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贴近民生探索监督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9-12-03 所属栏目:国内新闻

  动真碰硬有效监督真刀真枪解决问题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贴近民生探索监督新路径

  □ 本报记者  章宁旦

  11月22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开广东省2016年至2018年水污染防治资金、2014年至2018年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资金支出绩效第三方评价报告。评价结果显示,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资金整体绩效为良,水污染防治资金整体绩效为中。

  这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自2014年以来连续六年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情况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而这对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来说,只是其设立40年间探索依法监督、有效监督历程中的一个小小插曲。

  在全国省级人大常委会中率先出台监督条例、执法检查工作规定、评议工作规定;首开全国先河,启动建设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首次实行刚性监督,对受质询机关负责人作出撤职决定;对突出污染问题连续跟踪监督10年……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自1979年12月选举产生以来,紧紧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围绕中心、贴近民生、突出重点,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监督机制,监督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显著成效,一系列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老大难问题得以真正解决,有力推动了广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创新方式力求监督依法有效

  “甄别纠正涉民营企业产权冤错案件的难点有哪些”“如何进一步严格规范和正确适用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措施”“公安机关如何根据事实和法律甄别罪与非罪,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刑事案件办理”……

  7月24日,在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广东省高院院长龚稼立、省检察院检察长林贻影、省司法厅厅长曾祥陆、省公安厅副厅长黄守应等坐在应询席上,接受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发问,就民营企业司法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一进行解答并给出加强和改进的具体举措。

  为了加强民营企业司法保障,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对司法机关开展专题询问。

  广东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陈少波告诉记者,省人大常委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在实践中探索,不断建立健全方式方法,着力增强监督实效。1989年初,广东省七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广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条例(试行)》,及时规范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日益活跃的监督工作。随后,广东省八届人大常委会在1994年、1996年、1997年先后出台广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条例、执法检查工作规定、评议工作规定等,其中不少规定在全国属创新之举。

  创新之余,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还敢于运用撤职、质询等法定刚性监督形式。

  1989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名提出质询案,常委会依法审议并对受质询机关负责人作出撤销职务的决定,成为省人大常委会成立以来的首例刚性监督案;

  1994年11月召开的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21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名对省国土厅实施《广东省城镇房地产权登记条例》中有关问题提出质询,质询后通过了有关决议,要求省国土厅坚决贯彻执行条例;

  2000年1月召开的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佛山代表团25名代表针对在北江边建电镀城事件处理不当问题,对省环保局提出质询案,这是广东人大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质询案。

  此后,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突出民生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询问,并籍此推动问题的解决,成为广东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常态化工作,由此破解了一系列改革中遇到的难题。

  组建专门的监督咨询专家队伍,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探索监督工作又一方法。2016年,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和公开遴选,省人大常委会选聘了30名监督司法咨询专家,建立监督司法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于2016年12月组织召开了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预算联网管住政府每一分钱

  政府预算用到哪里去、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支出政策是否可行、资金使用效果如何等问题,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如何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公众对于政府“钱袋子”的关注,成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必须回答的问题。

  在今年1月召开的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获代表全票通过。全票的背后,是预算账本这块“神秘面纱”被完全揭开。记者注意到,从2013年至2019年,广东预算草案编制每年都有新突破,报表从34张递增至94张,给到代表手中的预算草案越来越厚,也越来越详实。

  晒出一本“明白账”,是广东历届省人大常委会真督实查的结果:从2001年初制定预算审批监督条例,要求预算草案列到“款”级科目,重要的列至“项”级,改变以往“内行人看不清,外行人看不懂”的现象;到2003年省人大常委会首开全国先河,启动建设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并于2004年初步实现省人大预算联网系统与省财政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联网;再到2005年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审查监督。

  预算联网监督在广东落地开花,成为广东人大预算监督工作一路破冰前行的缩影。

  随着广东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不断的完善,如今走进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敞亮的预算联网监督室,没有一摞摞资料堆积的场景,轻点鼠标,液晶屏幕立即动态显示政府全口径预算支出情况,系统不仅能查询“某部门何时购买了一张折叠床”等明细信息,还可以分项目查询到省级财政专项资金“何时拨、拨给谁、怎么用”等情况,实现从财政总预算、部门预算执行、项目明细支出“套娃”式数据追踪。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林秀玉说,目前,省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横向实现了省人大与省财政、社保、国资、审计、税务等部门的联网,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1个县区全部实现了人大与本级财政联网,联网率达100%;纵向实现省人大与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人大数据联网;省级系统具备查询统计、分析预警、审查监督和代表服务等基本功能。通过联网系统,实现了人大在线查询监督财政预算资金的每一笔支出,为预算执行监督增加了“第三只眼”。

  同时,系统的自动预警功能,使海量的财政预算数据不再让人眼花缭乱,日常监督不再繁琐——预算执行进度慢、资金超时限拨付、财政收入质量差、结转结余过大、无预算或超预算拨款、违规提供担保或举借债务等问题,一有苗头就会被系统及时“揪出”。系统开通运行以来,这把监督“利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钱变得越来越烫手。现在,很多政府部门都不敢再随意‘抢钱’了。因为拿了这个钱,一举一动就都要接受监督。所以,现在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增强了。”谈及联网监督系统运行后的效果,不少政府部门这样形象地描述。

  一追到底破解社会民生难题

  今年是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不久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就这个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全省大江大河水质优良,主要干支流水道水质稳步改善,跨市域重点污染河流治理加快推进,但水质优良比例、劣V类和黑臭水体整治仍未达标,还存在部分地方水污染防治责任压得不严不实不力,一些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缺口大、建设进度慢,黑臭水体整治不实不彻底,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滞后等问题。

  对此,调研组建议,应着力推进人大监督由单纯的程序性监督向程序性和实质性监督相融合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水环境治理质量根本性改善。

  连续10年对东莞虎门沙角电厂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问题跟踪监督;连续5年对农村垃圾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连续3次开展专题询问,连续3年开展第三方评估……近年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持续对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持续开展监督工作。

  广东省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诚宽介绍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还致力于探索水污染防治监督新模式、新方法:建立四级人大联动监督机制,集合各级人大力量,相继在广佛跨界河、练江、茅洲河和东江北干流实施精准联动监督,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成果;省人大环境资源委通过监督工作简报,对进展滞后的地市和单位直接点名,向不作为部门“喊话”,督促监督工作形成实效。

  记者注意到,实践中,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把民生热点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跟踪监督:连续3年开展底线民生保障情况监督,两年3次组织省人大代表交叉检查,听取审议底线民生保障资金落实情况的报告;连续3年对禁毒法和省禁毒条例执法检查;数十年对河流污染整治持续督办……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监督工作放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学前教育、食品药品安全、底线民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电信诈骗、禁毒整治、扫黑除恶、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法治政府建设等社会治理领域重点工作,执行难、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民营企业司法保障等司法领域薄弱环节加强监督。

  力求动真碰硬的有效监督,换来的是真刀真枪地解决问题:沙角电厂群脱硫工程全部建成运行,全省底线民生保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或居全国前列,农村生态人居环境明显好转,禁毒重点地区陆续取消“挂牌”整治,淡水河、石马河、茅洲河、练江水质逐步改善或趋好……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老大难问题得以真正解决,在背后撑腰的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持之以恒开展监督的韧劲。 【编辑:丁宝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61k阅读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标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贴近民生探索监督新路径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24875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