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特点

发布时间:2018-01-19 所属栏目:白族服饰特点

一 : 德昂族服饰特点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特点

不同支系的妇女,多用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加以区别。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裤短而宽,头裹黑白色布,包头两端饰以各色绒球,也戴大耳环和银项圈。德昂族有文身的习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自己喜爱的图案。他们用大方块银牌作纽扣,胸前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特点德昂族服饰挂满银牌和银泡,再用许多红色小绒球作装饰。据说胸前的银饰等,是为了显示她们的富有。 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 ,加之他们的服饰与民间流传的美妙动听的故事紧密相连,更给予人们神奇和深刻的印象。
男性: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青年多为白色,中老年用黑色,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也戴大耳环和银项圈。
女性: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一般是上遮乳房下及踝骨,并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条。德昂族妇女不留发,剃 光头,用黑布绕包头,包头两端如发辫重在背后,唐代史书描写她们是"出其余垂后为饰"。

二 : 德昂族服饰的特点?

德昂族服饰的特点?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分散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镇康、耿马、永德、保山、澜沧等县,绝大多数与景颇、佤、汉等民族分寨杂居。

德昂族分"绕买"、"梁"、"别列"支系,不同支系男子装束无明显区别,均裹黑、白包头,包头两端饰以各色绒球,戴大耳坠和银项圈,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裤短而宽。

其妇女的装束则各有显著特征。当地人曾根据德昂妇女服饰的不同特点,分别称为红崩龙、黑崩龙和花崩龙。德昂族妇女都爱穿蓝色或黑色对襟、尖领短上衣,在领边、襟前、下摆常用红布和各色绒球装饰,下身着统裙。所不同的是,红崩龙妇女的统裙下端有片红色;黑崩龙则在黑桶裙上织几条深红色带子,中间夹几条白带;花崩龙妇女的统裙下端有四条白带,中间夹一道红色。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统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统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统裙,分别传给后代。个别地区的德昂妇女还以藤篾制的"腰箍"缠腰为饰,多者缠到二三十圈,颇为别致。德昂族男女都爱戴头帕,并以绒球为饰。

三 : 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特点,德昂族服饰-胸前红布

德昂族的服饰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红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妇女剃光头后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环,银项圈,穿蓝、黑色对襟短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下摆边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不同支系的妇女,多用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加以区别。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裤短而宽,头裹黑白色布,包头两端饰以各色绒球,也戴大耳环和银项圈。德昂族的头饰和五色绒球饰是其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各地区各支系的德昂族男子头饰大同小异,均留短发,通常缠两端饰以各色绒线球的黑色或白色布包头。他们认为缠戴包头是成年男子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所以在传统婚礼上要举行隆重的取戴包头仪式。

德昂族的服饰十分富有自己的特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特点,德昂族服饰-胸前红布德昂族服饰色,红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妇女剃光头后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环,银项圈,穿蓝、黑色对襟短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下摆边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

德昂族服饰_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特点

不同支系的妇女,多用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加以区别。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裤短而宽,头裹黑白色布,包头两端饰以各色绒球,也戴大耳环和银项圈。德昂族有纹身的习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自己喜爱的图案。他们用大方块银牌作纽扣,胸前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特点,德昂族服饰-胸前红布德昂族服饰挂满银牌和银泡,再用许多红色小绒球作装饰。据说胸前的银饰等,是为了显示她们的富有。 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 ,加之他们的服饰与民间流传的美妙动听的故事紧密相连,更给予人们神奇和深刻的印象。
男性: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青年多为白色,中老年用黑色,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也戴大耳环和银项圈。
女性: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一般是上遮乳房下及踝骨,并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条。德昂族妇女不留发,剃 光头,用黑布绕包头,包头两端如发辫重在背后,唐代史书描写她们是"出其余垂后为饰"。

德昂族服饰_德昂族服饰 -胸前红布

德昂族妇女的彩色横条纹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特点,德昂族服饰-胸前红布德昂族服饰裙子醒目而别致。关于这3种筒裙花色的来历,德昂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远古时候,德昂族杀牛祭祀,3个姐妹帮忙按牛,被杀伤的牛在地上挣扎,牛尾上沾染的血甩在她们的裙子上。后来,他们便各自按着裙上血渍的位置和颜色深浅织制了新筒裙,从此流传至今。还传说,姐妹们在吃牛肉的时候,因为不小心牛血滴落在胸前,将衣襟染红。所以,德昂族妇女胸前都缝有两条红布,这就是牛血染红衣裳的标记。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区别支系:妇女衣裙因民族支系不同,有花、红、黑3种色调的不同称谓,不同支系的妇女,多用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加以区别。“花崩龙筒裙”(德昂旧称崩龙),下边镶有四条白带,带之中有16.5厘米宽的红布相饰。“红崩龙筒裙”,横织着显著的红色线条。“黑崩龙筒裙”,上织几条深红色布带,其间衬夹着几条小白带。红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妇女剃光头后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环,银项圈,穿蓝、黑色对襟短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下摆边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

德昂族服饰_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饰品

1、德昂族人民很喜欢银饰,青年不论男女都喜欢戴银项圈,银耳筒,耳坠等。
2、德昂族有纹身的习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自己喜爱的图案。德昂族男子过去一般在胸部、臂部或其他部位刺以虎、鸟、花草等动植物图案,以为装饰。
3、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10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特点,德昂族服饰-胸前红布德昂族服饰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其来历,传说德昂族的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刚出来的时候,男人们都长得一模一样,女人到处乱飞,后来天神利用智慧将男子的容貌区分开来。男人们为了拴住女人,就用藤蔑编成圈将她们套住,女人们再也飞不动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现在的腰箍,就是由那时的篾圈发展而来的。从这个神话可以看出,腰箍的起源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象征意义失去了,腰箍变成了1种装饰品,成了1种美的标志。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青年男女在恋爱期间,小伙子为了博得姑娘的爱,也往往费尽心机,精心制作刻有动植物图案花纹的藤蔑腰箍,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于是腰箍又成了她们爱情的信物。
4、此外,在德昂族的装饰品中五色绒球尤为引人注目。妇女们在缝制新衣时,要在下半部用红,黄,绿等色的小绒球镶上一星期长方形的空格,中间再绣上些花。不论是妇女或男子的包头,两端也都钉上一 些绒球,青年男女的耳坠上也饰以绒球,挂包的四周用小绒球装饰。更为显眼的是,青年小伙子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绒球,而姑娘们则装饰在衣领之外,犹如数十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 前和项颈间,鲜艳夺目。
5、挎包:德昂族称挎包为“喝巴”,“喝巴”通体均用自织(腰机)土布缝制,底色各地各支系所用不一,过去所谓“黑崩龙” “花崩龙” “红崩龙”等他称,皆为根据各支系德昂族(原称“崩龙族”)服饰的花色而名之。尽管如此,德昂族挎包和服饰一样,都有1种饰物必不可少。这就是人们称为“崩龙花”的彩色绒球。小小绒球,一到了德昂姑娘手里,立刻活了:不同色彩 不同排列 不同位置 不同饰式,皆可怡然成趣。

德昂族服饰_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的头饰和五色绒球饰

德昂族的头饰和五色绒球饰是其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各地区各支系的德昂族男子头饰大同小异,均留短发,通常缠两端饰以各色绒线球的黑色或白色布包头。他们认为缠戴包头是成年男子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所以在传统婚礼上要举行隆重的取戴包头仪式。仪式一般在婚礼的第三天举行,届时,一对新人在歌手们的簇拥下,返回新娘家领取包头,到新娘家大门口时,男媒人拿出洁白的包头,放在祭盘上,然后唱起悦耳的“对歌调”:“新郎咋个不露头,莫非是看不起我们的破竹楼?嫌我们织不起花枕头?”歌手对答道:“新郎不露头,是他怕害羞。只要把洁白的包头交到手,他一定拿它紧紧裹着头。哪个敢抢它,就尝到长刀的锋刃……”伴着歌声,新娘在媒婆的陪同下向父母、亲属、宾客等敬拜、赠物。赠礼仪式进行到尾声时,由新娘家一位长者,把包头缠系在新郎头上,以此来祝贺新婚夫妇和睦相处、万事顺心。各地德昂族妇女的头饰略有不同。过去妇女剃光头,裹黑布包头,有的已婚妇女留长发。但现在许多姑娘都蓄发裹两端坠有彩色绒球的布包头,有的也用白色羊肚毛巾包头。德宏地区的妇女剃光额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特点,德昂族服饰-胸前红布德昂族服饰前头发,脑后留长发,梳成大辫,包黑蓝色镶有花边的布包头,将大发辫由脑后缠于包头之上。有的地区妇女蓄长发,梳发辫盘绕于头顶,不过包头。各地妇女都喜欢戴大银耳坠、耳筒和银项圈。青年女子的耳筒大多用石竹制作,外裹一层薄银皮,银皮上箍着八道马尾,前端还镶有小镜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是的闪着耀眼的光芒。有的地区的德昂族姑娘脖子上套者十几个粗细不等的银项圈。老年妇女多带雕刻精致,并涂有黑、红漆的竹管耳饰,显示出德昂族妇女的粗犷之美。在德昂族的配饰中,五色绒球是别具特色。这种绒球是先用一小缕毛线扎成球形,再染成红、黄、绿等色制作而成,男子包头布的两端、姑娘的项圈上、男女挂包的四周都要钉上它们。更引人注目的是,青年男子在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绒球,而姑娘们则装饰在衣领之外,如同数十朵鲜花盛开在她们的胸前和颈项间,光彩照人,别有风味。德昂族男女全身随处可见的五色榕球饰,集中反映了德昂族的审美追求,是他们希望自己生活幸福美好的心理反映。

德昂族服饰_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腰箍

德昂族妇女还有在腰部装饰“腰箍”的传统习俗。她们的腰箍多用藤篾或竹篾制成,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等颜色。行走时,腰箍随着双脚的移动而伸缩弹动,叮叮作响,成年的姑娘腰部均佩带腰箍,通常的系十多根,达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特点,德昂族服饰-胸前红布德昂族服饰到三十多根左右。它的多少一般与岁数有关,因此,腰箍也是成年女子年龄的表示。腰箍还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在青年男女社交中,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制作有动植物花纹图案的腰箍送给心上人佩带。 关于腰箍的来历,有个神话传说。相传很旧以前,德昂族祖先是出自葫芦中。当初从葫芦里出来的人都长的一模一样,分不出彼此,妇女们出了葫芦就东游西逛,满天乱飞,不愿意跟男人一起生活。后来,一位神仙把人们的面貌区分开了,男人们又将藤篾腰箍拴在妇女的腰上,从此,妇女们就再也飞不动了。后来腰箍就变成了妇女们的1种美丽饰品,流传至今。腰箍来源的传说,是德昂族人民对曾经经历过的古代生活的天真解释,也是德昂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发展为父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象征意义逐步淡化,而长期形成的习惯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喜好,腰箍也就变成了1种装饰品,成了1种美的标志,体现了德昂族崇尚劳动美的民族心理,成了勤劳能干的象征。

德昂族服饰_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筒裙

德昂族妇女与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妇女一样喜着筒裙,但不同的是她们的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显得新颖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特点,德昂族服饰-胸前红布德昂族服饰大方,鲜艳夺目。根据民间传说反映,德昂族妇女筒裙的纹饰与其先民崇拜龙和大鸟的图腾关系密切。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有明显的差异。自称“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纹饰;自称“别列”支系的妇女的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自称“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做底色,夹杂有红、白色细线条纹饰。因此,当地人们根据德昂族妇女筒裙上的线条纹饰颜色特征,分别称之为“花德昂”、“红德昂”和“黑德昂”。 这里还有个传说。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3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

德昂族服饰_德昂族服饰 -参考资料

1.
2.

四 :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的服饰有什么特点呢?德昂族是一个大多数人很少听见的少数民族,并且德昂族服饰也非常漂亮,在这里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德昂族服饰。(www.61k.com]

德昂族服饰介绍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青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

此外,在德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也颇具特点。男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绒球。这些绒球如同朵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前和项颈间,鲜艳夺目,别具一格。过去,德昂族还有漆齿纹身之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马、花草等动植物图案或傣文经咒。

德宏德昂族服饰的变迁与发展研究

德昂族历史及服饰形成简况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中缅边境,是一个拥有多种少数民族的地区,傣、景颇、德昂、阿昌、傈僳是当地人数较多的几个少数民族。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差异导致了不同少数民族服饰各具特色。德宏州境内德昂族约有1.44万人,占全国德昂族。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简介

德昂族古歌《达古达楞格来标》叙述了德昂族起源,并由德昂族民间歌手一代一代往下传。在德昂族的民间传说中,流行最广的要数《芦笙哀调》,它记述了德昂族古代有个叫做“昆撒乐”的男青年与女青年“欧比木”相爱,遭到贪财的女方父母的反对,昆撤乐为了寻找金钱出走,欧比木则被其父母赶到地边草棚里居住,当昆撒乐外出归来时,欧比木已被豹子咬死的爱情悲剧。追求婚姻自主的青年们,为谴责贪财的人和纪念这对情侣,把他们的不幸编成诗歌演唱,把它谱成芦笙曲调吹奏。这个血的教训对德昂族的婚姻自主有着积极的影响,直至今日,德昂族婚姻的缔结,基本上都是青年男女自己作主。

德昂族是云南独有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于云南西南部,其中70%的人口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市,梁河、盈江、瑞丽、陇川等县;保山地区的保山市,临沧地区的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永德县。思茅地区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也有少量分布。潞西市的三台山和镇康县的军赛两地是德昂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其他则与景颇、汉、傈僳、佤等民族分寨而居,其中有少数村寨间杂在坝区傣族村落之间。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

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婉蜒伸展于德宏、临沧等地,德昂族就分布在这两山脉的群山之中。这里森林密布,牧场宽广,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广阔前景。在深山密林中,栖息着虎、豹、熊、鹿、麂子、野猪等数十种野生动物。这里具有夏无酷暑、冬无飞雪、无霜期长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特点。一般年平均温度坝区为22℃,山区为19.5℃左右,年降雨量约为1500毫米,80%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10月,尤以7月、8月为多,气候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由于气候湿热,雨量充沛,不论是低山、缓坡或平坝,土质都很肥沃,自然条件甚为优越,是一个宜农、宜牧、宜居住的美丽之乡。

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属于云南的土著民族。德昂语分布雷、若马、纳盎三种方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支。部分人会讲汉语、傣语和景颇语,通用傣文和汉文。每万人口中拥有大学生16人,高中生101人,初中生429人,小学生2810人。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人口为1.54万人,1998年有1.7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0.13%。

德昂族有自己的宗教节日,其中“进法”、“出洼”、“做摆”和“烧白柴”较为隆重。“进洼”和“出洼”期间,要到佛寺拜佛3天。此外,中青年男子还要汇聚一起集体舞蹈,并有象脚鼓、铓锣、钹、竹笛、芦笙和小三弦等乐器伴奏。舞时由肩挂象脚鼓的青年带头击鼓起舞,敲铓锣者次之,其他尾随于后绕圆圈而舞;舞姿纯朴,动作优美。“进洼”时还唱一种叫做“别杆朵”的歌曲。歌词主要是陈述德昂族的历史渊源并祈求粮食丰收等。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有文身习俗,一般在手背、大腿和胸部刺以虎、鹿、乌、花草等动植物图案或傣文经咒。德昂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其中一部分来源于德昂族自己用傣文记载的经书,而大部分是口头流传保存下来的。这些民间文学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有神话、传说、史诗、故事,也有诗歌、寓言、笑话、谚语。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德昂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创造才能,表现了他们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是我国丰富的民间文学宝库中一宗宝贵的文学遗产。

关于德昂族服饰相关的内容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关注。

相关阅读:哥伦比亚冲锋衣价格

本文标题:德昂族服饰-德昂族服饰特点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548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