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图形设备接口(学习笔记)
图形设备接口(GDI)是一个可执行程序,它接受Windows应用程序的绘图请求(表现为GDI函数调用),并将它们传给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完成特定于硬件的输出,象打印机输出和屏幕输出。
GDI负责Windows的所有图形输出,包括屏幕上输出像素、在打印机上输出硬拷贝以及绘制Windows用户界面。
8.2.1 三种图形输出类型
应用程序可以使用GDI创建三种类型的图形输出:矢量输出、光栅图形输出和文本输出。
矢量图形输出
矢量图形输出指的是创建线条和填充图形,包括点、直线、曲线、多边形、扇形和矩形的绘制。
光栅输出
光栅图形的输出是指光栅图形函数对以位图形式存储的数据进行操作,它包括各种位图和图标的输出。在屏幕上表现为对若干行和列的像素的操作,在打印机上则是若干行和列的点阵的输出。
光栅图形输出的优点是速度很快,它是直接从内存到显存的拷贝操作。缺点是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Windows在绘制界面时使用了大量的光栅输出。
文本输出
与DOS字符方式下的输出不同,Windows是按图形方式输出的。这样,在输出文本时,必须以逻辑坐标为单位计算文本的输出位置,而不是象DOS下以文本行为单位输出文本。这比DOS下的文本输出要难一些。
但是,按图形方式输出文本也给文本输出带来很大的灵活性。用户可以通过调用各种GDI函数,制造出各种文本输出效果,包括加粗、斜体、设置颜色等。
Windows还提供了一种TrueType(写真字体)。TrueType字体用一组直线和曲线命令及一些参数来描述字体的轮廓。Windows可以通过参数来调整直线的长度和曲线的形状,从而实现对字体的自由缩放。
8.2.2 MFC中与GDI有关的类
为了支持GDI绘图,MFC提供了两种重要的类:设备上下文类,用于设置绘图属性和绘制图形;绘图对象类,封装了各种GDI绘图对象,包括画笔、刷子、字体、位图、调色板和区域。
设备上下文类
设备上下文类包括CDC和它的派生类CClientDC、CPaintDC、CWindowDC、CMetaFileDC。
CDC是设备上下文类的基类,除了一般的窗口显示外,还用于基于桌面的全屏幕绘制和非屏幕显示的打印机输出。CDC类封装了所有图形输出函数,包括矢量、光栅和文本输出。
CClientDC(客户区设备上下文)用于客户区的输出,它在构造函数中封装了GetDC(),在析构函数中封装了ReleaseDC()函数。一般在响应非窗口重画消息(如键盘输入时绘制文本、鼠标绘图)绘图时要用到它。用法是:
CClientDC dc(this);//this一般指向本窗口或当前活动视图
dc.TextOut(10,10,str,str.GetLength());
//利用dc输出文本,如果是在CScrollView中使用,还要注意调
//用OnPrepareDC(&dc)调整设备上下文的坐标。
CPaintDC用于响应窗口重绘消息(WM_PAINT)是的绘图输出。CPaintDC在构造函数中调用BeginPaint()取得设备上下文,在析构函数中调用EndPaint()释放设备上下文。EndPaint()除了释放设备上下文外,还负责从消息队列中清除WM_PAINT消息。因此,在处理窗口重画时,必须使用CPaintDC,否则WM_PAINT消息无法从消息队列中清除,将引起不断的窗口重画。CPaintDC也只能用在WM_PAINT消息处理之中。
CWindowDC用于窗口客户区和非客户区(包括窗口边框、标题栏、控制按钮等)的绘制。除非要自己绘制窗口边框和按钮(如一些CD播放程序等),否则一般不用它。
CMetaFileDC专门用于图元文件的绘制。图元文件记录一组GDI命令,可以通过这一组GDI命令重建图形输出。使用CMetaFileDC时,所有的图形输出命令会自动记录到一个与CMetaFileDC相关的图元文件中。
图形对象类
图形对象类包括CGdiObject、画笔、刷子、字体、位图、调色板、区域等。CGdiObject是图形对象类的基类,但该类不能直接为应用程序所使用。要使用GDI对象,必须使用它的派生类:画笔、刷子、字体、位图、区域等等。
使用图形对象要注意两点:
1.同其他MFC对象一样,GDI对象的创建也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定义一个GDI绘图对象类的实例;第二步调用该对象的创建方法真正创建对象。
2.创建对象:使用该对象,首先要调用CDC::SelectObject()将它选入到设备上下文中,同时保存原来的设置到一个GDI对象指针比如说pOldObject中。在使用完后,再用SelectObject(pOldObject)恢复原来的设置。但是,如果该设备上下文是用户自己创建的,则不必恢复原来设置,因为框架会在该设备上下文生存期结束时删除该设备上下文,同时也就删除了原来存放于该设备上下文中的绘图对象设置。
下面介绍各种对象的用法:
画笔(CPen):封装GDI画笔,可被选中设备上下文中当前所用得笔。画笔用于绘制对象的边框以及直线和曲线。缺省画笔画一条与一个像素等宽的黑色实线。
要使用画笔,首先要定义一个画笔:
CPen pen;
然后创建画笔。创建画笔有两种方法:
一是使用CPen::CreatePen(int nPenStyle,int nWidth,DWORD crColor)进行初始化。第一个参数是笔的风格。nPenStyle可选值有:
PS_SOLID 实线
PS_DOT 虚线
PS_INSIDEFRAME 在一个封闭形状的框架内画线,若设定的颜色不能在调色板种找到且线宽大于1,Windows会使用一种混色。
PS_NULL 空的画笔,什么也不画
第二个参数是线的宽度,按逻辑单位。若线宽设为0,则不管是什么映射模式下,线宽始终为一个像素。第三个参数是线的颜色,可以选16种VGA颜色中的一种。颜色的设置用一个RGB宏来指定。
RGB宏形式如下
COLORREF RGB(cRed,cGreen,cBlue)
cRed、cGreen、cBlue分别代表颜色的RGB三个分量,它们的取值在0-255之间。可以使用RGB组合成各种色彩。但是,这种表示法并不是很直观,因此我们把常见的RGB组合定义成新的宏并放在一个colors.h中,如清单8.1。
清单8.1 常见色彩定义
/*COLORS.H -常见色彩定义 */
#ifndef _COLORS_H
#define _COLORS_H
//Main Colors
#define WHITE RGB(255,255,255)
#define BLACK RGB(0,0,0)
#define DK_GRAY RGB(128,128,128)
#define LT_GRAY RGB(192,192,192)
//dark colors
#define DK_RED RGB(128,0,0)
#define DK_GREEN RGB(0,128,0)
#define DK_BLUE RGB(0,0,128)
#define DK_PURPLE RGB(128,0,128)
#define DK_YELLOW RGB(128,128,0)
#define DK_CYAN RGB(0,128,128)
//bright colors
#define BR_RED RGB(255,0,0)
#define BR_GREEN RGB(0,255,0)
#define BR_BLUE RGB(0,0,255)
#define BR_PURPLE RGB(255,0,255)
#define BR_YELLOW RGB(255,255,0)
#define BR_CYAN RGB(0,255,255)
#endif
这样,要指定一个淡黄色的宽度为逻辑单位1的实心笔,可以调用:
pen.CreatePen(PS_SOLID,1,BR_YELLOW);
创建笔的另一个方法是使用库存对象。SelectStockObject可从以下库存笔中选择一个:
BLACK_PEN 黑笔
NULL_PEN 空笔(不画线或边框)
WHITE_PEN 白笔
注:库存对象是由操作系统维护的用于绘制屏幕的常用对象,包括库存画笔、刷子、字体等。
刷子(CBrush):封装GDI刷子,可用作设备上下文中当前刷子。刷子用来填充一个封闭图形对象(如矩形、椭圆)的内部区域。缺省的刷子将封闭图形的内部填充成全白色。我们以前所创建的窗口内部都是白色就是窗口使用缺省刷子填充的结果。
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创建刷子:
(1)CreateSolidBrush(DWORD crColor)创建一个实心刷子,用一种颜色填充一个内部区域。
(2)CreateHatchBrush(int nIndex,DWORD crColor);创建一个带阴影的刷子,nIndex代表一种影线模式:
图8-2刷子的各种影线效果
(3)用CreatePatternBrush(CBitmap* pBitmap)
用一个位图作刷子,一般采用8X8的位图,因为刷子可以看作8X8的小位图。当Windows桌面背景采用图案(如weave)填充时,使用的就是这种位图刷子。
(4)同样可以使用SelectStockObject()从库存刷子中选取一个:
BLACK_BRUSH 黑色刷子
WHITE_BRUSH 白色刷子
DKGRAY_BRUSH 暗灰刷子
GRAY_BRUSH 灰色刷子
LTGRAY_BRUSH 淡灰色刷子
NULL_BRUSH 空刷子,内部不填充
字体(CFont):封装了GDI字体对象,用户可以建立一种GDI字体,并使用CFont的成员函数来访问它。关于CFont类,我们在前面已经作了一些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读者可以参见前一章内容。
位图(CBitmap):封装一GDI位图,它提供成员函数装载和操作位图。
调色板(CPalette):封装GDI调色板,它保存着系统可用的色彩信息,是应用程序和彩色输出设备上下文的接口。
区域CRgn类:封装GDI区域。区域是窗口内的一块多边形或椭圆形的区域。CRgn用于设备环境(通常是窗口)内的区域操作。CRgn通常与CDC的有关剪裁(clipping)的成员函数配合使用。
有关位图和调色板的使用在第十一章“多媒体编程”还要再作详细阐述。
8.2.3常见的绘图任务
输出文本
字体大小计算:通过调用GetTextMetrics()返回当前使用字体的尺寸描述,如前面文 本编辑所演示的那样。
字体颜色设置:
设置前景色:CDC::SetTextColor(int nColor);
设置背景色:CDC::SetBkColor(int nColor);
例如:
dc.SetTextColor(WHITE);
dc.SetBkColor(DK_BLUE);
dc.TextOut(10,10,“White Text on blue background”,30);
文字输出:
除了我们前面介绍的文本输出函数TextOut()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函数可用于文本输 出:
TabbedTextOut:象TextOut一样显示正文,但用指定的制表间隔扩充制表键Tab。 在前面的文本编辑器中,当输入一个Tab时,TextOut在屏幕上输出一个黑色方块。
ExtTextOut:在指定的矩形中显示正文。可以用该函数删去超出矩形的正文,用正 文背景填充矩形,调整字符间隔。
DrawText:在指定矩形种显示正文,可以用这个函数扩展制表键Tab。在格式化矩 形时调整正文左对齐、右对齐或居中;还可以在一个词中断开以适应矩形边界。
画点
SetPixel在指定坐标处按指定色彩画一点。
画线
MoveToEx将直线起点移动到指定坐标处,LineTo从起点开始画直线到终点处。使 用的线型由当前所用画笔指定。
画弧
Arc(int x1,int y1,int x2,int y2,int x3,int y3,int x4,int y4);
弧线的坐标定位
封闭图形
矩形Rectangle
圆角矩形RoundRect()
Ellipse在一个矩形内画椭圆
Chord弦形图
Pie画饼形图
Polygon生成封闭的多边形
PolyPolygon画完整的一组多边形
其它常用的绘图函数还有:
FillRect:用指定颜色填充矩形且不画边线
Draw3dRect: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函数,用于绘制各种3D边框。它的函数原型如下:
void Draw3dRect( LPCRECT lpRect, COLORREF clrTopLeft, COLORREF clrBottomRight );
void Draw3dRect( int x, int y, int cx, int cy, COLORREF clrTopLeft, COLORREF clrBottomRight );
通过设置上下边框的颜色clrTopLeft和clrBottomRight,可以绘制出凸出或 凹陷等各种效果的3D边框。
Draw3dRect绘制3D边框
DrawFocusRect:用点线画一个矩形框,内部不填充,边线是用于屏幕上当前色的相反色画出来的,故第二次画时,会擦除原来所画的线。
ExtFloodFill:用给定的颜色,利用当前刷子填充表面被一个边线包围的区域,用户可以有选择地填充一个由指定颜色组成的区域。
FloodFill:用给定的颜色,利用当前所选的刷子填充显示的底面被一个边线所包围的区域,如多边形区域的填充。
FrameRect:绘制矩形边框时内部不填充。
InvertRect:在某一矩形区域内反显现有颜色。
二 :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8)
第四章 构图的形式心理
构图的形式心理,即构图的形式感。形式感是人们对构图形象产生的视觉心理反映。当一幅画面中只有一个物体时,无论它处在什么位置,它都是视觉中心,所以,形象在画面空间中存在形式是构图形式的基础,构图形式取决于对其选择和组合结构,不同的组合结构关系使人产生不同的形式心理。
构图形式心理的运用,对画家感情和画面内容的表达至关重要。画中的“情”主要是通过可视的形式语言传递给观众。客观事物的视觉美点,画家对此产生的心情感受,必然要在构图中寻找相应的合适的形式语言来表达。形式语言准确表达画家的真情实感,也就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和审美价值。
第二节 构图结构的形式线与基本形的作用
形式线:分割画面的主要长线,或是在构图结构中,起主要形式作用的长线,也称基本线。
基本形:构图中表现对象主体的组合构架的基本形状,也即构图的“结构骨架”。
形式线和基本形都是构图结构的重要的形式因素。
一、水平线的作用
构图的结构主线为水平线时,能起到以下作用:
1. 传递静感:
构图的形式结构中,有一条贯穿全画的水平长线或数条平行的水平线时,是画面静感心理产生的重要形式因素。
图153 [美] 肯特 作品
图154 [日本]东山魁夷作品
2. 表现平坦与开阔:
以水平线为结构主线的构图,在构图中使人产生平静、开阔、物象宽广的形式心理。易于表现大草原、辽阔的海面、湖泊等的平坦、深远、宁静的空间。
图155 [俄] 列维坦 《弗拉基米尔之路》
3. 抑制或加强动感
水平线在构图中可以增强动静矛盾的对比,起到抑制或加强动感和抑制激动情绪的作用。
图156 [德] 珂勒惠支 《悼念李卜克内西》
图157 [日本] 山平郁夫 《流砂净土变》
二、垂直线的作用
垂直线在以垂直线为主的形式结构的构图中产生高耸、庄严、肃静等形式心理。由于竖直物形在构图中可以排列,便于完整地展示各个形象。
1. 表现高耸、刚直、挺拔的性格
图158 [法国] 保罗·塞尚 《白杨树》
图159 曾斌 《阿勒泰的白桦树》
物象在画面下部笔直挺立,上部有挺拔感,下部有向画外伸延感,显得高大(图160)。
图160 李琦 《主席走遍全国》
2. 表现庄重、肃穆、悲壮
图161 董希文 《开国大典》
图162 闻立鹏 《英特耐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
3. 表现秩序、严肃和呆板
构图中的形象笔直排列时具有秩序性与严肃性,尤其是等距离排列时,还具有呆板和庄重的特性。
图163 《法界源流图》
三、斜线与倾斜的作用
斜线以其倾倒、运动等形式特性,成为构图产生动势和不稳定心理的形式因素。构图结构中主形象为斜线或倾斜时,其作用是表现物象的运动与不稳定,表达动觉、平衡觉器官的感觉经验。构图中的整体结构与画框倾斜构成时,表示画家视域定向的变化。
1. 表现动感和不稳定
构图结构中,主体形象为斜线或倾斜物形时,表现该形象的空间定向的改变为倾斜,使人产生运动感和不稳定的视觉心理。
图164 [英国] 克鲁德·孟卡斯特 《地中海航行》
图165 黄胄 《塔吉克民间舞》
2. 表现运动方向和速度
图166 [法] 让·弗朗索瓦·米勒《流星》
图167 [法] 柯罗
3. 表现人体运动和重心不稳定的程度
倾斜是表现人体运动的程度和重心不稳程度的形式因素。
图168 [日本] 岩田专太郎 《蛇姬夫人》插图
图169 [荷兰] 彼得·勃吕盖尔 《盲人》
4. 表现强烈的动乱感和眩晕感
不同方向的斜线及倾斜物形的构成,可以产生强烈的动乱感和眩晕感,可表现人的恍惚的精神状态。
在现代派绘画中有以抽象的斜线交错混乱的满篇幅构成,以表现动感和情绪的混乱。
图170 [荷兰] 彼得·勃吕盖尔 《箱子与钱匣之战》
图171 [德国 ] 格·格罗茨(George Grosz) 《单恋的男人》
5. 仰视的倾斜
将取景框仰起向上取景,表现画家因仰头而改变了通常的视域定向,即不出现地平线与视平线合一的视觉现象。构图中的斜线使画面产生飘忽晃动的感觉。
图172 赵以雄 《雁声》
6. 整体构架与画框呈倾斜
构图中的整体构架与画框形成倾斜关系时,会产生令人兴奋的生命活力,具有强烈的运动感。
图173 陆俨少 《满峡开帆风》
贺友直绘制的连环画《山乡巨变》中,亭面糊醉酒一节,数幅连续画面,采用整体构架与画框倾斜的构图,表现亭面糊酒醉的眩晕,与单幅画中以物象间不规则地交错倾斜布局表现眩晕,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几何曲线的作用
几何曲线基本上是由斜线相接而成,具有棱角,形同锯齿的曲线。它具有斜线的奇突、惊险的特性,又具有硬挺、尖锐、紧张的特性。在构图中它是一种刺激性的形式因素。
构图的形式结构以几何曲线形为主线形时,可使人产生似陡岩险峰的硬挺、突兀、凶险的形式心理,也可使人产生似闪电的紧张、激动、神秘的形式心理,还可使人产生物体断裂的惊险、奇突、痛苦等形式心理反映。
1. 表现紧张、惊险、奇突
图174 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
2. 表现凶险与神秘
图175 [德国] 阿尔诺德·勃克林 《死亡之岛》
3. 痛苦感情的传递
图176 [意大利] 提香(Tiziano Vecellio) 《殉难者》
图177 [西班牙] 毕加索 《格罗尼卡》
图178 [西班牙] 毕加索 《哭泣的女人》
五、自由曲线的作用
自由曲线以其活泼、流动等特性在构图中增强视觉运动的快感。构图中长的自由曲线可使画面传递轻快欢乐的感情。
1. 曲线之美
人体美是绘画很重要的表现内容,在构图时要注意使描绘的人体身体动作有曲线的变化,更加体现形体曲线美的特点,表现时注意对曲线予以强化,注重表现曲线之美和曲线的节奏韵律。
画站立的人体,尽量少采用笔直正立,多利用重心偏移、胫和腹的扭动,使肩、胯有起落扭曲的变化。
画躺卧的人体,尽量少采用平躺,多使其人体有一曲线变化。
图179 [法国] 安格尔 《泉》
图180 [法国] 安格尔 《一对裸体-黄金时代》
图181 [法国] 安格尔 《大宫女》
图182 [法国] 马蒂斯
图183 女人体
2. 丰富构图的起伏变化
以曲线作为构图主线,丰富构图形式结构的起伏变化,使画面具有活力和生动性。在布局形象时,应注意使物象有高高低低的起伏变化,使构成整体轮廓出现曲线的丰富变化的生动美感。图184这幅画中,人物的外轮廓的连结成为高低起伏的曲线,使结构形式具有了生动性。
图184 [法国] 德拉克罗瓦 《自由引导人民》
3. 传达轻快活泼的动感
图185 冯长江 《学舞》
4. 流淌与舞动的表现
图186 敦煌壁画
5. 强化波状起伏的流动感
波状线作为一种美的线条比曲线更加美更加吸引人。
图187 彦涵 《山与水》
6. 蛇形的魔力
在构图中,蛇形线形,以其游动的生命力使画面活泼生动起来,诱导观众的眼睛随之运动而产生快感。
图188 冯霞 《道路的性格》
图189 吴冠中 《长城》
7. S形的活力
S形属于蛇形,构图的形式结构为S形时,具有生动性。
图190 于月川《翻身农奴的儿女》
图191 王个簃《高枝落曳花团》
图192 [俄] 格·尼斯基 《莫斯科郊外的铁路》
六、三角形的作用
三角形由于底边为水平线而具有稳定性。其角如楔形,有向外冲引的力感,尤以两个斜边组成的角,这种力感最为明显。
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底边的长度和高度有关,随着底边的缩短和高度增加,其稳定性减弱,向上的运动感则加强。
三角形随着空间定向的倾斜而增加其不稳定感。
三角形倒置时,由于变成一点支撑而极不稳定。
1. 等腰三角形(即所谓的金字塔形)的庄重
因腰边对称而具有呆板、庄严、静默的稳定感,是构图中起到安定、庄重作用的形式因素。
图193 广廷渤 《钢水、汗水》
图194 徐匡、阿鸽 合作《主人》
图195 [意大利] 拉斐尔 《草原的圣母子》
图196 [意大利] 拉斐尔 《康尼贾尼的圣家族》
2. 非等腰三角形的均衡性
非等腰三角形的结构布局既富于变化又可造成均衡之势的稳定。
在偏离居中的置上,放置一稍高大的物体,其两侧不等地放些矮小的物体,构成既有变化有均衡的非等腰三角形结构。
图197 静物
图198 静物
3. 倒立三角形是危险的平衡
倒立三角形在构图中是不安定和危险感觉的形式因素。由于我们平日的视觉习惯所造成的,利用倒三角形会使构图产生极不稳定、有摇摆、爆发、顷刻崩溃之感。
图199
图200 [德国] 威尔特劳·亚斯伯尔的插图
图201 [匈牙利] 西蒙·荷罗赛《剥玉米》
4. 楔形的前冲力感
楔形具有强烈的前冲力感。构图中利用这种形式心理表现突起、冲锋、突进等内容有着很强的表现力。
图202 [罗马尼亚] 格里高莱斯库《萨马尔当战役》
七、圆形的作用
圆形给人以流动、饱满、完整、团实的感觉,物象结构成圆形具有凝聚的整体感。圆的活动与团实的特性是引人注目的形状。
1. 实心圆的团拢作用
构图中主要物象本身是圆形实体,或将主体对象组合成圆形结构,具有收拢的形式作用,给人以凝聚的整体感。
图203 [法国] 奥狄龙·鲁东(OdilonREDON) 《淡绿花瓶》
圆形容器内的多样杂物成为统一的整体。里面的物象虽然无秩序,但是总体外形使之绝不杂乱,给人以收拢、紧密和完整的感觉(图204)。圆形与画框边线没有任何一处的平行重复,形成方中之圆的对比,使简单的形式结构富于变化和活泼的特点。
图204
图205 [德国] 珂勒惠支《母亲们》
2. 同心圆的向心性
同心圆如同以石投水,形成圈圈漪澜,视觉的求心性,将人的视线引向中心。其中心处显得格外突出引人注目,视线随之波澜起伏向圈外扩张运动。
图206 郁惹 《火把节》组图之《摔跤》
图207 王公懿 《秋瑾》组图之《结党》
3. 环形的迥旋秩序
构图中的物象组成环状形,产生迥旋的运动感和秩序感。
图208 [荷兰] 梵高《放风》
图209潘天寿 《新放》
风景中常见到湖泊周围物体沿着湖畔环形布局,虽然疏疏落落,但给人以围拢的秩序,这是湖岸环行线的串联作用的结果。
4. 螺旋形的旋转动荡感
螺旋形是激烈地向心旋转的运动形态,给人以强烈的旋转感和不安的动荡。
图210 通过粗细起伏的螺旋布局表现线条的运
动,使人产生不安地向心运动的视觉
图211 李少文《九歌》组画之《东君》
八、形的四分五裂
绘画有时也表现散碎、多方分裂、多方走向和无中心的场面,四分五裂形相的形式感,则适合于这样内容的表现。
图212 [意大利] 雷纳托·古图索(Guttuso,Renato) 《浴场》
(学习笔记《第三节 基本线形的综合构成》待续)
三 :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7)
比比读小说网”,不装app也能追书!第四章 构图的形式心理
构图的形式心理,即构图的形式感。形式感是人们对构图形象产生的视觉心理反映。当一幅画面中只有一个物体时,无论它处在什么位置,它都是视觉中心,所以,形象在画面空间中存在形式是构图形式的基础,构图形式取决于对其选择和组合结构,不同的组合结构关系使人产生不同的形式心理。
构图形式心理的运用,对画家感情和画面内容的表达至关重要。画中的“情”主要是通过可视的形式语言传递给观众。客观事物的视觉美点,画家对此产生的心情感受,必然要在构图中寻找相应的合适的形式语言来表达。形式语言准确表达画家的真情实感,也就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和审美价值。
第一节 空间的形式心理
一、方位的形式作用
构图中,形象在画面中所处的方位不同,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不同的空间力感和运动感。由于形象具有量感,因而它关系到画面的均衡与稳定。
以圆点为例。由于圆点无方向的变化,在构图中只有位置的不同,因而会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当圆点位于画面的中央时,上下左右的空间力感达到完全均衡,所以该点给人以悬浮在空间的感觉,画面位置也由于点的位置形成上下、左右空间的对称平衡而具有稳定感(图109A)。图109B中的点使人产生向上飞升的运动感。画面空间失去A图所具有的对称平衡,因而画面也随之增加不稳定感。C图中的点使人产生下降的运动感,在点的“重力”作用下,画面产生重心偏移的不稳定感。
图109
点在画面中的飞升与下降的感觉产生的原因,源于人的知觉经验与联想的作用(上为天,下为地);源于画框边线的引力作用(靠近边线的点有被其吸引的力感);源于人的生理上的反映(看上下不同问题时,视觉肌肉运动的感受不同)。
但是,如果在语言的指导下,说B中的点正在下降,C中的点正在跳起,人的感觉也会随之相应出现。这是因为圆点无方向性的缘故。
这种飞升下降两种感觉交替出现的情况在图110中反映得更加明显。但是由于线的形态不同,A、B图给人以一种飘动的感觉,C、D图给人以快速的下降或冲腾发射的运动感觉。
图110
如果图中的形象有明确的方向性,或是具体物象,人对它的运动感觉,随着形象的方向而明确,即使形象加上视觉后象的暗示,这种方向感觉在任何语言指引下也不会改变(图111)。
图111
构图中的人物形象的方位具有同样的形式心理作用。而且,当人物形象在同一位置的情况下,由于人的知觉经验的重要作用,因此,人物动态和定向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图112)。所以,在表现人物时,方位动态的配合是很重要的。
图112
人物靠近左右边线,其方向产生的形式心理是不可忽视的。图113中的两幅画,人物的动态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由于在画中的位置不同,给人的形式心理的感受就不同。因此我们在绘画构图时必须考虑物象在画面中的合适位置。一般情况下,人物面对的前方要空得较多,这样可给人以舒展感(图114)。
图113
图114 法国 巴斯蒂安·勒帕热《垛草》
方位还会影响人对形相性格的感觉(图115)。
图115
倾斜的线,给人以倾倒的不稳定的运动感(图116A)。如果靠着边框线,则好像有物体的依托,而产生了相对的稳定性(图116B)。
图116
画面物象的整体结构与画框倾斜时,使人产生晃动和令人眩晕的不稳定感(图117)。
图117画面物象的整体结构与画框倾斜时,使人产生晃动和令人眩晕的不稳定感
如果物象定向改变为倒立时,使人产生可怕的不稳定感(图118)。
图118
二、空间力感
视觉的组合特性,使形象间产生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心理力感。形象成组、成形是互相吸引的关系,反之则是互相排斥的关系。组合成形是元素间力感的联结。
1.形象间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力感。
图119形象间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力感
2. 引力的联结作用
图120引力的联结作用
图121引力的联结作用
图122引力的联结作用
3. 力感的加强或削弱
图123力感的加强或削弱
图124力感的加强或削弱
图125 珂勒惠支《农民暴动》组画
三、面积的形式作用
形象位置和画面分割面积,对构图来说至关重要。
面积包含:画面分割面积,形象占有面积
1. 画面面积的抽象分割
直线中间分割,使画面成为左右或上下对称相同的两个面积,画面平衡。
竖线分割成为两个竖向的矩形,使画面增加竖向的因素。
水平线分割成为两个横向的矩形,使画面增加横向的因素。(图126)
图126直线中间分割,使画面成为左右或上下对称相同的两个面积,画面平衡
直线偏移分割为面积不等同的两部分,产生大面积向小面积推移压向的感觉,大面积占有对视觉刺激的优势(图127)。
图127 直线偏移分割为面积不等同的两部分,大面积占有对视觉刺激的优势
斜线分割,使画面成为角形面积的组合体,各角形面积形式作用将随斜线的角度和底边的大小而不同,有不稳定的视觉感受,有较强的动感(图128)。
图128斜线分割,有不稳定的一边
曲线分割,成为不规则的曲线形,凹凸部分互相补位,凸起部分有向对方凹处伸延突进、且为凹方围拢的感觉,画面流动,活泼(图129)。
图129曲线分割,成为不规则的曲线形,显示其曲线形的特性
弧线分割的面积,使画面成为半圆形和半环形的两部分组合体,半圆形伸向半环形且为其所包围,半环形将随弧线的伸延而呈收拢或开放之势(图130)。
图130 弧线分割,使画面成为半圆形和半环形的两部分组合体
线在画面内闭合性的分割,使其成为完整的形存在于画面中,其形的四周为画面空间所包围。由于人的知觉的选择性,使其成为知觉对象,并显示其自己形相的特征,成为构图的主体的基本形,其余面积成为背景空间。图形与背景有分离的感觉(图131)。
图131线在画面内闭合性的分割,使其成为完整的
形存在于画面中,其形的四周为画面空间所包围。
两条以上的线的分割,画面呈现三个以上的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面积,其形式感将随着线形的复杂而复杂。且因分割的形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同,引人注意的程度也不同。线的交叉点,即面的结合处成为注意的中心(图132)。
图132 两条以上的线的分割,画面呈现三个以上的不同形状、
不同大小的面积,线的交叉点,即面的结合处成为注意的中心
2. 形相占有面积的形式作用
图133
图134
3. 具象与画面空间的关系
构图中抽象分割的面积的形式感,往往由于具象化而为人的知觉经验所代替(图135)。只有当画面形象相对具体时,对画面分割面积的形式感才因知觉经验得以具体化。抽象面积的形式作用也是知觉经验的心理反映,尤其是以色彩有别的面积比相同的色彩面积更能引起人的联想,形式感更强(图136)。当画家利用这种形式感进行构图时,就更能唤起人的知觉记忆,有助于内容的表现(图137、138)。
图135
图136
图137 列宾《伊万雷帝杀子》
138 珂勒惠支 《寡妇》组画
4. 形象动势与空间面积的关系
具象绘画构图应重视形象动势与空间面积的关系。构图中的人或物直立于画面中,面向左或面向右时,往往将画面分隔成向背的两个空间面积。当人或物位于画面正中时,左右形成对称的空间面积,画面显得严正而呆板,面向的空间小于背向的空间。一般情况下,构图中人物面向空间的面积要大于背向的空间面积。这样可以使人感到画中人或物有活动的余地的舒展感觉。观众的视线也可以随着人物面向的眼神或动势的引导而顺势向其前方移动,便于内容的展开联结和深化意境(图139)。
图139施马里诺夫《你入神地在路边凝视什么》
图140 格列柯夫 《机关枪马车》
四、视域定向、视高与视平线的作用
在一定的透视状态下的写实绘画构图,随视域定向、视高与视平线位置的不同,会使观众产生不同的形式心理。
1. 视域定向的作用
平视:视平线位于画家站立时看出去的效果,引导观众视线向视点集中,使观者感到景物平易自然,与地平面垂直或水平的物体给人以稳定感(图141)。
图141 [法国] 马奈 《弗里-贝热尔酒吧间》
仰视和俯视则是在平视基础上仰头或低头的观察效果。
仰视的效果:如果是画人物,会使其产生崇高感;若画景物,由于视点的降低,近大远小的透视感比较明显(图142)。但是由于垂直与地面的物体呈现倾斜,使画面产生动感(参见:《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5)-- 绘画构成原理(之三) ,图94-A)。
图142 [意大利]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像》
俯视效果的构图,可使视野开阔,便于布置和展示复杂宏大的场面和多层次的人物群像。“以大观小”,产生深远的视觉感受。如图143和图144,这些人群处在视平线以下,场景较大,很有气势。 但是由于垂直于地面的物体呈现倾斜而是人产生不稳定感,且由于物体有缩短的感觉而不易判断其高度(参见:《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5)-- 绘画构成原理(之三) ,图94-B)。
图143 [德国] 柯勒惠支 《织工队》
图144 陈逸飞与魏景山合作 《占领总统府》
斜视效果的构图,由于表现的物象整体结构与画面框架有倾斜关系,给人以在歪斜的航船上看东西一样,有晃动和极不稳定感(图117)。
2. 视高与视平线位置的作用
视高与视平线规定了物象在构图中的陈布方式和透视状态。视平线在构图中的位置对主题对象的形式作用影响很大,对画面空间表现起着一定的支配作用。不同画面地平线位置相同,由于视高的不同,其形式感觉也有差异。
① 低视高的视平线位置
视平线位于被画人物的腹部以下。
如将其视平线置于画面下部,地平线压得很低,近处物体有拉近的感觉,高大的物象易形成仰视效果。画外景时,天空占画面大部分面积,给人以豁亮的感觉,人物在天空背景的衬托下,形体轮廓显明。地面上的景物形象近大远小透视变化大,近处的物象在大小对比及天空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突出。画家常用此法表现英雄人物或领袖形象,给人以俯身仰视的崇高感觉(图145、146)。
图145 蔡亮《贫农的儿子》
图146
如将低视高的视平线抬高或置于画面上部,天空缩小地面加大,易于描绘很近处物体,且给人以与物拉开距离的感觉(图147)。
图147 曾善庆 《海》
图148 苏 阿.杰涅卡 《水兵的反击》
② 高视高的视平线位置
视平线位于被画人物的头部以上。
如将视平线置于画面上部或高于画框上边,所描绘的人物景物多在视平线一下,形成近于俯视的效果,便于布置和展示复杂宏大的场面和多层次的人物群像(图149)。
图149 李可染 《鲁迅的故乡绍兴城》
高视高的视平线置于画面中间或偏下时,在风景画中时有出现,将地平线压低,地面的景物只能表现中景或远景,大面积的开阔天空往往成为画面表现的主体。中景或远景由于无近景的对比而有拉近的感觉(图150)。
图150 [俄] 列維坦 《弗拉基米爾卡——流放者之路》
图151 朱乃正 《青海长云》
③ 一般视高的视平线位置
视平线位于被画人的头胸之间。
一般情况视平线置于画面中间偏上或上部,画面构图形象给人以平易自然的感觉(图152)。
图152 伯赛 《女护士》
当视平线置于画面下部或将画面上部加大,则使构图增加“仰视”因素。反之,则增加了“俯视”因素。
(学习笔记《第二节 构图结构的形式线与基本形的作用》待续)
本文标题:
r语言绘图学习笔记-图形设备接口(学习笔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22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