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发布时间:2018-11-20 所属栏目:国内新闻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的首次文莱之行,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11月19日,习近平文莱之行的多场活动在文莱努洛伊曼王宫展开。这是习近平第一次到访。两国元首在会谈时,一致做出了一个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时政新闻眼》带您从七个视角来观察习近平的文莱之行。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1 “和平之邦”迎贵宾

  文莱国名寓意“和平之邦”,自古与中国就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两国在1991年建立外交关系。去年9月13日,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此访标志着两国元首在一年多时间实现了互访。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媒体记者提前就位等待欢迎仪式开始。(央视记者康辉拍摄)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欢迎仪式上习近平和哈桑纳尔所在的检阅台。(央视记者章猛拍摄)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穿着防雨罩的礼炮。(央视记者郭晗光拍摄)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提前就位的仪仗队。(央视记者李铮拍摄)

  19号上午11点左右,习近平在努洛伊曼王宫出席了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举行的欢迎仪式。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女生戴头巾,男生戴宋谷帽,欢迎习近平主席。(央视记者耿小龙拍摄)

  从欢迎仪式的现场你可能注意到了,文莱的女士戴着彩色头巾,男士戴着黑色的宋谷帽。因为文莱是伊斯兰教国家,头巾和宋谷帽是民众参加正式活动的着装标准。

  2 “南亚小熔炉”+“东方威尼斯”

  文莱也被称为“南亚小熔炉”。这里的民族构成和文化极具多样性。马来人占65.7%,华人占10.3%,其他种族占24%。马来语是官方语言,英语是通用语言,阿拉伯语、汉语也较为常见。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这个招牌包含中文、马来文、英文、阿拉伯文。南亚“小熔炉”从这个招牌就可略见一斑。(央视记者杨光拍摄)

  文莱当地人从小也学习阿拉伯语,因为伊斯兰教是文莱国教。文莱大约有一百多座清真寺,其中最宏伟、最著名的要数奥马尔·阿里·赛义夫丁清真寺。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奥马尔·阿里·赛义夫丁清真寺是文莱的国家地标之一,以第28任文莱苏丹的名字命名。它于1958年建成,修建所用的花岗岩来自中国。(央视记者张怡、黄耀祖拍摄)

  文莱还有“东方威尼斯”的美称。在这里,有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村落”。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木制房屋靠插入河底的柱子作为支撑,连片的木房子顺着河道不断延伸。(央视记者张怡、黄耀祖拍摄)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这里的30多个村落由长度约30多公里的木板道连接。(央视记者赵东辰拍摄)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水上的士”是水村居民重要的交通工具,一块文莱元坐一次。(央视记者赵东辰拍摄)

  目前文莱仍有近一万三千人在“水上村落”生活,占总人口的3%。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医院、学校、邮局、加油站和清真寺。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水上清真寺。(央视记者赵东辰拍摄)

  3 “海丝明珠”+“东方石油小王国”

  19日的欢迎仪式结束后,两国元首前往王宫内廷。习近平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举行会谈。他还同文莱王室成员亲切交谈。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习近平就是在这个房间同文莱王室成员交谈。右为习近平的坐席。(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这个房间堪比一间博物馆,随处可见精美绝伦的摆件。(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时政新闻眼》发现一幅19世纪英国东方主义画家约翰·弗雷德里克·刘易斯的油画《一家土耳其学校在开罗的近处》。(央视记者马亚阳拍摄)

  在与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会谈时,习近平说,中方视文莱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合作伙伴,愿将“一带一路”倡议同文莱经济多元化战略“2035宏愿”相对接,做好两国互利合作大文章。

  文莱自古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海丝明珠”。早在中国西汉时期,两国就通过这条海上纽带互通有无。郑和率领船队在第二和第五次下西洋时,就途经文莱,他也被文莱民间亲切称作“郑和元帅”。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郑和下西洋时,王景泓是他的副将。这里是斯里巴加湾市的“王总兵路”,是为了纪念王景泓而命名的街道。习近平在到访前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就提到了这条“王总兵路”。(央视记者周志国拍摄)

  文莱以“东方石油小王国”著称。截至2016年底,文莱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1亿桶,天然气储量为3000亿立方米。近年来,中文两国经贸合作快速拓展,中国已成为文莱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文莱首座跨海特大桥梁——文莱大摩拉岛大桥由中国港湾承建,长度为5915米,连接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与邻近的海岛大摩拉岛,今年5月18日竣工。(央视记者张怡、黄耀祖拍摄)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大摩拉岛上还有中文两国最大的合资项目——恒逸石化文莱大摩拉岛综合炼化项目,总投资150亿美元。这是中文两国两大旗舰合作项目之一。(央视记者张怡、黄耀祖拍摄)

  会谈后,两国元首见证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等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双方还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文莱达鲁萨兰国联合声明》。

  4 从欢迎午宴领略“植物之国”

  中午十二点半,苏丹哈桑纳尔为习近平主席举行了欢迎宴会。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举行午宴的大厅。(央视记者杨光拍摄)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午宴上的表演节目单。(央视记者杨光拍摄)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第一个节目是演奏文莱的传统乐器鼓铃铛,这种乐器据说最早来源于中国,约公元三世纪传入文莱。(央视记者杨光拍摄)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文莱的传统乐器鼓铃铛。(资料图片)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看看午宴菜单,来感受下融合了穆斯林和东南亚特色的文莱美食。(央视记者杨光拍摄)

  文莱接近赤道地区,有着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资源丰富。文莱的国名在马来语种还有“植物”的意思。其植物的多样性,不用去热带雨林,去文莱的菜市场就能感受得淋漓尽致。

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文莱腾云殿传统市场(Tamu Kianggeh),满眼都是叫不上名字的“新物种”。(央视记者周志国拍摄)

  在19日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和习近平到访前发表的署名文章中,都提到了“广西-文莱经济走廊”。这是中文两国的两大旗舰合作项目之一。通过这条经济走廊,许多来自文莱的“新物种”有望进入中国的菜市场,来到您的身边。

  跟随着习近平19日在努洛伊曼王宫的行程,《时政新闻眼》带您从“和平之邦”、“南亚熔炉”、“东方威尼斯”、“海丝明珠”、“东方石油小王国”、“植物之国”等不同的视角认识了文莱,是不是在您心中形成了一个丰富立体的“文莱达鲁萨兰国”印象呢?

  监制/申勇 杨继红

  记者/龚雪辉 沈忱 郁振一

  编辑/曲羿 李婷婷 罗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61k阅读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标题:习近平首次文莱之行 这七个视角您值得一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23220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