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郑板桥教子-郑板桥临终教子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18-02-13 所属栏目:郑板桥教子答案

一 : 郑板桥临终教子主要内容

郑板桥临终教子主要内容

郑板桥临终教子主要内容的参考答案

“淌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学会自力更生,不能依赖他人或祖业过活.

二 : 郑板桥的教子之道

郑板桥的教子之道

郑板桥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注重从娃娃抓起,因而他对年幼儿子的教育,就更为具体,也更富有特色。他在家信中告诫其弟,要从小培养儿子的忠厚之德,毋使他沾染残忍的习性:“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顽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他还进一步要求,要教儿子通情达理,平等待人,关心帮助别人,不要有恃强凌弱的特权思想:“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更为可贵的是,郑板桥还以更高的思想境界要求子弟,告诫他们要有博大的爱心,懂得爱人:“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他说自己虽然喜欢骂人,但是一个人如果有一技之长,或者是行为、言谈上有优点,他都会对他大加赞赏。他家中本来积蓄了数千两银子,却随随便便就送完了,就是因为爱人的缘故。(《淮安舟中寄舍弟墨》)

郑板桥所说的爱心,不但是对人,还包括对动物。他在潍县写给弟弟的信中,就要求儿子从小怜悯、爱护动物,拒

绝残忍:“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然天既生之,我何得而杀之?若必欲尽杀,天地又何必生?”(《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这种尊重生命的爱的教育,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他还特意推荐儿子熟读四首古诗: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虼蚤出。 这四首古诗,都通俗地反映了民间疾苦,表达了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关爱。郑板桥让儿子熟读这些诗,就是让他从小就了解社会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树立爱民思想。

当然,郑板桥的教子之道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因而难免带有封建色彩和时代局限。但跟许多人遵奉的“学而优则仕”、“升官发财”、“出人头地”的教子观相比,它在当时无疑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即使在今天,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三 : 郑板桥家风严谨,教子认真

郑板桥教子 郑板桥家风严谨,教子认真

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郑夑字板桥,中了進士,随即到山东潍县(即今山东潍坊市)当知县,他为官清廉,关心民生,政绩甚佳,百姓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后来,这一地方碰上了 灾 荒 年,他请求赈济灾民,却因此而获 罪,便辞去 官 职回到家中,以卖书画为生。

郑板桥出身贫寒,所以能理解贫苦人的艰辛,从来不以富贵贫贱论人。当他还是个秀才的时候,偶而翻检家中的旧书箱,见到家中佣人的前辈所签的卖身契据等,就马上拿去烧掉。他决不还给佣人本人,或者自己仔细看看契据的内容,就是怕佣人知道了感到难堪。真是体贴佣人,心情入微啊!

郑板桥长大后,自己当了家,在雇用佣人的时候,从来不要求对方和自己立契约。佣人自己如果觉得合适,就留下;如果不满意,就自由离去。郑板桥的用意,是不想让后世子孙借此逼勒、苛求家中的佣人。

郑板桥后来到山东范县、潍县等地做官,他不放心家中,经常写信回家,教育在家中当家的堂弟郑墨。他谆谆告诫郑墨,不要以富贵贫贱论人,要宽厚对待家中的佣人,并将自己当年悄悄烧掉佣人的前辈所订立的契据、从不要求佣人立契据之事,讲给堂弟听;又教育郑墨与人为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光看别人的短处。

他给郑墨的信中有这样的话:“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 恶,而我亦可 恶 矣。东坡一生,觉得世人没有不好之人。这最是东坡好处。愚兄平生谩 骂 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喷喷称道。”

郑板桥举宋代苏东坡和自己的例子,告诫郑墨多看别人的长处,话语之中充满着人生的哲理。

郑墨将哥哥郑板桥的俸钱带回家中后,郑板桥特意寄信回家,要弟弟挨家挨户,逐一散给自家的邻居族人,信中说:“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无父无母孤儿,村中人最能欺负,宜访求而慰问之。自曾祖父至我兄弟四代亲戚,有久而不相识面者,各赠二金。……徐宗于、陆自义辈,是旧时同学,日夕相征逐者也,今皆落落未遇,亦当分俸以敦夙好(以维系往夕的情份)。……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大数既得;其余邻里乡党,相周相恤,汝自为之,务在金尽而止。”郑板桥谆谆嘱咐堂弟将自己的俸钱分送净尽,用以救济亲朋好友、邻里乡党,其心地何等善良!

郑板桥又教育郑墨尽心务农,收拾齐备农具及家中生活器具,男耕女织,养成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一点也没有轻视农夫的思想。他教育郑墨要体恤贫苦之人,如果人家要借钱,必须要成全;假如不能偿还,也要宽容他。总之,郑板桥总是无论大小事,都耐心开导其弟。

板桥郑燮五十二岁时才得一子,因此对孩子十分钟爱,但不是一味溺爱,而是教之以正道。他在潍县任官时,便写信给堂弟,要郑墨在家好好教育其子,让他懂得为善之道,养成忠厚而有同情心的性格,避免形成刻薄急躁等坏习气。他特别关心为儿子延师教育的事,并要求刚刚六岁的儿子礼敬师长,关心同学。

他还特别嘱咐郑墨:“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 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怎可找老师的缺点)?”

为了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儿子,郑燮特意抄了四首顺口好读的古代诗歌,让堂弟郑墨,教其儿子边读边唱,从中受到教育。

郑板桥教子 郑板桥家风严谨,教子认真

诗曰: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 罪 毕。

才得放脚眠,蚊虫蚤又出(蚊虫和跳蚤又出来咬,使穷人睡也难安)。

郑板桥诗、书、画三绝,而且自成一家,人们最熟悉的是他的墨竹和“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墨迹。

郑板桥教子 郑板桥家风严谨,教子认真

在他的一幅《竹石》画中,写有这样的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正是郑板桥人格的光辉写照!

正是:

板桥郑燮,

艺有三绝;

德艺俱馨,

可贵难得!

(事据《清史稿》等)

郑板桥教子 郑板桥家风严谨,教子认真

万籁俱寂,一曲清音,渐入佳境。身形俱忘,独神往之。

灵空山秀,一带清幽,云悠悠兮峰回,水潺潺兮流玉。

偶见仙鹤翩飞,时闻鸾凤长鸣。

潜龙吟,白鹿隐。。

不知何所在,不知何所依。

噫!一缕清思,神游万里,无喜无忧,天地 合一。

自在如意,妙哉不能言。

似曾相识兮,源远流长;隐隐微微兮,古意苍茫。

曲终神 回也,皮囊笑犹在。浊 世聆绝响,荡气回肠,善 哉。

(www.61k.com。

未完待续,更多精彩请关注比比读小说网微信公众号

本文标题:郑板桥教子-郑板桥临终教子主要内容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116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