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原因分析
19世纪的日本和中国,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两国统治者为了救亡图存,都采取措施予以应对,由此开始了各自的近代化历程。然而近代化的结局却是一成一败,其原因何在?
从经济根源上来看,日本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土地是严禁买卖的私有财产。富裕的农民、商人和高利贷者即使购买了土地,也不能因此而提升其社会地位。这种封闭的社会结构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现实相适应的。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必然产生新的矛盾,从而导致日本封建制度的崩溃。
中国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可以买卖,“以末致富”的商人和“力农致富”的农民,都可能上升为地主阶级上层。因此中国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社会阶层流动的,具有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的能力,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具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很难分化出与之对抗的改革势力,所以封建制度虽然腐朽,但仍能继续维持其统治。
从社会原因上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是领导力量上,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从统治阶层中分离出来,成为反幕府的领导力量;中国没有从统治阶层中分化出这种力量。
二是在对武装斗争的认识上,日本的倒幕派重视军队的作用,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中国的维新派忽视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三是在群众基础上,日本的倒幕运动得到了人民的支持,群众基础好;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
四是在政权基础上,日本建立的是天皇制新政权,改革措施能较为顺利的推行;中国的改革依托无实权的皇帝进行,政权性质未改变,故改革措施未能奏效。
以上是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社会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是政治上,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程度不同。明治政府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央集权制,虽然并非完全的资产阶级政权,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机会要比中国大得多。戊戌变法是根植于封建基础的改革,允许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程度极为有限,仅规定一条“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的条文,与君主立宪制相距甚远。
二是经济上,两国在国内统一市场、土地改革、政府扶植等方面力度不同。日本通过政府行为,废除了国内关卡,改革了土地制度,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中国尽管设立了农工商总局等机构,但并不直接领导各省,也未废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内关卡和厘金制度,更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
三是文化上,两国新旧思想转变程度不同。日本通过文明开化政策,大力发展新式教育,实现了从封建旧文化向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转变。中国虽在形式上废除了八股取士,但未根除封建旧思想。
四是军事上,改革的目的不同。日本的军事改革一方面是为了抵御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对内加强镇压,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对外扩张。中国的军事改革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因此,两国的变法虽然都是资产阶级的性质,但由于在不同的政权基础上进行,故变法的深度大不一样,结局自然不同。
作者简介:曹中原,湖南常德市三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史参》《历史教学问题》《中国考试》《考试》《考试报》等报刊发表教辅文章一百余万字;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教育论文一百余篇。参与编写历史教学社七卷本《新编中国史话》;被云南教育报刊社特聘为历史学科专家。
二 : 与戊戌变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在背景
与戊戌变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在背景方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 ] |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C.封建专制统治比较薄弱 D.农民阶级支持全面改革 |
C |
考点:
考点名称: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西方列强利用借款,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和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
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自1896年起,巨额的外债,兴修水利和赈灾的巨额资金,使政府财政赤字扩大。
(2)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为应付财政危机,清政府采取一些节支增收措施,如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额度,降低官员薪俸、增加商税等,遭到官员的抵制和人民的反对,使得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戊戌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内容:
1.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2.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3.文化教育: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4.军事: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
维新派是否反对封建制度和清政府的统治?
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以资本主义的政体代替封建制度,以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文化。而且变法法令也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和封建的经济制度,所以维新派反对封建制度。但是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保留皇帝,企图依靠光绪帝来实现变法主张,力图维护清政府度过政治危机,所以他们不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大久保利通: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1863年萨摩藩抗击英国侵略军时,任萨军总指挥官,虽遭失败,却因敢与列强对垒而声名大振。1868年1月3日与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岩仓具视等人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明治新政府成立后,历任参与、总裁局顾问、参议、大藏卿等职,成为政府主要领导人,领导了“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等资产阶级改革。
1871年12月任岩仓使节团副使赴欧美考察,1873年回国。对内推行地税改革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同时强化中央官僚机构,集中大权在手,进行专制统治,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明治维新时期派出的“岩仓使节团”
三 :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比较简表
戊戌变法 (www.61k.com) | 明治维新 | ||
同 | 历 史 背 景 |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面临双重革命任务。 | 美国培里叩关后,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使日本面临民族和民主革命双重任务。 |
宗 旨 目 的 | 走日本式道路,通过改良手段,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 | 在推翻幕府的统治后,维护天皇的统治进行资本主义改革。 | |
领 导 阶 级 | 维新派都是出生在封建家庭,但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 | “维新三杰”等领导人大都是出生在幕府时代,同时又是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 | |
列 强 态 度 | 英、日两国对维新运动有试探性的支持和帮助。 | 英、美出于自身利益要求对倒幕派有扶植和援助。 | |
异 | 革 命 大 势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革命处于低潮,社会相对稳定 | 诸藩割据,革命处于高潮,社会相对动荡 |
文 化 差 异 | 士大夫抵触外来文化,试欧美为蛮夷之邦,鄙夷其文化 | 吸纳欧美文化,以欧美为师 | |
社 会 基 础 | 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达地区仅在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而中国国土面积大,占全国比重小。 | 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达地区在京畿地区,而日本面积狭小,故占全国比重大。 | |
领 导 能 力 | 维新派都自幼成长在书斋。参加社会实践少,改革的依据来源与书本,能力较差。 | 维新派大都参加了倒幕派,斗争经验丰富,能力较强。 | |
变 法 阻 力 | 受社会各种顽固势力的阻扰 | 主要阻力来源与幕府 | |
推 进 方 法 | 操之过急,急功冒进 | 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 |
改 革 侧 重 |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涉及面广。 | 主要是政权建设。 | |
斗 争 策 略 | 依靠皇帝,疏远群众,缺乏与其他阶级的联系。 | 暂时联系了人民群众,利用了人民群众的革命决心和力量。 |
参考文献:
(1)黄涣宗、胡永树:《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厦门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2)吴廷嘉:《戊戌与明治时期的中日维新运动之比较》,《世界历史》1987年第4期。
本文标题: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原因分析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