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发布时间:2018-05-08 所属栏目:古代文学常识

一 : 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中國現代文學常識

一、五四时期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刊《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标志。

《新青年》是最早发表白话新文学作品的刊物。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①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改革的第一篇文章,提出文学改良“八事”。②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大旗,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③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倡“人的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④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这是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新文学的要求。

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小说创作成就最突出。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叶绍钧、郭绍虞、许地山。被称为“为人生”的艺术流派,倾向现实主义。

创造社, 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等留日学生。主张表现自我“内心的要求”,艺术倾向富有反抗精神的积极浪漫主义。以郁达夫小说、郭沫若诗歌为代表。

新月社:1923年成立。成员: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梁实秋等欧美留学生。闻一多提倡诗歌“三美”主张。提倡新格律诗,称为“新月诗派”。

二 :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人物

一):酒
酒中八仙(唐)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www.61k.com]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阳王李王进: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白酒原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四仙崔宗之:宗之萧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亳落纸如云烟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二)隐逸仙传
竹林七贤(魏晋)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戒浔阳三隐
陶渊明、刘遗民、周续之

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全真七子(宋)
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马钰妻孙不二(清静散人)


杨林二隐君(明)
兰廷秀(和光道人、悬壶子)、贾惟孝(东晦)(汉赋)
汉赋4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


(诗歌)
建安七子(东汉)
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禹、徐干、应锡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

二妙(西晋)
索靖、卫灌
元嘉3大家(南朝宋)
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竟陵八友(南朝齐)~竟陵王肖子良门客
肖衍、沈约、谢眺、王融、肖琛、范云、任肪、陆缍

初唐四绝
王勃、杨炯、卢照领、骆宾王

北宋4大家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吴中四士(唐)
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中兴4大诗人(南宋)
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


吴中四杰(明)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散文)
唐宋8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

明初诗文3大家
刘基、高启、宋濂

前七子(明.弘治、正德)
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后七子(明.嘉靖、隆庆)
李攀龙、王士贞、谢桢、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乾隆3大家(清)
赵翼、袁枚、蒋士铨


(词曲)

贰宴(词)
晏殊、晏几道

元曲4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苏(苏轼)门四学士
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后四学士
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



(书法)
贰王(东晋)
王羲之(书圣)及其子王献之初唐4大名家
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世南

宋四家(北宋)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楷书4大家
欧阳询(唐)、颜真卿(唐)、柳公权(唐)、赵孟俯(元)

帖学4大家(清.乾隆)
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翁方纲



(画)

六朝三绝
东晋顾恺之、南朝陆探微、梁代张僧繇


明四家

唐寅、沈周、仇英、文徵明

四王(明)
王守敏、王晕、王原祁、王监


扬州八怪(清)
金农、黄慎、郑燮、李禅、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

嘉定(上海)四君子(明)
李流芳、唐时升、娄坚、程嘉燧



(医学)

金元4大家
完素、张从正、李果、朱震亨


(小说)

吴下三冯(明)
冯梦龙、冯梦桂、冯梦熊


(理学)

理学五子(宋)
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张载

三先生(明末清初)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才子)

大历十才子(唐.大历年间)卢纶、吉中孚、韩栩、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韦、夏侯审、李端


江南4大才子(明)
唐寅、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

黄浦三杰(民国)
陈庚、贺衷寒、蒋先云



(京剧)
清乾隆五十四年(1790年),四徽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进京,为庆祝乾隆八10大寿而形成京剧。

老三鼎甲(清)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同光十三绝(清)
程长庚、谭鑫培、庐胜奎、杨月楼、徐小香、梅巧铃、时小福、余紫云、朱连芬、郝兰田、杨鸣玉、赵赶、三张胜奎



(臣)
汉初三绝(西汉)
萧何、张良、韩信

同治末年4大宰相(清)
曾国藩(武英殿大学士)、瑞常(文渊阁大学士)、倭仁(文华殿大学士)、朱凤标(体仁阁大学士)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中国古代8大笑星)
一.优孟(春秋);二.庄子(战国);三.东方朔(西汉);四.阮籍(魏晋);五.苏轼(北宋);六.唐寅(伯虎.明);七.金圣叹(明末清初);八.纪昀(纪晓岚.清)


(中国古代十圣)

一.酒圣(杜康);二.至圣(大成至圣文宣王);三.亚圣(孟子);四.史圣(司马迁);五.茶圣(陆羽);六.诗圣(杜甫);七.画圣(吴道子);八.书圣(王羲之);九.草圣(张旭);十.医圣(张仲景)


(中国古代4大美女)

西施、杨贵妃、王昭君、貂婵


(中国古代10大才女)
卓文君、谢道韫、班昭、蔡文姬、李清照、柳如是、武则天、薛涛、朱淑真、左芬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人物


三 : 如何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摘要:许多中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课堂里,往往会犯同一种错误,即把某人的作品安在另一人身上,或者把某人所在的朝代弄错,造成张冠李戴现象。因此,本文就如何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进行探讨。

关键词:古代文学常识《朝代表》
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应借助于《中国历史朝代表》(《中国历史朝代表》以下简称《朝代表》)。为此,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自己的看法,望方家斧正。
一、熟记《朝代表》
我刚接高一语文课时,在课堂上遇见过这种情况,我提出问题,找三名学生回答,回答的结果是不同的。我的问题是:陶渊明是什么时期的诗人?甲同学回答:北宋。甲同学的回答显然是错误的。乙同学回答:东晋。乙同学的回答是对的。我接着问乙同学:你能否说一下与陶渊明在同一时期的名人或名篇吗?乙同学回答:不能。我又对丙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丙同学回答: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人,《归去来兮辞》是他的代表作。和陶渊明同时期的名人有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作品《兰亭集序》,和陶渊明同朝代的有西晋的“竹林七贤”。丙的回答令我很满意。我问丙同学:你怎么记得这么准确?丙同学回答:我很喜欢历史,《朝代表》背得很熟,各个朝代的名人名篇我都记得很清楚。
丙同学思路清晰、记得扎实准确并且能广泛地联系,不仅仅是喜欢历史的原因,更主要是对《朝代表》记得娴熟而且能够灵活运用。我从中得到一点启示:丙同学喜欢历史,所以重视《朝代表》,能准确地回答问题。如果让不太喜欢历史的学生也能把《朝代表》重视起来,那么,他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不就很容易了吗?所以,我的观点是: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首先要借助《朝代表》,并且要熟记《朝代表》。所谓对《朝代表》的熟记,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去记忆,而是让学生相互联系地去记忆。记住每个朝代的分支、每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的位置(谁先谁后)。最后达到不用看《朝代表》也能在头脑中清晰地反映出哪个朝代在《朝代表》的哪个位置上,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把《朝代表》定格在记忆之中。学生头脑里有了这个《朝代表》做基础,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既觉得很有趣味,又能学得准确、扎实。
二、科学利用《朝代表》
科学利用《朝代表》是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重要方法。1.找出位置。(把《朝代表》写在语文笔记本的第一页上。)让学生先把学过的文学常识拿出来加以对照,看看哪些名家、哪些名篇著作出自哪个朝代。然后加以归类,每个朝代共有多少名人、多少名篇、多少著作。它们在《朝代表》里处于哪个位置上。比如,《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学生们马上就能在《朝代表》找到它的位置。还能找到时间与之大致相同的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等。再如,《楚辞》:屈原创作的诗歌体裁,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学生们就知道屈原是处在《朝代表》里战国的位置上,在战国这个位置上还有《庄子?逍遥游》、荀况《劝学》《孟子》《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2.放进位置。在语文课堂里,学生们随时就会学到新的知识,如果与《朝代表》相关,就得马上把新出现的名人名篇放进《朝代表》里相应的位置上,即把新学到的知识放进位置里。比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然后让学生们把作者司马迁和《史记》放进《朝代表》的相应位置上――西汉。再如,“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一个汉乐府,一个北朝乐府。让学生们把它放进《朝代表》里相应的位置上――汉朝和北朝。3.脱离《朝代表》演绎练习。俗语说:熟能生巧。学生心无杂念,记忆力好,思维不混乱,只要对《朝代表》反复练习,就能日久扎根。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学过的古代名人名篇集中起来,穿插提问,经常提问,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把笔记本上的《朝代表》深深地镶嵌在自己的脑海之中,那些古代的名人名篇就会经常地在学生们脑海的《朝代表》里进进出出走来走去。他们的眼前就会经常出现孔子漫步春秋、庄子逍遥战国、太史公秉笔西汉、太白诗吟李唐、苏轼豪放北宋、关汉卿元朝鸣冤、施耐庵明修《水浒》、曹雪芹清唱红楼等情境。
三、认识并融合《朝代表》和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关系
学生背熟《朝代表》后,教师就应该有必要让学生们知道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情况。也许在掌握《朝代表》之前,学生们对“上古”“先秦”这两个词汇很陌生,不知道“上古”“先秦”是个什么历史感念。掌握《朝代表》之后,学生们对它们的解释就会顿开茅塞豁然贯通。尽管这样,教师还得要向学生们解释清楚《朝代表》和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关系:
1.《朝代表》是具体的,它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里的人物和著作都是具体的。比如,《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划分是笼统的,它是指中国古代文学在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式样。比如,“上古时期”:专指神话传说。“先秦时期”:专指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再如,“两汉时期”:专指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专指诗歌。“唐宋元时期”:诗词曲。“明清时期”:小说。[www.61k.com)
2.《朝代表》是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依据;中国古代文学划分是建筑,它能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式样在各个历史时期分布的情况。二者缺一不可。
四、学习《朝代表》旨在借助语文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和学生们讲清楚,我们学《朝代表》背《朝代表》,主要从文学常识角度看问题,旨在对语文教学有帮助,并不是像学习历史那样详细地了解历朝历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比如商朝:只讲我国出现了甲骨文――最早的文字,有了文字,我们的文学才有了延续即可。如果再讲什么青铜器、武王灭商等就跑题了。再如,周朝:周朝分西周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主要是《诗经》(西周到春秋时的诗歌)、孔子、老子;战国时期主要是诸子百家散文著作。如果我们再讲什么“井田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那就把语文课堂真的变成历史课堂了。作为教师,治学要严谨,师德要端正,课堂上不能漫无边际东扯西拉,否则就会失去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了,切忌把语文课当成历史课来讲。
五、借助《朝代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必要性
借助《朝代表》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必要性:能大大增加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兴趣。学生都愿意学知识,但是枯燥无味地死学、干干巴巴地背诵,对他们来说就是味同嚼蜡。《朝代表》虽小,可是却具有无比的魅力。它像一根线,挂满了千千万万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里面都会有学生们所喜爱的东西。在学生们眼里,这些知识点就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真迹,是真正的知识,不掺杂任何虚假的成分。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92979.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