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要求的近义词-按要求写词句。(1)写出三个“拿”的近义词。

发布时间:2018-03-25 所属栏目:求同存异的近义词

一 : 按要求写词句。(1)写出三个“拿”的近义词。

61阅读/ www.61k.net

按要求写词句。
(1)写出三个“拿”的近义词。

(2)写出三个描写风霜雨露的四字词语。

(3)写出一两句惜别母校的话。

(4)写一个你熟悉的商品广告。

(5)写出(埃及)迈哈福慈《平民史诗》中的一句名言。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小考真题

(1)抓 拎 提
(2)粉妆玉砌 冰天雪地 银装素裹
(3)感谢你母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们的梦想从这里起飞!
(4)“非常可乐”:非常可乐,非常选择!“爱立信”:理解就是沟通。
(5)正直是道德之本。
(答案不唯一)



考点:

考点名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近义词。意义相近的词语,如:
“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与“干枯”“宽敞”与“宽阔”。
“近义词”的近义词:同义词。和词语意义相反的是“反义词”。
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叫反义词。如:美丽——丑陋 谦虚——骄傲

同义词、近义词辨析
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1.意义方面:
(1)词义程度的轻重:不少近义词所表示的事物在概念上差不多,但程度上有轻重的分别。如:信任、相信,相信是认为正确或确信而不怀疑,程度轻。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程度较深。
(2)词义的着重点:诡辩与狡辩同是无理强辩,但诡辩重在“诡”,即欺诈、怪异,即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误辩护。“狡辩”则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错误的言行进行辩护。
(3)词义范围的大小:开垦、开辟都有开发的意思,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以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之上加以扩充,两者词义的范围较小;开辟着重指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4)词义使用的对象:有些词尽管意义相近,但是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情况。领略与领会都有理解、体会、认识的意思,但前者着重指情感上的体验、欣赏,可以连接“风味”“风光”等。而后者着重指理性上的了解、体会,适用于抽象的事物,可以连接“内容”、“道理”等。

2.色彩方面:
(1)感情色彩不同: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动是个中性词,鼓舞是褒义词,煽动是贬义词。
(2)语体色彩不同。语体色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书面语和口语上。

3.从用法上:
(1)从词语的搭配上:如交流和交换,交流多偏重于虚的事物,交换多偏重于实的东西。
(2)从语法功能上辨析:公然、公开,公然只能当状语。公开可以充当状语、谓语、定语等。

常见近义词列举:
观──看 寒──冷 舟──船 暖──热
鸣──叫 入──进 归──回 遥──远
瞅──看 藏──躲 绝──尽 叫──喊
望──看 看──瞧 铺──展 去──往
来回──往返 立刻──马上 赶快──赶紧
突然──忽然 寒冷──严寒 坚决──果断
恐惊──恐惧 暗香──幽香 荒芜──荒凉
得意──自得 听见──闻声 农夫──农民
慈祥──慈爱 飞翔──翱翔 详细──具体
每天──天天 赛过──胜过 好像──似乎
闻名──著名 满意──满足 新居──新房
捕获──捕捉 海疆──海域 天涯──天边
结实──坚固 遇到──碰到 轻巧──轻便
整齐──整洁 证明──证实 评比──评选
注意──注重 供应──供给 辛苦──辛劳
认识──熟悉 预报──预告 舒畅──愉快
立刻──连忙 突然──忽然 四周──四面
精彩──出色 笨重──粗笨 直立──竖立
听从──服从 绝技──特技 附近──四周
惊叹──赞叹 柔美──优美 洒脱──潇洒
疾驰──奔驰 奇丽──秀丽 淘气──调皮
著名──闻名 震惊──震动 预测──猜测
特殊──特别 小扣──轻敲 相宜──适宜
毕竟──究竟 陶醉──沉醉 苏醒──清醒
恬静──舒适 寄居──借居 恐惧──惧怕
轻微──稍微 仍旧──仍然 清晰──清楚
哀求──请求 贵重──珍贵 挺秀──挺拔
抚摸──抚摩 特别──特殊 依赖──依靠
纯熟──熟练 幽静──清幽 陌生──生疏
安顿──安置 挽救──拯救 天涯──天
颤动──颤抖 自在──安闲 打扮──妆扮
管理──治理 判断──判定 捕获──捕捉
温和──暖和 惊奇──惊异 简朴──简单
增援──支援 关键──要害 疲劳──疲惫
惊疑──惊奇 审视──审阅 愣住──停住
眺望──远望 防备──防御 抵挡──抵抗
挖苦──讥讽 疑惑──迷惑 夸耀──炫耀
轻蔑──轻视 强盛──强大 侮辱──欺侮
严肃──严厉 清澈──清亮 打扰──打搅
形状──外形 悄悄──静静 温和──温顺
暴躁──急躁 灌溉──浇灌 淹没──沉没
冲毁──冲垮 灾害──灾难 胜负──胜败
气愤──生气 告别──离别 如果──假如
准备──预备 耀眼──刺眼 光芒──光线
美丽──漂亮 洁白──雪白 惊奇──惊异
中央──中心 宽阔──宽广 矗立──耸立
优美──美丽 新颖──新奇 庄严──庄重
挣脱──摆脱 常常──经常 敏捷──灵敏
摇晃──摇摆 立刻──立即 抵抗──反抗
周围──四周 舒服──舒适 笑容──笑脸
茂盛──繁茂 长处──优点 诚实──老实
注意──留意 高兴──兴奋 打碎──打坏
用心──专心 著名──有名 准确──正确
训练──练习 严肃──严厉 容易──轻易
智慧──聪明 气魄──气势 雄伟──宏伟
凝结──凝聚 偶尔──偶然 舒展──伸展
生机──生气 掠过──擦过 奇特──奇异
安谧──静谧 温暖──暖和 战役──战争
情谊──友谊 刚强──坚强 侦探──侦察
看守──看管 焦急──焦虑 崎岖──坎坷
温和──温顺 劫难──灾难 防备──预防
无端──无故 祭祀──祭奠 允许──答应
希奇──希罕 家景──家境 严峻──严重
思索──思考 镇定──镇静 严峻──严肃
糟蹋──糟践 奇怪──希奇 掌握──把握
犹如──如同 徐徐──渐渐 凝视──注视
环游──周游 模仿──模拟 吓唬──恐吓
疲倦──倦怠 惬意──舒服 兴趣──爱好
痛快──愉快 继承──继续 赏给──赐给
挚友──好友 感触──感慨 寻常──平常
信奉──信仰 宣布──公布 相称──相当
违背──违反 惊讶──惊奇 赠送──赠予
充满──布满 特殊──非凡 海内──国内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纤尘不染──一尘不染 无边无涯──无边无际
迷迷糊糊──模模糊糊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常见反义词列举:
大──小 多──少 上──下 左──右
前──后 冷──热 高──低 进──退
黑──白 天──地 男──女 里──外
死──活 公──私 快──慢 矛──盾
宽──窄 强──弱 轻──重 缓──急
松──紧 好──坏 美──丑 善──恶
是──非 闲──忙 来──去 分──合
存──亡 动──静 浓──淡 偏──正
饥──饱 爱──恨 升──降 开──关
始──终 胖──瘦 迎──送 盈──亏
真──假 虚──实 有──无 雅──俗
是──否 稀──密 粗──细 东──西
巧──拙 恩──怨 新──旧 正──邪
通──堵 止──行 古──今 张──弛
曲──直 亮──暗 亲──疏 收──放
输──赢 逆──顺 苦──甜 忠──奸
纵──横 得──失 南──北 薄──厚
哭──笑 文──武 推──拉 问──答
主──仆 买──卖 深──浅 聚──散
干──湿 彼──此 生──熟 单──双
首──末 你──我 敌──有 警──匪
盛──衰 胜──败 加──减 软──硬
阴──阳 顺──逆 反──正 祸──福
信──疑 错──对 藏──露 老──少
断──续 钝──锐 浓──淡 雌──雄
醒──睡 止──行 咸──淡 正──歪

名副其实──名不副实 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风平浪静──狂风恶浪
迷迷糊糊──清清楚楚 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赏心悦目──触目惊心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 力倦神疲──精力充沛
万马奔腾──无声无息 暖暖和和──冷冷清清
吞吞吐吐──干干脆脆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别具一格──普普通通 熙熙攘攘──冷冷清清
心惊肉跳──镇定自如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一朝一夕──日久天长 悔过自新──执迷不悟
群策群力──孤掌难鸣 废寝忘食──饱食终日
沸沸扬扬──鸦雀无声 翻来覆去──简单明了
吵吵嚷嚷──冷冷清清 唇枪舌剑──心平气和
粗制滥造──精雕细刻 安居乐业──颠沛流离
正常──异常 非凡──平凡 特别──一般
扫兴──高兴 轻蔑──敬重 开心──苦闷
寻常──异常 违背──遵循 怀疑──相信
强盛──衰败 尊重──侮辱 激烈──平静
嘈杂──寂静 美丽──丑陋 信奉──背弃
失信──守信 率领──追随 退化──进化
凝结──溶解 伟大──渺小 聚拢──分散
增添──减少 活泼──呆板 鲜艳──暗淡
严寒──酷暑 安谧──嘈杂 温暖──凉爽
柔和──严厉 拒绝──同意 清醒──糊涂
荒芜──耕种 清晰──浑浊 坚强──软弱
微云──浓云 纯熟──生疏 陌生──熟悉
平坦──崎岖 光滑──粗糙 慎重──随便
喜欢──厌恶 痛快──难受 幽静──喧闹
崎岖──平坦 刚强──软弱 慌忙──镇定
熟识──生疏 伶俐──笨拙 怕羞──大方
镇定──慌张 团结──分裂 羞涩──大方
严寒──炎热 洒脱──拘谨 明朗──阴沉
沉重──轻盈 迂回──径直 清澈──浑浊
脆弱──坚强 饱满──干瘪 衰弱──强健
犹豫──坚定 丰收──歉收 复杂──简单
淡妆──浓抹 相宜──不宜 自在──拘束
平常──奇特 勤劳──懒惰 喜欢──讨厌
密集──稀疏 胜利──失败 挺进──撤退
宽敞──狭窄 倾斜──竖直 闻名──无名
认识──陌生 有趣──乏味 舒畅──苦闷
结束──开始 紧张──轻松 整齐──纷乱
安全──危险 撒谎──诚实 慈祥──凶恶
可爱──可恶 紧张──轻松 仔细──粗心
附近──远方 赞许──反对 淡水──咸水
高兴──难过 飞快──缓慢 精彩──平淡
笨重──轻便 紧张──松弛 有趣──乏味
听从──违抗 诚实──虚伪 承认──否认
高兴──伤心 起劲──没劲 简单──复杂
容易──困难 熟练──生疏 准确──错误
温和──严厉 暴躁──温和 近处──远处
气愤──欢喜 粗心──细心 美丽──丑陋
洁白──乌黑 高兴──痛苦 宽阔──狭窄
新款──陈旧 兴旺──衰败 团结──分裂
敏捷──迟钝 危险──安全 常常──偶尔
幼稚──老练 含糊──清楚 严重──轻微
茂密──稀疏 光明──黑暗 微弱──强大
杰出──平庸 恶劣──良好 灿烂──暗淡
特殊──普通 异常──平常 简陋──豪华
诚意──假意 理屈──理直 拒绝──接受
惩罚──奖励 迟延──提前 示弱──逞强
好心──恶意 破碎──完整 酥软──坚硬
炎热──寒冷 诚实──撒谎 仔细──马虎
聪明──愚笨 空虚──充实 伶俐──笨拙
狭窄──宽阔 晦暗──明亮 勇敢──懦弱
宽容──严格 表扬──批评 一向──偶尔
善良──凶恶 寂静──热闹 聪明──愚笨
穷苦──富裕 精致──粗糙 健康──虚弱
忧虑──放心 糟糕──精彩 潮湿──干燥
喜欢──讨厌 危险──安全 寂寞──喧闹
奴隶──主人 紧张──松弛 统一──分裂
繁荣──衰败 精致──粗糙 权利──义务

近义词使用技巧:
语中的近义词,如同满园的鲜花,五彩纷呈,香气各异,只要精心选用,恰当布局,就能充分表达思想感情,使文章生辉。
精心选用近义词,可以用同样的概念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恩格斯在悼念马克思时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叶圣陶的《春联儿》这样写:“老俞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听信邻舍妇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有一天就死了。”
唐弢悼念高尔基又是这样写:“1936年6月18日,世界大文豪,新社会的创造和拥护者,出身于劳动阶级的作家马克辛·高尔基,在莫斯科逝世了。”
上面各例同样表达生命的终止,用词各不相同。马克思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又是恩格斯的朋友,所以恩格斯选用了含蓄委婉又符合死者特点的词语:“停止思想”、“睡着了”。叶圣陶写老俞的小儿子,用了一般说法“死”,表达客观发生的情况,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而在悼念高尔基时,唐弢选用富有庄重色彩的褒义词“逝世”,表达了对死者的尊敬、热爱和深切的悼念。
自然,“死”的近义词许多。有的富有口语色彩,其中有的含有褒义,带有惋惜之情,例如:老了、走了、光荣了、去见马克思了;有的含有贬义,带有憎恶之情,例如:断气、挺腿、完蛋、翘辫子、见阎王。有的富有书面语色彩,也有褒贬义分,例如,含褒义的有:逝世、去世、谢世、长逝、永别、殉职、殉国、牺牲等;含贬义的有:毙命、丧命、暴卒等。有的语词只能用在皇帝诸侯身上如:薨、崩、驾崩、宾天等;有的只能用在僧人身上,如:、涅盘、坐化、圆寂;如用上道士身上升天,得道,成仙了等。
可见,近义词十分丰富,要使表情达意十分贴切恰当,不能不精心选用。考点名称:文史常识文学常识包括:
1、语文知识:重要作家作品、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
2、生活常识、社会常识。

小学生应掌握的文史常识:
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
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韩愈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及“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高度赞美李白的诗歌艺术。
杜甫《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的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及“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写的是蜀相诸葛亮。

2.宋词一般分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 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当时流传有:柳郎(柳永)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3.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皆‘ 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
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补充:明清小说。)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
骈文也称四六文,兴于南北朝,盛于唐宋。代表作:刘勰《文心雕龙》、王勃《滕王阁序》。

4.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5. 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 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 诗鬼李贺, 诗囚孟郊和贾岛, 诗豪刘禹锡。
唐诗中风格迥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
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6.至圣:孔子(圣人)
亚圣:孟子
书圣:王羲之.晋
画圣:吴道子.唐
诗圣:杜甫
词圣:苏轼
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唐
药圣:李时珍
医圣:张仲景.东汉
草圣:张旭.唐
药王:孙思邈.唐
田园诗人:陶渊明.晋
诗歌之父:屈原.战国
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7.古诗名句中点字成金的事例: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
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即推敲典故的来历。

8.《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9.《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藏族叙事诗《格萨尔王传》我国最长的史诗.
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代表作有《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部新诗集。

10.法国--凡尔赛宫
英国--白金汉宫
俄国--克里姆林宫
中国--故宫

11.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1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3.《唐诗三百首》编著蘅塘退士,清代人,原名孙洙,与夫人徐兰英一起编选,共选入310首诗。
民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14.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
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15.我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五十) 花甲(六十) 古稀(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

17.“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的说法缘自明代茅坤编定的一本书《唐宋八大家文钞》。

18.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之,而古今之能事毕矣。”
(“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苏轼对杜甫的诗、韩愈的文、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画,评价极高。
苏轼,字瞻,号东坡居士。是稀有的全才,诗、词、文、书、画无不精妙。开创豪放词派。

19.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写了三位名人: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代表作《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和《月光曲》等。
双耳失聪对于一个作曲家是多么残酷的打击, 但他不向厄运低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家,世界最伟大雕塑家之一。与达·芬奇,拉斐尔并列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作品有著名的雕塑《大卫》。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泰斗。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作品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0.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 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 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21.鲁迅:“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流传于世仅八十回,后四十回由高鄂补写。
《红楼梦》,堪称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时称“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现在已成了一门“红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很多的诗词。并在第四十八回借香菱之口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作了精采的评论,认为诗中“直”、“圆”两字精妙,将大漠景色写得异常鲜明。第五十回中 , 王熙风这样的俗人也可以说出“一夜间北风紧”这诗般的句子。

22.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其它人物还有冬妮亚、朱赫来、丽达等。

23.苏联作家高耳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24.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水浒传》元·施耐庵,作品人物有“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
《三国演义》元·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

25.名著心血知多少?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锲而不舍、呕心沥血,才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名著。
司马迁《史记》15年 班固《汉书》25年 王充《论衡》31年 许慎《说文解字》22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19年 沈括《梦溪笔谈》9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27年
蒲松龄《聊斋志异》20年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34年
宋应星《开工天物》20年 曹雪芹《红楼梦》10年 孔尚任《桃花扇》15年
达尔文《物种起源》20年 歌德《浮士德》60年

26.世界著名童话作家
丹麦作家安徒生,作品《海的女儿》《丑小鸭》.
德国作家格林兄弟,作品《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

27.律诗分为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尾联(七、八句)。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28.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9.古代四大美人:西施(沉鱼)西施浣沙、王昭君(落雁)昭君出塞、杨玉环(闭月)贵妃醉酒、貂蝉(羞花)貂蝉拜月。

30.古称“三教九流”
三教指儒、道、佛三教。
九流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十家指在上述九流的基础上再加上小说家。

31.爱国诗人陆游是我国历史上留下诗篇最多的诗人,流传诗有九千多首篇。

32. 句子从语气和用途上分,陈述句、感叹句、祁使句、疑问句。

33.中国历史朝代:三黄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东本晋,南北隋唐和五代,南宋之后元明清。

34.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是: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35.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城著名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与山西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
文学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五行:金木水土火。
古代四艺:琴、棋、书、画。
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印度。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母亲节:每年的五月第二个星期日。
父亲节:每年的六月第三个星期日。

中国作家作品:
(一)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主要作品为《论语 》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
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8.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9·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0·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1《故国策》33篇《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出于此书。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
12·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58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原赋》等赋《过秦论》等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3.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14·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15·班固,字孟坚,"班马"之一。主要作品为《汉书》《苏武传》出于此。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16·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情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凌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7·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8、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19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20·陈寿,字承祚。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隆中对》出于此。
21·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22·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23·范晔,著《后汉书》《乐羊子妻》、《张衡传》等出于此。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24·刘义庆,袭封临川王。主要作品为《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周处》《陈太丘与友人期》等出于此书。属笔记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铁事,与 "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25·刘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主要作品为《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26·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五)唐
27·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8·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29·王之涣,字季陵。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30·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31·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3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为《王右巫集》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3·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34·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跳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3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36·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为《岑嘉州诗集》。
37·盂郊,字东野。与贾岛并称,著名苦吟诗人。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为《孟东野诗集》。:郊寒岛瘦"。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38·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溢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掘弃南北朝以来的骄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39·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40·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41·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使,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门《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42·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李鬼才。
43·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4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绣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45·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与其父李碾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六)宋
46·范仲淹,字希文,溢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
47·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为《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有《乐章集》传世。大量创制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48·晏殊,字同叔,溢元献。主要作品为《浣溪沙》《蝶恋花》等,存《珠玉词》《曼元献遗文》。尤擅小令,风调闲雅,气象富贵。
49·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溢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50·苏询,字明允,号老泉。"八大家"之一,与子拭、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国论》出于此)。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
51·曾巩,字子固,溢文定。南丰人,又称南丰先生。"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元丰类稿》(以年号命名)。
52·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溢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乡贯临川,集为《王临川集况》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53司马光,字君实,封温国公,溢文正,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史界"两司马。之一。主要作品为主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泥水之战》皆出于此。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上自战国下至五代计1362年的史实。史书"双璧"之一。
54·沈括,字存中。晚年居梦溪园。主要作品为《梦溪笔谈》,《采草药》《雁荡山》《活板》出于此。
55·苏拭,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溢文忠。"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蔡囊、黄庭坚、米蒂并称"宋四家"。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宋代最伟大的文人。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豪放词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56苏辙,字子由,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栾城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考点名称:成语成语:
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特点:
1、成语是我国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2、一般为四个字,也有不规则的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这种比较少。
3、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
①正确书写。
②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从而正确地使用。
③弄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不同成语列举
一、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万象更新 抱头鼠窜 鸡鸣狗盗 千军万马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
如鱼得水 鸟语花香 为虎作伥 黔驴技穷 画龙点睛 抱头鼠窜 虎背熊腰 守株待兔
鹤发童颜 狗急跳墙 鼠目寸光 盲人摸象 画蛇添足

二、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 鹬蚌相争 蚕食鲸吞 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心猿意马 狼吞虎咽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兔死狐悲 鸡犬不宁

三、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胸无点墨 头重脚轻 手足轻深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耳闻目睹 头破血流 眉清目秀 袖手傍观 口出不逊 手疾眼快

四、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积蚊成雷 蟾宫折挂
蜻蜓点水 螳臂挡车 蛛丝马迹 蚕食鲸吞

五、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六、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
千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由此及彼 天经地义 弄假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

七、多字格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手无缚鸡之力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宁为鸡首,无为牛后一年之计在于春天时地利人和 急来抱佛脚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解铃还须系铃人 化干戈为玉帛 习惯成自然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三人行必有我师 九牛二虎之力 久旱逢干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不可貌相

八、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
千钧一发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十万火急 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

九、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嬉皮笑脸

十、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澜 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十一、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
春光明媚 万紫千红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春色满圆
春意盎然 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百花齐放 和风细雨

十二、“想”的成语
苦苦地想(苦思冥想) 静静地想(静思默想) 想得周全(深思熟虑)
想得混乱(胡思乱想) 想得厉害(浮想联翩) 想得很多(左思右想)
想得荒唐(痴心妄想) 想得离奇(异想天开) 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十三、“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人才多(人才济济)
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
困难多(千辛万苦)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
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花样多(五花八门)

十四、带有“看”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望而生畏 察言观色 一视同仁 一览无余
高瞻远瞩 坐井观天 举世瞩目 管中窥豹 左顾右盼

十五、带有“龙”字的成语
生龙活虎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画龙点睛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十六、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鹬蚌相争 刻舟求剑 鹏程万里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抱薪救火

十七、源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安步当车 暗渡陈仓 按图索骥 程门立雪 班门弄斧 兵不厌诈 三顾茅庐

十八、首尾同字的成语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 天外有天 痛定思痛 数不胜数
人外有人 防不胜防 忍无可忍 闻所未闻 举不胜举

十九、带有鸟类名称的成语
欢呼雀跃 鸦雀无声 鹏程万里 一箭双雕 风声鹤唳 鹤发鸡皮
鹤发童颜 鹤立鸡群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二十、成语接龙(“不”字开头)
不耻下问 问道于盲 盲人瞎马 马到成功 功败垂成 成人之美
美不胜收 收回成命 命中注定 定时炸弹 弹尽粮绝 绝无仅有
有机可乘 乘机而入 入木三分 分秒必争 争权夺利 利欲熏心
心安理得 得意洋洋

二十一、成语之最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一落千丈)落差最大的瀑布。(一字千金)最贵的稿酬。
(一本万利)最赚钱的生意。(一手遮天)最大的手。   (一毛不拔)最吝啬的人。
(一步登天)最长的脚。  (一日千里)跑得最快的马。 (一尘不染)最干净的地方。
(一掷千金)最浪费的行为。(一文不值)最便宜的东西。 (一身是胆)胆最大的人。
(千钧一发)最危险的时候。(羊肠小道)最狭窄的路。  (一目十行)最快的阅读。
(天涯海角)最远的地方。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顶天立地)最高的个子。
(十全十美)最完美的东西。(无可救药)最重的疾病。  (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晴天霹雳)最反常的天气。(度日如年)最长的日子。  (一柱擎天)最长的棍子。
(气吞山河)最大的嘴。  (一步登天)最长的腿。   (顶天立地)最高的人。
(轻如鸿毛)最小的人。  (无孔不入)最尖的针。   (一言九鼎)最重的话。
(金玉良言)最贵重的话。 (一览无余)最宽的视野。  (脱胎换骨)最大的手术。
(包罗万象)最大的气量。 (天壤之别)最大的差异。  (天翻地覆)最大的变化。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取之不尽)最多的资源。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度日如年)最长的一天。  (无边无际)最大的地方。

二十二、反义成语
爱财如命——挥金如土 异口同声——众说纷纭 爱不释手——弃若敝屐
半途而废——坚持不懈 一丝不苟——粗枝大叶 博古通今——坐井观天
高瞻远瞩——鼠目寸光 寂然无声——鸦雀无声

二十三、近义成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熙熙攘攘——熙来攘往; 博古通今——博古知今
东倒西歪——东扶西倒; 不名一钱——一贫如洗

二十四、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
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一日三秋
一步登天 千钧一发 不毛之地 不计其数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二十五、三字俗语类
(变色龙)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笑面虎)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地头蛇)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替罪羊)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闻、知识不广的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千里马)得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二十六、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
观者如云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爱财如命 稳如泰山 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如雷贯耳 守口如瓶 浩如烟海 高手如林

二十七、数字成语
一唱一和 一呼百应 一干二净 一举两得 一落千丈 一模一样 一暴十寒 一日千里
一五一十 一心一意 两面三刀 三长两短 三番五次 三三两两 三头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门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颠八倒 七零八落 七拼八凑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
八面玲珑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十马九稳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百孔千疮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千变万化 千差万别 千军万马 千山万水 千丝万缕 千辛万苦 千言万语
千真万确 千锤百炼 千方百计 千奇百怪 千姿百态 千钧一发 千虑一得 千虑一失
千篇一律 万水千山 万无一失 万众一心 万紫千红 万死一生

二十八、描写友情的成语: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同甘共苦 关怀备注 心心相印 海誓山盟 拔刀相助 亲密无间

二十九、描写花的成语: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昨日黄花 春花秋月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三十、描写山的成语:
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山穷水尽 大好山河 刀山火海 地动山摇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峰峦雄伟 漫山遍野 江山如画 锦绣山河

三十一、描写颜色的成语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姹紫嫣红 五光十色 青红皂白 绿水青山 翠色欲流

三十二、表示稀少的成语
不可多得 凤毛麟角 九牛一毛 绝无仅有 空前绝后 寥寥无几 寥若晨星 宁缺毋滥
前所未有 屈指可数 三三两两 铁树开花 微乎其微 一麟半爪 一丝一毫 百里挑一
沧海一粟 千古绝唱

三十三、描写热闹繁华的成语
摩肩接踵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纷至沓来 花花世界 举袖为云 挥汗如雨 人山人海
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 震耳欲聋 座无虚席

三十四、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无奇不有 无穷无尽 无所不包 丰富多彩
五花八门 眼花缭乱 洋洋大观 一应俱全 应有尽有 应接不暇 比比皆是 星罗棋布
不可计数 层出不穷 绰绰有余 多多益善 多如牛毛 俯拾皆市 举不胜举 漫山遍野

三十五、含有“云”字的成语
九霄云外 腾云驾雾 壮志凌云 风云变幻 风起云涌 行云流水
风卷残云 浮云蔽日 孤云野鹤 烘云托月 过眼云烟 烟消云散

三十六、含有“雨”字的成语
大雨倾盆 血雨腥风 风雨交加 风调雨顺 枪林弹雨 风雨同舟 风雨无阻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满城风雨 滂沱大雨 春风化雨 风雨飘摇 斜风细雨

三十七、含有“水”字的成语
水流湍急 水平如镜 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 水滴石穿
滴水不漏 杯水车薪 洪水猛兽 流水无情 水乳交融

三十八、描写说的成语
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真心诚意 故弄玄虚 侃侃而谈 滔滔不绝 闲言碎语
虚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词 唠唠叨叨 自圆其说
振振有辞 肆无忌惮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三十九、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弱不禁风
鹤发童颜 眉清目秀 和蔼可亲 心慈面善 张牙舞爪 愁眉苦脸 冰清玉洁 蓬头垢面
雍容华贵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老态龙钟 虎背熊腰 如花似玉 容光焕发 其貌不扬
落落大方 骨瘦如柴 大腹便便 面黄肌瘦

四十、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四十一、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四十二、描写骄傲的成语
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自傲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自鸣得意 自我陶醉 自命不凡 目空一切 惟我独尊 自高自大

四十三、描写谦虚的成语
不骄不躁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慎言谨行

四十四、描写学习的成语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学而不倦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披荆斩棘

四十五、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舍死忘生 肝胆相照 克己奉公 一丝不苟 两袖清风 见礼忘义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四十六、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小学常用成语集锦:
一、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冰清玉洁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 临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二、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融会贯通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出类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广益  举一反三 才华横溢

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 斗志昂扬

四、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  眉飞色舞  喜笑颜开  神采奕奕  欣喜若狂   
喜出望外  垂头丧气  无动于衷  勃然大怒 呆若木鸡

五、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伶牙俐齿   
语惊四座  娓娓而谈  妙语连珠  口若悬河 出口成章

六、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铁杵成针  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  四面楚歌  
负荆请罪  精忠报国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七、描写人物动作:
走马观花  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  手舞足蹈  促膝谈心 
前俯后仰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后继  张牙舞爪

八、描写人间情谊:
恩重如山  深情厚谊  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  血浓于水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赤诚相待  肝胆相照  生死相依

九、说明知事晓理方面:
循序渐进  日积月累  温故知新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学无止境  学海无涯  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  开卷有益

十、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小学生励志成语故事:
一、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

映雪囊(náng)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读)

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借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凿壁偷光)

以荻画地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二、教你做人的成语故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西汉时期,有一个着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由此流传下来。

囫囵吞枣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读后:我们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就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狗猛酒酸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来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的确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卖不出去的原因。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家养的狗太凶猛了的缘故。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高兴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着发酸变质啊。”您看,一匹恶狗看门,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门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个国家让坏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门,其后果必然是忠奸颠倒,社会腐败,百姓遭殃。

居安思危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提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这个成语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着,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着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

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三、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四、有关爱国的成语故事

赤心报国

【解释】: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汉典Zdic.net —

【出处】:《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以身殉国

【解释】: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汉典Zdic.net —

【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示例】: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上。◎朱自清《论气节》

为国捐躯

【解释】: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汉典Zdic.net --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忧国忘家

【解释】: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汉典Zdic.net

【出处】:《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示例】:~,用意深远,所谓朝之耆德老成人者。◎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

精忠报国

【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汉典Zdic.net —

【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示例】: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四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五、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曾子杀猪

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

六、谦虚的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的意思: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不耻下问。

【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纳头便拜】纳头;低头。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形容人谦虚有礼貌。
【一谦四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引玉之砖】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谦谦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考点名称:辨析解释词义,辨析解释字义

词义,字义的解释与辨析即是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理解词义的主要方法:
每个词都表示一定的意思,即词义。
1、查字典或词典解释字词;
2、分解组合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
如“健美”,“健”是“健康”,“美”是“优美”,合起来就是“健康而优美”。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字义辨析:
1、黯然、暗然、岸然:
“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2、爱护、爱戴:
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3、安详、慈祥、祥和:
“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4、安静、宁静:
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5、安置、安排:
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B
1、必须、必需:
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
(2)加强命令语气;
(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2、表率、表帅:
“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
“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3、报道、报导:
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 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
4、暴发、爆发:
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
(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
(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5、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
“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
“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
“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
“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6、辨别、辨认、辨析:
“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辨析”指辨别分析。
7、表示、显示、显露:
“表示”
(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
(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
“显示”明显地表现;
“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8、边疆、边境:
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
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边界: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9、不详、不祥:
前者指不详细、不清楚;
后者指不细说。后者指不吉利。
10、不止、不只:
前者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
后者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11、报复、抱负:
前者指对别人反击。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12、不齿、不耻:
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13、不肖、不孝:
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4、编辑、编撰、编纂: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指编纂、编写。
“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15、变换、变幻:
前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16、把戏、伎俩:
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17、颁布、公布:
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
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18、抱怨、报怨:
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
后者指向别人报仇。
19、辨(辩)正、辨(辩)证:
“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
“辨证”指辨析考证。
20、摈弃、摒弃:
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
“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
“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

C
1、沉重、繁重:
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2、刹那、霎那:
前者形容极短的时间,后者指瞬间。
3、斥责、叱责:
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
“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
“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4、驰马、马驰:
从前,有个人骑马到乡下去。路下,马受到惊吓,突然狂奔起来,把行人撞成了重伤。于是伤者的家属向县衙告状。县官要骑马人写答辩状。骑马人在答辩状上写了自己“驰马伤人”。他写完后向一位朋友请教。朋友问清了情况,提笔将“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他说:“‘驰马伤人’的主要责任在你,而“马驰伤人”的主要责任却在马不在人。”结果,本应重判的骑马人,却因一处妙改而得到了轻判。“驰马”和“马驰”,只颠倒了一下词序,意思却大不一样。
5、呈现、浮现:
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
“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
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
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
“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
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6、嘲笑、讥笑:
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
“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
“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7、查看、察看:
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8、处罚、惩罚:
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9、沉思、深思、寻思、神思:
“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
“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
“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神思”指精神、心绪。
10、才能、才华:
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
后者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11、篡改、窜改:
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曲解;
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
12、处世、处事:
前者指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指处理事务。
13、查核、察核:
前者指检查核对(帐目);后者指对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14、查访、察访:
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后者指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15、草率、轻率:
前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16、常(成)规、陈规:
前者指久已通行的规则(不带贬义);后者指不实用的旧规章。
17、筹划、筹备:
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18、陈设、摆设:
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19、传诵、传颂:
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
20、船、船只:
前者表具体的,后者表概括的。
21、查阅、查验:
前者指(把书刊、文件等)找出来阅读有关的部分;后者指检查 是否真实。
22、常、长:“常”有以下几个义项:
(1).一般、普通,如“常识、常事“等;
(2).经常、固定不变的,如”常备不懈、常客、常量等;
(3).常常、时常,如“常来常往、常见面“等。”
“常”和“常常”都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但“常常”在证据上比“常”要强,而且否定式多用“不常”,极少用“不常常”,例如多说“他不常来”,很少说“他不常常来”。
“时常”强调有一些时候常发生,较多用于口语,如“近来他时常发病”。
“经常”和“常常”“时常”区别不大,可以通用;但有时指较长时间接连地、比较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强调一贯性,如“由于经常锻炼,他身体棒极了”。这时则多少有点不同。
另外,“经常”除作副词外,有时还有形容词 意义,如“经常的工作、经常性”等,这跟“常常、时常”的区别就更明显了。
“长”本义是“长”,又可指长度;指距离远,如”源远流长、长途跋涉“”等;时间长,如“长夜、长寿”等;再引申一步,可指永远,如“长逝、长眠、长生不老”;还表示长处、擅长,如“特长、一技之长、长于技击”。因为“常”和“长”同音,有时不注意可能混用,如有人把“语重心长”和“长年累月”的“长”误 写作“常”。又因为“长”有经常的意思,也有人把“细水长流”误 写成“细水常流”。

D
1、哆嗦、颤抖: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惦记、思念:前者指(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语;
后者指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多用于书面语。
3、陡峭、峻峭:前者侧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后者侧重于山势的高而险。
4、电讯、电信:前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的消息;后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消息的通讯方法。
5、独立、独力:前者指不依靠别人;后者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
6、典雅、高雅: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7、抵制、抵御: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后者指抵挡、抵抗。
8、对于、关于:
都是介词,前者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后者指
(1)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状语;
(2)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定语,后面要加“的”。
注意:表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有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
“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可以单独作标题,用“对于”组成的介宾,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识。
9、戴、带:
“戴”作动词的一个意思是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帽子、戴红花、戴袖章”。引申出来了有关的词如“戴高帽子、戴绿帽子”。“不共戴天”的“戴天”是头顶着天,“戴罪立功”的“戴罪”是顶着、承担着罪名。“戴孝”是身穿孝服、臂缠黑纱等表示哀悼,也常常写作“带孝”。在实际运用中,说“带孝”或“带着孝”更为常见。因为有的人并不一定作“戴孝”的穿着,只是一定的期间里很多方面有所节制而已。
10、度过、渡过:
“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为“由此到彼”,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等。
而“度”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由此到彼”、“过”的意思,但专指时间,如度日、欢度春节、度假、虚度光阴等。
不过,在文言文中,“度”有时也通“渡”;如《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隔绝,虏军岂能飞度?”
而“渡”却不能通“度”,二者是混淆不得的。
11、到、倒:为了避免混淆,特别要注意这几点。
(1) “倒霉”,也作“倒楣”,里面的“倒”不用“到”。
(2) 副词“到底”跟“进行到底”里都是用“到”,如“你到底去不去、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
(3) 副词表示跟意料相反的“倒”,不能写成“到”。如“这样一来倒省事了、听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我倒要听听”。
(4) 副词表示让步、转折的“倒”,不能写成“到”。例如:“我有倒有,可是不在身边。”“学倒学过,可是早忘了。”
(5) 表示催促、追问的副词“倒”,不能写成“到”。如“你倒快唱呀、你倒会不会呀”。这里的“倒”是“倒是”的意思,不是“到底”的意思。以上几句中的“倒”都可以说成“倒是”。

E
1、而后、尔后:
都是连词,常用于书面语言。而后: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尔后:从此以后,此后。“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2、恩惠、恩赐:
前者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后者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3、偶然、偶尔:
前者指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后者指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常)。

F
1、幅、副:
都作量词,“幅”是巾旁,跟巾帛、呢绒等有关,因此用来形容布匹、面料的宽度,如幅面、单幅、宽幅。有时泛指宽度,如:幅度、幅员。“幅”用作量词时,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
“副”的意思是居第二位,属辅助性的,如副业、副官、副产品。当它作量词时,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全副武装;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
2、发奋、发愤:
“奋”本义指鸟振翅飞翔,后来引申为振作、鼓动。 “愤”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功能上,“发奋”可以说“奋发”,而“发愤”则不能说“愤发”。
3、抚养、扶养:
都有“供养”之意。前者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4、发现、发明:
前者词义侧重于找到,后者词义侧重于创造。
5、法制、法治:

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6、复员、复原: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
7、风气、风俗、风尚:“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
“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
“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8、妨害、妨碍:前者指有害于事物发展(程度重);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
9、肤浅、浮浅:前者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后者指浅薄。
10、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告诉、传达到有关部门(多用于对上级);
“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11、富裕、富余:前者指财物充足;后者指足够而有剩余。
12、赋予、付与:前者指(上对下)交给,是特殊用法;后者指拿出、交给,是一般用法。
13、废除、废黜、解除:“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
“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废除特权;
“解除”指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等)。
14、凡响、反响:“凡响”指平凡的音乐;
“反响”指事物所引起的回响,反应。
15、负心、腹心:前者指背弃情谊(多指转移爱情);
后者指(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2)比喻极亲近的人(3)比喻诚意。
16、抚育、哺育、抚恤:
“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
“哺育”指喂养,比喻培育;
“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牺牲或残废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17、分辨、分辩:
“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
而“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

G
1、改进、改善:
搭配对象不同,前者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
后者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2、沟通、勾通: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者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3、公然、公开:前者指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
后者指(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4、关注、关照:前者指关心重视;后者指关心照顾。
5、灌注、贯注:前者指用液体浇灌;后者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6、光临、惠顾:前者是敬词,称宾客的来到;后者是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7、工夫、功夫:前者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后者指本领、造诣,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8、贯穿、贯串:前者指穿过、通过(较具体的事物);后者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9、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过渡句”决不能用“度”。
10、给予、给以:前者是书面语,也作“给与”,后者所带宾语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并且多为抽象事物.
11、聒(guō)噪、鼓噪:“聒噪”是方言,指声音杂乱,吵闹;“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张声势,今泛指喧嚷。
12、观察、观测:前者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后者指(1)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观察并测度(情况),如:观测敌情。
13、国事、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
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却不一定,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14、功效、工效: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的效率。

H
1、化装、化妆:
“化装”有两个意思:
(1)假扮;
(2)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
“化妆”的含义:
(1)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该词义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
(2)指生活化妆,有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丽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装扮,后者侧重于打扮。
2、含糊(含胡)、模糊(模胡):
前者指(1)不明确、不清晰;(2)不认真、马虎;(3)示弱(多用于否定)。
后者指(1)不分明、不清楚;(2)混淆。
3、侯、候:“侯”,可以指统属于天子的国君,秦汉以后,
“侯”也指仅次于王的爵位;古时士大夫间也常以“侯”作为尊称,“侯”相当于今天的“君”。
“候”一般指“等候”“等待”,也可指“问好”,还可指随时变化的情状,如“时候”“气候”“火候”等。
4、痕迹、踪迹:前者指(1)物体留下的印记;(2)残存的迹象。后者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重在行动后留下的。
5、合计、核计:前者指(1)盘算,商量;(2)合在一起计算。后者指核算(成本)。
6、焕发、激发:前者指(1)光彩四射;(2)振作。后者指刺激使兴奋。
7、荒芜、荒废:前者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后者指(1)该种而没有耕种;(2)荒疏(学业等);(3)不利用,浪费(时间)。

J
1、拣、捡:
使用范围不同,“拣”字有两种解释:
(1)挑选、选择,如拣良种、拣菜、挑肥拣瘦等;
(2)拾取,如拣破烂、拣到一只皮包等。
“捡”字只有一种解释:拾取。当“拣”是“拾取”的意思时,这两个字是通用的。
2、坚苦、艰苦:
“坚”有坚固、坚定、坚决的意思,在“坚苦”中取“坚定”之意,“坚苦”就是“坚忍刻苦”。所以,“坚苦”一般喻指一个人在非常困难的环境或条件下,坚守岗位或坚持学习的坚强意志;
而“艰苦”专指环境或条件状况不好,如环境艰苦,条件艰苦等。前者指坚忍刻苦(主观精神),后者指坚难困苦(客观实际)。
3、艰辛、艰难:
前者强调办事的艰难而辛苦;后者强调事物或行为的困难。
4、决、绝:
“决”作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用在“不”“无”“非”“没有”等否定词前面,表示坚决否定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例外、决非长久之计、决没有好下场等。
“绝”作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用在“无”“非”“不”等否定词的前面,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如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绝大多数、技艺绝高、绝顶聪明。
“决”和“绝”用法的区别,在于“决”强调坚决,而“绝”强调完全、绝对,表达的意思有差异,不能混淆。比如,决不动摇、决不等闲视之,本意应该是“坚决”的意思,所以用“绝”就不行。绝无次品、绝无恶意,本意是“绝对”的意思,所以用“决”就错了。
5、究竟、毕竟:
都含有到底的意思。
“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 “究竟”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
“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表示肯定语气时,
“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同“究竟”“毕竟”词义相近的词有“到底”“终归”“终究”。
6、精密、周密:
都是形容词,都有紧密、细密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精密”侧重于“精”,意为“精确细密”,多指研究或制作的精确程度。
而“周密”侧重于“周”,形容做事周到、全面、细密。
7、截止、截至:
“截止” 是动词,不带宾语但可带补语,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
而“截至” 一般作介词,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过程。
“截止”读jié zhǐ;
“截至”读jié zhi。比如:展览会闭幕日期,也就是“截止”日期,若中间统计人数,就只能写“截至”某日,参观人数有多少。
8、局面、场面:
前者范围大较抽象,后者范围小较具体。
9、交流、交换:
前者强调双方的共同参与,后者强调互换,另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交换(礼物)。
10、聚歼、歼灭:
前者指把敌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强调包围;后者指消灭敌人,属一般用法。
11、尽管、无论:
前者作连词时,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转折的连词呼应;后者是连词,表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12、节制、节支:前者指(1)指挥管辖;(2)限制或控制。后者指节约开支费用。
13、节余、结余:侧重点不同,前者是因节约而剩下,后者是结算后剩下。
14、间接、简捷:前者指通过第三者发生关系,跟“直接”相对;后者指直截了当,也作简截。
15、聚集、聚积:前者指集合,凑在一起;后者指一点一滴地凑集,重在聚集的过程。
16、精练、精炼、简练:
“精练”指文章、说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
“精炼”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
同“精练”。“简练”指措辞简要、精练。
17、鉴赏、欣赏:前者指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后者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18、惊愕、惊骇、惊恐、惊吓、惊讶:
“惊愕”<书>吃惊而发愣;
“惊骇” <书>惊慌害怕;“惊恐”惊慌恐惧;
“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19、经历、阅历:
前者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是动词。
后者指(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较常用作名词。
20、激动、感动:
前者指(1)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2)使感情冲动;(3)激荡。
后者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21、检查、检察、监察:
“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
“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
“监察”指监督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个人。
22、教诲、教训:
前者是褒义词,(书)教训、教导;
后者是中性词,(1)教导训诫(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23、辣手、棘手:
前者指手段厉害或毒辣;后者指形容事情难办。
24、界限、界线:
前者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限度,尽头等;后者指分界的线(具体的)。
25、急躁、暴躁:
前者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1)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2)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行动。
后者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
26、激奋、激愤(激忿):
前者指激动振奋;后者指激动而愤怒。

K
1、考察、考查:前者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或细致深刻的观察;后者和“检查”差不多,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动、行为)。
2、克服、克复: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后者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3、开辟、开拓:前者指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后者指开辟、扩展(从小到大)。
4、宽慰、安慰:前者指宽解、安慰;后者指心情安适(或用作使动)。
5、困苦、痛苦:前者指生活上艰难痛苦;后者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L
1、里程、历程:“里程”指(1)路程;(2)发展的过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
2、连接、联接:
都是动词。但“连接”更有使动意义。从方式上看,“连接”重在“衔接”,就是互相接连在一起,而且连接的方式具体明确。
“联结”重在“结合”,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这种联系是比较抽象的。
从涉及的对象上来看,“连接”的两个事物,一般都是具体可感的;而“联结”所涉及的事物,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笼统的。
3、流传、留传:前者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者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4、流畅、流淌:前者指流利、通畅;后者指液体流动。
5、流逝、流泻:
前者表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强调水平流动且一去不复返;
后者表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一样,强调竖直方向的流动状态。
6、滥用、乱用:前者指过多的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后者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
7、临近、邻近:前者指时间靠近;后者指地方靠近。
8、列席、出席:前者指参与会议而无发言权;后者指参加会议。
9、黎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军事用语。
10、力行、厉行:前者指努力实践;后者指严格实行。
11、留恋、流连、留连、流离: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流连”同“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流离”(书)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12、连续、持续:前者指一个接一个;后者指延续不断,强调事物出现的绵延性。
13、聆听、倾听、谛听:“聆听”指(书面语)听。“倾听”指细心的听取。“谛听”指仔细听。
14、履行、执行:前者指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后者指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
15、利用、运用、应用、使用:
“利用”(1)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2)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应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
“使用”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
16、刻画、刻划: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错外,一般都应写成“刻画”。

M
1、漠视、忽视:都有“不注意”的意思,前者强调冷淡地对待;后者强调不重视。
2、谋取、牟取:有感情色彩之别。前者为中性词,指设法取得;后者往往含贬义,指谋取(名利)。
3、面市、面世:前者指一般商品上市;后者指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
4、摸索、探索:前者指寻找(方向、方法、经验);后者指多方寻找答案,解决疑问。
5、弥补、填补:
都有“把不够的部分填足”的意思,
“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填补”常与空缺、亏空、缺额搭配。(添补:补充用具、衣物等)
6、名声、名气:
“名声”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
“名气”与“名声”相同,但用于口语。
7、名义、名誉:
“名义”指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
“名誉” 个人或集体的名声,多指赠给的名义,含尊重意。
8、蔑视、鄙视、藐视:都有“轻视,小看”之意,但程度一个比一个深。(“轻视”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N
1、脑袋、头颅: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年轻、年青:
跟“年老”相对,都是形容词,有“年纪小”的意思。
“年轻”:
(1)年纪不大,多指10岁到20多岁之间;
(2)与他人比较,年龄比他人小;
(3)“年轻”可引申为有精神,有活力;
(4)指开创的时间不长(可用于人或事物)。
“年青” 只用于人:
(1)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2)指人外表、长相不老。
3、努力、竭力:前者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词义轻,后者指尽全力去做,词义重。

P
1、破坏、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2、品位、品味:前者指文学、艺术、作品等所达到的水平;后者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3、批评、批判:
前者指(1)指出优缺点(2)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轻。
后者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词义重。
4、赔偿、补偿:前者指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后者指抵消损耗,补足欠款。
5、品尝、咀嚼:
前者指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
后者指(1)用牙齿磨碎食物(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6、评价、评介:前者指评定价值的高低;后者指评论介绍。
7、彷徨(旁皇)、徘徊:
前者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后者指(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豫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8、平定、评定:前者指(1)平稳安定(2)平息叛乱等;后者指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

Q
1、情义、情意、情谊:
意义相近,都是指人的感情而言的。
比较而言,“情义”使用的范围最小,“情意”和“情谊”一般可以互换,只是“情谊”的使用范围要比“情意”大。
“情义”多指亲属、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所指的范围多限定在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之间,一般不用于单位和单位、国家和国家之间。
“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它所指的范围要比“情义”大,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如:情意绵绵),又可指人(个体)对国家的感情,还可以表示“情分”(如:礼物不多,但也是一点情意)。
“情谊”多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切、爱护、照顾、帮助的感情,彼此之间不一定非要认识;
情谊”也可以表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三者均可拆开来使用,如:有情有义、无情无义、情深意长、深情厚意、深情厚谊。
2、启示、启发:前者表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后者表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3、启示、启事:前者指启发指示;后者指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
4、启用、起用:
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启”,开始使用,后者侧重于“起”,重新任用,有时也泛指提拔任用某人,此外就搭配而言,“启用”多与机关印章或新的设施,设备等搭配,而“起用”多与搭配。
5、驱除、祛除: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宽,后者窄,后者一般只用于疾病、邪祟方面。
6、清净、清静:前者指(1)没有打扰;(2)水清澈。后者指环境安静。
7、情景、情境:“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范围较小;“情境”指境地,范围较大。
8、取消、取缔:前者指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后者指明令取消或禁止。
9、旗帜、旗号:前者指旗子,比喻榜样或模范,有代表性或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学术或政治力量等。
后者指旧时标明军队或将领姓氏的旗子,现用来比喻某种含义(多指借来做坏事)。
10、启发、启迪:前者指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后者指启发开导。
11、祈望、企望:前者指请求希望,有内心祈祷之意;后者指希望,强调恳切性。
12、缺点、缺陷:前者指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后者指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13、权利、权力:
前者与“权益”同,是伴随某种义务而来的,如公民权、*、选举权都是“权利”;
后者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如批准权、用*等都是“权力”。
14、侵犯、侵害:
前者指(1)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2)侵入别国领土;
后者指(1)侵入而伤害(2)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
15、权术、拳术:前者指谋略手段,是贬义词;后者指武术。
16、轻率、草率:前者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后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17、强迫(pò)、强逼(bī):前者指施加压力使服从;后者重在给人以威胁。

R
1、溶解、融解:前者是科技语体,指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后者多用于科技非科技语体,有消失、消散之意。
2、人、家伙:后者含有轻蔑的感情色彩。
3、溶化、熔化、融化:“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二是指冰雪等变成水。
“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变成液体。“融化”与“溶化”的第二个意思相同。

S
1、思绪、心绪:前者指(1)思想的头绪,思路;(2)情绪。后者指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2、势力、实力:前者指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力量;后者指实在的力量,多就军事或经济而言。
3、事例、示例、实例:“事例”名词,指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作例子的事情;
“示例”动词,指举出或做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实例”实际的例子,重在具体的。
4、闪耀、闪烁:前者表光彩耀眼,强调亮度,后者表光亮摇动不定,忽明忽暗,强调动态。
5、事故、事件:就范围大小而言, “事故”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范围较小,较具体。
“事件”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范围较大。(“世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
6、十足、实足:前者指(物品)成色纯或十分充足。后者指数量足数的。
7、熟悉、熟习、熟练:“熟悉”知道得很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习)学习得很熟练。
8、擅长、善于: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9、舒畅、舒坦:前者指开朗愉快或舒服痛快;后者重在心里安定、坦然。
10、收集、搜集:前者指使聚集在一块;后者指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不易得到的东西)。
11、申明、声明:前者指郑重说明;后者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12、声名、盛名:前者指名声,属一般用法;后者指很大的名望。
13、思考、思虑、思索、思量:
“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一般用法;
“思虑”思索考虑,重在考虑;
“思索”思考探求,重在探求;
“思量”(1)考虑(2)<方>想念、记挂。
14、生日、诞辰:人出生的日子,后者多用于所敬重的人。
15、审查、审察:前者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后者指仔细观察。
16、事务、事物;如果指比较具体的事情、事件,要用“事务”;
如果泛指各种物体和现象(不排斥其中包括些事情事件),要用“事物”,如小说反映的事物很复杂。
17、竖起、树起:前者强调的是具体事物;后者指强调的是抽象的事物。
18、竖立、树立:前者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后者指物体垂直立在地面,强调具体事物。
19、实行、施行:前者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后者指(1)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2)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
20、熟练、娴熟:“熟练”工作、动作因常做而有经验;“娴熟”与“熟练”相同,但用于书面语。

T
1、停止、停滞:前者指不再进行;后者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2、头脑、脑袋:词的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头语。
3、团结、结合、勾结:词的感情色彩不同。“团结”为了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褒义词。
“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的联系,中性词。“勾结”为了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互相串通、结合,贬义词。
4、突然、猛然:前者是形容词,可作状语、谓语、定语,后者是副词,作状语。
5、调节、调解、斡旋:“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解”指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斡旋”指(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6、推委(诿)、推脱、推托:
“推委(诿)”指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带宾语)。
“推脱”指推卸(责任等)。
“推托”指借故拒绝。
7、体现、表现、呈现:
“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
“表现”(1)行为或作风中表示出来的(2)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
“呈现”显出、露出。(呈献:把东西或意见等恭敬的送给集体或敬爱的人)
8、通过、经过:前者指以人、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达到某个目的。后者指通过(处所、时间、动作)。
9、体验、体味:前者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后者指仔细体会。
10、推荐、推见:前者指把好的人或事物向组织或个人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后者指从某人或事物中推想出。

W
1、顽强、顽固:
“顽强”指坚强、强硬,表示赞许之意。
“顽固”指(1)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2)立场反动,不肯改变。多含贬义。
2、委屈、委曲:前者指受冤屈;后者指曲折。
用“委曲求全”一词时,可能有受点委屈的意思在内,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
3、威望、威信:前者指声誉和名望(侧重名望)。后者指声威和信誉(侧重信誉)。
4、违反、违犯、违拗:
“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
“违拗”指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

X
1、心里、心理:“心里”,内涵单纯,常表现在外,具体指“胸口内部”,多指在“思想里、头脑里”。
“心理”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的总称,它还常常用来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
“心里”读xīnli,“心理”读xīnli。
2、象、像:
“象”适用于三种情况:
1、作名词用,如“大象”。
2、属于名词性词素,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
3、属于动词性词素,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
“像”适用的三种情况是:
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形象,如“画像”“佛像”等。
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
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义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
3、消失、消逝、消释: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4、薪水、工资:分别是外来语与本民族词。
5、吓唬、恐吓(恫吓):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6、显著、卓著:前者指非常明显;后者指突出地好。
7、需要、须要:
前者指欲望、要求,或相当于“应当”,强调“不可少”。
后者不用于表示欲望、要求,但比“不可少”的意味更重,是“不可不”的意思。
比如“他需要(须要)休息”,但“他有需要”就只能用前者。
8、修养、休养:前者指提高学识、思想水平。后者指体力方面的休息调养。
9、心事、心思、心绪:
“心事”心里盘算的事,多指感到为难的。
“心思”想做某种事的心情;念头。
“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10、辛酸、心酸:词义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生活经历中的痛苦和酸楚,后者侧重于内心的悲伤与难过。
11、细心、悉心:前者指用心细密。后者指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
12、希望、期望、渴望:词义程度一个比一个重。(希冀:<书>希望得到)
13、喧闹、喧嚷、喧扰、喧腾、喧嚣、喧哗:
“喧闹”指喧哗热闹。
“喧嚷”指(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喧扰”指喧嚷扰乱。
“喧腾”指喧闹沸腾。
“喧嚣”指(1)声音杂乱,不清静;(2)叫嚣,喧嚷。
“喧哗”指声音大而杂乱。
14、挟持、胁持:前者指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重在用力量;后者指威胁强迫对方,重在威胁。
15、稀疏、稀少(希少):前者指(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后者指事物出现得少。
16、效率、效力:前者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后者指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
17、限制、限止:前者指规定范围,使不超出;后者指限制、止境,重在制止。
18、效仿、模仿:前者指仿效、效法;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摹仿:与“模仿”相同,但重在描摹书画等)
想象、相象:“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相象”彼此有相同或共同点。
19、显著、卓著、卓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显著”指非常明显;“卓著”指突出的好;“卓越”指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20、显赫、显贵、显达:“显赫”权势等盛大;“显贵”做大官有身份的人;“显达”在官场上地位高而有名声。
21、贤德、贤明、贤能:“贤德”善良的德行;贤惠。“贤明”有才能有见识。“贤能”有道德有才能(“贤良”是书面语)。
22、显要、显耀:“显要”指官职高而权柄大;“显耀”指声誉、势力等著称。
23、贤惠、贤淑:“贤惠”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对人和蔼,也作贤惠;“贤淑”是书面语。
24、心神、心声:“心神”指(1)心思精力(2)精神状态;“心声”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
25、向往、憧憬:前者指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后者指想象向往美好的事物,多指对未来的。

Y
1、云集、聚集:前者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用的是比喻义;后者指集合,凑在一起,一般用法。
2、以至、以致:都是连词,前者表示(1)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前句意思的延伸),相当于“直到”;
(2)前句意思的自然结果。后者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3、勇气、勇敢:词性和功能不同,前者是名词、作主语或宾语,后者是形容词、作谓语或定语。
4、原形、原型:前者指形状、面目;后者指类型、模型。
5、运用、应用:前者指根据事物特性加以利用;后者指使用,直接用生活或生产。
6、允许、容许:前者指许可;后者指许可(书面语,语义重)。
7、应付、周旋:
“应付”指(1)对人对事采取措施(2)敷衍、将就(带宾语);
“周旋”指(1)交际应酬(2)与敌较量,相机而动(否)。
8、严格、严厉:
前者指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
后者指严肃而厉害(要求态度方面)。
9、赢利(盈利)、营利:前者指所得的利润(名词);后者指谋求利润(动词)。
10、谣言、流言:
前者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后者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的话)。
11、臆测、臆度:前者指主观地推断;后者指<书>臆测猜度。
12、约束、规范:前者指限制使不超出范围;后者指使遵守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13、依存、依附:前者指互相依附而存在;后者指附着、依赖、从属。
14、隐(yǐn)蔽、荫(yīn)蔽:前者指借助别的事物来遮掩;后者指(枝叶)遮蔽。
15、引见、引荐:前者指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后者指推荐别人。
16、一律、一概:副词,适用于全体,前者强调无一例外;后者强调没有例外。
17、衣服、衬衫:“衣服” 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18、义气、意气:
前者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重义气、义气千秋”等;
后者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用事、意气风发”等。

Z
1、赞叹、赞扬:前者只有“称赞”之意;后者既有“称赞”之意,又有“表扬”之意。
2、准确、正确:
前者指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与“误差、偏差”相反。
后者指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标准,与“错误”相反。
3、贞洁、贞节:
前者指妇女在节操上没有污点;
后者指(1)坚贞的节操(2)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一种伦理道德。
4、侦察、侦查:
前者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
后者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而进行的活动。
5、追忆、追溯、追索:
“追忆”指回忆。
“追溯、追索”指探索事物的由来。
前者确指,后跟无选择性。后者不确指,后跟有选择性。
6、终止、中止:前者指结束、停止,表示事情全部结束。后者指中途停止,侧重于事情末做完。
7、专程、专诚:前者指专为某事而到某地。后者指特地(心意诚恳)。
8、指责、指摘:前者指责问(可褒可贬)。后者指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9、专长、特长:前者指专门的学问技能、特长。后者指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10、震动、振动:前者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里不平静;后者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
11、震荡、振荡:
前者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
后者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不要把它和“振作、振奋”联系起来,如“山谷震荡、人心震荡”都不可写成“振荡”。
12、震慑、震撼:前者指震动得使人害怕;后者指震动、摇撼。
13、战争、战斗、战事:
“战争”范围大,指民族、国家、阶级、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
“战斗”范围小,一般指具体的武装冲突;
“战事”指有关战争的各种活动。
14、战果、成果、结果、后果、恶果:
“战果”战斗中获得的成果;
“成果”工作或事业上的收获,褒义词;
“结果”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中性词;
“后果”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
“恶果”坏结果或坏的下场。
15、障碍、阻碍:前者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使不能顺利通过,名词;后者指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动词。
16、做客、作客:前者指造访亲朋好友。后者指寄居在异地。
17、拯救、赈济:“拯救”救助;“赈济”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济(灾民)。
18、知觉、直觉:
前者指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比感觉复杂、完整;
后者指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直觉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的,并非一种天赋的认识能力。
19、直接、直截:前者指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跟“间接”相对;后者指(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直截了当,也作直捷。
20、整顿、整饬、整治、整理:
“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或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整饬”(1)使有条理,整顿(2)整齐,有条理;
“整治”为了管束、惩罚、打击等,使之吃苦头;
“整理”上有条理,有秩序。
21、蒸汽、蒸气:前者指水蒸气;后者指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
22、追击、狙击:前者指追赶着攻击;后者指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
23、阻击、阻截:前者指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后者指阻挡,阻拦。
24、蛰居、谪居:前者指<书>象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后者指被贬谪后住在某个地方。
25、资力、资历:前者指财力;后者指资格和经历。
26、肢解、支解:古代割去四肢的酷刑。前者多用本义,后者多用比喻义。
27、着眼、着意:前者指从某个方面观察、考虑;后者侧重于用心。

考点名称:歇后语,谚语,俗语,名言警句,格言

歇后语:
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部分是形象地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说明。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谚语和俗语:
是人们口头上多年流传的通俗简练、含义深刻的的词语。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名言警句:
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格言:
是一个人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
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
如: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小学生常用俗语与谚语列举: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谦受益,满招损。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8.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9.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12.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13.言必行,行必果。
14.吃一堑,长一智。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6.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1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20.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小学生常用谚语:

一、朋友与敌人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邻居好,赛金宝。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二、时间与金钱

不怕慢,就怕站。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浪费时间,等于缩短生命。

三、求知与学艺

无事不登三宝殿。

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四、美好与丑恶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多行不义必自毙。

家丑不可外扬。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五、勤劳与懒惰

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五、学习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

好学深思,心知其义。(多思)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多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多问)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

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多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

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多写)


六、诚实与虚伪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挂羊头,卖狗肉。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猫哭老鼠假慈悲。

当面是个人,转脸是个鬼。


七、谦虚与骄傲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满招损,谦受益。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满瓶不动半瓶摇。

八、礼貌与修养

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喊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事做起。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上梁不正下梁歪。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九、生活哲理

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

办酒容易请客难。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树挪死,人挪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

二 : 求精忠报国的同意词?或者近义词也行?只要是同样的有气魄就行!

求精忠报国的同意词?或者近义词也行?

只要是同样的有气魄就行!


赤胆忠心

铁血丹心

三 : 第五册要求掌握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突然(忽然) 大致(大概)试验(实验) 渐渐(缓缓、慢慢) 创造(发明)不得不(只好) 欣赏(观赏)马上(立即) 鼓励(鼓舞) 依然(仍然)使劲(用力)观察(打量) 似乎(好像) 引人注目(惹人注意) 旅行(旅游) 专门(特地) 研究(钻研) 迎候(等候)骄傲(傲慢)盼望(希望)推测(猜测)
反义词
粗——细、尾——头、张开——合上、顶——底、低——高、诚实——说谎、勇敢——懦弱、失信——守信、异——同、遥远——附近、深——浅、紧——松、沉——浮、内——外、醒——睡、湿——干、嫩——老、强——弱、准确——错误、阻力——动力、超常——失常、迎——送、轻——重、清——浊、上升——下降、黑暗——光明、辽阔——狭窄、横——直、贵——贱、断——连、软——硬、果然——居然、难——易、敌人——朋友、傲慢——谦虚、丑陋——美丽、愚蠢——聪明、普通——特别、窄——宽、淡——浓、仰望——俯视、严寒——炎热、苏醒——昏睡、浪费——节省、清闲——忙碌、参加——退出、紧张——轻松、长处——短处、乱成一团——井井有条、胜利——失败、难过——开心、危险——安全、不假思索——犹豫再三、激动——平静、给予——索取、担心——放心、宽裕——贫困

四 : 按要求写词句。(1)写出三个“拿”的近义词。

按要求写词句。
(1)写出三个“拿”的近义词。

(2)写出三个描写风霜雨露的四字词语。

(3)写出一两句惜别母校的话。

(4)写一个你熟悉的商品广告。

(5)写出(埃及)迈哈福慈《平民史诗》中的一句名言。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小考真题

(1)抓 拎 提
(2)粉妆玉砌 冰天雪地 银装素裹
(3)感谢你母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们的梦想从这里起飞!
(4)“非常可乐”:非常可乐,非常选择!“爱立信”:理解就是沟通。
(5)正直是道德之本。
(答案不唯一)



考点:

考点名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近义词。意义相近的词语,如:
“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与“干枯”“宽敞”与“宽阔”。
“近义词”的近义词:同义词。和词语意义相反的是“反义词”。
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叫反义词。如:美丽——丑陋 谦虚——骄傲

同义词、近义词辨析
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1.意义方面:
(1)词义程度的轻重:不少近义词所表示的事物在概念上差不多,但程度上有轻重的分别。如:信任、相信,相信是认为正确或确信而不怀疑,程度轻。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程度较深。
(2)词义的着重点:诡辩与狡辩同是无理强辩,但诡辩重在“诡”,即欺诈、怪异,即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误辩护。“狡辩”则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错误的言行进行辩护。
(3)词义范围的大小:开垦、开辟都有开发的意思,但开垦指用力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以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开发的基础之上加以扩充,两者词义的范围较小;开辟着重指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较大。
(4)词义使用的对象:有些词尽管意义相近,但是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情况。领略与领会都有理解、体会、认识的意思,但前者着重指情感上的体验、欣赏,可以连接“风味”“风光”等。而后者着重指理性上的了解、体会,适用于抽象的事物,可以连接“内容”、“道理”等。

2.色彩方面:
(1)感情色彩不同: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动是个中性词,鼓舞是褒义词,煽动是贬义词。
(2)语体色彩不同。语体色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书面语和口语上。

3.从用法上:
(1)从词语的搭配上:如交流和交换,交流多偏重于虚的事物,交换多偏重于实的东西。
(2)从语法功能上辨析:公然、公开,公然只能当状语。公开可以充当状语、谓语、定语等。

常见近义词列举:
观──看 寒──冷 舟──船 暖──热
鸣──叫 入──进 归──回 遥──远
瞅──看 藏──躲 绝──尽 叫──喊
望──看 看──瞧 铺──展 去──往
来回──往返 立刻──马上 赶快──赶紧
突然──忽然 寒冷──严寒 坚决──果断
恐惊──恐惧 暗香──幽香 荒芜──荒凉
得意──自得 听见──闻声 农夫──农民
慈祥──慈爱 飞翔──翱翔 详细──具体
每天──天天 赛过──胜过 好像──似乎
闻名──著名 满意──满足 新居──新房
捕获──捕捉 海疆──海域 天涯──天边
结实──坚固 遇到──碰到 轻巧──轻便
整齐──整洁 证明──证实 评比──评选
注意──注重 供应──供给 辛苦──辛劳
认识──熟悉 预报──预告 舒畅──愉快
立刻──连忙 突然──忽然 四周──四面
精彩──出色 笨重──粗笨 直立──竖立
听从──服从 绝技──特技 附近──四周
惊叹──赞叹 柔美──优美 洒脱──潇洒
疾驰──奔驰 奇丽──秀丽 淘气──调皮
著名──闻名 震惊──震动 预测──猜测
特殊──特别 小扣──轻敲 相宜──适宜
毕竟──究竟 陶醉──沉醉 苏醒──清醒
恬静──舒适 寄居──借居 恐惧──惧怕
轻微──稍微 仍旧──仍然 清晰──清楚
哀求──请求 贵重──珍贵 挺秀──挺拔
抚摸──抚摩 特别──特殊 依赖──依靠
纯熟──熟练 幽静──清幽 陌生──生疏
安顿──安置 挽救──拯救 天涯──天
颤动──颤抖 自在──安闲 打扮──妆扮
管理──治理 判断──判定 捕获──捕捉
温和──暖和 惊奇──惊异 简朴──简单
增援──支援 关键──要害 疲劳──疲惫
惊疑──惊奇 审视──审阅 愣住──停住
眺望──远望 防备──防御 抵挡──抵抗
挖苦──讥讽 疑惑──迷惑 夸耀──炫耀
轻蔑──轻视 强盛──强大 侮辱──欺侮
严肃──严厉 清澈──清亮 打扰──打搅
形状──外形 悄悄──静静 温和──温顺
暴躁──急躁 灌溉──浇灌 淹没──沉没
冲毁──冲垮 灾害──灾难 胜负──胜败
气愤──生气 告别──离别 如果──假如
准备──预备 耀眼──刺眼 光芒──光线
美丽──漂亮 洁白──雪白 惊奇──惊异
中央──中心 宽阔──宽广 矗立──耸立
优美──美丽 新颖──新奇 庄严──庄重
挣脱──摆脱 常常──经常 敏捷──灵敏
摇晃──摇摆 立刻──立即 抵抗──反抗
周围──四周 舒服──舒适 笑容──笑脸
茂盛──繁茂 长处──优点 诚实──老实
注意──留意 高兴──兴奋 打碎──打坏
用心──专心 著名──有名 准确──正确
训练──练习 严肃──严厉 容易──轻易
智慧──聪明 气魄──气势 雄伟──宏伟
凝结──凝聚 偶尔──偶然 舒展──伸展
生机──生气 掠过──擦过 奇特──奇异
安谧──静谧 温暖──暖和 战役──战争
情谊──友谊 刚强──坚强 侦探──侦察
看守──看管 焦急──焦虑 崎岖──坎坷
温和──温顺 劫难──灾难 防备──预防
无端──无故 祭祀──祭奠 允许──答应
希奇──希罕 家景──家境 严峻──严重
思索──思考 镇定──镇静 严峻──严肃
糟蹋──糟践 奇怪──希奇 掌握──把握
犹如──如同 徐徐──渐渐 凝视──注视
环游──周游 模仿──模拟 吓唬──恐吓
疲倦──倦怠 惬意──舒服 兴趣──爱好
痛快──愉快 继承──继续 赏给──赐给
挚友──好友 感触──感慨 寻常──平常
信奉──信仰 宣布──公布 相称──相当
违背──违反 惊讶──惊奇 赠送──赠予
充满──布满 特殊──非凡 海内──国内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纤尘不染──一尘不染 无边无涯──无边无际
迷迷糊糊──模模糊糊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常见反义词列举:
大──小 多──少 上──下 左──右
前──后 冷──热 高──低 进──退
黑──白 天──地 男──女 里──外
死──活 公──私 快──慢 矛──盾
宽──窄 强──弱 轻──重 缓──急
松──紧 好──坏 美──丑 善──恶
是──非 闲──忙 来──去 分──合
存──亡 动──静 浓──淡 偏──正
饥──饱 爱──恨 升──降 开──关
始──终 胖──瘦 迎──送 盈──亏
真──假 虚──实 有──无 雅──俗
是──否 稀──密 粗──细 东──西
巧──拙 恩──怨 新──旧 正──邪
通──堵 止──行 古──今 张──弛
曲──直 亮──暗 亲──疏 收──放
输──赢 逆──顺 苦──甜 忠──奸
纵──横 得──失 南──北 薄──厚
哭──笑 文──武 推──拉 问──答
主──仆 买──卖 深──浅 聚──散
干──湿 彼──此 生──熟 单──双
首──末 你──我 敌──有 警──匪
盛──衰 胜──败 加──减 软──硬
阴──阳 顺──逆 反──正 祸──福
信──疑 错──对 藏──露 老──少
断──续 钝──锐 浓──淡 雌──雄
醒──睡 止──行 咸──淡 正──歪

名副其实──名不副实 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风平浪静──狂风恶浪
迷迷糊糊──清清楚楚 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赏心悦目──触目惊心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 力倦神疲──精力充沛
万马奔腾──无声无息 暖暖和和──冷冷清清
吞吞吐吐──干干脆脆 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别具一格──普普通通 熙熙攘攘──冷冷清清
心惊肉跳──镇定自如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一朝一夕──日久天长 悔过自新──执迷不悟
群策群力──孤掌难鸣 废寝忘食──饱食终日
沸沸扬扬──鸦雀无声 翻来覆去──简单明了
吵吵嚷嚷──冷冷清清 唇枪舌剑──心平气和
粗制滥造──精雕细刻 安居乐业──颠沛流离
正常──异常 非凡──平凡 特别──一般
扫兴──高兴 轻蔑──敬重 开心──苦闷
寻常──异常 违背──遵循 怀疑──相信
强盛──衰败 尊重──侮辱 激烈──平静
嘈杂──寂静 美丽──丑陋 信奉──背弃
失信──守信 率领──追随 退化──进化
凝结──溶解 伟大──渺小 聚拢──分散
增添──减少 活泼──呆板 鲜艳──暗淡
严寒──酷暑 安谧──嘈杂 温暖──凉爽
柔和──严厉 拒绝──同意 清醒──糊涂
荒芜──耕种 清晰──浑浊 坚强──软弱
微云──浓云 纯熟──生疏 陌生──熟悉
平坦──崎岖 光滑──粗糙 慎重──随便
喜欢──厌恶 痛快──难受 幽静──喧闹
崎岖──平坦 刚强──软弱 慌忙──镇定
熟识──生疏 伶俐──笨拙 怕羞──大方
镇定──慌张 团结──分裂 羞涩──大方
严寒──炎热 洒脱──拘谨 明朗──阴沉
沉重──轻盈 迂回──径直 清澈──浑浊
脆弱──坚强 饱满──干瘪 衰弱──强健
犹豫──坚定 丰收──歉收 复杂──简单
淡妆──浓抹 相宜──不宜 自在──拘束
平常──奇特 勤劳──懒惰 喜欢──讨厌
密集──稀疏 胜利──失败 挺进──撤退
宽敞──狭窄 倾斜──竖直 闻名──无名
认识──陌生 有趣──乏味 舒畅──苦闷
结束──开始 紧张──轻松 整齐──纷乱
安全──危险 撒谎──诚实 慈祥──凶恶
可爱──可恶 紧张──轻松 仔细──粗心
附近──远方 赞许──反对 淡水──咸水
高兴──难过 飞快──缓慢 精彩──平淡
笨重──轻便 紧张──松弛 有趣──乏味
听从──违抗 诚实──虚伪 承认──否认
高兴──伤心 起劲──没劲 简单──复杂
容易──困难 熟练──生疏 准确──错误
温和──严厉 暴躁──温和 近处──远处
气愤──欢喜 粗心──细心 美丽──丑陋
洁白──乌黑 高兴──痛苦 宽阔──狭窄
新款──陈旧 兴旺──衰败 团结──分裂
敏捷──迟钝 危险──安全 常常──偶尔
幼稚──老练 含糊──清楚 严重──轻微
茂密──稀疏 光明──黑暗 微弱──强大
杰出──平庸 恶劣──良好 灿烂──暗淡
特殊──普通 异常──平常 简陋──豪华
诚意──假意 理屈──理直 拒绝──接受
惩罚──奖励 迟延──提前 示弱──逞强
好心──恶意 破碎──完整 酥软──坚硬
炎热──寒冷 诚实──撒谎 仔细──马虎
聪明──愚笨 空虚──充实 伶俐──笨拙
狭窄──宽阔 晦暗──明亮 勇敢──懦弱
宽容──严格 表扬──批评 一向──偶尔
善良──凶恶 寂静──热闹 聪明──愚笨
穷苦──富裕 精致──粗糙 健康──虚弱
忧虑──放心 糟糕──精彩 潮湿──干燥
喜欢──讨厌 危险──安全 寂寞──喧闹
奴隶──主人 紧张──松弛 统一──分裂
繁荣──衰败 精致──粗糙 权利──义务

近义词使用技巧:
语中的近义词,如同满园的鲜花,五彩纷呈,香气各异,只要精心选用,恰当布局,就能充分表达思想感情,使文章生辉。
精心选用近义词,可以用同样的概念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恩格斯在悼念马克思时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叶圣陶的《春联儿》这样写:“老俞的小儿子胸口害了外症,他娘听信邻舍妇人家的话,没让老俞知道请医生给开了刀,不上有一天就死了。”
唐弢悼念高尔基又是这样写:“1936年6月18日,世界大文豪,新社会的创造和拥护者,出身于劳动阶级的作家马克辛·高尔基,在莫斯科逝世了。”
上面各例同样表达生命的终止,用词各不相同。马克思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又是恩格斯的朋友,所以恩格斯选用了含蓄委婉又符合死者特点的词语:“停止思想”、“睡着了”。叶圣陶写老俞的小儿子,用了一般说法“死”,表达客观发生的情况,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而在悼念高尔基时,唐弢选用富有庄重色彩的褒义词“逝世”,表达了对死者的尊敬、热爱和深切的悼念。
自然,“死”的近义词许多。有的富有口语色彩,其中有的含有褒义,带有惋惜之情,例如:老了、走了、光荣了、去见马克思了;有的含有贬义,带有憎恶之情,例如:断气、挺腿、完蛋、翘辫子、见阎王。有的富有书面语色彩,也有褒贬义分,例如,含褒义的有:逝世、去世、谢世、长逝、永别、殉职、殉国、牺牲等;含贬义的有:毙命、丧命、暴卒等。有的语词只能用在皇帝诸侯身上如:薨、崩、驾崩、宾天等;有的只能用在僧人身上,如:、涅盘、坐化、圆寂;如用上道士身上升天,得道,成仙了等。
可见,近义词十分丰富,要使表情达意十分贴切恰当,不能不精心选用。考点名称:文史常识文学常识包括:
1、语文知识:重要作家作品、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
2、生活常识、社会常识。

小学生应掌握的文史常识:
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
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韩愈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及“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高度赞美李白的诗歌艺术。
杜甫《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的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及“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写的是蜀相诸葛亮。

2.宋词一般分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 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当时流传有:柳郎(柳永)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3.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皆‘ 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
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补充:明清小说。)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
骈文也称四六文,兴于南北朝,盛于唐宋。代表作:刘勰《文心雕龙》、王勃《滕王阁序》。

4.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5. 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 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 诗鬼李贺, 诗囚孟郊和贾岛, 诗豪刘禹锡。
唐诗中风格迥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代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代表。
王昌龄、高适、岑参是边塞诗人代表,白居易、元稹是新乐府运动(即追求语言通俗易懂)诗人代表。

6.至圣:孔子(圣人)
亚圣:孟子
书圣:王羲之.晋
画圣:吴道子.唐
诗圣:杜甫
词圣:苏轼
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唐
药圣:李时珍
医圣:张仲景.东汉
草圣:张旭.唐
药王:孙思邈.唐
田园诗人:陶渊明.晋
诗歌之父:屈原.战国
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7.古诗名句中点字成金的事例: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
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即推敲典故的来历。

8.《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诗经》与《楚辞》并称“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

9.《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高度概括史学、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藏族叙事诗《格萨尔王传》我国最长的史诗.
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代表作有《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部新诗集。

10.法国--凡尔赛宫
英国--白金汉宫
俄国--克里姆林宫
中国--故宫

11.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1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3.《唐诗三百首》编著蘅塘退士,清代人,原名孙洙,与夫人徐兰英一起编选,共选入310首诗。
民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14.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
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15.我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五十) 花甲(六十) 古稀(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

17.“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的说法缘自明代茅坤编定的一本书《唐宋八大家文钞》。

18.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之,而古今之能事毕矣。”
(“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
苏轼对杜甫的诗、韩愈的文、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画,评价极高。
苏轼,字瞻,号东坡居士。是稀有的全才,诗、词、文、书、画无不精妙。开创豪放词派。

19.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写了三位名人: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代表作《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和《月光曲》等。
双耳失聪对于一个作曲家是多么残酷的打击, 但他不向厄运低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家,世界最伟大雕塑家之一。与达·芬奇,拉斐尔并列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坛三杰。作品有著名的雕塑《大卫》。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泰斗。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作品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0.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 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 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21.鲁迅:“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流传于世仅八十回,后四十回由高鄂补写。
《红楼梦》,堪称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时称“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现在已成了一门“红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很多的诗词。并在第四十八回借香菱之口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作了精采的评论,认为诗中“直”、“圆”两字精妙,将大漠景色写得异常鲜明。第五十回中 , 王熙风这样的俗人也可以说出“一夜间北风紧”这诗般的句子。

22.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其它人物还有冬妮亚、朱赫来、丽达等。

23.苏联作家高耳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24.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水浒传》元·施耐庵,作品人物有“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
《三国演义》元·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

25.名著心血知多少?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锲而不舍、呕心沥血,才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名著。
司马迁《史记》15年 班固《汉书》25年 王充《论衡》31年 许慎《说文解字》22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19年 沈括《梦溪笔谈》9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27年
蒲松龄《聊斋志异》20年 徐宏祖《徐霞客游记》34年
宋应星《开工天物》20年 曹雪芹《红楼梦》10年 孔尚任《桃花扇》15年
达尔文《物种起源》20年 歌德《浮士德》60年

26.世界著名童话作家
丹麦作家安徒生,作品《海的女儿》《丑小鸭》.
德国作家格林兄弟,作品《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

27.律诗分为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尾联(七、八句)。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28.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9.古代四大美人:西施(沉鱼)西施浣沙、王昭君(落雁)昭君出塞、杨玉环(闭月)贵妃醉酒、貂蝉(羞花)貂蝉拜月。

30.古称“三教九流”
三教指儒、道、佛三教。
九流指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十家指在上述九流的基础上再加上小说家。

31.爱国诗人陆游是我国历史上留下诗篇最多的诗人,流传诗有九千多首篇。

32. 句子从语气和用途上分,陈述句、感叹句、祁使句、疑问句。

33.中国历史朝代:三黄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东本晋,南北隋唐和五代,南宋之后元明清。

34.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是: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35.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城著名三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江南三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与山西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
文学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五行:金木水土火。
古代四艺:琴、棋、书、画。
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印度。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母亲节:每年的五月第二个星期日。
父亲节:每年的六月第三个星期日。

中国作家作品:
(一)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主要作品为《论语 》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
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8.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9·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0·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1《故国策》33篇《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出于此书。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
12·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主要作品为《新书》58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原赋》等赋《过秦论》等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3.刘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14·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历史散文。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15·班固,字孟坚,"班马"之一。主要作品为《汉书》《苏武传》出于此。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16·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情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凌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7·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8、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19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20·陈寿,字承祚。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隆中对》出于此。
21·干宝,字令升。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22·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23·范晔,著《后汉书》《乐羊子妻》、《张衡传》等出于此。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24·刘义庆,袭封临川王。主要作品为《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周处》《陈太丘与友人期》等出于此书。属笔记小说,记载魏晋人物的言谈铁事,与 "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25·刘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主要作品为《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26·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五)唐
27·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8·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29·王之涣,字季陵。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30·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31·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3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为《王右巫集》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3·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34·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跳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3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36·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为《岑嘉州诗集》。
37·盂郊,字东野。与贾岛并称,著名苦吟诗人。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为《孟东野诗集》。:郊寒岛瘦"。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38·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溢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掘弃南北朝以来的骄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39·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40·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41·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使,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门《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42·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李鬼才。
43·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4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绣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45·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与其父李碾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六)宋
46·范仲淹,字希文,溢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
47·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为《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有《乐章集》传世。大量创制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48·晏殊,字同叔,溢元献。主要作品为《浣溪沙》《蝶恋花》等,存《珠玉词》《曼元献遗文》。尤擅小令,风调闲雅,气象富贵。
49·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溢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50·苏询,字明允,号老泉。"八大家"之一,与子拭、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国论》出于此)。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
51·曾巩,字子固,溢文定。南丰人,又称南丰先生。"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元丰类稿》(以年号命名)。
52·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溢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乡贯临川,集为《王临川集况》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53司马光,字君实,封温国公,溢文正,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史界"两司马。之一。主要作品为主编《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泥水之战》皆出于此。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上自战国下至五代计1362年的史实。史书"双璧"之一。
54·沈括,字存中。晚年居梦溪园。主要作品为《梦溪笔谈》,《采草药》《雁荡山》《活板》出于此。
55·苏拭,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溢文忠。"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蔡囊、黄庭坚、米蒂并称"宋四家"。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宋代最伟大的文人。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豪放词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56苏辙,字子由,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栾城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考点名称:成语成语:
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特点:
1、成语是我国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2、一般为四个字,也有不规则的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这种比较少。
3、学习成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
①正确书写。
②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从而正确地使用。
③弄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不同成语列举
一、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万象更新 抱头鼠窜 鸡鸣狗盗 千军万马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
如鱼得水 鸟语花香 为虎作伥 黔驴技穷 画龙点睛 抱头鼠窜 虎背熊腰 守株待兔
鹤发童颜 狗急跳墙 鼠目寸光 盲人摸象 画蛇添足

二、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 鹬蚌相争 蚕食鲸吞 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心猿意马 狼吞虎咽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兔死狐悲 鸡犬不宁

三、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胸无点墨 头重脚轻 手足轻深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耳闻目睹 头破血流 眉清目秀 袖手傍观 口出不逊 手疾眼快

四、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积蚊成雷 蟾宫折挂
蜻蜓点水 螳臂挡车 蛛丝马迹 蚕食鲸吞

五、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六、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
千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由此及彼 天经地义 弄假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

七、多字格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手无缚鸡之力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宁为鸡首,无为牛后一年之计在于春天时地利人和 急来抱佛脚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解铃还须系铃人 化干戈为玉帛 习惯成自然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三人行必有我师 九牛二虎之力 久旱逢干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不可貌相

八、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
千钧一发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十万火急 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

九、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嬉皮笑脸

十、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澜 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十一、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
春光明媚 万紫千红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春色满圆
春意盎然 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百花齐放 和风细雨

十二、“想”的成语
苦苦地想(苦思冥想) 静静地想(静思默想) 想得周全(深思熟虑)
想得混乱(胡思乱想) 想得厉害(浮想联翩) 想得很多(左思右想)
想得荒唐(痴心妄想) 想得离奇(异想天开) 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十三、“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人才多(人才济济)
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
困难多(千辛万苦)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
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花样多(五花八门)

十四、带有“看”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望而生畏 察言观色 一视同仁 一览无余
高瞻远瞩 坐井观天 举世瞩目 管中窥豹 左顾右盼

十五、带有“龙”字的成语
生龙活虎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画龙点睛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十六、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鹬蚌相争 刻舟求剑 鹏程万里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抱薪救火

十七、源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安步当车 暗渡陈仓 按图索骥 程门立雪 班门弄斧 兵不厌诈 三顾茅庐

十八、首尾同字的成语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 天外有天 痛定思痛 数不胜数
人外有人 防不胜防 忍无可忍 闻所未闻 举不胜举

十九、带有鸟类名称的成语
欢呼雀跃 鸦雀无声 鹏程万里 一箭双雕 风声鹤唳 鹤发鸡皮
鹤发童颜 鹤立鸡群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二十、成语接龙(“不”字开头)
不耻下问 问道于盲 盲人瞎马 马到成功 功败垂成 成人之美
美不胜收 收回成命 命中注定 定时炸弹 弹尽粮绝 绝无仅有
有机可乘 乘机而入 入木三分 分秒必争 争权夺利 利欲熏心
心安理得 得意洋洋

二十一、成语之最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一落千丈)落差最大的瀑布。(一字千金)最贵的稿酬。
(一本万利)最赚钱的生意。(一手遮天)最大的手。   (一毛不拔)最吝啬的人。
(一步登天)最长的脚。  (一日千里)跑得最快的马。 (一尘不染)最干净的地方。
(一掷千金)最浪费的行为。(一文不值)最便宜的东西。 (一身是胆)胆最大的人。
(千钧一发)最危险的时候。(羊肠小道)最狭窄的路。  (一目十行)最快的阅读。
(天涯海角)最远的地方。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顶天立地)最高的个子。
(十全十美)最完美的东西。(无可救药)最重的疾病。  (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晴天霹雳)最反常的天气。(度日如年)最长的日子。  (一柱擎天)最长的棍子。
(气吞山河)最大的嘴。  (一步登天)最长的腿。   (顶天立地)最高的人。
(轻如鸿毛)最小的人。  (无孔不入)最尖的针。   (一言九鼎)最重的话。
(金玉良言)最贵重的话。 (一览无余)最宽的视野。  (脱胎换骨)最大的手术。
(包罗万象)最大的气量。 (天壤之别)最大的差异。  (天翻地覆)最大的变化。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风驰电掣)最快的速度。  (取之不尽)最多的资源。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度日如年)最长的一天。  (无边无际)最大的地方。

二十二、反义成语
爱财如命——挥金如土 异口同声——众说纷纭 爱不释手——弃若敝屐
半途而废——坚持不懈 一丝不苟——粗枝大叶 博古通今——坐井观天
高瞻远瞩——鼠目寸光 寂然无声——鸦雀无声

二十三、近义成语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熙熙攘攘——熙来攘往; 博古通今——博古知今
东倒西歪——东扶西倒; 不名一钱——一贫如洗

二十四、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
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一日三秋
一步登天 千钧一发 不毛之地 不计其数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二十五、三字俗语类
(变色龙)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笑面虎)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地头蛇)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替罪羊)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
(井底蛙)孤陋寡闻、知识不广的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千里马)得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二十六、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
观者如云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爱财如命 稳如泰山 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 冷若冰霜 如雷贯耳 守口如瓶 浩如烟海 高手如林

二十七、数字成语
一唱一和 一呼百应 一干二净 一举两得 一落千丈 一模一样 一暴十寒 一日千里
一五一十 一心一意 两面三刀 三长两短 三番五次 三三两两 三头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四分五裂 四面八方 四通八达 四平八稳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五花八门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颠八倒 七零八落 七拼八凑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
八面玲珑 九死一生 九牛一毛 十马九稳 十全十美 百发百中 百孔千疮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千变万化 千差万别 千军万马 千山万水 千丝万缕 千辛万苦 千言万语
千真万确 千锤百炼 千方百计 千奇百怪 千姿百态 千钧一发 千虑一得 千虑一失
千篇一律 万水千山 万无一失 万众一心 万紫千红 万死一生

二十八、描写友情的成语: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荣辱与共
同甘共苦 关怀备注 心心相印 海誓山盟 拔刀相助 亲密无间

二十九、描写花的成语: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昨日黄花 春花秋月花团锦簇 花枝招展

三十、描写山的成语:
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山穷水尽 大好山河 刀山火海 地动山摇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峰峦雄伟 漫山遍野 江山如画 锦绣山河

三十一、描写颜色的成语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一碧千里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姹紫嫣红 五光十色 青红皂白 绿水青山 翠色欲流

三十二、表示稀少的成语
不可多得 凤毛麟角 九牛一毛 绝无仅有 空前绝后 寥寥无几 寥若晨星 宁缺毋滥
前所未有 屈指可数 三三两两 铁树开花 微乎其微 一麟半爪 一丝一毫 百里挑一
沧海一粟 千古绝唱

三十三、描写热闹繁华的成语
摩肩接踵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纷至沓来 花花世界 举袖为云 挥汗如雨 人山人海
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 震耳欲聋 座无虚席

三十四、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
包罗万象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无奇不有 无穷无尽 无所不包 丰富多彩
五花八门 眼花缭乱 洋洋大观 一应俱全 应有尽有 应接不暇 比比皆是 星罗棋布
不可计数 层出不穷 绰绰有余 多多益善 多如牛毛 俯拾皆市 举不胜举 漫山遍野

三十五、含有“云”字的成语
九霄云外 腾云驾雾 壮志凌云 风云变幻 风起云涌 行云流水
风卷残云 浮云蔽日 孤云野鹤 烘云托月 过眼云烟 烟消云散

三十六、含有“雨”字的成语
大雨倾盆 血雨腥风 风雨交加 风调雨顺 枪林弹雨 风雨同舟 风雨无阻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满城风雨 滂沱大雨 春风化雨 风雨飘摇 斜风细雨

三十七、含有“水”字的成语
水流湍急 水平如镜 高山流水 千山万水 水滴石穿
滴水不漏 杯水车薪 洪水猛兽 流水无情 水乳交融

三十八、描写说的成语
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真心诚意 故弄玄虚 侃侃而谈 滔滔不绝 闲言碎语
虚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词 唠唠叨叨 自圆其说
振振有辞 肆无忌惮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三十九、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弱不禁风
鹤发童颜 眉清目秀 和蔼可亲 心慈面善 张牙舞爪 愁眉苦脸 冰清玉洁 蓬头垢面
雍容华贵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老态龙钟 虎背熊腰 如花似玉 容光焕发 其貌不扬
落落大方 骨瘦如柴 大腹便便 面黄肌瘦

四十、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四十一、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四十二、描写骄傲的成语
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自傲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自鸣得意 自我陶醉 自命不凡 目空一切 惟我独尊 自高自大

四十三、描写谦虚的成语
不骄不躁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慎言谨行

四十四、描写学习的成语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学而不倦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披荆斩棘

四十五、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舍死忘生 肝胆相照 克己奉公 一丝不苟 两袖清风 见礼忘义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四十六、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小学常用成语集锦:
一、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冰清玉洁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 临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二、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融会贯通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出类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广益  举一反三 才华横溢

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 斗志昂扬

四、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  眉飞色舞  喜笑颜开  神采奕奕  欣喜若狂   
喜出望外  垂头丧气  无动于衷  勃然大怒 呆若木鸡

五、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伶牙俐齿   
语惊四座  娓娓而谈  妙语连珠  口若悬河 出口成章

六、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铁杵成针  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  四面楚歌  
负荆请罪  精忠报国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七、描写人物动作:
走马观花  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  手舞足蹈  促膝谈心 
前俯后仰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后继  张牙舞爪

八、描写人间情谊:
恩重如山  深情厚谊  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  血浓于水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赤诚相待  肝胆相照  生死相依

九、说明知事晓理方面:
循序渐进  日积月累  温故知新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学无止境  学海无涯  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  开卷有益

十、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小学生励志成语故事:
一、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故事

映雪囊(náng)萤
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
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车胤囊萤夜读)

负薪(xīn)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朱买臣负薪读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借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凿壁偷光)

以荻画地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欧阳修以荻画地)

二、教你做人的成语故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西汉时期,有一个着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由此流传下来。

囫囵吞枣

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

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读后:我们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就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狗猛酒酸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来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的确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卖不出去的原因。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家养的狗太凶猛了的缘故。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高兴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着发酸变质啊。”您看,一匹恶狗看门,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门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个国家让坏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门,其后果必然是忠奸颠倒,社会腐败,百姓遭殃。

居安思危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提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这个成语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着,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着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

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三、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四、有关爱国的成语故事

赤心报国

【解释】: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汉典Zdic.net —

【出处】:《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以身殉国

【解释】: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汉典Zdic.net —

【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示例】: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上。◎朱自清《论气节》

为国捐躯

【解释】: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汉典Zdic.net --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忧国忘家

【解释】: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汉典Zdic.net

【出处】:《后汉书·来歙传》:“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

【示例】:~,用意深远,所谓朝之耆德老成人者。◎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

精忠报国

【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汉典Zdic.net —

【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示例】: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四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五、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曾子杀猪

是讲古时一个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孩子说在妈妈集市回来后杀猪给儿子吃,曾子得知后真的将猪杀了。故事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

六、谦虚的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的意思: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不耻下问。

【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纳头便拜】纳头;低头。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形容人谦虚有礼貌。
【一谦四益】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引玉之砖】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谦谦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考点名称:辨析解释词义,辨析解释字义

词义,字义的解释与辨析即是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理解词义的主要方法:
每个词都表示一定的意思,即词义。
1、查字典或词典解释字词;
2、分解组合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
如“健美”,“健”是“健康”,“美”是“优美”,合起来就是“健康而优美”。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字义辨析:
1、黯然、暗然、岸然:
“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2、爱护、爱戴:
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3、安详、慈祥、祥和:
“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4、安静、宁静:
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5、安置、安排:
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B
1、必须、必需:
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
(2)加强命令语气;
(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2、表率、表帅:
“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
“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3、报道、报导:
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 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
4、暴发、爆发:
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
(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
(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5、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
“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
“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
“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
“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6、辨别、辨认、辨析:
“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辨析”指辨别分析。
7、表示、显示、显露:
“表示”
(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
(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
“显示”明显地表现;
“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8、边疆、边境:
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
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边界: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9、不详、不祥:
前者指不详细、不清楚;
后者指不细说。后者指不吉利。
10、不止、不只:
前者是副词,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
后者用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11、报复、抱负:
前者指对别人反击。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12、不齿、不耻:
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13、不肖、不孝:
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4、编辑、编撰、编纂: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指编纂、编写。
“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15、变换、变幻:
前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16、把戏、伎俩:
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17、颁布、公布:
前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
后者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18、抱怨、报怨:
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
后者指向别人报仇。
19、辨(辩)正、辨(辩)证:
“辨正”指辨明是非,改正错误;
“辨证”指辨析考证。
20、摈弃、摒弃:
二者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
“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
“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

C
1、沉重、繁重:
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2、刹那、霎那:
前者形容极短的时间,后者指瞬间。
3、斥责、叱责:
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
“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
“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4、驰马、马驰:
从前,有个人骑马到乡下去。路下,马受到惊吓,突然狂奔起来,把行人撞成了重伤。于是伤者的家属向县衙告状。县官要骑马人写答辩状。骑马人在答辩状上写了自己“驰马伤人”。他写完后向一位朋友请教。朋友问清了情况,提笔将“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他说:“‘驰马伤人’的主要责任在你,而“马驰伤人”的主要责任却在马不在人。”结果,本应重判的骑马人,却因一处妙改而得到了轻判。“驰马”和“马驰”,只颠倒了一下词序,意思却大不一样。
5、呈现、浮现:
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
“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
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
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
“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直接看到的;
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神情”。
6、嘲笑、讥笑:
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
“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
“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7、查看、察看:
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8、处罚、惩罚:
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9、沉思、深思、寻思、神思:
“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
“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
“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神思”指精神、心绪。
10、才能、才华:
前者侧重于做事的能力,
后者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11、篡改、窜改:
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曲解;
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
12、处世、处事:
前者指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指处理事务。
13、查核、察核:
前者指检查核对(帐目);后者指对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14、查访、察访:
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后者指通过观察访问去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15、草率、轻率:
前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16、常(成)规、陈规:
前者指久已通行的规则(不带贬义);后者指不实用的旧规章。
17、筹划、筹备:
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18、陈设、摆设:
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的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19、传诵、传颂:
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
20、船、船只:
前者表具体的,后者表概括的。
21、查阅、查验:
前者指(把书刊、文件等)找出来阅读有关的部分;后者指检查 是否真实。
22、常、长:“常”有以下几个义项:
(1).一般、普通,如“常识、常事“等;
(2).经常、固定不变的,如”常备不懈、常客、常量等;
(3).常常、时常,如“常来常往、常见面“等。”
“常”和“常常”都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但“常常”在证据上比“常”要强,而且否定式多用“不常”,极少用“不常常”,例如多说“他不常来”,很少说“他不常常来”。
“时常”强调有一些时候常发生,较多用于口语,如“近来他时常发病”。
“经常”和“常常”“时常”区别不大,可以通用;但有时指较长时间接连地、比较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强调一贯性,如“由于经常锻炼,他身体棒极了”。这时则多少有点不同。
另外,“经常”除作副词外,有时还有形容词 意义,如“经常的工作、经常性”等,这跟“常常、时常”的区别就更明显了。
“长”本义是“长”,又可指长度;指距离远,如”源远流长、长途跋涉“”等;时间长,如“长夜、长寿”等;再引申一步,可指永远,如“长逝、长眠、长生不老”;还表示长处、擅长,如“特长、一技之长、长于技击”。因为“常”和“长”同音,有时不注意可能混用,如有人把“语重心长”和“长年累月”的“长”误 写作“常”。又因为“长”有经常的意思,也有人把“细水长流”误 写成“细水常流”。

D
1、哆嗦、颤抖: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惦记、思念:前者指(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语;
后者指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多用于书面语。
3、陡峭、峻峭:前者侧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后者侧重于山势的高而险。
4、电讯、电信:前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的消息;后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消息的通讯方法。
5、独立、独力:前者指不依靠别人;后者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
6、典雅、高雅: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7、抵制、抵御: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后者指抵挡、抵抗。
8、对于、关于:
都是介词,前者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后者指
(1)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状语;
(2)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定语,后面要加“的”。
注意:表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有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
“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可以单独作标题,用“对于”组成的介宾,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识。
9、戴、带:
“戴”作动词的一个意思是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帽子、戴红花、戴袖章”。引申出来了有关的词如“戴高帽子、戴绿帽子”。“不共戴天”的“戴天”是头顶着天,“戴罪立功”的“戴罪”是顶着、承担着罪名。“戴孝”是身穿孝服、臂缠黑纱等表示哀悼,也常常写作“带孝”。在实际运用中,说“带孝”或“带着孝”更为常见。因为有的人并不一定作“戴孝”的穿着,只是一定的期间里很多方面有所节制而已。
10、度过、渡过:
“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为“由此到彼”,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等。
而“度”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由此到彼”、“过”的意思,但专指时间,如度日、欢度春节、度假、虚度光阴等。
不过,在文言文中,“度”有时也通“渡”;如《南史·孔范传》:“长江天堑,古来隔绝,虏军岂能飞度?”
而“渡”却不能通“度”,二者是混淆不得的。
11、到、倒:为了避免混淆,特别要注意这几点。
(1) “倒霉”,也作“倒楣”,里面的“倒”不用“到”。
(2) 副词“到底”跟“进行到底”里都是用“到”,如“你到底去不去、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
(3) 副词表示跟意料相反的“倒”,不能写成“到”。如“这样一来倒省事了、听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我倒要听听”。
(4) 副词表示让步、转折的“倒”,不能写成“到”。例如:“我有倒有,可是不在身边。”“学倒学过,可是早忘了。”
(5) 表示催促、追问的副词“倒”,不能写成“到”。如“你倒快唱呀、你倒会不会呀”。这里的“倒”是“倒是”的意思,不是“到底”的意思。以上几句中的“倒”都可以说成“倒是”。

E
1、而后、尔后:
都是连词,常用于书面语言。而后: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尔后:从此以后,此后。“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2、恩惠、恩赐:
前者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后者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3、偶然、偶尔:
前者指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相对于必然)。后者指间或,有时候(副词,相对于经常)。

F
1、幅、副:
都作量词,“幅”是巾旁,跟巾帛、呢绒等有关,因此用来形容布匹、面料的宽度,如幅面、单幅、宽幅。有时泛指宽度,如:幅度、幅员。“幅”用作量词时,一般修饰布料、丝织品,也用来表示图画、布匹等。
“副”的意思是居第二位,属辅助性的,如副业、副官、副产品。当它作量词时,表示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全副武装;有时也用于表示面部表情,如:一副笑脸。
2、发奋、发愤:
“奋”本义指鸟振翅飞翔,后来引申为振作、鼓动。 “愤”指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努力、发奋有为等。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忘食、发愤图强等。“发奋”强调精神振作;“发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向上的内动力。“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功能上,“发奋”可以说“奋发”,而“发愤”则不能说“愤发”。
3、抚养、扶养:
都有“供养”之意。前者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后者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4、发现、发明:
前者词义侧重于找到,后者词义侧重于创造。
5、法制、法治:

前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6、复员、复原: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
7、风气、风俗、风尚:“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
“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
“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8、妨害、妨碍:前者指有害于事物发展(程度重);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
9、肤浅、浮浅:前者指学识浅,理解不深;后者指浅薄。
10、反映、反应:“反映”指把情况告诉、传达到有关部门(多用于对上级);
“反应”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11、富裕、富余:前者指财物充足;后者指足够而有剩余。
12、赋予、付与:前者指(上对下)交给,是特殊用法;后者指拿出、交给,是一般用法。
13、废除、废黜、解除:“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
“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废除特权;
“解除”指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等)。
14、凡响、反响:“凡响”指平凡的音乐;
“反响”指事物所引起的回响,反应。
15、负心、腹心:前者指背弃情谊(多指转移爱情);
后者指(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2)比喻极亲近的人(3)比喻诚意。
16、抚育、哺育、抚恤:
“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
“哺育”指喂养,比喻培育;
“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牺牲或残废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17、分辨、分辩:
“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
而“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

G
1、改进、改善:
搭配对象不同,前者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
后者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2、沟通、勾通: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者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3、公然、公开:前者指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
后者指(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4、关注、关照:前者指关心重视;后者指关心照顾。
5、灌注、贯注:前者指用液体浇灌;后者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6、光临、惠顾:前者是敬词,称宾客的来到;后者是商店对顾客的敬词。
7、工夫、功夫:前者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后者指本领、造诣,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8、贯穿、贯串:前者指穿过、通过(较具体的事物);后者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9、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过渡句”决不能用“度”。
10、给予、给以:前者是书面语,也作“给与”,后者所带宾语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并且多为抽象事物.
11、聒(guō)噪、鼓噪:“聒噪”是方言,指声音杂乱,吵闹;“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张声势,今泛指喧嚷。
12、观察、观测:前者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后者指(1)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观察并测度(情况),如:观测敌情。
13、国事、国是:前者指国家大事,后者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
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却不一定,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14、功效、工效: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的效率。

H
1、化装、化妆:
“化装”有两个意思:
(1)假扮;
(2)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
“化妆”的含义:
(1)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该词义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
(2)指生活化妆,有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丽的意思。前者侧重于装扮,后者侧重于打扮。
2、含糊(含胡)、模糊(模胡):
前者指(1)不明确、不清晰;(2)不认真、马虎;(3)示弱(多用于否定)。
后者指(1)不分明、不清楚;(2)混淆。
3、侯、候:“侯”,可以指统属于天子的国君,秦汉以后,
“侯”也指仅次于王的爵位;古时士大夫间也常以“侯”作为尊称,“侯”相当于今天的“君”。
“候”一般指“等候”“等待”,也可指“问好”,还可指随时变化的情状,如“时候”“气候”“火候”等。
4、痕迹、踪迹:前者指(1)物体留下的印记;(2)残存的迹象。后者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重在行动后留下的。
5、合计、核计:前者指(1)盘算,商量;(2)合在一起计算。后者指核算(成本)。
6、焕发、激发:前者指(1)光彩四射;(2)振作。后者指刺激使兴奋。
7、荒芜、荒废:前者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后者指(1)该种而没有耕种;(2)荒疏(学业等);(3)不利用,浪费(时间)。

J
1、拣、捡:
使用范围不同,“拣”字有两种解释:
(1)挑选、选择,如拣良种、拣菜、挑肥拣瘦等;
(2)拾取,如拣破烂、拣到一只皮包等。
“捡”字只有一种解释:拾取。当“拣”是“拾取”的意思时,这两个字是通用的。
2、坚苦、艰苦:
“坚”有坚固、坚定、坚决的意思,在“坚苦”中取“坚定”之意,“坚苦”就是“坚忍刻苦”。所以,“坚苦”一般喻指一个人在非常困难的环境或条件下,坚守岗位或坚持学习的坚强意志;
而“艰苦”专指环境或条件状况不好,如环境艰苦,条件艰苦等。前者指坚忍刻苦(主观精神),后者指坚难困苦(客观实际)。
3、艰辛、艰难:
前者强调办事的艰难而辛苦;后者强调事物或行为的困难。
4、决、绝:
“决”作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用在“不”“无”“非”“没有”等否定词前面,表示坚决否定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例外、决非长久之计、决没有好下场等。
“绝”作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用在“无”“非”“不”等否定词的前面,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如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绝大多数、技艺绝高、绝顶聪明。
“决”和“绝”用法的区别,在于“决”强调坚决,而“绝”强调完全、绝对,表达的意思有差异,不能混淆。比如,决不动摇、决不等闲视之,本意应该是“坚决”的意思,所以用“绝”就不行。绝无次品、绝无恶意,本意是“绝对”的意思,所以用“决”就错了。
5、究竟、毕竟:
都含有到底的意思。
“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 “究竟”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
“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表示肯定语气时,
“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同“究竟”“毕竟”词义相近的词有“到底”“终归”“终究”。
6、精密、周密:
都是形容词,都有紧密、细密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精密”侧重于“精”,意为“精确细密”,多指研究或制作的精确程度。
而“周密”侧重于“周”,形容做事周到、全面、细密。
7、截止、截至:
“截止” 是动词,不带宾语但可带补语,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
而“截至” 一般作介词,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过程。
“截止”读jié zhǐ;
“截至”读jié zhi。比如:展览会闭幕日期,也就是“截止”日期,若中间统计人数,就只能写“截至”某日,参观人数有多少。
8、局面、场面:
前者范围大较抽象,后者范围小较具体。
9、交流、交换:
前者强调双方的共同参与,后者强调互换,另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交换(礼物)。
10、聚歼、歼灭:
前者指把敌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强调包围;后者指消灭敌人,属一般用法。
11、尽管、无论:
前者作连词时,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转折的连词呼应;后者是连词,表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12、节制、节支:前者指(1)指挥管辖;(2)限制或控制。后者指节约开支费用。
13、节余、结余:侧重点不同,前者是因节约而剩下,后者是结算后剩下。
14、间接、简捷:前者指通过第三者发生关系,跟“直接”相对;后者指直截了当,也作简截。
15、聚集、聚积:前者指集合,凑在一起;后者指一点一滴地凑集,重在聚集的过程。
16、精练、精炼、简练:
“精练”指文章、说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语,也作精炼。
“精炼”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
同“精练”。“简练”指措辞简要、精练。
17、鉴赏、欣赏:前者指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后者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18、惊愕、惊骇、惊恐、惊吓、惊讶:
“惊愕”<书>吃惊而发愣;
“惊骇” <书>惊慌害怕;“惊恐”惊慌恐惧;
“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19、经历、阅历:
前者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是动词。
后者指(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较常用作名词。
20、激动、感动:
前者指(1)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2)使感情冲动;(3)激荡。
后者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21、检查、检察、监察:
“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
“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
“监察”指监督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个人。
22、教诲、教训:
前者是褒义词,(书)教训、教导;
后者是中性词,(1)教导训诫(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23、辣手、棘手:
前者指手段厉害或毒辣;后者指形容事情难办。
24、界限、界线:
前者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限度,尽头等;后者指分界的线(具体的)。
25、急躁、暴躁:
前者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1)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2)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行动。
后者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
26、激奋、激愤(激忿):
前者指激动振奋;后者指激动而愤怒。

K
1、考察、考查:前者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或细致深刻的观察;后者和“检查”差不多,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动、行为)。
2、克服、克复: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后者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3、开辟、开拓:前者指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后者指开辟、扩展(从小到大)。
4、宽慰、安慰:前者指宽解、安慰;后者指心情安适(或用作使动)。
5、困苦、痛苦:前者指生活上艰难痛苦;后者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L
1、里程、历程:“里程”指(1)路程;(2)发展的过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
2、连接、联接:
都是动词。但“连接”更有使动意义。从方式上看,“连接”重在“衔接”,就是互相接连在一起,而且连接的方式具体明确。
“联结”重在“结合”,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二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这种联系是比较抽象的。
从涉及的对象上来看,“连接”的两个事物,一般都是具体可感的;而“联结”所涉及的事物,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笼统的。
3、流传、留传:前者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者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4、流畅、流淌:前者指流利、通畅;后者指液体流动。
5、流逝、流泻:
前者表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强调水平流动且一去不复返;
后者表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一样,强调竖直方向的流动状态。
6、滥用、乱用:前者指过多的使用,不必或不该用而用;后者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
7、临近、邻近:前者指时间靠近;后者指地方靠近。
8、列席、出席:前者指参与会议而无发言权;后者指参加会议。
9、黎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军事用语。
10、力行、厉行:前者指努力实践;后者指严格实行。
11、留恋、流连、留连、流离: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流连”同“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流离”(书)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12、连续、持续:前者指一个接一个;后者指延续不断,强调事物出现的绵延性。
13、聆听、倾听、谛听:“聆听”指(书面语)听。“倾听”指细心的听取。“谛听”指仔细听。
14、履行、执行:前者指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后者指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
15、利用、运用、应用、使用:
“利用”(1)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2)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应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
“使用”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
16、刻画、刻划: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错外,一般都应写成“刻画”。

M
1、漠视、忽视:都有“不注意”的意思,前者强调冷淡地对待;后者强调不重视。
2、谋取、牟取:有感情色彩之别。前者为中性词,指设法取得;后者往往含贬义,指谋取(名利)。
3、面市、面世:前者指一般商品上市;后者指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
4、摸索、探索:前者指寻找(方向、方法、经验);后者指多方寻找答案,解决疑问。
5、弥补、填补:
都有“把不够的部分填足”的意思,
“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填补”常与空缺、亏空、缺额搭配。(添补:补充用具、衣物等)
6、名声、名气:
“名声”在社会上流传的评价;
“名气”与“名声”相同,但用于口语。
7、名义、名誉:
“名义”指做某事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
“名誉” 个人或集体的名声,多指赠给的名义,含尊重意。
8、蔑视、鄙视、藐视:都有“轻视,小看”之意,但程度一个比一个深。(“轻视”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N
1、脑袋、头颅: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年轻、年青:
跟“年老”相对,都是形容词,有“年纪小”的意思。
“年轻”:
(1)年纪不大,多指10岁到20多岁之间;
(2)与他人比较,年龄比他人小;
(3)“年轻”可引申为有精神,有活力;
(4)指开创的时间不长(可用于人或事物)。
“年青” 只用于人:
(1)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2)指人外表、长相不老。
3、努力、竭力:前者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词义轻,后者指尽全力去做,词义重。

P
1、破坏、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2、品位、品味:前者指文学、艺术、作品等所达到的水平;后者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
3、批评、批判:
前者指(1)指出优缺点(2)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轻。
后者指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词义重。
4、赔偿、补偿:前者指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损失而给予补偿。后者指抵消损耗,补足欠款。
5、品尝、咀嚼:
前者指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
后者指(1)用牙齿磨碎食物(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6、评价、评介:前者指评定价值的高低;后者指评论介绍。
7、彷徨(旁皇)、徘徊:
前者指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后者指(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豫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8、平定、评定:前者指(1)平稳安定(2)平息叛乱等;后者指经过评判或审核来决定。

Q
1、情义、情意、情谊:
意义相近,都是指人的感情而言的。
比较而言,“情义”使用的范围最小,“情意”和“情谊”一般可以互换,只是“情谊”的使用范围要比“情意”大。
“情义”多指亲属、同志、朋友之间的感情,所指的范围多限定在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之间,一般不用于单位和单位、国家和国家之间。
“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它所指的范围要比“情义”大,既可以指人与人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如:情意绵绵),又可指人(个体)对国家的感情,还可以表示“情分”(如:礼物不多,但也是一点情意)。
“情谊”多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切、爱护、照顾、帮助的感情,彼此之间不一定非要认识;
情谊”也可以表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感情。三者均可拆开来使用,如:有情有义、无情无义、情深意长、深情厚意、深情厚谊。
2、启示、启发:前者表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后者表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3、启示、启事:前者指启发指示;后者指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
4、启用、起用:
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启”,开始使用,后者侧重于“起”,重新任用,有时也泛指提拔任用某人,此外就搭配而言,“启用”多与机关印章或新的设施,设备等搭配,而“起用”多与搭配。
5、驱除、祛除: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宽,后者窄,后者一般只用于疾病、邪祟方面。
6、清净、清静:前者指(1)没有打扰;(2)水清澈。后者指环境安静。
7、情景、情境:“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范围较小;“情境”指境地,范围较大。
8、取消、取缔:前者指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失去效力。后者指明令取消或禁止。
9、旗帜、旗号:前者指旗子,比喻榜样或模范,有代表性或号召力的某种思想、学术或政治力量等。
后者指旧时标明军队或将领姓氏的旗子,现用来比喻某种含义(多指借来做坏事)。
10、启发、启迪:前者指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后者指启发开导。
11、祈望、企望:前者指请求希望,有内心祈祷之意;后者指希望,强调恳切性。
12、缺点、缺陷:前者指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侧重于有而不好)。后者指欠缺或不完备的地方(侧重于没有)。
13、权利、权力:
前者与“权益”同,是伴随某种义务而来的,如公民权、*、选举权都是“权利”;
后者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如批准权、用*等都是“权力”。
14、侵犯、侵害:
前者指(1)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2)侵入别国领土;
后者指(1)侵入而伤害(2)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
15、权术、拳术:前者指谋略手段,是贬义词;后者指武术。
16、轻率、草率:前者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后者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17、强迫(pò)、强逼(bī):前者指施加压力使服从;后者重在给人以威胁。

R
1、溶解、融解:前者是科技语体,指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后者多用于科技非科技语体,有消失、消散之意。
2、人、家伙:后者含有轻蔑的感情色彩。
3、溶化、熔化、融化:“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二是指冰雪等变成水。
“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后变成液体。“融化”与“溶化”的第二个意思相同。

S
1、思绪、心绪:前者指(1)思想的头绪,思路;(2)情绪。后者指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2、势力、实力:前者指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力量;后者指实在的力量,多就军事或经济而言。
3、事例、示例、实例:“事例”名词,指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作例子的事情;
“示例”动词,指举出或做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实例”实际的例子,重在具体的。
4、闪耀、闪烁:前者表光彩耀眼,强调亮度,后者表光亮摇动不定,忽明忽暗,强调动态。
5、事故、事件:就范围大小而言, “事故”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范围较小,较具体。
“事件”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范围较大。(“世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
6、十足、实足:前者指(物品)成色纯或十分充足。后者指数量足数的。
7、熟悉、熟习、熟练:“熟悉”知道得很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习)学习得很熟练。
8、擅长、善于:前者重在某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长;后者重在长处、优点。
9、舒畅、舒坦:前者指开朗愉快或舒服痛快;后者重在心里安定、坦然。
10、收集、搜集:前者指使聚集在一块;后者指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不易得到的东西)。
11、申明、声明:前者指郑重说明;后者指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12、声名、盛名:前者指名声,属一般用法;后者指很大的名望。
13、思考、思虑、思索、思量:
“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一般用法;
“思虑”思索考虑,重在考虑;
“思索”思考探求,重在探求;
“思量”(1)考虑(2)<方>想念、记挂。
14、生日、诞辰:人出生的日子,后者多用于所敬重的人。
15、审查、审察:前者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后者指仔细观察。
16、事务、事物;如果指比较具体的事情、事件,要用“事务”;
如果泛指各种物体和现象(不排斥其中包括些事情事件),要用“事物”,如小说反映的事物很复杂。
17、竖起、树起:前者强调的是具体事物;后者指强调的是抽象的事物。
18、竖立、树立:前者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后者指物体垂直立在地面,强调具体事物。
19、实行、施行:前者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后者指(1)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2)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
20、熟练、娴熟:“熟练”工作、动作因常做而有经验;“娴熟”与“熟练”相同,但用于书面语。

T
1、停止、停滞:前者指不再进行;后者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2、头脑、脑袋:词的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是书面语,后者是口头语。
3、团结、结合、勾结:词的感情色彩不同。“团结”为了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褒义词。
“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的联系,中性词。“勾结”为了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互相串通、结合,贬义词。
4、突然、猛然:前者是形容词,可作状语、谓语、定语,后者是副词,作状语。
5、调节、调解、斡旋:“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解”指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斡旋”指(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6、推委(诿)、推脱、推托:
“推委(诿)”指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带宾语)。
“推脱”指推卸(责任等)。
“推托”指借故拒绝。
7、体现、表现、呈现:
“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
“表现”(1)行为或作风中表示出来的(2)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
“呈现”显出、露出。(呈献:把东西或意见等恭敬的送给集体或敬爱的人)
8、通过、经过:前者指以人、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达到某个目的。后者指通过(处所、时间、动作)。
9、体验、体味:前者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后者指仔细体会。
10、推荐、推见:前者指把好的人或事物向组织或个人介绍,希望任用或接受;后者指从某人或事物中推想出。

W
1、顽强、顽固:
“顽强”指坚强、强硬,表示赞许之意。
“顽固”指(1)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2)立场反动,不肯改变。多含贬义。
2、委屈、委曲:前者指受冤屈;后者指曲折。
用“委曲求全”一词时,可能有受点委屈的意思在内,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
3、威望、威信:前者指声誉和名望(侧重名望)。后者指声威和信誉(侧重信誉)。
4、违反、违犯、违拗:
“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
“违拗”指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

X
1、心里、心理:“心里”,内涵单纯,常表现在外,具体指“胸口内部”,多指在“思想里、头脑里”。
“心理”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的总称,它还常常用来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
“心里”读xīnli,“心理”读xīnli。
2、象、像:
“象”适用于三种情况:
1、作名词用,如“大象”。
2、属于名词性词素,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
3、属于动词性词素,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
“像”适用的三种情况是:
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形象,如“画像”“佛像”等。
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
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义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
3、消失、消逝、消释: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4、薪水、工资:分别是外来语与本民族词。
5、吓唬、恐吓(恫吓):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6、显著、卓著:前者指非常明显;后者指突出地好。
7、需要、须要:
前者指欲望、要求,或相当于“应当”,强调“不可少”。
后者不用于表示欲望、要求,但比“不可少”的意味更重,是“不可不”的意思。
比如“他需要(须要)休息”,但“他有需要”就只能用前者。
8、修养、休养:前者指提高学识、思想水平。后者指体力方面的休息调养。
9、心事、心思、心绪:
“心事”心里盘算的事,多指感到为难的。
“心思”想做某种事的心情;念头。
“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10、辛酸、心酸:词义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生活经历中的痛苦和酸楚,后者侧重于内心的悲伤与难过。
11、细心、悉心:前者指用心细密。后者指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
12、希望、期望、渴望:词义程度一个比一个重。(希冀:<书>希望得到)
13、喧闹、喧嚷、喧扰、喧腾、喧嚣、喧哗:
“喧闹”指喧哗热闹。
“喧嚷”指(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喧扰”指喧嚷扰乱。
“喧腾”指喧闹沸腾。
“喧嚣”指(1)声音杂乱,不清静;(2)叫嚣,喧嚷。
“喧哗”指声音大而杂乱。
14、挟持、胁持:前者指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重在用力量;后者指威胁强迫对方,重在威胁。
15、稀疏、稀少(希少):前者指(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后者指事物出现得少。
16、效率、效力:前者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后者指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
17、限制、限止:前者指规定范围,使不超出;后者指限制、止境,重在制止。
18、效仿、模仿:前者指仿效、效法;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摹仿:与“模仿”相同,但重在描摹书画等)
想象、相象:“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相象”彼此有相同或共同点。
19、显著、卓著、卓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显著”指非常明显;“卓著”指突出的好;“卓越”指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20、显赫、显贵、显达:“显赫”权势等盛大;“显贵”做大官有身份的人;“显达”在官场上地位高而有名声。
21、贤德、贤明、贤能:“贤德”善良的德行;贤惠。“贤明”有才能有见识。“贤能”有道德有才能(“贤良”是书面语)。
22、显要、显耀:“显要”指官职高而权柄大;“显耀”指声誉、势力等著称。
23、贤惠、贤淑:“贤惠”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对人和蔼,也作贤惠;“贤淑”是书面语。
24、心神、心声:“心神”指(1)心思精力(2)精神状态;“心声”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
25、向往、憧憬:前者指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后者指想象向往美好的事物,多指对未来的。

Y
1、云集、聚集:前者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用的是比喻义;后者指集合,凑在一起,一般用法。
2、以至、以致:都是连词,前者表示(1)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前句意思的延伸),相当于“直到”;
(2)前句意思的自然结果。后者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3、勇气、勇敢:词性和功能不同,前者是名词、作主语或宾语,后者是形容词、作谓语或定语。
4、原形、原型:前者指形状、面目;后者指类型、模型。
5、运用、应用:前者指根据事物特性加以利用;后者指使用,直接用生活或生产。
6、允许、容许:前者指许可;后者指许可(书面语,语义重)。
7、应付、周旋:
“应付”指(1)对人对事采取措施(2)敷衍、将就(带宾语);
“周旋”指(1)交际应酬(2)与敌较量,相机而动(否)。
8、严格、严厉:
前者指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
后者指严肃而厉害(要求态度方面)。
9、赢利(盈利)、营利:前者指所得的利润(名词);后者指谋求利润(动词)。
10、谣言、流言:
前者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后者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的话)。
11、臆测、臆度:前者指主观地推断;后者指<书>臆测猜度。
12、约束、规范:前者指限制使不超出范围;后者指使遵守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13、依存、依附:前者指互相依附而存在;后者指附着、依赖、从属。
14、隐(yǐn)蔽、荫(yīn)蔽:前者指借助别的事物来遮掩;后者指(枝叶)遮蔽。
15、引见、引荐:前者指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后者指推荐别人。
16、一律、一概:副词,适用于全体,前者强调无一例外;后者强调没有例外。
17、衣服、衬衫:“衣服” 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18、义气、意气:
前者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重义气、义气千秋”等;
后者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用事、意气风发”等。

Z
1、赞叹、赞扬:前者只有“称赞”之意;后者既有“称赞”之意,又有“表扬”之意。
2、准确、正确:
前者指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与“误差、偏差”相反。
后者指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标准,与“错误”相反。
3、贞洁、贞节:
前者指妇女在节操上没有污点;
后者指(1)坚贞的节操(2)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一种伦理道德。
4、侦察、侦查:
前者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
后者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而进行的活动。
5、追忆、追溯、追索:
“追忆”指回忆。
“追溯、追索”指探索事物的由来。
前者确指,后跟无选择性。后者不确指,后跟有选择性。
6、终止、中止:前者指结束、停止,表示事情全部结束。后者指中途停止,侧重于事情末做完。
7、专程、专诚:前者指专为某事而到某地。后者指特地(心意诚恳)。
8、指责、指摘:前者指责问(可褒可贬)。后者指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9、专长、特长:前者指专门的学问技能、特长。后者指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10、震动、振动:前者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里不平静;后者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
11、震荡、振荡:
前者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
后者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不要把它和“振作、振奋”联系起来,如“山谷震荡、人心震荡”都不可写成“振荡”。
12、震慑、震撼:前者指震动得使人害怕;后者指震动、摇撼。
13、战争、战斗、战事:
“战争”范围大,指民族、国家、阶级、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
“战斗”范围小,一般指具体的武装冲突;
“战事”指有关战争的各种活动。
14、战果、成果、结果、后果、恶果:
“战果”战斗中获得的成果;
“成果”工作或事业上的收获,褒义词;
“结果”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中性词;
“后果”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
“恶果”坏结果或坏的下场。
15、障碍、阻碍:前者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使不能顺利通过,名词;后者指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动词。
16、做客、作客:前者指造访亲朋好友。后者指寄居在异地。
17、拯救、赈济:“拯救”救助;“赈济”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济(灾民)。
18、知觉、直觉:
前者指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比感觉复杂、完整;
后者指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直觉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的,并非一种天赋的认识能力。
19、直接、直截:前者指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跟“间接”相对;后者指(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直截了当,也作直捷。
20、整顿、整饬、整治、整理:
“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或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整饬”(1)使有条理,整顿(2)整齐,有条理;
“整治”为了管束、惩罚、打击等,使之吃苦头;
“整理”上有条理,有秩序。
21、蒸汽、蒸气:前者指水蒸气;后者指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
22、追击、狙击:前者指追赶着攻击;后者指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
23、阻击、阻截:前者指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后者指阻挡,阻拦。
24、蛰居、谪居:前者指<书>象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后者指被贬谪后住在某个地方。
25、资力、资历:前者指财力;后者指资格和经历。
26、肢解、支解:古代割去四肢的酷刑。前者多用本义,后者多用比喻义。
27、着眼、着意:前者指从某个方面观察、考虑;后者侧重于用心。

考点名称:歇后语,谚语,俗语,名言警句,格言

歇后语:
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部分是形象地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说明。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谚语和俗语:
是人们口头上多年流传的通俗简练、含义深刻的的词语。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名言警句:
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格言:
是一个人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
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
如: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小学生常用俗语与谚语列举: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谦受益,满招损。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8.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9.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1.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12.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13.言必行,行必果。
14.吃一堑,长一智。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6.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1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20.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小学生常用谚语:

一、朋友与敌人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邻居好,赛金宝。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二、时间与金钱

不怕慢,就怕站。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时间像生命,一刻值千金。

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浪费时间,等于缩短生命。

三、求知与学艺

无事不登三宝殿。

精益求精,艺无止境。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不怕学不成,只怕心不诚。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早起多长一智,晚睡多增一闻。


四、美好与丑恶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多行不义必自毙。

家丑不可外扬。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五、勤劳与懒惰

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


五、学习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

好学深思,心知其义。(多思)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多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多问)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

书本不常翻,犹如一块砖。(多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

常说嘴里顺,常写手不笨。(多写)


六、诚实与虚伪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挂羊头,卖狗肉。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猫哭老鼠假慈悲。

当面是个人,转脸是个鬼。


七、谦虚与骄傲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满招损,谦受益。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满瓶不动半瓶摇。

八、礼貌与修养

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喊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学文化,从字母开始;讲文明,从事做起。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上梁不正下梁歪。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九、生活哲理

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

办酒容易请客难。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树挪死,人挪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

本文标题:要求的近义词-按要求写词句。(1)写出三个“拿”的近义词。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523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