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结肠息肉的治疗方法,结肠息肉的用药,结肠息肉治疗费用
1.对于有蒂息肉,直径小于2cm的广基息肉,非息肉病者,可行经肛门的切除术或行内镜下圈套摘除、活检钳钳除、高频电凝凝除。
2.对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案:
(1)经肛门手术:适用于位于腹膜反折以下直肠息肉。
(2)经腹手术:适应于腹膜反折以上基底直径大于2cm的息肉。
(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病变仅位于粘膜层。
(4)对于距肛缘5-15cm者,有条件可行经肛门内镜下的息肉切除术(TEM术)。
(5)对距肛缘5-10cm,也可行经肛门括约肌途径的切除术(Mason术)。
二 : 大肠息肉是什么 大肠息肉的症状与治疗
大肠息肉又叫直肠息肉,其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良性肿瘤,大肠息肉是向肠腔突出赘生物的总称。大肠息肉的产生于饮食、炎症、环境以及遗传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大肠息肉究竟是什么呢?大肠息肉的病因是什么?在临床上,大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又是什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深入了解一下吧!
大肠息肉是什么
大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变,与癌发生关系密切,后者与癌发生关系较少。这两种息肉在临床上并不容易区分,常以息肉作为初步诊断,待病理学确诊后再进一步分类,因此临床上所谓的大肠息肉并不说明息肉的病理性质,通常临床所说的息肉多为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统称为腺瘤。
大肠息肉的病因如下:
引起直肠息肉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引起直肠息肉的原因很多,如饮食因素、炎性刺激都有可能导致直肠息肉,因此要了解导致直肠息肉的原因,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预防直肠息肉。
一、机械损伤和大便刺激:
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肠黏膜受到破坏,或者是细胞的产生增加,或者是肠黏膜上皮凋亡减慢,或两者兼而有之,最终可形成肠息肉状突起。
二、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结、直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结、直肠中的胆酸。
三、炎性刺激:
直肠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因为直肠长期炎症,溃疡面的中央还存有水肿充血的黏膜区,周围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逐渐收缩,使残留的黏膜突起,表面呈息肉状;或溃疡而肉芽组织增生凸起,而后邻近黏膜生长,将其覆盖形成息肉,这种病理变化多见于炎性息肉。
四、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表明,腺瘤性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例如,肠腺瘤性息肉基因(APC)是一种抑癌基因,基因突变会引起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变和结肠、直肠癌变。
大肠息肉是什么 大肠息肉的症状与治疗_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的症状
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单发性居多,多发性的占少数。直肠息肉呈带蒂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肿物,突入肠腔可上下移动。引起直肠息肉的原因较多,常见的原因有饮食因素、机械损伤和大便刺激、炎性刺激,直肠息肉肛肠科常见疾病,发生在直肠粘膜上的新生物,一般是因为粪便刺激形成的,会出现脱垂、便血等明显症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减少癌变的几率。
直肠息肉,又称直肠腺瘤,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之分。单发性直肠息肉多见于2到8岁儿童,极少发生恶变;多发性好发于青壮年,有明显家族遗传性,病变范围广,易发生恶变。此病的主要症状是大便表面带血,临床的症状有以下几方面:
(一)便血症状:
直肠息肉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便血。息肉引起的便血出血量比较少,如果由于排粪的时侯挤压而使得息肉脱落,和息肉体积大位置比较低,可能发生比较多量的便血情况。便血的特点为带血,而不会发生滴血的情况。
(二)全身症状:
由于息肉数量较多或病程较久者,丢失大量的血液会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虚弱表现。大量排泄粘液者,可发生低钾性心律紊乱或四肢软弱无力;易疲劳等症状。青少年患者影响身体发育。
(三)肠道症状:
是肠道疾病常见的症状。直肠息肉患者常见的表现为腹泻、里急后重等。部分管状腺瘤患者可见轻度腹泻,粘液便,排便不畅,便条变、腹痛等症状;多数绒毛状腺瘤患者可见腹泻,粪便中含有大量粘液是其特点,有时还可出现里急后重,大便不爽等症状;据统计,幼年息肉患者中5-19%者可见腹泻,2-13%者可有便秘;腹泻是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的主要症状。常表现为粘液血便,还可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四)脱垂症状:
如果息肉较大或者息肉的数量较多,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粘膜,会使得息肉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的时候动作牵拉以及肠蠕动的刺激,都可能使得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可能会并发直肠脱垂的产生。
直肠息肉多数在体检时发现。若息肉较大,经常受到粪便摩擦,可使其粘膜糜烂,粪内有血液和粘液。常见症状为血色鲜红,血量不多,混有粘液,血多在粪便表面,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贫血,息肉较大时,也可出现里急后重、便秘、肛门流出较多分泌物等症状,该病多可发生癌变,因此,在检查发现有该病时,一定要作病理组织活检,以明确其性质。
大肠息肉是什么 大肠息肉的症状与治疗_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
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该予以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息肉,也是临床绝大部分息肉,主要根据是否有癌变倾向决定治疗方法。一般有癌变倾向的腺瘤性息肉,原则上应该切除,而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则无需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就可以了。直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通过内镜或者手术的方法予以切除。
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是切除直肠息肉最常用方法。一般来说,只有有癌变倾向的息肉,或者导致临床症状的息肉才需要考虑内镜下治疗。内镜治疗最适用于有蒂息肉,可以采取的切除方法很多,应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有蒂或无蒂等,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提高,结肠镜内镜切除的手段越来越多,适应征越来越扩大。
一般来说,对于较大的有蒂和亚蒂息肉,直径2cm的可直接用接高频电的圈套器套入息肉根部,一次性进行切除。大于2cm的宽基底息肉可分次摘除或用尼龙圈套扎。扁平无蒂息肉可以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方法切除,在基底部粘膜下层分点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待病变隆起后,即圈套切除,既可预防出血和穿孔,又达到了治疗的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医生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技术,甚至可以完整切除5到10cm的扁平息肉。对于小于0。5cm的息肉,直接用活检钳钳取切除,有时候也用氩气激光电凝的办法治疗,安全快速。内镜切下的息肉一般要收回,并送病理检查。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一般是安全的,但是也会有一些并发症的风险,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肠穿孔,内镜下直肠息肉切除过程中可能把整个肠壁切穿,导致肠内容物进入腹腔,病人出现气腹,腹痛,感染等。比较小的穿孔有可能通过内镜用金属夹封闭,大的穿孔需要急症手术治疗。息肉切除术后出血也是常见并发症,绝大部分的出血可以通过内镜进行止血而避免挽救性手术。
手术治疗
对于腺瘤性息肉,或者不明原因息肉,当内镜下无法切除或者切除不成功时,需要手术治疗。根据息肉的性质,病变大小以及距离肛门的远近有不同的手术切除方法。大部分的直肠息肉可以从肛门切除。
对于直肠息肉患者中的腹泻病人,可给予缓泻药物,口腹复方苯乙哌啶,易蒙停等,还可用甲硝唑等保留灌肠。腹痛者,予以解痉镇痛药物治疗,肌注阿托品或口服普鲁苯辛等药物治疗。便血者可用止血药物,如止血定、维生素K、安络血、立止血等。
大肠息肉·结语:大肠息肉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大家仍然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要时刻关注它的变化,并及早到医院进行诊治。此外,当确诊为大肠息肉的时候还要做相应的病理组织检测,以确定它是否为良性的!
三 : 老年人结肠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大肠息肉的治疗主要根据其所在部位,是否有蒂,大小及恶性潜能来选择治疗方式。(www.61k.com)近年来由于纤维结肠镜的逐渐广泛应用,已使位于乙状结肠以上的息肉的处理有了很大进步,使开腹探察手术大为减少。原则上对于良性息肉或黏膜内癌,甚至有蒂的浸润癌,其侵犯尚未超越息肉颈部,均可进行局部切除。但文献也有报道局灶性浸润癌也可发生在有蒂息肉的远端。虽距蒂部尚远,也偶有发生淋巴转移者。在进镜中发现小于0.5cm息肉时立即钳除,因退镜时往往不易找到病变。对大于0.5cm、小于2.0cm的息肉,应根据形态及是否带蒂进行圈套切除。对长蒂大息肉切割部与息肉根部应留0.5cm距离,采用边凝切、边用力收紧圈套器的方式,短蒂息肉在头蒂交界处,圈套后应提拉使根部形成尖幕状,然后再凝切。电凝切除时使镜头与息肉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并使息肉离开周围肠壁,注意圈套器尖端不要与肠壁接触,一定要收紧圈套器。如病变过大,不能悬空在肠腔中,可使息肉头部广泛接触肠黏膜,采用密切接触法,不致烧伤正常肠黏膜。对于摘除多少颗息肉为宜,有人提出一次圈套切除3~8颗,凝除20颗,我们认为一次摘除多少颗息肉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息肉是否有蒂及其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因为电凝切除息肉后是否发生出血或穿孔,不决定于切除颗数多少,只要在凝切较密集的息肉时,在凝切息肉病变之间留有一定的正常肠黏膜,适当增加摘除息肉颗数是可行的。通常对于大肠息肉的处理方式根据以下条件选用。
1.位于距肛门25cm以内大肠息肉,可以自肛门或乙状结肠镜处理,根据息肉是否有蒂采用不同方式。
(1)有蒂息肉:可用圈套器自息肉蒂部电灼切除。根据病理切片检查,若为良性或黏膜内癌,或是浸润癌而尚未超越息肉颈部,可以不再进一步处理,若为浸润癌已侵及蒂部,但切除标本之切缘未见癌,也可不再进一步处理。
(2)广基息肉:应先进行活组织检查,如为良性或息肉较小时,可经乙状结肠镜整个电灼切除。如息肉较大或黏膜内癌,应作包括息肉在内的肠壁全层切除,位于距肛门12cm以上的息肉则应开腹手术切除。若为浸润癌的广基息肉,应按大肠癌手术原则处理。
2.距肛门25cm以上的大肠息肉,可以经纤维结肠镜处理。根据息肉是否有蒂,采用以下不同处理。
(1)有蒂息肉:用圈套器自息肉蒂部电灼切除。如有以下情况应按大肠癌手术原则处理。①切断线仅贴癌时;②切片中见到淋巴管内有癌栓时;③未分化癌时。
(2)广基息肉:活组织检查为良性,息肉较小,可以经结肠镜将息肉整个电灼切除。若息肉较大,或为浸润癌时均应开腹手术治疗。
3.位于距肛门25cm以上而又不能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者,应行开腹探查。
4.择优方案 发现息肉即行电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为择优治疗方案。
5.康复治疗 对息肉病人行电切术后,定期复查,警惕癌变。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四 : 中医治疗直肠息肉的方法有哪些
近年来中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www.61k.com)很多的人都有西医治标不治本的观念,在接受了一些西医的治疗后没有明显的一些效果。所以很多的患者就选择用中医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治疗直肠息肉的一些中医方法。
中医称直肠息肉为息肉痔,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良性肿瘤,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青壮年。息肉多数是腺瘤性,少数可以发生恶性变,尤以多发性息肉恶性变较多。
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因息肉大小及位置高低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位置较高的小息肉,一般无症状,当息肉发炎,表现糜烂,大便时往往有鲜血及粘液随粪便排出;直肠低位带蒂息肉,大便时可脱出肛门外,小的能自行回纳,大的需用手推回,常伴有排便不畅、下坠或有里急后重感。多发性息肉常伴有腹痛、腹泻,如有继发性感染,稀便内常见泡沫,气味秽臭,有时带脓血及粘液,伴里急后重,久之则可导致体重减轻、体弱无力、消瘦及贫血等。
中医认为,直肠息肉的发生是湿热下迫大肠,以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西医认为与遗传有关,或因慢性刺激,如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和血吸虫病等感染所致。
治宜清热祛湿,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为主,适用于治疗肠道多发性息肉,可选用以下方法:
(1)半枝莲30g,山豆根12g,诃子15g,苡仁15g,白花蛇舌草20g ,黄芪30g,白术15g,水煎服。
如腹痛加延胡索8g,橘核10g,茴香5g;腹泻加黄连5g,马齿苋30g;便血加地榆15g,槐角10g,炒荆芥10g;体虚脾弱加党参、当归、怀山药、麦芽、山楂各10g ,鸡内金(研末服)3g。
(2)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半边莲30g,生地榆9g,白花蛇舌草 30 g,桃仁9g,石见穿12g,黄药子12g,炙甘草6g,干蟾皮粉(冲服)3g,水煎服。
(3)乌梅25 0g (去核,炒成炭),僵蚕250g(微妙),蜂蜜500g,做成蜜丸,每丸重9g。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几种现代常用的治疗直肠息肉的一些中医疗法。中医的治疗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选择用中医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的患者应该做好长时间服药的准备,还有就是中医的处方要是专业的中医生来开,这样才能够达到有效治疗的效果。
五 : 结肠息肉的护理方法 如何更好的治疗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是常见的肛肠疾病,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是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因为结肠息肉很容易发生癌变,所以积极治疗结肠息肉很关键。[www.61k.com]结肠息肉治疗之后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不仅要从生活方面做好护理,更要做好日常饮食的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一、结肠息肉术后的饮食护理
1、含钾丰富的食物。一定要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苹果、橘子、玉米、鱼、精肉等,禁忌辛辣食物,辣椒、胡椒等食物对肠道有刺激作用,一定不能吃。
2、维生素食物。在平时生活中,还一定要注意多吃各种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芦笋、韭菜、白菜等绿色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既可以预防便秘,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腹泻,并能保证每日的规律排便。
2、合理搭配。在康复期间,患者一定要合理搭配饮食习惯,如多吃一些含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每天都要有谷类、肉类、鱼、蛋、乳、各类蔬菜及豆制品,但每一种的量不要过多,这样才能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应注意不要吃过多的油脂,动、植物油比例要适当。
4、规律饮食。除了注意以上的饮食搭配,还一定要保持生活饮食规律,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煎炸、腌制食物,禁忌烟酒,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这些都是结肠息肉的术后护理措施。
二、结肠息肉的正确治疗方式
结肠息肉是常见肛肠疾病之一,可分为单发或是多发息肉等。很多患者错误的认为结肠息肉是小病,根本无需治疗就可痊愈。导致结肠息息肉若久拖不治或盲目乱治,这样做对患者身体危害极大,甚至还会诱发肠癌。目前我们可以通过药物与手术对该病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
(1)一般小量出血,以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药或中药口服或灌肠为主。
(2)较大量出血除用止血药物和抗生素、输液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外,应做好术前准备,如备血等。
(3)出血量大于800ml或血压不能维持,应及时输血并行剖腹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1)单个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检同时进行。
(2)高位息肉可行纤维结肠镜高频电切。
(3)多发息肉或息肉较大有恶变征,可经肛门肛窥肠镜进行病理活检,以除外恶变。
(4)息肉有癌变应按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术。
(5)低位或长蒂脱出息肉可用肛窥,直乙镜,套扎或经肛门直接切除。
(6)广基或多发息肉可经腹、会阴、骶尾部行肠壁肠段部分切除。
三、哪种结肠息肉会发生恶变
1、多发腺瘤
多发腺瘤直径大于2.5cm,或手指、器械触之较硬,或充血明显,或表面有溃疡,即应考虑有癌变的可能性,而其癌变的可能性应与腺瘤性质和大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乳头状腺瘤
乳头状腺瘤发生癌变的可能性颇大,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其恶变率一般认为在30%左右。因其临床表现为排出粘液,甚至可大量粘液排出或可发生大量粘液性腹泻,每日可达3000ml以上,而导致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酸中毒等代谢紊乱。如果不及时给予补充治疗并对腺瘤进行处理,可以造成生命危险。
3、儿童型息肉
以儿童期多见,成年后反少见,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曾有过此种息肉恶变的个例报告。
4、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除炎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除炎性息肉可能会发生癌变,尚难定论或存在可能性之外,增生性息肉临床上无症状,多是肠镜检查时偶尔发现,由于其病体小,多在0.5cm左右,常不引起身体的不适。
5、家族性息肉病
家族性息肉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息肉病。结、直肠内布满息肉状的腺瘤,癌变只是迟早而已,而且癌变常可不限于一处,为多中心,实际上部分病人就医时已经是大肠癌。
四、导致结肠息肉的内因和外因
结肠息肉的内因
1、感染: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
2、年龄: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遗传:某些多发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细胞内遗传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结肠上皮内的另一个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时是正常的,以后当此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则在突变部位发生腺瘤,这种突变称为体细胞突变。
结肠息肉的外因
1、长期腹泻,很多病人肠道黏膜容易过敏,例如饮酒、吃辣椒或油腻食物或海鲜后出现腹泻,有些病人会无原因的出现腹泻,这样,肠道黏膜会出现慢性炎症,易导致肠道息肉生长。
2、长期便秘,便秘的病人经常是几天排便一次,粪便长期在肠道内储存会产生各种毒素,导致肠黏膜出现慢性炎症,易生长息肉。
3、生活习惯: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的密切关系,吸烟史在20年以内者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发大的腺瘤。
4、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等疾病易出现息肉。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大肠息肉的治疗方法-结肠息肉的治疗方法,结肠息肉的用药,结肠息肉治疗费用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