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总结-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中期检查总结

发布时间:2017-12-18 所属栏目: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一 : 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中期检查总结

很少能有机会下去走走,这次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么一个学习的机会。此次中期检查我们利用两天时间对新建的9个标准化示范园区走访了解,听取了园区负责人对园区建设情况的汇报,针对下一步工作,分别对园区标志牌的制作、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台帐建立管理和验收程序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这样一次走访机会,我对标准化园区建设项目有了深入的了解,一些以往零散的知识也趋于系统化、条理化,现总结此次出行,更好理清标准化园区这方面知识。

  一、前期准备。在开展活动之前,先确定好日程表,一般根据各园区位置安排行程,还要准备好检查需要带的各种资料,对于要带的各种资料,一定要事先做好征求有经验同事的意见,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这些细节问题要重视,因为出行代表单位形象,不允许出错。相机一定随身携带,做好照片采集。

二、联系负责人,准备出行。在准备开展这次检查之前,确定好检查日程表,要事先通知项目负责人。此次活动安排好日程表之后,我是先通过农民信箱通知各位负责人,检查头一天又电话通知各位,确保各位准备好相关材料。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几次电话联系,我开始注重自己和别人电话交流。打电话之前,应该说什么,怎么说,自己都要心中有数,条理清楚。比如:打电话时,对方经常会问到几点到,几个人来等问题,所以这些问题都要事先和领导沟通了解到。

三、检查项目程序。此次检查我们首先听取了负责人对园区建设情况的项目汇报,对园区目前情况和下一步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其次,检查人员就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情况作一简单介绍,主要此次项目哪年开始实施,资金多少,目前拥有园区多少等方面。第三,对今年园区建设提出一些要求,包括园区标志牌的建立、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台帐建立管理、验收程序等。最后,提出要求,希望园区负责人搞好园区建设,做好示范带动作用,真正将农业标准化知识普及到田间地头,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尽一份力。

  此次活动我真正到了生产一线,虽然没有投入实际生产,但是毕竟学到了一些坐在办公室里学不到的东西。所以,要珍惜机会,好好利用,好好学习,充实自己知识构架,希望自己早日成长起来。

二 : 园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工作总结

园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工作总结


在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浦东新区原农发局、技监局、原农发局农业处、农发署以及原机场镇人民政府等领导部门的重视和关心下,上海浦东临空出口农业园区于2003年提出申请并逐级上报,于2003年11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www.61k.com)

三年来,在各级上级领导部门的殷切关心和浦东新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园区各入驻企业和相关村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浦东临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承担了示范区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管理及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园区20多家企业及相关村是实质性推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主体,因此本示范区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的模式不同于其他种养业单位及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示范项目的实施方式及管理模式。

围绕园区“做大产业、做强龙头、做精产品、做优环境”的开发建设总体目标,对照项目实施规范及考核指标体系,联系园区工作实际,园区制定并实施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计划,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努力完善园区及入驻企业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有效开展项目的实施、监督、管理和服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组织管理方面

项目承担单位是浦东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浦东新区原农村发展局,保证单位是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具体由上海浦东临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1、组织领导

由浦东新区农委(原农发局)、技监局、原农发局农业处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组成了新区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其领导下,园区成立了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标准化办公室),园区内各企业也先后成立了以企业主要领导人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标准化联络员参加的企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并配备标准化工作专(兼)职人员(标准化联络员),形成了园区农业标准化推进的组织管理体系。

2、管理工作

园区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管理方式以实施目标管理为主,管理的指导思想及目标是:通过项目实施,加大园区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提升园区综合管理能级和入驻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通过项目实施,建立和完善园区农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打造园区企业主导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园区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出口等方面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周边和辐射地区农业结构调优,推进标准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园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工作总结

化技术和管理,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增值,增加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并努力为上海地区提供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和可供借鉴的示范样板。[www.61k.com)

在确定园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管理模式上,既结合园区客观实际,又立足于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创新,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示范区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强化推进力度。

A、领导重视、政策挂钩——政策导向机制

浦东新区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非常重视和支持园区农业标准化工作,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包括对园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均实行资金扶持,从而减轻园区和企业负担并激发其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B、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组织保障机制

园区通过成立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标准化办公室),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切实加强了对园区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及服务的功能。

C、加强协调、强化管理——沟通协调机制

园区实行农业标准化工作例会制度,每年召开工作例会2—3次,主要邀请园区及各企业农业标准化工作负责人和联络员参加。例会主要内容是:掌握有关政策、部署工作任务、交流工作信息、把握工作进展、汇报工作心得、总结工作成效、落实政策、把握平衡等。

D、综合考核、建立激励——考核激励机制

园区根据《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实施《临空出口农业园区农业标准化工作考核标准》,采取“入驻企业自查、园区组织抽查、年终综合评定”的方式,明确园区及企业农业标准化工作目标要求和考核验收方法。

3、责任落实

园区公司与各入驻企业和各相关村通过签订《告知与承诺书》和《共建协议》,同时,按照园区制定的标准化示范区推进规划和实施计划,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相关企业,并制定实施年度推进计划,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及奖励,把对园区各单位加强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具体化。

二、保障体系建设方面

4、服务体系

园区实施“品牌战略”,扶持园区各企业主导产品开展申报各类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活动,并推进各企业结合ISO14001、ISO9001、HACCP等各类相关管理体系标准,以产品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为依据,制(修)定并实施产品的企业标准和相关管理、技术、工作标准,有力提高园区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

5、资金投入情况

在资金的获取渠道上,采取政府财政扶持和企业自筹资金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园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工作总结

配套结合的方式,争取国家、上海市、浦东新区各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结合园区公司及企业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套落实,确保资金足额及时配套到位,充分保障园区标准化推进力度。[www.61k.com)

三、示范工作内容

园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创建实施过程中,按照实施计划,选准工作重点及主体,通过推进建园之初凌空农艺大观园、新成食品、陆基水产三大入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率先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并以其为抓手和示范,采取区域全面推进与龙头示范带动相结合的推进方式,辐射带动园区后进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园区公司与入驻企业及各相关村联手共建、上下联动、各负其责、互为促进、共同推进。

三 :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总结

范文一: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中期检查总结

很少能有机会下去走走,这次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么一个学习的机会。此次中期检查我们利用两天时间对新建的9个标准化示范园区走访了解,听取了园区负责人对园区建设情况的汇报,针对下一步工作,分别对园区标志牌的制作、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台帐建立管理和验收程序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这样一次走访机会,我对标准化园区建设项目有了深入的了解,一些以往零散的知识也趋于系统化、条理化,现总结此次出行,更好理清标准化园区这方面知识。

(www.61k.com”

一、前期准备。在开展活动之前,先确定好日程表,一般根据各园区位置安排行程,还要准备好检查需要带的各种资料,对于要带的各种资料,一定要事先做好征求有经验同事的意见,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这些细节问题要重视,因为出行代表单位形象,不允许出错。相机一定随身携带,做好照片采集。

二、联系负责人,准备出行。在准备开展这次检查之前,确定好检查日程表,要事先通知项目负责人。此次活动安排好日程表之后,我是先通过农民信箱通知各位负责人,检查头一天又电话通知各位,确保各位准备好相关材料。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几次电话联系,我开始注重自己和别人电话交流。打电话之前,应该说什么,怎么说,自己都要心中有数,条理清楚。比如:打电话时,对方经常会问到几点到,几个人来等问题,所以这些问题都要事先和领导沟通了解到。

三、检查项目程序。此次检查我们首先听取了负责人对园区建设情况的项目汇报,对园区目前情况和下一步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其次,检查人员就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情况作一简单介绍,主要此次项目哪年开始实施,资金多少,目前拥有园区多少等方面。第三,对今年园区建设提出一些要求,包括园区标志牌的建立、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台帐建立管理、验收程序等。最后,提出要求,希望园区负责人搞好园区建设,做好示范带动作用,真正将农业标准化知识普及到田间地头,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尽一份力。

此次活动我真正到了生产一线,虽然没有投入实际生产,但是毕竟学到了一些坐在办公室里学不到的东西。所以,要珍惜机会,好好利用,好好学习,充实自己知识构架,希望自己早日成长起来。

原文地址.html

很少能有机会下去走走,这次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么一个学习的机会。此次中期检查我们利用两天时间对新建的9个标准化示范园区走访了解,听取了园区负责人对园区建设情况的汇报,针对下一步工作,分别对园区标志牌的制作、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台帐建立管理和验收程序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通过这样一次走访机会,我对标准化园区建设项目有了深入的了解,一些以往零散的知识也趋于系统化、条理化,现总结此次出行,更好理清标准化园区这方面知识。

一、前期准备。在开展活动之前,先确定好日程表,一般根据各园区位置安排行程,还要准备好检查需要带的各种资料,对于要带的各种资料,一定要事先做好征求有经验同事的意见,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这些细节问题要重视,因为出行代表单位形象,不允许出错。相机一定随身携带,做好照片采集。

二、联系负责人,准备出行。在准备开展这次检查之前,确定好检查日程表,要事先通知项目负责人。此次活动安排好日程表之后,我是先通过农民信箱通知各位负责人,检查头一天又电话通知各位,确保各位准备好相关材料。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几次电话联系,我开始注重自己和别人电话交流。打电话之前,应该说什么,怎么说,自己都要心中有数,条理清楚。比如:打电话时,对方经常会问到几点到,几个人来等问题,所以这些问题都要事先和领导沟通了解到。

三、检查项目程序。此次检查我们首先听取了负责人对园区建设情况的项目汇报,对园区目前情况和下一步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其次,检查人员就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情况作一简单介绍,主要此次项目哪年开始实施,资金多少,目前拥有园区多少等方面。第三,对今年园区建设提出一些要求,包括园区标志牌的建立、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台帐建立管理、验收程序等。最后,提出要求,希望园区负责人搞好园区建设,做好示范带动作用,真正将农业标准化知识普及到田间地头,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尽一份力。

此次活动我真正到了生产一线,虽然没有投入实际生产,但是毕竟学到了一些坐在办公室里学不到的东西。所以,要珍惜机会,好好利用,好好学习,充实自己知识构架,希望自己早日成长起来。

范文二:稻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总结

稻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总结

绿色食品“河横”牌稻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各级领导特别是省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已经运转一年多了。下面,根据省局指示精神,将“示范区”实施一年多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分四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示范区”的概况

我市“示范区”主要位于XX镇境内,XX镇地处市区东北部,全镇有可耕地面积5万余亩,其中有水田3万余亩。河横村处于该镇中心位置,以水稻种植为主,以蛋品加工和小酱菜制作为辅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农业生产与加工体系。区域内长期致力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1990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称号,是生产优质绿色稻米的理想基地。“河横牌”大米是XX省食品类的第一个“绿色”品牌,为了做大做强基地内的河横绿色品牌,1996年,境内成立了“XX省河横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市绿色食品的科技示范园区和重点加工企业,也是泰州市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进行科技研究、标准的制定实施与技术管理等项目,同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强化综合管理,提升标准档次,先后有大米、酱菜、蛋品、肉禽等九个品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目前示范区的面积0.3万亩,主要分布在河横村境内,亩产量达到600公斤,品质上国优一级品达27%,国优二级品达73%,辐射域区的产品销往全省30多个大中城市,该区域生产的大米已有

相当大的知名度,是我国驻港澳部队以及“雪龙号”科普考察船等特殊行业的专用米。

二、标准化示范区实施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为了认真落实苏质技监[2001]170号文件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加强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从2001年6月份起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针对现有沈高镇及河横村的实际状况,结合《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项目和纪要一览表》所规定的内容逐项抓工作落实,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健全组织,落实载体,确保“示范区”工作的统一领导。 一是成立了“示范区”领导小组。去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副市长为副组长,市财政、质监、农业、粮食、环保五个局长为成员的“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日常工作办公室,从组织上使“示范区”的工作有了保障”。二是成立了技术协作组。该组除了我市农业技术上的相关人员外,还特聘了扬大农学院的院长、教授、博导、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一批农业技术工作中的权威人士,形成了一个技术核心小组。通过这个技术协作组及时对“示范区”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跟踪指导。三是建立了经济联合组织。在市政府的协助下,通过市农业局和沈高镇的共同努力,建立了集培育、试验、推广、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经济联合体,理顺了政府与XX省河横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之间的关系,壮大了联合体的经济实力。

2、贯标宣传,分级培训,造就了一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专兼职

人才。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围绕标准化示范区的实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标准宣贯活动。首先是通过召开领导小组会的形式,组织小组全体成员学习《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使全体成员了解了“示范区”的意义,统一了小组成员的思想认识。其次是用以会代训的形式培训各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及相关农技人员。以此为基础,培育出一批标准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再次是以河横村和沈高镇为核心区域对农民进行了普遍的贯标和培训。两年来,我们将农业标准化工作列入市农干校、乡村农民技术学校的重要课程,特别是“示范区”先后邀请XX省农林厅、XX大学农学院、上海质量管理科学院的相关专家教授讲课6场次,受训2300多人次,发放培训教材及技术资料1800多份,使广大种植户对稻米的种植标准和规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第四是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了专职人员的工作思路。一年多来我们先后组织从事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人员近10人次分别到外地参观学习,吸取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使我市有了一批从事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专门人才。第五是充分利用市内“一报两台”这块宣传阵地,宣传“河横牌”稻米生产的标准化要求。特别是发挥了广播网内“一台一站”的作用,在农户育、种、管、收的全过程各个环节上进行事先指导,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紧扣目标,多作并举,部分解决了配套资金上的困难。

筹集“示范区”的资金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较大难题,按照实施方案整个“示范区”建设约需资金625万元,其中包括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基础设施投入、加工销售环节等各项费用的省市配套资金38.1万元,市镇配套资金51.5万元、其余均为自筹资金。为了解决资金缺口,我们多方努力,主动协调相关系统,先后结合“水利工程”、“三项工程”、“绿化工程”等全市重大的工程项目,将各种基本建设经费向“示范区”内倾斜。一年多来,在农田基本建设、田间绿化、“三项工程”上就为沈高镇争取了各项配套基金100.5万元,并已全部用于田间道路、水渠的整修、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绿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积极筹集民间资金改变稻米加工、销售的现状。该镇原有“明珠”和“河横”两家小型米厂,规模小、设备差、工艺落后。去年河横绿色食品公司自筹资金75万元投入“明珠”米厂,该厂去年从日本引进了一套米质检测仪、1台色选机、2台抛光机,重新组装了一条全封闭、全自动的加工生产线,同时帮助该企业建立了标准化的体系和管理制度,设立了质量控制网络,健全了抽样检测制度,使“明珠”米厂的产品质量和加工能力都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目前该企业已有五种不同的包装、年大米生产能力可达3万吨以上,基本上满足了该区域的加工需求。

4、反复试验,提纯提优,攻克了一系列标准指标上的技术难关。 首先是抓品种对比试验。为了使“河横”绿色稻米种植核心区达到国家优二级米、辐射区达到国家优三级大米标准,同时符合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准,在产地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选择优质、高产、

抗病虫能力强的稻米品种是关键环节。考虑三者兼顾,两年来共试验试范种植水稻新品种(系)138个,其中国外品种(系)12个,省外35个,国家三级优质米以上的34个。今年为了确保示范区稻米品质要求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米以上(GB/T7891-1999优质稻米)的标准要求,重点对华粳3号、连粳3号、盐粳5号、香粳99-15、R109等五个品种进行辐射试验,掌握了大量的试验数据,为下一步示范区的品种选择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是抓标准的收集、制定与实施,先后收集了国家相关的满足绿色食品生产的水、土、气、肥、加工等一系列标准,制定了A级绿色食品河横牌稻米生产技术规程,对稻米生产的产地环境、农药、化肥施用等均作了明确的要求,并严格按标准要求指导农民生产,两年来示范区内农药施用量比三年前下降16%,杜绝了施用国家禁用农药的现象,产地环境质量,产品的品质均有了一定的提高。去年经国家有关部门监测,水、土、气等均符合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要求。再次是围绕重点环节,抓了关键技术的试验和成果的开发应用。两年来,项目各参与单位集中技术力量,对优质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按国家优质大米一级的标准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重点在3000亩A级绿色稻米生产示范区内进行了一系列配套试验,主要有:(1)优质稻米新品种生态适应性评监试验;(2)AA级绿色稻米攻关试验;(3)无公害水稻生产的肥料筛选及运筹试验;

(4)无公害水稻生产病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5)有机米攻关辅助试验;(6)“黑丰佳”有机肥料运筹试验;(7)“华丰”生物有机肥应用示范等,从目前来看这些试验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初步探索出了国

标一、二、三级优质米的相应水稻品种和栽培方法,并且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

三、“示范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们在“示范区”的管理上动手较早、投入的人力、财力也相对较大,但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由于周边的条件还不很成熟,辐射区域暂时还只能局限在5万亩左右。虽然我市整个里下河地区自然条件基本相当,比如温度、土壤等,但由于空气、水质、周边环境的差异,短时间内要辐射到10万亩以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二是在有机稻米攻关试验和无公害药剂试验的最后一个关口出现了卡壳,要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困难仍然较大。在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的情况下生产有机大米,肥料供应、前期病虫草害的防除上已基本解决,但后期三化螟无法控制,部分试验区域水稻晚期损失较重,有一部分亩产只有20-30公斤。虽经大量的试验,但暂时还没有发现对后期三化螟防效较好的生物农药和其它防治方法。辐射区域内的稻米要全部达到国优一、二级米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是示范区资金严重缺乏也是制约下一步示范区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示范区运作一年多来,虽然经多方努力,投入了一定的经费,但这些经费均是结合其它项目投入的,只能改善示范区的灌溉、绿化、道路等各项基础设施条件;XX省河横绿色食品公司的投入只能改变其加工和销售现状,中间环节的资金缺口仍然无法解决。

四、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示范区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项目考核验收的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在适当增加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好“一卡双承诺”服务,即收购卡、承诺及时为示范区农户提供优质种子、农药、肥料及技术服务,承诺按优惠价(去年和今年按高出同期市场价0.2元/公斤)全部收购示范区内农户所种的稻谷。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广大农户按标准种植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确保收购中鱼龙混杂的现象发生。进一步加大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统供率,力争明年区内统供率达到95%以上。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为在面上能及时地给农户以科学的指导提供更快捷的服务。

二是要加大贯标力度,扩大宣贯范围。进一步规范加工、销售环节,同时力争使示范区的总面积在验收前达到3万亩左右。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试验攻关力度,确保产量、质量同步提高。产量指标力争达到示范核心区亩产600公斤以上,推广区亩产550公斤以上。品质指标要求全部达到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准,其中30%以上达到国家优二级米标准,其余均要达到国家优三级米的标准要求。

四是要建立健全技术档案资料,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对相关标准、试验试范过程中的原始数据、项目活动计划、会议记录、标准审定、实施进度、技术培训资料、原始监测数据等进行收集、整理、归案;健全环境、产、加、销的一整套标准体系;充实检测、检验设备,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

范文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2011年,在市、区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村党组的正确领导下, 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生产有规程,质量有标准,产品有标志,市场有监测”建设要求,经实施单位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标准化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了农业标准体系

建立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引用国家标准。今年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引用国家、行业产品标准22个,其中种植业标准22个,。引用地方标准5个。引用企业标准2个。

二、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1.积极申报国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我们制订了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编写了水稻标准化种植技术资料1500余份,并对全村专业种植户进行了1600多人次的培训,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经过项目组的共同努力,项目实施进展顺利,较好地完成了示范区2011年度的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2.积极培植省级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点。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们根据省农林厅《关于开展全省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创建工作的意见》文件,启动了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点创建工作。

3.积极创建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1年,通过示范区建设的典型辐射,增加了农民标准化生产意识,激发了农民种养殖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

在示范区建设中,我们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各个示范区制作标牌,向社会公示农业标准化示范内容,建设社会监督;二是坚持试验、示范、推广、良种、良法良管的推广原则,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三是示范区严格按照“五统一”的模式进行管理,并向农户代表发放了种、种植业业生产记录本,为农产品质量溯源提供依据;四是加大示范区农产品产业化开发力度,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参与农业标准化建设,龙头企业负责对基地产品组织收购、加工、销售,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提高示范区经济效益。

三、开展农业标准化技术的培训

为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我们利用广播、电视、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先后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培训,广泛宣传国家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的相关法规和技术要求,增强管理者和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从生产环境治理、产地检测、投入品管理、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提高了企业和农户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标准化技术培训,充分利用了广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等平台,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的正确使用等知识,增强农民共识。2011年开展培训65场次,示范区参训农民1950人次,发放资料2000余份。

范文四:某县某局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总结

某县某局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总结

我县“省级木薯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局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广东省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切实做好木薯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组织充分技术力量,积极发挥示范区的示范、推广和带动作用。通过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定期检查督促等措施,使示范区的各项计划、指标和任务均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共投入资金40万元,扩大某镇的凤歧山等三个耕地面积共有2500亩,发展木薯生产,并由原各家各户零星种植逐步转为联合成片,种植面积近7000亩以上,预计总产值达700万元。某镇木薯标准化示范区及专业种植的规模化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某镇镇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现将我局开展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使示范区建设项目顺利开展,我局抽调专职科技人员,成立以镇长为组长,抓农口副镇长为副组长,农业技术站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组成“某镇木薯标准化示范区领导小组”,制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负责示范区的各项建设、资金筹集和管理、技术攻关、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层层落实责任,确保省级木薯标准化示范区各项建设顺利开展。

— 1 —

二、严格实施标准、建立生产档案

某镇木薯标准化示范区,严格执行农业行业标准,NY/T356—1999,参照NY/T5083——2002.无公害食品萝卜生产技术规程。具体措施一是选择有利地势,在谷兜村的水龙、新平村的赤油埔和茅陂村的凤歧山等深耕土层的环境土质和有利条件,面积2106亩,创办标准化示范区;二是选择优质品种。以ZM902、ZM906、ZM908和华南Ⅰ号、华南Ⅱ号品种为主,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时间;三是种茎要求。选择健壮主杆,切段、每段为20—30cm,10—15个眼(芽),直径3—4cm,不伤皮、切口无破裂,没有脱水干枯,表皮不皱破裂,没有发霉的健壮株为种苗;四是种茎处理。在整地种植前,将种茎泡一次80%敌敌畏乳油,浓液为1:100的农药,将处理好的种茎当日种完;五是大田栽培技术。土地耙平后起畦,畦宽80cm畦高25cm,沟宽20cm;种植规格为60×100cm,每亩数为950—1100株的有效苗数;六是科学施肥。以施有机质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及微量原素配合,确保作物健壮生长;七是及时防治病虫害。病虫害以人工防治和药物防治为主,人工采取早上或傍晚灌水诱杀蝼蛄;药物防治执行GB/T5009.20,乐果、敌敌畏。同时,组织专业技术员对示范区的种植品种、面积、生长发育、使用肥料及农药用药情况等各个环节及其整个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生产档案。

三、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示范标准化栽培技术

— 2 —

我局根据示范区各项实施进度和木薯生长情况,相应的举办木薯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民技术员、木薯种植专业户225户,250人次,到示范区进行现场考察,现场实践、示范。举办培训班6期,召开现场会、研讨会12次,印发木薯栽培技术资料2000份,适时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宣传、培训和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地提高我县木薯标准化栽培技术水平,提高木薯经济效益。在某镇木薯标准化示范化区的带动下,全镇农民种植木薯热情不断高涨,至目前,辐射种植木薯范围及地区有公平镇和黄羌镇等,带动农户3690户,扩大规模,增加种植面积2550亩,提高单产6900公斤。

四、搞活产品流通和销售,完善配套服务

为积极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解决产品销售问题。我们将木薯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某县东方食品加工厂结合起来,并同时重视培育企业厂家,努力创建公司+基地+农户形式,积极配套完善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化经营路子,积极帮助群众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与某县东方信食品加工厂签订购销合同,保障产品收购价格,科学地适时地安排木薯产品进厂收购加工,确保产品畅销,真正做到产业化经营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年来,某县“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共投入资金

— 3 —

40万元,其中省农业厅拨给补助资金20万元,某县地方财政及市某局等部门配套共投入22万元。我局切实加强了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设立专款专帐专用,确保建设示范区的资金有效的发挥作用。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我局在建设“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中,虽然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来,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我县大部分木薯种植农户文化程度低和科技素质不高,新的技术措施不容易接受,部分地区农户仍停留在传统耕作习惯上,制约我县木薯标准化建设的进程;二是我县木薯种植户大部分是以家庭种植为主,生产较为分散,要尽快实施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还存在一定困难;三是丘陵地形给土地平整带来的工作量非常大,机耕道路的建设资金缺口大,因路道不通导致产品不能及时运出收购加工,造成农户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四是长期同一地方种植,没有轮作处理,对土壤及肥力破坏较大,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有机质肥料投入进行改良土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恳望上级加大对标准化示范区木薯生产的扶持,我们将继续努力研究对策和解决存在问题。

(二)今后工作计划

我们在认真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同时,继续抓好下一步木薯

— 4 —

示范区建设的工作计划,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探索,总结经验,对今后的木薯生产作进一步的设想:一是加强领导,增加投入。落实责任,抓好示范区的标准化管理工作,继续抓好项目的规划和建设,配套检测设备,认真做好产品认证工作。保障示范区生产的各项建设、指标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二是从明年开始进一步扩大标准化示范区以及全县种植面积,每三年择地轮作一次,这样既可以利用土地资源又可以解决地力破坏问题;三是对农户加大扶持力度,争取在上级扶持的前提下,采用农民自筹、政府扶持、公司措贷的形式,加大投入,提高单位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木薯种植专业户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加强原有的木薯生产管理,在全县大力推广木薯标准化栽培技术,扩大标准化栽培覆盖面。今后将多渠道、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组织科技人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确保木薯丰产、高效,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标准化示范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某 县 某 局

二○○五年五月八日

— 5 —

范文五:园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工作总结

园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工作总结

在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浦东新区原农发局、技监局、原农发局农业处、农发署以及原机场镇人民政府等领导部门的重视和关心下,上海浦东临空出口农业园区于2003年提出申请并逐级上报,于2003年11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三年来,在各级上级领导部门的殷切关心和浦东新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园区各入驻企业和相关村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浦东临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承担了示范区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管理及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园区20多家企业及相关村是实质性推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主体,因此本示范区项目的实施与管理的模式不同于其他种养业单位及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示范项目的实施方式及管理模式。

围绕园区“做大产业、做强龙头、做精产品、做优环境”的开发建设总体目标,对照项目实施规范及考核指标体系,联系园区工作实际,园区制定并实施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计划,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努力完善园区及入驻企业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有效开展项目的实施、监督、管理和服务,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组织管理方面

项目承担单位是浦东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浦东新区原农村发展局,保证单位是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具体由上海浦东临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1、组织领导

由浦东新区农委(原农发局)、技监局、原农发局农业处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组成了新区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其领导下,园区成立了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标准化办公室),园区内各企业也先后成立了以企业主要领导人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标准化联络员参加的企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并配备标准化工作专(兼)职人员(标准化联络员),形成了园区农业标准化推进的组织管理体系。

2、管理工作

园区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管理方式以实施目标管理为主,管理的指导思想及目标是:通过项目实施,加大园区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提升园区综合管理能级和入驻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通过项目实施,建立和完善园区农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打造园区企业主导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园区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出口等方面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周边和辐射地区农业结构调优,推进标准

化技术和管理,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增值,增加当地农民就业增收,并努力为上海地区提供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和可供借鉴的示范样板。

在确定园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管理模式上,既结合园区客观实际,又立足于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创新,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示范区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强化推进力度。

A、领导重视、政策挂钩——政策导向机制

浦东新区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非常重视和支持园区农业标准化工作,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包括对园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均实行资金扶持,从而减轻园区和企业负担并激发其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B、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组织保障机制

园区通过成立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标准化办公室),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切实加强了对园区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及服务的功能。

C、加强协调、强化管理——沟通协调机制

园区实行农业标准化工作例会制度,每年召开工作例会2—3次,主要邀请园区及各企业农业标准化工作负责人和联络员参加。例会主要内容是:掌握有关政策、部署工作任务、交流工作信息、把握工作进展、汇报工作心得、总结工作成效、落实政策、把握平衡等。

D、综合考核、建立激励——考核激励机制

园区根据《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办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并实施《临空出口农业园区农业标准化工作考核标准》,采取“入驻企业自查、园区组织抽查、年终综合评定”的方式,明确园区及企业农业标准化工作目标要求和考核验收方法。

3、责任落实

园区公司与各入驻企业和各相关村通过签订《告知与承诺书》和《共建协议》,同时,按照园区制定的标准化示范区推进规划和实施计划,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相关企业,并制定实施年度推进计划,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及奖励,把对园区各单位加强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具体化。

二、保障体系建设方面

4、服务体系

园区实施“品牌战略”,扶持园区各企业主导产品开展申报各类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活动,并推进各企业结合ISO14001、ISO9001、HACCP等各类相关管理体系标准,以产品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为依据,制(修)定并实施产品的企业标准和相关管理、技术、工作标准,有力提高园区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

5、资金投入情况

在资金的获取渠道上,采取政府财政扶持和企业自筹资金

配套结合的方式,争取国家、上海市、浦东新区各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结合园区公司及企业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套落实,确保资金足额及时配套到位,充分保障园区标准化推进力度。

三、示范工作内容

园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创建实施过程中,按照实施计划,选准工作重点及主体,通过推进建园之初凌空农艺大观园、新成食品、陆基水产三大入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率先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并以其为抓手和示范,采取区域全面推进与龙头示范带动相结合的推进方式,辐射带动园区后进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园区公司与入驻企业及各相关村联手共建、上下联动、各负其责、互为促进、共同推进。

6、标准体系

(1)园区创建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通过规范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管理程序,确保环境建设和管理按要求有序有效实施,强化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意识,形成了建设标准化、组织专业化、活动规范化、信息档案化、监督程序化、管理长效化的环境管理机制。

(2)以园区初创三大入驻企业为主体和示范,按计划有序推进园区企业开展ISO9001、ISO22000、HACCP、GAP、QS等质量及食品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和完善园区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运、出口等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目前园区已有陆基水产、新成食品、新成农产品、新成格林尔、新迪奇食品、侃侃贸易、兴迪水产、浦优农产品配送、申淇水生生物、创业国际物流等十家企业创建了各相关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凌空农艺大观园、东海水族、峥峰货代等多家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创建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3)根据市场需求,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园区鼓励入驻企业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转化建立完善并实施企业标准,细化分解形成生产、加工、保鲜、包装、贮运等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以有效规范企业行为,满足市场及客户需求。目前园区已有凌空农艺大观园、新成食品、陆基水产、新迪奇食品、新成格林尔、吉祥蔬菜、兴迪水产、东海水族等企业拥有自己的企业标准。

(4)园区注重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国家级、市级、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企业开展“有机”、“无公害”、“安全、卫生、优质”等农产品质量认证、产地认定并注册企业产品品牌,提升园区企业知名度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园区已创建知名品牌有“新成”、“名厨”、“格林尔”、“迪奇康宴”、“陆基”、“浦优”、“吉祥”、“康生源”、“浦原”、“东海”、“钓鱼太郎”等。

7

、监测体系

(1)园区委托有资质机构——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浦东新区环境质量监测站和浦东新区农发署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每年定期对园区的水质、大气、噪声、土壤等环境质量,按有关规定进行监测,并参照国家、上海市有关标准,确保监测数据均符合有关指标规定。

(2)园区企业围绕其产品质量,依据有关规定,委托有关监测机构,按照产品涉及的各类标准及购买方提出的各类要求,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畜产品(水产品)药物残留等关键环节普遍监测,定期进行质量监督检查,避免发生严重质量事故。

8、示范区域及面积

项目示范区域为上海浦东临空出口农业园区,建设面积为7平方公里。区域内现有28家入园企业,4个行政村。

根据园区“两头在外、一头在内”的发展战略和园区企业农产品原材料生产基地大部分在域外的客观实际,园区实施“园区+企业+基地+农户”的示范、辐射、带动模式,利用园区企业创建的知名品牌、先进技术、标准信息及市场覆盖面广等优势,通过标准培训和宣传指导,推进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业产业化。目前,园区已示范、辐射、带动了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安徽、福建、广东等省区的出口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亩、水产品养殖基地及滩涂资源利用5万亩,并以此促进了标准化辐射区域农业种(养)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了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就业增收。

四、示范效果

9、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

园区2004年度实现销售及服务收入3亿元,利润2400万元,税收95万元,出口创汇1.7亿元,可比非标准化生产及管理增收、节支、降本4000万元;园区2005年度各企业产品销售及服务产值超过4.26亿元,出口创汇达到2.15亿元,可比非标准化生产及管理增收、节支、降本6000多万元,通过加工增值5000万元以上,均比前一年度大幅度提升;园区2006年度各企业产品销售及服务总产值达到5.218亿元,出口创汇达到2.2889亿元,可比非标准化生产及管理增收、节支、降本8000万元。

(2)社会效益

充分发挥园区在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出口等方面的龙头作用,促进周边地区及标准化辐射基地的农业结构调优;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全面推进标准化技术和管理,不仅有效改善了园区投资环境,又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及质量档次,为扩大农产品出口奠定基础;园区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采取订单或企业自办出口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基地等方式,辐射周边各类生产基地8万亩,扩大农产品加工出口5万吨,增加当地

农民就业增收的机会。实现了“龙头带动、推广‘四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能级提升、农民增收”。

(3)生态效益

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实施,对园区环境实施污染预防并持续改进,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源,进一步改善了园区整体环境质量,从监测数据来看,园区整体环境质量明显良性发展,这充分说明,通过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实施,以及三年来强化园区的环境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园区的生态环境达到了优良的水平。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气净、路洁、景美”的现代都市生态农业园区矗立在东海之滨。

标准化推进办公室

2007-2-28

[返回]

范文六:慈利县洞溪辣椒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总结

慈利县洞溪辣椒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工 作 总 结

慈利县洞溪辣椒生长于慈利县西南部的边缘,该地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24℃,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由于生态环境独特,洞溪辣椒生长无污染,是一种具有独特品味的绿色食品。2008年,洞溪辣椒被列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一年的工作,示范区各项工作都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也总结出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些独特经验。下面,就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结合实际,摸清底子,建立组织机构

慈利县洞溪辣椒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得到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后,由县质监局牵头,迅速召开了项目启动大会,县政府、质监局、农办、农业局、洞溪乡政府、张家界洞溪七姊妹辣椒开发有限公司等项目相关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分工。首先由洞溪乡政府和张家界洞溪七姊妹辣椒开发有限公司对我县辣椒生产情况进行了摸底,确定了洞溪和高桥两个乡镇为示范片,确定洞溪乡大浒村等8个百亩示范基地。由质监部牵头起草了示范区各项制度,并以县政府名义下发,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县人民政府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处理示范区的日常事务。以农业部门为主,

成立了标准化、农业科研、推广、企业为成员的技术小组,负责指导示范区的技术问题。最后,以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的名义出台了示范区建设实施细则及年度工作计划。

二、起草、制定标准,并宣传贯彻实施

为加强示范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提高各部门及农户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我们首先从动员发动,宣传教育工作入手,努力增强对标准化种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洞溪辣椒示范区项目批准后,我们迅速向县人民政府进行汇报,于2007年11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县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启动大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在此基础上,各相关乡镇党委政府又组织召开了村主任、村干部大会,进行层层发动。由农业推广部门和技术专家组成辣椒种植指导小分队深入各村组,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向广大农户赠送、印发各类技术、标准资料2.7万份;利用乡镇广播站、有线电视网络宣传农业标准化法规、农业技术标准。组织农业专家在原有辣椒种植规范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辣椒种植栽培标准,并印成小册子进行发放。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发了广大农户和各部门对辣椒标准化种植的热情,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抓薄弱环节和重点工作,取得示范实效

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我县的辣椒种植面积要达到3万亩,示范村17个,示范户500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我们深

入各村组,宣传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和良好的经济收益,挨家挨户做工作,采取先落实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示范面积,然后再逐步铺开的措施,先期落实了种植示范面积1.1万亩,分布及2个乡镇11个村。为了进一步强化示范区工作责任,使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实行“片管责任区”,即以村为单位,村主任负责该村的示范大户各项工作的联络,使县政府示范区领导小组的各项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另外,层层签定责任状,首先由各乡镇、各部门与县政府签定责任状,然后由各村与各乡镇政府签定责任书,县、乡、村实行上下联动,形成了洞溪辣椒标准化种植的有机整体。目前,基本形成了从选种、幼苗、移栽、培育、施肥等一整套完整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为了使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提高,我们重点解决辣椒的销售和价格问题,让农户得实利。县政府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扶植张家界洞溪七姊妹辣椒开发有限公司,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创品牌,使企业做大做强,产生效益,通过财政补贴,实行辣椒保护价收购,使农民的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对下步的工作开展打好了基础。

总之,第一年的工作已初见实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明年,我们将在落实面积、扶植龙头企业、完善标准体系、宣传工作等方面进行重点突出,争取示范面积翻一倍,农民收入增加20%,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200万元,使标准体系基本完整。慈利县洞溪辣椒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工 作 总 结

慈利县洞溪辣椒生长于慈利县西南部的边缘,该地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24℃,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由于生态环境独特,洞溪辣椒生长无污染,是一种具有独特品味的绿色食品。2008年,洞溪辣椒被列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一年的工作,示范区各项工作都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也总结出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些独特经验。下面,就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结合实际,摸清底子,建立组织机构

慈利县洞溪辣椒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得到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后,由县质监局牵头,迅速召开了项目启动大会,县政府、质监局、农办、农业局、洞溪乡政府、张家界洞溪七姊妹辣椒开发有限公司等项目相关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分工。首先由洞溪乡政府和张家界洞溪七姊妹辣椒开发有限公司对我县辣椒生产情况进行了摸底,确定了洞溪和高桥两个乡镇为示范片,确定洞溪乡大浒村等8个百亩示范基地。由质监部牵头起草了示范区各项制度,并以县政府名义下发,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县人民政府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处理示范区的日常事务。以农业部门为主,

成立了标准化、农业科研、推广、企业为成员的技术小组,负责指导示范区的技术问题。最后,以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的名义出台了示范区建设实施细则及年度工作计划。

二、起草、制定标准,并宣传贯彻实施

为加强示范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提高各部门及农户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我们首先从动员发动,宣传教育工作入手,努力增强对标准化种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洞溪辣椒示范区项目批准后,我们迅速向县人民政府进行汇报,于2007年11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县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启动大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在此基础上,各相关乡镇党委政府又组织召开了村主任、村干部大会,进行层层发动。由农业推广部门和技术专家组成辣椒种植指导小分队深入各村组,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向广大农户赠送、印发各类技术、标准资料2.7万份;利用乡镇广播站、有线电视网络宣传农业标准化法规、农业技术标准。组织农业专家在原有辣椒种植规范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辣椒种植栽培标准,并印成小册子进行发放。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发了广大农户和各部门对辣椒标准化种植的热情,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抓薄弱环节和重点工作,取得示范实效

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我县的辣椒种植面积要达到3万亩,示范村17个,示范户500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我们深

入各村组,宣传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和良好的经济收益,挨家挨户做工作,采取先落实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示范面积,然后再逐步铺开的措施,先期落实了种植示范面积1.1万亩,分布及2个乡镇11个村。为了进一步强化示范区工作责任,使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实行“片管责任区”,即以村为单位,村主任负责该村的示范大户各项工作的联络,使县政府示范区领导小组的各项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另外,层层签定责任状,首先由各乡镇、各部门与县政府签定责任状,然后由各村与各乡镇政府签定责任书,县、乡、村实行上下联动,形成了洞溪辣椒标准化种植的有机整体。目前,基本形成了从选种、幼苗、移栽、培育、施肥等一整套完整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为了使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提高,我们重点解决辣椒的销售和价格问题,让农户得实利。县政府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扶植张家界洞溪七姊妹辣椒开发有限公司,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创品牌,使企业做大做强,产生效益,通过财政补贴,实行辣椒保护价收购,使农民的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对下步的工作开展打好了基础。

总之,第一年的工作已初见实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明年,我们将在落实面积、扶植龙头企业、完善标准体系、宣传工作等方面进行重点突出,争取示范面积翻一倍,农民收入增加20%,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200万元,使标准体系基本完整。

范文七:标准化示范区考核总结

石柱县国家级优质辣椒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总 结

一、前言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渝东南武陵山区,幅员面积3012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总人口54万人,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72%。县境内沟壑纵横,河流遍布,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我县成为全国闻名的黄连之乡、辣椒之乡、辣椒之乡。

我县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质地及自然气候条件十分适宜辣椒生长,种植辣椒历史悠久,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出口韩国、斯里兰卡等国。石柱辣椒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基地到加工的创新发展,使辣椒从农家餐桌上一碟小菜发展成覆盖全县三分之二的乡镇和四分之三的农户的大产业。

2007年10月8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马正其在市政府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县辣椒产业发展问题,提出了‚要在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的基础上,围绕科学种植、规模经营、深度加工、培育市场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动石柱辣椒产业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力争用2-3年的时间,实现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达30万亩,轮作面积达60万亩,高产示范片区达1万亩,力争建成‘全国辣椒生产第

一县’和‘重庆火锅原辅料生产加工基地’‛的奋斗目标。

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建设万亩现代辣椒产业示范园基础上,建设国家级优质辣椒生产标准化示范区。2007年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在石柱县设立辣椒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计划执行时间为3年,2010年底前完成示范任务。

二、计划目标任务

依据《示范区任务书》,石柱县辣椒标准化示范区的预期最终示范目标:石柱县优质辣椒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计划在龙沙镇长坪村、石岭村、油房村、大沙村、中海村、永丰村;大歇乡双坝村;南宾镇灯盏村;下路镇高坪村和天泉村10个生产基地示范种植,以村为单位各为1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三年内完成石柱优质辣椒示范种植面积1000公顷,示范大户达到60户,单产鲜辣椒15000--22500公斤/公顷,制定推行从辣椒种苗选育到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分级、包装、贮存等环节的优质辣椒生产技术规范,制定优质辣椒系列产品企业标准10个以上;建优质育苗基地14公顷,良种推广3900万株;共实现经济效益0.76亿元。

三、实际完成情况

2008年至2010年三年来,在市局的精心指导下,通过

我县各有关部门、基地乡镇以及龙头企业的共同努力,示范区建设的各项预期示范目标已全面完成。

1、示范面积。在我县龙沙镇、大歇镇、下路镇的十个农业标准化示范片推广标准化种植,示范面积达到1000公顷(15000亩),完成任务书计划的任务。

2、示范户数。辣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大户数达到63户,超过任务书计划的60户。

3、单位产量。通过标准化种植,辣椒单位产量由传统种植的亩产780公斤,提高为亩产1020公斤。

4、质量水平。通过宣传实施DB 500240/001《无公害食品 辣椒》、DB 500240/T002《无公害食品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和DB 500240/T003《无公害食品 辣椒干生产技术规程》等农业标准,示范区辣椒质量水平达到GB 18406.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规定的指标要求。获得了重庆市农业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石柱红‛辣椒、辣椒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

5、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了推行从辣椒种苗选育到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摘分级、包装、贮存等环节的优质辣椒生产技术规范,制定优质辣椒系列产品企业标准10个。

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三年来扎实开展工作,示范区建设的各项效益显著。2010年辣椒示范总产量达17

万吨,实现辣椒销售收入3000万元。示范区辣椒单位产量达到1020公斤/亩,比实行标准化种植前单产提高240公斤,椒农户均收入达到4560元,较标准化种植前增收130元。通过辣椒标准化种植,真正实现了‚三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示范效应的充分发挥,已辐射带动了全县辣椒产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县订单农业不断发展壮大,为石柱建设三峡库区绿色生态经济强县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具体实施过程

1、成立组织机构。2008年2月,石柱县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辣椒产业、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县领导任副组长,县质监局、农综办、农业局、财政局、辣椒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石柱县质监局。成立了石柱县辣椒研究中心,负责全县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培训,负责辣椒科技需求的提出及相关科技计划的实施。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石柱县国家级优质辣椒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并制定相关文件,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2、扎实开展辣椒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具体措施:(1)依照示范区标准需求计划,落实标准建设任务;(2)围绕计划内容,广泛收集国内外、行业、地方和企业的相关资料;

(3)对现成的有关标准,实行采标,抓好技术标准建设;(4)制修订相关配套标准,具体指技术标准(如《无公害食品 辣椒》)、操作标准(如《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规程》)和管理标准(如《辣椒标准化示范区基地生产管理标准》等,制定了10个优质辣椒系列产品企业标准;(5)狠抓标准的应用培训,三年来共组织技术培训15次,培训人数达1711人次。通过以上措施,已基本建成可长期指导我县辣椒生产加工的农业标准体系。

3、核心示范基地的建设。

石柱县辣椒标准化示范区核心示范基地涉及3个乡镇5个村辖26个组3452户,种植面积15016亩。园区设立专用农药销售28处,调运专运肥500吨,地膜42吨,购臵农机具211台机耕率达64.5%。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国土整治1万亩,完成路基改造43公里,完成路面浇注30.5公里,完成硬化85公里。山坪塘整治已完工22口;完成整治复建渠堰38.3公里,人畜饮水池完工27口;新建沼气池467口。

4、‚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培育。为保证示范区持续、长效性发展,抓好‚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培育是关键,并将其与名牌战略和农产品认证结合。我示范区在这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龙头企业富民公司的‚石柱红‛辣椒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绿色食品‛证书。‚石柱红‛辣椒的品牌效应日益凸现,辣椒

产业已经成为我县在全市乃至西南地区拿得出、叫得响的一张‚红色名片‛。自辣椒产业在全县大面积发展以来,已成为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优势产业和最有生命力的产业。

五、经验教训及创新点

1、创新农业标准化工作模式。石柱县以辣椒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创立了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六环模式‛(即科研有平台,生产有标准,标准有示范,示范有载体,载体有奖励,市场有监测,)六环紧扣,开创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切实提高了示范区农民收入,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教训与不足。虽然示范区三年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和良好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教训。一是示范区建设工作受制于项目经费的严重短缺,很多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扎实;二是地方政府与职能部门之间、示范区成员单位之间沟通显少,部门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激励制度虽部分建立但落实力度不够,示范区参与各方的责、权、利不清,赏罚不明。

六、结束语

石柱县辣椒标准化示范区通过三年的建设实施,全面完成了预期示范目标,提高了我县辣椒产业的发展质量水平,示范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

是石柱辣椒产业受后期加工能力限制,辣椒的销售压力较大,辣椒的收购价受市场影响也缺乏稳定,如何扩大销售市场,稳定辣椒价格,维护椒农生产积极性,也是今后我们应注意研究的课题。总之,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辣椒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促进我县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紧紧围绕‚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套体系;形成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农业标准化目标,将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向新高潮。

范文八: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工作总结

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

民增收、提高企业整体形象

(工作总结)

河南聚泰禽业有限公司是鹤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创建于2006年,法人代表为张巧云,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集种鸭饲养、孵化、饲料加工、苗雏销售、屠宰加工、熟制品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跨两市三区一县的大型畜牧养殖加工企业。

近年来,公司一班人精诚团结,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以人为本,以带动广大农民致富为己任,积极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实行区城化布局、规模化养植、专业化生产,走出一条独具独具特色的农业经济结构之路,形成了商品鸭综合标准化示范基地,把农业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大大提高了企业整体形象。

一年来在市、区质监局的指导帮助下,公司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发动群众、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目前,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创建农业标准化工作已完成并取得明显成效,很受群众欢迎,现将我公司开展创建农业标准化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既要政府组织又要群众参加,需要有关部门配合;又要各村委的支持,为了保证项目进展顺利,成立了有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以主管镇长刘统军为组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梁军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管理区区长为成员的示范项目领导小组。为了项目进展迅速,聘请农业专家董树贵担任技术顾问,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梁彦生为组长,抽调技术骨干为成员,组织技术工作组,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印发了《大来店镇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把推广农业标准化纳入全镇经济发展规划,按排了专项资金和专用交通工具。

(二)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群众

农业标准化工作对群众来讲是一个新事物,对部分机关干部来说一是个陌生概念,专业性又强,取得社会认可,是否最终能转化成经济效益,需要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大来店镇有力的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一是召开由全体机关干部和各村领导参加的专题动员会议,对此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安排、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户,对有关部门签定责任书;二是利用各村广播、板报、庙会、会议等多种形式集中时间、人员进行宣传;三是印发宣传资料,把农业标准化的好处、意义、作用编印成资料,下发5000多份到农户;四是印发科技资料进行宣传,把农业标准化的技术标准、制成模式图发到群众手中,使他们一看易懂、一学会用。向群众发放科技资料4000多份;

五是制作标牌,宣传扩大影响,使农业标准化在群众中生根开花,使一个陌生的概念变成家喻户晓的话题。

(三)完善体系,狠抓服务,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

技术推广是创建示范镇的关键,为了搞好技术推广,大来店镇党委、政府采取积极 ,组建三个体系,抓好四项服务。

三个体系是:标准化体系、示范推广体系、监测体系。

1、标准体系:收集省市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90多项,发布农业地方技术规范15余项,管理标准工作标准20多项,从选种经过各种生产环节到收获包装都做了明确规定,使广大群众做有标准、干有尺度,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建立三级推广体系: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重点,结合技术工作组负责对各村及经济组织的技术员进行培训、指导、指导、管理。村技术员负责对科技重点户、科技示范户、种子户的指导培训。科技重点户和科技示范户在起带着作用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特别是带动本村村民小组的农户,形成三级推广体系。定期组织广大群众和科技人员进行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搞好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典型辐射作用。

3、建立监测体系:充分发挥农技、工商、种子、植保等部门的作用,与区质监局一道对上市农资、农肥、农药及农产品进行检测,发现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依法处理。目前,依据标准对小麦、蔬菜、山药检测150多次。

四项服务是:技术服务、环境服务、生产资料服务、产后销售

服务。

1、技术服务:建立农村技术队伍,配备专职农业技术员,全镇现有技术员40名,搞好技术培训。根据标准化生产的要求,镇政府将请农业专家长年做技术顾问,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农艺师到镇讲课,坚持分类、分作物、分行业进行指示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户、不同地质特点、不同种植习惯、不同作物对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种植优势和潜力。为了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增强农户致富本领,分用物编印6000多份资料免费发放给农民,还多次购进有关技术资料发放给农民。

2、环境服务: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环境的治理力度,严禁工业“三废”乱排乱放,加大对不符合标准要求农资的查处力度;严禁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和不合格化肥,确保无公害生产的环境条件。

3、生产资料服务:在区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各村都建立了农资服务网点,确保农户不误农时购到合呼标准价格合理的生产资料。同时有关部门加大对这些网点的监督管理工作。

4、产后销售服务:一抓经纪人,按照农业标准化要求,狠抓经纪人队伍培养。目前活动在镇境内的经纪人300多人,有力推动农产品销售;二抓合作组织,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大力宣传合作组织法。目前,已有手续完备的使用经纪组织10多个,他们都是行业的龙头组织。

(四)建立制度、害羞长效机制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使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建立农业标准化长效保障机制。一是建立会议制度,每月5日前召开一次项目领导小组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措施,狐抓落实。二是建立责任制度,对有关部门及村技术员合作经济组织都要明确责任,实施责任目标和责任追究制。三是监督考核制度,农业服务中心、种子、工商等部门被告农业标准化统一管理、监督、定期通报、半年总结、年终大奖的原则。

二、取得的效果

有力的创建工作为大来店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了丰硕的成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一)农业经济得到明显发展。全镇农业经济不同程度的都得到了发展,以山药为例:已申报了省级山药标准化示范项目。目前已收集技术标准15项,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10多项,山药种植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后,总产量在1200万公斤以上,总收入1200万以上,比未按标准种植前增长了200多万元。

(二)增强服务城市功能。大来店镇紧紧围绕新市区,属于近郊,推广农业标准化后所生产的蔬菜、农副产品可以很安全的供应市场,以新大地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例:他生产的各种蔬菜经市农业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多次抽样检验合格率在100%,有力的提高了产品在市场销售能量。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市场体系建设发展迅速。

由于推广农业标准化工作以来,在各村出现粮食收购网点10多

处,面粉加工厂增多、规模明显扩大,以山药为例:每到山药收获季节,翟村一个村出现8家收购站,为外地、外省前来购货的提供货源,这样大大方便了流通,提高了经济效益。

我们坚信,由于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深入、完善,做好技术培训,加强对经济合作组织的监管力度,农业标准化工作将在大来店镇,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必将为大来店镇的经济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范文九: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总结

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总结 标准高  机制新  效益好  带动强 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   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市政府今年把建设60个标准化示范园区作为农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并列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的重要内容。为积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区委、区政府把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作为我区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在园区建设过程中,突出园区特色和效益,发挥园区辐射带动功能,努力把示范园区建成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力地推进了我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了农业发展。 一、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示范园区发展势头总体良好 根据晋中市举办10件实事的安排,我区确定建设12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占全市示范园区总数的1/5,其中粮食1个,蔬菜1个,红枣4个,养殖6个。分别为:张庆优质饲用玉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张胡无公害温室蔬菜示范园、榆次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中昌农业示范园、晋中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亿冠隆枣业精品基地、北胡乔奶牛园区、陈侃奶牛园区、演武蛋鸡养殖园区、演武瘦肉型猪养殖园区、西沛霖肉羊养殖园区、北田润泽园育肥羊基地。张庆玉米示范园种植饲用玉米强盛12、强盛42号1000亩,总产达65万公斤。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实现户均一套棚,温室西红柿效益位居全区前列,先后被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山西农大农科教示范基地,今年推广应用EVA新型塑料膜100套、二氧化碳发生器20台、卷帘机20台、防虫网35套,推广新品种10个。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被晋中市命名为“红枣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成烤房两座、恒温库15间、气调库15间、沼气池2座,推广实施矮密丰技术。中昌农业示范园,被晋中市命名为“绿色无公害梨枣示范园”、有机生态循环示范和缩果病防治“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新建保鲜库一座、烤房2座、230立方米沼气一座,产品已注册“洁沃田”牌梨枣商标。亿冠隆枣业精品基地优新品种多达48个,部分品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二、明确三创思路,落实六项措施,指导园区建设良性发展 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是以科技为先导,以特色为基础,以市场为取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统一体。从政府的角度审视,园区建设必须走“三创”道路,在工作中突出了“六抓”。即:     一是抓组织领导和科学规划。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广泛参与、积极配合。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沟通,我区成立了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宁山岗副区长任组长,农委主任、农业局局长赵玉良任副组长,蔬菜、畜牧等五大中心、水利、财政、科技、农机等有关部门及涉及的5个乡镇一把手为成员,把园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园区规划上,根据我区农业生态条件优越、农业区域特征明显的特点,有重点地建设红枣、奶牛养殖、无公害蔬菜等一批区域性优势的示范园区。具体讲,遵循了以下5项原则:①经济效益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开发、引进和推广名优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如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②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实际,选定有特色产品、特色管理模式、特色经营方式和特色企业理念的园区为标准化示范园区。如四个红枣示范园区都各有千秋,贵仁红枣园区的壶瓶枣裂果防治、宏大红枣园的无公害种植模式、中昌农业示范园区的有机生态循环、亿冠隆枣业精品基地的鲜食品种繁育等等。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如陈侃奶牛园区、北胡乔奶牛园区把沼气与养殖相结合,形成了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④科技先导的原则。用科学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如张胡蔬菜园区,非常注重科技的运用和创新。⑤产业带动的原则。园区建设必须强调对农民的示范和带动功能,使其成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和窗口。我区选定的12个园区,涵盖了我区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中12个品种的7个,尤其是突出了蔬菜、红枣、奶牛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占园区总数的67%。 二是抓机制转换。体制创新是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的灵魂。以前我区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曾尝试走政府主办的路子,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今年的园区建设一改过去政府投资、基层干部实施、农民旁观的现象,引入市场经济管理机制,按照“业主投资、自主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模式,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村委+农户”模式、独资经营模式等灵活多样的建园模式。陈侃奶牛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是榆次博瑞乳业公司4个奶源基地之一,也是我区第一个“世行”贷款扶持的奶牛养殖项目和“四位一体”生态示范工程。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采用“村委会+农户”模式,在村委会的统一组织下,从1993年18套温室大棚起步,发展到目前的130余套。西沛霖肉羊养殖园区实行股份制的经营方式,由村委会、煤矿、农户入股,合作经营,目前已存栏200余只。     三是抓政策扶持与引导。为给园区建设创造宽松环境,区委区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在农产品质量认证上,鼓励园区进行产品认证。中昌农业示范园区已完成红枣绿色认证,认证面积500亩。二是在组织形式上,鼓励发展壮大各类合作社(协会)组织。修文依托陈侃奶牛园区成立了奶牛协会,会员由最初的125个发展到目前的475个。三是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帮助园区跑项目、引资金,协调搞好水、电、通讯、技术、信息等各项服务,尽可能提供一切便利。陈侃奶牛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困难,我区积极与信用社协调,采取5户联保的形式,贷款500多万元用于园区建设,村、镇也筹集50多万元用于园区公共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我区奶业遇到市场疲软的困境,区政府拿出3万元对奶牛养殖户予以了补贴。四是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园区建设。今年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在科技局和枣业中心的支持下,成立了山西省首家民营红枣管理技术研究所,聘请了省红枣协会会长、全国著名红枣专家张志善为专家组长。8月24日,山西民营红枣管理技术研究所举行了挂牌仪式,省、市新闻单位、市、区领导、专家张志善等参加了仪式,极大地提高了园区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四是抓分级建设与特色互补。区、乡两级在园区建设中着注重分工协作。区政府以示范推广为主,侧重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新材料等,增强园区辐射带动功能。乡镇以园区建设为主,侧重于土地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农户管理等方面。工作重点抓住园区建设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使园区建设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如演武瘦肉型猪养殖园区,目前种猪存栏已达1000头,初具规模,但生猪生产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针对这种情况,今年投资24万元用于瘦肉型猪生产技术推广和建沼气池,使养殖规模达到了1.5万头,带动周边6村55户养猪5.4万头。     五是抓部门合作与项目集成。有关涉农部门加强部门合作,通过项目集成、人才集成、资金集成,推动示范园区建设。如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和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面积,在气象部门的配合下,都安装了气象观测设备。张胡蔬菜示范园,由农机局补贴2.4万元,推广自动卷帘机20台;由蔬菜中心补贴1.5万元,推广二氧化碳发生器20台、防虫网35套。 六是抓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核心。示范园区积极推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开发模式,涌现了许多集科技试验示范与培训于一体的科技示范园区,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易学易干,易出成效,逐步成为连接科技推广部门和农民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贵仁红枣科技示范园红枣管理技术研究所,聘请张志善为专家组长,吸收了榆次、太谷人才6名,专门从事红枣丰产、防虫防病防裂果的科学试验、研究和普及推广。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与周边农户及大户开展技术互助,为500多亩枣园提供技术服务。有关部门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聘请专家,为园区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如蔬菜中心与山西农大合作,在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建立了农科教示范基地。林业部门与省农科院留日博士曹秋芳、孟玉平合作,在宏大红枣科技示范园开展红枣防裂技术攻关,选择出了防裂果和防缩果病效果较好的试剂。 三、发挥六大功效,导向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通过加大实施力度,拓宽建设内容,探索运行机制,提高科技含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孵化创新、培训引导等成效日益显著。 一是示范推广功效显著,成为新品种引进、新技术不断更新的园区。通过示范,使农民亲眼看到了效益,竞相效仿采用,示范园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成为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亮点。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推广应用了无菌土壤处理技术、拱棚双层保温技术、生物菌肥应用技术等;引进了法国莉玛、韩国大红等西红柿新品种,温室西红柿效益位居全区前列。在张胡蔬菜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全区推广了防虫网、臭氧杀菌器、杀虫灯等十余项高新技术;引进并推广了蔬菜新品种20余种。红枣在示范基地带动下,今年推广建设烤房40座、保鲜库8座、沼气池160座。 二是产业带动能力增强,成为推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巩固产业链条的园区。全区红枣面积在2004年30万亩的基础上,今年又补植补种红枣2万亩,完成全年任务;酸枣接大枣嫁接237万株,超额完成任务的18.5%。形成百村百公里红枣经济林带,建成了乌金山镇罕山等5个双万亩红枣生态园。万头奶牛工程进展明显,上半年养殖奶牛6598头,同比增长17.8%。除继续完善陈侃奶牛园区和北胡乔奶牛园区外,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了逯村、源涡、新付3个奶牛园区。蔬菜面积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面积达到了28万亩。新建的温室大棚扣棚率达到95%以上,全区温室大棚累计达到了5万亩(含开发区)。新的蔬菜专业村不断涌现,尤其是张庆乡南营,形成了种菜专业村,每亩茄子收入最高达到8000元。园区与农户同舟共济,密切了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了更为牢固的产业链条。博瑞公司通过奶牛合作社,在今年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坚持按合同的0.75元/斤的价格收购(高于市场价0.15元/斤),帮助奶农渡过了难关。全区各类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据农经部门统计,围绕蔬菜、红枣、奶牛养殖等主导产业成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已达39个,会员3209名。修文镇奶牛养殖协会、区温室蔬菜协会被市政府评为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是技术力量充分发挥,成为推进科技创新、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园区。农业示范园的建设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投身农业科技创新,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幅度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贵仁红枣示范园区王连贵取得的裂果防治、病虫害防治等项技术,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为彻底解决裂果问题,他还独创性地建起了烘干房,在榆次率先开创裂果利用的模式,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其利用烤窑加工生产的大红枣,个头、口感堪称全省之最,过年可卖到40—50元/斤,比一般公司的红枣加工效益还高。 四是挖掘农民潜力,成为提高农民应用农业科技素质的园区。在润泽园育肥羊基地、西沛霖肉羊养殖园区的带动下,我区养羊业摆脱舍饲圈养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力推广新技术,提高了养殖户养殖水平。如修文镇王香村的支书赵彩生舍养小尾寒羊,多次进行技术改良,生产由一年一产,一胎一糕,变成了二年三产,双胎双糕,效益比过去翻了一番还多。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王香村的羊饲养量突破了4000只,全部实施了舍饲圈养。 五是推广了生态农业,成为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的园区。中昌农业示范园利用沼气储存梨枣、沼液喷打枣树、沼气供做饭、照明、取暖,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的红枣示范综合开发基地。去年中昌梨枣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今年已投入使用。全区无公害红枣认证面积已达40000亩。沼气推广不再局限于红枣示范园、养殖园区。如北田准备搞一两个沼气村,村集体给予补贴。庄子乡发展果粮沼养四位一体的庭院经济模式,今年新发展30户。 六是增收增效功能明显,成为农民致富增收、园区规模扩张、双赢发展的园区。示范园区充分发挥是示范引导功能,以效益为中心,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帮助农民致富,园区也在示范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壮大。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单棚收入至少在2万元以上,今年蔬菜行情看好,大部分棚收入达到了3万元左右,全村仅温室蔬菜人均增收2000元。张庆玉米示范园经测产,亩产达650公斤,亩对照增值93.5万元,为园区农民增收9.35万元,此外,园区还辐射带动周边2000亩,亩产也达到了600公斤以上。亿冠隆枣业精品基地在园区建设中解决当地劳动力50余人,每年为当地群众提供劳务收入60余万元。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经近一年来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建园时间短等原因,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足。我区园区建设中首先面临着征地问题,如养殖园区建设,由于村内养殖易造成环境污染,园区应建于村外,但受去年国家土地部“五不准”影响,畜牧园区占地相当难,园区建设受到影响。如陈侃奶牛园区,奶牛养殖户入园积极性很高,今年又报名50多户,但受场地限制,二期工程只能先扩建10户。在调整土地方面,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调换往往因个别农户的原因而失败。特别在温室大棚园区建设中,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张胡温室蔬菜示范园,今年通过农机补贴计划发展自动卷帘机,农户一下就报了50多户,但只能补助20户。北田、庄子等乡镇群众发展沼气的热情非常高,只要政府扶一把,至少能新上20多个沼气村,但资金就是解决不了。     二是引进园区的业主数量不多。尤其是有实力的业主较少,业主投资规模较小,档次不高,联结农户能力有限,形不成强大的带动力与辐射力,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的发展需要。如张胡村目前已户均一个棚,劳力缺少,已无多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建设资金不足。园区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健全,尚未正式出台扶持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区财政专项扶持资金有限,导致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我区2005年支农资金预算比上年增长42.9%以上,绝对额增长90万元,但即使这样,总额也仅有300万元,农民人均投入不足11元,能专项用于园区建设的更是少之又少。今年的陈侃奶牛园区二期工程计划投资24万元,新建10户,由于资金缺乏难以启动。北胡乔奶牛园区今年计划投资28万元用于园内公共设施完善、新技术试验推广等,也是由于资金缺乏难以实施。   我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在市、区上上下下的不懈努力下,12个示范园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正日益成为我区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农业科技开发与创新的中心,成为引进品种、展示技术、创新机制、吸引投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训农民的基地,成为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示范性和导向性工程,成为散布于我区平川丘陵之中的最耀眼的明珠!

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总结

范文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与农业产出增长

摘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常代表了更高的农业产出增长水平。通过运用扩展的生产函数(C-D)模型,以作为农业大省之一的安徽为例,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产出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数量(NBS)、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与农业总产出(GAP)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NBS的产出弹性为正。表明NBS能够带来较高的GAP增长,且随着建设成本的逐年分摊,这种作用会愈加明显;资本对GAP的贡献则更加显著,说明无论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还是农业本身的发展都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负的事实说明,基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内的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数量的扩张,更多的强调是对劳动力质量的需求,这种需求随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会更加明显。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3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4-0045-05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从数量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上来,而农业生产的现状恰恰又难以满足这种质量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难以与发达国家抗衡,缺乏竞争力。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围绕农、林、牧、副、渔业特定项目以示范推广农业标准化。目前,由农业部组织创建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5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500多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场)340个。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至2009年,安徽省共设立各级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73个,其中,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0个、省级示范区73项,涉及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林业等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分布于全省17个市地的61个县、市(区)。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项目建设,全省有870个农产品、549个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认证和认定,368家企业911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161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随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如火如荼的建设,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日渐增多。潘志远、秦文利等介绍了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林鸿辉、陈洁等总结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经验;钟甫宁、黄文华、金爱民等构建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研究对促进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遗憾的是,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产出效益进行分析的文献极为鲜见。本文以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为例,收集了安徽省1995-2009年以来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方面的数据,运用扩展的柯布一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模型,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与农业产出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检验示范区建设对现代农业增长的作用和示范效应。

本文标题: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总结-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中期检查总结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533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