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秋妆

发布时间:2017-08-13 所属栏目:初三作文

一 : 西子秋妆

  秋深了,东坡亦远去,淡妆浓抹、烟雨朦胧不再,西湖只余了抹沉静;天凉了,绿荷散作青烟,红莲化作晚霞,残阳斜照,微风携来一份淡雅;人少了,苏堤没有春晓,袁中郎寻不到绿柳红桃,断桥戚戚,化蝶梁祝何去?西湖沉寂,只是少了份艳气,静了,她的魅力才一点点散漫开来。

  晨雾淡淡,缭绕在杭州的街头,湿润之气扑面而来。来到西湖,没有多少行人。

  远远望去,雷峰塔隐在雾里,身影绰绰,像是蒙了面纱的异域圣女,很神秘。近些见那断桥,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岸边垂柳袅袅,不时几片干黄的柳叶落入水中,摇摇曳曳,远看倒像小嘎丫鱼,小身影时现时隐。静谧的清晨偶尔有鸟鸣啾啾。它们不去南方吗?哦,我忘了,我现在就在江南,那如水墨画般的江南,放眼望去,整片西湖沉睡在一片墨白之中,安详而深沉。

  平湖秋月的石碑旁有几张石凳,我坐在上面,微眯着眼,秋风爽,吹得脸上痒痒的,很惬意,直到一缕金灿灿的阳光洒落。仰头,雾散了。

  远方的山峦绘着一层金边,风儿掠过湖面,泛起阵阵波澜,反射着阳光的温度。波光闪闪,漾着落叶的西湖,荡着满满的秋色。这光景,定胜春朝!人渐渐多了,我便离开了。

  傍晚,霓虹灯下的杭州,绚烂而多彩,茶馆飘出的茶香摄人心魂,客人络绎不绝,浙江的诗人多亏了江南的诗韵。再次来到西湖,坐在小舟上,看云后躲着的圆月,中秋左右的月亮,温润透亮如瑶台玉镜,圆如王母玉盘。远山勾勒着舒展的曲线,连绵不绝。湖光山色,花态柳情,月景尤不可言!想当初,范蠡与那西施泛舟,意境该是多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对月当歌,好一幅西湖晚景图。

  夜深了,西湖又重新沉寂下来。我们下船离开了西湖,回头远望,心中不由得赞叹:这西子秋妆,甚美哉。

    初三:王健安

二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全诗赏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作者:苏轼 年代: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其中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www.61k.com)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巧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而且二者同处吴越地区,所以运用这个比喻。

三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谁的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谁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

本文标题: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秋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796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