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网友匿名用户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不要把理论物理看得很神圣很牛逼或很古怪很nerdy。
真正的物理学大师,感觉就像是懂物理的普通人而已,其实任何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大部分都是这样吧。但学物理的各有各的性格,其实任何领域都有各式各样的人啊。
曾经见到过一次Marvin cohen,算是知名理论物理学家了。我当时比较紧张不知道说什么,但他很平易近人主动跟我握手。话不多,只要有人问他物理方面的问题,他总能讲出一大堆东西。比如你问他A,他能把与A类似和相关的都拿出来讲一通,非常体系化。
认识一个台湾的物理教授,原来是搞理论凝聚态的。因为退休了行动不便,有次老板让我送电脑去他们家。他就非常热心地带我转他们家附近的院子,谈论附近的大雁和小动物的习性,还有家长里短,也没有贴着我不停地讲固体物理。然后跟我说台湾有些什么地方好玩,哪些东西好吃。带我参观了他的书屋,还借了几本书给我。临走时为了感谢我过来给他送电脑,还塞给我两个沙琪玛和巧克力。这个老师也爱好古典文学,有很多古诗文的书,还向我展示了他收藏的足本金瓶梅(他说现在买不到了)。
也有古怪的教授。有个印度老师独自住一个路边树从里的平房,房子是粉红色的,平常都不跟人说话,搞理论高能的。他监考的时候从不管大家,就一本书,一杯水,坐下后如老僧入定,只是时不时摸摸胡子。三个小时过后(考试是两个小时)最后一批同学交给他卷子,他猛然从书中抬起头,就好像从梦中惊醒一样。傍晚的时候也经常看到他遛弯,不管外面是风雪交加还是暑天,他都穿一袭黑风衣,黑裤,一人静静的走着。但是据说如果你作业有什么不懂的,发邮件问他的话他总能回一大堆来解释,非常热心。
搞物理的人说话很严谨,喜欢挑形容词,如果知道准确数字肯定说准确数字,如果不知道就不瞎说,不夸大。因为物理已经很难很纠结了,再拐弯抹角的话会导致交流效率很低,所以这直接导致一些真正搞物理的不太圆滑,说话直,容易冲撞人的特点。当然也有很多做得好的。
另外,从物理这个专业的角度来说,懂得理论物理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懂得所有物理,物理学有很多领域,任何人都只能深究其中一个。所以对于一个物理学家,不要指望你问他什么方面的问题他都能懂。至于杨振宁,witten那样的顶级物理学家我就不太了解了,可能他们真是无敌,什么物理知识都懂得很深?
记得F.Dyson写过一篇叫“青蛙和鸟”的文章,把数学家分成了两类:一类像鸟,一类像青蛙。这个比喻可以衍生到物理学界,事实上Dyson也是物理学家。以下是他的话:
“有些数学家是鸟,其他的则是青蛙。鸟翱翔在高高的天空,俯瞰延伸至遥远地平线的广袤的数学远景。他们喜欢那些统一我们思想、并将不同领域的诸多问题整合起来的概念。青蛙生活在天空下的泥地里,只看到周围生长的花儿。他们乐于探索特定问题的细节,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我碰巧是一只青蛙,但我的许多最好朋友都是鸟。这就是我今晚演讲的主题。数学既需要鸟也需要青蛙。数学丰富又美丽,因为鸟赋予它辽阔壮观的远景,青蛙则澄清了它错综复杂的细节。数学既是伟大的艺术,也是重要的科学,因为它将普遍的概念与深邃的结构融合在一起。如果声称鸟比青蛙更好,因为它们看得更遥远,或者青蛙比鸟更好,因为它们更加深刻,那么这些都是愚蠢的见解。数学的世界既辽阔又深刻,我们需要鸟们和青蛙们协同努力来探索。”
总而言之,理论物理学家有各式各样的人,并不是都很古怪。
网友傅渥成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非常感谢几位朋友的邀请。
不是所有的理论物理学家都对「黑洞」和「粒子」的性质有兴趣,首先,理论物理学家很可能会从事其它领域的理论研究——而还有那些更顶尖更严肃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们可能同样对这样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感兴趣的是更基本的东西,我在这里,引用一段来自于 Freeman Dyson 的《反叛的科学家》:
年老的爱因斯坦和年老的奥本海默对黑洞在数学上的优美视而不见,对黑洞在宇宙中是否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也漠不关心。
这种视而不见和漠不关心是怎样产生的?我从未跟爱因斯坦直接讨论过这一问题,但是我跟奥本海默讨论过好几次,我相信奥本海默的回答也适用于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在晚年时相信,只有能导致物理学基本公式发现的问题,才值得严肃的理论物理学家关注。爱因斯坦肯定也持同样的观点。关键是找到正确的方程。一旦找到了正确的方程,研究这些方程的特解就成了二流物理学家或研究生的常规练习。在奥本海默看来,我们自己去操心那些特解的细节,简直是在浪费他的或我的宝贵时间。
理论物理学家不一定喜欢科幻(他们可能会觉得那个太假);理论物理学家不一定是技术宅(因为他们可能会像 Sheldon 鄙视 Howard 那样轻视技术)。
理论物理学家不一定会喜欢所有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往往是一些难题。只有当某个问题可以被抽象或者简化为经典的理论问题,他们才会跟你说得头头是道,如果就是一个真正的实际问题,他们会觉得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干净」的问题,这种时候他们更可能觉得这些概念不清、假设不定的问题仅仅只是「有趣(面白い)」而已。再说说理论物理学家跟实验物理学家(有时也包括计算物理学家)之间的区别。自然界是一个黑箱。如果我们知道黑箱里面有些什么,然后来推断我们给黑箱一些输入,最后会得到怎样输出这或许还是一件不太难的事情;然而理论物理学家在做的,是根据实验得到的那些输出,希望「推断」和「预测」出黑箱中的秘密,而实验物理学家常常会从他们的结果中「总结」和「归纳」出一些东西来。当然,说到底,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也就是你眼中的世界,理论物理学家也是人,他们有和所有人有一样的兴趣爱好,也会有一样的弱点。大家都在这里举一些例子,我也说一些例子吧:物理学家不一定在所有的方面都充满智慧。例如我见过不少信阴谋论的物理学家,他们有的相信货币战争,有的相信现在中国社会许多社会问题是因为背后有日本人捣鬼,有的是大男子主义者、有的喜欢转发各种各样古老的心灵鸡汤,我还有一位老师在他的博士期间曾经因为修炼最终导致了理论物理所的何老院士的上书以及此后所有的故事……虽然这些在我们看来无法理解,但这些人当中有非常厉害而且我也非常尊敬的学者。还有一位物理教授,他和上面那些老师很不一样,他会说「普世价值就像牛顿第二定律一样不能被否定」,「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牛顿第二定律难道可以是 F=ma^2 吗?」但是这位老师又对很多国家的人有各种各样不一样的偏见,这里不再举例了。虽说是不举例子了,最后还是再举一个例子吧:科学网—理论物理学家戒:开不起的玩笑。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网友筑室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父母都是物理教授,虽然不算“家”,也有论文被SCI收录。我作为一个文科生和他们共同生活近20年,满肚子辛酸泪……
我刚出生的时候我娘把一本育儿手册背得滚瓜烂熟,根据我的体重计算投喂量,用量杯给我喂牛奶,差点把我饿成脑残。
小时候幼儿园老师讲天狗吃月亮的故事,我娘认为这是误导小朋友,亲自拿一架地球仪、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给我演示地球太阳和月亮的复杂纠葛。事后我向小伙伴们讲述这段三角恋时遭到的怀疑和鄙视就不提了,总之我在幼儿园里再也没有交上一个朋友。
我爹学厨时严格遵照菜谱指示,把实验室的精密天平拿回家来称盐,结果发现菜谱给出的剂量存在严重误差,一怒之下不学了。
中学时我请教他俩一个关于电场的问题,结果两人就“场”这个概念产生分歧,争吵一个小时之后各自摔门回房,我默默抄书后答案。
两人还从火焰内焰温度高还是外焰温度高的角度分析过平底锅和圆底锅的优劣。
我嫂子怀孕时想买防辐射服,我爹娘立刻对这种伪科学产品进行无情的批驳,并指出只有实心铅板才能起到阻隔辐射的作用。后来我嫂子再也没有咨询过他俩任何意见。
……
我觉得学物理的人眼中的世界比较有秩序,一切都能找到解释,所以面对人际关系之类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会很困惑。但总体而言,他们也是正常人。我娘相信用针扎耳朵可以治晕车,并在我身上反复实验。我生病的时候我爹去普陀山给我求平安符,从殿前跪到殿后。
希望对你有帮助。
————————————————————————
补充:有人问我爹是如何追上我娘的。我爹除了是物理狂人,还是市级体操运动员。附上他20多岁时的照片。
网友匿名用户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尽管物理已经很复杂了,但是和物理理论中的世界比起来,真实的世界复杂得让人绝望。
即便只是动力系统的定性理论研究,也还无法弄清许多二维问题比如希尔伯特第十六问题;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胞中的某一小部分的体系,都存在着太多理论无法预测的奇妙现象;即便只是每个人当下头脑中一星半点的想法,也都还无法给出其来由。
可想而知,由那么多微观粒子通过复杂的奇妙的相互作用组成为一体的人,能在地球上出现、存在,能生活于世间,经历那么多无法预知的人和事,看到那么多千奇百怪的风景,即便只是与宇宙的年龄相比稍纵即逝的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多么复杂难解的事情。你能写出薛定谔方程来描述和预测简单的量子体系的行为,但面对这个世界中许多每天都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人和事,甚至连写出一套方程组都是不可能的事。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让人绝望的复杂,才会有想去理解一点点的想法;于是承认了人的渺小和无知,带着一种敬畏的姿态去平静的看待世界。一辈子即便只是透彻的搞清楚一个问题,也算是可以安心了吧。
网友周智谦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我发觉那些宿命伦者,过马路时也会左顾右盼”——霍金
网友蒙面大侠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 Abstruse Goose(Abstruse Goose)
网友刘杳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费曼留下一个珍贵的采访,可谓道出纯粹物理学家的内心。
"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
网友匿名用户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谢谢邀请~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理论物理学渣,就谈谈我的感觉吧。
事实上世界不过是一个操蛋的非线性系统,在哪里,遇到谁,或许仅仅取决于今天早上的天气。
物理学之于化学之类学科的震撼之处在于,物理学以极简单的有限定律去描述了世界的简单规则。根据著名民科Wolfram在the new kind of science 中的论述,宇宙不过是他娘的一个超级计算机(对此不敢苟同)。具体的请打开各位面前那本尘封已久的霍金,翻到life game这一页。
但就是这些简单的物理定律,驱动着一切,一日之晨,起于超霞相伴,是一个巨大的聚变体投射过来的微弱的电磁场的震荡,然而映在姑娘脸上却是那么美丽。
我们都是繁星的女儿,是star dust,虽然,在百年后我们都成为尘土,虽然遇到谁爱过谁都会被时间遗忘。但以一个纯粹理性的视角来看,我们应该相信巧合和机缘,我们应该去错误并且冒险。毕竟,蛋白质序列第一次排列成了自我复制的链条,到漫海洋中的生物,到拿着手机看着知乎的你和我,都是一次抵抗墒增的伟大冒险的产物。
冒险在数十亿年前开始,但生命是什么,你我是什么没人知道,也无从知道,电影只放映了一半,为何要去知道结果?不过是活着,走着,哭着,笑着,看兴衰转头空,古今多少事,一壶浊酒,与君共饮笑谈中。
网友蒙面大侠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你们都是波函数!
网友aida wong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我就是学理论物理的,眼中的世界是由 两大支柱 相对论 和 量子论 构成 ,粒子符合标准模型,引力理论和其他三种作用的关系研究在探讨中,世界上其他的学科都是在这些基础物理理论下建立起来的 都是附产品 这也是sheldon那莫瞧不起其他人的原因 尤其是经济学 mit的物理学家 说过 economics was largely a form of intellectual prostitution . good statement ps我就是学理论物理的,眼中的世界是由 两大支柱 相对论 和 量子论 构成 ,粒子符合标准模型,引力理论和其他三种作用的关系研究在探讨中,世界上其他的学科都是在这些基础物理理论下建立起来的 都是附产品 这也是sheldon那莫瞧不起其他人的原因 尤其是经济学 mit的物理学家 说过 economics was largely a form of intellectual prostitution . good statement ps
上面很多人讨论物理学家的气质 跑题了 第一个高分答案 竟然是 zhihu版大萌子的故事
网友蒙面大侠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在办公室想课题就已经够累了,下班了你们还要求我们“戴上理论物理学家的特色的有色眼镜”去思考人生?拜托,有那闲功夫干嘛不拿去写paper?
PhD已是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
网友辞亦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1、给我起名字的时候我妈想给我起的名字是这样的:赛思(science),费思科(physical),内澈(nature)。。。幸好我爸爸阻止了她。
2、小时候(一二年级)开椰子想把椰肉弄下来,弄不下来,我妈冷静的告诉我应该加热椰子壳,冷冻椰子肉,利用他们不同的热胀冷缩的程度分离他们。
3、上初中后得到了她实验室报废的光学显微镜一台。我经常用它观察我自己的头屑,什么的。 4、她以前上学的时候文科不好,于是逼我背各种古文古诗。她成功了,我成为了一个连理科也不好的人。
5、她认为数学之类的,长大自然就会了。事实证明我长大之后没有自然就会。
6、她的实验室里有个强磁场,手表一类进去都会被磁化,她自己坏过好几块,经常有各个大学的人来做实验,我妈每次都不提醒他们不要把手表戴进去。以此来祭奠那几块表。
7、生活中其实和正常的妈妈差不多,但是由念过很多年书,觉得自己很有经验,从来不让我去辅导班,认为辅导班没用。
8、我差不多幼儿园毕业时她念完博士后,家里经济是爸爸在承担,对爸爸很有歉意。9、对于各种事情都能告诉我原理。但懂事后发现她除了本专业根本没有读过其他书,知识面就像福尔摩斯一样。
网友縋逐儚想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你们都是波函数!
网友考拉陆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大家新年好,物理学家在研究室的是在做学问的,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发现来改变世界,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的时候,希望吃到爱人可口的饭菜,看到撒娇的儿女,并且他们也喜欢年轻貌美的姑娘,题主你真想多了!
网友etesian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我觉得楼上匿名用户答案的评论里费米同学很好的诠释了这个答案……(无意冒犯)
以下为评论脱水版……
费米
现在物理学家都是白菜呀,满地都是,比经理还多,一个砖头扔人堆了,是不是能砸到三个?
Lestat Chu 回复 费米
人家肯定都是一个圈子的,这点眼力见都没有
费米 回复 Lestat Chu
什么圈子全是物理学家?男朋友应该不是院士吧?难道层主是杨振宁前女友。不知道层主在什么样的圈子。我是中科院物理学博士,我是物理学家不?我老板都不敢自称物理学家。她男友是哪门子的物理学家。所以说,现在“学家”真多,什么样人都自称“学家”,“专家”。像我这种的学术屌丝不忍与之为伍。
匿名用户(作者) 回复 费米
你和老板对物理学家的定义不同,你们都太谦虚了。我说的是大众定义的物理学家(有物理phd学位,以理论物理研究为全职工作,学术成就我没发评论)。
费米 回复 匿名用户(作者)
以研究xx为全职工作的就是xx家。那么这个“家”也太好当了。真是白菜价。恕鄙人不敢苟同。我认为只有在某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能成为“XX家”。否则顶多是“XX学者”罢了。现在各种“专家”泛滥,有没有能力的,只要有个一知半解,都顶个“专家”的头衔。这种现象的蔓延,就是层主这样滥加称号导致的。我认为,对于物理学家的称号应该尊敬,不应该滥用。
匿名用户(作者)
嗨呀表着急,那就叫理论物理学工作者好了.. 翻成英文都一样。
scalers
某ID是用自己的言行来论证nerdy啊
叶晓阳
费米,我觉得就你这股轴劲一定是个理论物理工作者。
Xiaoyu Ma 回复 费米
只是跟多人采用外来的定义了吧。英语Scientist是科学家,其实只是指从事科研的人。按照这个定义你就是科学家了。Physicist也一样。楼主的措辞和社会现状没什么联系吧?
费米 回复 Xiaoyu Ma
俺英语不好,那你帮俺翻译一下,“物理学者”和“物理学家”,翻译成英文。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再翻译一下“恋”和“爱”。汉语虽然有的地方有劣势,但是在名词上的优势,是英语无法比拟的。
网友匿名用户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室友,理论物理学家,把家里东西搞不见了...号称物质守恒,肯定丢不了...
前男友,理论物理学家,相信平行宇宙,鄙视生活大爆炸
某次去理论物理学家们的party, 一进门大家自我介绍先问你最喜欢的particle是什么...
--
网友裤兜心美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我爸妈都是物理老师,给我取名单名一个超,乍一看俗、泛,实际上是超子的超。啥是超子?我不懂啊,只知道强相互作用产生,寓意深刻伐!我的出生日记上赫然写着质量xx克啊,我年少时还问我爹难道不是应该写重量么?我爹说你以后学了物理就知道了。(为什么没有挖鼻屎)
btw我物理天赋那是杠杠的!
网友Pandakampf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Bazinga!
网友王星泽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世界有许多(不一定正交的)层次,其中很多层次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及其他学科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回答本身也体现了理论物理学家的思维方式),感觉要写上万字才能清晰完整没有歧义地说明这句话的涵义。浅尝从几个角度稍稍举例解释两句:
角度一:物理现象的本质。例子:光的本质。
角度二:数学的抽象程度。例子:规范场论。
角度三:物理学的局限性。例子:金融市场。
角度四:物理学的普适性。例子:简谐振子。
光的本质:什么是光子?我想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很清楚了,其实不然。(学过理论物理的同学不信的话,可以去尝试推导光子的量子化,不是量子场论课本上讲的电磁场的量子化,而是光子作为一个Quasiparticle的量子化。)事实上,对于许许多多的物理现象,人类的认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刻,理论物理学界充斥着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再来例子:为什么二维空间中,对任意弱的吸引势能,都存在束缚态,三维就没有?为什么量子力学不能再更加非定域(尽管数学上可以)?所以,对于一位真正的理论物理学家而言,哪怕他懂得再多,这个世界依然是神秘的、令人敬畏的,而对本质的探求永远都是他最好的春药。朝闻道,夕死可矣。
规范场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数学和物理独自发展、后来发现联系紧密的例子。杨振宁和吴大峻在四十年前发现狄拉克磁单极子可以被纤维丛理论很好地描述。正是有了更高级的数学工具,理论物理学家才对规范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在理论物理学家眼中,数学是一门最美妙的语言。世界上的非物理现象如果有优美的数学描述,我想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能够去欣赏的,比如说好的经济学理论。反例是,在中国,大家谈经济学大多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定性分析,虽然这样的经济学不一定就是忽悠,其中也有许多可取的地方,但是在理论物理学家眼中,这种数学不严谨的分析,只能算是人类智慧宝库中的银子。。。(如果杨米尔斯场论是颗钻石的话)
金融市场:在许多不同层次的现象,哪怕是非物理现象,中都可以找到一些物理的影子。许多人尝试建立金融市场的物理模型,我认为这样的尝试是非常值得鼓励和支持的,但是这样的努力往往得不到太多的回报。因为物理学的局限性,导致好的物理模型只有两类:一类是像Schrodinger equation和Maxwell's equations这样的Ab initio理论,具有普适性;另一类是像朗道最擅长的那些唯象理论,他能用少量的参数很好地抓住一个现象的物理本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传说中的物理直觉)。换句话说,物理学的本质是简单的,像金融市场、生物系统、文学艺术这些复杂的现象,物理学无能为力。
简谐振子:尽管物理学很有局限,最让理论物理学家心醉的是她的普适性。物理学描述自然的终极规律,哪怕是上帝也打破不了的规律。举个不恰当的小例子:哈佛的Sidney Coleman在大家讲量子场论的时候,讲道:一个年轻的理论物理学家的生涯就是对简谐振子的了解不断深刻的过程。尽管世界上有许多非线性的现象,但是(量子力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本质是线性的。这种线性导致所有最本质的现象都表现为简谐振子。这是一个极为强有力的断言,而像这种思维游戏带来的宇宙真理给理论物理学家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网友蒙面大侠对[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给出的答复:
大多数人其实没有把职业带入生活的习惯,至少我和我周围的人都这样,我是学食品安全的,但绝不会把菜洗七八遍再吃,洗的次数跟普通人没两样,下馆子也不会先想想有没有地沟油,找个档次高点的馆子就是了,我邻居两口子都是大夫,也从没见他们言必称某病某病
当然,潜意识里的职业习惯还是有的,我家装修厨房,我一眼就看中蓝色橱柜,装好后同事们来看我哈哈大笑,说我们也一眼看中蓝色橱柜,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单位实验室里的实验台柜子等等全是蓝色的
二 :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______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
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 ______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 |
著名的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 故答案为:爱因斯坦. |
考点:
考点名称:物理常识初中物理课本之外的物理常识:三 : 【物理家名言】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的人生格言,也许会改变...
【物理家名言】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的人生格言,也许会改变你的人生态度!
2015-02-21环球物理环球物理
环球物理
微信号huanqiuwuli
功能介绍我们每天与您分享:物理教学的艺术,物理学习的方法,物理兴趣的培养,物理达人的塑造,物理学霸的成功之路!激励人生,哲理故事,分享智慧,名人格言,传播正能量!!
1、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www.61k.com)——阿基米德
2、弦就好比是应该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物理学的一鸿半爪,偶然掉落在二十世纪一般。——维敦
3、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都被照亮。——蒲柏
4、自从牛顿奠定了理论物理学的基础以来,物理学的公理基础的最伟大变革,是由法拉第、麦克斯韦在电磁现象方面的工作所引起的。——爱因斯坦
5、这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好像你用一颗15英寸的大炮去轰击一张纸而你竟被反弹回的炮弹击中一样。很生动地描述了汤姆逊模型碰到的困难,即原子不可能是质量均匀分布大小为1埃的球。——卢瑟福
6、物理学家总认为你需要着手的只是:给定如此这般的条件下,会冒出什麽结果?——费曼
7、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普朗克
8、我可以很确定的告诉大家:没有人真正了解量子力学。——狄拉克
9、万有引力、电的相互作用和磁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很远的地方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但也许存在另一些相互作用力,他们的距离如此之小,以至无法观察。——牛顿
10、所有的科学不是物理学,就是集邮。——拉塞福
11、实验物理与理论物理密切相关搞实验没有理论不行但只停留於理论而不去实验科学是不会前进的。——丁肇中
12、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试验。——丁肇中
13、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庄子
14、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Rutherford
15、固执于光的旧有理论的人们,最好是从它自身的原理出发,提出实验的说明。并且,如果他的这种努力失败的话,他应该承认这些事实。——托马斯.杨
16、物理学的任务是发现普遍的自然规律。因为这样的规律的最简单的形式之一表现为某种物理量的不变性,所以对于守恒量的寻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劳厄
17、(牛顿的)《原理》将成为一座永垂不朽的深邃智慧的纪念碑,它向我们展示了最伟大的宇宙定律,是高于(当时)人类一切其他思想产物之上的杰作,这个简单而普遍定律的发现,以它囊括对象之巨大和多样性,给于人类智慧以光荣。——拉普拉斯
18、方程式之美,远比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狄拉克
19、电和磁的实验中最明显的现象是,处于彼此距离相当远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把这些现象化为科学的第一步就是,确定物体之间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麦克斯韦
四 : 中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去世引发的沉思
中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去世引发的沉思
中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在美国图桑市当地时间(4月6日),准备前往学校上课离开家门前,突然病发猝然辞世,终年76岁。
【方励之简历】1989年6月5日,方励之、李淑娴夫妇潜入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寻求“庇护”。而在方励之出走前,曾是国内乃至世界举足轻重的科学家。1984年到1986年底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在中国率先开展相对论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研究。
方励之在出走美国后,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系任教授,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但学术上却一事无成。后任所谓“中国人权理事会”共同主席,2005年1月9日因抗议所谓“中国人权理事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而与林培瑞等理事退出中国人权理事会。
环球时报:方励之与他那个时代
移居美国的那批“精英”,其追求和用力与中国的前进没有合上拍子,甚至相逆,因此他们离开后,影响迅速溃散。西方也因此逐渐轻视他们,直到他们实际上被抛弃。
据外电报道,方励之于4月6日在美国病逝,享年76岁。他这些年的逐渐销声匿迹,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移居美国的政治对抗者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
方励之曾是中国有名望的科学家,后来因从事政治对抗,受到美国驻华使馆的庇护。自近代以来,美国及西方其他国家的支持,在中国被习惯性看成很有分量的力量生成元素。在方励之前后去美国的那批对抗者后来都一事无成,渐被中国社会遗忘,其中一些默默客死他乡,这是很多人当初没想到的。
根本原因是今日的中国已经强大起来,在正常的开放条件下,外部影响中国的能力总体上在下降。看上去又是全球化,又是互联网,外部的思想渗透无处不在,但中国改革、发展的方向盘,实际上已历史性地牢牢把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当中国弱的时候,外部力量通过支持、庇护中国内部的各路精英而影响中国,是比较容易做的事。在一个多世纪里,这几乎成了一种模式,对中国的实际影响则十分复杂。
当中国在国际上毫无竞争力,并且与外部力量没有形成政治对立时,外部的这种庇护会相对单纯些。但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特别是随着中国逐渐崛起,这种庇护很快走形,成为外部力量与中国做地缘政治竞争的手段。
西方庇护最多的中国人是达赖喇嘛,西方对其他政治对抗者提供庇护时,考虑都差不多。这些人原来都曾在中国多少有一定影响,西方庇护他们,是希望能够维持、放大他们针对中国现行体制的对抗力量,增加与中国博弈的杠杆。
但达赖又何尝不是悲剧人物。他受西方支持了几十年,落了个表面风光,其实他的“事业”越来越无希望。他给中国添了些麻烦,但从历史的长距离看,这些麻烦就是他脱离中国社会时一些拖泥带水的挣扎,对历史的结果来说不具有任何意义。
移居美国的那批“精英”,不如意的程度更甚。首先,他们的追求和用力与中国的前进没有合上拍子,甚至完全相逆,因此他们离开中国后,影响迅速溃散。西方也因此逐渐轻视他们,直到他们实际上被抛弃。
那批“精英”在美国的遭遇提供了一个启示:对中国来说,少数人受外国庇护与国家对抗的模式难以为继,它总体看属于旧时代,是在往回走,而中国的前进风生水起。
中国早已走在改革开放的路上,社会多元化已成现实,知识分子合法影响国家的途径越来越多。很多关心国家命运的人,选择与国家的改革做建设性互动,在中国法律框架内推动民主建设。非跳到法律之外从事对抗活动,都不会有前途。
随着中国与西方的地缘政治竞争越来越明显,挟洋自重也将越来越不被中国主流社会接受。当年“跑出去”的政治人士,包括后来在国内受到西方支持的“异见人士”们都让人有脱离草根和主流的感觉,这是原因之一。
逝者已矣,愿活着的人更有理性。国家和民族复兴中国人梦想了一二百年,今天它就在眼前。支持它、推动它应是海内外所有中国人的共同行动。而且顺其势,个人力量才能激活。逆其行,个人的才干和生命只能空耗,最终被这个时代淹没。
一位物理学家去世引发的沉思
提要: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许多被他影响过的群体对这位物理学家的不满在于,为何他不把民主的所有信息告诉血气方刚的年青学子?他既然是青年导师,启蒙者,应该具备相关的知识,但为何过滤了如此多的信息?比如他应该知道民主化在西方国家是如何充满暴力和流血才走过来的----而且是渐进式,持续一百多年,他也应该知道绝大多数非西方的发展中国都是民主试验的失败者。
4月6日,曾经在中国颇有影响的一位天体物理学家突然家中离世。二十多年了,西方媒体显然还没有忘记他,虽然还不好说拿死人压活人,但还是炒作了一番,法新社称他为中国的“萨哈罗夫”(苏联氢弹之父,后因为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而被捕,曾获诺贝尔和平奖)。做为曾被他所影响的一代人中的一员,笔者的感受则是一言难尽。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很少没有人受到他的影响,但现在反思起来,却是教训多多。一是为什么没有人去质疑,他仅凭几句口号就能把年青的学生煽动起来。而且现在看来,他当时的许多观点既偏激又违反常识。比如他1987年声称,毛泽东三十多年来一件好事都没有做过!可就是令人不明白是,许多年青人就如同文革一样着魔般的追随他。现在当然可以看的很清楚,整个社会离文革太近,文革的影响(思维和行动方式)其实无所不在。这和文革时,一位领导人喊几个口号就能把年青人煽动起来本质上是一样的。应该说中国真正开始摆脱文革,还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其中的一个插曲是一个打着气功的邪教影响全国----这应该是文革最后的余绪(其理论荒诞无比,比如声称它“是在我们这一次人类文明历史时期从来没有公开传出过,但是,在史前一个时期广泛度过人”)。今天的大学生则拥有了充分的批判和质疑能力,不管是谁,都不可能仅凭几个名词和抽象的理论就产生影响。今天的大学里,持各种立场的学者都存在,也都有支持者和反对者,任何理念的一元化现象已经不复东来。
但今天还仍然有学者停留在这个物理学家的时代水平,比如有民间经济学家之称的茅于轼,他声称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十年是失去的十年。我倒可以随手提供几个数字给这位经济学家。2001年中国GDP是1.32万亿美元,现在是7.5万亿美元;世纪初外汇储备只有1600万美元,现在则是3.2万亿美元。这种违背事实的观点,除了被人一笑外,再也不会产生如同二十多年前的轰动和追随者了,这就是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以这位经济学家也只能得到美国的自由奖,而不会是经济学奖。
二是哪个时代虽然人人喊民主,但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民主。涌到广场上的学生上演的却是一幕又一幕的争夺权力、政变。当时中国的人均GDP才三百多美元,这样低水准的社会搞民主会是什么后果当时没有人去想。这位物理学家在进入美国使馆时,竟然还从未见过微波炉,他不敢置信地问:“它真的什么菜都能做?”一个精英学者的见识尚且如此,由此可想全国了。我2011年在巴黎遇到一位当时的风云人物,曾问到过类似的问题。回答是:确实还早,但我们希望渐进式的推动。
今天的大众,对民主的认识程度确实提高了很多。谁都明白,贫穷下建立的民主必然不稳定和短命。谁都能看到民主做为一种制度模式是有条件的,高风险的。走向民主的过程中,国家可能分裂,社会可能动荡,国外势力的介入。民主后的社会对腐败却无能为力(印度、俄罗斯、菲律宾),甚至由于内耗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如台湾),当然还有西方已经持续快五年的经济危机。应该说,今天的中国百姓对民主,已经从理想、幻想走向实事求是。正如环球时报(英文)所做的调查,虽然多数人肯定西方的民主,但却认为不适合中国。这才是一个成熟和理性的民族应该有的表现。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许多被他影响过的群体对这位物理学家的不满在于,为何他不把民主的所有信息告诉血气方刚的年青学子?他既然是青年导师,启蒙者,应该具备相关的知识,但为何过滤了如此多的信息?比如他应该知道民主化在西方国家是如何充满暴力和流血才走过来的----而且是渐进式,持续一百多年,他也应该知道绝大多数非西方的发展中国都是民主试验的失败者?当然,除非他本人对民主就是一知半解----考虑到他是物理学家不是社会学领域的学者,或许也有这种可能性。如果这种猜测是真,八十年代被影响的一代就更为可悲(当然到今天还在相信和支持这位物理学家的人就不再只是可悲了。这就如同文革时成为红卫兵很正常,到现在还要成为红卫兵就是闹剧一样),而他可就不仅仅是一个误人子弟的责任了。
对八九年的事件如何评价,确实见人见智。不过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想,假设他们成功了,今天的中国会怎样?是会成为解体的苏联、南斯拉夫、捷克、马里,还是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表现远比现在的中国要好?我想信,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第一种可能性要远远高于第二种可能性,是灾难和倒退而绝不会是今天的高速发展和崛起。中国是一个不问过程、不管手段只看结果的实用理性民族----所以才有“黑猫白猫论”,从我们的传统出发,对八九年的历史评价不就自然而然就得出来了吗?
我们都知道,明治维新改变了日本,使它走向现代化,摆脱被西方殖民的命运。但在明治维新的前十年,仅农民起义就发生了一百五十多起,还有下层武士引发的内战,史称西南战争,三万余人被杀。这些抗争都被明治维新政府残酷镇压了。假如农民或者武士的抗争获得了成功,日本会是什么样子?
或者人类的历史就是如此。没有圈地运动,没有贩卖黑奴,没有殖**动,也就没有西方的现代文明。还记得英国哲学家罗素上世纪二十年代应梁启超邀请访问中国时,曾有学者向他请教中国如何走一条没有西方这种代价的现代化发展之路,罗素的答案是:绝无可能。
现在的国人之成熟还表现在对西方所扮演角色的认知上。当年美国救走这位物理学家,还有不少人感谢美国。但现在,恐怕已经没有人再这样看。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和其他国家都不是第一次发生,真相也早已大白于天下。梁启超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在日本的全力救助下来到海外。当时他真心以为日本是要帮助中国变法,一度想依赖日本完成大业。后来才发现日本只不过把他当作对付中国的手段、筹码甚至玩偶。于是后来梁启超就摆脱了日本的控制。国外的例子则有被称为“俄罗斯良心”的索尔仁尼琴。他被苏联开除国籍,被美国庇护,成为美国名誉公民。但他进入美国的哪一刻起,闭门不出,绝不让美国把自己当成对付自己祖国的工具。而在他相当少见的公开活动中则抨击美国社会道德堕落。为此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在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流亡的1970年代警告总统福特不要接见他。苏联解体之后,他回到俄罗斯,看到实现了民主和自由但却满目疮痍的祖国,他以前的反苏立场发生了巨大变化。1996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在转折关头》里,索尔仁尼琴对斯大林的评价发生了剧烈的转变:“大家都懂得失去了一个最伟大的人”,但“还没有完全明白失去了一个什么样的伟大人物,还需要再过许多年才能认识到,是斯大林使得整个国家开始向未来奔跑”。他对1998年要颁给他的“圣安德烈荣誉勋章”嗤之以鼻,并说:“目睹俄罗斯从欧洲强权的巅峰,堕落到当前如此悲惨的地步,我无法接受任何荣誉。”----当然对于这样的人,西方是从来不会设立一个“索尔仁尼琴”奖的。
而今天的中国已经从东亚病夫重新崛起成为世界强国,而这位物理学家显然不能够反思自己二十多年前的言行,也没能够从梁启超和索尔仁尼琴身上领悟到什么。相反,他一直在海外“教训”西方不要对中国抱有幻想,把中国描述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拉美右派独裁政权,反对西方和中国的接触(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就是反对中国援助西方嘛,难怪西方对其不予理睬),甚至他把中国比做二战时作恶多端、军国主义的日本!就差直接呼吁对中国进行利比亚式的北约干预了。
最后要讲的是这位物理学家的一件轶事。他在美国的全力帮助下好不容易来到英国,结果在接受NBC新闻采访,竟然抨击美国在人权议题上有双重标准,对苏联严格要求,却对中国轻轻饶过!于是当时此事件的亲历人、前美国驻华大使李洁明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可不能原谅他竟然这样突然勇敢地抨击辛苦解救了他的布什政府。”
这位物理学家去世后,曾有媒体讲一个时代结束了。是的,他的时代永远结束了,也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因为中国已经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注:就在本文结束之际,刚看到英国牛津大学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只有29%的利比亚人希望建立民主。另外35%的人希望国家被一个强人统治。这应该是百姓当面临国家分裂和内战这样的民主后果时,很自然的反应。这或许是对这位物理学家及其时代最好的送别。
本文标题: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