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梵高一生中遭受的苦难-张景中:在苦难中升华

发布时间:2018-03-19 所属栏目:侬智高

一 : 张景中:在苦难中升华

张景中:在苦难中升华

在中国的科普事业中,许多人默默地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www.61k.com)今天,我们要跟您一起去见识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苦难而传奇的一生。他现在的身份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5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年级的一位学生在《数学进展》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当时,这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情。他非常高兴。可是,没过多久,编辑部来信了,告诉他有读者问:关于这结果,前人做了哪些工作?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伤心地发现:早在1920年,德国的哈默尔已经做过这项工作,他只好复信致歉。当时的他没想到,这位读者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华罗庚教授,其意思无非是要告诉他研究学问的入门规矩。他叫张景中。

记者:您当年在北京大学学的是纯数学,您在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对于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是不是很清楚。

张景中:纯数学比较难学,在这方面想做点贡献的话需要特别的努力,大家都有这个感觉。那时候想过,既然到了数学系,那就要当个数学家。不过,小时候读科普书时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1957年,命运突变,我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2月被开除学籍,送去劳动教养。那年我22岁。先是到农场劳动了8年,然后流浪到新疆,在新疆留守13年。后来到了1978年底,我去科大教书,一晃就42岁了。

记者:您被划右派的原因是什么?

张景中:就是当时的言论跟领导层的言论不一致嘛。现在来看,跟改革开放之后的很多观点差不多吧。

记者:在多长时间以后您才可以平静地承受这样一个巨大的命运转折?

张景中:我对很多事情是做了一些思考的,也看了一些书,慢慢地就明白了:这个公理系统是什么?一个社会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运转的?如果你触犯了这个原则的话,你很可能是要倒霉的。我还想,我不可能改变整个国家已经形成的公理系统,那就必须找到适应这个公理系统的方法。马克思说过,一个人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你在对社会产生影响之前,社会首先要影响你。

记者:那时候您心里对自己有什么判断?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张景中: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发表那些言论,不应该受到那样的处理。但同时又觉得还是应该去劳动,因为劳动也是建设,也是必需的工作;而且,到了农场我看到周围的农民可能比我们的生活还要苦。有一次我们在一个村庄附近挖沟,有一个农民就找到那个领着我们的队长(公安干部),说我们劳动教养能吃饱,让他们也劳动教养好了。整个国家有这么多人生活这么苦,我们的苦也就不算什么了。我只是没有想到会有20年那么长。

记者:在那些岁月里您还有机会接触到数学吗?

张景中:接触数学的话,主要是靠脑子在想,你在想就接触到数学了是不是?一开始我在劳动时还有一两本数学书,不时可以翻翻,脑子里想一想,后来到了文化大革命,这个机会就很少了。

林彪垮台前不久,张景中摘了右派帽子,有了更多的权利和生活空间。就在这时,他找到了跟自己在同一天被打成右派的同学杨路的下落,恢复了中止6年的学术通讯。此时的杨路正在四川大邑的新源煤矿劳动,仍是被公安部门监管的就业人员。信件由杨路的妻子张锡铮传递。这些讨论几何算法的信,后来成为他们俩在80年代发表的论文。

1972年,张景中获得探亲假回河南汝南看望分别已久的父母和兄弟。利用这个机会,他又到成都去看杨路。这次成都之行,他的另一重要收获是认识了未来的妻子周碧如。这迟来的爱情使张景中非常感动,终生珍重。1974年,张景中的命运发生了转变:他走上了中学的讲台。

张景中 张景中:在苦难中升华

记者:您是不是在中学教数学时就尝试写科普作品了?

张景中:当时还不是写科普作品,我只是想改革一下教学内容,因为我发现学生学数学感到非常困难。[www.61k.com]我想,如果把方法改得好一点,把繁琐变得简单的话,学生还是能够相对地多学一点,学得好一点。后来到了大学里教书,我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经常写写有关数学科普或教学方面的小文章,这与后来写的科普书和后来的科研都有密切关系。

1978年,春江水暖鸭先知。春的信息之一,是能够发表论文了。文章发表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上。张景中的领导经慎重研究,最后决定署名为“新疆巴州21团子女中学数学教研室”。这年夏天,张景中到成都和通信6年的周碧如举行了婚礼。1979年,张景中被调回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对他的右派问题也给予改正。也就是在这一年,张景中从《中国科学》上看到了吴文俊提出几何定理机器证明新方法的论文。这促使他创造性地进入到这一领域。1992年5月,张景中到了美国维奇塔大学。一个月后,他证明了近百条平面几何定理。最奇特的是,张景中采用的是古典几何的办法,这个简明的办法,却正好解决了当前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证明问题。以后,张景中和高小山、杨路等一起把消点法推广到立体几何和非欧几何,在计算机上生成了一批非欧几何新定理的可读证明。1995年,张景中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世纪80年代,张景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普工作。《帮你学数学》、《数学家的眼光》、《新概念几何》、《漫话数学》和《数学与哲学》等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后,受到较广泛的好评(荣获国家图书奖和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给张景中的一封信中,对《数学家的眼光》表示了赞赏,建议译成英文。1999年,张景中当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记者:您写的数学科普作品很受大家的欢迎,不仅是学生和数学爱好者爱看,连专家也给了很高的评价。您以前曾经说过科普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安慰。您具体是怎么看的?

张景中:要说责任的话,我想,社会供养了你科学家,你就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说明科学的重要性,说明科学的意义,让社会感到支持科学是合算的、应该的。

记者:您写数学科普作品,是怎样找到一种大家都会喜欢的方式的呢?

张景中:我常想,一个问题用大学的知识把它说明了,用高中的知识能不能说明呢?用初中的知识呢?用小学的知识呢?也就是说,能不能用简单的办法把自己说服。

记者:这是不是就是您所说的“挑战”?

张景中:对对对。我平时就喜欢这么想问题,想到最后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说明白的时候,我就特别高兴。这也是我的科普安慰之一。

记者:还有其他的安慰吗?

张景中:有啊!常有读者来信或者反映说,他非常喜欢我的某本书,这本书对他影响很大。想到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思想得到了这么多没有见过面的孩子的共鸣,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安慰。特别是,在我的第一本书出版之后,我听一个亲戚说,有一个农民的孩子从朋友那儿借到后非常喜欢,就花了一个暑假把那本书抄了一遍。我非常感动,赶快托人把

张景中 张景中:在苦难中升华

书给孩子送了去。(www.61k.com]

记者:您觉得数学的最大的趣味在哪里?

张景中:按照陈省身的话说就是数学好玩。另外呢,学数学能给人带来力量。就是说你在学一样东西之前,在一个小时之前,很多事情你认为太难了,简直没法做了。可是,学了一个小时的数学你就感到有很多题目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这当中你发现自己越来越自由了,仿佛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了,有一种解放感。所以说学数学的趣味就在震撼和力量感,有解放感。这放在一起就是一种美感。

记者:数学跟您的一生的关系真是太密切了。您的人生经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是不是有关联?您自己有没有总结过?

张景中:我没有仔细地想过这个问题,可能在我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吧。因为搞数学的都有个习惯,想的时候总是要想这个道理,想这个因果关系,所以做事情的时候有时也用这个道理来说服自己。就是说,学数学的人可能对问题看得开一些吧。

二 : 民族英雄侬智高苦难的一生

民族英雄侬智高苦难的一生

农氏,炎帝神农氏之裔,原于陕西姜水流域,秦始皇为镇边疆,令豪族农氏沿长城屯垦,全族移居山西雁门郡,遂望于此。秦、汉南迁后,广东乡支和山东分支以弃奴意改农为侬,向广西、云南、越南发展。侬智高属山东分支,祖籍山西雁门,原籍山东青州和广西崇左。祖父侬猷是山东青州人,祖母是广西崇左僚女。父亲侬全福是广西崇左人,母亲阿侬是广西扶绥僚女。
侬智高,约于一0一五年六月某日夜,其母梦见雷雨交泼大虎人家的寅时生于广西西原州下雷,是壮汉两族共祖的壮族汉裔。面似关公。天赋智勇,内柔外刚。传说以骑黑虎上天的神话称天子,也当过南天国仁惠皇帝称天子。受教于祖父的儒学熏陶,成为北宋的僚乡文豪,一0三九年赴京备考进士,因交趾杀父耽误失考,悲愤致报。史载侬智高赴考进士不第,家族又说因难失考,不知孰是。
一0四一年,侬智高始袭父职为广源州大首领,不幸又落难于交趾,四年后复反,立国称王,自保境土,拥宋有功,屡求内附,反被宋廷辱国奸臣出卖,穷无所归,陷于绝境,不得已破釜沉舟,倒戈反宋,欲据两广以自存。又因寡不敌众,一0五三年冬率部五千西进大理国,邕州勾结大理国清剿,又率部遁出老泰。十六年后回乡,逝于今广西那坡县百南乡子孙家中,寿阳八十余岁,墓庙尚存。所生十三子三女,全部逃脱,异地发族,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越南、泰国、老挝等地。一九五七年广西史学界开始伸冤昭雪,一九九九年《中国通史》著平反结论,全族莫不感恩戴德。
一、前世功德
祖父侬猷又叫侬能
侬猷(侬能),约于五代后晋天福九年(944年)生于山东青州益都县白马西门街,是侬增连之子,侬灿琼之孙,侬历贞之曾孙,儒林子弟。其子侬全兴《家谱序词》曰:“当在宋时,乡学黉宫。依古榜试,考取文童。文武科甲,名魁榜中。尽忠报国,志气豪雄。握重兵权,镇抚边宫。堂堂大将,执正维公”。
九六0年,侬猷与其弟侬威参加宋太祖举义(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派来湖南镇守中原。不久,盘龙山洞蛮王熊通叛乱,侬猷奉命讨平有功,受封为都督上将,威震当朝。《家谱序词》说:
吾祖本领,步步尽忠。堂堂大将,执正维公。无故国难,南蛮起烽。盘龙山洞,蛮王熊通。构怨兴兵,图霸称雄。边民旁惶,到处惊空。尸横遍野,满地血红,举国惊怖,天地愁容。迫得飞诏,召祖入京。吾祖接诏,飞马来廷。奉旨统兵,矫矫虎营。威行令肃,将士用命。南蛮闻风,未战悉惊。军旅所过,妖气顿停。临机妙算,一战肃清。蛮王授首,夷种欢迎。官民安堵,四方奠定。
九七一年,宋太祖为了统一岭南,派侬威进兵云南,侬猷出师广东,后援潘美大将治理两广,镇守南海。九七四年广西大乱,尤其是思琅州为了反对广源州大首领侬氏富(与侬猷同祖于山东青州)率八州二峒首领归宋,就勾结交趾蛮和左江土游起乱,民富受祖,不得已委托七源州首领代为申报朝廷,并请朝廷兴师诛思琅州。
朝廷得讯,即派莫伟勋进兵广西南丹州,侬猷进兵广西左江,侬民富配合,剿灭了左江之乱,九七六年,侬民富率十州峒首领归附宋朝,侬猷则按照宋太祖关于“路州县都要中央官兼摄,边境上可屯驻少量禁军”的旨意,在崇左太平召开部队会议,对部将进行评功封职,分到各州峒任首领,职守边土,侬猷也兼任西原州知州,定居于崇左太平东郊,与僚女结婚,生下壮汉两族共祖的壮族汉裔侬全福、全兴、全喜、全宽四兄弟。侬猷亦逝于太平,享阳八十四岁,当官六十三年,官清如水,治国有功,尽忠于毕生之源。
都结侬智高后裔农威照族谱说:“前世先祖系山东青州白马西门街人氏,宋初出师对敌交趾,三载之力,交力残落,追赶数日,军胜兵利,扎驻驮泸府,把守两载,祖公拜奏宋帝,皇准本各兵委理各处,准奏武官大将十二名位把守隘口五载,各准委理地方,各有俸禄享乐,无归”。
崇左侬全兴族谱又说:“侬能(侬猷)于宋时有治中原之功,受封为都督上将,后又蒙旨巡查粤西,到思明府病故。此时,吾高祖侬全福、全兴、全喜、全宽四兄弟年龄尚幼,而不回东,即栖身江左思明府》。《家谱序词》又说:“都督上将,禄厚爵高。威名远播,可比群僚。时值粤西,土游骚扰。生民涂炭,左江动摇。四出劫掠,受苦嗷嗷。地方主府,叠奏圣朝。吾祖奉命,出师惩剿。按节临戎,绝除根苗。竭志尽忠,深入匪巢。勇敢无惧,期拴丑豪。不顾性命,立功报效。临敌机变,可见才高。卓职禄厚,不惭王朝。一经扫平,不敢复扰。民赖盘石,争颂勋劳。一见太平,山水环绕。顺便乐业,弗顾东郊。绝人逃世,不求荣豪”。
生父侬儒字全福
侬全福,幼名侬儒,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出生于广西崇左县太平,壮族汉裔。侬全福生性直爽,怀柔远容,秉性坚刚。宋真宗时承袭父职为西原州知州,治在下雷,就在这里与阿侬结婚,生下侬智聪、智高、智德、智会、智科、智英五男一女。不几年,由于交趾北犯日频,侬全福即把治所从下雷内移二十里至坡州,称傥犹州(今靖西县湖润镇坡州)。
天禧年间(1017—1021年),侬全福被调任广源州大首领,接侬民富之职,并组织开采金矿,出卖黄金。由于交趾窥犯,侬全福为保境土,一0二九年向宋朝求援,宋帝授为“邕州卫”职,以保邕州。但是,广西转运使章频惧而暗中让土求和,约于一0三0年即“罢遣”侬全福,不管广源州,让交趾强食,侬全福被迫股役于交趾多年,“赋敛无厌,州人苦之”。侬全福重新求复归宋,但丧权辱国的邕州官府不理了。
一0三八年,侬全福不堪交趾的压迫,更不愿把广源州领土奉送给交趾,就起抗交趾王,成立长生国,称昭圣皇帝,自保境土,与交趾王抗衡。一0三九年二月,被交趾王李德政追捕,连同长子侬智聪等五人押到交趾杀害,城池亦被毁平,家破人亡了。侬智高变成了孤苦伶仃的孤儿。
侬智科族谱说:“我祖侬儒,字全福,又蒙皇上深恩,人民爱戴,也袭父职,历任西原州、傥犹州、广源州官”。《梦溪笔谈》云:“广源州者,本邕州羁縻,天圣七年(1029年),首领侬全福归附,补全福邕州卫职,转运使章频罢遣之,不受其地”。
《涑水记闻》云:“广源州地产金,一两直一缣,智高由是富强,招诱中国及诸洞民,其徒甚盛,交趾恶之,遣兵袭虏之,智高时年十四,与其母逃窜得免”。《越史略》云:“通端六年(1039年)春正月,广源州首领侬全福叛,称“昭圣皇帝”,封长子智聪为“南衙王”。改其州曰“长其国”。王亲讨之,至广源州。存福焚其部落而遁,纵兵追之。获全福。其子智高脱身而走,执存福归京斩之。夏五月,广源州献生金一块,重一百十二两”。
《壮族历史人物传》云:“交趾王李德政强迫侬全福每年进贡土特产,还有各种负担和徭役。广源州是北宋的领土,交趾王无权这样做。侬全福不堪这种压榨,不愿向交趾称臣,于是起而反抗,缮用治兵,坚城自守。交趾王李德政得巩,于一0三九年三月亲自率领兵丁侵犯广源州,侬全福寡不敌众,率领兵民和妻室儿女匿于山林中,交趾王李德政纵兵追赶,俘获侬全福、侬智聪等五人,解往交趾京城杀害。侬智高和他的母亲幸好走脱,没有遇难。这时侬智高才十四岁,交王纵兵虏掠,将广源州的城郭,建筑夷为平地,并勒索大量生金”。
《家谱序词》云:“忆吾高祖,命任边疆。真宗时代,敕镇蛮邦。滇越一带,由其主张。教养兼备,政治循良。公平正直,无偏无党。化行俗美,除苛举良。怀柔远容,恩及邻方。四民感德,遐迩共印。威福普著,莞符敛藏。政治日新,犬不宵咙。恶徒悉悛,各归农商。到处优乐,不滋扰攘。世称渤守,龚遂为双。无怀奸道,正气堂堂。临危不挠,铁石心肠。四维鼎沸,抵柱有方。松柏节操,国家栋梁。英勇兼锐,奚愧薜刚。目其行迹,仁厚之长。莅政安民,垂拱平章。振动功业,全则虞唐。万事绸缪,大建纲常。非为启后,为国之光”。
侬智高母阿侬,是个有谋略的僚女。《宋史、广源州蛮传》说:“智高母阿侬,有计谋,智高攻陷城邑,多用其策,潜称皇太后”。《续通鉴》云:“智高败走,阿侬入保特磨,依其夫侬夏卿,收残众三千余人。复欲入寇”。民国《广南县志》说:“其母初嫁侬全福,后嫁侬夏卿,全福、夏卿与智高必有宗族之谊,士贵与侬夏卿二人皆智高族,不为无见”。
二、智高生平
逃居特磨
一0三九年二月父遇难时,智高与母逃匿于故乡雷火峒,派人带一百十二两生金去交趾赎命。但残忍的交趾王李德政收了赎金又杀了人命。约于六月,侬智高赴京考进士,刚到半路,得知交趾王派人送父亲首级到来。智高顿时呼泣路野,悲愤致极,不得已先回葬父,然后赴考,结果过期不许再考,丧气回来,过后一直失考了,史载说他赴考不第,欠实。
八月许,侬智高得到特磨酋长侬夏诚的招抚,全家逃居特磨寨(今广南县城附近)。其母阿侬遂与侬夏卿以兄终弟继之俗相娶为室,这样,母子都重建了家园。又有可靠的后方。侬夏诚即向大理国借马借将帮助侬智高练习骑战,鼓励侬智高重整旗鼓,继承父志,收复被交趾强占的广源州。
《涑水记闻》云:“先是智高筑宫于特磨寨,及败携其母、弟、妻、子往居之……特磨西接大理,地多善马,智高悉以所获二广金帛、子女遗特磨布燮侬夏诚,又以其母妻夏诚弟夏卿相结纳,夏诚许以兵马借之”。广南民间传说,侬氏曾向大理国请段氏武将来帮助侬智高操练兵马等。
落难交趾
一0四一年十一月,侬智高与母亲、继父回到故乡雷火峒,再到傥犹州故地(今靖西坡州)建立大历国,始继父职为广源州大首领和起抗交趾。然后母亲和继父又来到右江文村(今富宁剥隘镇娅王村)创建后方抗敌根据地。以支援侬智高在前方的抗寇斗争。但又被交趾王剿灭于摇篮之中。
一0四二年,侬智高又被交趾擒去,落于敌手。但交趾王为了控制广源州,不杀侬智高,而是强制侬智高回广源州当太保,服役于交趾。这时侬智高已命不由己,只有暂时从命回到广源州服役交趾。第二年,交趾王又赐给郡王印,并把宋朝领土思琅州和雷、火、频、婆四峒划给侬智高管辖。以收买侬智高。
《太平治迹统类》:“智高与其母奔雷火峒,其母又嫁特磨道侬夏卿。久之,智高复与其母出据傥犹州,建国曰大历,交趾复拔傥犹州,执智高,释其罪,使知广源州,又以雷、火、频、婆四峒及思琅州附益之”。从此,侬智高被迫服役于交趾四年(1042—1045年)。
建根据地
侬智高乃爱国赤子,不愿荣耀交趾李王的高官厚禄,更不愿把宋朝领土广源州奉送给交趾,就一边服役于交趾,一边自筹起反,主要是委托母亲和继父继续发展以文村为中心的后方抗敌根据地。文村是娅王村的汉译。娅王即阿侬,壮族以阿侬是南天国仁惠皇帝侬智高之母而尊为娅王,故阿侬所在的村称为娅王村,所在的山称为娅王山。
娅王村,在剥隘以西二十里,是安德州、田州、泗城州和特磨洞的中心地带,各距三百里左右。娅王村周围的索伍、者宁、常弄、那塘、风洞、那常等各村皆壮族鱼米之乡。这里曾在景佑年间(1034—1038年)由杨师傅领导的反邕州起义,后被邕州官府镇压,杨师傅被害,他的女儿杨梅及丈夫黄达非常仇恨。
一0四二年,阿侬和侬夏卿进入娅王各村宣传邕州出卖了广源州和侬智高以后,增加了广大群众对邕州官府的愤恨,杨梅夫妇等表示要支持侬智高抗交反邕斗争,于是在索伍村后面的农背山建立练兵场,还筑一个大灯笼,用于晚上练兵照明。阿侬又在相映的娅王山筑瞭望台,用于晚上远视练兵情况,以练兵为主的根据地很快发展到特磨、泗城、田州、百油和安德州。侬智高则自已做好反叛交趾的战略准备工作。
立国保境
一0四五年,从文村到特磨、田州、百油(延众镇)、安德州的根据地已连为一大片,侬智高即开始反抗交趾王,北上安德州建立南天国,称仁惠皇帝,改年为景瑞。国都置于安德街和照阳关的大王山下,后有溶洞,前有溪流,周围皆石山峻岭,照阳关为天然屏障。国都两侧置两个瞭望台,东侧置天花营。中央升大龙旗,周围升六旗:即西赖旗、大村旗、小波那旗、上华旗、中华旗、上合下睦旗等,分兵防守,十分壮观。
侬智高立国后,为保境自守,把御寇防线从左江移来右江,并沿着边境界线设置十一个防守据点:即富宁县的木腊关、天井关、旧沙关;那坡县的镇边感驮岩、百南妖王山;靖西县的安德照阳关、龙临三层山、新圩马鞍山、靖西大龙潭、坡州智高洞;大新县的下雷岜特山寨城池等。相连总长九百八十里,谓侬智高爱国保境千里长城。交趾反攻不克,一0四八年,侬智高再次反击,赶走了交趾势力,收复了傥犹州和广源州,从此巩固了南天国政权。
《宋史、广源州蛮传》云:“智高居四年,内怨交趾,袭据安德州,潜称南天国,改年景瑞”。《涑水记闻》云:“久之,父死,智高怨交趾,且恐终为所灭,乃叛交趾,过江。、徙居安德州”。《越南历史》云:“一0四三年,李太宗派魏征到广源州授印,并加封智高太保衔。一0四四年,太保侬智高回到升龙(河内),可能是窥探情况。后经四年的聚蓄力量,侬智高又在勿恶峒崛起,李王派遣太尉郭盛溢前往镇压,未果。智高攻占了安德州,称“南天国”。
求复归宋
侬智高在邕州卖出的土地上建立南天国的目的是自保境土,然后争取复归宋朝。因此,从一0四五年起,就给侬智会和侬宗旦坚守南天国,他自己则来右江文村组织物资和金银、驯象等进贡邕州,请复归宋。从一0四五年至一0五二年的八年间,求附了七次,真是赤子之心。知桂州萧固和邕州人殿中丞昌协也上书请招收侬智高。但是,丧权辱国的枢密副使梁适和知邕州陈珙上下勾结,说“广源州本隶交趾”,不许侬智高和广源州复归宋朝。皇帝宋仁宗昏庸,听任奸臣,出卖了领土和民族。
《广西通志》宦绩录萧固条说:“萧固,字干臣,新喻人,以进士累官屯田外郎。庆历间,区希范诛,广西困于兵,诏以固桂林,兼广西都巡检提举兵甲溪峒事。至则因其故俗,治以宽大、广西遂安。以才选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未几。以固之信于南方也,又以为广西水陆计度转运使。方是时,侬智高搜兵,诱聚中国亡命,阴与其众窥进境,而边吏士尚不悟。固独忧此,谓必为另一方之患,乃选遣才辩史说智高内属。上书言状,请因以一官抚之,使抗交趾,且可以纾患。书下枢密,枢密以智高故属交趾,纳之生事。诏问固能保交趾不争。智高终无为寇,则具以闻。固曰:蛮夷视利则动,必保其往,非臣之所能。顾今中国,势未可以有事于蛮夷,则如智高者,抚之而己。且智高才武强力,非交趾所能争而蓄也。就其能事,则蛮夷方自相攻,吾乃所以间而无事,争议至五六,不报,又奏请将吏,缮兵戎,修城郭以待变,亦至五六,又皆不报。寻以诏归,智高果反,枢密更归责于固。以知吉州,顷之复为广东转运使。又以直昭文馆知桂州、当是时,侬宗旦聚兵智高故地,无所属。邕州为之警,诸将皆议兴师,固又独持招降之议,朝廷用其议,宗旦遂释兵服,以为西头供奉官,而边无事”。
从枢密副使梁适抵制萧固的主张来看,侬智高求附不许的问题,根本不是“纳之生事”问题,而是广源州领土问题,也就是忠臣与奸臣的斗争和爱国与卖国的立场问题,从侬智高的八次求附过程中,充分暴露了这种斗争的实质。
第一次求附是一0四五年,侬智高在文村以物资和金函表投邕州,求复归宋,知邕州陈珙无理拒绝,并把金函表扣压于邕州军资库中,不报宋帝。到一0五二年侬智高攻破邕州,才查获这份金函表。《梦溪笔谈》云:“智高出奔右江文村,具金函表投邕州,乞归朝廷,邕州陈珙拒不纳”。《涑水记闻》云:“智高遣使指邕州,求朝命为补剌史,朝廷以智高叛交趾而来,恐疆场生事,却而不受”。《宋史,广源州蛮传》云:“智高阅军库,得所上金函,怒谓珙曰”,我求一官统摄诸部,汝不以闻,何也?珙对:“尝奏,不报”斩之。
第二次求附是同年,侬智高降低求附条件也不许。《孙威敏征南录》说“智高始乞本朝补剌使,不得,又乞教练使,又乞赐袍笏,又乞每南郊时贡金千两,愿常于邕州互市,皆不许”。
第三次求附是一0四八年,侬智高以傥犹州和广源州归附也不许。《越南简史》曰:“一0四八年,智高请臣服宋朝,为避免李朝不悦,宋朝不接纳”。
第四次求附是一0四九年,邕州人殿中丞昌协上奏请招收侬智高也被拒绝。《梦溪笔谈》曰:“皇佑元年,邕州人殿中丞昌协奏,乞招收智高,不报,广源州孤立,无所归”。
第五次求附是一0五0年,桂州知州萧固委托邕州指挥使亓贇招安侬智高,亓贇擅攻智高,被智高擒获,以礼相待,顺便提出求附,亓贇答应,智高喜,派人随贇到邕州求附,但到了邕州,其他官员又不许归附。
《涑水记闻》云:“亓贇欲邀奇功,深入其境,兵败为智高所擒,恐智高杀之,绐言我来非战也,朝廷遣我招安汝尔,不期部下不相识,互相与斗,遂至于此。因谕以祸福,智高喜,以为然,遣其党数十人随贇至邕州,不敢复求剌史,但乞通贡朝廷。邕州言状,朝廷以贇妄入其境,取败,为贼所擒,又欲脱死,妄许其朝贡,为国生事,罢之,黜为全州都指挥使。智高之人皆却还,智高大恨,具以朝廷及交趾皆不纳,穷无所归,遂谋作乱”。
《南宁府志》云:“贇擅发兵,为智高所执,释其缚,引贇坐,赐之美酒,复问贇曰:大丈夫何以郁郁久为人役,方今交趾擅命。经略失驭,边吏养安,孤欲北并衡湘,西荡瓯骆,然后乃策进取,即不能跨有南海,剖符通使,亦与国也,朝廷其许我乎?贇曰:足下以弹丸之地,崛起逆命,天兵所加,譬犹灶上扫尘,且夫顺天者存,昧时者獗,何如卷甲束身,纳土请命,不失封侯之赏,孰与夫首领不保,妻子为戮乎。智高笑曰:吾固念之,事在公矣”。
侬智高要求的“北并衡湘”即北到湖南边界,“西荡瓯骆”即西辖左右江僚族地区,“剖符通使”,即与朝廷互通印信,遣使来往,“亦与国也”即臣属宋朝服务于国等。有人以为侬智高这种要求就是分疆割据。其实只要知道当时广西的局势,就不是割据,正好是维护宋朝统一,体现了侬智高爱国的宏观意识。
侬智高读书时代就留传了一首诗:“生德宏武珠金陵,羲孝仁宗宋京城。欲学世民长安理,福见宇宙国泰平”。(见于农氏族谱),此诗不论是侬智高手书还是其后裔所作。都反映了侬智高年轻时代就想与皇帝宋仁宗合作造就一个统一国家的抱负。但是,当时的广西,从章频出卖领土广源州到陈珙知邕州已二十多年,都不能收复广源州归宋统一,而侬智高想收复广源州又没有职权,所以侬智高提出要求至少也要掌管邕州节度使之职,才有权力组织力量抵抗交趾,收复广源州归宋统一,“亦与国也”。
第六次求附是一0五一年二月,侬智高奉表和物资求附,邕州官员说广源州本隶交趾,不许归宋。《宋会要辑稿》说:“皇佑三年二月,广南西路转运司言,广源州蛮首领侬智高请内属,诏本路转运使提点刑狱钤辖司具利害以闻。三月,广南西路转运司言,侬智高奉表驯象及金银,诏转运司、钤辖司、止作本司意答,以广源州本隶交趾,若与其国同共奉,即许之”。纵观历史,从来未见哪个中国皇帝把广源州划给交趾。直至元丰二年(1079年)十月,宋神宗把广源地区划给交趾时还郑重申明,“然广源州旧隶邕州羁縻,本非交趾所有也”(见《宋史.交趾传》)。说明邕州三司官员意答“广源州本隶交趾”之说。完全是非法出卖广源州领土和民族的卖国行为。
第七次求附是一0五二年初,侬智高再次求附,邕州不理睬了。《越史咯》说:“崇兴大宝四年(1052年),侬智高请归于宋,宋不纳,乃寇于宋”。至此,侬智高走投无路,陷于绝境,才从拥宋变为反宋,起兵反朝廷。
第八次求附是一0五二年九月,侬智高从广州打到昭州时,欲以战逼附之势,遣使入京求附,提出“若得邕、桂节度使即降”的条件。皇帝宋仁宗已备受其降,但枢密副使梁适骗说“若尔岭表非朝廷有矣”,又逢狄青正在上表出兵平南。宋仁宗才由准备招安改为出兵镇压,于是把侬智高派去的使者杀害于京都开封,同意由枢密副使狄青组兵南下镇压侬智高。九月下旬,侬智高到了时属湖南的全州得知此讯,才挥师南返,十月十二日回到邕州。
《续通鉴》云:“杨数、曹修经制蛮事。师久无功,改命孙沔及余靖,帝犹以为忧。或言,侬智高欲得邕、桂节度使即降。枢密副使梁适曰:“若尔岭外非朝廷有矣!”帝向宰相庞籍谁可将者?籍荐枢密副使狄青,青亦上表请行”。《广南府志》又云:“智高移书行营,求邕,桂节度使,帝将受其降,会狄青上表请行,遂以为宣抚使,提举广南经制盗贼事”。《家谱序词》曰:智高“命使入京,勒地分疆。当时仁宗,无从主张。一味糊涂,执使所戕。朝议纷纷,徒费商量。只恨庞籍,一言定邦。举荐狄青。出师南方”。侬智高在归附无路。投宋无门的困境下,只有破釜沉舟,倒戈反宋。
起义谋生
一0五二年初,侬智高在文村娅王山召开反宋首领会议,广州进士黄玮和黄师宓(群众称为广东山王)参加会议任军师,会议提出“要生存,必反宋”的起义口号,推举侬智高为统帅,黄达(富宁索伍村人)为副统师,阿侬随军指导。
侬智高在会上说:“因求内附,朝廷恐失交趾之心,不纳,今吾既得罪交趾,中国又不纳我,无所容,止有反尔”《涑水记闻》。“平生积聚,今为天火所焚,无以为生,计穷矣,当拔邕州,据广州以自王,否则必死”(《宋史、广源州蛮传》)。如此极端痛苦的呐喊,表明了侬智高领导的侬峒广源州起义,是边疆各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和丧权辱国的伟大的正义性战争。
反宋首领会议后,侬智高到崇左和武鸣一带视察地形,做好包围邕州的战略准备。曾巩《与孙司封书》说“窃闻侬智高未反对,已夺邕邑地而有之,为吏者不能御,因不与告”。黄玮和黄师宓则以贩金的名,进入邕州串连居民和部分官吏,做好里应外合准备,同时做好从邕州到广州一路群众的屯粮输粮准备。《涑水记闻》云:“智高徙居右江文村,阴察官军形势,与邕州奸人相结,使为内应,是时,武臣陈珙知邕州,智高阴结左右,珙不之知”。经过发动,“西山诸蛮凡六十族皆附智高”。
一0五二年四月初六日,侬智高在安德州(今靖西安德镇)起兵五千,龙旗先行,向田州(今田阳)进发。黄达和阿侬在文村起兵三千,步行二十里到剥隘坐船沿右江到田州与侬智高会合,然后东征北伐。《涑水记闻》云:“皇佑四年四月,智高悉发所部之人及老弱,尽室沿江而下,凡战兵七千余人,五月乙已朔奄至邕,珙闭城门拒之,城中之人为内应,贼遂破邕州,执珙等”。民众拥护侬智高,义军增至二万人。
四月下旬攻破横山寨(田东),开仓济民。“寨主张日新、邕州都巡检高士安、钦横州同巡检吴香死之”。五月初一破邕州。《续通鉴》云:“破邕州,执知州陈珙,通判王乾佑、广西都监张立、推官陈辅尧、唐鉴、司户参军孔宗旦皆被执,兵死千余人”。然后宣布成立大南国“智高潜号仁惠皇帝,改年启历,赦境内,师宓以下皆称中国官名”。
五月初八,起义军沿江东进,官军多弃城逃,遂破九州。《宋史、广源州蛮传》云:“是时,天下久安,岭南州县无备,一旦兵起仓卒,不知所为,守将多弃城遁,故智高所向得志,相继破横(横县)、贵(贵港)、龚(平南)、浔(桂平)、藤(藤县)、悟(悟州)、封(广东封川)、康(广东德庆)、端(广东高要)等九州,《通史纲要》云:“侬军如蹈无人之境,守臣戍将,非死则逃,罔敢与敌”。
六月上旬,侬军挺进广东,宋军到处堵击,侬军至封州攻半日破城,斩州官曹觐。至康州攻一日破。斩守将马贵及州官赵师旦。二十二日至端州,州官丁宝臣奔逃,二十五日挺进广州,因阻敌重兵,进军缓慢,七月二十二日始围广州。《宋史、仁宗记》云:“七月丙午,命余靖经略广南盗贼事,丁已大风拔木,壬戍,智高引众去广州,广东兵马铃辖张忠,知英州苏缄邀击手于白田,忠战殁。甲子,广东兵马铃辖蒋偕又败于路田。八月辛卯,命枢密学士孙沔安抚湖南,江西,内侍押班石全斌副之”。宋将高士尧、武日宣、魏承宽等击智高于广州城下,死之。
智高围广州五十七日不克,乃因广州城坚,守兵严密,宋兵增援,海盗窥掠,战船被焚、海攻失利,狂风暴雨,皇帝下诏悬赏,城中有大弩反击,战士不悉水性等。侬智高不得已撤出广州,进行战略转移。
八月底,侬智高从广州北上,宋军前堵后追,战争不停,过了清远即打败宋朝大将杨畋,曹修八千兵马于英州(英德)。继上韶州(韶关),西进连州(连山)、贺州(贺县),洞民配合侬智高夜设酒宴,袭杀蒋偕大将尾追于贺州黄富场。再西进昭州,打败王正伦大将于昭州馆门驿。然后遣使入京求附。再北上恭城,进入时属湖南的灌阳和全州。《涑水记闻》曰:“蒋偕将千余人昼夜兼行,追侬智高至黄富场,蛮人诇知官军饥疲,夜以设寨饮之,即帐中斩偕首”。
九月底十月初,侬智高至全州,得讯遣使入京已被害和狄青组兵南来,即挥师南返,经过兴安、宜州、桂州、柳州、宾州,十月十二日回到邕州。在途中曾围歼杨文广所部于桂北,打败桂、宜、柳三州联军于柳州龙岫峒。这时,交趾王愿出兵五万助讨侬智高,余靖同意。狄青说:“假兵于外以除内患,非吾利也,请罢交趾助兵”,交趾兵才不来。
侬智高回邕三个月期间,狄青未来,即与黄达议,计划复攻广州,造船待备;派母亲回到文村与侬夏卿招兵增援,又派长子侬兴球(后改农克明)到大理国求援。但是,援兵未来,而战事先到,十二月初,余靖派陈曙上万兵马压来,智高得巩即发兵到昆仑关金城驿伏击,陈部大败,死二千余人。一0五三年正月,狄青来到宾州,以“败军”之罪杀陈曙、袁用三十人于宾州。《续通鉴》云:“曙素无威,既与贼遇,士卒披甲以前,遂致覆殁”。
一0五三年正月上旬,狄青师至宾州,孙沔、余靖与之会兵共三万余人,其中骑兵五千。杀陈曙后,假令休兵十日过上元节,以麻痹侬智高对昆仑关的防守,而侬智高已防大道,未防小道,狄青即提前于十六日夜(大雨)经过小道偷过了昆仑关,耒到归仁铺坝子依山设伏(距邕州三十里),步兵在前,骑兵匿后,待战侬军。
侬智高于十八日从邕州发兵拒敌,败于骑兵手下。先是狄青遣先锋孙节率部出战,孙节战殁,狄青高望,汗流如雨,即挥出骑兵三路,左右交击,迅猛异常,侬军不支而退,被追十五里,牺牲二千二百余人,被俘五百人在邕州被害,名将黄师宓、侬建侯、侬志中阵亡,黄达受伤,黄昏退至邕州。狄青怕伏兵,不敢追入城,当夜,侬智高分兵为左江路、右江路退入特磨洞(今广南、富宁地区)。
《涑水记闻》云:“戍午,相遇于归仁铺,青使步卒居前,匿骑兵于后,蛮使骁勇者,执长枪居前,弱者于后,前锋孙节战不利而死,青登高丘,执五色旗,麾骑兵为左右翼,出长枪之后,断蛮兵为二,旋而击之,蛮军败,杀获三千余人,智高走还城,弃城走,明日青入城”。《大宋平蛮碑》又曰:“贼至驻,先锋以接之,公凭高望,挡骑兵以翼焉,贼徒大败,追奔十五里,斩首二千二百余级,生擒五百人,是夕智高焚营自遁,复入于蛮中”。
《宋史、广源州蛮传》云:“智高趋邕州,夜焚城,由合江口入大理国。得尸五千三百四十一,筑为京观”(巨坟)。在五千三百四十一人中,侬军二千九百余人,还有二千四百余人是狄青在邕州屠杀的居民。狄青在邕州一个月中,天天杀人,后来孙沔见杀得过分,才提出“分治”,幸免五百人不杀。狄青于二月回到桂林,四月还朝。留下孙沔、余靖、杨文广、沈达四位部将协助邕州追捕侬智高到云南。
侬智高从起兵到回邕,横扫两广万余里,大战十四次,除败于归仁铺,十三战皆捷,除广州不克,破二十四州,宋朝出兵二十万,死伤六万余。侬智高起兵八千,到邕州增至二万,到广州增至五万,由于临时附合,未经训练,无战斗力,后来逐步陶汰,仍以原来的八千为主力,死伤三千余人。虽然众寡难敌而失利,但用兵神速,智勇绝纶,宋朝步兵不能敌,以少胜多。驰名于天下。
特磨抗战
归仁铺失利的一0五三年正月十八日夜,侬智高将五千义兵分为左右两路退据特磨,再抗宋军。左路由侬智会和侬宗旦带领,沿着左江西进,经过扶绥、崇左、大新、靖西,至安德照阳关驻扎,防守特磨南端的通道。右路则由侬智高自领,沿着右江西北向,经过隆安、平果、田东、田阳,又分两支,一支经过百色、剥隘到右江文村与阿侬、杨梅、侬夏卿会合,防守特磨东部的交通要口剥隘;另一支则经过田林、西林进入特磨腹地宝月关一带,加强宝月关的军事重地。
特磨居右江源头,山竣水急,侬智高“擅山泽之利”提出“官有万兵,我有万山,依险抗击”的战略战术。设置以剥隘、百油、照阳关、娅王山、宝月关、陆郎城为重点的防守据点。由义军和当地群众联防,总兵力约有一万人。
正月十九日,狄青进占邕州后,“遣裨将于振追之,过田州,不及而还,智高奔大理。”“二月丙戍,诏广西都监萧注追捕智高”以后,又派邕州石鉴率峒兵攻特磨。《涑水记闻》云:“鉴请诣特磨寨说侬夏诚,使图智高,智高以兵守三弦水(剥隘),鉴几为所获,不得进而还。”石鉴回邕后,上书余靖同意,拉峒民为兵五六千人,加上杨文广、孙沔、沈达、萧注四部宋军共三万余人,再次总攻特磨洞。
五月许,广西安抚使兼知桂州余靖安排两路进攻特磨,一路沿右江直攻剥隘,一路沿左江进攻照明关,不克,又改道田州与右江路会合总攻剥隘。因为阿侬素穿红衣闻名,故宋军进入剥隘即奋追穿着红衣的阿侬,阿侬就制四件红衣给四人穿,各在一方轮流显露,引诱宋军旋战于剥隘、雍村、索伍、者宁等五十里范围内,使宋军追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河又一河,都抓不到穿着红衣的阿侬,反而在途中被杨梅女将伏击,伤亡甚多。剥隘黎章福说,当时是洪锋季节,宋军打仗有时要坐船,船夫又是侬军伪装,往往把船开到河中才有意翻船,所以宋兵喂鱼也不少。传说有一次,侬智高躲在船舱中,待船开到河中才突然出来缴械,宋兵无处可逃,束手被擒”。
七月十八日天气炎热,杨梅女将在农背山反击宋军攻山,从山顶追杀到索伍河边,宋兵溃逃,杨梅就遣兵回营,只身下河洗澡,不料被躲于草丛中的两个宋兵发现齐以箭击,杨女将不幸殉难于河中,乡民为之隆重安埋于农背山旁,其大刀埋于敌兵躲处(1984年出土)。侬智高为之悲伤,又因为剥隘之战已打一个多月,意欲转移他方,于是放弃剥隘战场,由阿侬率部入守坡者娅王山。
八月上旬,宋军进攻四周陡竣顶呈三峰的娅王山,被侬军亦弩亦石反击败北。又进攻四面环山,形如口袋的百油,百油是侬智高的军事重地,有韦、侬、孔、吕、祝、陆、周、赵等八姓部将严守,在坝子周围设[www.61k.com]伏,待宋军进入口袋才喊打,死伤甚多,余者溃逃,其头子沈达被追到四五十里的安哈田坝,急躲于谷草堆中才逃脱。后来沈达坐镇富州,还因为安哈谷草救了性命而发誓不吃安哈米,以致成俗,百油之战后,侬姓部将老大入据者鹞山,制造很多圆形镭石排列于山上御战。
八月底宋军进攻者鹞山,被侬军排放镭石粉身碎骨甚多,多次强攻不克,遂放弃特磨东部(富宁)战场,长驱三百里至特磨西部的广南宝月关一带,先在宝月关以东十余里的周书高地扎营,然后进攻扼守宝月关的陆郎城。《广南府志》曰:“宝月关,在城东南五十里,关三重,连山峭壁,石磴嵯峨,为两粤冲途,第一重尤为险峻,郡城扼要之区也,昔侬氏设关于其上。”
陆郎城是保卫宝月关的要口,仅有一路可入,居高临下。具有“一夫当关,万夫坐废”之险。但城内缺水,侬智高只安排一个小分队驻守。十月初,杨文广令“兵发陆郎城”,因被侬军****排压,不克而去。第二次攻城亦败于****之下。第三次攻城时,侬军小分队按照侬智高的安排突围而出,让宋军进驻陆郎城,侬军又拔除宋军的周书据点,反过来围困宋军于陆郎城。援兵到方解围。传说宋兵缺水,被迫杀马取血煮饭充饥,故有祭陆郎之俗。
宋军在陆郎城突围后,已人溃马乏,无能主攻,只有退守西洋,等待援兵。侬智高又调集兵力包围宋军于西洋,杨文广等就在山洞中飞书求援。根据归朝街清代李金伯保存的资料说,杨文广在援兵未来之前,曾忧虑而叹道:
龙游浅水遭沙戏,虎落平洋被犬欺。
独坐宝帐当金空,为皇每日忧心中。
孤立好比孔圣贤哭,散立生哭的是那九空。
楚霸王哭的是黄勇盖,孔明哭的是赵子龙。
齐文王哭的是宴平仲,周文王哭的是张飞雄。
诸葛亮哭的是庞统,韩信哭的是未央宫。
孤皇哭的是将无勇,颗颗珠泪满桃红。
红日又被乌云送,蛟龙困在浅水中。
马到林涯疆才综,月到十五正当中。
有人保孤回朝转,大小儿郎职有功。
这时,饱受了战乱数月的特磨人民,听到宋军增援,就发出怨言:
若天也成天,每月三场雨,不得吃由命。
若皇也成皇,不来战地方,民众才风流。
侬智高听到这些怨言,深感刺心,因为特磨抗战是自己引来的战争,再战必失民意,遭到反对,于是主动停战,十一月底密令撤兵。退出西洋,分为三路进入大理国,震撼南疆的侬智高起义告终。起义的原因与功绩《家谱序词》总结说:
无如仁宗,存心不良。悉听奸臣、厚薄以匡。
一味私徇,莫顾兴亡。大失忠义,回思凄凉。
当夫国难,兵戈扰攘。貔貅横临,捐躯沙场。
全仗忠贞,赴火蹈汤。未闻诙辈,先争戎装。
天下承平,奸媚列堂。屁位慕禄,谗害忠良。
鬼域面目,蝎蛇心肠。种种险恶,举埤难当。
不蒙明察,不据欲伤。夷族戮身,功以仇偿。
因此吾祖,岔岔不忘。矢忠无益,难免祸殃。
具其狂悖,民怨更张。桀纠为心,无异豺狼。
四方云扰,六合竞强。兆民涂炭,愁声满苍。
日求匡治,希沐重光。国势岌岌,触目心伤。
不已义举,顺时影响。交手奋腾,统军鹰扬。
传齐部伍,积草屯粮。虎踞滇越,南天称王。
纠合群雄,哨聚惊狂。选任材武,势若鸱张。
水陆并进,各路输粮。御驾亲征,龙旗飘扬。
浩浩荡荡,攻下两广。
西进滇南
一0五三年十二月,侬智高将四千部众分为三批西进大理国南部(滇南),还有部分随军家属。第一批从富宁西进麻栗坡,到马关待备;第二批从宝月关西进砚山折下马关与第一批会合;第三批是侬智高自领五百人及妻子儿女,为了掩护第一、二批西进,从广南县城引诱宋军北上阿科打了一仗,才出丘北下马关与第一、二批会合,杨文广以为侬智高出丘北到文山,就追到文山,乃是扑空之驰。
侬智高想在语言相通的马关傣乡驻扎。以便来往家乡,由于宋军尾追不舍,才继续西进屏边、蒙自、个旧、元阳、元江、绿春、江城、普洱、勐腊等地。宋军追到蒙自不及,就在蒙自新安所驻军,防止侬智高重来。智高就在“和泥(元江)开罗盘甸居之”,后又分住绿春,智高家住元江。落籍元江的部族首领叫褒汗,他为了纪念侬智高天子,把部族改为傣族“启发傣”支系,侬语和傣语意为“天子之族”,与当地的黑傣和花傣相区别,因在元江水边,又叫水傣。
侬智高部队在滇南是一支强大部队,但他不逞强,相反是十分尊重当地的民族民俗和为民除害。《绿春县民族志》说:南天国仁惠皇帝侬智高的军队有一股辗转来到绿春,这时丹东有一个很大的哈尼寨子,其首领咀比依爹很凶残,杀死了外孙,他的女婿依贵巴腮万分悲愤,即请来侬军报复杀得一个不留。侬军又答应扁马阿波腊独约赫的请求,战胜了他的对手和冤家,扁马阿波就迁到元阳、金平一带,让侬军驻在绿春地区。
侬智高爱国爱民的德行,得到人民的信赖,因此,第二年宋王朝杀灭侬族和屠杀拥护侬智高之民,桂西和滇东南又有十三万人跟着侬智高的去向逃入滇南,有的跟上侬军在元江和绿春,有的在数千里的途中留落下来,成为侬智高及侬军与家乡通讯的媒体。
遁出老泰
一0五五年正月,广西安抚使派知邕州萧注到大理国勾结“购智高”以后,大理王因“久与中国绝”,欲借以沟通宋朝,即查处侬氏,迫使侬氏第二次逃难。这时,幸好广西知桂州萧固已招安侬宗旦、侬夏卿、侬平、侬亮,处境宽松一些,侬智高就把部分妻子、儿女发回广西各地藏匿,他自己才带领侬族和部分部众遁入滇边,老挝和泰国。
广南县政协主席曾昭富说:“一九九七年,我接待泰国专家来广南考察侬智高遗址,专家通达•努差那库说:“十一世纪时,侬智高进入泰国北部昌莱(今清莱府),帮助当地民族建立了兰那王朝,现在清莱街心公园立有兰那王国培坤孟莱大帝铜像,是一身背着战刀的勇士,从中国来的。”
富宁县志办主任兼主编农贤生一九九九年四月十七日,参加在广西武鸣召开的壮学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听到老挝副教授通肯•坎塔吉温发言说:“十一世纪初,侬智高后裔部队有两万多人进入老挝,在丰沙里硼勃拉邦建立了兰山王朝,首府就在硼勃拉邦,当时老挝人口只有三十万人,国王叫三仙泰,侬军来了两万多,为数不少。丰沙里一带有不少侬军后裔,他们原姓中国姓,有侬、赵很多姓,后来与老挝女子结婚,后代陆续与老挝同化,现在中国姓也很少了。到硼勃拉邦还有一些用广西方言的地名,让人们想到这个地方与广西有关”。
泰国玛哈撒拉大学教授本翁•凯塔特先生接着说:“十一世纪初,侬智高部队到泰国北部参与建立了兰那王朝,有一部分再到中部参与建立素可泰王朝,为泰国的早期统一作出过贡献。
广西民族学院教授,研究东南亚民族专家范宏贵在《同根生的民族•迁徒的后浪侬智高及其部众的南移》一章说:“侬智高这个历史人物,经过不断地演化,成为中国的壮族,越南的岱族和侬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所崇敬的神,有的还说成是始祖。……岱族、侬族的侬姓族谱也说他们是侬智高的后裔。越南保乐名襄安府世袭知府农宏义,智高后也。在越南的岱族、侬族中也广泛流传有侬智高的传说、神话,视其为民族英雄,是保护神。在离高平省会高平镇五公里远的和光县永光乡板银村、民主乡板茹村,河广县塑河乡谷旺村,现在还有侬智高祠庙,每年阴历正月初一至初十,当地的岱族、侬族群众都到这些庙祀拜,十分隆重。有的人认为,侬智高是一位没有死去的英雄,还活在天宫。有一位名叫玛哈的泰国学者,自称是侬智高后裔,在泰国艺术大学,来到侬智高的故乡寻根,我接待他一周。”
回乡归终
侬智高是中华炎黄子孙,儒学熏陶,爱祖爱国。早就盼望回乡,但宋朝皇帝从仁宗、英宗至神宗三代都“密切探侯,暗作提防”,为了瓦解侬智高的势力范围。一0五三年,把广南、富宁地区从左江道中分出,单独成立特磨道政区。派杨文广和孙沔置吏,还安插狄青的部将沈勇(沈达)坐镇富州,专门侦杀侬智高家人,至一0六二年,朝廷招安侬夏卿为特磨首领,侬平为忠武将军以后,杨文广和孙沔回朝,仍留沈达坐镇富州做特务行为。
约于一0六五年,沈达死,无后,侬夏卿等即要一个侬姓改为沈姓坐镇富州,侬智高才考虑回乡,但他不想在特磨地区,而是在中越边境山区及朝廷鞭长莫长及的那坡县。但时在那坡县的胞弟侬智会尚未归宋,朝廷还未招安,未有政治保安之条件,侬智高也未能回乡。
侬智高为了早日回乡,于一0六九年二月,夫妇来到特磨,促使忠武将军侬平担保侬智会于当年十月归宋。宋授为右千牛卫将军,仍知古勿峒,一0七三年又升古勿峒为归化州,仍命侬智会为知州。侬智高的第五子农克隆、七子农克祥,一女及夫杨姓都匿于与交趾接壤的那坡县百南乡,这样,就在这年或过后侬智高即回乡,匿于今百南乡那平屯农克祥家中。
《宋会要辑稿》云:“神宗熙宁二年(一0六九年)二月,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言,访闻侬智高见在特磨道,已令知邕州陶弼密切探候,暗作提防。九月四日又言,据外界古勿峒首赍到侬智会文状,愿归明,只乞在本峒居住,不敢于省地作过,乞赐与官爵,其余头首亦等第与名目,诏侬智会为右千牛卫将军,仍旧知古勿峒,其子农进安与保顺郎将,依旧同知古勿峒,仍各赐锦袍,余涂银带,其余首领等有恩赐,令本司勘会闻奏。十月,知桂州张田又言蛮人忠武将军侬平,保明侬智会归明,其智会已授右千牛卫将军,却在侬平之上,乞加侬平官爵,诏平为保明侬智会归顺,与转左监门卫将军。”侬智会为了保护其兄侬智高渡过晚安,上书朝廷清住原地,不愿调走。侬智高遂归寿于百南农克祥家中。
那坡县百南乡上界屯有一位中年妇女说:“听老人说,侬智高是死在我们地方的,但不准说出去。”百合街杨毓林(侬智高女婿之裔)临终时才说:“侬智高有十三子,一子在泰国,一子在越南,一子在百合百南,侬智高也是在这里死的”。旦念屯农显杨又说:“侬智高原来是躲在那平的,后来来往这里子孙家突然病死。他的亲家杨姓叫抬到百合安埋,地点就在现在的中学校里。”到了清朝后期,岑春宣当两广总督时,曾盘查侬智高墓,企图毁灭,侬的后裔立即迁坟,分为真、假两坟移葬,假坟在百合乡,真坟在坡荷乡。百合街还有自古纪念侬智高的祠庙,其牌位叫“神农皇帝位”,附联叫“南天辉映,仁惠长存”,横匾叫“天****”。大门横匾叫“侬公寺”,对联叫“祖公籍由晋鲁粤,孙民纪功于南天”。“千年皇帝千年应,万姓黎民万姓崇”。每年二月初二全村集会大祭。
三、伸冤平反
侬智高起义失败后,皇佑五年(1053年),广西安抚使余靖在桂林铁封山石崖撰刻《大宋平蛮碑》,诬蔑侬智高为“蛮贼”蛮寇以后,形成了牵连全族的千古奇冤。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他的子孙因怕抄折,不敢承认自己是侬智高后裔,恐惧了千年之久。
侬智高起义,是边疆各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阶级压迫和卖国求荣的伟大的正义性战争,因此得到各族人民的歌功颂德和共同缅怀。但在封建制度统治下,政治界和部分史学家总以正统思想来看待统治阶段和被压迫人民,以为侬智高是犯上作乱的“贼寇”,致使打抱不平的人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敢怒而不敢言,民间则以立庙、祭祀、诗歌、传说颂扬不绝。
新中国成立后,从一九五七年起,广西史学界又提出侬智高的历史冤案问题。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黄现璠出版《侬智高》一书,论述了侬智高起兵的正义性以后,出现了激烈的辩论,到一九九九年《中国通史》著的平反结论,历时四十二年之久,参加辩论的专家,学者共有六十六人,在报纸、刊物和一些论著中发表论文九十八篇,专著三本。赞成平反的人越人越多,最后有六十四人赞成平反,有两人反对平反。到一九九九年四月,以著名史学家白寿彝为总主编,一九九九年四月出版的最高国书《中国通史》,得到中央首长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岚清肯定和赞扬的平反结论是:“宋朝从建立以来,兵变、民变、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地爆发,北方受西夏、契丹、女真统治集团的压迫,南方受交趾的蚕食和威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使庞大的行政、军费开支越来越集中到南方各族人民的头上,宋朝对壮族土州县峒的压迫剥削也日益残酷,只顾利用两江州峒之民以御“外蛮”,“以诸峒财力养官军,以民丁备招集驱使,”而对交趾的蚕食、压榨则不闻不问,因此许多壮族人民自己组织起来,反抗交趾的掠夺,另建政权。邕州“羁縻州”侬峒起义事件,就是其中突出的一起。侬峒起义,亦称侬智高起义,是北宋时广南西路邕州左、右江侬峒地区壮族人民反抗交趾掠夺的重大事件,侬智高为交趾所迫,穷无所归,又多次要求宋朝支援而被拒绝,于是侬智高从拥宋变为反宋,想夺取两广以自存,发兵沿江东下……”。
通史定为侬智高起义,就自然否定了宋朝统治者诬蔑侬智高是“蛮贼”、“蛮寇”的种种罪名,成为侬峒起义领袖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和正义性战争。成为中华民族英雄,解除了千年奇冤,激起侬智高子孙、家族和爱国人民的感戴,并赋以谢诗。


本文作者:农贤生(侬智高后裔)
云南富宁:663400
家庭电话:0876(6125470)
通讯地址:富宁县地方志办公室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三 : 苦难中的坚守

“我们仨”里的最后一个,杨绛先生平静地走了,却把不平静留给了我们。杨先生用她的一生为我们阐述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一生坚守总能有所收获。生于书香世家杨绛,横跨了一个世纪,历经磨难,却始终不改初衷。无论时态变迁,事态纷繁,还是乱世、战争,或是国外求学,还是不停的精神运动,以及改革后的物欲横流,依然能够在风雨、苦难中坚守。

杨先生知道“天下的好东西多着呢,你能样样都有吗?”。因而,杨先生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读书。或许这是她青年时代立下的志向,“人不能没有信念和信仰”,而“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酸甜苦辣咸,尝过、吃过、苦过、累过、哀愁过、悲伤过、欢喜过……,在经历中有所惑,在沉淀后有所得,在宁静里有所悟。人生不仅是一种历练,还是一种坚守。最好的坚守,就是不为外界所诱,守得住自己的静谧。无论社会怎样动荡,外界不时扰乱,杨先生却能变身为一颗坚韧的“石子”,潜伏在最深处,仰观着万物在时光中任意流淌。“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在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流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能够进入这种状态,就能获得老子追求的——非常道。虽是至理名言,混迹在尘世中,峰顶峰谷里波澜起伏,又有得几人不受诱惑,享受住静谧中的独孤?

先生用生命悟得一理值得参悟:“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越碎,香料磨得越细,香的越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美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本文标题:梵高一生中遭受的苦难-张景中:在苦难中升华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740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