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异地就医管理
异地就医管理是指在社会医疗保险领域,在统一、协调的异地就医制度下,通过异地就医协作及联网结算等手段,对异地就医行为进行管理,达到异地就医高效运行的过程。
(www.61k.com”从异地就医人员的生存状态看,可以分为:异地安置就医管理、异地转诊就医管理、异地工作就医管理、其他类型就医管理。
从异地就医人员的运行管理看,可以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的异地就医管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的异地就医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异地就医管理。
从异地就医人员的就医路径看,可以分为:异地就医门诊管理、异地就医住院管理。
我国异地就医管理方式是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经历了从医保部门尽力限制异地就医的发生到考虑跨区域协作的新思路的转变。从目前国内各地医保部门实施的异地就医管理方式看,本文概括为三类:经办机构直接管理、异地协作管理和异地联网结算管理。
1.经办机构直接管理。它指统筹地区经办机构直接与参保对象发生关系,异地参保人员的待遇支付采取凭票报销制。主要以下几种形式:①经办机构直接将医疗费按一定标准总额包干到个人或用人单位使用,节余归己,超支不补;②按一定标准由参保人员直接到所属统筹地区经办机构限额报销;③由参保人员直接到所属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按规定比例报销。
2.异地协作管理。它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或委托机构)相互配合,对异地就医行为进行审查,完成费用结算的过程。异地协作管理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委托监管,异地就医人员由就诊地医保经办机构集中管理并有权根据医保政策对异地就医人院患者身份的真实性、医疗机构诊疗措施以及医疗服务收费等方面进行监管;②委托协查,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报销过程中,发现疑点,通过电话、信函等形式向就诊地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调查;③委托报销,异地就医人员在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关系转移手续,根据自愿原则,与代办服务机构签订委托代办协议,其异地就医的医疗费用,由该机构定期到参保地指定的医保经办机构报销;④委托结算,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通过协议委托异地医疗机构记帐与结算,异地定点医疗机构通过网络将结算资料传送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在审核通过后,向定点医疗机构划拨先期垫付的资金。
3.异地联网结算。它指双方医保经办机构依据统一的异地就医信息平台,通过异地就医信息联网、异地就医信息数据交换、异地费用网上稽核监控,实现异地医疗费实时结算。它分为区域联网结算和局部定点联网结算两种方式。区域联网结算,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省市),建立医保联网体制,制定统一的政策,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实现异地就医费用即时结算。目前,区域联网最大的是福建省的全省联网结算。局部定点联网结算,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少数定点医院、定点药店进行的联网结算。
从长远看,异地就医管理应走统一之路,统一药品、治疗项目、医疗设施目录及价格,统一基金支付标准,统一数据信息标准,统一网络系统接口,直至实现医疗保险全国统筹。只有统一了,才能解决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医疗费用报销难,才能解决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管理难。因此,医保卡全国联网,是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考虑目前的现实情况,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异地就医问题。
1.建立完善异地就医协调机制
异地就医行为主要牵涉到多个主体,包括患者、流出地和流人地医疗机构、流出地和流入地医保经办机构等。现在国家层面尚未对地方医保经办机构在异地就医协同管理服务中应尽的责任作出明确要求,各地对异地就医的协管也没有正式规定。医保机构没有对外来就医者进行监管的权限,无法实施异地就医协同监管和相应服务。因此,应在国家层面建立异地就医协调机制,在中央一级政府设立专门的跨部委异地就医协调机构,如异地就医管理服务协调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异地就医的协调管理。同时,各省在省级层面设立相应的机构。中央层面和省级层面各有分工,构成完整的协调系统。此外,互信机制和委托机制的建立也已经迫在眉睫,建议从中央到地方,明确授权给相应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协同监管的职能,从而使异地就医现象摆脱“无人管”的不利局面。
2.提高统筹层次是解决异地就医问题的根本方法
医疗保险目前实行的是县级统筹,各统筹地区医保政策不尽一致,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等或多或少存在差异,给参保人带来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统筹层次低与属地化管理相互强化形成了利益分割,在地区之间造成了制度的碎片化,形成了人为的制度障碍。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异地就医难的问题,必须打破各地已然形成的医疗保险利益分割。如果实现更高层次医疗保险统筹,区域的扩大将使相当一部分原为异地就医的人员改为当地就医,大大减少了跨统筹地区异地就医现象的发生。据统计,目前异地居住人员中有45%在本省内,这就意味着,如果能实现医疗保险的省级统筹,就可以彻底解决45%的异地就医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医疗保障改革的经验都表明,在基金的管理方面,要提高统筹的级别,尽量减少基金的分割。这样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风险分担的程度,促进融资的公平性,缓解困难地区保障基金的财务危机。因此,应逐步提高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提高医保基金管理的层级,比如先提高到市级统筹,并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实现省级统筹,直至实现医疗保险的全国统筹。这样,不但可以合并大量分割的保险基金,提高风险分担的效率,优化保险资源配置,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从根本上解决异地就医管理的诸多问题。
3.构建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平台,初步实现异地就医费用实时结算
异地就医结算不方便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医疗保险的结算不是简单的现金交易,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对医疗服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防止骗保和滥用医疗服务,医疗保险结算地必须将医疗服务发生地用了什么药、什么诊疗项目、分别花了多少钱等等全部信息收集过来,这不仅需要几千多家经办机构与几十万家医疗机构实现联网,也需要所有的信息能够标准化,药品、诊疗项目的编码统一,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药品编码,诊疗项目更是五花八门。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还要从宏观层面进行规划。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可实行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数据由异地医院通过医保部门借助市级平台传输至参保地医保部门,经过核查等程序后返回处理数据,再由两地医保部门定时(比如一年)进行费用结算,既保证了医疗费用的真实性、合理性,也使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时无须个人垫付现金。另一方面,结算平台也要负责医疗保险机构的协调工作,对医疗保险机构之间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调节处理,实现合理、公平的费用结算,保证该系统的稳定运行。
4.健全和完善报销政策,实行分类管理
从现行管理政策来看,医保部门在费用报销时要求出具的资料非常多。在审核报销异地就医医疗费用方面,应在政策范围内尽量简化其报销手续,提供需要的医疗费用记录材料如门(急)诊病历、处方、有效发票、住院费用汇总明细、单位出具的出差、学习、探亲等证明即可,报销时可委托单位和他人代办。合理划分报销时间,尽量缩短报销时间,解决参保人员对医疗费用的燃眉之急。明确规定在跨年度报销时间内的医疗费用报销应归属参保人员发生医疗费用的结算年度内,享受当年相关的医疗待遇,从而可以解决一些针对医疗费用报销相关待遇的争议。同时,考虑区分门诊和住院、短期和长期、工作和旅游以及退休异地安置等不同原因,并考虑卫生资源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异地就医实行分类管理。对于工作原因还是非工作原因,主动还是被动选择异地就医,在管理和待遇上应该有所区别;对于长期还是短期,门诊还是住院,在异地就医管理服务上也应该有所区别,以体现合理性和公平性。
5.进一步规范医疗保险管理行为,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一是建立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在各地定点医疗机构显眼位置公示当地医保经办机构的举报电话。对举报的事实进行核实,属实者予以奖励。二是进一步规范医疗保险管理行为,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对采取冒名顶替、虚开发票等手段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应给予相应的法律处罚;对异地定点医院为参保人员冒名顶替、弄虚作假提供便利的,将取消其异地定点医院资格,同时将情况反映给当地医保经办机构,并逐步发展到在全国医保系统内通过内部网络相互通报相关信息,将违规医院列入黑名单。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将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参保人员的医保行为的诚信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制约医保欺诈行为。
6.树立全体公民异地就医管理的思路
异地医保管理问题不解决将制约市场经济下的人才流动和福利社会框架下的异地医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职工的医保覆盖有了新的扩展,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也已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随着时间推移,城乡居民也将纳入相应的体系。建立全民异地就医管理服务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
二 : lrc9医保卡下放办理权限 群众可就近办理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医保局紧紧围绕转变工作作风、方便群众办事的要求,lrc9将医保卡的办理权限下放到各个镇乡街道。现在,群众办理、补办医保卡都可以在当地完成。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