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二年级我的收获作文
作文一:我的收获二 : (二年级作文)我的母亲
(www.61k.com)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有时她的眼睛会说话,挺挺的鼻子,小小的嘴巴,长长的、乌黑的头发向丝巾一样柔顺,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我的母亲很能干。她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天母亲都会为我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我吃得津津有味,我的母亲会做美味可口的蛋糕和面包,出炉是房间里顿时充满了诱人的奶香味,咬上一口松松软软的。她会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我每天穿上整洁的校服走在路上可神气了。
我的母亲很温柔。我成绩考的不好之际,她不会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而会安慰我、鼓励我,和我一起分析错题,解决问题。我生病之际,母亲会请假时时刻刻陪在我身边,当我吊盐水之际,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讲故事,用种种办法让我忘记疼痛。
我的母亲有很多爱好。她喜欢画画,她画的风景画很逼真,让我觉得有1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的感觉。她喜欢拍照片,总喜欢随时随地地“偷拍”我,然后为我制作成长手册,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喜欢旅游,一到放假她总是大包小包领着我,去领略山河美景,开阔眼界。
在我的眼里,我有1个世界上最好的母亲,她对我的爱让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三 : 流年入梦——我读《幽梦影》(二)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经传与史鉴】
经传指儒家经典和解释经典的文字,史鉴则泛称史籍,因为《史记》与《资治通鉴》为我国史书代表著作,故用二者作为我国史籍的代称。
【心得】
孤读与共读
这一则谈读书,暗含八字要诀:书分类别,读法有异。(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对现代人而言,经传与史鉴都是古董,文字艰深,研读不易,不是专业学习恐怕少有人会去读了,所以不想在此讨论两者读法为什么不同。
多数人读书的方式都是孤读,共读的经验恐怕不易有,因为难得其人。喜孤读者往往是在文字里印证个人的经验,能共读者则是在追求精神相通的愉悦。
孤读之美往往在不经意间,无需在意身在何处,与一本书相处便是全部。文字给予一片无人之境,可以专注可以安然可以悠游可以驰骋,不着边际的怀想、心骛八极的遨游,都独自从容地进行。读傅雷,我是虔诚的聆听者;读三毛,我是狂热的旅行者;读经传,我是国学的痴迷者;读史鉴,我是过往的追寻者……
共读应该是另一种意境。
《红楼梦》里有个 “宝黛读《西厢》”的片段:宝玉坐在沁芳闸桥边桃花下看《会真记》,“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对花的怜惜已经暗示了宝黛是精神相通的,共读《西厢》才成为一件可能的事。如果说在此之前宝黛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那么在此之后就是彼此欣赏相知相惜。所以,共读“西厢”既是有关宝黛精神追求的一个片段,也是宝黛爱情的序曲。
悦读,不必在意孤读还是共读。无论孤读还是共读,文字之美就在那里,静默着,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在现世的安稳里,有一本书;在静好的岁月里,有一个人,一生足矣!
四 : 书的梦(二)
我是一九七三年在部队当兵时开始阅读鲁迅文章的。一九七三年四月,为了配合当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自学的需要,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青年自学丛书》,内有三种鲁迅著作:《鲁迅小说散文诗歌选》、《鲁迅杂文选》(上下)和《鲁迅书信选》;不久,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开始陆续出版鲁迅著作的单行本。一天,我到我的一个老乡那里去玩,那个老乡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和我一起在团部宣传队,拉大提琴,还兼编剧,他那里经常有一些书。那次,我在他那里见到一本《鲁迅小说散文诗歌选》。那时,我对鲁迅还没有什么印象,我随意翻到第一篇《狂人日记》,立即就被吸引住了。我还从未读过这样的文章,诙谐的笔调,优美的文辞,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但我感觉到这是一篇绝好的文章。此时,我想起上初中时,老师讲过的“阿Q”的故事。于是我又翻到《阿Q正传》,读时忍俊不禁,爱不释手。于是我将书借回。书中除了《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以外,还有《理水》、《祝福》、《故乡》、《孔乙已》、《范爱农》、《藤野先生》……反反复复看了多少遍。以后,我便如痴若狂地到处找鲁迅的书看。
那时,我们部队驻扎在皖西大别山区响洪甸水库旁的一个山沟里,离我们营地十几里地有一个小镇――安徽省金寨县响洪甸镇。镇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却也有一个新华书店,我就经常到那里去买书。离我们营地三十多里的地方,还有一个大一点的集镇,六安县独山镇。一个星期天,我一早就请了假,背着一个黄挎包,到独山去。那里没有公共汽车,我沿着一条盘山公路步行。公路的一边,是墙壁一样的峭壁,另一边是悬崖,悬崖下面是一条大河,河水从大山里流来,汹涌湍急。道路起伏,蜿蜒曲折,宛如一条系在山脚的丝带。有一段时间,我们每天乘着卡车,在这条道上行驶,现在想起还感到害怕,车沿着悬崖边行驶,经常有急转弯,一不小心掉下悬崖,就会车毀人亡,粉身碎骨。一个人行路是很乏味的,路上行人稀少,到独山时,已经过了中午。那次在独山,买到了鲁迅的《呐喊》和《徬徨》两书。还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地方打坑道,离那里十余里,也有一个小镇,叫鲜花岭,一天,我们班一个安徽望江兵陪我一起去鲜花岭买书。那个鲜花岭镇比响洪甸镇还要小,周围到处是盛开的杜鹃花,镇名由此而来。那个书店里,有一个姑娘,让我至今难忘。她也象鲜花一样美丽,十八、九岁,浓眉大眼,梳两条粗辫子,穿着仿军装而做的黄上衣、蓝裤子。见我们进来,她惊奇地睁大双眼望着我,望得我很不好意思,临走时,她又拿出一个本子,叫我签名,还叫我写下地址。不久,她给我来了一封信,我也回了她一封信,以后她又接二连三地给我写了几封信,我没有再给她回信。回想起来,是我辜负了她,但部队纪律严明,那时我只能选择那样做。那次在鲜花岭,我没有买到鲁迅的书,买到了三本小书:《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九七四年春节前,我回家探亲,由合肥、南京一路寻找鲁迅的书,在南京买了鲁迅的《朝花夕拾》、《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伪自由书》等单行本。那年,我们部队在大别山区辗转过多处地方,野营拉练,打坑道,到农场劳动……无论走到哪里,我的挎包里总是装着鲁迅的书,鲁迅的书陪伴我度过了那一段艰苦而充满情趣的时光。
一九七五年以后,文网渐开,书多了起来,但我仍以阅读鲁迅作品为主,仍在不断寻求鲁迅著作。我记得最初借《鲁迅小说散文诗歌选》时,书中夹着一张字条,是书的主人借书给我的老乡时写的,略云:“还有一本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用文言文写的,但可以看懂,如有兴趣,亦可一阅”,但在鲁迅著作中,我一直未见到这本书。记得是一九七五年的最后一天,我在我们地区纺织厂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一九七六年元旦下午,天降大雪,天地茫茫,我坐在厨房火炉旁,看完了此书,颇似古人的“雪夜闭门读禁书”,此情此景,至今不忘。
读了《中国小说史略》以后,我对中国的古典小说又产生了浓厚兴趣,但我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一直未减,于今已三十余年。每过一段时间,我就将鲁迅作品全部阅读一遍。鲁迅作品对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我涉足官场,却洁身自好,不可夺志;阅世半生,而不谙世故,疾恶如仇。痛恨黑暗,痛恨腐败,痛恨专制,痛恨特权。不随流,不逢迎,不诌媚,不卖友。仕途多桀,屈身下僚,非不知升官之道,实不愿委屈求之。堂堂正正,磊磊落落,清清白白,坦坦荡荡。此皆先生所教也。
本文标题:二年级作文我的梦-二年级我的收获作文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