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百家讲坛陆游-陆游·百家讲坛

发布时间:2018-02-07 所属栏目:关于爱国科学家的故事

一 : 陆游·百家讲坛

陆游的家世陆游才华横溢,学问大得很,诗歌写得好,但是他有很多常人所没有的特殊的性格,行为。(www.61k.com)比如他狂放,不是狂妄,他狂放不羁,他不拘小节,他宽厚豁达,他多才多艺。我们说这来自于他特殊的家世,他家世到底怎样特殊呢?是他家,陆游的家是历代为官,而且从他们家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做官的这些先人当中,无一不是名噪一时的顶呱呱的人物。为人、为学、为官,都是被当时和后世所称道的人,其实要一提陆游的先祖,我开始总觉得,这是一个又大又难的课题,上哪儿整这些材料去,不好考察,但是陆游自个儿先提出来了,陆游说:“浩歌陌上君无怪,世谱推原自楚狂。”他说我的祖先,就是楚狂陆通。陆游为什么愿意喜欢把自己说成是陆通的后代呢?他和陆通到底存在怎样的联系?楚狂又是什么呢?春秋时候楚国有一位雅士叫陆通,学问满腹,性格清高,他就认为楚王昏庸,不值得他去辅佐,不愿意给楚王做官,所以整天故意地疯疯癫癫,超乎常人,佯狂不仕。做官讲的那个“仕”,佯狂不仕。所以当时人都管他叫楚狂,出国人楚狂。楚狂其实姓陆名通,字接舆。他自己不但不愿意做官,而且还动员孔子和他同时代的,春秋时代鲁国的孔子,你也别当那个官去,没用。为了进一步说服孔子,陆通还唱了首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陆通这首歌什么意思呢?陆通把凤凰比做人才,比做像孔子和我陆通一样的大人才,用凤凰做比喻,所以说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就这么不济呢?俗话都说“凤落梧桐,禽择良栖”你像咱这样的人才,上哪去找梧桐去,哪有良木啊。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就过去吧,未来发生的事,我们还来得及改正和弥补。所以我说孔子,你没瞅着当今从政人都啥下场吗?多危险啊。拉倒吧,你别当官了,陆通唱完这歌,自己不入世,就跑到峨嵋山隐居了,现在峨嵋山也有专门祭奠陆通的叫歌凤台。那么陆游呢?陆游认为,他自称的陆通的祖先,有两点他认为可心,一是凤歌当中所说的当今从政很危险,另外“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找不着明主,所以怀才不遇,这是陆游认为,他认为陆通说的对,第二陆游认为陆通采取这种很浪漫很潇洒,很豪放的一种形式,不和当朝合作,他也很满意。这一点,姑且不论陆游到底他是不是陆通的传人。但是从这两点上,一个是对现实的认识,一个是这种狂放的性格,应该说这两者有共同点。楚狂陆通到底是不是陆游的先祖?历史上以无从考证,但自称是陆通后人的陆游,却同样有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着狂放不羁的性格。(www.61k.com)巧合的是陆游的狂放,也同样是因为怀才不遇。陆游的幼年,正赶上北宋灭亡时期,金兵入侵中原,百姓流离失所。受父辈的影响,陆游从小就立志要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但直到陆游去世,他的这种理想都没有实现。他在最后的一首诗《示儿》中写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那么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楚狂人的狂放性情,在陆游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体现呢? 举一个例子吧,大家都知道陆游从小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这种壮志,多次为官,七上八下他这种抱负从来没实现,心里很憋屈,陆游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无奈之中以酒为伴,用酒麻醉自己,一喝一个倒,一喝一个醉,那经常是大醉而归。当时南宋统治集团,正好领导班子调整了,换上来一个主和派的铁腕人物叫龚茂良,参知政事代宰相,这人一上来,那就得清抄主战派,就把陆游抓住了,八个字就给他免了,哪八个字,说陆游:“不拘礼法,恃酒颓放。”陆游接到免职的文件一看,当时陆游真是欲哭为泪,欲笑无声啊,这叫啥罪犯,你因为啥免我呀?因为我恃酒颓放,陆游急眼了。那人性格老百姓讲话“坐地根儿他就那样,他祖上就是那根儿,他就是一个狂放,他怕啥呀。陆游急了,你不说我恃酒颓放吗?我就颓放。我从此我就叫放翁,你爱咋咋的,急了。而且陆游在诗中还说“落魄巴江号放翁”“放翁”这个号,从此就和他的诗一起享誉至今,这就是陆游的狂放性格,他和别人就不一样。别人就得闭门思过,说我喝酒忒多了,今后我是不是得收敛一点,注意点影响,陆游没有这个,我就颓放。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陆游之所以我方才说过,有那么多常人所不具有的一些性格,和他的祖先和他的其他几代的先人有关,这是一个例子。关于陆游的祖先,还有很多说法:陆游的老实说,他是晋代大诗人,时称“二陆”的陆机和陆云的后人,而陆游自己在诗里说,他是唐朝大学问家陆贽的后代。但是这些,在历史上都无法找到文字性的依据,唯一可以确认的陆游的先世,是他的高祖陆轸,也就是陆游祖父的祖父。那么,陆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陆游的身上能否找到这位先祖的影子呢?其实关于陆游的祖先,历来说法很多,惟有陆游的高祖陆轸有据可查,那是陆游的高祖,陆游对他高祖的印象极深,感情最浓,陆游有一首诗说:“西望牛头渺天际,永怀吾祖起家初。”什么意思这两句,就是往西边一看,那牛头山,我心里真是心潮起伏,激情澎湃,为什么?牛头山下,曾经有他高祖陆轸的书斋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他怀念他,第二句最关键,“永怀吾祖起家初”陆游为什么对陆轸感情这么深?是因为永远怀念我的高祖陆轸,为我们陆家打翻身仗,改变陆家时代命运的这样一个不可磨灭的功劳。(www.61k.com]这是怎么回事呢?也就是说唐朝灭亡以后,陆家再也没有人当官了,而是迁徙到绍兴,世代为农去了,做农活,也就是从他的高祖陆轸的,考中了进士,歧耒取仕,这才彻底改变了陆游的家世,改变了陆游家的成分,成为了世代官宦之家,他感谢他的高祖。由此可见,陆游这个人愿意当官,但是他愿意当官,当然不是为了发财致富,他是为了做更多的有利于抗金大业的事,陆游是愿意当灌的,而且陆游经常以他自己是一个官宦世家为荣,所以他和他的高祖感情特别深。正因为如此,应该说陆轸对陆游影响很大。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豁达飘逸的性情。陆轸史料上说七岁能诗,陆轸他的高祖七岁能诗,学问够大的。考中进士之后,曾经做过太傅和吏部侍郎一类的官,他性情特别秉直,到什么程度呢?据《宋人轶事汇编》当中的这一段记载,我们大家看,说:“太傅讳轸性质直”性情特别的质朴,直爽。“尝因奏事极言治乱,举笏指御榻曰:‘天下奸雄,脾睨此座者多矣,陛下须好作,乃可长保。’他的高祖陆轸做太傅,史书上说,有一次他到内宫去,跟皇上说关于治乱的问题,说完了这个,举着笏板,笏板大家看电视都看到了,就是宋代朝官这块都得有一个有象牙做的,有竹板做的,低级的就用竹板,高级的用象牙。拿着笏板指着皇上那个床榻说,你得加小心。天下奸雄脾睨,就是惦着呗,斜着眼瞅,那是觊觎着,惦着你的座位多得去了,皇上你得好好坐着,你才能保住你的皇位。人家这话,宋仁宗听了没生气,这人好啊。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宋任宗把陆轸这一番话说给大臣们听了,说陆轸淳直如此,陆轸这人他咋这么憨直呢?可是就这样曾经被皇上表扬的好官,不干了,挂印辞官。那可不是受贬谪,叫人给降了,人家自个儿不干了,去归隐了。陆游认为这行为好,好在哪呢?还在证明我这高祖有骨气,他认为他的思想,他的秉性与朝政不和,人就自己潇洒去了,人就修道炼丹去了,好。陆游非常喜欢。而且,他把他的高祖陆轸归隐的行为,和谁联在一起了呢?和“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联系在一起,李白也够耿耿的了,那是恃才狂妄,他有些狂妄了,他不仅是狂放,李白敢造。但是,李白自己有他自己的理想政治,是很好“愿天下四海清一”,李白的政治理想也是很高的,遗憾,实行不了,怎么办?拉倒吧,我不跟你整了。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所以陆游把他对高祖陆轸归隐的这种行为,和李白也算是放浪山水之间的一种飘逸行为联在一起。(www.61k.com)有陆游的两句诗为证,陆游说:“两公穷达何足道,同是逸气横清秋”够了,这我们就能够知道,陆游为什么欣赏他的高祖归隐,因为他和李白一样,都是对现实不满,都是因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两公,一个是陆轸,一个是李白,这两个人“两公穷达何足道”“穷”是啥?不是我们现在穷富的“穷”,是在仕途上困窘,没落了这叫“穷”。“达”是发达、发展。所以古代“穷”和“达”是一对反义词,现在“穷”和“富”是一对反义词。所以白居易不是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句实话,我个人认为,白居易的这两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陆游做到了。陆游达的时候,就算他当一个最小的芝麻粒那么大的官,那就算陆游达了,他达的时候,他也能够久怀济世苍民之心,去尽安顿社稷之力,陆游多会儿都是那样,穷的时候,穷咋整,困顿了潦倒了被贬了,他能独善其身;他能秉承先祖遗风所以他也非常坦然地也历游名山大川,也上山采集采药,还自称我是山中采药人。这些我觉得都是继承陆家先祖的遗风。陆游前后做官三十年始终坚持抗金,却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在被罢官归乡之后,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非常乐观,陆游在归隐之期,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直接地体现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那么,陆游除了继承了高祖豁达飘逸的性情之外,还受到哪些影响呢?陆游的高祖陆轸给他第二个十分大的影响,体现的十分明显是什么呢?陆轸做了四十年官“一生忠正,两袖清风”人家别的官僚,都是在任敛财,卸任置产,惟独那陆轸商人,两袖清风,挂印回家归隐,人家做药炼丹去了,这一点在陆游身上体现得也非常明显。我们来看看,陆游和他的先祖一样,在为官生涯之中,他始终是很清贫的。尤其到了晚年都清贫到啥程度。我们来读一段陆游的诗,看看他家的生活境况,陆游说“夜深青灯耿窗扉”黑夜小油灯照着窗户,“老翁稚子穷相依”我和我的小儿子在一块那就相依为命呗。“齑盐不给脱粟饭,布褐仅有悬鹑衣”“鹑”是鹌鹑的“鹑”。这两句什么意思?“齑盐”很少,缺米少盐的生活,盐都不足。衣服有没有,有褐衣,褐衣就是短衣,那是身份标志,就几件褐衣还是鹑衣,鹌鹑的“鹑”,羽毛斑斑驳驳,仅有的短衣还是破衣服,带窟窿的,极为贫穷。“偶然得肉思共饱,吾儿苦让不忍违”偶然有一块肉,爷俩是你推我让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你吃吧,你吃吧。(www.61k.com)儿子让爹吃,爹让儿子尝,你说咋整你说,肉少,“吾儿苦让不忍违”拉倒了,不忍拂了,委屈了,孩子的一片孝心,得了,我吃得了,有啥法。陆游特别是在晚年,生活都贫困到什么程度,什么程度,饭都吃不上了,有一首诗这样说“贷米东村待不回,钵盂过午未曾开”怎么回事?早晨就打发人上东村去借米去了“贷米东村”,第二个待是等待的“待”,没等来,都晌午了,一看他家锅盖啥,盆子啥的都盖着盖呢,没揭开,没米下锅,他揭啥锅盖。老百姓常说,他家穷得都揭不开锅了,啥叫揭不开锅了,这就叫穷得揭不开锅了。粥得喝不上溜了,怎么整,太阳三杆子了,不起来,睡觉呗,起来干啥呀,陆游也有诗作证,这不是我说的,陆游自己说的“日晏犹眠为腹空”日,太阳,晏,很晚的,日头都很晚了陆游还睡大觉,因为啥?因为肚子饿,连粥都没有喝,苦啊,确实很清贫。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说,陆游是风雨伴随了他的一生,同样清贫也伴随了陆游的一生,但最可贵的是陆游即使穷到这样,骨气犹存,陆游有两句诗,我们听来很受感动,那就是“穷死士所有,权门不可谒”谒拜的“谒”,你就再穷,再苦,也不能丢了我们的骨气,我们作为士,有知识,有修养的人,“穷死士所有,不可谒权门”有钱的有势的人家的门,我也不去找你,陆游的这种刚直不阿的秉性,这种安贫乐道的作风,也不仅是陆家的遗风,我觉得也恰恰是我们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共同具有的美德。因为陆游出生在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所以他为官治家受家族影响很深,在他的祖辈和父辈当中,陆游最崇拜的,对他影响最大的当属他的祖父陆佃,那么陆游的祖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样的?陆游的境遇和祖父有什么相似之处呢?陆游最崇拜的是他祖父,他祖父陆佃号啕山,不仅是满腹学问,他参加科举考试曾经获探花,那不是一般战士,这是他祖父,而且性格特别刚直,还有些狭义。陆游的爷爷,大有狭义之风,陆佃也就是陆游的祖父,年轻的时候,少小的时候,跟王安石学过新学,是王安石的用现在话来说,是亲学生。王安石大家都知道,北宋政治家、改革家,参知政事兼右丞,他力主变法是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状貌,来加强中央集权制。陆佃我说这人性情耿直到啥程度呢。他是王安石学生,进京拜见王安石,王安石劈头就问:“我现在正支持变法呢你对变法啥看法?”陆游他爷爷说,我不赞成变法,如是云云,王安石挺生气所以就不中用他爷爷,但是好景不长,马上就变法失败了。失败之后,出来掌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政的是谁呢?就是“司马光砸缸”那个司马光。(www.61k.com)他出来掌政,他一说了算,节开始大肆排挤和打击变法派,王安石自然是首当其冲。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王安石的学生,都不敢上王安石家串门,等王安石死以后,甚至都没有人上他家去吊唁。可是陆游的祖父陆佃的高尚就在这儿,陆佃一看,他是非分明啊,这事不能不去,所以陆佃抻的头,率领一干王安石过去的学生,登门到王安石家去祭奠,还是还可贵的是,因为王安石下去了,变法派下去了,陆佃因为变法派,他没得重用,所以这回陆佃上来了干什么呢?修编《神宗实录》。陆佃在修编《神宗实录》非常客观地我、实事求是地肯定了王安石的许多方面,这一下又把当朝惹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把他又拿下了,给他贬回去了,这就是陆游的爷爷。这陆游的爷爷秉正刚直,是非分明,在陆游身上得以体现。陆游是典型的家族个性的继承者,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评价陆游时,认为他真正称得上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好男儿,因为他既有文人的理想主义情怀,又不失男子汉的傲骨与倔强,这似乎与家族的文化基因有关,那么,陆游的哪些品格,印证了良好家族素养对他的熏陶呢?在《宋史·陆游传》结尾那几句话说陆游:“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什么意思,这段话《宋史·陆游传》,最后的一段话引用的是,朱熹对陆游的评价,是说陆游这个人才能太高,但是业绩太少,因此,非常容易被有势力的人所控制和利用,不能够保全他自己的晚节。这段话是朱熹说的,朱熹是什么人物?那是在文坛中是领袖人物,所以这话一出来就风行知识界,而且许多人就因为朱熹说了这话,不和陆游来往了,陆游当时得多痛苦啊,这也没法解释。后来,朱熹很快地就由于反对韩侂胄,所以很快被贬斥。贬到哪儿,流放到武夷山。在庆元六年的三月,这个大理学家辞世了,他辞世以后,世上那么大一个文坛领袖,他死以后几乎没啥反应,何也惧怕一个人,就我方才我说的韩侂胄,因为就是韩侂胄把朱熹流放到武夷山,把朱熹打成伪学帮党,牵连株连了上百号人,所以朱熹死在武夷山,没啥反应。可是陆游这时候,又像当年他的爷爷一样,率领一干人众,去祭奠王安石一样,这回陆游为朱熹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叫《祭朱元晦侍讲文》。和他的爷爷这是一样的吧。受家世的熏陶和影响陆游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更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不仅主张抗金,还不忘为民间疾苦呼吁,陆游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敢于喊出不同的声音来,而不怕遭到诽谤、诬陷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甚至罢官,面对种种磨难与无奈,他九死不悔,可以说陆游是南宋时代最熠熠闪光的,具有传统中国人文精神的文化人。(www.61k.com)陆游的仕途昨天我们讲了,陆游是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官宦家庭,这个家庭给了陆游丰厚的才学,独特的个性,使陆游成为当时南宋十分优秀的一位大诗人,一位学者。就这样一位优秀的大诗人,学者在仕途中,到底是怎样的情况呢?绍兴十三年,也就是当陆游十九岁的时候,在他历经了十六岁参加考试失败之后,又一次赴临安,就是杭州,参加进士考试,陆游是坚决要取仕为官,尽管少小时候,他就有这样的愿望是儿时“读书本意在元元”,元元就是百姓,所以陆游这次又到杭州,去参加进士考试。在这次考试当中,陆游确实是踌躇满志,信心满怀,因为他准备得充分,因为他心态也特别好,他自己认为这次考试稳操胜券,这次考试要取得进士资格,那就是老太太摘芹菜,她手拿把掐。你看陆游是怀着极其兴奋得心情,写到了他当时参加考试的情况,陆游说:“同志三四人,辩论略相当,落笔辄千言,气欲吞名场”什么意思呢?我们哥三、四个人,那是意气风发,来到了这个考场,对当时答卷当中的论辩,发挥得也非常好,十分切题。至于文章,更是洋洋洒洒一挥而就,放心吧,这次考试必保打炮,可是事与愿违,这次他就是没考上,不是文章写得不好,不是才学不够,是因为陆游在文章中上边下来的批语是“喜论恢复,语触秦桧”,当时秦桧当政。在南宋与金朝的作战中,以宋高宗、秦桧为代表的主和派,反对抗金,主张求和。而陆游在这次科考当中,主题是力主抗金,恢复中原,因此秦桧就以陆游“喜论恢复”违背当时的政治策略为由,取消了陆游科考的名次。因此,陆游在仕途中等于是刚刚举步,迈起一只脚的时候,秦桧就给他亮红灯了,禁止通行了,使陆游十年前就有的一种“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这种意识破灭了。由于秦桧当政,陆游的仕途之路,再次遭到搁浅。待陆游准备下次科考的时候,陆游的父亲陆宰辞世了。根据宋代礼法规定,守孝三年期间,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而在这期间陆游的感情生活,也发生了转折,陆游在十九岁时,与表妹唐琬结为夫妻,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以至于陆游的母亲,以会妨碍陆游的进取为由,将唐琬逐出家门。陆游与唐琬离散后,于绍兴二十三年,也就是1153年,再一次来杭州参加进士考试,本来名列第一的陆游,却再次名落孙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陆游黄榜落选呢?一直到绍兴二十三年,这弹指一挥的十年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过去了,陆游又一次来到临安就是杭州,参加两浙转运“锁厅试”,什么叫“锁厅试”呢?“锁厅试”是朝廷专门为在任的官员,取得进士学位,这个资格而特赦的一种考试,陆游当时也不是在职的官员,他怎么还能参加呢?原来此前陆游已经获得了叫荫补登仕郎的资格,荫补靠他父亲,他的祖父,曾祖,我已经说过的陆游加世代为官,这样一个官患家庭就荫庇了陆游,虽然你不是现任官员,你有资格可以做登仕郎,你有资格参加这个考试,陆游就这样,又一次参加了“锁厅试”。(www.61k.com)文章不用说的,学问不用说的,关键是陆游这个人,他和他的父亲,祖父乃至曾祖高祖一样,性情耿直,老百姓讲话,就是一个倔,一根轴,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一想,十年前因为啥没考上?你不是“喜论恢复”的吗?你不是“力主抗金”吗?这一次你都十念了,你是不是换个话题,教授点教训呢?那不行,陆游你让他做啥都行,你让他改啥都行,就改不了他立志“恢复中原、力主抗金”这样的一个远大的政治抱负,所以这次考试当中,文章又是“喜论恢复”,宏论抗金主张,文章写得也好。当时主考官,是两浙转运司转运时叫陈阜卿,这个人也是主战派之一,也非常正直,看了陆游文章之后,欣喜若狂,啧啧称赞,多长时间没看到这么好的文章了,好,陈阜卿就把陆游点为第一名,按理来说,这回那就妥了呗,又没考上。什么原因?两个原因,一是和陆游同场考试的有秦桧的孙子秦埙,秦埙也很有才华,这次成绩也很不错,名列第二。秦桧不敢,我孙子凭啥第二呢?所以就暗示陈阜卿这个问题你得考虑的,怎么样考的?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秦埙你知道是谁吧?陈阜卿非常正直他非常欣赏陆游抗金的主张,欣赏陆游的才华,所以根本就没听秦桧的暗示,没听他那一套,还是往上报的陆游第一。那秦桧能不急吗?大怒,怎么还没领导了咋的,立刻将陆游的卷子,同样批上“喜论恢复”。利用复试的机会,给他罢黜了,给他拿下了。这一次考试等于又一次失败,给陆游打击非常大。他在诗中,十分沉痛地写道:“我年甫三十,出身事明主,狂愚斥不用,晚辟征西府。”我年龄刚刚接近三十,三十而立,我就立下一个宏愿,报效国家,报效皇上,为皇上和国家效力,可是我写完以后,你们把我的一腔热血,斥为狂热和顽愚,不用我。以至于让我到年老的时候“晚辟征西府”,“辟”,就是皇上的任命,让我到西部去做官,所以陆游很是伤心,这个事儿。因坚持主张“抗金复国”的陆游,再一次被罢黜回了家乡。才此期间,他寄情于山水之间,投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情趣于民风之中,他了解了民间的疾苦,他写出了许多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到了绍兴二十八年秋,也就是1158年,三十四岁的陆游,又一次来到临安,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www.61k.com)这是陆游第一次踏上仕途之路,此时南宋政府中的主战派逐渐抬头,纷纷要求收复失地,陆游“收复中原”的爱国理想,再次萌发,于是他向当时的皇上宋高宗赵构,提出许多爱国的建议,但是,没过多久,陆游又被罢黜。那么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罢黜陆游,因主张抗金,又多次被罢黜的陆游,为什么敢向宋高宗赵构再次提出抗金建议呢?因为陆游对宋高宗赵构,存有抗金的幻想,认为高宗上台以后,应该有一番抗金作为,你看越是他对高宗有幻想,越容易对高宗负责的那种心态,为了替高宗负责,所以他是经常向高宗提建议,提许多建议,比如说建议宋高宗要励精图治,建议宋高宗加强中央集权,这些建议,都没啥毛病,你管宋高宗采没采纳,至少宋高宗没生气。但是有一个建议,得罪了宋高宗,什么建议呢?就是陆游提出了一个要罢黜当时的宠臣杨存中的建议,众大臣其实早想提,都不敢,谁敢挑这个头子,因为杨存中是宋高宗最宠信的一位大将,爱臣。杨存中是什么人?据《宋人轶事彚编》中这样描述说:“杨存中号为髯阉,以其多髯而善逢迎”,什么意思?髯就是胡子,阉就是太监,说杨存中是长胡子的太监,皆因啥给他这样评价呢?太监就是太监,长胡子那是男性的标志,你咋还长胡子呢,是因为他善于逢迎,太监都不逢迎嘛,今儿逢迎娘娘,明儿逢迎皇上,后儿逢迎大臣,太监都逢迎。杨存中都逢迎谁?谁官大逢迎谁,皇上官最大,就逢迎皇上。陆游看不惯,所以陆游提出罢黜杨存中,一共有三点理由:第一点,陆游认为杨存中不忠,取悦皇上,不利国事,这是第一条理由。陆游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方才我已经说过,杨存中这种人善逢迎,最高司令他得逢迎,下边谁官大他也就逢迎谁,秦桧他追随秦桧。这个陆游感到十分不满,特别是秦桧一手造成的岳飞惨死风亭的冤案,当时杨存中是监斩官,陆游耿耿于怀。陆游认为这根本不是忠诚,皇上他对你好能咋的,他没为国事着想,他没有为民族着想,这官不是好官,这是陆游弹劾杨存中的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说杨存中过宠,宋高宗赵构对杨存中简直稀罕得,宠爱得无以复加,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这么偏爱杨存中呢?因为朕在逃到人们不能说逃,这是我说的话,人家原文是说:“朕南渡之时”就是我逃到杭州的那个时候,那叫“金兵退而群盗蜂起”金兵都退了,而群盗蜂起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这个时候杨存中他保驾有功,这里有个问题,宋高宗说,杨存中平盗有功,这盗是啥人?陆游有评价,陆游说:“彼盗皆吾民,初非若胡羌,奈何一朝愤,直欲事殴攘。(www.61k.com)”陆游说那啥盗啊,那不也是我大宋子民吗?他和胡人和金兵能一样吗?这不是卑鄙没办法,才走一条生路。你看,陆游是这么说的。我为什么说这个。所谓杨存中,对宋高宗护驾有功,平盗有功,到底是一个什么功?陆游不服,按理来说,杨存中有过两次护驾之功,有,不是没有。一次是建炎三年,宋高宗从镇江逃到杭州的时候,由杨存中的护驾来的,断后掩护保护了宋高宗很顺利地逃到杭州,这是一次护驾有功。第二是同年的十月,金兀术率两路金兵追杀赵构,又这个杨存中率领率领御营军,拼死抵抗,杀了金兵上千人,又一次保住了宋高宗的逃跑。两次护驾都是在这种情况下,陆游不认这个账,所以他不是为国,不是为民,杨存中并非忠臣也。第三个理由,陆游还认为杨存中富甲天下,聚敛民财。陆游为啥专门提这个,因为上次我们已经说过,陆游家世代为官,但是世代清贫,世代不置产,家风驾驶家世的传统,陆游本人的秉性,使他认为杨存中富甲天下,这不行。皇上你不能用这样的人,富甲天下到啥程度了?据《齐东野语》载,杨存中在他的女儿生了小孩之后一次性“拨吴门良田千亩,以为粥米”,给他闺女送的礼,他闺女生小孩了,当爹的拿份礼吧,拿什么礼呢?一次性“拨良田千亩”。所以,陆游列举三点来弹劾杨存中,我认为理由充分,合理。陆游提出之后,马上有好几位大臣,同时附议,同样他的观点,宋高宗在那种情况下,那真是万不得已,被逼无奈,忍痛割爱吧,这才把杨存中给罢黜了。但是人家是宋高宗,人家是捏着鼻儿办的这个事儿,隔了不久,宋高宗就以“论事不合”为由,把当初但和杨存中的那一干人,包括陆游在内,全部遣放。陆游这次贬是因为这件事。绍兴三十二年,也就是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开始赵昚是有一番抗击金兵,恢复失地的心志的,所以他特别欣赏陆游,把陆游赐为进士出身。就在陆游在仕途的路上,正春风得意之时,陆游却又被宋孝宗罢黜了,那么陆游这次被罢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因为陆游他的生性、秉性就决定这人什么呢?他对坏人眼里不揉沙子,坏人他一点儿看不上。他又发现了宋孝宗赵昚身边,有俩奸贼:一个叫龙大渊,一个叫曾觌。史书这么说的,当时龙大渊和曾觌窃居要职,所以陆游就对枢臣,也是他很要好的一个朋友张焘就说:“曾觌和大渊,招权植党,萤惑圣听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www.61k.com)”迷惑皇上吧,《宋史》有这段记录。陆游是要把这俩奸贼除掉,没机会,话不好说,正巧右丞相史浩过去和陆游有过交往,甚至史浩也曾举荐过陆游,史浩告诉陆游一件什么事呢?我告诉你,头几天,我和曾觌在宫中,和皇上一起赴庭宴来的,在庭宴当中,经过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酒正酣时,这时候就有一个宫女,拿着一方手帕出来了,跑出来了,径直跑到曾觌跟前,求曾觌给她提字,就有这个事儿。皇上和大臣在一块儿,在饮宴过程中,你别说酒桌上没大小,他怎么就没大小呢?皇上是九五之尊,就算你大臣陪宴,也应该很谦恭,很庄重。你更何况是一个小宫女,你就敢跑出来,让曾觌给她写俩字,曾觌咋说的,曾觌看了看那个宫女,先笑了一下,然后这公道地说,就是有点色迷迷地,看着那宫女说,不敢,不敢,难道你没听头几天,德寿宫发生的事吗?什么意思?正巧在这个时候,也就是这件事儿发生的前几天,德寿宫发生的一件事儿,什么事儿呢?一个专门管果品的一个官员,和宫女发生了不正当的往来了,出现桃色绯闻了,所以曾觌才有这番话。但是陆游一听完以后,就受不了了,太猖狂了,你怎么回事儿呢?你这是跟皇上在一块儿喝酒,你小丫鬟,小宫女你敢来,宫女为什么她敢跑出来,我方才说过,连大臣都不应该多言多语,你宫女怎么就能跑出来,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宋孝宗赵昚上任以后,经常和臣下在一起饮宴,经常嬉戏,开玩笑。宫女认为都习以为常了,所以总这样,也把自己不当外人了呗。所以她才敢上曾觌那求字去。第二个原因是她也知道曾觌权倾朝野,这时候大伙儿正喝得热闹儿的,我弄块手绢儿,给我写俩字,借机邀宠呗。陆游听完这个受不了,陆游就把这个事告诉张焘了,跟张焘说这回机会来了,你要再不赶紧向皇上说“将来日异难除”,将来你再想除掉曾觌没机会。第二天张焘还真向皇上汇报这件事儿,原原本本地说了,说完张焘加几句话,说臣以为皇上理应勤政恭俭,不应该和臣下一起饮宴嬉戏,过于庸俗,有失皇帝身份。赵昚听完以后,那脸一红一白的,也是心中有愧,是,这事儿有点过了,但是立刻就问,你听谁说的,张焘说陆游,宋孝宗说,他说的,这人说的你听他的干啥玩意儿,这人是小人,早就应该离开临安了,听完这个,皇上说完他早就应该离开临安了这句话,你就知道陆游的结果了,又一次被罢黜了。陆游这次被罢黜后,心情特别复杂,每次被罢黜之后,陆游都是非常愤慨、伤痛,但是这一次,他对宋孝宗印象很好,因为宋孝宗有抗金的思想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陆游总认为有一天,他还可以重返官场。(www.61k.com)到了乾道八年,也就是1172年,陆游来到主战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陆游认为“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的思想,指日可待。但是,陆游他的忧国忧民、誓死抗金的爱国思想,最终能否得以实现呢?陆游罢免之后,在家乡待了跟长一段时间,一直到四十五岁的时候,才又被派到蘷州做通判。到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四次被贬第五次被任用了,不久陆游在蘷州,任期到了,就被四川宣抚使王炎聘为干办公事,他入蜀了到了南郑,这是陆游一生最兴奋的时期,这是陆游一生个人价值体现得最充分的时期,这是陆游一生引为光荣和炫耀的时期。他终于来到边关,他见到了戍边的整个生活场景,他非常兴奋,所以他是殚精竭虑,出谋划策,虽然都四十五了,还想大干一番,但是这个时候,宋孝宗赵昚的抗金态度发生了变化,紧接着王炎抗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所以陆游的一系列主张,一肚子点子又重新放到肚子里,或者有的成为一纸空文,没用了。陆游也没消极,为啥?这改变了他以往的生活环境,使陆游眼界顿开,心情爽阔,他感到无比惬意。他整天除了看将士们会操、操练和战士们一起游戏,还和战士们一起打猎,这是陆游感到最满意的时候。陆游潜在的意识,有非常浓重的尚武精神,他愿意这样,因此由于心情非常好,生活非常丰富,所以陆游在此期间写出了大量的热情奔放的爱情诗篇,比如:“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唯报国。”就是典型的代表,这两句诗,甚至可以作为陆游在这段时间生活的总结和写照。不久宋朝廷把王炎招回去了,招回去之后罢免。不久,陆游也改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他只能怀着“不见王师出散关”的深深地遗憾离开了南郑。从此陆游在仕途上的生涯,到处云游,飘忽不定。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他笔下的山水田园诗,是他穿过了人生了风风雨雨,见惯了人生间的悲欢离合,感受了生命的大起大落后的大彻大悟,是他生命意识的觉醒,是他生命意识的一种延伸。总的来看,陆游的仕途生活的的确确充满了风雨,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他爱国忧民的情节,“虽九死而尤未悔”,正如他对爱情的忠诚一样。那么这位大诗人,他的爱情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次再讲,谢谢!陆游的爱情陆游的舅父唐闳有一个女儿唐琬,字蕙仙,陆游和唐琬情投意合,感情非常好。唐琬也十分文静贤淑,善诗善琴,用现在的话说,唐琬是一个很美丽,很有德才,很优秀的女孩子。绍兴十三年,也就是陆游十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九岁,娶唐琬为妻,两个人伉俪相得,琴瑟相和,互敬互爱,应该说有一段十分惬意,十分美好的婚姻生活。(www.61k.com)唐琬在陆家表现也非常优秀,唐琬在陆家的表现,陆游在诗中有记载,我们来看看陆游是怎么叙述唐琬在陆家的表现,诗中这样写道:“妾身虽甚愚,亦知君姑尊。下床头鸡鸣,梳髻著襦裙。堂上奉洒扫,厨中具盘飧。姑色少不怡,衣袂湿泪痕”。我们从诗中可以看出,首先,唐琬非常孝敬婆婆,非常孝敬。亦知君姑尊”非常孝顺她。而且每天起得非常早,鸡叫头一遍,唐琬就起床了,而且起来之后就穿好衣服,梳好发髻,接着就打扫庭厨,打扫环境卫生,再接着就是上厨房做饭。这里重点要说明一下,陆游为什么突出点一笔“下床头鸡鸣,梳髻著襦裙”呢?为什么特意点了一笔,唐琬起来以后,衣服裙子都要穿好了,头发要梳好一些,什么原因呢?在古代封建社会,儿媳妇早晨起来,如果是蓬头垢面、衣衫不整,那是对婆婆的大不敬,那不是你邋不邋遢的问题。现在好说了,老婆婆就是我们家儿媳妇哪儿都好,就是稍微邋遢点儿,好整鞋趿袜子掉那一套,顶多现在,讲究两拉倒了。古代不行,要提到原则上来认识,那是对婆婆大不敬,那是绝对不行的。而且诗中还说,她的婆婆稍有不高兴,唐琬就伤心落泪,从这点看可以看出,唐琬其实是一个很孝顺,很贤惠很勤劳的一个儿媳妇。对陆游就更不用说了,那真是体贴入微,那真是倍加关怀、无微不至。陆游读书,她看太苦太累了,给你做莲子羹,挑灯夜读了,她给你拿件衣服披,她听说那个菊花,如果晾干了,做成枕头,可以清脑怡神,她就去采菊花晒干了,然后给陆游缝制一个菊花枕。这一点陆游自己说,在二十岁那年,唐琬给他做了菊花枕。因此,陆游还写了一首菊花诗,陆游自己说这首诗写完之后“颇传于人”,什么意思?写得好呗,光是文采不行,可见对新娘子,第二年的新娘子,过了一年的新娘子,这种感情诚挚,感情至深。陆游和唐琬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的婚姻生活无疑是恩爱幸福的。然而,事实难料,两个人结婚才不到三年,唐琬就被逐出了陆家大门,陆游和唐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原本美满幸福的恩爱夫妻,为什么最终回分道扬镳?究竟是什么特殊的原因能将他们俩拆散呢?什么原因?原因是依古人说法说“不当母夫人意”,为啥不喜欢?说陆游和唐腕耳鬓厮磨,交往甚密,过于缠绵,太缠绵了影响学业了。你成天干什么了?你自己找点别的事不行吗?你非得上务观那屋去吗?这话有的是,成天没好脸子。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方才诗中已经说了“姑色少不怡”,然后唐琬就落泪了“衣袂湿泪痕”。(www.61k.com)我们就可以想一想,唐琬当时是处在怎样一个环境中生活,人迹环境、生活环境,唐琬本人是怎样一种什么心情。陆母为什么对唐琬这样呢?因为陆母四个儿子当中最稀罕陆游、最心疼陆游,认为陆游是最有才华,最有出息,什么原因呢?传说陆游的母亲在生陆游之前,梦见一个人,梦见谁了?北宋大文豪秦观秦少游。陆游他妈生陆游之前梦见这个人了,这个人是文豪,所以陆母也认为,我这陆游将来肯定有大出息,所以就把秦观秦少游那个字,把那“游”拿过来做陆游的名,把秦观的名里的那个“观”拿过来,做陆游的字,陆游字务观,反正不管怎么样,陆游母亲盼儿子早成大才,望子成龙没毛病呀,这有啥毛病,所以她就期望陆游能够早成大才。其实陆游在十六岁那年,我已经说过他考过一次,当时是因为“得近文字最晚”那是真学识不行,没考上。但是,十九岁那年,他去考试那学问已经日益精进了,学问已经顶呱呱了,还没考上,陆母就把十九岁那年,绍兴十三年没考上的原因归咎于唐琬身上,不就你整的嘛,你成天缠着他,她不知道背后的政治背景。陆游结婚之后不久,便参加了当年的进士考试。文才出众的陆游,本以为这次能够顺利入仕,进而实现自己的报国弘愿,但因为他在试卷中他力主抗金,与当时朝廷主和投降的思路背道而驰,因而最终被考官罢黜空手而归。因此陆游的母亲就天天给唐琬脸子看,找茬谴责她并提出上陆游休妻。以上我们说的,陆母让陆游休妻的主要原因是过于缠绵,感情笃甚,影响学业。其实还有一条更直接的原因,啥原因呢?唐琬不孕,有什么根据?说陆母最本质的原因,是因为唐琬不孕吗?这也是我们在《剑南诗稿》卷十四当中,发现了陆游自己说的,陆游这样说:“所冀妾生男,庶几姑弄孙。此志竟蹉跎,薄命来谗言。放弃不敢怨,所悲孤大恩。”这几句不难理解陆游是说他母亲本来希望,唐琬能生一个男孩子。“庶几”就是差不多,大概。大概她就能够带上孙子了,可是没想到“此志竟蹉跎”了,没实现,拉倒了。唐蕙仙的一些流言恶语也就接踵而至了,让我提出放弃唐琬吧,我还真不忍,你不放弃吧,我还怕辜负我母亲的大恩,怎么整啊,这玩意儿,最后结局是明显的,必须忍痛割爱,就这样陆游和唐琬分手了,离婚了。所以,他俩就是干脆在那种社会的形态中,礼教下就是分手了。陆游与唐琬分手之后,两个人各自建立了新的家庭。陆游娶了王氏,唐琬则嫁给了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一个皇室传人,名叫赵士程,从此他们开始了各自的新生活。[www.61k.com)在绍兴当地每年三月五日,是祭拜大禹的日子,全城的男女老少都会在这一天,祭大禹逛庙会,而庙会旁边的沈园成了大家经常光顾的一个好去处。陆游和唐琬在分手六年之后,竟然意外在沈园相逢了,那么重逢之后的两个人,会有怎样的表现,形式上已经离婚的两个人,在感情上是否也已经是波澜不惊了呢?这一天陆游来到了沈园,他漫步在沈园之中寄情池台,着意短桥之下那潺潺之水的时候,无巧不成书,无缘不相逢,就恰好在这个时候,面对面走来了他的前妻唐琬和现在的丈夫赵士程。两个人对面相逢,一下子都楞住了,一时里陆游是百感交集,唐琬也是千端感慨,这时我就想起话剧《钗头凤》当中,陆游有一句台词经典深刻,有感染力。陆游拿着一枝海棠花,看着一直海棠说:“相思红,多好的名字,可你的名字又叫断肠红,一样的花为什么要有两个名字呢?”其实此时此刻的两个人又何尝不是同样的两个相思的人,又同样不是两个断肠的人呢?写得好。陆游和唐琬就在相互对视中定格了,但是什么也没有说,“竟无语凝噎”。随后,《齐东野语》中这样描述:“二人相遇时,唐以语赵,谴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于壁间。”这段话,用现代汉语说,他俩对视了一会儿之后,唐琬就把自己和陆游过去的事,简要地告诉了赵士程,赵士程是谁啊,人家出身皇族,通情达理,十分宽厚。他不但听取,而且理解了唐琬的过去,甚至还表示了同情,在这种情况下,唐琬就派人给陆游送了一些酒馔,吃的东西,然后就和丈夫赵士程走了。这可真是,不该相逢的时候,他相逢了,不该分手的时候又分手了。陆游望着唐琬远去的背影,又回看送来的酒馔,真是一种别样滋味,萦绕心头,爱很交加,无限惆怅。恨是什么?不是仇恨,遗憾,伤恨,陆游在极度伤心之时,他的诗思反倒有如泉涌,于是他立刻提笔飞龙走蛇,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在沈园的墙壁上,题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钗头凤》。《钗头凤》的全文是这样的:“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博,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酒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闪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首传诵千古的《钗头凤》究竟包含着作者陆游怎样的深情厚谊,我们又究竟应该如何解读这首词呢?第一句“红酥手”,很多注家都把它写成是女人的手,纤细细嫩的女人的手,借指唐琬,还有一首,说这“红酥手”是绍兴产的一种地方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特产高档当心,这当心常常作为宫廷的贡品,状若佛手因而得名。(www.61k.com]红酥手,黄藤酒如此高贵的宫中用品,就有如那宫墙里面春意撩人,袅袅娜娜的柳树一样,都是我已经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了,比较顺畅。所以你唐蕙仙你来到我身边,其实你跟宫墙里面的柳一样,我尽管再喜欢你,眷恋着你,思想着你,你已经另有所属了。下面“东风恶,欢情薄”这里也有两解,一种是春风如此强劲,但是我觉得,这东风恶,不是指景物是指人,暗指陆游的母亲。“东”旧指主人,“东”就是主人,吃饭排坐席的时候,主人要坐在东面,住房的时候,婆婆要住在正房的东屋,是因为母亲的原因,我们才“欢情薄”没有了当时很短暂,记忆很深刻,至今很留恋的欢情。“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这句子就比较好解了,关键是一个“错”字,因为什么呢?那个“索”就是绳子,现在都完结了,但是我一直心怀愁绪,我始终没有心甘,“错错错”,错什么,关键是这个错,怎么理解这个错?是相爱错了吗,是分手错了吗,是我们这次冲锋错了吗?都不是,乃是一种极为复杂同时是极为痛苦的无奈,是错,无奈,没法说了,说什么也说不清了。“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较鲛绡透”“春如旧”好理解了,春光如旧,春天如旧。只不过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虽然春光依旧,可人变了,你我的前妻,我的爱妻,蕙仙你变了,你瘦了,你憔悴了。但这里有一个“人空瘦”什么意思?有啥用啊?瘦也是空瘦,又表明了陆游的那种极为伤痛而又无奈的这种复杂情绪,尤其当我看见你,“泪痕红浥鲛绡透”的时候,那个“红浥”,“浥”是什么,湿,洇湿,“鲛绡”纱,泛指纱衣,尤其我一看你泪流满面泪打衣衫的样子,我都不由地想起了当年你在我们家,“姑色少不怡,衣袂湿泪痕”的情景,你太不容易了。“桃花落,闲池阁,闪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又写出了离婚后,这么多年来,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断了情缘,闲了池阁,纵有那娇艳可人的桃园,纵有那俊雅宜人的池阁,可是谁你我之中,谁还有心思,谁还有情致,去观赏它们呢,去游览它们呢,莫莫莫。我觉得最后用三个叠字,倾泄出陆游久蓄出心中一腔积怨和催肝裂胆的伤恨。陆游的这首《钗头凤》情景交融,把无限深挚的感情,寄于那默默无语的景物中,让那默默无语的景物,去诠释那至深的感情,确实写得非常好,从而就十分细腻地、十分生动感人地,完成了一个催人泪下的爱情主题。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故事还没有结束,在陆游题写《钗头凤》后不久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唐琬在沈园也见到了这首词,此时的唐琬犹如一时激起千重浪,百感交集,心绪难平,虽然已经嫁为人妇,但是唐琬对陆游细腻而深挚的感情,却依然未变,于是在情感上“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唐琬,也写了一首《钗头凤》的和词。[www.61k.com]那么这首《钗头凤》和词,究竟表达了唐琬怎样的感情?我们又应该如何解读唐琬的这首《钗头凤》呢?她的和词是这样写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写得非常深挚,如今世情如此地淡薄,人清也如此地浑浊,“雨送黄昏”自然是“雨送黄昏花易落”,爱情的花,怎么能禁得住如此风雨的摧残呢?尽管晨风吹干了昨夜的雨水,但难以吹干,昨夜我彻夜未眠泪如泉涌的泪水所留下的泪痕,难以吹干。“欲笺心事,独语斜阑”我每天只能是面对着斜阑,向它倾诉,我那难以向别人启齿诉说的心事,要是真把它写下来,“欲笺心事”要真把它写下来,难,难上加难,上阕。“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写得更有顿挫感,如今已非昨日,我们各自一方,但是由于我对你的日夜思念,对往事的无限眷恋,竟然导致我“病魂常似秋千索”终日神情恍惚,身心憔悴,当然我只能在凄冷的画角声中,在慢慢的长夜里,寄发对你的思念。但由于“怕人寻问”还要“咽泪装欢”从而隐瞒,我那难于言表的“欲笺心事”。陆游和唐琬两个人在沈园重逢后不久,唐琬就由于过度的忧郁而死去了,留给陆游也留给后人以无尽的遗憾与无奈。陆游和唐琬的爱情经历令人扼腕叹息,两人同作《钗头凤》更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篇绝唱,而在这之后,陆游对于唐琬还将会有怎样的回忆?陆游跌宕起伏的爱情经历,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两个人在沈园重逢不久,唐琬就由于过度的忧郁死去了,伤感忧郁而死,陆游的错即无奈,陆游的莫即伤感还是没有完结。庆元五年,陆游七十五岁了,可是他对唐琬的一往深情的思念,依然是涛声依旧。他写了两首绝句《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对唐琬的思念,“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龙吊遗踪一泫然。”对唐琬的思念,依然是这样的深挚和沉重。就在陆游临终的前一年,老实翁已经八十四岁了,他又一次来到沈园,又是当年的“一怀愁绪”又是同样的“欲笺心事”他又无比沉痛的写下了思念唐琬的最后一首:“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www.61k.com]”陆游和唐琬之间的爱情幽梦,随着时间淡淡地飘去了,但却给我们留下了重重的思考,金代诗人元好问一首词写得好“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似相许”,陆游作为一名宋代驰誉文坛的大家,他对唐琬之间的爱情,如此之深挚,如此之执着。这不仅使这个爱情悲歌增添了无比厚重的凄美的色彩,千古传唱,而且更重要的是极大地突出了悲剧主人公那种极为高尚的人格魅力。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闪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是否变节之谜今天,我们来讲大家非常熟悉的南宋大诗人陆游,陆游一生创作诗歌的总数应该是13000首左右,堪称我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产量最丰的一位诗人。陆游的诗歌,不但数量繁丰,而且它的内容广泛。其中十之五六是反映爱国情怀的作品,可是就对这样一位大诗人,该是这样一个临终前还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在历史上,却受到了不公平的评价。《宋史·陆游转》的结尾那一段话,是大理学家朱熹说的,朱熹在《宋史·陆游传》的结尾这样说,说陆游“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什么意思?是说陆游这个人,才能太高,但是业绩太少。因此,非常容易被有势力的人所控制和利用,不能够保全他自己的晚节。这段话是朱熹说的,所以就具有权威性,这段话还是在《宋史·陆游传》最后一段结尾说的,又起着盖棺定论的作用。那么,朱熹为什么对陆游有这样的评价呢?陆游到底有没有失节,或者是变节的行为呢?就让慢慢地走进陆游,了解陆游。说起陆游是否变节的话题,就必须谈到陆游出生的时代背景。所谓“时势造英雄”,每个人生存的时代环境,所经历的人与事,都会对他的人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公元960年,宋太宗赵匡胤建立大宋政权。经历160多连的历程,到陆游出生时大宋王朝已经是一片风雨飘摇。那么,陆游出生的时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现实呢?这样的时代对陆游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而这与他是否有变节行为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陆游他的诞生非常具有戏剧性,他是诞生再一个雨爆风狂、电闪雷明的早晨,而且是生在了一条船上。陆游自己这样说“十月十七日,余生日也,余生淮上,是日平旦,大风雨骇人,及予坠地,雨乃止。”陆游这段话,大部分都是很浅易的。十月十七日,是我的生日,生在淮上,这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一天“平旦”早晨,这一天早晨,大风雨骇人,吓人,那雷钢钢的,那雨哗哗的,等到雨停了,陆游生下来了。(www.61k.com]看来,陆游的的确确是伴随着自然环境的风雨来到了这个世上,但岂不知从此,社会上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军事动乱的风雨,竟然伴随了陆游八十五个春秋,这是一个不幸的时代,不幸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官僚的腐败、腐朽,一是皇上的昏庸无能。腐败到什么程度?是卖官鬻爵和行贿受贿十分猖獗,任何一个无财无德的硕鼠也好,蠹虫也罢,只要掏钱了,摇身一变就上官服。这样的统治集团,不腐败吗?这样的政治不黑暗吗?不腐朽吗?据有的资料上说,到大宋宣和元年的时候,官僚总数已经达4800余人,够庞大的了,吃什么?都吃老百姓的。在说宋徽宗赵佶,说他昏庸是政治上他忠奸不辨,他所重用的一干人,主要是六个,以蔡京、童贯、王黼等人为代表,当时的人和后面的人,一致公认将这六个人称作“六贼”。在“领导班子”当中,除了一个昏庸的皇帝,剩下是“六贼”当家。这政治能不腐败吗?能不昏暗吗?皇帝清政则国事清明,皇帝昏庸则国事昏暗,赵佶昏庸还表现在,说实在的那宋徽宗就不应该做皇帝,他也不会做,他也没心思做。他应该做专职的书画艺术家,书画艺术达到了一般人不可企及的地位,所以他疏于打理朝政。勉强上朝,也是匆匆忙忙,下朝也是草草率率,剩下时间也研究书画,更大的时代不幸是在于陆游出生的当年,由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国,向宋朝发动全面进攻,从此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区的金朝,是一个由女真族建立的少数民族邦国。公元1115年正式建立大金国号,由于金国由奴隶制刚刚发展起来,继续扩充自己的土地和财富,因此物产丰富生活富足的宋朝,就成为金国扩张实力,掠夺土地和财富的最佳目标。公元1125年,也就是陆游出生的那一年,建国才刚刚十年的金国,终于按捺不住对大宋王朝土地与财富的诱惑,兵分两路南下,开始大举进攻宋朝。这一次突然的进攻,带给了已经在皇帝宝座上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宋徽宗一道大大的难题。宋徽宗赵佶闻讯确实是有点儿麻爪儿了,没主意了,但是没主意,也得弄出个主意来啊,怎么办?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速速派人与金兵求和,第二件大事,皇帝自己不干了,给谁?给他的儿子赵桓,那就是宋钦宗。我为什么要暂时抛开陆游,说这一段,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一些事件都是在陆游出生的时候发生的。第二点更重要,陆游的一生坎坎坷坷命运多舛,其中一个主要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的原因,就是朝廷上的主和派,或者叫做投降派,对陆游屡次三番地迫害和打击,而主和派或者投降派的根源是谁呢?就是宋徽宗。(www.61k.com)打从宋徽宗开始,宋钦宗、宋高宗、宋孝宗等等,就秉承了宋徽宗所订的既定方针,所以要讲这些。金朝对宋朝的进攻才刚刚开始,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宋朝汴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批王宗贵族俘虏,导致了历时168年的北宋王朝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乱”。徽、钦二宗被俘后北上,受尽屈服与折磨,多年之后最终客死他乡。而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徽、钦二宗被俘后一个月继位,史称宋高宗,南宋时代由此开始。此时陆游刚刚三岁,在这样的时代,不同的战乱与流亡,对陆游的思想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这样的时代,一批不畏强敌,矢志报国的抗金英雄,也对陆游的人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那么这些抗金英雄都是谁呢?他们对陆游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关于陆游变节的说法到底真有其事,还是无中生有呢?在许许多多的救国抗金英雄中,陆游认为最敬佩、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宗泽,元佑时期的进士,抗金斗争中的大将主将,也是屡立战功的一位将领。在宋高宗赵构跑到临安,就是杭州的时候,宗泽还坚守汴京,一边指挥军民继续抗金,同时向高宗皇帝连发几次奏请就强烈要求宋高宗能够还都汴京,渡河杀敌。这是很好的建议,很好的主张。可是赵构和他下面的一班主和派投降了,非但没有准奏,而且还专门派了一个副留守使来监视宗泽,防止宗泽另有二心,宗泽的一腔热血,付之流水呀,积忧成疾,在老宗泽临终之前,还连连高呼“渡河呀,渡河”,含恨而死。给陆游印象极深的另一位大英雄就是岳飞,岳飞是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抗金英雄,他在抗金斗争中,也是屡立奇功,他所带领的岳家军,真是让百姓人心大快,让敌人闻风丧胆,按理说,岳飞是为大宋的江山浴血奋战,岳飞是为你赵构的江山浴血奋战,可就这样非但没有表彰,奖赏岳飞反倒把岳飞杀害了,怎么回事呢?两原因,一个是秦桧一干人等特别嫉恨岳飞,他怕岳飞战绩越来越多,威信越来越高,功劳越来越大,就容易居功擅权,影响他们的地位和利益。第二个原因是皇帝宋高宗赵构,他也害怕岳飞战绩越来越丰,功劳越来越大,威信越来越高他害怕,他怕将来岳飞不可摆弄,所以他留个后手,他另外扶植培养了一位大将,这个人叫杨存中,他就准备用杨存中随时地取代岳飞,再加上金兵通过内线和秦桧有书信往来,有一个条件要想讲和,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条件是杀死岳飞。(www.61k.com]自然秦桧非常高兴,高宗也觉得亦可,就这样,岳飞惨死在风波亭。这两件事给陆游的刺激很大,震动很大,影响很大。所以陆游极为沉痛地在诗中这样写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岳飞”,这意思就是说,正当国难当头,十分需要抗金志士,抗金勇士的时候,朝廷这些公卿贵族们,排挤宗泽,令老宗泽含恨而死。军队又无人任用岳飞,令岳飞含冤而死。这是多么令人愤慨的事,怎么叫“愤怒出诗人”呢?就是因为在不幸的时代中,有那么多的令人愤怒的人和事,这才出现了为民鼓与呼,为国鼓与呼的诗人,这才培养产生的像陆游这样的忧国忧民的诗人。陆游是一个坦诚而外向的人,也是一个善于交际朋友遍天下的人,又是当时著名的大诗人,因为他与当时的著名文人,都有比较深厚的交往,比如大理学家朱熹,大诗人杨万里都是他的好朋友,他们之间,众多的诗文唱和,充分证明了陆游与朱熹杨万里之间,十分真挚而深厚的友情。可是好景不长,陆游最终与朱熹杨万里,分道扬镳,关系破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与陆游是否有变节行为,到底会有怎样的关系呢?那么到底因为什么陆游和朱熹、和杨万里关系破裂了?这就得从绍熙五年七月说起,绍熙五年,这宋宁宗赵括就取代了宋光宗赵惇,好好皇上你取代他干啥,那赵光宗赵惇过于昏庸,自己也不检点,和其父宋孝宗赵昚的关系也很紧张,甚至孝宗死去之后,赵惇他都不去吊孝,他都不戴孝去。所以当时一些人就觉得赵惇不行,应该换皇上,更赶上外戚韩侂胄的夫人吴夫人,是当时皇太后的亲侄女儿,韩侂胄就利用了这种关系,疏通了皇太后,请求皇太后下懿旨,废掉光宗,重立宁宗。皇太后还真干了,批准了,懿旨下来了。那宁宗一继位,韩侂胄不就是大功一件吗?这不韩侂胄在这里出了大大气吗?所以,韩侂胄上任之后,的的确确是网结死党,权倾朝野。但是他的许多做法,当时作为宫中侍讲的朱熹看了非常不满,韩侂胄你这人也太嚣张了,许多场合都公开抨击过韩侂胄,韩侂胄便记恨在心,韩侂胄就诬朱熹的理学为伪学。什么理学?啥不是的玩意儿。再诬凡学习理学的人,都是伪学帮党。还告诉皇上,皇上啊,你别看他朱熹成天嘟嘟囔囔讲这些,他是打着传播理学的幌子,实际是干啥?是树立个人威信,织党营私,还说他这一帮伪学都是帮党。宋朝树立帮党,帮党之争非常严重,皇上也就准了,于是将所谓的伪学帮党,你像朱熹的学生,朱熹的朋友,或者支持朱熹的一些仁人志士,统统打成帮党,该抓的抓,该杀的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杀,该贬的贬。[www.61k.com]这在历史上被称作“庆元党禁”。庆元党禁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起源于北宋的理学以强调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为核心,到南宋前期成为知识界最重要的学术思想,而理学家们也开始逐步寻求与这种学术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大宋王朝统治权利的再分配问题,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对以韩侂胄为代表的在政者,进行猛烈抨击之后,韩侂胄便以学术争论为借口,对理学派进行残酷的政治打击,朱熹本人被放逐到偏远的武夷山。通过庆元党禁,韩侂胄扫清了政治道路上的诸多障碍,而当韩侂胄站稳脚跟之后,为笼络士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又出人意料地立起了另一面大旗。韩侂胄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树立个人威信,于是提出抗金北伐,当时有很多人不赞成他抗金北伐,为啥,韩侂胄这个人名声坏啊,你制造了那么大一个冤案,整一个“庆元党禁”。凡是有点良心的,正直的知识分子,谁不知道你咋回事儿,你说抗金,没人理他。可是咱们大家别人不知道,还不知道陆游吗?陆游这个人,只要谁说抗金他都支持,就他支持韩侂胄,支持他抗金北伐,可是有人就出来反对,第一个出来反对的就是杨万里,第一个就是杨万里,杨万里给陆游写了一封信,用诗表达前几句是这样的:“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花落六回疏信息,明月千里两相思”。这几句话都挺好啊,朋友嘛,你看你在东,我在西。岁月过得真快呀,一看镜子咱又添了许多青丝变白丝了,这一转眼咱俩都六年没通啥信了,我好想你呀,你看这是明月千里两相思吗,“明月千里两相思”这几句没毛病。“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蘷龙集凤池”,这两句,这就话来有话了,就开始指责甚至是埋汰陆游了,批评陆游了。就指责陆游攀龙附凤,指责陆游想以此邀宠,得到荣华富贵,当时陆游也没法向杨万里解释。所以再说韩侂胄,韩侂胄一看陆游起来了,支持他,非常高兴,对陆游有了进一步请求,希望陆游给他做一篇《南园记》,因为韩侂胄新建了一个南园,这个南园建成以后,韩侂胄先是请杨万里给他做《南园记》,人家杨万里说啥呀。“官可弃,记不可作。”你看这杨万里,这是杨万里,他就这么耿直,就这么倔。那陆游出于,你看你你要抗金北伐,这么大事我都支持了,也是人之常情,完了我呢,算了,我也感谢你,为啥感谢你,我盼了多长时间啊,“南望王师又一年”一年一年盼北伐,他谁也不出来北伐,这回你出来北伐,挺好。行,你让我干啥,写一篇《南园记》写写呗,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陆游答应写《南园记》这也情有可原。[www.61k.com)你这是接受了,杨万里他受不了啊。前者韩侂让我写,我都没不写,“官可弃,记不可作”,你就应了,更认为陆游是典型的曲意逢迎,攀龙附贵,所以从此两位大诗人,就真的分手了。咱再说朱熹,朱熹被流放到武夷山之后,也听说了陆游支持韩侂胄,不但如此陆游还给韩侂胄写《南园记》,朱熹生气了,你别看他理学家,这时候就不理智了,他怎么不理智,他有他的推理,他说这倒不是因为韩侂胄把我打到武夷山,我反过来就睚眦必报,不是呀,那韩侂胄制造的“庆元党禁”那是祸国殃民,罪孽深重啊,从中你可以看出,韩侂胄他本来就是一个大大的奸佞。别人不知道,你陆游你不知道吗?你知道你为啥还支持他,反而还给他写《南园记》啊。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朱熹才写下了“岂能太高,迹太近,恐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朱熹是当时的文坛泰斗,学术领袖,自然是一字千金,因此在他对陆游作出这样的评价之后,世人阶层迅速风行了这种说法。许多人也因此疏远了陆游,后来朱熹的这段话,还被收录到《宋史·陆游传》里,对陆游做了举行盖棺定论作为的评价。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朱熹对陆游的这段特殊的评价呢,关于陆游变节的说法,到底是真有其事,还是历史冤案呢?其实这真是对陆游的一种误解,真是历史上的一桩冤案,真是对陆游十分不公平,这里有三点:第一点,陆游当时支持韩侂胄只是支持他北伐,不支持他别的,就支持他北伐,同时我必须强调一个同时在支持韩侂胄北伐的同时,陆游坚决反对韩侂胄的党禁。第二点,那就是陆游在写给韩侂胄《南园记》当中,用陆游自己的话来说,一句谀词没有,就是阿谀的意思。《南园记》他给韩侂胄写的《南园记》一句阿谀之词没有。第三个,当时一些人反对韩侂胄抗金,居然说韩侂胄是为了以此招摇欺骗百姓,有这种说法,陆游甚为这是不对的。你不管怎么样,在客观上韩侂胄还是首先竖起了抗金大旗吧,事实也证明后来的金国也拿这个做求和的条件,你不给我求和吗,把韩侂胄脑袋给我割下来,用盒子给我装过来。这事实证明了这一点,金人也就是说当时南宋的敌人,都这么仇恨那韩侂胄,起码证明韩侂胄当时举起抗金大旗,是对金国不利的,是对大宋,就是南宋,重新振奋抗金的士气是有好处的。所以从这三点来看,我们觉得陆游无论是支持韩侂胄发兵北上,还是给韩侂胄写《南园记》没有错,怎么能说陆游失节呢?更有甚者,怎么

百家讲坛陆游 陆游·百家讲坛

能说陆游变节呢?到这里,我们终于弄明白了《宋史·陆游传》的结尾引用的朱熹的这一段话,这所谓的盖棺定论完全是一种误会。(www.61k.com]但是,陆游的伟大正是在于陆游他就是陆游,他从小养成的不挠不屈的性格,根本没有因为无论是来自朝廷的,还是来自友人的对他任何的打击和伤害,从此就萎靡不振。那么陆游有这么好的家世,陆游本人有这么好的品行,陆游有这么超众的文才,他在仕途当中,究竟怎样呢?我们下次再讲。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二 : 百家讲坛:关于陆游的爱国故事

导语:总有一些人物,感动你我!他们,是拼命硬干的人;是为民请命的人;是舍身求法的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讲中国好故事传播正能量。多名百家讲坛上的名家学者为您讲诉那些中国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www.61k.com。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三 : 百家讲坛之陆游

百家讲坛之陆游

陆游是否变节之迷

陆游的仕途

陆游的爱情

陆游的家世

未完待续,更多精彩请关注比比读微信公众号

本文标题:百家讲坛陆游-陆游·百家讲坛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339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