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于2020年2月21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徐南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时飞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王福生介绍科技创新支撑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请来了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先生,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先生,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陈时飞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先生、王福生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科技创新支撑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徐部长做介绍。
徐南平: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科技攻关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科技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关于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急人民之所急,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明确“做什么”。按照“可治、可防”的目标要求,面对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确定了病原学和流行病学、检测技术和产品、药物和临床救治、疫苗研发、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
二是明确“谁来做”。聚焦主体任务,发挥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控中心等主体研究力量的作用,广泛动员全国高校、院所和企业参与,与一线医疗机构紧密互动,组织精锐力量,全国科研一盘棋,全力推进科技攻关。
三是明确“怎么做”。在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统筹下,刘鹤副总理靠前指挥,明确要求以结果导向、实战应用为出发点,坚持科研与临床救治、防控实践相结合,按照“战时管理”,设立专班,挂图作战,责任到人,争分夺秒,全速推进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主体任务的实施。部门协同,研审联动,特事特办,合法合规,加强服务,主动对接和协调解决科研一线的实际问题。
四是“做到哪一步”。面临重大疫情挑战,得益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我国以往的科技积累和各部门的团结协作,科技攻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在病原学和流行病学方面,第一时间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诊断技术的快速推进和药物疫苗开发奠定基础;持续深化病毒传播途径研究,为防控策略的优化提供科技支撑。
在药物和临床救治方面,加快推进“三药三方案”研究,中医药在阻断轻型患者向重型患者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纳入了第三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磷酸氯喹用于轻型、普通型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纳入了第六版诊疗方案;针对重型患者治疗采用的恢复期血浆治疗纳入了第五版诊疗方案。
在疫苗研发方面,多路线部署并行推进研发,预计最快的疫苗将于4月下旬左右申报临床试验,就目前而言,我国各类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制都基本与国外同步。
在检测试剂研发方面,在疫情之初迅速推进完成核酸诊断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灵敏度高、操作便捷的快速检测产品开发。
在动物模型方面,完成了小鼠、猴感染新冠病毒的动物模型构建,为药物筛选、疫苗研发以及病毒传播机制的研究提供支撑。
自1月20日组建科研攻关组以来,已经过去了1个月时间,1个月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很短暂,但对于和疾病斗争的患者来说时间非常漫长,全国科技界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不断拿出切实有效管用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分忧,为人民解难。谢谢。
胡凯红:
谢谢。现在开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请问目前新增确诊病例是否呈现放缓趋势?现在疫情的拐点是否已经到来?我们看到国家卫健委近期公布的疫情数字,现在除湖北以外全国的新增确诊病例是呈下降趋势,是不是全国疫情防控的趋势已经整体向好?谢谢。
曾益新: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特别是全国的医务工作者奋力拼搏,全国各行各业都给予大力支持。所以,正像您刚才讲的,疫情的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疫情的形势出现了积极向好的趋势。我在这个PPT上列出6组数字,概括的讲可以称之为四个下降、一个增加,还有部分省份零报告,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这样可以让大家对疫情的形势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第一个下降是新增的确诊病例总数在逐步的下降。全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从2月12日最高峰的15152例下降到了2月20日的900例以内。第二个下降是全国除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从最高峰2月3日的890例下降到2月20日的300例以内,258例。第三个下降是湖北除武汉以外的其他地市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从最高峰2月12日的1404例下降到2月20日的400例以内。第四个下降是武汉每日新增的确诊病例从最高峰的2月13日的3910例下降到2月20日的400例以内。还有一个增加,2月18日起,全国新增的治愈出院病例数快速增加,已经连续三天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其中2月20日两者的差值是1220例,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的出院病例数均大于或等于新增确诊病例数。这充分释放了疫情好转的信号。
部分省份的零报告,也就是新增病例零报告的省份逐渐增多,从西藏自治区1月30日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以来,截至2月20日已有内蒙古、辽宁等总共1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其中青海已连续15天零报告,辽宁、贵州、甘肃、新疆四个省份已连续4天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连续3天零报告。
除了刚刚讲的四个下降、一个增加,部分省份零报告之外,我还想给大家介绍的是,疑似病例存量正在加速消化。全国除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新增疑似病例逐日下降,从最高峰2月6日的2211例降到2月20日的335例。同时,医学观察人数也在持续下降,全国每天尚在医学观察的人数从最高峰的2月7日的19万人降到2月19日的12万人。
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全国总体趋势向好,疫情爆发的趋势得到控制,已有部分省市出现新确诊病例的零增长,刚才PPT里面白色的那些省份是零报告的省份。但是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新增死亡病例还比较多,我们仍要高度重视。
从全国来看,一定要落实好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应对的要求,差异化推进以县域为单位的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各项措施,严防疫情的反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谢谢。
彭博社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湖北省决定不再需要公布临床诊断病例,这是否意味着所有病人在湖北省只有在接受核酸检测之后才能确诊,拿掉临床诊断病例之后,为什么当前公布的确诊病例下滑幅度如此之大?从18日的1700多人降低到19日的349人。第二个问题,关于新冠肺炎治疗方案和药物的审批情况。目前有关药物的审批情况进展如何?对于瑞德西韦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还有没有更多的进展?如果有的话,下一步的工作将是什么?谢谢。
曾益新: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您对疫情的诊断情况非常关心。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昨天在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已经请北大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大夫做了非常详细的解释,请您看一看他的说明。谢谢。
徐南平:
谢谢你的提问。药物研发问题全社会都很关注,媒体界也很关心,我想借这个机会从两个方面回答一下。一是药物研发的整体情况。大家知道,药物研发时间都很长,但是这次时间非常紧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药物研发还是要坚持六个字,“安全、有效、可供”。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们从一些老药中进行筛选,就是已经上市的或者正在临床研究的药物,安全是有保证的。刚才提问涉及到药的供给问题,药再好,不能生产,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这六个字是我们药物研发的基本要求。
目前来说,药物研发基本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药物的初选。专家学者根据经验和现代药物涉及的理论方法,筛选可能对新型冠状肺炎有效的药物。第二阶段是体外实验。我们针对这些提出来的药物进行体外抗病毒实验,确定药物是否在体外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第三阶段,如果体外实验效果比较好,我们要安排小规模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表现比较好,我们就要组织开展较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确认有效性。对临床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的药物,通过一定的程序向治疗组推荐进入诊疗方案。
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最新的进展情况。前面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已经介绍了“三药三方案”,首先有三个药已经纳入了诊疗方案,说明医生可以选用。首先是中医药,第三版就进了,然后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不断完善,现在看来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6万例,占比在85%以上。总体来看,当前的中医治疗有一定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第二个是磷酸氯喹,它是一个上市的老药,现在经过五个阶段的研究,磷酸氯喹在北京、广东一共做了135例试验。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治疗轻型和普通型患者130例,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一例轻型或者普通型向重型转变。一共治疗了5例重型患者,4例已经出院,1例转为普通型。总体来说效果不错,现在已经进入第六版诊疗方案,我们希望在大规模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疗效。
第三个进入方案的是恢复期血浆的治疗,这是第五版纳入的,第六版进一步明确,适合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另外三个药物正处在临床试验阶段,第一个是法匹拉韦,在深圳做了80例对照试验,目前观察效果不错。专家建议再进一步扩大试验,考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第二个是干细胞治疗。现在已经有4例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出院,将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第三个就是刚才这位记者先生提出来的瑞德西韦,科学家进行的体外试验,显示对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我们通过有关机构,和吉利德公司进行联系,现在在武汉有10个医院参与,进行临床试验。现在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入组超过200例,轻型和普通型患者超过30例。所以,要问结果的话,我跟大家一样,非常期待,因为它是双盲试验,所以我所知道的和大家一样多。刚才这位先生提出来,如果效果好怎么办,我们一直保持和吉利德公司的良好沟通,效果好的话,在人民利益第一的前提下,我们会和吉利德一起找到合适的药物供给方法。谢谢。
陈时飞:
谢谢这位外国朋友的问题,我回答一下国家药监局开展药品应急审批的进展情况。疫情发生以来,国家药监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科学有序精准的开展了药品防控新冠肺炎应急审批工作。一是第一时间依法启动了应急审批工作机制,组建了以院士为核心的专家组,专家组有来自药学、药理、毒理、临床各方面国内知名的专家,确定了统一指挥、早期介入、随到随审、科学审批的工作原则。二是迅速集中审评专家内部的力量,制定了抗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的技术指导原则以及药物研发安全有效的要求,主动对接服务药物研发单位,助力药物研发能够提高速度、提高质量。三是坚决把药物的安全有效作为根本标准,要尊重科学,同时我们要创造创新审批工作的方法,对成熟度比较高的药品,前期工作基础比较扎实的药品,我们开展了并联审评、检查检验、快速审批,为防控救治新冠肺炎提供药物的保障。
从目前临床用药的情况来看,一批安全有效的化学药品和中药已经进入一线临床医生的用药方案,包括以前已经批准上市的抗病毒的化学药品和一些中成药,以及已经在广泛应用的医疗机构制剂,据了解,已经有超过80个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用于一线诊疗,这些药品在医疗实践中已经取得比较好的结果。
另外,我们按照安全守底线、疗效有证据、质量能保证、审评超常规的原则,批准了5个新药进入临床试验,目前进展比较顺利。对先前已经基本完成研究、用于非新冠肺炎适应症的药品,凡是列入到科研攻关组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攻关项目,启动了优先审评审批的程序,特事特办,批准上市,供前线医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使用,选择进入临床治疗方案。
国家药监局特别重视疫苗的研发进展,我们为此特别组织了专家团队,逐一对接科研攻关组,推进疫苗重点项目。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审评团队做到提前介入指导服务,同步跟进研发进程。对于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和疫苗,国家药监局将会争分夺秒完成技术审评,第一时间批准这些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抗击新冠肺炎。我想在这里强调,我们非常注重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保护受试者的权益,保证试验结果数据真实可靠可信,我们还部署了各地对防疫防控药品和医疗器械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药械的违法行为,确保安全和质量。
下一步,国家药监局将继续密切跟踪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工作的需要,跟进最新科技攻关项目的成果和进展,做好应急审评审批的准备,坚决打赢这场防控新冠肺炎的阻击战。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我们知道之前有专家介绍新冠肺炎属于自限性疾病,请问轻症患者是否可以在家自行隔离服药?怎么看待自限性疾病呢?谢谢。
王福生:
自限性疾病是个专业术语,一般指病原体急性感染后虽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但这些症状持续时间不长,即使未经治疗,临床症状也会消失,不会对身体造成永久的伤害,也不导致慢性感染,这就叫急性自限性疾病。比如普通感冒,主要是注意休息,适当多喝水,保持营养,即使不经过特殊治疗,相关的症状也会在一个星期左右消失。
以感冒为例,自限性疾病的临床病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潜伏期、进展期和康复期。所谓潜伏期,主要是病毒进入人体大量复制,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所谓进展期,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病毒相互作用,导致呼吸道炎症等一系列病变,同时出现临床症状等变化;所谓康复期,就是人体的免疫功能战胜了病毒,清除人体内的病毒。患者经过这三个阶段就好了,病人也就自然康复了。当然,自限性疾病不等于不需要治疗。
具体到新冠肺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临床上占比超过80%以上。轻症患者如果身体基础条件比较好,休息好,保持良好心情,饮食得当,发病以后,人体免疫整体上占有优势,就有可能逐渐康复。即使是比较重的病人,如果能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适当用些药物,必要时吸氧,就能维持一个好的人体免疫状态,缩短发病期,较快的进入到康复期。一般也不会造成后遗症,因此大家不必过分恐慌。
但是如果是高龄老人,或者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疾病的人,如果不重视,即使普通感冒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器官或者组织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对于免疫力低的人群患有新冠肺炎,应该更加重视,患者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受凉,适当加强营养,最重要的是不要恐惧,要有信心,保持良好心态,心态是最好的免疫力,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也可以逐渐康复。
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由于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比较强,不管轻症还是重症,一定要注意隔离,尽可能减少密切接触,减少传染给其他人的机会。谢谢。
澳门日报记者:根据媒体报道,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以及多家国外医疗机构都在加班加点进行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请问目前我国疫苗研发进度如何?谢谢。
曾益新:
谢谢记者对疫苗研发的关心。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大家都知道,我们有好几种传染病,像天花、脊髓灰质炎、狂犬病等,都是靠疫苗才得以消灭或者得以预防。1979年我们宣布消灭了天花,2000年宣布消灭了脊髓灰质炎,这都是疫苗的功劳。但是疫苗的研发也和新药一样,研发过程有一个相对比较固定的程序,是一个比较耗时间的过程。刚才徐南平副部长和陈时飞副局长都对这个过程做了一些阐述。这个过程中,研发疫苗首先需要设计并且确定它的有效成分,比如选取适合做疫苗的病毒毒种,并不是所有的毒株都适合做疫苗,要选到一个合适的病毒毒株,或者是选取病毒里面能够制造疫苗的关键蛋白,或者是基因序列,进而进行生产工艺的建立和质量控制,完成一系列的试验,包括疫苗在动物模型上的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以获得足够的数据来支持进一步申请开展临床试验。所以过程比较复杂,而且由于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毒,我们对它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在疫苗的研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中国的疫苗研发技术这些年进步很大,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在我国举国体制的优势下,我们协调各方力量来组成疫苗的研发攻关团队,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以赴加快速度,在尊重科学、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研发时间,力争早日投入使用。
目前,最新的进展情况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现在是5条技术路线在同步开展,大家看片子上,左边是冠状病毒的示意图,右边是开发疫苗的5条技术路线的示意图,最上面的是灭活疫苗,就是把新冠病毒生产出来以后进行灭活,灭活的病毒经过安全性、有效性评价以后就可以用于临床试验。第二条技术路线是重组基因工程疫苗,就是把新冠病毒的最有可能作为抗原的蛋白,我们选的是S蛋白,通过基因工程的办法来大量生产,把它注射到人体,产生抗体,就有可能抵抗新冠病毒的感染。第三条路线是用腺病毒作为载体,腺病毒是经过改造的病毒,用这个作为载体去表达新冠病毒的蛋白,就是S蛋白,腺病毒可以感染我们的呼吸道,在呼吸道里面表达新冠病毒的S蛋白,这个S蛋白表达出来以后就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具有抵抗新冠病毒感染的能力。第四条路线是核酸疫苗,包括了mRNA疫苗和DNA疫苗,这两种路线都是把核酸,包括一些载体,或者是用纳米颗粒把它包裹,然后注射到人体里面。核酸疫苗进去以后,它可以表达出蛋白质,也就是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它可以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形成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抵抗力。第五条路线是用减毒的流感病毒疫苗作为载体,我们已经有批准上市的减毒的流感病毒疫苗,在这个流感病毒上面,增加一个新冠病毒的蛋白,如果这个技术路线成功的话,就既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又可以预防流感,因为这个季节也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这样的话临床意义是非常大的。现在我们是五条技术路线在同步加快推进。
目前,有部分的项目已经进入到动物试验阶段,给大家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疫苗的研发比喻成建造一栋楼,现在我们的进度可以说地基已经打好了,楼体也已经冒出地面,我们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一层一层往上建,然后再进入装修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如果疫情需要,可以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来启动疫苗的应急使用,以及应急审评审批的程序。在确保安全有效可及的前提下,估计最快在今年4到5月份可以有部分的疫苗进入临床试验,或者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争取进入应急使用。这是我们对疫苗工作的基本分析和判断。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各行各业正在有序恢复生产,包括农村地区正在恢复春耕,请问从病毒传播方式方面,在座的各位专家对大家做好防护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谢谢。
周琪: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进入复工复产的阶段,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当我们回到办公室、进到车间、到田间劳作的时候,有多大的风险被病毒感染,如何防护?要讲清这个问题,实际我们要讲两个方面。一是病毒是怎么找到人体的,二是病毒是怎么侵入人体的。科研攻关团队根据前线的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反映的传播可能性,比如气溶胶、粪口传播,按照不同的生活和工作场景,设计了很多的试验来回答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
举个例子,针对气溶胶的传播,多个跨学科团队设计了很多试验,其中设计了一个30立方米的人工模拟箱模拟气溶胶环境,利用不同的试验动物,模拟和验证病毒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害到人体。初期的试验显示,比较确定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的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果满足密闭空间、长时间暴露、高浓度三个条件,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但在开放环境中,通过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的几率极低。因此,最重要的是注意个人防护,减少与潜在病毒接触的机会,切断病毒传播的路径。对于复产复工的单位而言,我们有两个建议:一是对相对人员密集的工作场合,要保持通风。二是在工作场合中,同事之间保持适度的距离,这都是有效的防护手段。
即使病毒找到了我们,我们还要看病毒是怎么侵入人体的。病毒主要是从我们的黏膜侵入,如口腔、鼻腔和眼部。所以在病毒进入人体的过程中,做好对这些部位的重点防护就非常必要。比如在人员密集区域,正确的佩戴口罩是可以切断病毒进入肌体的重要措施。
关于其他传播途径,科学试验证明,新冠病毒是不会通过皮肤传播的。因此即使如大家担心的粪口传播,只要保持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也是可以避免病毒通过这些途径传播的。所以我相信,随着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数量的不断下降,随着我们对新冠病毒特性的不断了解,随着病毒防控手段的不断更新,精准的防控病毒传播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谢谢。
新华社记者:我们注意到在第六版诊疗方案中,中医药治疗的内容有了明显增加,这是否说明从临床来看,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效果非常明显?能否结合一些临床数据,再介绍一下中医药在治疗肺炎疫情中的工作和作用?谢谢。
曾益新: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创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能够得以传承,能够得以延续,中医药是做了贡献的。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华北地区石家庄、北京发生了乙型脑炎的局部暴发,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我们的医疗条件非常有限,加上乙脑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太多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疫情的初期病死率非常高,达到50%。当时中医药积极参与救治,特别是名医蒲辅周先生,他是四川人,后来从四川调到北京工作,有非常丰富的中医临床治疗经验。他结合当时的气候情况,提出来以白虎汤等方剂为基础,根据石家庄、北京不同的情况进行加减,给病人治疗,显示出比较好的疗效。当时经过中西医和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乙脑流行的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这是在历史上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很多中医理论对这次的新冠肺炎诊疗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中医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说人体正气充盈时,不容易受到疫毒侵犯,即使受到侵犯,也不容易发病。还有一个中医观念讲,“扶正祛邪”,强调在临床治疗时要培补正气,驱除病邪,邪去则病愈。还有一个观点叫做“三因制宜”,就是因地、因时、因人制宜,辨证施治,因南北地理的不同,因四时气候的不同,因病人体质和病情的不同,而施治不同,体现了中医临床治疗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特点。
这次疫情防治,国家诊疗方案中也很好的体现了上述原则,把中医的治疗原则也体现到国家诊疗方案中。对不同阶段,比如早期、中期、晚期;对不同病情,比如有的人发烧,有的人可能发烧不明显,有的人有畏寒,有的人没有畏寒,根据这样一些情况推荐使用不同的方剂。即使是同一个方剂,也建议根据不同的病情有所调整。所以这些理论和原则都体现在国家诊疗方案中。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28个省(市、区)630多家中医医院总共派出近3200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在湖北中医药参与救治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二。国家和各地医疗救治专家组的中西医专家协同攻关,着力推动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督促落实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努力提升临床的治疗效果。
我还想强调一点,中医药和西医药可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这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和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优势。在此次疫情防治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强化中西医结合,把中西医协作的机制细化落实,更好发挥这种特色和优势,争取早日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我们注意到,前一段时间,科技部曾经呼吁社会开展“千人献浆救千人”行动,现在治愈者血浆的治疗方法是否已经全面推广,效果如何?谢谢。
徐南平:
非常感谢你的提问。你的提问让我有一个机会对献出血浆的康复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到昨天为止,已经有超过100名康复者献出他们的血浆,大概能制备240份左右的治疗用血浆,也就是能够对超过200位重型或者危重型患者进行救治。
你刚才提到在上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同志呼吁开展“千人献浆救千人”行动,这个发布会以后,钟南山院士、金银潭医院的张定宇院长等临床一线专家都对恢复期血浆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解释。根据你的提问,我举一个例子,在武汉有首批11位患者接受了恢复期血浆的治疗,其中6位有病毒血症,在使用血浆治疗两三天后,病毒血症消失,病人情况有所好转。同样在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危重患者接受血浆,现在的情况相当稳定。所以整体效果是不错的。
你刚才问下一步情况,第一,血浆治疗是进入第五版诊疗方案,在第六版进一步完善。很明确的是对三类患者可以使用,一是病情进展较快,二是重型,三是危重型,主要是用于生命抢救的。因为纳入诊疗方案,医生临床可以应用。第二,承担项目的单位已经组织了20个采浆团队,派驻到11个省份,就是康复病人比较多的。通过一个月的研究,在采浆方面,后面有一系列处理都有相关标准,确保安全。目前已经具备了在全国重点地区全面铺开的工作条件。第三,前几天卫健委办公厅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卫生系统要支持这件事情,这就为我们全面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从这个布局来看,具备比较大的范围应用恢复期血浆救治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条件。
下一步,我们希望更多康复者伸出你的胳膊,献出你的血浆和爱心,我们也希望处于快速进展期、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考虑这个治疗方案。更重要的是,医疗机构、医生要依据诊疗方案的要求和技术规范,采用恢复期血浆对更多患者进行救治,给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多一份生的希望。谢谢。
胡凯红: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五位发布人,谢谢各位。
(来源:中国网文字实录) 【编辑:田博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61k阅读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标题:国新办就科技创新支撑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