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 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 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 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 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 是宋以后的事了。
二 : 【原创】打油诗:为求官禄厚,跪拜鹳雀楼
据黄河新闻网报道(记者 杨丽鹏),4月26日,一位奇葩男为了官职能够“更上一层楼”,在即将退休前弄个“副科级待遇”,竟然在女儿陪同下,用纸箱作香炉,双双焚香跪拜于山西永济鹳雀楼前……
鹳雀楼因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享誉今古,王之涣老人家若在,目睹这番闹剧不知该生出何等感慨!
(一)
仕途行将尽,禄薄双泪流。
为升副科级,跪拜鹳雀楼。
(二)(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陶令归隐风骨高,不为斗米自折腰。
楼前今日屈膝者,应知人间有羞臊。
(三)
求官若为稻粱谋,庶黎眼中只是猪。
万众追思周恩来,只缘心忧民疾苦。
三 : 【古诗欣赏】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
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
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这首诗之所以成为千古名诗,主要原因在于这首诗有着激励人的作用,因此而常常被人们引用。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是我们小时候必背的经典五言绝句。其原文如下: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翻译:
现代文译文之一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现代文译文之二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英文译文:
On the Stork Tower
Wang Zhihuan
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 glows;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登鹳雀楼字词解释: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再。
登鹳雀楼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登鹳雀楼作品主旨: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登鹳雀楼赏析: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艺术手法:
1,动静结合
2,虚实结合
3,景入理势
4,全文对仗
作品评价:
1,《古今诗话》: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
2,《唐诗解》: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
3,《唐诗选》:玉遮曰:不明说“高”字,已自极高。
4,《唐诗训解》:结语天成,非可意撰。
5,《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大豁眼界。
6,《唐诗摘钞》:空阔中无所不有,故雄浑而不疏寂。
作者资料: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四 :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 古诗 25古诗两首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
登鹳雀楼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登鹳雀楼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