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回乡偶书-回乡偶书

发布时间:2018-02-12 所属栏目:回乡偶书ppt

一 :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

小时候

总想离这里

远一些

再远一些(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

人到中年

却总想离这里

近一些

再近一些

//

近乡情怯

我真想去看看

那些儿时的记忆

是否还有痕迹

真想知道

岁月

是不是还在这里

延续着梦想

//

近乡情也切

真的,真的想

将你拥入我怀抱

细数着脚印

携一程山水

和这里的山花

妆点我

今后的生活

//

2016.7.7家乡巡游:乡景已经彻底改变,而我的心却日渐复古。记住的是你的过去,而过去却早已不复存在了。我不知道是应该喜欢你过去的样子,还是你的现在?故乡啊,你让我怎么亲近!

[康建设原创诗歌作品,请君光临品赏,谢谢留言赐教!]

二 :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www.61k.com]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译文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三 : 乡间偶拾

清晨来到田间的小路边,踏着沾满露珠的小草,呼着这天然氧吧送来的清新空气,迷人的初夏慷慨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田里时有热闹的蛙鸣,泥土的潮气混合着野草和树叶的芬芳,弥漫在乡村的早晨。乡村的原野是活跃而美丽的,天上的太阳缓缓地升起,。静寂的阳光在大地上蒸腾,温柔的热气在熟禾上面跳着舞,大地上三三两两的农民辛勤地劳动着,四面八方都洋溢着一种柔和之美,好象是灿烂的分秒滴滴地在天与地之间举行着宴会。

这个村落没有让人特别心动的美景,也没有叫人留莲忘返的乐地。田边、沟渠到处只是开着一些刺吧花,蒲公英、桑树等等一些最最普通的小花小草。在一处不起眼的地方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蜂巢,在刺吧花中有几只蜜蜂在盛开着白色花朵的枝间嗡嗡地叫着,好象在说“我来了,我刚看过金银花,现在我来看看这刺吧花”。在我眼中没有比蜜蜂更象精灵的了,它们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就象精灵从一颗星飞到另一颗星一样,人们大多喜欢小蜜蜂,那是一种可爱的小精灵,羽化成形才三天时间,便开始了打扫房屋的工作了,长大后就开始采花酿蜜的生活。据说一公斤的蜜需要采集二百万朵花的粉。飞行十五万公里的路程。这可以说是在平凡不过的生活了,但就在这平凡之中,天天有鲜花,处处有芬芳,我拿起手中的相机把这些小精灵们定格在我手中。太阳渐渐地亮晶晶起来,各种声音也多起来了,一切都显得活跃了。啊……兔子,随着一声惊叫,转过头在田间的空地中看见一道白光在眼前一晃,谁家的小白兔跑出来了?好可爱的小兔子,红红的眼睛,雪白的皮白,在那悠闲地吃着草,青草从根的地方起都是浓绿的颜色,草尖在太阳底下闪着金属一样的光亮,空着的田中到处长满了乱七八糟各种草,当中夹着各种野花、燕麦、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花草。这个小东西真是个坏蛋……吓了人一跳。可爱的小兔子听到叫声后,它便竖起耳朵,灵巧地跳跃着跑开。它的身躯是多么优美,眼睛是多么可爱,毛色多么漂亮,它的跳跃仿佛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就象花朵散发出阵阵芳香一样。让我看得傻眼,脑中一片空白。过了几十秒才想起应将这可爱的小东西装在我的相机里。那边来了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仔,它们昂首阔步、大摇大摆地走着,发亮的眼睛闪着光亮,用它们的爪子在地上左右搔着,寻觅着虫子等食物。母鸡是一只芦花色的,而小鸡仔们全是黑色的,叽叽地叫着跟在母鸡的周围。叽叽的叫声象在欢快地诉说只有它们才懂的幸福。远处等待收割的油菜和小麦正将农人的希望展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此时太阳不慌不忙地早已升上来了,有几户人家的屋顶冒出了炊烟,雾气在被阳光蒸发时发出迷雾与炊烟一起将田边地头变得梦幻起来。这种景象在城市中是万不可能见到的。温暖的太阳欢喜地祝福着大地的一切,清澈的空气在大地广漠无垠扩展开去。一切都在往远方飘去,我看见过太阳无数次升起,每一次在我的面前总是诞生一个新的世界,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充满新奇而美丽……

四 : 回乡偶得

回乡偶得

图片

五 :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我十几岁时到广州读书,经常会坏在半路的汽车在冬天里即使把窗户关了,也会有呼呼的北风整个晚上往我身上钻。一路灯火很少,汽车象行进在黝黑而颠簸的海。但我那时却有少年人离开家乡的莫名兴奋。

一下到了中年。我越来越觉得我既不是城里人,也不是乡村人。越来越觉得人其实象作物一样,是从土地上长出来的。而象我这样,就是从大埕的泥土里长出来,再移到城里。所以这几年反而很想大埕的泥土和事情。今年清明,我又回了一趟大埕。

我没有提前告诉父母,因为我妈妈知道了就会提前洗涮很多东西。这样,傍晚,我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我妈妈高兴得象个小孩,小侄女从厅里飞奔过来扑进我的怀里,在参加学生聚会的爸爸也很快回来。

海滨大道旁的三山国王庙庙前在做戏。是一家民办的潮剧团,放录音,只做不唱,这种小型的戏有个新名叫“电唱戏”。演小生的女演员膀壮腰圆,不时用水袖遮脸打哈欠。演公主的旦角很用功,一直跟着唱片高声地唱,但可能太热,总要隔一阵拉一下袍角。演皇上的老生穿着高靴、戏袍,整个人突兀在过近的观看位置,象个巨人,画出来的胡须粗糙可见,但行唱念打很有一些专业的味道,看起来象个团长,也象以前在专业戏团干过的。小孩子们则索性坐在戏台上,后台的候班角色在包了个严实的微小戏台两侧不时地用手扇着风。小贩们则紧紧围着不多的妇幼人群小声叫卖。

顺路到一个同学家。他十几年前在越南跑药材生意,收购了一套越南黄花梨老家具,雕工大刀阔斧,歌特式木柱和中式的显得大而写意的龙凤、牡丹、喜雀居然相得益彰。他一边赶做大埕传统的清明小圆饼一边观摩汉碑字帖,算是一个很传统的乡村文化守护人。(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清明的早晨没有太阳。大埕北面的大幕山山麓田野颜色随行随变,时而青翠时而含糊,混沌初开。半路有一个大坑水库。水面千亩,岸边的水清澈见底,碧绿的波心映着分了几层的大幕山群峰,连树叶都看得清楚。山林渐渐深秀。

我跪在第九代的祖先的墓前。一个家族依古例用红漆描碑,在墓园的各个角落挂上长长的白纸带。时长月久,族谱已经在历次运动中破坏殆尽。没有人讲得清先祖具体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来。我爸爸讲,我们应该是从河南迁衍至福建,才来到广东的;现在人们动不动笑话外省仔,我们就是外省仔。

在曾祖母安息的地方,我爸爸一再回忆他中学时,曾祖母用玻璃瓶给他装油,让他在学校改善伙食的情景。曾祖出身大埕古城的大户人家,是清末时为数不多的乡村里读书识字的女子,后来家道中落,苦苦抚养自己娘家的子弟。

我爸爸讲,曾祖母先于曾祖父过世。当时,我二伯公在泰国事业发展起来了,家庭经济好,我曾祖母的墓就按与我曾祖父合柩的规模来建,可后来遇到文革、我二伯公又在泰国承建水库工程受灾,村镇里黄姓村人占山划地并破坏石碑,我曾祖父才另安于大幕山前的凤髻峰。

我曾祖父名叫陈正蒙。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双亲。全靠祖母抚养。所以,我曾祖父,又人称“嬷养”。据说曾祖父的老祖母头上梳了一个很大的髻。曾祖身后安息此凤髻峰,也是冥冥中的归宿。曾祖早年到新加坡谋生,做会计,往来奔波,后因时局变化回到故乡。他视野开阔,胸怀豁达,为人豪气,乐于扶助穷弱。在那个兵马不断的岁月,村镇里有久缠不清的事,人们就说,快去请阿某某叔公来决断。正因为他慷慨助人,家财散去,土改时才没有被划分为地主。这也是一种大智慧。我四叔讲,曾祖对子孙仁爱有加,有时候嘴里吃着肉,一见到孙子来了,连忙反哺出来给孙子吃。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但曾祖一代,生于清末,历经世事,卒于文革早期,一生波澜起伏,不是今日平常气象。令人动容!

近午时分,我们来到我祖父母安息的地方,都有一种到家的感觉。我描着碑、挂着纸带,突然有些伤感。我祖父在我小学二年级时就走了。我小时候,他对我教育很严,我不小心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他都要批评我,但在我牙疼时他就会背着我去医疗合作社上药并在日子并不宽松的条件下专门为我煮猪脚绿豆糖水。我爸爸在外乡镇教书,祖父日常就辅导我学习,客人来时就教我起火冲茶。我祖母是前几年才走的,她慈祥厚爱,见到谁都为人祝福说吉祥话,一辈子没骂过人。我觉得我们的福气是先祖的厚德求来的。

拜谒祖父母下山。我们遇到了两处文物。一处是抗元女英雄陈璧娘驻兵旧址。据说,元兵围困陈兵在此,陈兵粮草已尽,就要女兵解手将衣服打湿,挂在树上。山下元兵一看,以为水源充足,不可久战,遂收兵长去。

我很自然地想起大埕的女子。大埕靠山向海。几十年前,每日凌晨,男人们出海,女人们就上山去拾柴草。几乎所有的母亲和姑娘,在凌晨三四点,踏着星光,深入重山。她们的勇气一点也不比出海的男人逊色。我儿时的清明时分,山林田野,举目一望,有参天的桦木,有苍老的松柏,有呼叫于两耳的山风。桅枝花、野杜鹃,还有各式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野果,漫山遍野,姹紫嫣红,香气袭人。大人和小孩们都出现在山林和田野里。祖母们和孩童们则在村屋里洗涮、玩耍。正是一副清明大埕图!

山脚一处,则是明代在浙江任签事的乡贤周用的墓。两丈见宽、丈余见高的石轿亭,高高的石台,重新描了红的满壁碑文,墓园里有石马,规制十分完整,在山野间显得古朴肃穆。周用在浙江为官,举人出身,出则为所在之地济事造福,入则为乡里人传习了浙江先进的下海拉网的方法。几百年为人唱颂。

我爸爸说,轿亭所用石材是从浙江运来,数百年前,此间是海,周用墓实是临海而建。

我想,真是沧海桑田,世事如斯。

本文标题:回乡偶书-回乡偶书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462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