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两会指哪两会
“两会”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机构名称,而是对自1978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了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62人,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人士等46个单位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国旗为五星红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作为中国纪年;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并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年12月召开了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章程宣告:《共同纲领》已经为宪法所代替;人民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已经结束。但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将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
此后,四届政协对应三届人大,而全国政协比全国人大提前1至2天开幕。“文革”中,全国政协停止,全国人大则在1975年恢复一届(四届),因此,自1978年起,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再次完全同步。
全国两会在3月召开的惯例,则始于1985年。此前,会议时间从年初,到年中,到年末,历年均有不同。以五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为例,一次会议是在2月,二次会议在6月,三次会议在8月,四次和五次会议则安排在11月。
而自1998年起,每年全国政协均在3月3日、全国人大均在3月5日开幕。人大议事规则的写法则是“第一季度”。之所以选择在3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中心主任蔡定剑解释说,原因之一,是有元旦和春节两个假期,而春节一般不是1月,便是2月。
会期,也是自1998年起相对固定,除了涉及换届选举的一次会议一般为两个星期(14-15天)外,历年“两会”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
按照规定,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机构递交书面请假报告,由人事代表工作机构报常委会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审批。
对于政协委员而言,全国政协会议章程中并没有就请假事宜作出明确规定。按照各地方政协的相关规定,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除身体特殊原因外,必须按时参会;其他委员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会,可以提前向政协主席申请批准。
由于人民代表大会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3月的时间刚好足够处理相关事宜;并且农历春节一般会在一月到二月举行,所以选在3月可以避免与春节相重叠。
人大在做决策前,要把决策先提交给人民及各界代表,在政协里面进行协商、讨论、审议,政治协商纳入决策层面中,决策前要进行充分的协商,所以政协会议在人大会议之前开。
政协委员由推荐协商产生,本届党委、组织部决定下届政协委员的大致界别及其他要达到的标准,然后分配指标,确定名单并公布。推荐时使用《政协委员推荐表》,表中主要填写政绩、社会地位、参政议政资格和能力和所属部门单位意见。
从第一届人大到再次选举人大代表中间隔了4年另7个月,第二届则隔了5年零8个月,第三届隔了10年,第四届隔了3年零1个月。后来,在198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才正式规定每届代表的任期为5年。
议案是人大的专用词,在投票通过之后才会有法律的约束力;提案是由政协委员向人大或政府提出的,其针对的是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主要体现的是政协的参政。
从1949年全国政协成立到1966年,两会的投票方式是鼓掌、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1953年明文规定县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但是1958年以后,各地的靠鼓掌来投票的“鼓掌通过”依然屡见不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全国人大出现了电子投票器,支持、反对、弃权有各自不同的颜色,鼓掌通过的形式率先在全国两会上得到了废除。此后进入二十一世纪,南京等地的各地方两会也开始明文禁止“鼓掌通过”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在投票通过之后大家鼓掌庆祝。
议案是由多个代表联合提出的。全国人大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可以提出议案。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有的代表团不到30个人,比如宁夏代表团。
全国政协有几个重要的界别就是“文化艺术界”、“体育界”以及“新闻出版界”,这些界别很容易出明星委员的。
二 : 两会再指“红头文件”为哪般?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提出《关于充分发挥人大在全面规范政府“红头文件”中检查监督作用的建议》,直指当今“红头文件”滥发的弊端,建议建立健全人大对“红头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并对不规范的“红头文件”进行清理。(3月10日 新京报)
近年来,“红头文件”不规范的现象屡有发生,鲜红庄重的抬头、盖红印章的文尾,本该严肃权威的“政府公文”,却不时让网民感叹“也是醉了”:有请求将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有批评食堂“菜里没有肉”的,有要求完成“罚没”与年终奖挂钩的……“你发文我发文大家发文,你通知我传达无人落实”,“红头文件”的乱象,再次被提到了两会上,人大代表建议建立健全人大对“红头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遏制“红头文件”的闹剧上演。
文件滥发的闹剧,导致“红头文件”失去了本来的“红”成了“头疼文件”。“文山”闹剧,一方面是一些公共权力“越权错位”,超越自身权限“管了不该管的事”;另一方面是该管的没有落实,文件执行力打折扣。
因此,审视这些滥发的“红头文件”,背后是权力在“信口开河”。一些“奇葩文”的发布,是典型的“领导视角”,用“权力”维护“个人意志”。再仔细观察那些以谋创收为意图的“红头文件”,更是凸显了权力无边界的任意而为。
对“红头文件”的清理活动不能落入“割韭菜”误区。让“红头文件”回归其本质属性还需拧紧依法行政的“安全阀”。每个“红头”都有章,每个章后都有权。大大小小的“红头”后面缺少的是体制的束缚。杜绝个别领导的“拍脑袋”和少数部门的“以文件落实文件”就要建立相应的红头文件出台法律审查程序,让文件“依法下发”;对于文件下发后的落实工作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将“不落实”,或者“乱作为”第一时间“法办”。要看到,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无事不发文,发文必落实”才是“红头文件”的明天。
三 : 两会再指“红头文件”为哪般?
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郑坚江提出《关于充分发挥人大在全面规范政府“红头文件”中检查监督作用的建议》,直指当今“红头文件”滥发的弊端,建议建立健全人大对“红头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并对不规范的“红头文件”进行清理。(3月10日 新京报)
近年来,“红头文件”不规范的现象屡有发生,鲜红庄重的抬头、盖红印章的文尾,本该严肃权威的“政府公文”,却不时让网民感叹“也是醉了”:有请求将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有批评食堂“菜里没有肉”的,有要求完成“罚没”与年终奖挂钩的……“你发文我发文大家发文,你通知我传达无人落实”,“红头文件”的乱象,再次被提到了两会上,人大代表建议建立健全人大对“红头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遏制“红头文件”的闹剧上演。
文件滥发的闹剧,导致“红头文件”失去了本来的“红”成了“头疼文件”。“文山”闹剧,一方面是一些公共权力“越权错位”,超越自身权限“管了不该管的事”;另一方面是该管的没有落实,文件执行力打折扣。
因此,审视这些滥发的“红头文件”,背后是权力在“信口开河”。一些“奇葩文”的发布,是典型的“领导视角”,用“权力”维护“个人意志”。再仔细观察那些以谋创收为意图的“红头文件”,更是凸显了权力无边界的任意而为。
对“红头文件”的清理活动不能落入“割韭菜”误区。让“红头文件”回归其本质属性还需拧紧依法行政的“安全阀”。每个“红头”都有章,每个章后都有权。大大小小的“红头”后面缺少的是体制的束缚。杜绝个别领导的“拍脑袋”和少数部门的“以文件落实文件”就要建立相应的红头文件出台法律审查程序,让文件“依法下发”;对于文件下发后的落实工作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将“不落实”,或者“乱作为”第一时间“法办”。要看到,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无事不发文,发文必落实”才是“红头文件”的明天。
本文标题:两会指哪两会-两会指哪两会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