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历代后妃图
001.北齐后主妃冯小怜二 : 清代后妃的来源
清代后妃的来源
清代的后宫制度里,皇帝的后宫等级有八个
皇后→皇太后
皇贵妃→皇贵太妃
贵妃→贵太妃
妃→太妃
嫔→太嫔
贵人
常在
答应
称呼这些后宫嫔妃也都有讲究,若是皇帝来称呼她们,则直称其封号,如皇后,某妃,某贵人。若是太监或者宫女以及下官称呼她们,则称呼为“主子”,并用前缀来进行区分,如皇后主子,某妃主子,某贵人主子。
而背后的称呼,则要根据其时期来判断。如果是还在世的当朝皇帝的后宫,要称呼她就要用她自己的封号来称呼,如齐妃、颖嫔、那贵人等等。如果是还在世的前朝皇帝的后宫,称呼她就要用徽号,若无徽号则用其封号,如端康太妃,端康既徽号,珣太妃,珣即封号。如果是已经不在世的后宫,则要用谥号来称呼他们,如果没有谥号,则也用封号来称呼她们,如敦肃皇贵妃,敦肃即其谥号。
清代入关之后有记录的后宫嫔妃,其数量大概有二百人左右,这么多后宫妃嫔,都是如何进入皇帝的后宫的呢?大体来说六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八旗正身选秀
清代旗人分成满洲、蒙古、汉军三种,各自分成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八个颜色的旗,这些户口都属于“正身旗人”,“正身旗人”可以参加八旗正身的选秀。不过清代入关之后,对于选秀的要求就逐渐增加,这个要求主要就是女性父亲的官职。比如说,居住在北京的满洲旗分出身的人,从嘉庆十二年开始,其父亲的身份必须是八旗护军、领催以上的身份,才能参加选秀。
正身旗人出身的女子,一到十三岁,家里人就要去本旗本佐领“报选”。清代有要求,凡是符合选秀要求的正身旗人女子,若是没有参加过选秀,是不许嫁人的,一旦没经选秀就嫁人,会被视为重罪论处。“报选”之后,就等着选秀。选秀理论上每隔三年进行一次,但是也不是一定就要整三年一次。遭遇到帝、后的丧事或者其他理由,都可以延后、改期乃至取消选秀。这个决定权由皇帝本人掌握(当皇帝幼小的时候决定权则在太后等人手中)。
到了选秀的时候,各旗按照各自的顺序选秀,入神武门。而选秀的地点,从晚清的记录上看来有御花园、静怡轩(建福宫后寝殿)、体元殿(太极殿的后殿位置)、坤宁门(坤宁宫的北门)等,无论如何,都是在后宫选秀。
规矩上,秀女们要六个一排,不过这个规矩比较随意,记录上也比较杂乱。总之秀女们一波一波的,在帝后面前站定,不需行礼、不需说话,清宫戏和小说里的那些行礼啊,语言啊,心机啊的情景,这里都没用。
帝后一旦觉得某个秀女不错,就会“留牌子”,而其他的就“撂牌子”。凡是经过撂牌子的八旗正身女性,就可以自由婚嫁了。而留牌子的,有的直接进宫,有的被指婚给近支皇族(皇子皇孙等),有的则是等待下轮再选一次。
通过这种选秀最终进宫的女性,可以得到上至皇后下至贵人的不同的位分。有人曾经认为皇帝选择后宫的主位要衡量很多问题,比如说旗分或者父亲的职官,不过事实上,主要的衡量度还是帝后的心理。我们以晚清的一次选秀来看看这种选秀位分的选择。
同治十一年,穆宗同治帝选秀,一共五位秀女入选,分别是蒙古正蓝旗大学士赛尚阿之女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户部尚书崇绮之女阿鲁特氏,满洲镶蓝旗主事罗霖之女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知府崇龄之女赫舍里氏,以及满洲镶黄旗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其中第一位阿鲁特氏是第二位阿鲁特氏的姑姑。根据清宫的传说,慈禧太后喜欢富察氏,慈安太后喜欢第二位阿鲁特氏,最终同治帝自己挑选了第二位阿鲁特氏作为皇后,其他四位则均作为后宫主位,其中第一位阿鲁特氏被封珣嫔,西林觉罗氏被封为瑨贵人,赫舍里氏被封为瑜嫔,富察氏则封为慧妃。
从这里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八旗正身秀女刚刚入宫时候的位分,大概跟帝后的主观想法有关,跟家世出身似乎关系较少。不过,从一开始的位分往上攀升,则主要根据生育子女的多少和皇帝的主观意愿来进行决定。
第二种途径?内务府三旗选秀→特殊机遇
内务府三旗,指的就是镶黄旗包衣、正黄旗包衣以及正白旗包衣。八旗的包衣里,镶黄、正黄、正白三个旗的包衣专门服侍宫廷,内务府选秀就是为他们准备的,而选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选后宫主位,而是为了挑选宫女。
内务府选秀,或者说选宫女的步骤跟正身旗人的选秀差不多,区别有以下几点:第一,正身旗人的选秀理论上三年一次,内务府选秀理论上一年一次,一样是到了年份询问帝后是否进行。第二,正身旗人的选秀对秀女出身要求较多,而内务府选秀只要求女性十一岁以上、非残疾、非嬷嬷之女、非回子番子之女即可。
另一方面,内务府选秀的结果也跟正身旗人的选秀也相仿,一种撂牌子,允许回家自由婚配,一种指派给近支王公的府里服务,这种宫女有可能被王府的王爷收作妾室,乃至于成王府的侧福晋,另外就是留牌子,内务府选秀没有初选和复选的分别,只有一次选秀,选中的即留在宫中培训,培训主要是洒扫、针绣、礼仪等等,然后根据表现和需要,被分配到各个不同的地点进行不同的工作。
清代规定,宫女在宫里工作到30岁,便可以申请出宫,然后自行婚假。到了雍正时期,雍正帝把这个年龄提前到了25岁。不过有个别宫女,在宫廷服务的时候偶然的被皇帝临幸,成为了皇帝的后宫,这就是所谓的第二种途径,需要特殊的机遇。
通过这种途径成为后宫的宫女,一般只能得到比较低的位分,一般来说是最低级的答应,也有较高的,但是似乎没有高于贵人的。之后再慢慢通过生育子女或者依靠皇帝的宠爱而上升身份。
这种途径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了。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本姓魏,是正黄旗包衣里的汉姓人。她入宫的时间不是很清楚,应是作为宫女被选入宫廷的,被高宗乾隆帝宠幸,在乾隆十年的正月封魏贵人,十一月晋封令嫔,乾隆十三年晋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贵妃,乾隆三十年晋皇贵妃,最后在乾隆四十年病逝。她为乾隆帝生育了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皇十四子永璐,皇十五子永琰,以及皇十七子永璘。后来永琰继位,即嘉庆帝,便追封生母为孝仪纯皇后。其家族旗分,在乾隆四十年已经从包衣抬到正身,而嘉庆二十三年,又命将其姓氏魏氏改写魏佳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身份晋升较快,一来跟其生育子女颇多有关,二来跟乾隆帝对他的宠爱也有关系。
第三种途径?藩邸旧人
第三种途径,是作为藩邸旧人直接入宫。
清代皇帝继位,经常是从王府或者阿哥所入主后宫,自然就是将王府或者阿哥所中的妻妾直接带入后宫。清代皇子的妻妾,大致有嫡福晋,侧福晋,以及妾三等,其中嫡福晋即正妻,侧福晋即侧妻,这二者均有正式的册封,有自己的品级,妾则没有这些“官属性”,而且称呼比较复杂,如“庶福晋”、“格格”等,都指的是妾。这三个等级在皇子继位之后,嫡福晋即成为皇后,侧福晋则大部分对应嫔以上的位分,妾则不大固定。
世宗雍正帝应该是从藩邸继承大统的一个好例子,在雍王府时的嫡福晋,在其继位后便成为了皇后,也就是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在雍王府时的两位侧福晋年氏和李氏,在其继位之后分别成为贵妃和齐妃。而在雍王府时的几位妾,如钮祜禄氏、耿氏、武氏、宋氏,在其继位之后便分别获封熹妃、裕嫔、宁嫔和懋嫔,其中钮祜禄氏(也就是高宗的生母孝圣宪皇后)位分略高,应该是其生育子嗣的缘故。
这种由藩邸或者阿哥所入继大统的情况,后代皇帝也基本相同,不过由于均是皇子继位,而清代皇子的婚姻都跟清宫选秀有关,所以实际上还是第一种途径和第二种途径的继承。只不过,在王府的时候,王府有属员和包衣,属员和包衣的女儿都有可能称为王爷的妾或者侧福晋,如雍王府中,侧福晋年氏,也就是后来的敦肃皇贵妃,就是镶白旗出身的雍王府属人(世宗分府的时候分到镶白旗),而另外一位侧福晋李氏,即后来的齐[www.61k.com]妃,则是正白旗包衣人,应该是世宗做皇子分府之后由宫中拨入的府中包衣。
第四种途径?蒙古王公之女
第四种途径是蒙古王公之女,简单说来就是蒙古贵族的女儿。
清代的蒙古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居住在内外蒙古以及西北各地的“蒙古旗盟”,他们的后代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蒙古族,而另外一种是清代入关之前就已经被编入八旗的“蒙古八旗”,这些人在清代属于“旗人”,其后代有申报蒙古族的,也有申报满族的。“蒙古八旗”的女性参加八旗正身的选秀,而比较特殊的就是“蒙古旗盟”出身的女性,所谓清宫的“满蒙联姻”,主要指的就是和蒙古旗盟的女性联姻。
清代宫廷与蒙古旗盟的满蒙联姻,从入关前的清太祖时期就已经开始,太祖努尔哈赤就曾经娶了科尔沁贝勒孔果尔的女儿为侧福晋,也就是后来的寿康太妃。太宗皇太极的后宫里,蒙古旗盟出身的女性更多,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敏慧恭和元妃(宸妃)等,都是蒙古王公的女儿。
入关之后,这种习惯也被刚入关的清代后宫所继承,世祖顺治帝的原配皇后,以及继后孝惠章皇后都是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出身,同时其后宫里还有淑惠妃、恭靖妃、端顺妃、悼妃等数位蒙古旗盟出身的女子,可见一斑。
而这种满蒙联姻的习惯,在康熙朝便突然减少。圣祖康熙帝只有慧妃和宣妃两位蒙古旗盟出身的后宫,其中慧妃是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出身,幼年即进宫,在宫中长大,还没有得到位分,便在康熙九年病逝,后来追封慧妃。有人认为,如果圣祖康熙帝没有在辅政大臣辅政时期娶了赫舍里氏的孝诚仁皇后,那么慧妃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康熙帝的皇后。另外一个宣妃,也是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出身,入宫时间不明,之前待遇也不明,在康熙五十七年封为宣妃,前后也没有生育,后来在乾隆元年病逝。
在慧妃和宣妃之后,从雍正朝开始,清代后宫就没有再娶进过蒙古旗盟出身的女性了,后来清宫的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和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分别是满洲正蓝旗和蒙古正蓝旗出身的,都是八旗正身选秀进宫的。而这种旗人和蒙古旗盟的联姻则转到清代公主和王公府邸的婚姻行为上。
蒙古王公之女充入后宫这种途径,只在入关前和顺治、康熙两朝出现,但是从记录来看,通过这种途径入宫的妃子,其得到的封号一般较高,如康熙五十七年封妃晋嫔的共有五位,其中四位均有生育,另外一位即是慧妃,这有可能是尊重蒙古王公的一种举动。
第五种途径?汉妃
第五种途径即汉妃入宫,这是清代后宫妃嫔来源里比较罕见的途径。目前只能确定世祖顺治帝与高宗乾隆帝的后宫有这种情况,圣祖康熙帝与世宗雍正帝的后宫有这种可能,而仁宗嘉庆帝及其之后的皇帝的后宫似乎没有这种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与当代的民族观念不同,清代所谓“汉妃”,是不包括汉军旗人以及包衣汉人的。清代有所谓“不分满汉,只论旗民”的说法,即主要区分“旗人”与“民人”,在这种区分之下,汉军旗人以及包衣汉人也都被作为“旗人”的一部分,乃至于清帝退位之后,这些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填报“满族”。这就是因为数百年的入旗生涯,让他们在文化和习俗上和满洲人趋同,成为了“旗族”。所以,这里说的“汉妃”,实际上指的就是“民籍汉人出身的妃子”。
清代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汉妃,是世祖顺治帝的恪妃。顺治五年的时候,顺治帝下过两道旨意,均是关于满汉联姻的,其中明确说明“汉官之女欲与满洲为婚者,亦行报部。无职者,听其自便,不必报部。”还特别说明“其满洲官民娶汉人之女,实系为妻者,方准其娶。”旨意如此,顺治帝也身体力行,“选汉女以备六宫”,于是河北滦州的石氏便进宫,获封妃位。这位石妃入宫后,被安排住在永寿宫,还被允许使用汉式冠服,这对于刚刚入关的清代宫廷来说,应该是一种特殊待遇,后来在康熙六年病逝,康熙帝为之辍朝三日,追尊为“皇考恪妃”。以世祖顺治帝后宫的整体情况来讲,恪妃石氏的待遇还是比较高的。
从康熙朝开始,旗、民之间不通婚的情况渐成习惯,故而明确记录为汉妃的情况逐渐变少,但是如圣祖康熙帝的顺懿密妃王氏、熙嫔陈氏,穆嫔陈氏,以及世宗雍正帝的一些汉姓低级后宫身上,都能看出一些汉妃的可能性,只是缺乏明确的证据。
而到了高宗乾隆帝的时期,汉妃依然可以找到,如其芳妃陈氏,和陆贵人陆氏,均是江南的民籍汉人。其中,陈氏在乾隆三十一年封为明常在,乾隆四十年晋明贵人,乾隆五十九年晋芳嫔,嘉庆三年晋芳妃,嘉庆六年病逝。陆氏则是乾隆二十五年封为禄常在,乾隆四十年晋禄贵人,在乾隆五十三年病逝。在乾隆四十三年的时候,芳妃的亲戚从扬州来到北京,托人找到了朝廷的内务府大臣,说自己为“明贵人之兄”、“生活艰难”,以谋求官职。乾隆帝得知之后,命人调查了明贵人和陆常在的家庭,然后给了他们一些差事,以为糊口,又特别交代“不许在外生事”。这里也可以看出,乾隆帝后宫中的汉妃,其家世都比较差,可能是在乾隆帝南巡途中或者平时由江南的内务府衙门送入宫廷的。
总体来说,这种从南方挑选家境较差之女子经过各种途径送入宫廷的方式,大致从康熙朝开始,直到了嘉庆朝才基本取消,准确来说属于“内部操作”,并不是正式的途径,故而留下明确记录的也就很少。通过这种途径进宫的民籍汉女,其进宫后的位分也不会很高,基本都在嫔位之下,能到妃位似乎已经是比较罕见的情况了。
第六种途径?特殊途径
第六种途径是最为罕见的途径,也只有一个明确的例子,就是高宗乾隆帝的容妃。
高宗的容妃,就是很多野史里记载的“香妃”的原型,本姓和卓氏,维吾尔族。大小和卓之乱爆发于乾隆二十二年,而在乾隆二十四年被平定。叛乱评定之后,清军将几户新疆的贵族迁到北京居住,又在乾隆二十五年让他们归入正白旗包衣旗籍,即后来的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下第七回子佐领,而容妃的哥哥,就在这几户之中。
也正是在这年,清宫档案里多出现了一位“和贵人”,这位和贵人在第二年,晋封为容嫔,与乾隆二十七年五月正是行册封礼。后来,容嫔曾经跟随乾隆帝南巡,在乾隆三十三年晋封为容妃,又随乾隆帝东巡山东、盛京,最后在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清代三百年来,只有这么一位维吾尔族的后宫妃嫔,而且她虽然有旗籍,但是并非通过正身选秀或者内务府选秀选入宫中,所以这是清代后宫妃嫔入宫最特殊的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们所熟知的几幅所谓的“香妃画像”或者“香妃戎装像”,都是胡乱命名的,画的都不是容妃。
本文标题:清代后妃-历代后妃图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