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经验材料-联村自治经验材料

发布时间:2017-11-17 所属栏目:范文

一 : 联村自治经验材料

    积极探索村级党组织管理的新模式
    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我县紧紧围绕强化班子、精简职数、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的工作目标,在“稳、快、少、好”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村级管理的新路子。通过结对帮扶、典型带动、优化组合,在3个乡镇8个村庄结对建立联合村党支部,实现了班子的优化,提高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主要做法是:
    一、搞好调研,创新思路谋“联建”
    换届之初,我们跳出就选举抓选举圈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村级管理的新模式。立足“双高双低一交叉”的总体要求,派出了专题调研组,对全县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现状、村级经济发展、群众满意程度展开调查,特别是针对税费改革引发的村级组织建设新问题、如何通过村“两委”换届选举达到减少干部职数、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广大基层干部、党员、群众进行了详细座谈,创新工作思路,推行村与村之间联合建立党支部的新的管理模式。我们召开乡镇党委书记专题研究会,对这一思路进行了分析论证,一致认可,建立联合党支部,是在“两推一驯村党支部一项机制创新,是新形势下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有效途径。在一些推出建立联合支部的具体思路,我们按照“村庄相临,村情相近,致富路子相同”的“三同”原则,选择了人口较少,“双百工程”结对扶贫村以及强弱明显三种不同类型的村庄,挑寻联建”村级对子,并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积极探索这一新的管理模式。
    二、结对帮扶,“双百”共建促“联建”
    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三级联创”活动中“双百”结对帮扶的成功经验,用“双百”共建成果促使“联合建立党支部的成功。按“三同”的标准,选定了清水镇前、后连两村作为在“双百”共建村庄的“联建”工作试点,一来考虑村与村之间在结对帮扶中已建立一种稳固的互相信赖的关系,二来通过联合党支部工作进一步巩固共建中的活动成果。清水镇后连村班子涣散、经济落后,工作被动,在“三级联创”活动中与变化明显的前连村进行了结对帮扶。起初,后连村干部有情绪,认为比前连不差,思想上有抵触。但通过活动,前连村党支部不怕背包袱,与后连村“两委”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为该村千方百计谋发展。在具体帮扶中,经多次向协调沟通,并筹资20万元,在清水镇率先实现了两村的“村村通”。前连村党支部针对地质沙化的特点,帮助其兴建农田水利设施,打机井5眼,解决了群众浇灌难、相互争抢的问题。后连群众在结对帮扶得到了实惠,村级状况得到了好转。听到在两村组建联合支部,两村党员干部群众普遍持赞同态度,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村级的发展,有助于群众的增收。在联合支部推选中,前连村耿学印以高票当选为联合支部书记。“双百”共建为我县联合支部的建立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使这一新的模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两村呈现出人心思上,齐谋发展的局面。
    三、典型带动,共同富裕抓“联建”
    在村级组织建设中,我县涌现一批立得注叫的响,有辐射力、带动力的致富典型。在推广这一模式过程中,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强带弱抓“联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斜店乡前社庄和许盘后村的联建工作中,前社庄是全县闻名的蔬菜专业村,全村群众收入位居全县前列,生活提前步入小康;而紧邻的许盘后村,因受前社庄的影响,群众也建起蔬菜大棚,但因技术问题,产量、质量上不去,收入上不去。加之,村内党员年龄偏大,带动力不强的原因,群众增收不大,村经济发展缓慢。我们从村级发展、群众增收、社会效应等方面,向双方讲明建立联合支部是实现两村共同富裕的好路子,前社庄可以在“联建”中,扩大社会效应,许盘后村可以促进村级的发展,通过宣传、座谈、走访,统一了两村党员干部的思想,达成了共识。我们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组织召开的两村党员“两推一驯,并由两村党员选出了“联合党支部”,乡镇党委任命联合村支部书记刘永泽为管区总支副书记,极大地方便于工作的开展。新党支部成立后,前社庄派出13名蔬菜技术员对许盘后村的大棚菜进行冬季技术指导,并制定出工作计划,利用今冬明春,对许盘后村的围村路进行修建。联合党支部成为两村的共同致富的桥梁,实现了两村群众的“双满意”。
    四、化零为整,加快发展搞“联建”
    党支部是村级全部工作的核心,是村级发展的中枢。针对我县一些人口不足300人的村庄,村“两委”成员仍按职数设置,不仅增添村级负担,而因村规模小,一些产业也难上规模,不利于村经济发展,村党支部作用发挥不明显。我们坚持“化零为整”的原则,在小村之间,搞好试点,由能人党员组建联合支部,发挥“双带”作用。既精简了干部职数,又促使了村级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北陶镇是全县轴承锻造业相对集中的乡镇之一,一些大的村庄已经形成规模,但在人数少的小村却因自身的原因,难以形成市场,制约发展。我们立足营造发展空间、提升产业规模,在庄村与孙沟塞、冀庄与小王庄实行双向组合,分别建立联合党支部,选出了群众公认,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经济型党员能人组成了联合党支部,并在村级发展和群众增收中,发挥支部的带动力,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冀庄和小王庄联合支部充分利用支委王金海的轴承锻造厂,成立了以厂为中心的轴承购销市场,解决了轴承加工户的销路问题,盘活了轴承加工业,同时,也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 ##县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经验材料


    ##县位于##省东南部,辖##镇##个村,农业人口##万。近年来,我们发挥口岸、资源、产业等优势,做大特色劳务经济,不仅向国内外输出劳务,也成为较大的农村劳动力吸纳县。截止~年7月,已累计输出、中转和吸纳县内外劳务人员##万人,##万名县域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创业,##万名县内非农人口及外埠从业者借此走上兴业致富之路,##逐步成为全省重要的劳务输出中转吸纳综合基地。

一、廓清发展思路,辟建劳务中转吸纳基地

1990年##口岸的开通,给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使##由封闭落后的农业县一举跃升为边贸大县。长期以来,我县经济外向化虽大幅提升,但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年,一产占县域经济的比重不足1/5,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仅5.4亩,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48.5%,增收步伐缓慢。经深入调研和比较分析,我们认为,象##这样县型小、农业弱的边境口岸县份,要想富裕农民,就必须“走出农业抓农业,面向境外谋发展”,将劳动力转移做成产业、创出特色,进而拉动普遍就业、全民创业,同时,##壮大劳务经济也独具“三大优势”:一是口岸带动力强,居于我国东北振兴和俄远东开发的结合部,毗邻俄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边贸发展活跃,人员往来便捷,是国内劳动力赴俄务工创业的适宜桥梁和最佳“跳板”;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初露端倪,域内有着发展黑木耳等“小品种”特色产业的特殊资源条件,进出口加工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一批吸纳性、拓展性较强的产业加快兴起,劳务承载能力与日俱增;三是外埠用工需求增大,俄远东人口继续下跌,劳动力供求缺口进一步扩大,空闲岗位已达50万个,俄官方已明确表示中国建设者不可或缺,加之,境外投资合作步伐加快和国内大中城市岗位增多,赴外打工大有市场。综合以上优势,我们顺应域内外劳务需求和百姓致富愿望,集思广益,结合实际,确立了“立足振兴产业、广拓市场、富裕农民,发挥龙头地位和前沿优势,促进跨国生产要素加速流动组合,内外互促,协作联合,着力打造一批连接中俄、外向度高、关联度大、承载力强的特色产业、优势企业,聚集辐射,有序引带,加快建成全省重要的劳务输出中转吸纳综合基地”的思路,为特色劳务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释放前沿优势,对外规模输出中转劳务

我们注重扬己所长,深度发掘口岸带动功能和现实潜力,突出境外市场信息与地产农产品、域外资本与地利条件、国外丰富土地资源与县内富余劳动力三项优势整合,促进劳动力成规模、跨区域流动就业,做大了对外输出中转劳务这块“蛋糕”。一是繁荣边贸经济。抓牢口岸这一稀缺资源,引导带动##万余人赴俄发“洋财”。壮大边境贸易,有2万多##人常年在俄从事经营活动。拓展境外市场,先后在俄乌苏里斯克、海参崴等地建成##处以轻工产品、果菜、粮食为主的综合批发市场,有17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此从事境外营销,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发挥亲缘、人缘优势,抢占境外劳务市场。##镇4个朝鲜族村60%的劳动力长期在俄、韩、日从事跨国劳务,去年该镇又通过边贸公司向俄输出劳动力##余人,人均年收入1.2万元以上;依托能人带动向韩、日输出劳动力##多人,人均年收入达到5—15万元。二是做大跨国投资。引导边贸企业联合南方资金、技术和品牌,共同“走出去”创办实业,目前,全县已在俄境兴建各类实体##家,投资额达##多万美元,涉及轻工产品、木材加工及金属冶炼、海洋捕捞、房产开发等领域,承载劳动力近千人。##集团分别与温州达芙妮、盛宏达、伊斯利鞋业合作投资1.3亿元,在俄乌苏里斯克兴建15条鞋业生产线,日产皮鞋、旅游鞋##万双,仅此吸纳温州籍农民工##人,月收入均在XX元以上,创建的以境内生产半成品、境外组装销售为特征的“##模式”得到全省认可和推广。三是扩大对俄农业科技合作。##县政府在俄租赁土地##公顷兴建农业技术合作基地,在远东地区创办##家中小型农场,年输出县内外农民劳务人员##多人,收入近XX万元。在俄乌苏里斯克、十月区等地兴建劳务点##多个,耕作面积达4.5万亩,长期雇工4000余人,其中外地民工达2500多人,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

三、产业联动发展,广辟劳务就业吸纳渠道

通过产业间角色互换实现就地转移,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实践中,我们积极“农里拓展、农外延伸”,兴业强工活商,打造了吸纳县内外务工人员充分就业的平台。一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做精做强##等优势主导产业,年以“离土不离村”方式就地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余人,吸纳周边县(市)民工万余人。发展##亿袋,年产量达##万吨;建成果树、蔬菜生产基地##万亩,年产鲜品##万吨,对本地和外埠农民产生了强劲的吸聚力。培植专业村、种养大户,带动发展特色生产基地##万亩,其中仅##专业村就达99个,占行政村总数97%,辐射农户1.5万户。##村218户农民发展##1200万袋,冬春两季户均雇佣附近农村劳动力4人,全村年劳务费支出达到##多万元。二是壮大非农产业。以贸带工,推动富余人员成为新的产业工人。启动建设以加工为主的##区,仅建筑一项就吸纳外地民工##余人。借助发展空间广阔、电力供应充足等优势,大兴进出口加工业,累计投资##亿元,兴建总占地##余公顷的##园区,已承载企业##户,其中##户建成投产,##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相继“落地生根”,安置##多名农民

进城务工。发育乡镇企业,培植产值超百万元、就业超百人的乡企##户,安置劳动力2400余人;##镇创办木材加工企业##户,安置劳动力1000多人。三是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搭建农民创业舞台。##镇依托城郊优势,引导##多农民常年从事餐饮、运输各业,占农村劳动力50%以上。##镇投资##余万元建成全国最大的##交易市场,带动6000多名农民专门从事黑木耳销售、运输及其它关联产业。发展“能人”经济,县内及境外已有4000多名经纪人脱离土地,常年或季节性从事农产品贩销。

四、强化引导扶持,保障合理有序转移致富

着眼劳务经济长远发展,我们坚持政府推动与典型示范并重,规范管理与扶持服务共举,促进了转移的科学化、秩序化,构建了促农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实施政策倾斜。制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施意见、方案及考核办法,实行镇村专人管理,对组织劳动力转移的先进镇予以重奖。放开城乡就业市场,放宽户籍管理,取消对农民进城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限制;对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营销给予政策、资金扶持,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小额贷款,##镇~年落实劳务输出专项资金320万元,占农贷资金的16%,有效助推了劳务经济发展。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使因外出务工急需流转的##万亩土地全部实现了合理流转。二是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劳务市场对接,今年组织召开有52家用工企业参加的劳务供求洽谈会,使近千农民找到了合适岗位。整合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举办##栽培、土木工程、俄语等专业培训班53期,培训人员1.2万人次,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76%。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劳动法》、《合同法》、安全知识、境外风俗、礼仪常识及专业技能培训,树立了##的涉外劳动力品牌。完善劳动职业中介机构,开办“致富之友”电视频道,创办《供求世界》期刊,定期发布用工信息,讲解务工政策,服务和促进了农民加速转移。三是鼓励返乡创业。引导部分成功的外出打工者返乡回城投资置业,教育和带动更多农民转移致富。##镇北河沿村民##在俄打工致富后返乡创办边贸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边境贸易先进企业,已累计上缴税金1300多万元,年向俄派出由当地农民构成的劳务团组##多个、人员1000余人。##镇农民##赴韩务工多年,回家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一流的韩式餐馆,雇工20多人,带动全镇发展餐饮服务业170余家。3年来,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企业##多家,完成投资额##亿多元,实现税金4300万,吸纳4500名民工就业,反哺和促进了“打工经济”加快发展。

虽然##在劳务经济的实践中做出了一些探索,也创出了一点特色,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发展的需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决心借此次会议的东风,学习借鉴兄弟县市成型经验,总结提高,开拓创新,全面增强省级劳务中转吸纳基地的服务、带动功能,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和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再做新贡献。

 

  

三 : 依法治校经验材料

依法治校经验材料 ——以人为本 依法治校 构建和谐校园             ##中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仪征地区第一所中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五十年风雨历程,我校勤施教化,善育桃李,万名毕业生似栋梁出川,遍及大江南北;他们中有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万金,云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明朝,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司长曹国兴,##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洪军等党政领导;有##大学校长郭荣,流美博士蒋春宏、陈明,赴新西兰访问学者徐坚等知名学者;还有海军某部谢仁贵上将,空军驻浙江某部飞行员陈宝金,空军飞行学院学员金伟、陈忠平等军中骄子;北京雅居乐房地产公司老总桑春华等商界精英。文明传承。近年来,高考本科上线数一直位居##市普通高中前列,尤其是~、~年高考,本科上线绝对数居全市第二,位列##市所有高中前十名。       XX年来,学校相继获得了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绿色学校”,##市“文明单位”、“依法治校先进校”、“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仪征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陈中”品牌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打造和升华。       长期的教育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是核心,依法治校是保障,组织管理是关键,制度完备是保证。一直以来,我校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为平台,不断强化科学法制管理,规范人文管理,深化各项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现就依法治校情况向各位领导、同仁汇报如下,敬请指正。       一、务实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牢固树立法制意识,确保了依法治校工作开展的效度       1、法制教育走向深入化、规范化、科学化。以“三五”、“四五”普法教育为抓手,制定普法工作的年度计划,全面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水平。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要求,抓住课堂主阵地,由教务处牵头,从安排教师、课时、教材入手,重点组织学生学习《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坚持做到教材、课时、人员三落实;做到施教与考核相结合;做到普法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察、有总结;做到在提高实效上下功夫。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由校长室牵头,政教处、团委还积极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如主动联系##大学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师生来校开展法律咨询、法制专题讲座、法制图片展览、法制文艺演出等活动;聘请镇司法所所长、全国人民满意司法员、我校校友姚玉金和镇派出所所长张秀朝这两位同志担任法制辅导员,定期来校开设普法讲座;定期邀请市关工委张玉宁副主席、戴锦章老先生来校给学生做法制讲座,我校还是全市唯一一家学校中获“仪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殊荣的学校;积极利用闭路广播电视系统开通“每周影院”栏目,组织学生观看爱国、普法等方面的电影或记录片;还组织“法在身边”主题征文、法制知识竞赛、以普法为主题的板报评比活动,把普法宣传搞活搞实,使广大师生受到生动形象、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提高了师生学法、懂法、用法、遵纪守法的水平。为依法治校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了优越的先决条件。       3、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以实现“双赢”的教育效果。积极利用##市“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基地校的优势,我校深入贯彻落实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校长室“低起点,中实效”地将“成人”教育当作德育工作的旨归,切实将德育工作分成“规范养成、潜移默化、自我升华”三个阶段来实施:       (1)、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我们采取了“引导先行,考评跟上,绩效挂勾”的工作方法;首先,积极利用学生会议、“两课”之机,组织学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让制度进头脑;其次,细化、实化学生衣、食、住、行、学等方面评分标准,逐日评分,累计公示,奖优罚劣;还倡导开展了“在家讲孝敬、在校讲勤奋、对人讲礼貌、对己讲仪表”的系列道德教育活动,规范了养成教育,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为依法治校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条件。       (2)、打造良好“软环境”,陶冶了学生情操。各部门始终围绕“良好的文化能塑造崇高的品格”这一指导思想,积极有效营造了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紧扣学校发展主旋律和学生需要,常换常新校园橱窗,法制知识、典型案例、安全知识等都有宣传,还组织安全办公室、班级、寝室的评比活动,营造了法制、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的每一堵墙每一块地,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育人的芬芳和洋溢着催人奋进的氛围,形成了怡人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气息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的育人氛围,使徜徉其中的学子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了思想境界。这有效保证了我校连续十三年在校生犯罪率为零的良好势头,我校学生的文明礼貌、出操队列、胸卡佩戴、文明就餐、安全就寝已成了来校的检查组、考察学习的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社区群众的眼中和心头不可磨灭的亮丽风景。       4、法制教育与师德建设并行,依法从教深入人心。学校继续以“以德立教、健全教师心理和人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班主任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先锋,坚持结队、帮扶与重点、有针对性教育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考核相结合、考核与岗位相结合,坚持利用每周一的政治学习,对教师进行《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每位教师都认清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处处事事时时注重为人师表。通过普法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依法从教有效开展。      

; 深入开展师生的法制宣传教育,达到了“二个提高,二个转变,一个推进”的效果,即全面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全面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由提高全体师生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转变;为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班子建设,发挥整体功能,确保了依法治校工作开展的力度       1、健全领导组织机构。成立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部门正职任组员。认真落实校长责任制,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着力主抓,政教处、团委具体抓,构建由各部门及政治组、年级组等分工负责的工作网络,各施其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同时,实行集体决策个人负责制,各部门职责清、信息通、效率高,全员呈整体优化态势。       2、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要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领导小组明确了“三统一”做法要求,即:一是事前先统一认识,二是办事统一步调,三是事后统一评价标准。“对人讲公正,对已讲廉明,办事讲民主,彼此讲相容”这是我们班子的行为规范。“遵规守矩,       但从我始”成为学校领导的自觉行为准则。有力推进了依法治校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办学层次,确保了依法治校工作开展的信度       1、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统一班子思想上的认识,明确依法治校意义深远,创建工作势在必行,从而确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育人总思路,同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订了《仪征市##中学五年发展规划》,把依法治校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程,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       2、“淡化人为因素,实化科学制度管理”。在陈中《宪法》——《仪征市##中学章程》指导下,结合《##中学管理手册》要求,学校的各部门制定了《仪征市##中学安全工作若干规定》、《仪征市##中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实施意见》、《仪征市##中学财务管理规定》、《仪征市##中学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意见》、《仪征市##中学关于实施廉洁勤政制度若干规定》、《仪征市##中学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实施办法》、《仪征市##中学行政会议制度》、《仪征市##中学教职工年度考评工作方案》、《仪征市##中学评选先进教育工作者工作方案》、《仪征市##中学教职工职务评聘工作方案》、《仪征市##中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一切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健全的制度,有效促进了依法治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依法开展工作,实效显著。       (1)、校园安全有了保障。《安全工作若干规定》的出台,《安全责任书》的签定,有力推进了我校治安、安全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形成了校长、分管副校长、处室主任、班主任、科任老师、管理人员的层层责任制,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使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使之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宏观常抓、微观抓细的新局面。       (2)、认真贯彻省颁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过程管理的通知》精神,落实教学过程管理,严谨各教学环节,注重“教法活化、学法指导、考法研究”相结合;年级主任“法人”的年级责任制和备课组长核心的学科责任制得到了切实运行,增强了效率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了教学工作质态的良好运行,为我校年年高考攀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严格了财经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收费标准,做到按上级标准收费,绝不乱收费;让家长明白缴费,绝不搭车收费;让会计室统一收支,绝不设立“帐外帐”。规范财产请购、领用、保管、登记、报废手续,进行财产核查、登记,与各个班级签订班级财产管理,使用合同书,进一步充分发挥财产使用率,大力提倡爱护公共财物。基建、修缮或较大项目实行行政采购,招标、议标或集体研究决定,廉洁自律,自觉接受教职工监督,增加透明度、可信度,即节约了开支,保证质量,又得到教职工的好评,在民主管理学校工作中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加强科学管理,畅通民主监督渠道,确保了依法治校工作开展的深度       1、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每年召开教代会,坚持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由教代会讨论通过,让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议校事、督校务。       2、规范各项校务公开制度。做到“六个一”:制定了一个切合实际、统一规范和便于群众监督的《校务公开实施方案》;设置一个校务公开栏;规定学校主要领导为校务公开第一责任人;设立一本公开记录本;设置一个意见箱;成立一个校务监督小组,还公布了举报电话。坚持“八公开”:学校把财务管理、收费、工程建设项目、教职工奖惩、职称评审、招生事务、福利分房、学校重大决策8个方面作为公开的主要内容,特别注意选准那些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最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向群众公开。对重大而又敏感的问题实施“阳光操作”,增强了学校教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开创了“政通人和”局面。也保证了依法治校工作得以长期有效开展。       在市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各主管职能部门的精心指导,兄弟学校的帮助和我校XX余名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总目标要求下,我校在大力开展“依法治校”工作的同时,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       雄关漫道,而今迈步,新的征程将充满压力,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充满希望,我们将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振奋精神,积极进取,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奋勇争先,努力开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新局面。     

本文标题:经验材料-联村自治经验材料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112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