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各民族过年习俗-中国各族人民元旦习俗

发布时间:2018-02-02 所属栏目:状物作文

一 : 中国各族人民元旦习俗

比比读小说网比比读小说网

二 : 中国各地过年习俗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www.61k.com]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三 : 中国民俗——过年

  王安石的《元日》里有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又过年了!春节将要来临了,大家都忙里忙外的,连小孩也要帮大人干活,大人们每天都在准备着过年用的,吃的,玩的,连小孩也不能闲,每天都在家里啃瓜子,看电视。专门给大人添乱,即使这样年还是来临了。

  除夕是我们最值得庆贺的时候,因为今天除了特殊原因外,一般情况下,所有的子女,父母都会吃团圆饭的,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会说一年中发生的所有有趣的事情,一年中的所有收获,还有说说下一年的生活目标。吃过团圆饭,所有的人都坐在客厅里,大人们在打麻将,而我们这些读书人会在一起对别人诉说着自己在学习中的趣事。“嘭!彭!彭!"窗外五颜六色的,哦!原来是每年必要的节目开始了——放鞭炮,每家每户都点燃自己准备的节目——烟花!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希望今年所有的同学们一起努力吧!用一个好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六年级:蒋兴

四 : 中秋节黑板报:中国各民族中秋节过法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福建浦城

  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

  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民间

  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

  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无锡

  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吉安

  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茂源

  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

  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北方各省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五 : 中国各民族年俗大观(一)

压年饭 中国各民族年俗大观(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兔年春节的脚步声已然临近,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最热烈、最隆重的节日。中华民族,是1个有着五16个民族的古老大家庭,由于地域广大,社会历史各异,发展进程不同,各民族的过年习俗异彩纷呈,不尽相同。那么,中国的各个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是如何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欢度春节的呢?

蒙古族的辞岁酒

呵呵,一丁身在内蒙古,就从内蒙古的主体民族——蒙古族的辞岁酒说起。过春节,蒙古族人民称作“过大年”,由于蒙汉杂居,民族融合,所以,从称谓到习俗,同汉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节前,人们要制作非常传统、漂亮的蒙古袍,备下当年生长的公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清扫蒙古包,购置各种节日饰品、用具。

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吹拉弹唱,祝福新年。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传统的说法,要多吃多喝一些,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就象征着来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们敬“辞岁酒”,围着火档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同时,主妇捧出用黄油、红糖、白面混合烙出的大圆饼,也叫新年饼,每人吃一口,意思是全家团团圆圆,永不分离,永远过着甜甜蜜蜜的快乐生活。然后,玩“嘎拉卡”,1种用羊骨做的棋类,还要听艺人们说书,通宵不眠,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初一,开始祭天、拜年。家里除留一两位老年人招待客人外,其余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提银壶奶茶,端着奶食品,来到附近的敖包上,将供品撒进点燃的火堆里,然后叩头祈求上天恩赐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接着是晚辈向长辈叩拜,壮年人用小幅绸子、青年人则用色泽鲜艳的长条绸子叩拜,长辈手捧哈达,祝福吉祥并赐给晚辈们食物和钱。各项喜庆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之后。

藏族的跳神节

藏历新年是藏族同胞传统的盛大节日。

初一这一天,妇女们起得特别早,争先恐后地去背“吉祥水”,祈愿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然后,每户人家都要将染上色彩的青稞、麦穗,插在用酥油和青稞制作的糕点上面,来预祝新的一年的丰收。

西藏城镇郊外有很多“林卡”(公园),过年时,全家老少,有时还约上亲友去那里游玩野餐,叫做“耍林卡”。青年男女新年时还会聚在一起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同时,借机寻找各自的情人。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都要上演人们喜爱的藏戏传统节目,有的地方还要举办跑马射箭、摔跤比赛等。

壮族的压年饭、打鼓榔

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壮族群众叫做“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有亮,人们就起床了,穿上新衣服,燃放炮竹,喜迎新年。妇女们都争着去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了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春节期间,壮乡村寨还要举行耍龙、舞狮、演戏、踢毽子、闹春牛、唱山歌等文体活动,尤其是打鼓榔舞最为盛行。

回族的开斋节

回族的年节长达1个月。在斋月期内,每天日出后直到日落前夕,一般是不吃什么食物。各种动物形状的食品,被作为祭祀家神和天神的祭品。同时,还要邀请亲友们,欢聚共饮“咂酒”,一齐跳“锅庄”,恭贺佳节。

苗族的斗牛、打年鼓

苗族人民过年,主要活动有斗牛、赛马、跳芦笙、游方等。斗牛时,往往有一、二千人甚至五六千人前来观看。斗牛结束后,还要举行“打年鼓”活动,他们把事先向各户凑集来的糯米酒抬到场地中央,众人一面喝酒,一面踩着鼓点或和着芦笙的旋律翩翩起舞,一面击鼓传花,每当鼓声一停,花在谁手里,谁就要唱歌。

彝族的摔跤、赛马

春节期间,人们身穿盛装,成群结队到野外聚餐、赛马等。其中以摔跤场上最为热闹。摔跤,彝语叫“吉格”,摔三次跤为一避,有桃、绊、蹩、蹦、转身、进胯、抱、摔等动作,具有斗智斗法的摔跤,不时博得全场观众惊噓的喝彩和热烈的掌声。

布依族的挑水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一些地区。除夕之夜,全家老小要围坐在火炉旁边,开始通宵达旦的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奔向河边挑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

满族的挂旗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的打侗年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1种“打侗年”(又称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项活动类似于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快、热烈。

这种活动一般是由2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如果甲村去乙村打侗年,那么,乙村的芦笙等乐队在村边迎接。见面后,乙队先吹奏欢迎曲调,甲队再吹奏见礼调,然后列队进入村子,宰牲摆宴,纵情狂欢。

瑶族的耕作戏、斗牛

瑶族同胞,到了初一这天,从四面八方相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由三人分别扮演牛、扶犁的农夫、扛锄的农夫,边歌边舞,以此欢庆农业丰收。

演“耕作戏”时,春牛在场地上做出各种逗人喜爱的动作,引起一阵又一阵的欢声笑语。按照当地习俗,谁能在这一天摸到春牛的眉心,谁就象征着最幸福。居住在黔贵边境的瑶族同胞,每逢春节,便预选出更肥壮的牯牛,大家共同饲养,到了斗牛时,将牛角用布包扎。为了便于控制,还要在牛后脚上绑缚长布。周边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会早早地赶来,观看精彩的斗牛表演。

白族的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1种叫做“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这棵竹子就会蹦上天空百十米高,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这项活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反映了白族同胞勇敢、刚毅的性格,深受白族同胞的喜爱。

土家族的问树、摆手堂

除夕,土家族有问树的习惯。吃过年夜饭之后,伢儿们便提着纸灯,吆三喝四地前往寨里去做“打公鸡”的娱乐活动,而大人们则用废纸剪成的纸钱贴在果树上,这时,男主人拿着一把斧子,敲着树干问:

“今年你结不结果?”

躲在果树背后的人应声回答:“结果!”

主人又问:“结的果壮实不壮实?”

“壮实!”

“不落果吗?”

“不落果!”

在答复满意之后,男主人才愉快地回去,预示着一年风调雨顺,丰收在望!

傣族的泼水节、丢包

分布在云南省的傣族同胞,每年四月二十或二十一日谷雨节气那天,太阳进入金牛宫,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浇去身上的旧年尘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后来,出于旅游工作的需要,“泼水节”会定期举行,让旅游的人们分享泼水节的快乐。笔者也曾有幸参加过这样的泼水活动,男女老幼,尽情泼洒,其乐融融。

在春节期间,姑娘和小伙子们各排列成一队,相距五十米,各选出首领,站在界线内互相抛接“丢包”,也叫“抛球”。凡是接不住或抛出界线者为输。包内装有一市斤重的谷糠或柿籽,五寸见方的包包,系有彩绳,是美好爱情的象征。

黎族的年饭、围猎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美酒佳肴,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还要唱“贺年歌”。

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活动,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分给第1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份,过路的人如果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当然,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和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视,这样的围猎习俗早已成为了历史,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傈僳族的赛诗会

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正月过年,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打靶比赛。正月里还有1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活动,就是“赛诗会”。老歌手们一边品尝着醇香的水酒,一边切磋或传授古诗名调,青年男女在恋歌中传情相爱。

高山族的围炉、吃长年菜

全家人在大年夜里,包括雇佣者,要一齐围坐在放着火锅的大圆桌子前聚餐。参加围炉的人,都要品尝水酒和菜肴,以图吉利。

在春节期间,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芥菜”,是1种茎与叶子较长,稍有苦辣味道的菜,吃“长年菜”,预示着寿命长。有的人把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寓意着长生不老。

拉祜族的沐浴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洁,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家人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并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此酬谢它们一年来与主人的默契合作,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雅美族的头发舞

台湾兰屿岛上的雅美族妇女,大都留着长长的头发,并且梳成1个别具风格的“髻”。每逢新年佳节,他们便在村寨草坪上翩翩起舞,将长发披放下来,随着鼓乐,有节奏地把头发抛前甩后,一扬一落,令人叹为观止。据说,跳这种头发舞,有感恩父母,祝福长辈长寿的意思。

景颇族的坦丁、木闹

春节期间,居住在云南省的景颇族同胞,喜欢举办打靶比赛。他们把这项活动称为“坦丁”。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开始,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来回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把荷包打落下来,姑娘们就把水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来。荷包里一般装有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的珠子。有的是象征着吉祥,有的是表达爱情,有的是取笑捉弄小伙子的。打靶时,人们都围着射手,每当有人打中,就会掌声雷动,煞是热闹。

到夜幕降临时,男女青年又在欢快的节拍中载歌载舞。这是1种群众性的歌舞娱乐活动,叫“木闹”。小伙子们挥舞长刀,姑娘们执着五颜六色的扇子或小手帕;老年人背着织有民族图案的“筒帕”,手举盛满米酒的竹筒,纷纷从各处赶到“木闹”场上,围成1个个圆形圈子,伴着快乐的锣鼓声和象脚鼓点的节拍,又唱又跳,直到兴尽才慢慢散去。

达斡尔族的黑灰日、年年高

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洗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达斡尔族还有抹黑的习俗。他们把正月十六日定为“黑灰日”。当天早上,青年人都在手上擦上黑锅灰,彼此争相向对方的脸上涂抹,年轻的姑娘和媳妇们往往被小伙子们抹得黑乎乎的。抹锅灰,据说是象征着快乐与健康。

仫佬族的走坡

主要分布在广西的仫佬族同胞,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男女青年3个一群,5个一伙,选择好地方后,就掏出手帕,做好准备。几个男青年看见女青年从对面路上走来,就摇摇手中的手帕,女的看见男青年在摇动手帕,就会停下来,男青年便开始唱歌。男的唱完后,女青年也摇动手帕答礼对唱。

在国家禁猎之前,老人们还喜欢相约几个伙伴上山打猎,特别注意选择容易获得猎物的地方,以期满载而归,象征着新春吉祥,一年顺利。

鄂伦春族的抹黑脸

居住在东北的鄂伦春族的同胞却用另1种方式度过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除夕,要给家族及近亲的长辈们斟酒叩头,享受美味佳肴,一般彻夜不眠,谓之“守岁”。他们还要拿1个桦皮盒或者铁盒,绕马圈数次,并不停地喊着叫马的声音:“木合,木合”。

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分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辈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这一习俗,与达斡尔族的“黑灰日”相类似,只是鄂伦春族的抹黑脸还加了几条禁忌,比如:儿子和儿媳不得与爸爸互抹,哥哥与弟媳也(www.61k.com]不准互抹,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可以说,每1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和这个民族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它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紧密相联的,而且,随着民族的融合,民族的发展进步,许多习俗已经成为记忆,甚至成为传说,同时,也许会有许多旧的习俗被一些新的习俗所取代,这里面既有他合理性的一面,或者说进步的一面,也有他非合理性的一面,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些应该继承的东西丢掉了,给人留下了些许遗憾。

因此,笔者以为,在我们这个拥有五16个民族的大家庭里,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各自原有的习俗,展示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风采,这既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也是保持中华民族绚丽多彩,勃勃生机的客观要求,愿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本文标题:中国各民族过年习俗-中国各族人民元旦习俗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312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