。但孙绳德等攻打观景台(气象台)时,却因受伤而未能得手。这时,城内火光四起,枪声大作,暴动消息不胫而走。暴动者唱起;“满洲兄弟们,眼看立了春,大家提精神,赶快杀敌人,你们不要梦中睡沉沉啊,日本鬼子是敌人!”歌声使民众中蓄积已久的反满抗日之火点燃,于是,王柏福、孙德、许才、孙宝祥、杨德全、姜禄、李广德、纪振芳、吕凤山、刘嘉峰、朱文昌、刘忠武、许国栋、许国才人等民众加入暴动队伍。晨六时,三百余暴动者在伪县公署大院集中并编为三队。王金才为总指挥,孙禄为参谋长。王金才对众人说;“这里不是我们站脚的地方,我领你们进山找抗联去!”于是,按照起义计划,总指挥王金才率主队携家眷、伤员北撤至距县城十二里的桦树村,做进山准备。一部义军在参谋长孙禄及袁永庆、蒋志堂的带领下,向日伪政、警、特居住集中的挺身寮(宿舍),宏大涌烧锅(酒厂)等地点发动进攻,以掩护主力北撤。经激战,两处顽抗未被击毙者,都逃至江边营林署。这是一处钢筋水泥结构的两层楼房。义军一接近,敌人就居高临下向窗外射出猛烈的机枪火力。交火中,袁永庆在三枪打哑一个敌火力点后,自己亦不幸中弹牺牲。上午九时,逃到松花江南岸的日特通过警备电话,向伪三江省警厅报告了事变消息,这是继通河县观景台(气象台)事变报告后的再次接警。伪三江省警务厅遂急命方正,木兰、汤原、依兰四县伪警从南、东、西、三路向通河快速运动,而就近从方正赶来的伪警,已踏着松动的冰排强行过江了,从佳木斯乘飞机增援而来的关东军一部,也即将降落于城东太平岗机场。面对合围之势,孙禄率队撤至北门,留少数人同自己继续战斗,命王德山带领其余人突围归队。鏖战数小时后,孙禄、蒋志堂等人均战死。

十二时,奔至桦树村的王德才向王金才报告了孙禄等人牺牲以及大队敌人入城消息。追兵将至,分兵为上,王金才遂将余部整编为三队。吴景奎率一部北进白石砬子打前站接应:谢洪生等率一部西进铧子山后再相机北上白石砬子(此队进山不久,即被围且全部战死):黄绍双负责断后。指挥部及眷属走大路进山。当日,伪三江省整肃叛乱本部成立,集结通河、方正、木兰、依兰、汤原、富锦等县伪警及日在乡军人、开拓团人员,共一千余人组成讨伐队,日军一少将督阵。

义军北进至四马架村首遭日开拓团袭击,虽将其击退,但行进却受到了迟滞。至小柳树河村,敌讨伐队前锋追至,负责殿后的黄绍双、牟荣华率队阻击,激战数小时后,终因敌众我寡,黄、牟等全部战殁。形势危急,王金才遂甩车弃马并把随队眷属分散隐藏到了老乡家。大队轻装快进至一棵松(地名),地属深山区的这里,两崖夹沟,林茂路窄。王金才见此,命全队就地埋锅造饭,而后令人各据有利地势伏击。不久,追兵至,待敌进前不足百米,义军枪响,猝不及防的敌军在数人中弹后,急忙后撤并组织进攻。他们避开路面以崖下大树做掩护,一步一步地攻了上来。但是,四月的兴安岭,树尚眠,叶未绿,敌军的行踪被上面的义军看得一清二楚。敌一进射程,枪声便起。就这样,进攻,击退,再进攻,再击退,战至天黑双方罢兵。次日凌晨,王金才见方位可辩且滞敌目的已经达到,决定脱离战斗。但谁来打掩护?正在王金才难以定夺之时,刘风山等主动请缨。天刚亮,大批敌人就发起了进攻,刘风山等依托巨石开枪还击。几番正面进攻后,敌人从两侧摸上,子弹已经打光了的刘风山等见突围无望,全体摔枪跳崖

之后,义军到达白石砬子并休整数日。正欲拔营北进苏联,但敌合围之势已成。五月二日,敌发动攻击,血战经日,义军黄绍双、吴景奎等七十余人战死,王金才率二十人突围成功后,将义军化整分散。五月五日,王金才行至祥顺乡西北沟时发现一空地窝棚,数日未眠而困极之下,他睡了一会,结果被乡民王福清、韩文焕发现并告密。被捕后押至伪三江省警务厅监狱。为撬王金才之口,敌用尽酷刑,但其半字未吐。(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一九四六年八月十日,王金才同其他关押在此的被俘暴动成员共三十九人就义。当日,大雨如注,王金才于行刑前,高高举起右臂指向西南为众兄弟指冥路曰;“兄弟们!此仇来世必报!西南大路走好啊!”枪响之际,暴雨倾盆,天地为泣!这就是王金才和他的弟兄们,用生命写就的民族大义之歌!

三 : 往日拾遗(原创)

XM!相识时,我用眼睛爱你,欣赏青春靓丽的你;结婚后,我用嘴爱你,赞美你的优点,给你快乐;老了,我用手去爱你,牵着你走,去想去的地方,当伸不出手时,我用灵魂去爱你······

在女人内心有两座湖泊,一个湖里满溢着清澈的泪水,一个湖里荡漾着汪汪的柔情。相对来说,泪水的湖越大,柔情的湖就越小。反之,柔情的湖水越多,眼泪的湖水就越少 。

夫妻之间,只有爱与不爱,理解与不理解,奉献与不奉献。没有是非,对错,胜负,公平与不公平,如果计较这些,那么便是凑合的夫妻,没有爱情。

都说女人喜欢甜言蜜语。在我看来,女人喜欢的只是男人在说甜言蜜语时的用心,喜欢被男人用心来打量审视。爱情真的只是一种感觉,只有用心体会女人的内心世界,用言语支起浪漫的围墙,说得她心如水宁静,或者如火激动,才会开始爱情。或者又开始爱情(爱情是一种要不断浇灌的娇嫩植物) 。

爱自己所能爱的人,创自己家里的幸福,种自家院里花木,才是真实的美丽,快乐。不该爱的爱了,再深情再灼烈,也是空悲切,也是毁灭。在别人的院里种的花再美丽,终究是别人的。

爱,是另一种饥饿。有时,是身体需要满足;有时,是心灵需要安慰;有时,是精神需要支撑。也许,爱有一定规律。少女时代和哺育后,女人”饥饿感”强些。”饥饿”中女人不会安心做家务,睡觉,甚至不会为过日子做长久的打算。心神不定的女人谈不上真正的幸福。(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人生最难的事,心心相印。有时,是不了解对方,有时是不理解对方,有时是理解和了解不在恰当的时间,延后太多。有时,是了解了,理解了,又不愿去做,或者没能力做到。所以,世间有太多的哀怨情愁,太多的不如意。

一个有趣的问题:不管怎么恩爱的男女,从结合的开始,就连自己都不知道,不自觉得进入了一场漫长的暗暗的斗争当中,虽无恶意,但如果失败的一方是男人,不分手,也是明存实亡的婚姻。女人要被征服,被吸引,感情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许多女人离开曾经恩爱的男人,不是男人不爱她,而是不能吸引,征服她。

从某种角度而言,男人想更优秀,是为了赢得更深的爱情。男人的价值,不是由做官的高低,艺术成就的大小,更不是创造财富的多少,来衡量,而是女人爱有多深?假设乔布斯没有女人深爱,对社会来说他价值巨大,对自己来说,几乎等于没有来过这世间。

很长时间,我挺拔着,像棵树,没有怀疑过,你是我的叶子,天命天生。我带你看城市繁华,看浮云,繁星……何时开始?我觉得我只是你的叶子,离开你,我就没有着落。是我萎缩了?还是你成长了?

如今,在我眼里,你是一棵树,我是一棵树;你有你的天空,我有我的天空;你有你的土壤,我有我的土壤。只是,我们根缠绕着,我们枝叶拥抱着,谁也不愿意分开!

也许必然导致婚姻破裂的,不是不幸福,也不是不相爱,而是长久的冷漠,没有存在感,就象是沙漠,无法让植物生存。

不管你愿不愿意,站在那里,就在诱惑和被诱惑中。幸福在于,心不去想家以外诱惑和被诱惑。爱也是一样。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已不能将你抱起,在怀中旋转,说着闹洞房时说的话:花姑娘!大大的好!我的生命如秋叶褪去所有动人的色彩,那是否还有意义?

有种幸福是天生的天赐的。约好晚上到饭店小搓,妻下班骑车到楼下,就把摩托车让给我,儿子坐前,她依在我背后。一种人要掌握方向,一种人要坐着安享,用我妻的话说;绝配!

亲!我又开车在西宝中线上。上次,我们一起时,一路坑坑洼洼,一路颠簸。剧烈起伏,你头碰到车窗,起了蛋大的血红肿包。你没有骂我。你委屈在心。此刻,我在心里说声;对不起! 如今,路已是柏油面,平整,车飞驰,耳边生风,两边是杂树林。希疏的树外,大片大片的玉米地,清一色嫩绿。一眼望去,广阔的嫩绿,如少女的情愫,少年的憧憬,给人一种天堂般的喜悦。散落着孤独而蓬勃的树,小小的幽密树林。没有烟火,仿佛世外桃园。如果,今天还是你和我,在这条路上,多好!当初为什么就不能是坦途?我们并肩走的路,总是有太多坎坷!我们携手面对的美景总是太少。

有时候幸福,不是因为你努力了多少,而是因为你放弃了多少。

有人活在这个城市,而这个城市活在我心里;有人的心游动在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游动在我心里!——这是我写的最好的句子。

女人的爱,爱成清澈的水;男人的爱,爱成巍峨的山,山水相对,或者相依,多美啊!人世间还有比这更美的么?

赢得女人心,甜言蜜语只是孔雀的羽毛,要靠实力;吸引男人,不一定要美貌,最迷人的还是眼神姿态中流露出的一种灵动的神秘魅力。

让一个女人幸福,也是一种成功和圆满。如果挣了千万资产,没有一个爱你的女人在身边,也是失败。以此来看,让女人幸福,是男人的事业上的事业。

在爱情的花园里,善精心培育出甜蜜的花朵,恶轻手将它捏碎。

我猜测,懒惰的人没有甜蜜的爱情,因为爱情需要不断的喂养;过极的人没有幸福的婚姻,婚姻的瓦房要不断修补翻盖,而不是推倒捅破。

爱情是生活弥漫出的花香,它只能增添生活美好,爱情是人性的光辉,它只会照亮人生,不要把它当做万能钥匙,想用它解开一切生活难题,不要抱怨它,就像我们呼吸花香,享受阳光。

有一种奇怪的宗教,只有两个信徒,却有两个神父,它叫”婚姻”。家是教堂,信徒是妻和夫,妻是夫的教父,夫是妻的教父。妻是夫的信徒,夫也是妻的信徒。定期的,都要做忏悔,都要祈祷。这样才有纯洁的爱情,才有善果。

真的有意思。那个空手离去的人,给你撒下一路的珍珠;在你心田犁开道道伤口的人,又在上面不断地翻耕,种出最快乐最幸福的花。

我知道,我有情我就是森林,我无爱,我就是森林中一棵树。爱一个人,失恋一万次。

心一热就是巢,心一冷就是牢;心打开就能进天堂,心关上就成一垛城墙!

当雄鹿完全爱上牳鹿,卸下鹿角,跪伏在牳鹿前时,牳鹿转身离去。她喜欢被追逐,那怕是狼,还是狐狸。

对于长年漂泊在外的男人来说,结束商旅,回到家,有一位温柔的妻子,一个健康的儿子,一桌香烹烹的菜,一床温暖的被褥,就是天堂,就是人生的最美!

四 : 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寄杜二拾遗

高適

人日题诗寄草堂, 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 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 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 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 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 愧尔东西南北人!

这是高適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

这首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饱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把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连结起来了。高適和杜甫早在开元末年就成了意气相投的朋友,又同样落魄不偶。安史乱起,高適在玄宗、肃宗面前参预重要谋略,被赏识,境遇比杜甫好得多,曾任淮南节度使,平定永王璘的叛乱。由于“负气敢言”,遭到内臣李辅国等的谗毁,被解除兵权,留守东京。乾元二年(759),出为彭州刺史。同年年底,杜甫流离转徙,到达成都,高適写立即从彭州寄诗问讯,馈赠粮食。上元元年(760),高適改任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刺史,杜甫从成都赶去看望。这时,高適年将六十,杜甫也将五十,他乡遇故知,短暂的聚会,更加深了别后的相思。到了上元二年人日这天,高適了这诗,寄到成都草堂。

全诗每四句一段,共分三段。每段换韵,开头是平声阳韵,中间是仄声御韵,末段是平声真韵。

“人日题诗寄草堂”,起句便单刀直入点题。“遥怜故人思故乡”,“遥怜”的“怜”,正是表示二人感情的字眼,通篇都围绕这“怜”字生发展开。“思故乡”,既是从自己说,也是从杜甫说,满目疮痍的中原,同是他们的故乡。紧接着“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便是这思乡情绪的具体形容。春天到时,柳叶萌芽,梅花盛开,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但在飘泊异地的游子心中,总是容易撩动乡愁,而使人“不忍见”,一见就“断肠”,感情不能自己了。

中间四句是诗意的拓展和深化,有不平,有忧郁,又有如大海行舟、随波飘转、不能自主的渺茫与怅惘,感情是复杂的。换用仄声韵,正与内容十分协调。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预”是参预朝政之意。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適的文才武略,本应参预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尽管如此,诗人的爱国热忱却未衰减,面对动荡不已的时局,自然是“心怀百忧复千虑”了。当时,不仅安史叛军在中原还很猖獗,即就蜀中局势而言,也并不平静,此诗写后的两三个月,便发生了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这“百忧千虑”,也正是时局艰难的反映。杜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是很深刻地领会到高適这种复杂情思的。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这意思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哪能预料呢?此忧之深,虑之远,更说明国步艰难,有志莫申。深沉的感喟中,隐藏了内心多少的哀痛!

瞻望未来,深感渺茫,回顾往昔,又何尝事皆前定呢?这就自然地逗出了末段。“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诗人早年曾隐身“渔樵”(《封丘作》),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哪会知道今天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呢?“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这“愧”的内涵是丰富的,它蕴含着自己匡时无计的孤愤,和对友人处境深挚的关切。这种“愧”,更见得两人交谊之厚,相知之深。

这首诗,没有华丽夺目的词藻,也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有的只是浑朴自然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贯全篇。那抑扬变换的音调,很好地传达了起伏跌宕的感情。象这种“直举胸情,匪傍书史”的佳作,可算是汉魏风骨的嗣响。

(徐永年)

五 :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寄左省杜拾遗》


作者: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解】:
1、趋: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时的敬意。
2、丹陛:宫殿前涂红漆的台阶。
3、分曹句:时岑参为右补阙,属中书省,在殿庑之右,称右省,也称紫徽省。紫??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状,故取象以为喻。微:一作薇。曹:官署。??限:界限。
4、阙:通“缺”。补阙和拾遗都是谏官,意思就是以讽谏弥补皇帝的缺失。

【韵译】:
我们并排走向朝廷的红色台阶,
然后分别站在左省右省的列队。
拂晓随着宫廷仪仗队进去朝拜,
黄昏时浑身沾满御炉香气回归。
满头白发力不从心为落花流泪,
羡慕别人如鸟入青云展翅高飞。
贤明的朝廷没有什么阙事遗漏,
自己觉得谏议的奏书越来越稀。

【评析】: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由杜甫的推荐而任右补阙。次年写此诗。诗是投赠友人杜甫的。因而描写谏议官左拾遗的官场生活。然后自伤迟暮,无法尽力,规
劝别人继续进取。笔法隐晦,曲折地抒发内心之忧愤。词藻艳丽,雍容华贵。

本文标题:人日寄杜二拾遗-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赏析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695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