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夫-正宗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夫简单介绍

发布时间:2017-10-24 所属栏目:陈小旺太极拳教学

一 : 正宗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夫简单介绍

正宗忽雷太极拳传有十一层练功法练法,即(“一联、二圈、三身转,四分、五劲、六圪节,七起、八落、九自尊,十朝、十一哲”。)一套架路(型架、劲架、功夫架只是在初架基础上加上不同的功法)此架发劲脆快,乃层层提进阶梯式练功方法,其训练方法科学化,先以直线将定势联接起来,然后变曲加圈,再圆转关节,柔筋拔骨,以柔促刚,打通血脉,圆转丹田,以柔促刚,劲由丹出,再由大圈到小圈,再到无形的意念圈,圈圈相扣,一圈统百招,使初学者逐步进级,直至太极拳高层功夫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联:"联"按当地发音为"luan",意为将某物串联起来,如"衣服破了,将它联一联又叫“连”一是:熟练套路中每个动作的定型架势,以简单的直线将全套动作“联”起来。二则教(www.61k.com]师可有充分时间,观察、启诱学生们的可塑性.三则利用馀裕于基本体能的锻炼,太极原理的绍介,以及武术家心性修养的树立等等……此时在内裡的训练上,只要求1个气息自然,不做作,不勉强。====(独联架) 二圈:在一联的基础上,再由简到繁,加圈方法有2种;一是在每个动作之间加上1个个圈,以圈连接拳式动作,以转圈来作为动作之间的运行过渡,每招每势把动作走圆,全套动作的每两势之间附加1个圈,以圈顺接下一动作,如一圈没走顺可再加圈,全套动作圈圈相连,最后可达一圈通领百招。二是让每个动作的运行路线进量走圆划弧,变直为曲,而且周身俱转圈,一立圈为主,横圈为辅.“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强调了缠丝在太极拳的重要性,也构成了太极拳独特的技术风格"此处所谓的“圈”即为太极拳的基本要求缠丝劲此阶段在套路熟练的基础上,要在练习过程中加入缠丝劲"方法大致是先从手臂开始,然后逐渐到全身"在加圈的过程中先将圈放大,然后在逐渐将圈缩小"亦即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所谓的”先求开展,再求紧凑,乃可臻于填密矣”
此时要求呼吸与动作相配合。自手臂开始。因吾人躯体之最常运动,且易受指挥者,莫过于手。其做法是:在已习得的套路上,逐式加圈,转臂旋腕,内外缠绕。视能力,亦不限于手臂,能练下肢之缠劲者更妙。此时试求呼吸与动作配合,大体上是气沉丹田。停蓄安适,意存勿忘就可以。=======(圈架) 三转:一层具备了“骨”,二层又添了“肉”,骨肉丰满了方可进入三层练功阶段。下1步就是利用套路这个工具进行科学的磨练工夫。那怎练?三层以后的层次变化就是各种练功方法的具体表现,如拳诀云:“一层工夫一层架,一层拳架一层功。”此阶段细致强调太极拳的基本身法要领"强调手对足,肩对胯,肘对膝"在身体前后!左右上下的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这些身法"加圈是为了转圈,俱转指逐渐内外都转,在每招每势外形圈练熟后,要求周身放松,由外圈带动内圈,手走圈时,要屈膝、圆裆、转胯,做到手眼身法步周身相随,将圈练成立体圆,周身圆转自如,逐渐做到外三和,定势要求三尖相照。那怎快做到周身俱转呢?一是经常体悟练习,逐渐达到要求,二是用“四头引转处处转”的独特方法,“四头”指手指头,脚指头,舌头,小便头。以四头为4个领劲领圈而带动周身俱转。具体做法:舌头尖上抵上腭与周身相随转圈,以带动头部的适当旋转;以手指头的转圈而引带整个胳膊与周身相随旋转;以脚指头的转圈来引带整个下肢与周身相旋转;以小便头为圆心的转圈能带动整个腰裆部与周身相随旋转。四头与小便头为核心,四头合一旋转带动四肢百骸周身内外俱转,做到“一动百动周身齐动”“一处转圈,无处不转圈”的要求。太极拳的转圈还有个幅度大小变化的问题:其科学的变化程序为:由大圈到小圈再到有圈意无圈形的无圈。此层为大起大落段可自由发挥。架势缓慢均匀。而招法上进行棚、捋、挤、按4种劲法的训练。也常说明曰:身转。此阶段主要在练嵴椎,而腰跨为辅,也就是所谓的身法。其缠丝专重嵴背,每一招式,要求必自嵴椎上启动。而阳开阴闭,正反收发。手之与足,有时为了发动腰背之需要,手则虚悬,足则扭揑,应知绝非手足之常态。总之其诀要在以身领手,而有时手足亦反向要求身躯之拧转。至于内气,倘如已经有所存储,则开始试予引导,吸则收,发则呼。以活泛为诉求,勿强求,勿揠助===== (身转架)四分:有两层含义,一即是柔筋拔骨的柔韧性训练"二是将每个动作华分解开,详细讲解每一动的详细要求"分上、中、下三节,即根节、中节、稍节。臂为肩、肘、手,身为胸、腹、丹田,腿为胯、膝、足,要明三节。开时气要从根节起,中节随,稍节催;合时跟节领,中节、稍节随,周身四肢百骸合为一体。开时关节开,合时关节收。拳势从外形的要求转向体内筋骨与周身各个关节的分开、拔伸的训练,使四肢百骸松开,达到全套动作松柔圆活,此层要松腰转胯,柔筋拔骨,但不可拧臀、调腰和耸肩。拳势大分大开,招法上进行采、挒、肘、靠4种劲法的训练。四层开始练桩功,清气上升而为阴,浊气下降而为阳,并将上下分阴阳
用于拳势中,练习以意领气,上轻(清气上升),下沉(浊气下降)。规范拳架动作,圈开始变小,分清应处的位置和活动范围。如:两手互不过中线,手上不过眉,下不过裆,要常守身体中心线,手要围绕嘴口,心口,裆口即不离“三口”脚要与手相随,寸要不夹不架;弓步膝不过脚尖,做到外三和。动作有些可快,以行意走气,练柔劲,暗劲为主。亦曰四分;而四是四面八方之意。正好置诸于第四阶段,则係巧合。所谓四向分展,亦即是柔劲拔骨的训练要求。每一动作完成后,手足曲而不曲,直而不直之架式不变,而躯干之筋肉关节,则作再伸展,甚至是极度伸展之努力。伸展非走直线,仍循圆弧,以追求缠丝之功劲;非徒外现之形像,实源内凝之契机。内气运使,则求通达于四肢。无论一动一静,应求内外合应。似无奔放挥舞之举止,而其实百骸肌髓,无不从事于精微繁複之动作。外务掤撑圆满,内求消息往还;立四体有限之姿,求八方极远之势。这 四层动作缓慢柔和,统称为 “文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劲:经过三转、四分柔筋活节和以意领气训练之后,每练拳时有不发不快的感觉是说明已经到了此层,阴极生阳,要顺其自然要练习以柔促刚,可选些简单拳势抖发,随功力增长逐渐增加。要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多到全。拳诀有:“持大圈,盘软拳,柔筋拔骨两三年。柔劲出,刚要来。以柔促刚才劲拳”。何谓“劲”,劲是意与气相合向某一点催发出的1种内在的力量,也称“内劲”。内劲的产生,先以外带内,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使其在体内运行自如。气由丹田而蓄,由丹田而发,发时腰裆劲快速及时的调动,使气由脚、腿、胯、腰、肩、肘、腕至掌或拳,意到气到,落点成刚。发劲时由于气先达两脚,速升至两腕,两脚会自然碾转,嚓嚓有声。由于气由丹田而出,劲发出声,周身抖擞,支撑八面。此层每个动作要练习发劲。套路中所发的柔劲包括手上的穿劲、搓劲、缠劲、合劲、崩劲、砸劲,臂上的裹劲、肘劲、靠劲,脚上的勾劲、缠劲、撩劲、跺劲、踢劲、蹬劲等。别称恶形架。是指开始发劲,形像凶恶之意。这乃是“忽雷架”的小成阶段;必至乎此,始可以言武术。防身自卫,于是乎赖。换句话来说,第五,就是前面第一、二、三、四阶段的1个小结。前头的种种努力,迨如同千里来龙,正是准备到此结穴的过程。此阶段的太极拳,练来时快慢互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心手双畅。劲蓄时如盘马弯弓,劲炸处似炎天轰雷,浩乎沛然,不可或御!=======(劲架)六圪节:六层的基本功是训练内气走骨节,气敛入骨,节节贯穿,以气将各个关节催开,关节松开,才能圆转自如,行气如九曲珠,连绵不断,才能气通全身,周身一家。关节松开后,发劲的训练由五层单一发力,变为招势的连续弹抖发劲,或走三角劲,或走方圆,或练多角劲法。即一圈可连发掤、捋、按、挤或采、挒、肘、靠等四劲。其劲力特点是由内催外,要达到“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合了,才能“圆中有方”,内气鼓荡,劲由内换,所以折叠换劲神速,所发之力是短促的寸劲,也称圪颤或闪劲,发劲走方,蓄劲还要走圆,达到“内方外圆”此层是通往太极拳挨哪打哪的高深境界。太极拳走弧线,划圆圈,以作缠丝,人人知之,习之,追求之。初用功时,唯方形之务去。所怕的正就是方愣,或是棱角,而唯恐不圆。因之,练到发劲之后,再来练习方劲之目的,在于填补圆形之不足处,填隙补缺,搜微抉隐,走极端,求死角,务使饱满充盈,无丝毫缺憾处也。此时拳势,如隻身匹马,陷阵杀敌,左冲右突,东西荡决。其拳势在方而不方,圆而不圆之间。迨如八愣大锤,言其圆可,见其方亦无不可。=====(功夫架 武架--------------------------------------------------------------------------------------------------------------------------------------------------------------------七起:在外三合和内三合的基础上,要达到内外三合,即内、外同时三合,达到“六合”。练到手、眼、身、法、步周身一家,手是动作的主要招法。“眼”在内“体现内意”,在外“体现神领”,身要上中下三盘相合,又要行气如九曲珠,节节贯穿,连绵不断,内气鼓荡而有折叠,步在进退顾盼定中要与手法身法相合,如拳论所说:“手到脚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脚也到,打人如吹草”。因此,七层要练“八门5步”的配合,同时练习活步推手。拳势的特点是练内气的腾挪,两势之间相连的圈变得很小,七层每1个起动就是1个圪节,劲由地而起,折叠由内换,上招的发,也就是下招的起,即上招发劲的同时,气入地,地气的反弹,也就是下招的起,所以两招连发似惊雷。六层的发力是连续的短小寸劲,而七层则是化劲短促和发劲刚猛的追着打,一势连两招,甚至一势连三招,所以七起又叫或亦叫做阴。太极之道,阴阳而已。此阶段之训练,则在阴柔一侧之再确认,再追求。练时务求轻灵,似无分毫份量,着物便化乌有,绝不抗拮争持。如水之柔,而可以坚如冰凛,腾如气蒸。水无定形,倚容器而定形像。器易则形变,器离则形沓,自身总不执着。一念勿起,随遇而应。不重肢体,而练其运行肢体之神经。所谓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也。苟试描绘,则有如水墨绘製之人体。其外延线条,模煳欠清……笔锋上着墨虽不少,用水似亦多,落纸便生晕染,线条之内涵与外延互相扩散。而且,如此这般的图样,竟然还是动画,手足躯干,一举一动时,则水份浸染墨汁,交映互蚀,叠来叠去,溶进溶出……比如一小垂手,则不唯手臂之水墨淋漓而下,就是身躯部分,也有烟云岚气,同向而趋;亦不能辨何者为身,何者为手矣。=====(阴--------------------------------------------------------------------------------------------------------------------------------------------------------------------八落:落点成刚。神似扑鼠之猫,动如扑兔之鹰,触角灵敏,身体轻灵、敏捷,动作神速。在一些跳起的动作中,轻轻旋起,飘然落地,而发劲时,落点成刚,势如破竹,出手即招,动似江河之浩瀚,出招定势,又静如山嶽,能听彼之劲,洞察彼之动向,动急急应,动缓缓随,其练是听劲、连劲、随劲和整体劲、崩炸劲等所有的太极劲。或唤作阳。太极之理,无阳不足以成物。是故,本阶段为对于阳刚一事之再淬锻,再推研。所谓落,在状其沉坠之劲。而沉坠非只下肢,尤非专门倚赖跺脚;而是全身四肢百骸,无一处不下沉,无一处不在找1个坠劲的状貌。淬炼阳刚,要意警神王,坚实精敏。斯可以如百炼精钢,杂质涤尽。如铁线篆,如铁骨花卉。骨外无筋,筋外无肉。练功时提领元神,操引其精。每一动作之完成,唯骨骼关节,节节贯串,一联串之联锁反应是赖。此时外现之圈绕淨化,内缠之运使精纯。劲气结合,入骱入髓。其动似小,其效实大;用技似直,而曲在其中。所谓阳刚泰初,劲来时如雷鸣云行;劲发时如龙啸雨降,扑地盖天,何处逃躲?======(小忽雷架)----------------------------------------------------------------------------------------------------------------------------------------------------------------------九自尊:以天地为1大太极,自身为一小太极,人在万象之中,做到以己为本,气入丹田,神益内敛,要练打坐入静,在大定中提高心性,做到动静兼修,静功打坐,动功练拳。拳从起势开始,每势圈变小,沾、粘、化、打、发,在一小圈中完成,势发寸劲,拳打卧牛之地。如拳论中所言:“脐下三寸为丹田之府,辫根为顶劲之府,气行于周身,归于丹田之府。体现阴阳相合人难见,忽然四两气,能打八动千斤。”完成七起八落后,可出师授拳,教学相长,教拳中“拳练一势精”,进1步提高自身对拳势、拳理的理解。此层更加突出随意性和主观能动性,拳架套路就象一只船,渡河后,就去船而行,向更大的空间发展。练功时,或做,或站,取一受拳势,想敌从身任何地方攻击,则做相应的防守与反击,就此练习挨哪哪打,就地生阴阳到高层技击,要练到无处不化打,周皆是手,处处都是拳的高深境界此处所谓阴阳,似指再作阴与阳之调和、调度而言。其比例偏重因人而殊;技巧方式,视人而异。阴阳的理论,不但要运用太极拳上,而尤要能落实在学习太极拳的如此如此之人身上。夫然后,拳为我用,阴阳在握;太极的哲理,才真正有所着落。其所追求者,正是天地为1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之证验境地。十朝:代表阳刚,即功夫达到炉火纯青,随心所欲,刚柔相济,阴阳合一,一动一太极,一寸一阴阳,寸劲可发人于丈外,要一尺有一尺,要一寸有一寸,发放自如,周身上下内气充沛,已接近太极,势如炮药,接触激发,其动如雷鸣闪电,忽然而至,大有不及掩耳之势,具有强大的反弹力和抖擞力,犹如行进中的车轮,用物品击之,反弹而出,整体几乎混元也。可练凌空劲,以意在先。十层期间可以以武会友,寻访名师高道,将拳术向更高层次境界提炼。此层在追求形迹更小以至无形打人,出神入化的工夫,还可以练五功即行功,站功,做功,卧功,睡功,无处无时不练功,处处是拳,处处是太极。太极:想即是阴阳和谐,至于理想的“周身无处不太极”之大成至善境界。非唯配置合宜,亦且周流迴环,因时变化,随势反应。不求不抑,自然而然。柔似弱水,坚如泰山。捉之无形,触之无物。神化无端,莫可名状。必勉强而揭举之,斯谓:太极。练到此层技击已天下无敌.

十一哲:归于老子哲学,归于道。反朴归真,练入化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而入道,修炼心性,修身养性,开发身体潜能,开发智慧。练拳也是修炼,武拳文练,拳已没有起势到收势的俗套,势无定势,招无定招,无形无象,拳已入无极、入道,自由随机性地变化万千,而道是“有、无相生”的,“无拳、无招、无形、无象、一片神形”,但随机可变“有拳、有招、有形、有象、一片身形”,此为“道肇生化变无穷”,达到“以道演拳,以拳显德”的绝高境界。

二 : 赵堡太极拳的背丝扣、十三式手法、七层功夫 赵堡太极拳的力道

一、背丝扣

背丝扣是赵堡太极拳练拳和技击推手的原则要求。(www.61k.com)在练拳和推手中,在全身整体运转的基础上,背丝扣主要是从手的动作上表现出来。在练拳时,两手的动作总是一个阴,一个阳,不停地互相转换。一般来说一只手在上,另一只手就在下。两手的动作有顺有逆,两手的转换是按照阳变阴合的规律来进行的。一只手是六个阳,另一只手则是六个阴,一只手是五个阴,另一只手是五个阳。依此类推。两只手的阴阳互变是紧密相扣的。这是练拳上的背丝扣。推手的背丝扣,主要是除了自己两手阴阳互变外,还得与对方的阴阳相合,在与对方的阴阳相合中寻找机会进击,在与对方阴阳互变当中,我要把握住阴阳的变化,对方用实为六个阳,我用虚以六个阴相对。双手来往的线路如同太极图中的曲线一样紧密相扣。

在手上的背丝扣练习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背丝扣的动作也要逐步在身体上出现,这时,在技击上会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二、十三式手法

赵堡太极拳要求每一式的练习,要练够十三个字,这十三个字是“圆、上、下、进、退、合、开、迎、抵、出、入、领、落”,也就是一圆、两仪、四象、八卦。这是赵堡太极拳秘传的练法。

赵堡太极拳在推手运用上,开始时,运用十三式手法都是先单字使用,以后逐步混合增加,由一个字增加到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最高境界是一动十三个字一起做到。

三、七层功夫

赵堡太极拳的练习是由浅入深的,功夫的进境是由低到高的。根据赵堡太极拳历代传人的实践总结,赵堡太极拳的功夫分为七层,这七层功夫在赵堡太极拳传人杜元化的《太极拳正宗》中有明确的记载。第一层功夫练的是缠法,用的是捆法;第二层功夫练的是波澜法,用的是就法;第三层功夫练的趸法,用的伏贴法;第四层功夫练的是抽扯法,用的是撑法;第五层功夫练的是催法,用的是回合法;第六层功夫练的是抑扬法,用的是激法;第七层功夫练的是称法,用的是虚灵法。




赵堡太极拳的力道

尘与土


说“力源”在“腰脊(际、间)”,四肢要由“腰脊”来带动运作,这相对于“习惯用力”讲,似乎是一种悖论。因为,人们在习惯上,四肢是自动、直动的。
太极“力道”,悖于“习惯用力”,此说能站得住吗?
首先,我们从人体生理构架上看。腰椎间出了毛病,下肢轻则疼痛,重则不能行走;颈椎间出了毛病,上肢轻则疼痛,重则抬不起来。可见,四肢是连在脊椎上的。腰,在躯干的中部,连上接下。因此,太极把“腰”、“脊”并提,说“腰脊”是“力源”所在,主四肢运作的。
其次,我们从古往今来的实践看。传统太极是这样沿传下来的。笔者多年习练,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可以十分肯定地说,以腰脊带动四肢,是从太极特定意义上讲的,既不是习惯上理解的用腰带动,也不是当前流行的太极拳教习中讲的那种用腰带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太极的方圆,是基于太极规矩的。太极的规矩,就是太极的要则理法,或者统称为太极规则。太极说“力源”在“腰脊”,主张四肢要由“腰脊”来带动运作。“腰脊”的带动,是通过有关“腰脊”的规则来实现的。有关“腰脊”的规则主要是:“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下面分别说来:
1.含胸拔背
可分三个层次理解。
第一个层次:是说的形体外在的一种状态,即胸部和背部,都要平整,不凸不凹。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人们不同程度的凹胸凸背状态校正过来。
第二个层次:是说的内里的一种主要感觉——气感。在胸部,其内气向胸腔周围弥散,形成圈状,好像把胸腔包围住一样,含者,包含也,是谓含胸;在背部,有气贴于背的感觉,就像热的出汗,衬衣沾在脊背上一样,实际上没有出汗,衬衣也没有沾在脊背上,而是一种内气潜行的感觉。背部状态规范了,气贴背的感觉充分了,与“沉气”、“顶劲”上下对拔对拉(指意、气、神)相配合下,就会出现一种上拔的劲势,是谓拔背。“含胸拔背”这条规划,是指内里的感觉说的,不好懂,多有曲解,误解。因此,笔者把它通俗化,称之为“开胸开背”,这样,既形象,又好理解,也反映了实质问题。这是因为,胸开了,气就能通;背开,气就能顺。胸和背的内气通顺了,胸和背的外在状态也就平整了,不凸不凹了。
第三个层次:胸和背,是躯干的一部分,亦即是“腰脊”的一部分。所以,实际上“含胸拔背”(开胸开背)是“腰脊”带动四肢运作的一种劲道。这种劲道,用的是胸和背的“开”势(指意、气、神)。
不单“含胸拔背”是一种劲道,太极拳的各个规则,都是一种劲道。
2.沉肩坠肘
也分三个层次理解。
第一个层次:“沉肩坠肘”与“含胸拔背”相辅相成。“含胸拔背”成式,气就下沉丹田,并在肩与肘的沉坠作用下,加大了丹田的沉劲,使下盘稳固。
第二个层次:“沉肩坠肘”与“虚灵顶劲”相反相成。在顺项贯顶,“虚灵顶劲”形成同时,与提顶方向相反,肩与肘仍保持沉、坠放松状态,此时,正如拳经所云:“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有上有下,有顶有沉。
第三个层次:“沉肩坠肘”的“肘”,离“中盘”(腰圈)最近。在“腰”的运作过程中,“腰”离不开“肘”,“肘”也离不开“腰”,两者相辅相成。并且,“肘”还是内里与外面、手臂与周身相合的关键之处。因此,要求“肘”要曲坠,意向“中盘”,充分发挥“肘”的相辅相合作用。
3.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这两个要领,需要在一起说。这是因为,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本来,太极拳的各个规则之间的联系,都非常紧密。这恰恰反映了人体各个机能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和不可分割性。
“虚灵顶劲”,说的是“顶”劲的状态和朝向。状态要虚灵,朝向是上方。
“气沉丹田”,说的是气的穴位和朝向。穴位是丹田,朝向是下方。
“虚灵顶劲”与“气沉丹田”,这里,“顶”与“沉”系指上与下呈一线的反方向运作状态。目的在于将身躯对拔对拉成松直形状;因此,要求上“顶”不丢“沉”,下“沉”不失“顶”,亦即沉中有顶,顶中有沉,不可有偏,偏则违反了太极“对称规则”。
“虚灵顶劲”与“气沉丹田”,还主气的呼与吸。亦即顶吸沉呼。实际上,“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就是太极拳的呼吸法则。
腰脊的运作,就要按上述四个规则的规范来;并且,从中还必须用意、气、神去催动,才有劲,才够味,才是太极拳!否则,单凭腰脊的自然机理去带动,其能量微弱有限,这正是人们(类)四肢自动、直动的根据。
胸开背开了,躯干就直了;顶劲、沉气上下对拔对拉,使身躯更加中正松竖;在沉肩坠肘的辅成下,这四个规则配合得极其得机应势。一言以蔽之,腰脊带动四肢主要借助——胸背开势,顶沉对拔,都系意、气、神。

太极功夫的高境界,是虚无劲、空灵劲。这似乎给人一种玄乎的印象;其实,你只要按太极的“力道”去练、去悟,是能够做到的!作为太极载体的意、气、神,看不见,摸不着,就是虚无的;乘着这种虚无的载体,自然会到虚无的彼岸!
既说“载体”,又道“乘着”,应该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
以太极规则,去规范人体动作;或者说,把人体动作,纳入太极规范,用的就是“意”。
动作与“气”,是相互结合的——动作趁着呼吸;呼吸促使动作。这就是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讲的“以气运身”。
可见,“意”、“气”两者有实体依着。而意、气、神,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当然,“神”也就有实体依着。太极练的就是“意、气、神”,三者中以“神为主帅”。(“神为主帅”见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之八)。
太极习练,就是逐渐丢掉硬僵劲,最后到达虚无劲的过程。以图示之:
硬劲——僵柔劲——松软劲——轻灵劲——虚无劲
换句话说,是由实到虚的过程。实与虚,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的统一。我们应辩证地去看。

三个原则性的理法。
1.中正松竖
中正,指的是直、稳。直了,稳了,就不会前倾后倒,左斜右歪。这是个物理或力学常识。用在人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中正,如军操中的立正;另一种是太极的要求——中正松竖。包括:尾闾垂直、底盘平正,松腰塌胯,沉肩坠肘,含胸拔背,项竖头正,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等规则。这在太极“预备式”就要做到的,也基本上是做气功的站桩。
太极关于“中正”要求,是起码的。但是一般人做不到;练太极拳的人,进不到太极“力道”里去的,也做不到。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凹胸凸背。这是一种生活定型状态和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凹凸程度会越来越大,积习难改
,须下点功夫。
太极“含胸拔背”(开胸开背)规则,可以说,就在于校正凹胸凸背的;凹胸凸背,‘若是得不到校正,身躯就“中正”不了!关于“含胸拔背”的概念,前面已经谈到了,可分三个层次理解。这三个层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内外一致的。胸和背的外在状态规范了,胸和背就都开了。胸开了,气就通了;背开了,气就顺了。因而,胸和背内里的气感也就都有了。反之,胸和背内里的气感都有了,说明胸和背都开了,都平整了,不凹不凸了。胸和背讲的就是“开”劲,就是要在这种“开”劲的自觉感觉状态下,带动四肢运作的。放大范围,即以“腰脊”说,以心(思想、意识)作用于腰脊(包括胸和背,前面说过,胸和背是腰脊的一部分),以腰脊作用于四肢,这样,由内及外来运作,所以说太极拳足内家拳。“含胸拔背”(开胸开背)与同整个腰脊,带动四肢运作的这种劲道,做得越顺遂、越自然,胸和背的外在状态就越平整,胸和背的内里气感就越充分,连及腋下和两臂内气运行酣畅,拳意就上了手掌,达于指尖,拇指肚出现胀感。《太极拳论》云:“神宜内敛”,就是指的要意识类似这种内里的感觉。太极每个规则,都有相应的内里反应。若没有出现反应,说明你没有做到;做到了,必然有反应出现。内敛的“神”,是有它内里相对应的东西,因而,并非空无所有。
2.对称对应
在盘拳架运作过程中,这条理法,可使身势不失“中正松竖”。
不要认为,只有“预备式”才是“中正松竖”的姿势;其实,在盘拳架过程中,“中正松竖”的感觉,才更明显、更实在、更充分、更奥妙。这是因为,“预备式”是初始动作;行拳走式逐渐往后,越来越顺应、越得劲、越自然,也就是越来越进人境界的缘故。
对称对应的部位,如: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等等皆是。其中,上与下或顶与沉,是太极整个对称对应关系的纲,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太极拳论》云:“有上即有下”;反之亦然。这里的上(顶)与下(沉),系指上与下呈一线的反方向运作,这在人们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太极特有的,或者说是太极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传统太极与流行太极实质上的判别点或分水岭。它的运作办法,靠的就是意、气、神。这种上与下的反方向运作,形成一种对拔对拉的劲势,使腰脊变得格外中正松竖,此时,腰脊连同附着的筋络和肌肉,在对拔对拉中伸长,出现拔骨、伸筋、松肌般的舒展感觉。如果要打个比喻,就像直上直下拉一根皮筋似的,不过不一样,这是个物理现象,没有发自人体的美妙感觉。
同理,前与后、左与右、以及四隅……等等,都要对称对应。对称对应是要稳住重心、立身中正、松净安舒、使力平衡,如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说,能够“支撑八面”。如此等等,都是腰脊和意、气、神的运作。只要这样行拳走势,才能有“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行如抽丝”的感觉和气势。
3.内外相合
这里,是指人体内里和外面,要“合为一气,浑然无间”。具体讲,外面: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整个儿要:内里和外面,形成整体,合为一气,神为主,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来行拳走式。这些,最终都要统一在“守窍”一点上。
所谓“守窍”,就是“意守丹田”,或者说,思想专驻丹田,就像把丹田作为一场战争的指挥部,思想就是指挥官的指令、呼吸和一切动作,都由这里发出,由这里号令,由这里指挥。如此一来,好像进入另一种境界,拳架运作,显得平稳,有根基,有底气,不飘浮,非常得劲,十分顺应,极其自然,似乎正是反映了人体机理的实际需要。可以说,太极拳的整个儿规则理法,都具有这种性质,而不是人为的主观的刻意规定。

三 : 陈氏太极拳五层功夫论-陈小旺

一阴九阳跟头棍,

二阴八阳是散手,

三阴七阳尤觉硬,

四阴六阳类好手,

唯有五阴并五阳,

阴阳不偏称妙手。(www.61k.com)

从学习太极拳的第一个动作开始,一直到成功,共分五层功夫。每层功夫标志着练拳者功夫的深浅程度和水平的高低。第五层功夫即是太极拳达到炉火纯青--成功的标准。

练习太极拳和学习文化知识是同样的道理。从小学到大学,逐步掌握越来越高的文化知识。没有小学高中这段文化知识的基础,根本接受不了大学的课程。同样,练习太极拳必须循序渐进,一层一层由浅入深。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小学生硬要学习大学的课程,无异于拔苗助长,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在陈式太极拳的一些著作中,着重介绍了高级的技击方法,严密的身法要求和成功的标准,对初级和中级阶段的介绍比较缺乏,读者若有一定太极拳水平,才能够理解,也可以对照自己在练拳当中的不足之处找出差距,进一步探讨和掌握。对于初学者来说,则难以理解和接受。而只会感到高不可攀,无法入手,与自己练习结合不上。初学者如果按成功的标准来要求,正如小学生读大学课本,不仅不能正常练习,反而会受到束缚,或者是顾此失彼,越来越糊涂,容易灰心。针对这个问题,现将初级的第一层功夫到成功的第五层功夫,每一层功夫在练习当中达到的标准和技术方面的表现,作如下介绍,目的是使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明确自己现有的基础,属于哪一层功夫,应该进一步掌握哪些东西,以及技击方面的表现和所起到的作用,这样有了正确和全面的认识,方向明确,方法对头,才能够一步一步达到最终成功的目的。

第一层功夫的练习

第一层功夫是从学习一路拳架的第一个式子开始,一招一式,按照逐要求的方向、角度、位置、手脚运行的趋向等外形姿势与动作进行练习,在练习时感觉到有内气的活动为止,该阶段主要是学习一路拳架。

练习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开髋屈膝,达到心气下降,气沉丹田的目的,而初练太极拳怎么也不会一下子就达到这些要求,因此也就不会使气沉丹田。第一层功夫对身肢的要求比较简单,如:虚领顶劲只要求头自然正,含胸塌腰,只要立身中正不前俯后仰,左歪右斜,两腿分清虚实,尽管做的不够标准,仍要按照其要求去练习。这和写字一样,只要笔划对就行了。在练拳当中难免带一些僵硬动作和一些凹凸缺陷之处,属于正常现象。这些问题,在第一层功夫练习期间,不必过于计较,要求过高反被束缚。需要在第二层至第五层功夫期间逐步地将它完全克服掉,所谓一层深一层,层层妙无穷。费一日功力,即得一日这功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道理正在于此。功夫纯熟,处处合度自然周身内外,一气贯通,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在意识指挥下,按照身法规矩和逐势的动作要求,认真练习,每天保持练十趟拳,一般有半年时间,可以将拳架练熟,并且随着锻炼质量的提高,逐渐引起内气在肢体内的活动,就是以外形引内气的过程,也是从第一层功夫进入第二层功夫的分界线,这就是由摺熟而渐悟懂劲。

在第一层功夫期间,对逐势的技击含义不必追求,因为身法的要求尚未做到,便去结合技击方法,不但不能配合恰当,反而会出现顾上顾不了下,顾左顾不了右......本应逐步化去僵劲,过早追求技击却适得其反,越练越僵,影响功夫的进益。

在练第一层功夫期间,存在以上所说到的缺点,从风格上达不到外柔内刚,轻而不浮,沉而不僵......。而是外刚内空,有猛打,猛冲,猛起,猛落,有断劲,有顶劲,不能圆满顺随,(不从练功角度出发而疗病保健,是要轻灵自然,但属于浮飘华而不实,任其自然,不必按以上要求练习)。

第一层功夫在技击方面的表现

练习太极拳完成第一层功夫,在技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由于第一层功夫的身法达不到标准,存在着一些僵劲,断劲,丢劲,顶劲,在练习拳架时有凹凸缺陷之处,内气仅仅有感觉,不能一气贯通。发出来的劲,不是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而是一节飞跃到另一节的零断劲,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存在着这些问题,所以在技击方面不能引进落空,避实就虚,更不用说指挥如意,往往自己掌握不住自己的重心,漏洞百出。对抗性的比赛和搏击,乃是双方当场不让步,举手不留情,见缝插针,乘虚而入,所以完成第一层功夫是经不起这种实战考验的。不过与不练拳的人相比,还是强一些,有一定的灵活性,知道引劲落空,有时也偶然把对方发出去,但自己也难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容易失去重心,站不住脚,所以称为:一阴九阳根头棍。何为阴阳?按太极拳来说:虚为阴,实为阳;合为阴,开为阳;柔为阴,刚为阳;阴与阳,是对立的统一,缺一不可,二者又可以相互转化,练习太极拳按十份计算,练到阴阳相等,就是五阴五阳,是练习太极拳成功的标准。第一层功夫是一阴九阳、刚多柔少,阴阳很不平衡,悬殊过大,所以,做不到刚柔相济,运用自如。

第二层功夫的练习

第二层功夫的任务,是进一步去掉在练拳时,身手内外产生的僵劲和拙力,使身手内外协调一致,达到周身相随节节贯串,内气按拳架姿势的要求有规律地在体内里运行,达到一气贯通。

完成了第一层功夫,已经能够熟练地按逐势动作初步要求来练习,并且对内气活动已有明显的感觉,但是还不能进一步掌握住内气,这是因为在练拳过程中,身手内外不够协调,某一部位产生有矛盾,使内气不能贯通,意气不能合一,(何为矛盾?在练拳当中,肢体带有僵劲和用有拙力,使某一部位动作较快,过了,就会产生顶劲,某个部位动作较慢,不给,就会产生丢劲,凡是在运动过程中,动作不协调而产生偏倚,凹凸,缺陷之处,就是运动当中旌的矛盾),这些矛盾,只有进一步钻研,细心捉摸,才能逐步解决,身手内外不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虽然懂其要领,按其姿势练习,往往顾此失彼,正如写字,学会写再要求字的结构,这时,练拳者一定要注意,严格地掌握自己的身肢各部位,使之恰当,例如含胸塌腰,含胸过度则弯腰弓背,塌腰过度则挺胸扛肚,所以要把身肢各个部位的要求掌握适当,使矛盾对立统一起来,进一步结合和掌握放松的质量,使周身相合。周身相合分为内合和外合。外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髋合,左手与右足合,左肘与右膝合,右边皆如此,手与身相合,头与手相合,身与步相合。内合,即筋与骨相合,气与力相合;心与意相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肾与骨合,心意合一,周身内外一齐合住,心意一开,内外俱开,同时开中寓合,合中寓开,一开连一合,开合递相承。

第二层功夫当中对身体各单位的要求比较严格,处处解决矛盾,力求内气贯通,有时某个部位稍微动一点,内气就马上顺下去,的确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练拳者和身手内外,若有合不住的感觉,身体某个部位必然用了僵劲,产生了矛盾,将该部位调整恰当,气能顺,自然就会合住。

陈氏太极拳要求一举一动都不离缠丝劲,拳论中说:“缠丝劲发源于肾,处处皆有,无不然。”在运动中严格掌握缠丝法(即缠绕螺旋的运动方法),和缠丝劲(即用缠丝法练出来的劲),这是陈氏太极拳中的精华所在,缠丝法要求在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开髋屈膝,以腰为轴一动全动,掌心内外翻转,手往里转,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以肩领腰(指的是该侧的腰,实质上还是以腰为轴)手往外转,以腰摧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表现在上肢是旋腕转膀,表现在下肢是旋踝转腿,表现在身躯则是旋腰转背,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根在脚,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的空间旋转曲线。在练拳时,如果感到某一动作有不得势式不得劲处,就可以依据缠丝的顺遂处挪动一下腰腿,以求得顺遂,这样可使姿势得到纠正,所以在注意身肢各部位的要求,使周身相合的同时,掌握缠丝法的运动规律,是在第二层功夫练习当中解决矛盾的手段,和自我纠正的方法。如果有老师亲手捏架子,把身肢各个部位调整到位,使练拳者有一定的体会,思想上有一定的印象和认识,就比较容易掌握周身相结合和缠丝劲的方法。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照书本自学,困难就大一些,应学习一些生理知识,特别是有关生理解剖和经络方面的知识,以利正确理解。

人体的内气,在经络中运行,好比灌溉田地,人身的经络,好象农田的沟渠,经络不闭则气通,沟渠不塞而水行。练拳时如果身肢产生了矛盾,内气就会受阻而中断,行不到梢节(两手、两足尖端),只有经过练习,使周身各部位符合拳架的要求,就能解决矛盾,达到节节贯串,恰如疏通了被堵塞的水渠,使内气畅通,发于丹田,达到梢节,因此,练拳时要力求顺便,动作协调。

在第一层功夫期间,练拳者开始学拳架,架子练熟就感觉到内气在身肢内活动,于是很感举,对练拳不会有厌倦之感。进入第二层功夫,却感觉不到什么新鲜之处,在这一段时期中,会出现许多走弯路和反复现象。所谓走弯路,就是练拳者对太极拳的要领产生误解,或是掌握不准确,产生片面的认识,因而在练拳中出现了错误,练一段时间自己就会感到别扭,不得劲,或者老师会指出其错误;所谓反复,就是有时练的非常顺遂,好象有很大进步,但又练一段时间,不仅感觉不能什么进步,反而浑身别扭,怎么练都不得劲,还有时候练的非常顺遂,发劲也是呼呼带风,推手时却用不上。所以在第二层功夫当中,练拳往往会产生烦闷情绪;或者怀疑老师保守,不传诀窍;或者是因为自己身体素质差,耐力不够。虽然对内气有一定的感觉,但要贯通却不容易,拳论中说:“人人各具一太极,但看用功不用功”,又说:“只要用功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矣!”一般情况,需四年即可完成第二层功夫,达到一气贯通,便会恍然大悟。此时,真是水中火发,雪里开花,自然信心百倍,越练兴趣越高,真蒸蒸日上,练拳欲罢不能。“练拳者千人万人,练成者一人十人。“这种说法虽然是夸张,事实上半途而废的人占多数,这主要是在第二层功夫期间经不起考验,失去信心而中断的。攻克这个难关的方法没有什么诀窍,只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练习中处处循规蹈矩,刻苦盘架子,把周身练成一家,一动全动,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才能达到在运动中不丢不顶,任其变化,园转自如。常言道:“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通,再加上乾乾之功,持之以恒,终将成功。

第二层功夫的技击表现

从第一层功夫末期发现和感觉到有内气活动时开始,到第三层功夫初期为止,这一段落时间为第二层功夫,第二层功夫所需要的时间最长。初期阶段与末期阶段悬殊很大。第二功夫初期的技击表现与第一层功夫的技击表现一样,实用价值不大,第二功夫末期已接近第三层功夫,尚有一定的技击作用。下面按照第二层功夫中期阶段的技击表现进行介绍(以下第三层、四层、五层均按中期阶段的技击表现进行介绍)。

推手和练拳十分不开的,练拳时存在什么问题,在推手时就会出现什么破绽,给对方以可乘之机,所以说太极拳要求周身相随,切勿妄动。推手时,达到“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侵、任他巨力人来大,牵动四两拨千斤”。第二层功夫是调整身法,解决矛盾,达到节节贯穿的阶段。在练习当中身肢产生了矛盾,需要挪动腰腿,作一些自我纠正,产生矛盾本身就违背了周身相随和节节贯穿的原则,而调整身法的过程就是妄动。第二层功夫期间存在这些问题又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推手时仍有漏洞,对抗性的推手,对方会专门寻找这些薄弱环节,或者故意引诱对手出现这些问题而出奇制胜,因次在第二层功夫期间虽然比第一层功夫内劲要充足一些,也有一定的调整重心的能力,下盘也比较稳,可是对抗性推手,对方的进攻不会给你调整身法的时间,而利用你的缺陷,乘隙而入,必然会是你受力,因此勉强地去化,往往要带些顶、匾、丢、抗、的毛病,就会使自己控制不住重心,被迫退步,但此阶段也不会轻易被对方打倒,因为这是在牵动对方的同时受力的,对方虽然没有被完全引空,往往也会被牵动重心。如果对方进攻速度较慢,进逼不紧,尽力短,给了自己调整身法的余地,也能花掉对方的进攻。

在此阶段,主动进攻对方时,也容易带些僵劲,用些拙力,只能用一些简单的打法和撇人的方法。例如:小鬼推磨、瞒头扫雪等。遇巧也能将对方打倒。对方若要觉察到,识破了进攻的方法,不等被撇住,一晃而过,计划就要落空,或者他也用僵劲,不让撇住,就会出现拼力气,牛顶头现象,于是乱了手脚,沾粘连随都抛到脑后去了。总之,第二层功夫期间,不管进攻和走化都是比较勉强的,往往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尚未完全达到舍已从人,随机应变境界,虽能走化还容易出现丢匾和顶抗等赞美,因此,在推手时一推就乱了套,不能按推手的掤捋挤按的次序进行,所以说,二阴八阳是散手。

第三层功夫的练习

“要想拳练好,必把圈练小”。练习太极拳的步骤,由大圈到中圈,由中圈到小圈,由小圈而无圈,这里指的圈并非是指手脚的运行范围和轨迹,而是内气渐渐贯通为大圈,所谓大圈,由于动作不够十分协调内气比较薄弱,需要动作幅度大。第三层功夫就是由大圈而中圈的阶段,所谓中圈,内气比较充足,运动比较自如,动作幅度适中,就能使内气与动作配合一致。

在进入第三层功夫的初期,虽然内气能够贯通,但是还很薄弱,在练拳时稍微不注意,或者有时疲劳些,动作不够协调,都会影响内气的贯通和运行,在第二层功夫阶段,身手内外产生了矛盾,可以调整身法解决矛盾,使姿势顺随,内气贯通。到了第三层功夫,就不允许产生矛盾再调整身法,要求周身相随,切无妄动。在练习时每一着、每一势、举手投脚都要意到气到,以内气催外形,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运于骨缝之内,再由骨缝运于肌肤,贯注于四稍(两手指、两足尖端),复归于丹田,缠绕往来,轻灵圆转、不丢不顶、轻轻运动、圆转自如。

第三层功夫掌握了练习太极拳的内外要求和运动规律,有了自我纠正的能力,就可以脱离外因的指导,深入研究锻炼,走向成功的道路。

在练习第三层功夫对动作已经熟练地掌握,然后就要进一步追求技击方法,明确逐势的技击含义,同时,还要多练推手,推手是实践,是检验拳架的唯一标准。练习太极拳时对逐势的要求如同制造机器零件,推手就好象成装,如果零件制造的都很规格,机器安装起来就过硬,零件误差过大或者造错了,机器就成装不起来,同时,错在什么地方,安装时最确切,练拳当中存在的问题,一经对抗性的推手就能很明显地表现出来。练拳当中产生了偏倚和丢劲现象,在推手时就容易出现被势,自己势被就是对方进攻的机会,并且容易受力而不利走化。练拳当中产生的顶劲,在推手时,往往与对方顶抗,容易出现牛顶头的比力现象,不易做到舍己从人,因势利导。因此要循规蹈矩地练习拳架,初期少推手,或不推手,可以采取第一种推手方法“挽花”。到第三层功夫,尚需结合对抗性推手,使拳架得到检验和练习知彼功夫,同时检验内劲和发力,以及化劲的质量。总之,适当阶段用推手的方法来校正架子,检验架子,是最客观的办法。因为练习拳架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技击,如果拳架能够适应对抗性的推手,也就证明架子练习的准确,自己进一步下功夫就会更加充满信心。

拳论中说:“意气君来骨肉臣。”可见在练习太极拳时,要着重用意。而太极拳对姿势和动作的要求甚为严格,姿势不准确,内气难通行,意识就指挥不灵,就不能以心行气,可见姿势和动作的重要性。因此,二者必须结合起来,单纯为了疗病保健,逐势动作未能严格要求,开始练拳就是用意不用力,好象在做意识体操那样,练习起来也很舒服,表面看起来也是轻松柔和,其实是华而不实,属于浮飘,正规练习太极拳,要求轻而不浮,沉而不僵,外似处女,内似金刚,也就是外柔内刚,(有充沛的内劲)。柔中寓刚。而只要求轻松柔和,用意不用力,没有内含刚劲是不行的。所以,在第一层功夫当中,思想注意力主要是学习和掌握第一路太极拳的外形姿势;第二层功夫注意力主要是发现在运动当中身手内外产生的矛盾,调整身法,达到内气通行。完成第二层功夫进入第三层功夫,已经疏通了内气,才能够着重用意,用意不用力,一举一动先意而后动形,也就是在大脑支配下进行意气的运动,在练习太极拳时,肢体动作是意的外部表现,隐于内的是内气活动的过程,显于外的则是神态和外气的动荡表现,内气可由内发之于外,也可以由外敛之于内,在运动当中必须做到圆满顺随,在意识指挥下,不丢不顶,圆转自如,并且要把意注于动作之中,千万不可只顾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而忽视动作,否则,就会产生神态呆滞,气不仅不能畅通,反而会造成气势散慢的病象。所以说: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在第一层功夫阶段,好比刚出土的玉米幼苗,尽管肥水充足,长得仍然很慢;第二层功夫好比玉米长了一尺多高正要拔节,到了第三层功夫,就好比玉米拔节一样,只要水肥充足,有一星期时间就会长好几尺高。练习太极拳的肥、水就是要下功夫。进入第三层功夫,已有一定水平,同时体质也练强壮,可以加大运动量,每天练习十五趟拳,(其中三至趟二路拳),还要抖大杆子,练习刀、枪、剑、棍等器械和单势发劲动作。这样练习一般有两年时间,就可以进入第四层功夫。那么单练一路太极拳,不练其它行不行呢?只练一路太极拳也可以,不过,经不起大战,太极拳有阴柔轻灵的一面,譬之和风细雨,太极拳阳刚沉着一面,譬之雷霆万钧,两者兼备互用,才得太极两仪,单凭触觉灵敏,则有被动而无主动,好象有轻武器而无重武器,不易引动对方和放劲干脆;相反地,易被对方所引动。所以在第三层功夫期间,能够做到周身相随,不用僵劲,再加上练习第二路(炮捶)和抖杆子等,加强耐力和爆发力,功夫更加扎实,才能战胜强敌。

在第一层功夫和第二层功夫当中,虽然已掌握了外形动作,但是身手内外尚未完全合度,在练拳时,有时应该吸气,由于动作僵滞,吸不满;应该呼气,由于内外不合呼不净。如果这样硬要按标准的呼吸机械地配合,不仅得不到收效,反而徒劳无益。所以,在第一层功夫和第二层功夫期,练拳时一定要自然呼吸,怎样自然呼吸呢?就是错从错处来,标准的动作应该吸气,由于动作不协调,该动作则应呼气,那么就呼气,反之应该吸气……。千万不要以不标准的动作,按标准的呼吸往上套,随着练习太极拳质量的提高(进入第三层功夫),动作比较协调,内外基本上能够合一,在练习太极拳时,一般的动作也会自然地与呼吸准确的配合起来。同时,对一些比较细致、复杂、疾速的动作,还需要有意识细心地加以配合准确的呼吸,进一步使动作与呼吸完全配合一致地逐步达到顺其自然,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转换,轻轻运行,默默停止,以意运行……。“开则俱开,合由俱合,顺随自然”。“一开一合阴阳备,四体(两手两足)锻勤骨节张。”“每天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

第三层功夫的技击表现

太极拳练到高级境界,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就能够准确地按一定程序交替活动:同时肌肉了能协调地收缩与放松,即或偶然受到突然刺激,也不会使这种协调的动作受到损害。做到这一点,表明肌肉的活动与内脏器官之间,已建立了极巩固的协调关系。换句话说:一处动全体皆动,一处静全体皆静,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周身上下缠绕螺旋,没有抽扯之形,没有提拔之意,撞之而不开,破之而不散,混然一圆,方为合格。太极拳练到高级境界,是把周身练成一个能适应客观条件变化的完整而坚固的体系。

第三层功夫虽然达到内气贯通,动作比较协调,仅在不受外界干扰,自己练习太极拳时,身手内外能够组成这种体系。因为,内气虽然贯通,还是比较簿弱的,肌肉的活动现内脏器官之间建立的协调体系,不够稳固。因此,在对抗性推手和技击时,遇到一般比较轻缓的进攻能够舍己从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引进落空,避实击虚,运化自如。一遇劲敌,进攻速度较快,力量较强,就会感到掤劲的不足,有欲要将身法压匾之意(有可能要破坏不偏不倚,八面支撑,立于不败之地的身法),在这种情况下,要带生硬将对方发出去(就是没有完全引进落空,对方虽占被动局面,但还有点反抗能力而被发出去)。往往不够干脆,拖泥带水,使对方虽然失败,内心不服。对于一般推手,也是先化掉对方进攻的来劲,使对方扑空,或者封住对方,换过劲来,再将对方发出去;如果对方识破,欲被封住,就一晃而过,不等封死,或者在进劲时,带试探的进劲,就不容易将对方发出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快封、快引、使对方被动,或失势,自己也慌张,没有十分把握地去发对方,所以,把对方虽发出去,也难使对方心悦诚服。

由于在第三层功夫中,因自己内气不够充足,周身组成的体系不够巩固,引进和发出对方都带着生硬和勉强,所以说:“三阴七阳犹觉硬”。

第四层功夫的练习

第四层功夫是由中圈而小圈的阶段。练到了第四层功夫已经进入高级境界,接近成功,对具体练习的方法,动作要领,逐势的技击含义注意事项以及逐势的内气运行,呼吸与动作配合等,皆完全掌握。在练习太极拳时,举手投足,不仅做到意到气到,并且要带有实战的意识,象在战场上和敌人作战一样,一式一势,连绵贯串,周身相随,承上启下。下面介绍的一些拳式是假设性的临敌实战法。例如:铺地锦势与跌岔呼应,跌岔悬空直下,右脚踏地如金石声,以跌敌人之足,左足蹬人臁骨,可破其勇,右手展开胳膊握地而上,左手前冲以推人之胸,此则以髀股后坐人之膝,右手拳屈有欲前击之意,左脚展开如不得胜,两手右向捺地,用扫膛鞭以扫群敌下臁,则难自解,此以同类呼应者如此。

以上谈到拳势的技击方法,虽是各有用法,又是千变万化,整打零用,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主要说明在第四层功夫的练习当中,需有临敌之意,在练拳时假设周围都是敌人,在意的指挥下,皆有中气收放,宰乎其中,对周围假设性的敌人,进行激烈的战斗,所以说:“练拳时无人如有人。”真正遇敌交战,要做到胆愈大,心愈细,“有人如无人”‘正如三国志里“长坂坡”中赵子龙,怀抱阿斗,在曹*八十万大军中,匹马单枪,杀进杀出,如入进了无人之境。

第四层功夫和第三层功夫的练习项目(如拳、器械等)相同。一般需要三年可达第五层功夫。

第四层功夫的技击表现

第四层功夫在技击方面与第三层功夫的差别很大。

第三层功夫是化掉对方进攻的劲,解除本身的矛盾,达到己顺人被,然后换过劲来才能反击,谓之一般水平;第四层功夫可以连化带发,进入了高级境界,其原因是:功夫到此阶段,内劲已经非常充足,意气换的灵,周身组成的体系比较巩固。在推手时,对方的进攻对自己的威胁不大,触着即变换身法,很容易地将其劲化空,表现出神以智来,智以藏住的特点,隐于内而不显于外,随人之动而不断改变方向,不丢不顶,内部调整,变化不令人知,处处意在人先,能够做到舍己从人,随机应变,避实击虚,而且动作小,落点准,威力大,化劲容易,发劲干脆,遇人交手时只见将人发出去,看不见有多大动作,好象站着没有动一样(这里说的是一般人看好象没动,因为不是拳打脚踢的那种动作)而且重心稳定。

一次我的一个族兄(我这个族兄也是练拳的)从外地回来,邀我父亲去他家玩(我这族兄与我父亲同岁,身材魁梧,体重一百六十余斤,我父亲体重一百一十余斤,他邀我父亲去他家玩是有目的的)。当我父亲一进屋门,他从背后突然双手抓住我父亲的右膊,合住劲带反关节猛然下采,同时问:“九,九叔(我父亲大排行,行九)这样采劲该怎么破?”(这样突然袭击,一般水平是不好解脱的,再加上他和父亲力量悬殊很大,满以为能将我父亲难为住),我父亲只一抖,只见我那个族兄头朝下,脚步朝上,头部离开地在一米多高,我父亲急转身,抢上一步,弓右腿,我那族兄的头正好跌在我父亲的大腿上,我父亲双手抱着他,有把他平放在地上,吓的他面色苍白,当场还有伯先兄和立业兄(现在这三人还健在),甚感到惊奇。此事如不知内情者,都感到象说神化,认为不要说一只胳膊向后一抖,就是两只胳臂抱住一百六十斤的大个,也仍不了那几尺高。是这样的,真正抱着是扔不起来的,那又是怎样抖起来的呢?其实也很简单,当他从背后双手抓住胳膊猛然下采时,我父亲重心下沉,身体微左转,重心向左移,右胳膊随着他的采劲,逆缠向下,弧形向后,将对方引进落空。此时,由于他用力过猛,一扑空身体向前抢,脚已经离开地面,正当他失去重心的一刹那间,我父亲的身体并没有停顿,继续左转,但重心又从背后由左向右移,胳膊继续逆缠向后上方撩起,正好是绞住我那族兄的腿部,而且是向上撩,实际上他是在空中被拨转了180度,使之头朝下,脚朝上扔了起来,由于动作小巧灵敏而又准确,因势利导,得机得势,刹那间,如迅蕾不及掩耳,奇快无比,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只见一抖便将人扔了起来,其实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乃是四阴六阳连引带击也。

所以说:“四阴六阳类好手,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接触对方)”。

第五层功夫的练习

第五层功夫是由小圈而无圈,也就是由形归无迹的阶段。

练到第五层功夫(这里指五层功夫的初期),基本上已经成功,在技击方面达到刚柔相济、松活弹抖的高级境界。但是,还应继续深造,志不可满,要继续下功夫,愈练愈精,仍然是费一日之功即得一日之成效。虽然达到了刚柔相济,但刚柔相济的质量又有不同,一般来说,柔能克刚,但是如果质量悬殊过大,就不一定了,柔化的再好,只能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爬,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仍然是与人交手而已。如果是枪膛里射出来子弹的那种刚劲,柔化的水平再高,也难以化掉,这就不是柔克刚,而是刚要克柔了。所以说,柔能克刚,刚能克柔,刚能克刚,柔能克柔,道理正在于此。否则,只要练几天太极拳都能知道柔能克刚,避实击虚,不与对方顶劲,难道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绝对不是这样的。拳论中所说:“出手不见手,见手不能走”,又说:“若是功夫纯熟,由其大无外之圈,造到其小无内之境,不遇劲敌则已,如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之摧枯拉朽,孰能挡之”?凡是此类,补仅是一方功夫纯,相应二者水平差距很大。乃是,柔能克刚,刚还能克柔,反之,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乃是人刚我柔,千变万化,难分胜负。因而太极拳练到第五层功夫,不能自满,还要刻苦锻炼,精益求精。完成了五层功夫,内劲十分充足,动作又非常灵活顺,内有虚实变换,外面看不见,全体空灵,变化无端,随心所欲。

第五层功夫的技击表现

完成第五层功夫,达一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周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具浑然。“诚于中,形于外,千变万化自无穷,火候到纯青,法密理精,浑身轻灵,左右拿出应应应。”

“神穆穆,貌皇皇,气象浑纯,虑灵具一心,万象藏五蕴。寂然不动若遇人,谁知道,阴阴结合在此身。任凭他四面八方人难近,纵有那勇猛过人,突然来侵倾者倾,跌者跌,莫测其神,且更有那去难击,进难进,如站在园石头上立不稳,实在险峻。后悔难免陨。岂有别法门,只要功夫纯,全凭着,一开一合,一笔横扫千人军。”

“太极阴阳真造化,鸳鸯绣出从君看。”

“脚踢拳打下乘拳,妙手无处不浑然,任他四周都是敌,此身一动悉颠连。我身无处非太极,无心成化成珠园,遭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

余高祖陈耕耘以保镖为业,一次保镖经山东掖县一带,镖车停在店内,晚饭后和“王先生”(会计)一路到村头看夜戏。当地有个拳技名手,武艺高强,弟子众多。有心试试耕耘公武艺究竟如何,如是不怎么样,等镖车一出村,进入山区,就要动手抢劫,于是他先派了几十名弟子,装着也去看戏。一到戏台子底下,把耕耘公团团围住,然后前后拥挤,象潮水一样向耕耘公身上撞扑过来,可是,无论他们怎样拥挤,耕耘公的步伐丝毫不动。凡近身者,倾的倾,跌的跌,不抗自颓,如水触石,虽然如此,耕耘公感到来者不善,是有意闹事,就对王先生说:“今天这戏咱们不能看,回去吧!”那些人一听说要回去,都先跑了。谁知道回去的路上有一段两面都是水池,只有中间一条小路。那些人先跑了过去,把路挡住,打算等着耕耘公挤着过去,将他推下水池。耕耘公识破对方阵势,随手掏出长杆烟袋喊着(长杆烟袋是他随身带着抽烟用的):“借光!借光!借光~~~~!”走在人群中间往两边猛拨,只见那些人象下饺子一样,仆仆通通,被扔进水池好几个,后边的一看,“哇”一声全跑掉了。第二天,余高祖正在堂屋椅子上坐着,(过去由于社会黑暗,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警惕,不管坐站,都要立身要占巧地,方便进退,利于攻守,坐椅子只能跨一个角,如遇突然袭击,可以随时应战),突然闯进一个彪形大汉(此人是当地的名师)。他一进门,喊一声:“陈老师!”随之便弓身下拜(他并不是真的要拜老师)。看着他要爬到地下。“呼”的一声照耕耘公猛扑过来,双掌大有将耕耘公连人带椅都按碎之势。当他扑到耕耘公胸部,在此迅雷不及掩耳之际,耕耘公便将身子一闪,左手向上缠,右手向下缠,使对方双掌扑空,同时上前一步进右肩,打到对方胸下部。只见那人腾空而起,乃是陈氏太极拳中的迎门靠。此人的功夫也很过硬,当被扔到门中时,他就用脚尖钩住门槛,舍过身子反扑过来。这时耕耘公已经站起来,有了充分的战斗准备,等他扑到跟随前,闪身将对方右胳膊向下一挽,进一栽靠,触其右肋,“呼”的一声将了人屋里击到屋外,脊背拖着地后又向前挫了几尺远,将脊背上的肉皮挫破,半天爬不起来。可是此人性情直爽,对耕耘公的拳艺心悦诚服,转怒为喜,不但不计较往事,反而再三诚恳地挽留耕耘公住下,将他所有的徒弟统统集中在此地,当面介绍耕耘公的拳技,又请石匠树碑,将此交往的经过,前前后后,如实记载在石碑上面。后来袁世凯经过山东见此碑文,深慕其技,遂聘请余曾祖父延熙公(余高祖已下世)。到他衙门,教其子侄。

余父陈照旭,一九五四年曾让人(温县菜园沟大队的“陈百方”今年五十岁)用砖头照他身上扔,砖头碰到身,随即反击回去,身上并没有伤痕,因为练到第五层功夫,身躯各部位都相当灵敏,周身无处不是手,完全是自然反应,砖头打在身上,象我们打篮球时,接球的缓冲,随即再扔出去那样,可见,达到五阴五阳,周身协调,刚柔相济,粘沾连随,蓄发相变,是何等巧妙和准确。

总之,完成第五层功夫已经是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大脑皮层中兴奋的抑制过程,肌肉收缩和放松,即或偶然受到突然刺激,也不会使这种协调的动作受到损害,肌肉的活动与内脏器官之间已建立了巩固的协调关系,一举一动,阴阳皆能调解平衡,八面支撑。所以说:“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仿称妙手,妙手一运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遭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

但是,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太极拳的锻炼也如此,终身不可尽其妙。

本文标题: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夫-正宗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夫简单介绍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906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