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18-02-21 所属栏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一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摘要:本文以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为开端,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性的均衡和统一为线索,梳理了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主流阶段,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发展进行研究。(www.61k.com)

关键字:商业银行、银行经营管理、发展综述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

早期银行业的产生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世纪的欧洲地中海沿岸各国,尤其是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是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商贾云集,市场繁荣。但由于当时社会的封建割据,货币制度混乱,各国商人所携带的铸币形状、成色、重量各不相同,为了适应贸易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货币兑换。于是,单纯从事货币兑换业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专业货币商便开始出现和发展了。随着异地交易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来自各地的商人们为了避免长途携带而产生的麻烦和风险,开始把自己的货币交存在专业货币商处,委托其办理汇兑与支付。这时候的专业货币商已反映出银行萌芽的最初职能:货币的兑换与款项的划拨。

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分工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银行。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产生,基本上通过两种途径:

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演变为资本主义银行。在西欧,由金匠业演化而来的旧式银行,主要是通过这一途径缓慢地转化为资本主义银行。

- 1 -

商业性贷款理论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另一途径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这一途径是主要的。(www.61k.com)这一建立资本主义银行的历史过程,在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表现得尤其明显。1694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它的出现,宣告了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在社会信用领域垄断地位的结束,标志着资本主义现代银行制度开始形成以及商业银行的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英格兰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鼻祖。继英格兰银行之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商业银行。从此,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

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其核心是商业银行将经营管理的重心放在资产方面,通过资产结构的适当安排,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最佳统一。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经营的发展, 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 一) 商业性贷款理论

商业性贷款理论最早可追溯到18 世纪的真实票据论: 商业银行的放款政策应以产生于实质交易的自偿性票据为放款对象。所谓实质交易, 是指正常商业周转; 所谓自偿性是指能随商品周转或产销过程的结束从销售收入中自动清偿的属性。按照这一理论, 银行资金运用的方向应该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 也就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商业性贷款理论是不发达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产物;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其本身所固有的缺点逐步暴露出来。首先, 它忽略了国民经济发展对贷款需求扩大和对贷款种类多样化的要求。企业不仅需要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也需要中期和长期固定资金贷款; 非生产性消费信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如果固守这一理论, 就会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也会束缚银行业务的发展。其次, 它未能认识到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事实上, 即便是活期存款, 在一定时期内往往也会 - 2 -

商业性贷款理论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有稳定余额, 况且随着经济的发展, 稳定性较强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在存款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银行可长期使用的资金越来越多。[www.61k.com)再次, 它没有考虑到贷款清偿外部条件。虽然从贷款人自身来说, 有产品物资保证, 可以清偿贷款, 但这种贷款的清偿要以商品能够及时销售为条件。如果发生经济危机, 企业产品不能及时出售, 即使贷款期限再短, 也不一定能够自动清偿。最后, 它可能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破坏者。因为自偿性放款完全随商业需要而自动伸缩信用量: 在经济繁荣时期, 银行信贷会自动膨胀, 刺激物价上涨, 加速经济危机的到来; 而在萧条时期, 信贷会自动收缩, 加速物价下跌, 使经济更加衰退, 这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往往发生矛盾。正是由于上述缺陷, 因此商业性贷款理论在实践中才逐渐被新的商业银行理论所取代。

( 二) 转移理论

转移理论产生于20 世纪20 年代。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 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它认为, 只要银行所掌握的证券具备信誉好、期限短、易于出售的条件, 在需要资金时, 可以迅速地、不受损失地出售或转让出去, 银行就能保持流动性, 所以放款不一定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

转移理论的出现, 使商业银行找到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按照这一理论, 银行投资一部分短期证券来保持流动性, 一方面可以消除主要依靠短期工商贷款来保持流动性的压力, 腾出一部分资金用作长期贷款; 另一方面又可减少持有非盈利资产的数量, 以扩大证券投资的规模, 这样不仅保持了流动性, 还增加了银行的盈利。正因为如此, 该理论在本世纪的最初几十年里得到广泛推行;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期, 美国商业银行实施这一理论后使证券投资一度超过贷款额。但转移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除了要以充足的短期证券为条件外, 这种流动性资产能否在不造成银行损失的情况下顺利变现, 还取决于市场状况。在发生经济危机、证券抛售量大大超过购买量的条件下, 这种流动资产也难以达到保持流动性的预期目的。

( 三) 预期收入理论

- 3 -

商业性贷款理论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20 世纪40 年代末。[www.61k.com]该理论认为, 银行要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放款和易于出售的证券。一笔好的放款, 应当以根据借款人预期收入而制定的还款计划为基础。这样, 银行即使发放一些长期贷款, 因为有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担保, 也不致于影响银行的流动性。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安排放款的到期日或采用分期偿还的方式, 银行就能保持规律性的现金流入, 从而维持高度的流动性。

预期收入理论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的开拓和经营规模的扩大, 但它也存在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即预期收入不好把握, 难以准确预测。由于客观经济条件变化或突出事件发生, 借款人将来收入的实际情况往往与银行的预期有一定的差距, 有时甚至距离很大, 这种情形尤其在长期贷款中更为突出, 从而增加了银行信贷的风险。以上三种资产管理理论, 反映了商业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经营管理的特点, 在保证银行资产流动性方面各有侧重。但资产管理的三种理论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而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反映了一种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演进过程。各理论的产生, 都为银行的资产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推动了资产业务的不断发展。

2、负债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由于利率管制使商行深感其吸收资金的能力削弱,同时因融资方式的多样化,直接融资现象大量发生。以致存放款非中介化,从而使商行一方面感到资金紧缺.竟争激烈;另一方面又受到流动性的巨大压力,商行不得不从货币市场引进资金来保证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因而在商行经营管理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这一理 论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而且也可以由负债管理,即向外借人款项来提供。因此,银行没有必要在资产方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它们投人高盈利的贷款或投资之中;一旦发生流动性需要,随时可通过负债管理来提供。

负债管理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找到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方式,由单纯依靠吸收存款的被动型负债方式,发展成为向外借款的主动型负债方式,在流动性管理上变单一的资产调整为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结合。第二,为扩大银行资产规模、增加贷款投放创造了条件。

- 4 -

商业性贷款理论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但负债管理也有缺陷:首先是提高了银行成本。(www.61k.com]在美国,实施负债管理主要通过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向中央银行贴现窗口借款、向联储资金市场借款、根据回购协议借款和向欧洲美元市场借款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筹借的款项,均必须支付高于一般存款的利息,必然导致银行负债成本的提高。第二、 吸收资金的利率一般均高于普通存款利率, 这无疑会加大银行负债成本。为了不使成本的增加冲销较高的利润, 银行必须把资产投放于高收益率的项目上, 而收益率高的贷款或投资往往伴随着更大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使银行的盈利状况日益恶化。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又称多元化经营理论。70 年代后,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和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进入滞胀, 市场利率、汇率波动剧烈, 而且各国开始取消金融管制, 金融证券化、自由化、国际化方兴未艾。银行家们认识到, 单一的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应付日益变化的经济条件, 尤其是金融环境的变化, 越来越不能满足寻求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均衡的要求。资产负债联合管理抛弃了以往偏重资产或负债管理的弊端,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既考虑资产方的流动性供给能力,也考虑负债方提供流动性的可能性,保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控的及时性和灵活性。同时, 竞争条件的变化, 也为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多种调整、增加盈利提供了可能性。一是资金充足性风险。实践证明, 那种认为银行的资产大, 抗拒风险的能力就随之加强的观点并非正确。资产最大、资金最充足的银行经营效果并不一定最好。具体体现在资金市场的资金充裕时, 银行只能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找资金出路, 从而导致盈利率大幅度降低。因此, 资产管理缺陷很多。二是利率风险。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均与利息率挂钩,利率的变动对银行经营收益的影响很大。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或市场利率上涨, 都会导致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下降。因此, 负债管理也难以有效地解决利润最优与资产流动性之间的矛盾, 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是实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因此, 在70 年代末80 年代初, 产生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 或单靠负债管理, 都难以形成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 5 -

商业性贷款理论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的均衡。[www.61k.com]只有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 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 才能实现经营总方针的要求, 达到经营目标。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产生, 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一大进步, 目前这一理论已得到世界范围内银行管理领域的认可和重视, 正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和推广之中。

4、中间业务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金融外部环境趋向于放松管制,银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同时货币政策相对偏紧,通胀率下降,这些都抑制了银行利率的提高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迫使商业银行寻找新的经营思路以摆脱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兴起了中间业务管理理论。中间业务管理是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财仅凭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信用替客户筹措资金、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活动。收费中间业务的管理也就是为了增加银行的收人,减少银行资产的损失,同时也保证银行运用自己的资金取得合理的收入。中间业务主要有:汇兑业务、信用业务、代收业务、信托业务、代客买卖务、同业代理业务、租赁业务、担保业务、代客发债业务、信息咨询业务、投资分析管理业务等。前六种业务为传统性业务。五种为非传统性新业务。银行在管理中间业务中,对传统性务,主要是采取传统手段进行管理,通过高服务质量,加速款项的收付速度、减少付款项的差错,改善服务态度、认真办理理和委托业务等来吸引客户,增加收费人。

在非传统性中间业务管理中,西方商银行则主要抓租赁、担保、代客发债等务。增加这三项收费的中间业务,既可以避信贷和投资业务中本息可能难以回收的险,又可以在银行因恐慌债务危机而收缩款与投资时增加收人。并且,这三项业务可以帮助企业筹集资金、解决资金困难,弱银行紧缩放款与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减银行在企业借款中所承担的违约风险。此,西方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竞争中,对三项收费较高的业务进行了比较激烈的夺。它们主要是通过扩大自身的资信和经实力来发展这些业务。对于信息咨询和投分析与管理这些服务性中间业务,西方商银行则根据本身的信息、经验、资料、计工具等情况来发展。

三、结语

- 6 -

商业性贷款理论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纵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由于时代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从资产管理到负债管理到资产负债管理再到中间业务管理的过程。[www.61k.com)这一演变过程说明了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法上的不断的创新和进步及其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它们更加重视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和资产负债结构的协调。这实质上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市场日益发达和完善,银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商行向经济全方位的渗透日益加深,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胡庆康 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2) 孙英隽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中国城市金融. 1997

(3) 李方舟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 金融世界 1995

(4) 李庚寅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演变的辩证思考 暨南学报,2000

(5) 徐敏.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 财经论丛. 1996

(6) 毛如雯.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经济师. 2007(10)

(7) 王颖. 中西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比较研究 浙江工业大学 2003

(8) 黄芳泉. 论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9) 史哲利,曹志军. 应加强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管理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6

(10)陈道斌.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最优化管理方法研究 金融论坛,2001

(11)邬敏. 基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杜邦财务体系研究 浙江工业大学 2009

- 7 -

二 :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中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又叫真实票据论。这一理论认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银行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借款人的真实交易为基础,要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或贴现。这种理论的不足在于:未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信贷多样化的需要、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和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第二阶段:可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可转让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贷款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投放范围。可转换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但该理论的不足在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的流动性问题。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回收贷款的资金来源应该是依靠借款人将来的预期收入。这种理论的提出,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向经营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方面扩展。但它显然也有缺陷,银行的部分贷款由于期限长、预期收入难以把握,加大了银行信贷经营上的风险。

(2)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60年代,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由资产转向负债,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这一理论的不足是:容易导致银行负债结构中的短期资金来源比重过大,增加了经营风险,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单纯的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在经营上达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均衡,只有对资产和负债同时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经过整个80年代延及今日,一直都是多数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思想。

(4)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受到削弱,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标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

三 : 商业银行经营理论

商业银行经营理论(Commercial banks operation theory)

商业银行经营理论

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受一定的经营理论的指导,而其理论又将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经营理论体系。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经营条件的变化,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

资产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当时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固定、狭窄,主要是吸收进来的活期存款;与此同时,工商企业的资金需求比较单一,一般是短期的临时性贷款,加上金融市场不发达,银行变现能力较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主要放在资产管理方面,通过资产结构的合理安排,实现其经营总方针的要求。由此而形成资产管理理论。

(一)商业性贷款理论(Commercial loan theory)

商业性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Rea IB bill theory),从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进来的存款这一客观事实出发,考虑到保持资产的流动性的要求,主张商业银行只应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即随物资周转发放贷款,待销售过程完成后,贷款会从收入中得到偿还。这种贷款是以商业行为为基础,有真正的商业票据为凭证。商业性贷款即符合银行资产流动性要求,又适当地考虑到了盈利性。而且,由于贷款是随贸易活动伸缩的,不会引起货币和信用膨胀。

(二)转移理论(The Shift ability theory)

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资产多元化且流动性增强,商业银行持有的短期国库券和其他证券增多,银行对保持流动性有了新的认识,应运而生的是资产转移理论,简称转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掌握了一定量的,信誉好,期限短,且易于出售的证券,并在需要资金时,能够迅速地、不受损失地出售或转让出去,银行就能维持其经营的流动性,转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莫尔顿在1918 年《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中阐述的。一次大战后,美国因军费开支巨大,导致公债大量发行,与此同时,经济危机开始发生和加深,以后接着又爆发二次大战,导致企业和个人对银行的借款需求急剧减少,而政府的借款需求猛增,银行把大量短期资金投入政府债券,证券成为银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主要投资对象,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一种全新而积极的方法。

(三)预期收入理论(the expected income theory)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带来了资产多样化需求,尤其是大量的设备和投资贷款的需求,而且消费经济需求也增加了。加上金融业竞争加剧,业务开拓和发展迫在眉捷。这时,贷款和投资的预期收入,引起了商业银行经营者的高度重视,预期收入理论应运而生。

预期收入理论是一种关于银行资产投向选择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应着眼于贷款的按期偿还或资产的顺利变现,而且商业银行贷款或可转让的资产,其偿还或变现能力都以未来的收入为基础。只要未来收入有保证,即使是长期放款,仍可保持流动性。反之,如果没有未来收入作保证,即使是短期放款,也存在发生坏帐,到期收不回来的可能。因此,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来安排贷款的期限、方式,或根据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来选择购买相应的资产。该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这种理论指出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原因,为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理论根据,商业银行不仅发放短期贷款,还对一些未来收入有保证的项目,发放中、长期贷款。

负债管理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中以后,由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生产流通不断扩大,通货膨胀率提高。与此同时,对银行贷款需求也逐渐扩大。为了防止银行间的利率竞争,制订了各项法规,使银行无法通过利率的竞争来吸收资金。然而,追求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商业银行感到应从负债方面考虑扩大资金来源,既满足客户的资金需要,又增加银行盈利,这是负债管理理论形成的主要原因。此外,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负债经营有利可图,这也向银行负债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存款理论(DeposIt theory)

存款理论的最主要特征在于银行负债经营的稳健性,它曾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正统理论。存款理论认为:存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资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存款是被动的,从属的,受存款人的意志左右;为了实现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资金运用必须限制在存款的稳定的沉淀额度之内。存款理论的逻辑结论就是:强调按客户的意愿组织存款,遵循安全性原则管理存款,根据存款的总量和结构来安排贷款,参考贷款收益来支付存款利息,不主张盲目发展存贷业务,不赞成盲目冒险的获利经营。

(二)购买理论(Buying theory)

购买理论的最主要特征在于主动性,银行应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地负债,主动地购买外界资金。它是在存款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负债理论。购买理论对存款理论作了很大的否定,认为银行对负债并非消极被动,无能为力,而完全可以主动出击;银行购买外界资金的目的是保持流动性,银行在负债方面有广泛的购买对象,如:一般公众;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财政机构等等。还有众多的购买手段可以运用,最主要的手段是直接或间接提高资金价格,如高利息、隐蔽补贴、免费服务等高于一般利息的价格。一般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存在着实际的低利率或负利率,或实物资产投资不景气。而此时金融资产投资较为繁荣时,购买行为较为可行。

(三)销售理论(bring to market theory)

销售理论的最主要特征是推销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营销策略。认为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适合客户的需要,营销这些金融产品,以扩大银行资金来源和收益水平。为此,银行应做到:客户至上,竭诚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善于利用服务手段达到吸收资金的目的,这就是要做到围绕着客户的需要来设计服务,通过改进销售方式来完善服务。最为重要的是,销售观念要贯穿负债和资产两个方面,将资产与负债联系起来进行营销活动的筹划。

销售理论。出现在20 世纪80 年代,在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风起云涌,金融竞争金融危机日益加深的条件下,现代企业营销思想注入银行负债经营中,标志着负债管理理论发展的时代属性和新趋势。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安全性与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为代价,虽然随后在解决盈利性上有所突破,但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负债管理理论能够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而实现它们两者之间的均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条件,往往风险较大。

20 世纪70 年代未80 年代初,西方各国都通过了一系列法规,使银行吸收资金的限制逐步缩小,业务范围愈来愈来大。一方面促成了银行业之间吸收存款的竞争,另一方面同业竞争引起了存款利率上升,资金成本提高,这对银行安排资产结构从追逐高额盈利方面带来了困难。只有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资产负债两方面的统一协调,才能实现银行经营总方针的要求。

资产负债管理的原则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资产负债表各科目之间的“对称原则”为基础,来缓解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达到三性的协调平衡。所谓对称原则,主要是指资产与负债科目之间期限和利率要对称,以期限对称和利率对称的要求来不断调整其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以实现经营上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其基本原则主要有:

1.规模对称原则。这是指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相互对称,统一S 平衡,这里的对称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等,而是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2.结构对称原则,又称偿还期对称原则。银行资金的分配应该依据资金来源的流通速度来决定,即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应该保持一定程度的对称关系,其相应的计算方法是平均流动率法,也就是说,用资产的平均到期日和负债的平均到期日相比,得出平均流动率。如果平均流动率大于1,则说明资产运用过度,相反,如果平均流动率小于1,则说明资产运用不足。

3.目标互补原则。这一原则认为三性的均衡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补充。比如说,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营环境中,流动性和安全性的降低,可通过盈利性的提高来补偿。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固守某一目标,单纯根据某一个目标来决定资产分配。而应该将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综合起来考虑以全面保证银行目标的实现,达到总效用的最大化。

4.资产分散化原则。银行资产运用要注意在种类和客户两个方面适当分散,避免风险,减少坏帐损失。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888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