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下嫁是什么意思-陛下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7-12-13 所属栏目:媵侍

一 : 陛下是什么意思?

陛下是什么意思?

陛下是什么意思?的参考答案

读音:bì xià 下臣对君主的尊称,秦朝以后只用以称皇帝.陛为宫殿台阶.据东汉蔡邕《独断》,谓群臣与天子言,因距离远,先呼立陛下.侧近臣与之言,由彼上达.陛下之称,即由此而来.

很多读者对“陛下”、“殿下”、“阁下”等称呼并不陌生,这些都是尊称,但既然是尊称,为什么叫“下”呢?人们都是以“上”为尊,“皇上”怎么成了 “陛下”呢?陛下

原来,从这些尊称的本义上来考证,“陛下”不是叫皇上本人的,“殿下”、“阁下”也都不是叫对方本人的.“陛下”中的 “陛”实际上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东汉大文学家蔡邕(蔡文姬之父)曾经解释说,皇帝派他的近臣拿着兵器站在宫殿的台阶下,以防不测.所以,陛的下面是皇帝的近臣,蔡邕用进一步解释说:“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皇帝至高无上,臣子不敢直接同他交谈,只好让皇帝的近臣代为转告,所以一声“陛下”叫的不是皇上,而是叫站在陛下的人转告皇上.话又说回来,规矩不是一成不变的,臣子也不是绝对不能直接与皇上说话,但是礼节不能省略,所以,与皇上说话前叫一声“陛下”,就是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陛下”的问题解决了,“殿下”、“阁下”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些尊称的意思其实都一样,表示自己不敢和对方直接说话,要请人代为转达,以此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殿下”一般是对皇太后、皇后、太子、诸王的尊称,但是历朝历代略有不同,“阁下”是对一般人的尊称,现在还用于外交场合.另外,“足下”也是对别人的尊称,但是与“陛下”、“殿下”、“阁下”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

二 : 陪嫁媵侍是什么意思

第一篇:《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芈月是史上第一个太后,也即《史记》《战国策》中赫赫有名的了不起的秦宣太后!芈月的一生波澜壮阔、九死一生,凭着智慧和坚毅,走向了人生辉煌,更推动着秦国奠定了日后一统天下的煌煌霸业! 战国时期,芈月是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但在楚威王死后生活一落千丈,母亲向氏被楚威后逐出宫,芈月和弟弟芈戎躲过了一次次灾难和危机。芈月与楚公子黄歇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但被作为嫡公主芈姝的陪嫁媵侍远嫁秦国。芈姝当上了秦国的王后,宫廷倾轧下,芈月不得已成为宠妃。原本的姐妹之情在芈月生下儿子嬴稷以后渐渐分裂。诸子争位,秦王嬴驷抱憾而亡。芈月和儿子被发配到遥远的燕国。不料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秦国大乱。芈月借义渠军力回到秦国,平定了秦国内乱。芈月儿子嬴稷登基为王,史称秦昭襄王。

。www.61k.com)

前言

新华网西安6月13日电:2009年6月13日,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如期进行。这是其沉寂20多年后迎来的第三次考古发掘。秦兵马俑一号坑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坑东

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估计一号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真马大小的陶俑。

此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俑考古队在1978年到1984年间,对兵马俑一号坑进行了正式发掘,出土陶俑1087件。其后,考古队1985年对一号坑展开了第二次考古发掘,但是限于当时技术设备不完善等原因,发掘工作只进行了一年。

据资料显示,1974年兵马俑出土不久,因其军阵庞大,考古专家推断“秦俑坑当为秦始皇陵建筑的一部分。”此后各家就以此为定论。

但是不久之后,学界就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并不准确,而真正秦俑的主人,更有可能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史称宣太后的芈氏,芈氏是秦惠文王的姬妾,当时封号为八子,所以又称其为芈

第二篇:《真实的芈月》

芈月在秦国后宫等级低并非楚国公主

在昨晚首播的剧情中,芈月是楚威王宠爱的庶出小女儿,一出生就被称为“霸星”,长大后作为嫡公主芈姝(秦惠文王王后)的陪嫁媵侍远嫁秦国。

“在《史记·秦本纪第五》以及《史记·穰侯列传》中,曾有对芈月的记载:‘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赵树国介绍说,芈姝的历史原型是秦惠文后,但是据历史记载,秦惠文后并非楚国公主,而是秦国大家族的女儿,“芈姓是楚国的国姓,真实的芈月也不是楚国公主,有可能是家境落魄的宗室女。芈月的母亲曾经改嫁,她有两个弟弟,姓氏不同,一个叫芈戎,一个叫魏冉。《史记·穰侯列传》中的穰侯指的就是魏冉。”

芈月为什么被称“芈八子”?据记载,秦国后宫分八级: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子”是其中地位较低的等级。芈月进入秦后宫,生了三个孩子,但是直到秦惠文王去世时,她也始终位居人下。

历史上第一个太后把持朝政近40年

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芈八子母子们的命运更是急转直下。她的一个儿子嬴稷被送到燕国当了人质。芈月又是如何成为太后的呢?赵树国介绍说,这要从即位的秦武王说起。秦国尚武,而秦武王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跟人比试力气。有一次,武王与人玩举鼎游戏,一个失手大鼎落下压断了自己的腿,秦武王就这样悲催地死了。武王无子,国人迎立质于燕的芈八子之子稷为新一任秦王,是为秦昭王。芈八子则被尊为太后,史称宣太后。因为秦昭王年少,便由太后主政,以国舅魏冉为将军。自此,芈八子迎来了在秦国呼风唤雨的下半生。

在剧中,芈月是联合自己的情夫义渠君,才将儿子推上了王位。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芈八子则是联合其他各国,并借助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之力,将自己远在燕国的儿子迎立为秦王,可见她的政治手腕之强。

秦宣太后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她成为太后,把持朝政近40年,而中国历史上太后专权自她而始,“太后”称谓亦始见于她。同时,她也让秦国走出内乱,把没有资格参加会盟的弱小秦国变成虎踞六国的强秦。赵树国介绍说,史学界对这位“女政治家”在秦国历史上的作用评价颇高,“著名历史学家马非百曾这样评价秦宣太后:‘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牺牲色相与义渠王私通,然后设计将之杀害,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义渠,使秦国可以一心东向,再无后顾之忧,她的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和春申君恋情是杜撰两人相差20岁剧中,芈月的三段恋情也颇为引人注目。“国民初恋”黄轩饰演芈月的初恋春申君黄歇,他们青梅竹马的感情因种种客观原因不能善终。而芈月和高云翔饰演的义渠君也有着深厚的情谊,义渠君潇洒豪放、野性不羁,一直深爱芈月,总会在芈月危难时给予最及时的帮助,也是芈月成为太后路上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采访中,女主角孙俪也表示芈月也并非大家以为的“白莲花”,“历史上对她的记载是情欲较强的女性,实际上我们这部戏里对她还有一定净化,剧中后面芈月还会有男宠。”赵树国介绍,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位太后的情感生活也相当开放,在史书中留下不少记载。赵树国介绍,关于芈月的早年经历,历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而她与春申君黄歇一段青梅竹马的恋情,应该是电视剧中演绎的剧情,因为

真实的芈月和黄歇有着不小的年龄差,“公元前306年芈八子成为太后,她当时大概是30岁左右,春申君是公元前314出生,比芈月要小20岁左右。”

感情生活真很开放有情夫有男宠虽然和春申君青梅竹马并非真实,但是宣太后和义渠君的一段情确实存在。《史记》中记载:秦惠文王在世时,义渠戎就已归附了秦国,但是芈月的儿子秦昭襄王继位后,前来朝贺的义渠王桀骜不驯,对秦昭襄王非常不屑,大有反叛之意。在此情形下,秦宣太后做出了一个让后人诟病很久的决定,私通义渠王,并且还为这位义渠王生了两个孩子。在《芈月传》的超长片花中,就有这样一个片段,当秦国再次强大的时候,秦宣太后将义渠王骗到了甘泉宫,突然发难,杀死了义渠王,随即派兵灭掉了戎狄。这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历史。

至于剧中芈月老年时期的男宠魏丑夫,在《战国策》中也有过记载:宣太后十分宠爱情夫魏丑夫,即将去世时,传令魏丑夫殉葬。魏丑夫得知后十分害怕,于是请庸芮游说宣太后。庸芮先问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够感知到人世间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说不能。庸芮说既然人死后不会有什么知觉,那您又为何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觉,那么先王早就因出轨之事对太后您恨之入骨了。太后您弥补过失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和魏丑夫有私情呢?魏丑夫因此逃过殉葬一劫。

第三篇:《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 )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 )焉( ),囷囷( )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 )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梳晓鬟( )也;渭流涨腻( ),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 )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缦立( )远视,而望幸( )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几世几年,摽掠( )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 )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 ),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 )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 )自哀,而后人哀( )之;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亦使后人( )而复哀后人也。

从渭南到咸阳)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它)从骊山向北建构,再往西转,一直延伸到咸阳。渭水和樊水浩浩荡荡,水波荡漾地流入阿房宫的围墙。每隔五步(有)一栋楼,每隔十步(有)一座阁。走廊宽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环抱,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集,屋角互相对峙。盘旋地、曲折地,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横空而过,彩色斑斓,(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一天之内,一宫之中,而天气竟会如此不同。

六国王侯的宫妃、女儿、孙女,辞别本国的楼阁宫殿,乘着辇车来到秦国。早晚弹唱,成为秦王朝的宫女。(光如)明星闪亮,是(宫女们)打开梳妆的镜子;乌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香料。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还未见到皇帝。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旦夕之间国家灭亡,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让那(阿房宫中)负载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显眼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的线还要多;纵横的栏杆,比天下的城郭还多;乐器的演奏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却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人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1]

注释

(1)[六王毕]六国灭亡了。六王,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 毕 ] 完结,指为秦国所灭。{陪嫁媵侍是什么意思}.

(2)[一]统一。

(3)[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4)[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里是面积单位,不是长度单位。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三百余下里,约合7500户人家的面积。300里地,即150公里,现代人也无法做到,夸张过度,难以令人信服)。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覆压:应当是指“层层叠叠”)。

(5)[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6)[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7)[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8)[廊腰缦回]走廊宽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9)[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噘起。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10)[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11)[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如今指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12)[盘盘焉,囷囷(qūn 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

(1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1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15)[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

(16)[冥迷]分辨不清。

(17)[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

(18)[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19)[妃嫔(pín)媵(yìng)嫱(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20)[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2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荧荧,明亮的样子。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22)[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23)[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24)[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25)[杳]无影无声,形容声音的遥远。

(26)[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27)[缦立]久立。缦,通“慢”

(28)[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29)[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这里说三十六年,是举其在位年数,形容时间长。

(30)[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精英”也指金玉珠宝等物。

(31)[摽(piāo)掠其人]从人民那里抢来。摽 ,抢劫,掠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32)[倚叠]积累。

(33)[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

(34)[逦迤(lǐ yǐ]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3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心,心意,意愿。

(36)[奈何]怎么,为什么。

(37)[锱(zī)铢(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38)[负栋之柱]承担栋梁的柱子。

(39)[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40)[庾(yǔ)]露天的谷仓。

(41)[九土]九州。

(42)[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43)[固]顽固。

(44)[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45)[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被攻占。

(46)[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47)[使]假使。

(48)[族灭]被灭族。

(49)[不暇]来不及。

(50)[族]名词作动词用,灭族,杀死全族的人。

(51)[使]假使

(52)[递]传递,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

(53)[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

(54)[哀]哀叹。{陪嫁媵侍是什么意思}.

(55)[举]攻占。

散句分析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像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像勾心,飞檐高耸像斗角,但都向中心聚拢。

重点考察:钩心斗角。现成语“勾心斗角”无“金”字边,古今异义。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像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复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

(3)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暖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凉。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氛冷暖却截然不同。

(4)明星荧荧......杳不知其所之也:(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近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

重点:(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陪嫁媵侍是什么意思}.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骊山,从骊山 ,名作状)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陪嫁媵侍是什么意思}.

7.谁得而族灭(族,灭族,名作动)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当作。

第四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基础与解析》

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yàn)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yú)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chì 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ì),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mào)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①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lǐn)稍之供,父母岁有裘(qiú)葛之遗(wèi),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yè) 余,撰(zhuàn)长书以为贽(zhì),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①注:此段在教材中已经省略

译文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自己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期归还。天非常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抄写完毕,跑着赶快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圣人贤者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和名人可以相互交往(请教),(为此)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却)从来没有把言辞放的委婉些,把脸色放的温和些。我站着陪伴在他旁边,提出疑难(问题),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还是能够获得(一些)知识。

当我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凛冽的寒风,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却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用热水浇洗(我的手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给我)两顿饭(吃),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食物可以享受。同屋住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珠宝装饰的帽子,腰上挂着白玉环,左边戴着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意。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了。我求学时的勤奋与艰苦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了。

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

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各位学生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再没有奔走的劳累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德行有所不成器的,如果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东阳县的马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的人吧!他将要回家探望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 注释

余:我。

幼时:小时候。

嗜:喜欢、特别爱好。

无从:没有办法。

致书:得到书。致,得到。在本文中意为买书。

以:用来。“以观”的“以”,表目的,“来”。

观: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笔:用笔。

1 每:常常。

2 假借:同义复合词。 借。

3 假,借。

4于:介词,从;向。

5之:的。

6手: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

7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弗之怠(dài):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

弗:不。之:指代抄书。

走:跑。{陪嫁媵侍是什么意思}.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以:因为;是:这样。

既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 “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患:担心。.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硕,大。

游:交往,交游。

尝:曾经。{陪嫁媵侍是什么意思}.

趋:奔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问,请教。

执:拿,握

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望,声望,名望。

隆:高。

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门人、弟子,学生。

填,充。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色: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

以:连词,而,来。

或:有时。

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色:表情。 恭:恭敬

至:周到。

复:这里指辩解,反驳。

俟(sì):等待。

卒:最终。

负箧(qiè)曳屣(yè 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拉。

箧:书箱。

屣:鞋。

穷冬:隆冬。

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舍:指学舍,书馆。

支:通“肢”,四肢。

媵(yìng)人:陪嫁的女仆。这里指服侍的人。

汤:热水。

沃灌:洗浴。沃,浇水洗(四肢)。灌通“盥”。

衾(qīn):被子。

拥:盖着。

而:表承接。

乃:才。

日再食(sì):每天供应两顿饭。再:两次。

寓逆旅:寄居在旅店里。

寓,寄居。

逆,迎。

逆旅,旅店。

被(pī)绮(qǐ)绣:穿着漂亮的丝绸衣服。

被,通“披”,穿着。

戴朱缨宝饰之帽:戴着用朱缨,宝石装饰的帽子。

朱缨宝饰:名作状,用朱缨宝石装饰

腰:腰佩。

腰,名词作动词,腰间挂着。

容臭(xiù):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yùn)袍敝(bì)衣:穿着破旧的衣服。(名词作动词)

缊,旧絮。敝,破旧。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略无:毫无。

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中:内心。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奉:供养。

盖:大概。

道:说,讲。

诸生:指太学生。

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县官:这里指朝廷。

廪(lǐn)稍:官家给的粮食。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裘(qiú):皮衣。

葛(gé):葛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遗(wèi):赠送,给予,这里指接济。

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代指有学识的人。

非天质(zhi)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流辈:同辈。 流:平。

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

谒(yè):拜见。

撰(zhuàn):写。

长书:长信。

贽(zhì音至):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

夷:平和。

毕:完毕

尝:曾经

患:担心

稍:稍微

闻:收获

若:像

字词句积累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佩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手:名词作动词,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寓逆旅。(寓:名词作动词,寄住)

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肥:鲜嫩肥美)

同义复词

1.假借 :借。

2.叩问 :请教。

3.沃灌 :浇洗。

4.叱咄 :训斥,呵责。

5.欣悦 :高兴,快乐。

一词多义

1、以:

(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把,用 (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4)表修饰,不译(计日以还)

(5)介词,前者译为因为,后者译为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之:

(1)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指书 (走送之)

(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5)代词,抄书,宾语前置(弗之怠)

(6)结构助词,的(益慕圣贤之道;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患:

(1)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4.故:

(1)因此,连词(故余虽愚)

(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5.道:

(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至:

(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

(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质:

(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

(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第五篇:《阿房宫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蜀地的山(树木被砍尽,)光秃秃的,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面积广大,)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宫殿高耸,)把天日都隔离了。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宫墙里边。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盘结交错,曲折回旋,(远观鸟瞰,)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原来是一座长桥躺在水波上。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原来是天桥在空中行走。(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一天里边,一座宫殿中间,气候却不一样。

六国的宫妃和王子王孙。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这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这是宫妃们抛弃了的胭脂水;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这是宫中在焚烧椒、兰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每一片肌肤,每一种容颜,都美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皇帝来临。有的宫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没能见到皇帝。

燕赵收藏的金玉,韩魏营谋的珍宝,齐楚的精华物资,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从他们的人民那里掠夺来,堆叠得像山一样。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接连不断,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秦皇如此奢侈浪费,)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

顽固。(结果)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注释

(1)六王毕:六国灭亡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毕 ,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2)一:统一。

(3)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4)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里是面积单位,不是长度单位。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三百余下里,约合7500户人家的面积。300里地,即150公里,现代人也无法做到,夸张过度,难以令人信服)。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覆压:应当是指“层层叠叠”)。

(5)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6)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7)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8)廊腰缦回:走廊长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9)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10)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11)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如今指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12)盘盘焉,囷囷(qūn 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意为...的样子。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

(1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

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1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15)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霁:雨后天晴

(16)冥迷:分辨不清。

(17)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

(18)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19)妃嫔媵嫱(feīpín yìng 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20)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2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荧荧,明亮的样子。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22)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23)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24)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25)杳:遥远得踪迹全无。

(26)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27)缦立:久立。缦,通“慢”

(28)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29)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这里说三十六年,指其在位年数,形容阿房宫很大,有36年都没有见到皇帝的宫女。

(30)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也指金玉珍宝等物。“精英”,形容词作名词,精品,也有金玉珍宝等物的意思。

(31)摽(piāo)掠其人:从人民那里抢来。摽 ,抢劫,掠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32)倚叠:积累。

(33)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

(34)逦迤(lǐ yǐ):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3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心,心意,意愿.

(36)奈何:怎么,为什么。

(37)锱铢(zī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38)负栋之柱:承担栋梁的柱子。

(39)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40)庾(yǔ):露天的谷仓。

(41)九土:九州。

(42)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43)固:顽固。

(44)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45)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被攻占。

(46)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47)使:假使。

(48)递:传递,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

(49)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

(50)族:使……灭族。

(51)不暇:来不及。

(52)哀:哀叹。

文言常识

词类活用

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骊山,从骊山 ,名作状)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

辞楼下殿(下,名作动,走下)

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谁得而族灭(族,使...灭族,名作动,使动)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当作。名词作动词。)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三 : 嫁衣的歌词具体是什么意思

嫁衣的歌词具体是什么意思

嫁衣的歌词具体是什么意思的参考答案

[ti:嫁衣]

[ar:吴虹飞]

吴虹飞

妈妈,我回来了---吴虹飞...

嫁衣

妈妈看好我的我的红嫁衣

不要让我太早太早死去

妈妈看好我的我的红嫁衣

不要让我太早太早死去

夜深你飘落的发

夜深你闭上了眼

这是一个秘密的约定

属于我属于你

嫁衣是红色

毒药是白色

嫁衣是红色

毒药是白色

妈妈看好我的我的红嫁衣

不要让我太早太早死去

妈妈看好我的我的红嫁衣

不要让我太早太早死去

但愿你抚摩的女人流血不停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错

但愿你抚摩的女人正在腐烂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错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错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错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错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错

幸福大街的

四 : 胯下是什么意思

胯下是什么意思

胯下是什么意思的参考答案

胯下:两条腿之间.

胯下之辱kuà xià zhī rǔ

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本文标题:下嫁是什么意思-陛下是什么意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462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