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女同性恋叫什么-为什么女同性恋叫LES?

发布时间:2017-12-14 所属栏目:女同性恋群

一 : 为什么女同性恋叫LES?

为什么女同性恋叫LES?

为什么女同性恋叫LES?的参考答案

lesbin的简称

女同之间特殊用语详解及T、P之分 (转)

 

 性别倒错不是同性恋  

   

   很多人一直把美国曾获奥斯卡奖的著名影片<男孩不哭>看成是一部“女同”影片,但事实上真正的“女同”并不认同这个看法,对于<男孩不哭>中成天男性打扮的女孩,很多女同志表示,——“那种女孩只是属于性别倒错,与我们不一样。”  

   

 那么,“女同”之间分不分“男”“女”呢?“女同”们自己并不承认她们之间存在性别差异。但很有意思的是,在她们中间分为纯P,和纯T和TP不分的3类人,在女同志族群中,“T”指特质倾向于阳刚,或外貌喜欢作男性化/中性化装扮者(“T”可能来自英文的Tomboy);“婆”指装扮、行为、气质阴柔,在外形上与一般女性无异的女同志(又称为P)。台湾女同志文化中的T/婆之分,相当于西方的Butch/Femme。“婆”这个词在最早是相对于T而来,指“T的老婆”。但近年来,婆的主体性已经逐渐浮现,用以泛指气质较阴柔者;Uncle指年长的T。这个词起源于60年代,是女同志用来对长辈的尊称;“拉子”、“拉拉”或“蕾丝边”指女同性恋者(由Lesbian谐音而来),最早出现在台湾作家邱妙津的女同志小说《鳄鱼手记》里,于1990年代开始流行于台湾。

(www.61k.com)

 

 另外,这样的分类有时可以从她们的穿着打扮上划分:  

   

   P的穿着和一般女孩无异,走在人群中让人完全感觉不出她是“女同”;T的穿着打扮和男人一样,还可能剃很短的头发,如果不是具有女性特征,你一定会认为她就是男人。  

   

   TP不分的人会随着自己情侣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她的女友偏P,她也许就会自然而然地偏向T,反之也一样。

二 : 我为什么反对同性恋_Jug

近日关于同性恋的新闻层出不穷,在各大媒体上炒得热火朝天。先是纽约州同性恋者因为其“婚姻”合法化而大肆游行庆祝,然后吕丽萍因为转发某牧师反对同性恋的微博而遭到蔡康永、李银河、阿信等人的强烈攻击。而网上对于同性恋的态度褒贬不一。值得注意的是,支持同性恋的声音大多都来自同性恋群体本身,他们努力将自己的“情感”标榜为人之“正常”情感,更有甚者声称同性恋是最美好的感情。而对于那些反对的声音,他们则加以恶毒的攻击,认为那是非道德的、极其恶心的。看这架势,再不多久同性恋就要一统江湖了。

这几年来,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了同性恋的合法性。这是否真的意味着,同性恋是极其正常,或者说是正当的呢?

实际上,同性恋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存在,当时许多的贵族阶层喜爱美少年,这些少年被称为“娈童”。在留存至今的墓碑中,我们能看到当时的贵族们对于他们的“爱人”的颂赞和纪念。在这种风气当中,就连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都不能“免俗”。而在希腊神话中,这种风气也可见一斑,比如阿波罗对美少年的爱恋。后来宠爱男童的风气甚至还流传到了罗马帝国,在今天保留下来的罗马壁画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年的这种“胜景”。

那么,这是否能证明同性恋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习性呢?事实上,当时的这种宠爱男童的习性只不过是对正常爱恋的一种倒错。具体地讲,就是人们将美少男“当作”了美少女,尽管他们也能在与男童的亲狎中得到快感,然而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对象实质上是作为女性的身份而存在的。少男俊美的外貌、光洁的皮肤、还未变声的嗓音,实际上显示出的是一种女性化的性征。因此,所谓的“美少男之恋”不过是异性恋的一种“变装”表现罢了。

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在动物之中也存在着同性行为,比如“求偶”与性交。这也立刻成为了同性恋者证明自己“正常性”的有力武器。事实上,据科学家解释,这种行为的原因不外以下几个:1.临时替代性:由于身边缺乏异性,而将同性视为性行为的临时代替者;2.模仿性:即在个体尚未成熟之时在同性之间彼此模仿成年动物的性交动作,这并非是出于性欲的驱使,而是一种学习行为;3.示好性:即在成年同性个体之间发生冲突时,双方通过摩擦性器官来缓解矛盾,这种行为则与性行为完全无关。而相当明显的是,如果同性行为真是生物的一种正常行为的话,那么可想而知,物种的消亡不过就是时间问题罢了。另外,退一万步讲,即使动物之间的确存在着普遍的同性行为,这也不能成为人类同性行为的理由。因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动物之间可以存在着乱伦,也可以通过非性交方式繁衍(比如鱼类),甚至还有在性交之后吞食对方的行为(比如螳螂)。我们不能因为动物具有这类行为而要求自己也要拥有同样的行为,同性行为同样如此。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同性恋乃是源于幼年时期的俄狄浦斯情结。具体地讲,就是恋母情结在童年时期形成的“性倒错”现象,使得个体在稍微年长之后将自身当作母亲的代替品,这就是自恋。而当自恋心理外化之后,对象便扩展到与自我相似的年轻同性。这也就是说,同性恋实质上就是幼时恋母情结的一种畸形发展。

对于弗洛伊德的观点尚存有许多争论。而总结起来看,同性恋形成的原因只有两种,即基因和心理。

关于基因起源说是十分复杂的,简单地讲,就是基因的变异导致了个体性行为的倒错。基于此种原因形成的同性恋者,我们自然无从指责。然而,这并不能证明同性恋的正当性,因为尽管其原因是先天性的,但却是一种非正常化的产生。这正如各种先天性的畸形、残疾、智障。也就是说,基于基因变异产生的同性恋者,在医学上是与先天性缺陷者同质的。对于这类群体,我们当然不能予以指责和歧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确是属于“特殊”群体。对于他们,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引导,并应当在医疗技术上寻求不断的突破,以求在将来能够纠正和治愈这种生理缺陷。

而心理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的大多数都是源于童年或青年时期的心理创伤,而现代亦有不少人是因为寻求“潮流”和“刺激”而自动沦为同性恋者。当然,类似于动物界的那种因为缺乏异性而在同性身上寻求临时安慰者亦不在少数。而这类群体的可纠正性是较前一种更大的,只要社会加强关注,在心理上加以引导和纠正,就很容易使之恢复正常。

而实际上,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伦理上讲,同性恋都不能称之为一种“正常”的现象。而同性恋的泛化和合法化带来的更多都是负面影响,比如艾滋病传播的加剧,比如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我们不应当歧视和攻击同性恋人士,但却有必要加以引导和纠正,并对那种大张旗鼓宣扬和主张同性恋的声音加以反对,尤其是那种为维护同性恋而不顾是非、乱戴高帽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存在的并非就是合理的,不歧视和攻击不代表认可。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这种改变,不仅是现实存在的,它也包括我们日益“新异”的思想观念。

三 : 同性恋的起源是什么?

同性恋 同性恋的起源是什么?

Matt Manley for The Chronicle Review

(文/大卫?巴拉什)有人批评说,演化生物学顶多算是猜想,但事实恰好相反。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和行为学中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演化学家们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然而,还是有一些谜题无法解开,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便是同性恋的演化过程。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复杂,但我们最出色的科学家们仍没有找到答案。

任何一种性状得以演化的必要条件就是,该性状与繁殖成功是正相关的,更确切地说,该性状应当有利于相关基因在未来的延续。因此,如果同性恋是演化的产物——很显然它是,原因下面会解释——那么与偏好同性相关的遗传因素一定要在繁殖上具有某种优势。这样一来问题就很明显了:既然同性恋者比异性恋者繁殖的后代少,那为什么自然选择没有将同性恋这一性状淘汰掉呢?

这个悖论对那些完全没有异性恋倾向的绝对同性恋者而言尤为突出。不过,就算是对双性恋者而言,这个问题依旧存在,因为繁殖结果哪怕只有毫厘之差,也会使潜在的演化进程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在数学上是可以证明的。

演化理论的巨擘之一霍尔丹(J.B.S. Haldane),曾做过这样的计算:假设有一对等位基因,其中常见的那个最初在人群中 99.9% 的人身上都能找到,而另一个罕见的则只有 0.1% 的人口携带。如果这种罕见基因具有 1% 的繁殖优势(每一代能产出 101 个后代,而常见基因每代只能产出 100 个),那么仅需要 4000 代的时间(从演化角度看只是一眨眼),局面就将发生逆转,最初的罕见基因会占据 99.9% 的基因池。这就是所谓“利滚利”的力量,通过自然选择发挥作用。

对我们而言,这其中颇有深意:任何有损基因繁殖能力的性状,哪怕程度轻微,(从演化的角度讲)都会遭到残酷的淘汰。而同性恋看起来正像是其中的一个。男同性恋者有孩子的几率大约是异性恋者的 20%。我还没有见到女同性恋这方面的可靠数据,但看来很可能存在着类似的模式。而且,双性恋者繁殖出的后代数量,应该也比异性恋者要少,因为异性恋者把自己的恋爱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到了异性身上。

同性恋的遗传基础

在不同文化中,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差不多一致的。是什么保持了这一性状的遗传倾向呢?

说同性恋是后天“习得”的也不能用以解释这个现象(※此处已更改)。科学界普遍认为,同性恋是有生理基础的。一方面,许多野生动物都有同性性行为。更重要的是,同性恋在智人( Homo Sapiens)中持续地、高比例地、跨文化地存在。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的一个遗传学研究小组发现,位于 X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Xq28 能够预测男性的性取向。大部分同性恋权益倡导者相当看好这一研究,而主张性取向完全是个人生活方式选择的那些人则对可能的研究结果颇为畏惧;然而后续研究则一直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情况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一些研究未能证实 Xq28 对性取向有任何决定作用,而另一些则对原始研究表示支持。而且越来越清楚的是,无论 Xq28 对男同性恋者影响如何,这一基因与女性的性取向无关。此外,其他研究表明,常染色体上的一些区域也会影响人的性取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总结,几乎可以肯定男同性恋性状的出现是受了基因的直接影响,虽然或许并不是由一个或多个等位基因严格控制的。女同性恋性状也是如此,只是其涉及的遗传机制和相关基因都与男同性恋不同。

将性取向和具体的 DNA 对应起来的研究很有启发性,但一直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其他的遗传学证据。针对兄弟姐妹和双胞胎的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基因在性取向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复杂,我们尚不能完全理解,但其作用是真实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同性恋一致性在领养的兄弟姐妹(因此基因上没有关联)间要比在亲生兄弟姐妹间低,而亲生兄弟姐妹间的同性恋一致性又比异卵双胞胎的要低,异卵双胞胎的则比同卵双胞胎的低。

这些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证明了,遗传因素对性取向的影响是男女有别的。其他的研究则证实了同性恋倾向,无论男女,相当程度上是遗传的。

同性恋起源的若干假说

难以否认,我们面对着一个演化之谜:同性恋的潜在基因倾向究竟为什么能延续下来?我们仍没有找到答案。不过演化学者提出几个非常有潜力的假说:

亲缘选择假说。科学家们推测,产生利他主义的基因帮助了有遗传关系的亲属,从而使后者的利他基因具有了遗传优势,利他主义便得以延续。同样的道理也可能适用于同性恋:同性恋个体不用在其自身的繁殖上投入时间和精力,或许他们就能够帮助亲戚养育后代,而最终使这些孩子身上潜在的同性恋倾向基因在演化中受益。

不幸的是,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同性恋者花了特别大量的时间帮助亲属养育后代,甚至看不出他们和家人互动的时间比其他人多。不过也不要急于下结论:这些结果是基于问卷调查得出的;它们反映的是观点态度而非实际的行为。再者,调查面对的是现代化的工业社会,大概不能代表人类祖先的情况。

最近的一项研究以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的男同性恋者为对象进行了调查。萨摩亚是一个更加传统的社会,当地的男同性恋者被称为 “Fa'afafine”, 不生育后代,完全能被社会全体接受,尤其被他们的血亲家庭所接受。这些男同性恋者对侄(外甥)辈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这些孩子与他们平均有 25% 的基因是相同的。

社会声誉假说。有人类学证据表明,在工业化之前的社会,同性恋男性更有可能成为牧师或者祭司,他们的异性恋亲属也因此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并因此占有繁殖优势,从而使得任何共有的同性恋倾向基因得到延续。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想法,不过也缺乏实证支持。

群体选择假说。大部分生物学家都认为自然选择发生在个体及其基因的层面,而非发生于群体之中。但人类可能是一个例外;或许包含有同性恋个体的群体比全部是异性恋个体的群体更好。最近,人类学家莎拉?赫迪(Sarah B. Hrdy)等人指出,在人类演化史的大部分时期,养育后代不都是父母的(更不是母亲的)专利,我们的祖先有很多拟母亲行为(allomothering),那些并非孩子双亲的人,尤其是其他的血缘亲属,参与到了抚养后代的任务中。智人发展出这样一套体系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在所有的灵长目动物中,智人的新生儿是最无助的,需要成人投入的精力也最多。如果种群中有足够多育儿帮手是同性恋者,整个群体都将从中极大地受益。

另一方面,就算人类祖先中的同性恋者并不一定要参与到合作抚养后代的任务中去,他们较少生育(或者干脆就不生),这本身就为其异性恋亲属节省了更多的资源。还有研究者提出了其他群体层面上的模型,关注社交互动而不是资源利用:同性恋也许与更强的社交性和社会合作有关;它还可能阻止为争夺异性而产生的暴力竞争。

平衡多态假说。或许同性恋这种遗传倾向与某种或者某几种特定的基因共同起作用时,会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而产生补偿性的益处,比如著名的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sickle-cell disease ※此处已更改),这种病的致病基因有助于预防疟疾。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定哪一段基因是决定性取向的,但我们仍旧不能排除这种平衡多态的可能性。

性别对抗选择假说。万一某种性别个体的一个或多个同性恋基因(导致繁殖后代减少),在另一种性别个体的身上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呢? 我更喜欢“性别互补选择”(sexually complementary selection)这种说法:在一个性别——比如男同性恋中损害生存适应性的基因,在女性身上可能就具有增强适应性的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男同性恋者的女性亲属比男异性恋者的女性亲属会生育更多的后代。这表明同性恋基因虽然对男同性恋者及其男性亲属不利,但对其异性恋女性亲属来说却是一项繁殖优势。

就我所知,目前还没有发现相反情况,女同性恋者的男性亲属并没有更强高的繁殖适应性。这种情况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的遗传方式并不相同。

非适应性的副产物。同性恋行为可能既不是适应性的,也不是不适应的,它可能就是一种非适应性的行为。也就是说,它也许并没有得到自然选择,而是作为某些优势性状的副产物被保留了下来。这样的优势性状可能是渴望形成配对关系、寻求感情或者生理上的满足,等等。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倾向,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愉悦的? 答案很有可能是,在演化进程中,长期的配对关系最有利于个体的成功繁殖。

为什么要研究同性恋

关于同性恋的演化谜题还有很多其他的假说,但并不是无穷无尽,并不是任何一个假说都能自圆其说。以我们现在掌握的知识,只能够确定:同性恋是有生理基础的,但其生理机制的演化过程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费心研究同性恋的演化过程。

雷?布拉德伯利(Ray Bradbury)在《火星编年史》(The Martian Chronicles)一书的末尾,描述了令人不寒而栗的一幕:一个人类家庭为了躲避地球上即将爆发的核战争而逃难到了火星,他们急切地朝新家园表面的“运河”看去,期待见到火星人。他们确实看到了火星人:他们自己的倒影。

不是很久之前,有声望的天文学家还认真考虑过火星上有运河的事情。目前看来,这显然是天方夜谭。然而,在一些重要方面,人类仍然不了解自身,甚至在看见自己的“倒影”时感到惊讶。就像布拉德伯利虚构的那家人一样,我们也可以从神奇的多样性中了解人性的本质,如果我们看得足够认真,一定能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

对同性恋的问题,美国军方过去奉行“不问不说”的政策。与之不同的是,许多著名的研究者并不在乎 “谁”是同性恋,而是要问 “为什么”会存在同性恋。我们可以相信,最终,自然会揭示这一答案。

更正说明:文章发布之初,在“平衡多态假说”一段,误将 sickle-cell disease 译作地中海贫血症,其实应为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经读者 @江南草 指出后更改,特此说明。(2012-12-7)

在“同性恋的遗传基础”一节中,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最初译作“同性恋并不是后天‘习得’的”,这样处理有失妥当,引发了误会。现在我们根据英文原文对译文进行了更正,特此说明。(2012-12-11)

编译自:《高等教育纪事报》 The Evolutionary Mystery of Homosexuality
作者简介:大卫?巴拉什(David P. Barash),演化生物学家,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他最新的著作《智人之谜:人性的进化拼图》(Homo Mysterious: Evolutionary Puzzles of Human Nature)已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
文章图片:chronicle.com
本文编辑:熊出没

下载知性APP 你可以做得更好

同性恋 同性恋的起源是什么?

更多相关讨论,点我访问知性社区(原果壳性情)

四 : 女同性恋为什么叫蕾丝?

女同性恋为什么叫蕾丝?

女同性恋,又称女同、拉拉、百合、蕾丝边(Lesbian),简称LES。女同性恋是指女性间对性与爱的欲望(a woman who is sexually attracted to other women)。 蕾丝边可作为名词,意指自认或被他人认定拥有女同性恋特质的女性;亦可作为形容词,表与女同性欲望相关事物的特性。

(www.61k.com)

尽管自古以来女同性恋曾被记载于多处文化中,直至今日才出现“蕾丝边”、“拉子”等字词,用以形容女同性恋者。十九世纪晚期,性学家发表了他们对同性欲望与行为表现的研究,标明了女同性恋者在西方文化中是属一独立实体。因此,意识到自身新医学身分的女性逐渐在欧洲与北美洲形成秘密次文化。

1970年代,受第二波女性主义(英语:Second-wave feminism)运动影响,该术语开始被广泛使用。历史学家因而重新省视历史上女性间的情爱关系,并对如何定义一名女性或女子间关系是为女同性恋提出疑问。此类议题的讨论结果最终确立了女同性恋者的三种组成:性行为、性欲或性别身分。

黑色三角形代表着女同性恋的身份标识,女同性恋和女性主义者使用其为活动标志。

女同性恋研究摆脱了男同性恋研究,在近年来发展为酷儿研究和女性主义的研究。

历史上女性性向的相关记载大多由男性撰成,而由于男性并无参与女同性恋关系,其鲜少承认女同性恋存在或正常表露性欲的可能性。早期的性学家因相信女同性恋者是女性拒绝接受“正常”性别角色的表征,而将之界定为精神疾病范畴。自此,以反抗性别角色为根据的次文化逐渐形成,许多女同性恋者视己为不道德、受排挤的一类。女同性恋关系亦出现在时尚史中,表现了他人及女同性恋者对其本身的看法。有些具有同性恋倾向的女性可能会彻底否认其女同性恋的身分,拒绝视己为女同性恋或双性恋。

女同性恋一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二波女权主义(本质主义)的产物,石墙运动的兴起引发同性恋们的进一步觉醒,当时不管男同女同都叫做Gay,且同性恋运动被男同操控,唯男同性恋主流化,女同性恋者一直被忽视、无视和排斥。女同性恋者(女权主义者)感到非常愤怒,于是把当时用来骂人的词汇lesbo改成lesbian,作为独立的称谓,是谓分离,也取怀念古代希腊女同性恋诗人萨福(蕾丝波为其所住之岛名)之意。

历史

“蕾丝边”一词源自公元前六世纪女诗人萨福(古希腊文:Σαπφώ;拉丁化:Sappho,约前630或者612~约前592或者560)的故乡——古希腊莱斯博斯岛的岛屿名。透过各式古代文献,历史学家推测萨福曾在岛上指导、薰陶一群年轻女子。萨福所遗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多与女性的日常生活、感情关系及习惯等有关,尤其关注于女子的美貌,并明表她对女性的爱意。在十九世纪晚期之前,“莱斯博”一词被用指所有与莱斯博斯岛相关的事物,例如莱斯博酒。

发展

到了1890年,医学辞典开始使用该词语,以“蕾丝边之爱”等字词形容女阴摩擦——二个女性间透过类似性交而达到性快感。据1870年文件记载,“蕾丝边”亦被用来描述女性间的情欲关系。约至二十世纪时,开始出现了“萨福主义”等可互通的词语。

女同性恋次文化日益蓬勃,因而促使亨利·哈维洛克·艾利斯(Henry Havelock Ellis,1859年2月2日 - 1939年7月8日)等性学家以医学问题的方式着手于分类女同性恋关系。

随着医学知识的蓬勃发展,术语的意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转变。十九世纪中期,医学作家开始尝试建立辨别男同性恋(其当时在多数西方社会系属重大社会问题)的方法。在德国性学家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Magnus Hirschfeld,1868年5月14日–1935年5月14日)示明所谓“性欲倒错”所归纳的行为中,学者设下了男女正常之性相关行为的标准,甚至因此到了男女转变为“完美男性”及“完美女性”的程度。

沿革

在西方50年代-60年代末,同性恋运动不分男女,都叫做”gay movement”,换句话说,男同性恋固然叫做”gay”,女同性恋也同样称为” gay”。

然而,由于同运(同性恋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男同性恋沙文主义”倾向,使得女同性恋者们越来越感到不满。“比利提斯的女儿”(Daughters of Bilitis,美国早期重要的女同性恋组织)的创始人之戴尔·马丁(Del Martin),在1970年撰文声明与同性恋运动分道扬,而拥抱与女权主义理论和运动的结盟。

马丁指责当时的同性恋平权运动由男性及男性的“兄弟情谊”(brotherhood)为主导, 十五年来都在,忽视和排斥女性的诉求,而她们在同性恋运动社群中找不到的“接受、平等、爱与友谊”,正可以在女权主义运动中找到。(Martin 1970) 她的声明代表了一群在同性恋运动中发现自己被忽视和噤声的失望的女同性恋者,她们在女权主义中找到了同盟,因为女权主义恰恰强调女性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被忽视和噤声的地位;在女权主义阵营里,不同性取向的女性可以共同反对对于女性的压迫,寻求女性的独立自主与政治声音。

朱莉娅·佩内洛普(Julia Penelope)写于1974年的文章——《女同性恋分离主义》(Lesbian Separatism)说:“退出男同性恋(Gay)组织是建立女同性恋身分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迈向建立女同性恋社群的一步。”〔见:柯采新(Cheshire Calhoun)(张娟芬译)《女同出走》(女书文化),页312-313。〕女同性恋全面撤出(男)同性恋运动,建立了自己的独立身份,综上所述,女权主义是女同性恋之母。

在戴尔·马丁(Del Martin) 和菲利斯.莱昂 (Phyuis Lyon) 的领导下的早期著名女同性恋组织——“比利蒂斯的女儿”(Daughter of Bilitis),名字来源于由古希腊著名女同性恋诗人萨福(古希腊文:Σαπφώ;拉丁化:Sappho,约前630或者612~约前592或者560)一首诗改写的色情诗。

于是从70年代开始,受到由女同性恋者为核心推动的第二波女性主义影响,Lesbian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Lesbian本意即为古希腊著名女同性恋诗人萨福居住的古希腊一个小岛的名称Lesbos,(德语:Lesbe,法语:lesbienne,英语:lesbian)即源于此。19世纪末,医学界开始使用lesbian来指称与萨福有同样性倾向的女性。

希望本文女同性恋为什么叫蕾丝?能帮到你。

本文标题:女同性恋叫什么-为什么女同性恋叫LES?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797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