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画中有“话”
中国有一句俗话说:“惯子如杀子”,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害孩子。可是,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生活和这句话的意思联系到一起,今天,我在书上看到几幅漫画,使我有了许多感触。
几幅画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第三幅是这样的:星期天,父子俩去街上玩,儿子路过玩具店的橱窗,看到一个好看的玩具,父亲百般劝说,儿子依然不依不饶,情急之下,父亲突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对儿子说:“儿子啊,你只要能把我拉到玩具店门口,我就给你买,好吗?”“好,不过,爸爸你要说话算数哦!”儿子回答道。爸爸对儿子说:“好,爸爸答应你!”然后,儿子就开始拉我,我也趁儿子不注意,用拐杖拉住吊灯。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生活也是处处充满类似这样的事情,难道,这不是一种溺爱吗?我最近特意去查了一些关于溺爱的新闻,看到一个令人发指的事情,来与你分享:4月1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赴日留学5年的23岁青年汪某对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9刀,致其当场昏迷。事后,汪某被警方刑拘,顾某表示不想儿子被判刑,只想听其解释。一言不合,儿子竟然拔刀相向,连刺9刀,刀刀刺中要害,欲置自己母亲与死地……如果说汪某禽兽,恐怕禽兽也羞与为伍。
所以,让我们不要再溺爱孩子,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希望家长不要溺爱,希望以后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让孩子永远保持着纯真!只有让孩子正确的面对挫折,不断地战胜自己,战胜困难,才能独立生活,立足于这个社会。
五年级:zhangyue
二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盛唐有一著名的音乐家,画家,被称为“诗情画意"的鼻祖。大家知道他是谁吗?他是——王维。
王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我看到这时,不由得喜悦起来。因为我也是祁县人,为祁县有这样一名伟大的诗人而骄傲,自豪。
王维,他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锺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年的全才。
“诗佛”的他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排行第三,就思想内容而言,王维的诗还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绩与贡献,虽然之后第三的地位被白居易所取代,但那并不能否认他的成就。之所以白居易会取代他,是因为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替老百姓说话,适应我们当代的需要,所以王维才会被取代。之后的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的影响,继承并发扬了他的诗歌风格。
苏轼曾给予他这样一个人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句话应是对他艺术意境,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的概括。
“诗中有画”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指诗中应当有画的诗境,诗歌最宝贵的并不在文字之内,而在文字之外,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诗中将浣女戴月归来,山溪上的莲叶纷披,渔舟顺流而下的生动形象的画面描绘的淋漓尽致。
“画中有诗”就是绘画也有诗的韵味,使诗情和画面融合在一起,通过绘画形象所表达的,不仅是视觉看到的景色人物,而且还是视觉无法看到,却可以感受到,感悟到的东西,也就是从有限的绘画中感悟到的意蕴。如:《终南山》运用中国山水画独特的移动,视点透视法,以精心的构图,简练的线条,成功地表现出高远,平远,深远的山水景象。
王维的诗不仅具有构图美,色彩美,而且具有音乐美,动态美,在他笔下,有惊心动魄的交响乐:“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有感人肺腑的小夜曲:“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有动静相间的意趣:“声喧乱石中,色静松声里。”等等。
他的诗是那么的富有韵味,欣赏他的诗真是一种享受,让我们在诗画中尽情的畅游吧.
三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者: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郭妮桑
《古诗词三首》中包含了《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三首田园诗,陆老师在教学诗歌时有三个步骤,分别是:①读熟;②想象、品味;③背诵。先通过诵读、解读、悟读一首诗歌,让学生体会其中描述的景物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再举一反三,利用这个学习方法去解读其他的诗歌,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得。以下是我具体的感受:
一、激趣诵读,读出韵律
七言古诗的诵读方式可以有很多种,陆老师首先在黑板上板书了“2221”和“2212”,其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节奏自由读一读,读出韵律。光用嘴巴去感受韵律还不够,陆老师还让学生用全身去感受古诗的韵律: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用手打着节拍读、用脚蹬着地读。最后得出总结,不管用什么方式读,只要能读出韵律就是好的。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了,每个孩子都十分积极活跃地参与了诵读,在一次又一次享受诵读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就把古诗背诵下来了。区别于死记硬背,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对学生的学习背诵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诗中有画,读出画面
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学习,不需要老师再逐字解释,串联意思。陆老师放手让学生自由学习了解古诗大概意思,可以借助课后注释,也可以借助参考书,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在品味诗句的过程中,陆老师始终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去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将诗句翻译填满充实。一方面,通过关键字词想象画面,有凭有据,能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翻译诗句的合理框架,有助于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避免了学生对翻译答案千篇一律地进行机械背诵;另一方面,学生在想象画面的过程中需要自由组织语言,不仅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句组织能力,一举两得。
三、学习方法,举一反三
陆老师在教学第一首古诗《乡村四月》时花了很大的精力和很多时间,这样教是为了学生能稳扎稳打地掌握抓关键词想象画面这种解读古诗的方法。学生得到渗透后,老师又出示了课外古诗《野望》和《山雨》,让学生不借助参考工具,尝试着用同样的方法分析品味全诗。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即时监测,更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及时巩固。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分析全诗后,也会树立起自信心,增强对古诗解读的兴趣和能力。这种渗透一类古诗的学习方法远比教每一首古诗的梗概意思来的更有效。
古诗教学虽然看起来篇幅短小,但是其中需要渗透的知识却无穷多,如何将看似简洁的古诗课上的精妙,这还需要我们努力得去学习探讨!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