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甘肃张掖8月24日电 (丁思 艾庆龙 黄婉怡)早就听闻“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认江南”的佳句,来自广东的自媒体人、“码头青年”主笔林飞仍有些许怀疑,直至连日来在甘肃张掖的实地探访、“眼见为实”,他说,“原以为这里贫瘠苍凉,没想到真是塞上江南”。
21日至24日,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媒体人应邀探秘古丝路,走进甘肃张掖,聚焦当地乡村振兴、智能温室现代农业、“中国彩虹山”七彩丹霞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大佛寺文化遗产保护、裕固族文化旅游发展等内容。
知名度与实力不匹配的张掖
早在2000多年前,被高原、山脉、沙漠、草原包围的狭长区域河西走廊,站在了那个时代“对外开放”的前沿。有人比喻,河西四郡组成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城市群”,恰如今天海洋时代,由香港、深圳、广州、澳门领衔的粤港澳大湾区。
图为讲述丝路传奇的实景剧《回道张掖》。 阙道华 摄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历史上又称“甘州”,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
第一次到访张掖的林飞走进位于戈壁滩上的现代智能玻璃温室,眼前所见出乎他的意料:个头相似的辣椒整齐挂在高达5米的根茎上,穿戴防护服的农民开着小拖车,穿梭在划定好的区域进行采摘,完全没有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恰如一座“农业工厂”。
“工厂里的无土瓜果蔬菜,吃到了食物本来的味道,简直有点不适应。”林飞说,来到张掖,总是伴随着很多的惊喜与震撼,张掖所特有的丹霞地貌、沙漠风光、西域历史遗迹等保留非常完好,中国西部差异化的游览体验将成为南方游客追逐于此的兴趣点。
“张掖的知名度和它的实力,太不匹配了。”林飞希望,这些与众不同的“美”能尽快走出深闺,世界共享。
“隐秘的角落”是座宝库
闻名中外的室内卧佛、层理交错的七彩丹霞地貌……眼前所见所闻,对于到访过甘肃10多次的资深媒体记者阙道华来说,“甘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想到这么美的张掖我竟是第一次来。”
图为张掖肃南康乐草原。 阙道华 摄阙道华是《羊城体育》副总编辑,每行至一处,他都习惯用手中的相机留下影像。“要将这些都打包,通过媒体传播的方式让粤港澳大湾区的民众多了解认识甘肃。”他说,很多人都低估了甘肃,尤其是河西走廊对于中华文化、现代文化观念、饮食、农业等的演变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中华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的“搬运工”。
“以前,大家都喜欢找一些景点打卡游玩,如今,沉浸式、体验式的旅游方式成为当下游客‘慢游’的新风向。”阙道华说,而这些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风情正是甘肃所特有的,“这里是完全不同于珠三角地区人文、饮食、地理的宝地,随着时代发展,甘肃的美也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发掘。”
23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探访了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裕固族聚居地——肃南县。掩映在蓝天白云之下,听着裕固族姑娘唱民歌,漫步在草场中的木质栈道,《东莞日报》要闻评论部副主任张朝霞直言“张掖是一处隐秘的角落,好多人还不知道,它更是一座宝库”。
搭桥梁,推动海陆丝路两地发展
张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我国西北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明显的区位优势和邻近中西亚市场成为了张朝霞眼中的“宝地”。她接受记者采访说,“在东莞,可以一睹整个中国智能手机制造链的过程,甘肃人力成本低,距离海外市场较近,将来可成为东莞企业转移至西部的起承转合之地。”
另外,甘肃也是粤港澳地区的主要“菜篮子”之一,“双方可以在农业对接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张朝霞说,她将通过媒体的方式,将藏于深闺、不被外界熟悉的多面甘肃展现给外界。
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媒体采访团成员在张掖丹霞接受61阅读记者采访。 阙道华 摄张掖采访期间,香港港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社长郭灵还通过网络连线“云游”七彩丹霞,她一边遗憾未能再次实地走访甘肃,一边又惊叹雨中“中国彩虹山”的色彩斑斓,“甘肃美丽的地方太多了,媒体人要讲好甘肃故事,不要让外界停留在甘肃只有敦煌和沙漠的印象。”
采访团中的“95后”记者唐丽玲,来自深圳新闻网,从小成长于南方城市的她惊讶于北方的粗狂之美。之所以选择新闻行业,就是要发掘一些故事,展现世间的美,让它们变成一种财富,让世界变得更为公平。“此行我也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的报道方式,尽最大努力让海内外游客读懂张掖的美。”(完)
【编辑:叶攀】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61k阅读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标题:粤港澳媒体人“看”张掖:这处“隐秘的角落”是宝地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