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年度科学传播人物-2015年度中国科学传播 邀您投票点赞

发布时间:2017-10-06 所属栏目:入围

一 : 2015年度中国科学传播 邀您投票点赞

  【61阅读IT新闻频道】2015年即将过去,中国发生了哪些值得记住的科学传播事件,涌现了哪些值得称赞的科学传播人物,击破了哪些披着“科学”外衣的刷屏流言……,12月4日-8日,请您以“点赞”的方式来投票参与决定。

2015年度中国科学传播 邀您投票点赞

  2015年12月30日,中国科协将在“科普中国—典赞:2015中国科学传播”发布现场,公布最终网友点赞和专家评议的最后结果,发布2015年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事件、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以及十大“科学”流言榜,用晚会盛典的方式为中国的科学传播点赞。

  发布会将邀请众多嘉宾,现场与公众分享他们参与科学传播的幕后故事 ,思考中国科普发展的未来方向。这将是2015年度最后一场科学传播盛事。

  目前,专家组初评已经选出三大类各15项入围条目,12月4日至8日,活动筹备组邀请全国网民用“点赞”的方式投票,并综合终评专家组的意见,评出最终进入前十的榜单。

  网友可通过网页、移动端、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投票。公众采用微信方式“点赞”的,还有机会获得“科学传播助力红包”,筹备组随机抽取赠送10000名参与投票的网友。

  科学传播事件,是指在对公众直接进行的、或通过媒体进行的含有科学传播元素的事件。该事件在各类媒体,如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科学传播人,是那些热心科学普及,并通过多种方式直接面向公众推动科学传播的专家、学者、媒体人、企业家,以及致力于科学传播的其他社会各界人士。他们须具有一定的成就,并拥有一定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

  “科学”流言榜,以北京市科协、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发布的每月“科学”流言榜为基础,汇集2015年打着“科学”幌子、传播较为广泛的流言,加入了多家权威媒体的解读或验证,以榜单形式帮助公众增强对各种流言的辨别力。

  “典赞:2015中国科学传播” 活动由中国科协主办、北京市科协承办、北京科技报社协办。发布晚会现场拟通过新华网和腾讯网向网友做现场直播。

  2015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事件和辟谣榜,请您点赞决定:www.bkweek.com/dz

扫描二维码关注61阅读公众平台,第一时间获取新鲜IT资讯

二 : 中国科协评选年度科学传播人物:15人入围

12月18日消息,中国科协将评选出2015年度科学传播人物,经过专家初选,共15名热心参与科学传播的科学家、科普工作者、媒体人入围。12月30日,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终评,中国科协将公布最终入选的十大年度科学传播人物。

* 以下为目前入围的15名科学传播人候选名单。( 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

1、陈君石

身份: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领域:食品安全

陈君石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营养和食品安全专家,作为我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食品安全领域备受尊重。他一直努力构建政府、科学家和媒体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是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最早的倡导者和引路人。

在我国当前错综复杂的食品安全环境下,他意识到,公众得到的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安全科学知识中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于是,从反对“妖魔化”食品添加剂、解读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再到力挺转基因食品,他长年通过各类媒体和科普讲座,积极解答公众对热点食品安全事件的疑惑,勇于还原被扭曲和误解的真相。他敢言能言,犀利的观点中,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应有的时代担当。

2,戴伟 (David)

身份: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领域:化学

由于在国际科研及在中英合作关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来自英国的戴伟在2014年获得 “功勋外教”这一殊荣。在中国的19年,他出现在大大小小的科普活动和讲座上,用趣味烹饪科学大餐,在他的演绎下,化学实验和JK罗琳笔下的魔法一样魅力无穷,他也因此被称作北京化工大学的“邓布多利”。

而从2012年4月开始,戴伟又多了一份新的工作:他每个月带领着学校的志愿者,前往民工子弟学校开展化学科普活动。戴伟从未停止过其化学科普事业的脚步,从北京到四川,从江苏到内蒙古,他为中国多所中小学义务开展科学普及讲座,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热烈欢迎。

3、邓涛

身份: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

领域:生物

邓涛研究员以深厚的科学研究背景为基础,长期持续不断地开展古生物地层学方面的科普工作,以深入浅出、科学严谨的表述将在古生物学、进化论、地质学等方面近年来取得的新知迅速及时地传播给广大公众。

他积极参与各地众多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建设,如中国古动物馆、上海科技馆;以独著的形式出版了《追寻远古兽类的踪迹》和《西行札达—发现冰期动物的高原始祖》两本科普著作,并在杂志、报纸、书籍上发表90多篇科普文章;他主讲了大量科普报告,直接向广大公众进行古生物学、地质学、进化论等学科知识的传播,同时通过担任撰稿人、科学顾问、采访嘉宾等角色,参与创作了一系列古生物专题科教片。

他的科普活动以化石研究为主要载体,宣扬了科学自然观和辨证唯物史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段玉龙

身份: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领域:媒体

从找选题到搜集材料到采访专家,他一手策划制作并主持北京广播市场中唯一一档新闻类科学日播栏目《照亮新闻深处》。这档节目借由时下发生的新闻话题引出讨论,邀请相关领域科学家分析背后的科学知识,达到向公众传播新闻的同时传递科学知识的效果,面对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的发展,节目还和听众分享全球科技界的前沿成果,邀请专家讲述在他们的研究领域中有哪些新发现和新成果。

该节目于2013年1月播出,获得北京市民广泛好评。除此之外,热衷于科普的段玉龙还广泛参与各类科学传播的线上线下活动,到山村教室为孩子们客串趣味科学实验的主持人,为科普脚本征集大赛担任评委。在2014年,他获得北京市科普宣传大使称号。段玉龙,用声音探索出一条全民科学普及的新道路。

5、范志红

身份: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领域:食品健康

她是十多家报刊杂志的特约专家及专栏作者,先后给40多家报刊杂志撰写食品营养方面的文章600多篇。她在“健康北京”“万家灯火”等全国多个健康类电视栏目作为主讲嘉宾出镜近二百集。哪里有食品谣言,哪里就有范志红战斗的身影。她出版的15本食品营养科普著作,从营养专家、消费者的双重立场出发,结合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解答了大众关心的日常饮食问题。

从大蒜到植物油到关东煮,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到海里游的,她将食物里的营养知识娓娓道来。她还身体力行,以最健康的形象示范“吃货有道”,润物细无声地促使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做出改变。

6、李光

身份:哈工大附中等50多所学校校外科技辅导员

领域:航天航空

从事科学传播工作20多年,10年在基层从事青少年科普工作。李光是中国宇航学会科普处认定的宇航小技师高级培训导师,先后组织承办过四次国家级宇航小技师导师培训,培训科技辅导员二千多人,培训宇航小技师三万多人,三次带领中小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队员个人获奖达一千多人次。

他自费建立了全国首家社区航天科技体验馆,担任当地社区航天火箭模型赛赛前指导,组织社区航天科普讲座,为青少年讲解了我国 “神舟号”系列火箭模型和“天宫一号”对接“神舟九号”的有关知识,组织航天火箭模型制作比赛和放飞实践比赛等。由于他对航天火箭的痴迷,在网上也被称为“火箭李光”。

7、李淼

身份: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

领域:物理

他可能是写诗的人当中物理学得最好的。他在网络上拥有几十万的粉丝,从博客“闲谈物理”到微博再到专栏文章,唯一不变的是他用讲故事甚至是谈八卦的方式讲科学道理。

他纵论热点事件,爱在网络平台上与网友互动,乐于将自己关于物理的思考传播给公众。他的文章中,学术名词可能冷僻,却他总能用一种生动有趣的口吻谈物理。

他出版的《三体中的物理学》从科幻出发带领读者领略有趣、深遂的物理学,另一部科普作品《越弱越暗越美丽》则从生活的最细微处着手,讲述物质世界中简洁又美丽的法则。他让公众看到了物理学家感性、多情的一面。李淼,用才情为科学代言。

8、罗振宇

身份:《罗辑思维》创办人

领域:媒体

罗胖每天一分钟,听众如获十年功。从制片人转型主持人,罗振宇用知识脱口秀影响了知识青年的人生与理想。他创办的《罗辑思维》上线后,节目点击量和微信关注数都呈现出指数级增长。他在节目中称,科学是一种珍贵的思维方法,简而言之就是 “想让我信,拿证据来”,他为公众解析科学和伪科学的量尺,认为一个人只要反对科学,就意味着他随时准备在毫无证据的前提下相信点什么。在他所提供的包罗万象的知识里,科学的思维方法始终是他坚硬的内核。

除了科学思维,罗振宇还在节目和公众号中向听众推荐文章和图书,其中不乏《费曼物理学讲义》、《宇宙秘密:阿西莫夫谈科学》这样的科学传播方面的经典读物。

9、马冠生

身份: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

领域:食品健康

作为专业学者,马冠生的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普既权威又“有料”,作为中国营养学会的理事,他做科普工作充满热情又接地气。马冠生一直战斗在普及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最前线,他较早地利用媒体、自媒体进行营养和食品安全科普。

他在微博上坚持每日更新热门话题“每日涨营养姿势”,为公众解读各类营养谣言,开设“马博士谈营养专栏”,利用业余时间来写科普文章,六年多的时间里,他创作的数百篇科普文,每篇都是各大媒体争抢的热稿;他出版了《健康大百科》、《孩子营养午餐100例》等多本畅销营养与健康书籍,并在各大场合开办科普讲座向公众慷慨赠书。他是公众心目中真正的营养大咖。

10、饶毅

身份:北京大学生命学院教授

领域:生命科学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饶毅工作并不局限于实验室,他很早就在互联网乃至新媒体上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他参与创办的《知识分子》微信号,将《知识分子》打造为一个科学共同体的发声平台,推出优质的科普文章,以期改善中国科学文化环境,让“科学精神进入中国文化的内核”。而在各种科学讲座、论坛中,他敢于在转基因等社会热点话题上传递科学家的立场和观点。

在接受各类媒体的采访中,他多次议论并建言中国科学教育和科研体制问题,为科技工作者发声,重新建立起科学在公众心中的地位。

11、吐尼亚孜•沙吾提

身份:新疆地震局副局长

领域:防震减灾

精通维、汉、英三语的他,是《汉英维哈地震学词典》《汉英维地球物理学词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维吾尔文译本等书籍的第一作者或审稿人;工作之余,他不但多次深入自治区党校、新疆军区司令部、自治区人大机关、新疆大学、监狱等政府机关、大学进行汉维双语地震科普讲座,还提议促成新疆地震部门与残联系统联合开发针对特殊群体的防灾科普文化产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增强这项事业的全民性。

他为科普资源极为稀缺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撑起了地震科普的一片天地。

12、王乃彦

身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领域:核能

王乃彦院士是第一位获得世界核科学理事会全球奖的中国人,并参加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地下核试验。

如今,80岁的他不仅没有退下科研一线,还十分热衷于青少年的科普和培养工作。他是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俱乐部副主任,多年来,他频繁为全国大中学生及核工作者科普核电知识,担任各大青少年科技竞赛评委,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和能力奉献力量,同时,他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等活动中还积极接受媒体采访传播科学理念,提出创新人才培养要“大手拉小手”等科普理念。

今年8月24日,在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闭幕式上,连续十年担任大赛评委员主任、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王乃彦院士获颁终身成就奖。

13、魏坤琳

身份: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

领域:心理学

随着国内少见的一档专注于传播脑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的节目热播,担任节目“科学导师”的魏坤琳由于其专业的“科学魅力”和时刻理性冷静的态度,迅速成为众多观众心中的“科学男神”。

他以阳光、个性、帅气的形象,颠覆了公众长久以来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使得科学和智慧也开始成为时尚,而在粉丝暴涨的时候,他不被争议裹挟,仍然坚持“科学是唯一评判的标准”。在节目中,他从技术角度对选手们的脑力展示给予综合打分,为公众提供关于这些“科学怪人”和“智力超人”的专业解读,并多次在媒体中肯定电视节目这种科普形式的价值,公众对脑科学的兴趣得以激发。

他用行动证明,科学同样可以很酷。

14、钟凯

身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主任

领域:食品安全

他是业内知名的风险交流专家,主笔起草了国内第一份风险交流技术指南,组织参与了政府各部门的风险交流培训,带领更多的人参与风险交流,投身公益科普事业。

在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中,他总是能第一时间给出客观、理性的科学解读。他是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多家主流媒体的特约采访嘉宾或撰稿人,他的科普语言通俗易懂又不失风趣,甚至对相关新闻事件的“吐槽”也能发人深省,他具备在食品安全解读中提炼科学思维方式的能力。三年来他共发表科普文章百余篇,科普讲座几十场,累计受众达千万人次以上。

2015年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大会上,钟凯所在团队获得了年度科学传播奖。

15、朱定真

身份:北京华风气象影视集团高级工程师,中国气象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领域:气象

朱定真是全国观众熟知且信服的气象大使。央视《天气预报》和凤凰卫视的《定真科普时间》早已让他为大家所熟识。作为一位气象传媒人,他还是活跃在银屏上的年纪最长的“气象主播”,他的出现意味着权威、重要与警示。每逢重大气象灾害发生,他即受邀在各类主流媒体上解读天气、答疑解惑。

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影响力,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气象科普工作,多年来坚持随九三学社中央院士专家科普团深入学校、贫困地区进行科普。而在2011年,他任总策划的大型科普电影《变暖的地球》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另一部同样由他担任总策划的宣传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则被翻译成四种语言,在历次的“世界气候大会”上播放。

【“科学为你解疑释惑”由中国科协、腾讯公司联合主办,旨在及时、准确、便捷为公众解答科学、科技疑问,破解谣言,扩大科普覆盖面,提升科普影响力,最终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三 : 中国科协评选年度科学传播人物进行中

  【61阅读IT新闻频道】中国科协将评选出2015年度科学传播人物,经过专家初选,共15名热心参与科学传播的科学家、科普工作者、媒体人入围。12月30日,经过网络投票和专家终评,中国科协将公布最终入选的十大年度科学传播人物。以下为目前入围的15名科学传播人候选名单。(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1、陈君石

  身份: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领域:食品安全

  陈君石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营养和食品安全专家,作为我国食品毒理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食品安全领域备受尊重。他一直努力构建政府、科学家和媒体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是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最早的倡导者和引路人。在我国当前错综复杂的食品安全环境下,他意识到,公众得到的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安全科学知识中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于是,从反对“妖魔化”食品添加剂、解读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再到力挺转基因食品,他长年通过各类媒体和科普讲座,积极解答公众对热点食品安全事件的疑惑,勇于还原被扭曲和误解的真相。他敢言能言,犀利的观点中,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应有的时代担当。

  2,戴伟(David)

  身份: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领域:化学

  由于在国际科研及在中英合作关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来自英国的戴伟在2014年获得 “功勋外教”这一殊荣。在中国的19年,他出现在大大小小的科普活动和讲座上,用趣味烹饪科学大餐,在他的演绎下,化学实验和JK罗琳笔下的魔法一样魅力无穷,他也因此被称作北京化工大学的“邓布多利”。而从2012年4月开始,戴伟又多了一份新的工作:他每个月带领着学校的志愿者,前往民工子弟学校开展化学科普活动。戴伟从未停止过其化学科普事业的脚步,从北京到四川,从江苏到内蒙古,他为中国多所中小学义务开展科学普及讲座,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热烈欢迎。

  3、邓涛

  身份: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

  领域:生物

  邓涛研究员以深厚的科学研究背景为基础,长期持续不断地开展古生物地层学方面的科普工作,以深入浅出、科学严谨的表述将在古生物学、进化论、地质学等方面近年来取得的新知迅速及时地传播给广大公众。他积极参与各地众多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建设,如中国古动物馆、上海科技馆;以独著的形式出版了《追寻远古兽类的踪迹》和《西行札达—发现冰期动物的高原始祖》两本科普著作,并在杂志、报纸、书籍上发表90多篇科普文章;他主讲了大量科普报告,直接向广大公众进行古生物学、地质学、进化论等学科知识的传播,同时通过担任撰稿人、科学顾问、采访嘉宾等角色,参与创作了一系列古生物专题科教片。他的科普活动以化石研究为主要载体,宣扬了科学自然观和辨证唯物史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段玉龙

  身份: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领域:媒体

  从找选题到搜集材料到采访专家,他一手策划制作并主持北京广播市场中唯一一档新闻类科学日播栏目《照亮新闻深处》。这档节目借由时下发生的新闻话题引出讨论,邀请相关领域科学家分析背后的科学知识,达到向公众传播新闻的同时传递科学知识的效果,面对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的发展,节目还和听众分享全球科技界的前沿成果,邀请专家讲述在他们的研究领域中有哪些新发现和新成果。该节目于2013年1月播出,获得北京市民广泛好评。除此之外,热衷于科普的段玉龙还广泛参与各类科学传播的线上线下活动,到山村教室为孩子们客串趣味科学实验的主持人,为科普脚本征集大赛担任评委。在2014年,他获得北京市科普宣传大使称号。段玉龙,用声音探索出一条全民科学普及的新道路。

  5、范志红

  身份: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领域:食品健康

  她是十多家报刊杂志的特约专家及专栏作者,先后给40多家报刊杂志撰写食品营养方面的文章600多篇。她在“健康北京”“万家灯火”等全国多个健康类电视栏目作为主讲嘉宾出镜近二百集。哪里有食品谣言,哪里就有范志红战斗的身影。她出版的15本食品营养科普著作,从营养专家、消费者的双重立场出发,结合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解答了大众关心的日常饮食问题。从大蒜到植物油到关东煮,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到海里游的,她将食物里的营养知识娓娓道来。她还身体力行,以最健康的形象示范“吃货有道”,润物细无声地促使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做出改变。

  6、李光

  身份:哈工大附中等50多所学校校外科技辅导员

  领域:航天航空

  从事科学传播工作20多年,10年在基层从事青少年科普工作。李光是中国宇航学会科普处认定的宇航小技师高级培训导师,先后组织承办过四次国家级宇航小技师导师培训,培训科技辅导员二千多人,培训宇航小技师三万多人,三次带领中小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技体验活动,队员个人获奖达一千多人次。他自费建立了全国首家社区航天科技体验馆,担任当地社区航天火箭模型赛赛前指导,组织社区航天科普讲座,为青少年讲解了我国 “神舟号”系列火箭模型和“天宫一号”对接“神舟九号”的有关知识,组织航天火箭模型制作比赛和放飞实践比赛等。由于他对航天火箭的痴迷,在网上也被称为“火箭李光”。

  7、李淼

  身份: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

  领域:物理

  他可能是写诗的人当中物理学得最好的。他在网络上拥有几十万的粉丝,从博客“闲谈物理”到微博再到专栏文章,唯一不变的是他用讲故事甚至是谈八卦的方式讲科学道理。他纵论热点事件,爱在网络平台上与网友互动,乐于将自己关于物理的思考传播给公众。他的文章中,学术名词可能冷僻,却他总能用一种生动有趣的口吻谈物理。他出版的《三体中的物理学》从科幻出发带领读者领略有趣、深遂的物理学,另一部科普作品《越弱越暗越美丽》则从生活的最细微处着手,讲述物质世界中简洁又美丽的法则。他让公众看到了物理学家感性、多情的一面。李淼,用才情为科学代言。

  8,罗振宇

  身份:《罗辑思维》创办人

  领域:媒体

  罗胖每天一分钟,听众如获十年功。从制片人转型主持人,罗振宇用知识脱口秀影响了知识青年的人生与理想。他创办的《罗辑思维》上线后,节目点击量和微信关注数都呈现出指数级增长。他在节目中称,科学是一种珍贵的思维方法,简而言之就是 “想让我信,拿证据来”,他为公众解析科学和伪科学的量尺,认为一个人只要反对科学,就意味着他随时准备在毫无证据的前提下相信点什么。在他所提供的包罗万象的知识里,科学的思维方法始终是他坚硬的内核。除了科学思维,罗振宇还在节目和公众号中向听众推荐文章和图书,其中不乏《费曼物理学讲义》、《宇宙秘密:阿西莫夫谈科学》这样的科学传播方面的经典读物。

  9、马冠生

  身份: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

  领域:食品健康

  作为专业学者,马冠生的食品营养与健康科普既权威又“有料”,作为中国营养学会的理事,他做科普工作充满热情又接地气。马冠生一直战斗在普及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最前线,他较早地利用媒体、自媒体进行营养和食品安全科普。他在微博上坚持每日更新热门话题“每日涨营养姿势”,为公众解读各类营养谣言,开设“马博士谈营养专栏”,利用业余时间来写科普文章,六年多的时间里,他创作的数百篇科普文,每篇都是各大媒体争抢的热稿;他出版了《健康大百科》、《孩子营养午餐100例》等多本畅销营养与健康书籍,并在各大场合开办科普讲座向公众慷慨赠书。他是公众心目中真正的营养大咖。

  10、饶毅

  身份:北京大学生命学院教授

  领域:生命科学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饶毅工作并不局限于实验室,他很早就在互联网乃至新媒体上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他参与创办的《知识分子》微信号,将《知识分子》打造为一个科学共同体的发声平台,推出优质的科普文章,以期改善中国科学文化环境,让“科学精神进入中国文化的内核”。而在各种科学讲座、论坛中,他敢于在转基因等社会热点话题上传递科学家的立场和观点。在接受各类媒体的采访中,他多次议论并建言中国科学教育和科研体制问题,为科技工作者发声,重新建立起科学在公众心中的地位。

  11、吐尼亚孜•沙吾提

  身份:新疆地震局副局长

  领域:防震减灾

  精通维、汉、英三语的他,是《汉英维哈地震学词典》《汉英维地球物理学词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维吾尔文译本等书籍的第一作者或审稿人;工作之余,他不但多次深入自治区党校、新疆军区司令部、自治区人大机关、新疆大学、监狱等政府机关、大学进行汉维双语地震科普讲座,还提议促成新疆地震部门与残联系统联合开发针对特殊群体的防灾科普文化产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增强这项事业的全民性。他为科普资源极为稀缺的少数民族边远地区撑起了地震科普的一片天地。

  12、王乃彦

  身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领域:核能

  王乃彦院士是第一位获得世界核科学理事会全球奖的中国人,并参加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地下核试验。如今,80岁的他不仅没有退下科研一线,还十分热衷于青少年的科普和培养工作。他是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俱乐部副主任,多年来,他频繁为全国大中学生及核工作者科普核电知识,担任各大青少年科技竞赛评委,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和能力奉献力量,同时,他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等活动中还积极接受媒体采访传播科学理念,提出创新人才培养要“大手拉小手”等科普理念。今年8月24日,在第三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闭幕式上,连续十年担任大赛评委员主任、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王乃彦院士获颁终身成就奖。

  13,魏坤琳

  身份: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

  领域:心理学

  随着国内少见的一档专注于传播脑科学知识和脑力竞技的节目热播,担任节目“科学导师”的魏坤琳由于其专业的“科学魅力”和时刻理性冷静的态度,迅速成为众多观众心中的“科学男神”。他以阳光、个性、帅气的形象,颠覆了公众长久以来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使得科学和智慧也开始成为时尚,而在粉丝暴涨的时候,他不被争议裹挟,仍然坚持“科学是唯一评判的标准”。在节目中,他从技术角度对选手们的脑力展示给予综合打分,为公众提供关于这些“科学怪人”和“智力超人”的专业解读,并多次在媒体中肯定电视节目这种科普形式的价值,公众对脑科学的兴趣得以激发。他用行动证明,科学同样可以很酷。

  14,钟凯

  身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主任

  领域:食品安全

  他是业内知名的风险交流专家,主笔起草了国内第一份风险交流技术指南,组织参与了政府各部门的风险交流培训,带领更多的人参与风险交流,投身公益科普事业。在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中,他总是能第一时间给出客观、理性的科学解读。他是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多家主流媒体的特约采访嘉宾或撰稿人,他的科普语言通俗易懂又不失风趣,甚至对相关新闻事件的“吐槽”也能发人深省,他具备在食品安全解读中提炼科学思维方式的能力。三年来他共发表科普文章百余篇,科普讲座几十场,累计受众达千万人次以上。2015年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大会上,钟凯所在团队获得了年度科学传播奖。

  15、朱定真

  身份:北京华风气象影视集团高级工程师, 中国气象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领域:气象

  朱定真是全国观众熟知且信服的气象大使。央视《天气预报》和凤凰卫视的《定真科普时间》早已让他为大家所熟识。作为一位气象传媒人,他还是活跃在银屏上的年纪最长的“气象主播”,他的出现意味着权威、重要与警示。每逢重大气象灾害发生,他即受邀在各类主流媒体上解读天气、答疑解惑。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影响力,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气象科普工作,多年来坚持随九三学社中央院士专家科普团深入学校、贫困地区进行科普。而在2011年,他任总策划的大型科普电影《变暖的地球》获得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另一部同样由他担任总策划的宣传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则被翻译成四种语言,在历次的“世界气候大会”上播放。

  点击链接:

本文标题:年度科学传播人物-2015年度中国科学传播 邀您投票点赞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512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