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全文阅读 作者:毛佩琦
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全文阅读 作者:毛佩琦 《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全文阅读页面。
百家讲坛毛佩琦: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 作者:毛佩琦
目录
序
春之卷 濠上穷汉 游方僧人
第一讲 给朱元璋续家谱有点难
说不尽的朱元璋/3
这朱家和朱熹根本不沾边/5
淘金户穷得什么都没有/7
第二讲 一个穷孩子降生,却有那么多故事
因为是皇上,连出生都被神化了/11
正史,反映的是统治者的意志/13
出生地:凤阳与盱眙之争/14
第三讲 当和尚首先为了吃饭,然后才是念经
父母死了,连葬地都没有/18
庙里的和尚有饭吃/23
游方僧就跟乞丐差不多 /25
好不容易能踏实地念经读书了/27
第四讲 鬼使神差,怎么就投了军
庙外边已经大乱了/29
一封来信,把小和尚逼到了绝路,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求卦问签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33
孤苦的人生之旅,注定要有个人陪伴,再没有比同样孤苦的马姑娘更为适合了/37
第五讲 这支队伍底子不错
游走在权力争斗中,考验了他的忠勇,锻炼了他的智慧/39
打仗亲兄弟,要成事还得有自己的队伍/41
智取驴牌寨/42
占领滁州,独立成军/44
夏之卷 文韬武略 赤手开国
第六讲 猛将铁军,都是他带出来的
众星拱月,名将如云/49
广收义子,亲信统兵/53
铁血治军,无往不胜/57
第七讲 秀才见了兵,说的就是理
读书人就是明白/59
里中长者李善长/61
朱升的“九字箴言”/66
让小明王替咱们挡着点/72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
刘伯温,据说他识破了天命/76
朱元璋的使者感动了刘基/81
陈历数所在,议勘定之机/83
血战鄱阳湖,瓦解陈友谅/92
终于称了王/98
直指“自守虏”,打败张士诚/99
小明王在瓜步翻了船/106
第九讲 北伐中原,成就帝业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111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114
第十讲 咱们的大明国
一切都是为了登极称帝,可到了这一天却假装三次“推让”/119
这个大明好像是起义部众盼望的光明世界/125
其实儒生们对“明”作了新的解释 /127
占住“大明王”的位子,以后再也不许有明王了/130
秋之卷 仁义为本 教化为先
第十一讲 礼乐政刑,把天下管起来
要丞相还是不要丞相/135
天下兵马谁掌握/137
齐民以刑,不若以礼/138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142
第十二讲 平民皇帝的治国理想
跟富民不对眼/145
民心即是天心/147
“宽仁”不是空洞的口号/150
崇尚节俭,从皇帝做起 /153
第十三讲 首重农桑学校
农业为本,四民各专其业/157
兴学尊儒/159
班、马复生,无从再加润色/162
移风易俗,敦教化民/167
和睦乡里,各安生业/173
第十四讲 大明朝的官不好当
从心眼里痛恨贪官 /177
就爱听民告官 /180
第十五讲 寒风乍起
砥砺忠节/184
建立权威的尝试/185
邵荣之死/186
君臣相契,暖如春风/188
刘伯温的尴尬/190
急流勇退的将军/197
冬之卷 重典治国 江山永固
第十六讲 重典治国
恐怖的皮场庙/205
使用空印,谁能说其中没有奸/206
收拾郭桓,天下中等人家大半破了产/209
连自己的女婿也不留情/213
《大诰》,全民必读的反贪教科书/214
洁己爱民,士风丕变/215
第十七讲 胡惟庸案
凿空说鬼的“云奇告变”/218
胡惟庸死得有点冤/219
开国第一文臣也被牵连进去了/220
第十八讲 蓝玉案
赳赳武夫,居功骄横/223
能打仗的都杀光了/224
靠亲兵与家奴监视臣民/228
最看重的,是在臣民眼中的地位/231
第十九讲 子孙分封
屏藩帝室,想得不错/238
精明人也做蠢事/240
叶伯巨的远见/241
皇太孙感到了威胁/246
第二十讲 宫壸清宁
家天下,子孙越多越好/251
她是贫苦出身,却能母仪天下/261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一讲 给朱元璋续家谱有点难(1)
安徽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在此风云际会,无疑,朱元璋在其中最具传奇色彩。他从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游方僧,一个类似于叫花子这样的人,最后走上了权力的巅峰。秦朝末年,在垄亩种地的陈涉曾经感叹地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来,他终于揭竿而起。朱元璋的出身和经历,对他后来的事业没有影响吗?要说朱元璋,就从他的身世说起。
说不尽的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事真不少。在他身上笼罩着重重迷雾,也笼罩了诸多的神秘色彩。为什么数百年来人们谈起朱元璋的话题来总是兴致勃勃,热衷程度始终不减?因为他的经历实在太神奇了。最贫苦的农民和富有四海的皇帝,最无助的游方僧人和拥有最高权力的统治者,最爱民的皇帝和最残暴的君王,种种相互矛盾、反差极大的形象都集中于其一身。
还有,是什么成就了朱元璋,除了时势之外,朱元璋有哪些过人之处?朱元璋雄才大略,而他的子孙却多有不肖,但是他建立的大明皇朝却延续了277年!朱元璋怎样为大明皇朝奠定了如此坚实的基础?
朱元璋的名字家喻户晓。在古今历史上,具有知名度和传奇性的人物,如果数出十个人来,朱元璋也应该算一个。他的奇都奇在哪里呢?最奇之处,就在于他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赤贫者,经过十几年时间竟然夺取了最高权力,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在他前面有过陈胜、吴广,但陈胜、吴广在起义时毕竟还是个小头目,而且最终没有成功。在他前面还有过刘邦,而刘邦起事时是泗上亭长,一个地方小官。只有朱元璋,“不阶尺土”,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中国有一句老话,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用文言说,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朱元璋成为不甘于命运安排、赤手空拳打天下最成功的榜样。在中国的社会中,朱元璋的人生际遇,他的成功曾给过多少英雄豪杰以启示!
朱元璋的另一个奇特之处,是他以贫寒的底层出身,竟然一跃成为皇帝,建立起绵延二百七十余年的大明皇朝,在这个朝代里,中华文明又一次被推向辉煌的巅峰。他所建立的制度,奠定了明清两代的政治格局,他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影响了此后近六百年的历史。而这个皇朝深深打着朱元璋个人的印记。
许多朋友都到过南京,游览过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都知道明孝陵前面有一座大石碑,但是很少有人注意那碑上镌刻的是什么字。那座碑上只有四个字,每个字都很大很大。那四个字就是“治隆唐宋”。什么意思呢?那是称赞朱元璋对国家的治理比唐朝宋朝还要好。这四个字是谁写的呢?那可不是一般人,是清朝的著名皇帝玄烨,即清圣祖康熙皇帝。他曾经六次南巡,每到南京都要祭扫明孝陵,并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表示对朱元璋的尊重。玄烨是一个有胸襟有眼光的皇帝,他的话可不是随便说的。从朱元璋的作为和影响上可以看出,他是完全担当得起这四个字的。
但是,朱元璋又是一个被迷雾笼罩的神秘人物。他的身世,他的成功,他的种种故事,一代又一代,说不清,道不明。他还是一个人们对其充满争议、自身表现充满矛盾的人物。爱民,节俭,精力过人,智慧超人;专制,独裁,猜疑好杀。究竟哪些才是他的真面目呢?
我们就从他的出生和身世说起。
这朱家和朱熹根本不沾边
中国人有一个传统,就是喜欢修家谱,尤其是族里有人当了大官或是发了大财,成了后世家喻户晓的名人之后,更要显摆一番,叫大家都知道。在新修的家谱当中,修谱人要把自己的家族说得很是枝繁叶茂,灿烂辉煌。人们这样做的常规技巧就是要找一个曾经做过大官或者大学者等那种在历史上风光过一阵的人,作为自己的先祖。明太祖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当然也有些御用文人想给他修家谱。大家可以从常理上揣摩一下朱元璋的心理,他是不是也同样希望给自己找到一位很光鲜、很显赫、很辉煌、很拿得出手的先祖呢?
但是朱元璋的想法和普通人不一样。他的确曾经命令儒臣给他写自己的历史,但是这些儒臣要揣摩太祖的心理—应该写得好,还是写得不好?是不是应该把太祖早年间生活贫穷困窘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大家?如果写得很贫穷,太祖要是生气了怎么办?如果得罪了太祖,或许马上会给我们治罪,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因此这些人就对太祖的家世做了很多粉饰,总是说好话,说光彩的话。
第一讲 给朱元璋续家谱有点难(2)
可是没想到朱元璋却有更高的境界,他对儒臣们说:不能这样写家谱,要写,就必须实事求是地写,那种过于粉饰的文字,对后世子孙无益。他觉得儒臣们现在写出的这些东西完全是虚假的、浮夸的,不能给后世子孙留下虚假的史实,让他们来盲目地借鉴。他告诉修家谱的人们,你们一定要原原本本地把我的艰难身世讲述给后人。由此可见,明太祖是一个“圣睿之益圣也”,也就是说,是在圣睿之人当中最圣睿的人。
明朝有一位学者叫做郎瑛,他写过一本书叫做《七修类稿》。郎瑛在这本书中,对于朱元璋的身世,曾经做过一番评论。他说:“自古帝王之兴,皆位逼势敌,有以成其私志。”什么叫“位逼势敌”呢?就是有相当高的地位,有相当强大的力量,这样才可以和自己的对立面抗衡。任何一位帝王,当他能够抗衡对立面巨大压力的时候,最后才能够实现他的愿望。接着他说:“汉祖虽微,亦为泗上亭长。”什么意思呢?说汉高祖刘邦虽然出身低微,但他至少还是一个泗上亭长,也就是相当于现在我们基层的乡长、镇长这样一个职务,也属于国家干部,哪里有像我们太祖,这样不阶尺土而成就帝业的呢?“岂特有如我太祖不阶尺土者耶?”没有像我明太祖这样连一尺土地也没有的人。
现在的南京在元朝的时候叫集庆。在朱元璋蓄积了一定的军事势力,打下了南京之后,据说有一批在现在的江苏省句容生活的朱氏家族的群众,兄弟们一共四十多人,来到集庆找朱元璋。这些人并不是真心来参加朱元璋起义军的,而是想借助朱元璋的势力来给自己耀武扬威的。这些人触犯了朱元璋的法律,朱元璋就对他们毫不留情,严惩不贷,所以记载上说:“或不法,疏外之。”只要你犯法,不做好事,我朱元璋也不认你这门亲。这一个朱家之族是什么人呢?朱元璋的先世确实在这里生活过,于是有人就附会说这个句容的朱家就是历史上南宋的大学问家朱熹的后代。这个传说的起源是说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想要给自己寻找一个光耀的始祖,史料上原话怎么说的呢?说:“上欲祖朱熹。”意思是朱元璋想要以朱熹为祖先。所以儒臣们就想要把他这一段事情,写在朱元璋的家谱里,给皇上贴点儿金。
那位给皇上写家谱的人,继续问太祖,说:“熹之后乎?”说您是朱熹的后人吗?朱元璋回答说:“否!”不是!斩钉截铁。所以那些妄意推测朱元璋想要找一个辉煌先祖的人,也就泄了气。这些说法,说朱元璋想要把自己的祖先描述得很辉煌,是一种传说,“盖瞽说也!”闭着眼睛瞎说。能够打下江山的明太祖还是非常自信的,“我就是我,我就是从社会最底层无依无靠,凭了自己的努力,凭了时势得到了我现在有的一切。”那些写家谱的人实在是不了解朱元璋的心胸。那么,朱元璋不是贴金者牵强附会出来的名人之后,那他究竟是哪里人呢?
贴士
自古帝王之兴,皆位逼势敌,有以成其私志。汉祖虽微,亦为泗上亭长。岂特有如我太祖不阶尺土者耶?夫起自庶人,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莫不夸张先世,照耀未来,至有妄认其始祖者也。岂特有如我太祖特述其卑微者乎?此可见天生豪杰,上圣之资,不可与常人等也。瑛伏读《御制集》中《皇陵碑》文,未尝不三叹三颂而已。惜世人只知其事,而又未知太祖先已命臣下为文,述亦详矣,仍以未称而自撰。此尤见圣睿之益圣也。
先是,下集庆,句容之族父昆弟四十余人皆来会,或不法,疏外之。闻之稗史曰:上欲祖朱熹,适徽人典史朱某,问之:“熹后乎?”对曰:“否。”因意寝。此盖瞽说。非知太祖者也。
—郎瑛《七修类稿》
淘金户穷得什么都没有
有一本叫做《翦胜野闻》的书,是明朝人徐祯卿写的。他在书里引用了《朱氏世德碑》来介绍了朱元璋的家世。这个《朱氏世德碑》当中这样写道:“本宗朱氏”,就是说朱元璋姓朱;“出自金陵之句容”,金陵是一个很宽泛、很大的地名,句容是金陵地区之下的一个小地名。
朱元璋的家里是做什么的呢?他家里既不是做官的,也不是读书人,而是“上世以来服勤农业”,自他的祖先以来就专门从事农业,也就是农民。朱元璋的五世祖叫做仲八,尊称仲八公,仲八公娶了陈氏,生了三个男孩子:老大叫做六二,就是朱六二;老二叫做十二,就是十二公;最小的一个,叫百六公。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讲 给朱元璋续家谱有点难(3)
那么,朱元璋的高祖是这里面的哪位呢?就是这个叫做朱百六的。这个高祖朱百六成年以后,又娶了老婆胡氏,生了两个孩子,老大叫朱四五,老二叫朱四九。这个朱四九就是朱元璋的曾祖父。就这样,从高祖、曾祖,一代一代排下来,到了他的曾祖朱四九,又娶了侯氏,侯氏一辈子生了四个男孩子:初一、初二、初五、初十,也就是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大家可以想啊,在当时,如果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长辈都应该读过书,知书懂礼,很可能会给孩子们起一个儒雅一点、有文化一点的名字,而不会像这样,几代人的名字都是凑合了事。他的曾祖父生了四个孩子,就叫初一、初二、初五、初十,分析一下,就可以想见他们家境的贫寒程度。朱元璋的祖父,也就是这位朱初一,娶了王氏为妻,又生有两个男孩。这两个男孩一个叫做朱五一,一个叫做朱五四。
现在我们说得越来离朱元璋越近了。朱家因为贫穷颠沛流离,一再迁徙,他们在金陵句容的时候,是做什么的呢?淘金户。
淘金,这两个词大家都不陌生。现在我们经常说到什么地方去淘金、去发财,已经是一个引申的说法了。在元朝末年,淘金就是真的去从沙子里淘金子,没有任何的引申含义。淘金是个苦差事,怎么苦呢?因为按照元朝的户口制度规定,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户籍,有民户、有军户、有匠户,有淘金户、阴阳户、医户、儒户等等。一旦定下来你们家是什么户,就必须要做什么事,世世代代不可改变。你是什么户,就要根据你的户口,要向国家交纳有关的赋税。淘金户可不是为自己淘金,而是负责给官府淘金的。他们在泥沙当中淘取金子,用来交税。有金子好淘,可以交税;没有金子好淘的话,如何交得起繁重的税务?
但是朱家世代的户籍都是淘金户,故土的金子越来越难淘,生活根本无法继续维持,百般无奈之中,只得举家动迁,脱离了金陵句容这个地方,来到了现在江苏苏北的盱眙。现在我们如果有机会到苏北去,还可以在盱眙看到规模宏大的明祖陵,也就是朱元璋的祖先的陵墓,这是朱元璋当皇帝以后,给他的祖先修的。
朱五一的一家在泗州盱眙居住了一段时间,发现这里一样无法维生,于是再次举家迁徙。最后落脚到濠州钟离之东乡。朱五四一家则流落到了灵璧虹县,后来也随五一到了东乡。
濠州钟离之东乡,就在现在安徽省的凤阳县。这时,淘金户是不做了,改为种地,租种别人的土地。但朱家的生计依然贫困。朱初一死后,朱家的家境日益败落,朱氏后人在一路的迁徙中,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一个不同寻常的孩子即将诞生。这家贫穷,却多子多孙。
朱五一娶妻刘氏,在盱眙生了朱重一、重二、重三;朱五四呢,娶了陈氏,在盱眙生了朱重四和一个女儿。到了钟离以后,朱五一的家里又添了一个朱重五。也就是说这两个兄弟生的男孩都按照老规矩,进行统一的排行:重一、重二、重三、重四、重五。朱五四又在灵璧生了朱重六,在虹县又生了朱重七和一个女儿,迁到了钟离东乡之后,又生了一个儿子,按照排行的规矩,这个儿子叫朱重八,这就是我们要叙述的主人公—朱元璋。朱元璋的出生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在元朝末年的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也就是公元1328年10月21日。
资料:
朱五一,娶刘氏,生重一、重二、重三,在盱眙
生重五,在钟离
朱五四,娶陈氏,生重四、一女,在盱眙
生重六,在灵璧
生重七、一女,在虹县
生重八,朱元璋,在钟离
资料:
与他同时代的人物,当时,
宋濂十九岁;
陶安十九岁;
刘基十八岁;
李善长十五岁;
汤和三岁;
元顺帝九岁。
由此看来,朱元璋就是普通平民家庭出生的苦孩子,他凭什么能够建立这些业绩呢?为什么一个这么强大的帝国能够被草野之民出身的朱元璋所取代呢?我们要从朱元璋的出生说起。
第二讲 一个穷孩子降生,却有那么多故事(1)
凡是名人都有种种传说。像朱元璋这样的奇人,又是大明皇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传说更是多如满天星斗。别的不说,有关他的出生,无论是民间口头相传,还是文人笔墨记载,都神乎其神。即便是明清两代的官方文献,也都把朱元璋的出生说得很神异。这些传说和记载,是真的吗?
因为是皇上,连出生都被神化了
在安徽地区,关于朱元璋的神话流传甚广,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作为朱元璋的家乡人,对本地出了个皇上,无不津津乐道,仿佛这个人就曾经生活在他们当中,而且曾经和他们一样普通、平凡甚至贫穷。而朱元璋与普通人的唯一区别是他身旁总伴随着灵异。
有一部明朝人写的讲述朱家皇帝家世情况的书,叫做《天潢玉牒》,里面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后世人称陈太后,但是当时还是个村妇而已)正在麦场上干活,忽然看到从西北方向来了一个道士。这个道士长得什么模样呢?修髯,也就是留着长胡子;簪冠,用簪子把头发梳起来插上;红服,一身红色的道袍;象简,手里还拿着一个象牙做的板子,一般当作记事本来用。这位道士走到近前,就坐在了麦场当中,拿出自己手中这个象简,又掏出几粒白色的丸子放在手里头。
陈氏看见道士手里的白丸,就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东西?”道士回答说:“这是一颗丹药,可不是一般的丸药,不过呢,你要是想要,我就可以给你一颗。”陈氏想也没想,就伸手接过来,放在眼前仔细地看了看,没想到这颗丹药就像有生命了一样,直接就跳进陈氏嘴里去了,她稀里糊涂地就给吞下去了。陈氏还没有闹明白怎么回事,再一看,道士也神奇地消失了。
这事过去了没多久,陈氏就莫名其妙地怀了孕。后来在生小孩的时候,据说有一股白气自东南方向上飘来,穿过陈氏家的屋子,并且伴随有异香,整整一夜都没有散去。
还有的传说更奇怪,说是在朱元璋诞生的时候,屋上“红光烛天”,就是说那房子上空的红光把天穹都照亮了。在他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座皇觉寺(这个寺院的名字就很耐人寻味),寺院里的僧人被冲天的红光惊醒,都以为是“回禄”了。所谓“回禄”,就是火灾的代名词。一大群和尚跑到那里一看,结果根本没火灾,而是这户人家喜得贵子了。和尚们都是啧啧称奇,连声唱诵“阿弥陀佛”。
有这么神奇的出生经历,这个孩子当然是天赋异禀了。陈氏所生的这个小孩就是日后的明太祖朱元璋。
贴士
先是,陈太后在麦场,见西北有一道士,修髯、簪冠、红服、象简,来坐麦场中,以简拨白丸置手中。太后问:“此何物也?”道人曰:“大丹。你若要时与你一。”不意吞之,忽然不知何往。及诞,白气自东南贯室,异香经宿不散。
诞时二郎神庙徙去路东数十步,携浴于河。忽水中浮起红罗一方,取为襁,今名红罗幛云。圣祖始诞,屋上红光烛天。皇觉寺僧望见之,惊疑回禄也。明发扣问,告以诞。
—《天潢玉牒》
陈氏家里的境况很差,连温饱都算不上,纯粹属于赤贫家庭,但是刚落地的小孩,怎么着也得给他好好地洗个澡啊,于是陈氏就抱着刚刚出生的朱元璋,来到她自己经常浆洗衣物的河边,就在这儿开始给他洗了起来。
这时候就又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从河的上游正好漂过来一方红罗,要多巧有多巧,正好漂到陈氏的手边。她当时也没多想,从水里头把这块红布捞起来作为襁褓,给朱元璋包裹身子。大家细想一下,这可是皇袍加身的兆头啊!于是,在朱元璋称帝以后,这个地方被后来的人们传得神乎其神,并且从此落得了一个地名,叫做“红罗幛”。
正史,反映的是统治者的意志
听到这里,有的朋友就会提出问题了:现在你说的故事都是出于野史、笔记,可是我们看到的可是一部堂堂正正的正史—《明太祖实录》。
我要提醒大家认清这一点,正史是为当朝的统治者服务的。
《明太祖实录》是由明朝的建文帝(也就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和后来的永乐帝(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先后三次来组织人手进行编修的。《明太祖实录》记载了明太祖朱元璋从出生到最后起兵成功,做了皇帝以及做皇帝期间的所有政事,是一部大型的史书。有人觉得,这样一部正规的、官方的历史书,里面所记的还能是假的吗?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讲 一个穷孩子降生,却有那么多故事(2)
大家要记住,古代的官方文字,都是经过选择的。统治者对于自己有用的东西才要记述,没有用的反而要删除,需要为他们的统治制造言论的,他们要编造,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个《实录》竟然采用了当时民间流传的传说!所以《实录》当中也有母亲奇怪地受孕、朱元璋出生的时候满室红光等传说。
甚至到了清朝的时候,在官方修订的《明史》当中,居然也保留了这样一些记载。为什么清朝人也要这样记载呢?同样是出于他们的统治需要。你想,清朝的皇帝拿下了本来属于明朝的江山,明朝的江山是朱元璋打下的,朱元璋是如此了不起的一个人物,那么,取代朱元璋而得到天下的人,当然更是了不得。所以,惺惺惜惺惺,英雄惜英雄,清朝的帝王就也指示史官,把朱元璋的出生经历,描写为皇权神授,弄得非常神秘。这实际上也同样是为了提高自己作为帝王的身份。
出生地:凤阳与盱眙之争
关于朱元璋出生地在濠州钟离之东乡这件事,在明初是没有疑问的。明朝大臣危素根据朱元璋口述写的《皇陵碑》中写道:“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明太祖实录》的一些记载也这样说。
但是后来,朱元璋的出生地在传说中逐渐发生了歧异,形成了一种“朱元璋生于泗州盱眙县”的说法,而且种种灵迹越来越丰富,二郎庙(土地庙)、红罗障、跃龙冈等地名都可以在盱眙地区一一找到。
看来,不论是濠州钟离还是泗州盱眙都想争得这份“龙兴之地”的光荣。
在明朝弘治年间的文人—文林的一本著作《琅琊漫抄》当中,对朱元璋出生于盱眙的种种传说所述甚详。他在书里记载道,明太祖朱元璋是出生于盱眙县灵迹乡的土地庙。当地的老乡们中间流传着一个传说,说是朱元璋“生时夜晦,唯庙有火光”。生的那一天正是月亮不亮的时候,“夜晦”,意思就是当时没有月色,天非常黑,只有这个土地庙附近有一片红光冲天。“明日,庙移至东麓”,朱元璋一出生,这个庙自己就移了位置,非常神奇。而且庙宇移动了以后,庙原来所在的地方,大约有方圆丈许,从此,寸草不生。这个地方叫什么呢?叫灵迹乡。为什么叫灵迹乡呢?因为这里有神灵。
后来,到了正德、嘉靖年间,又是几十年过去了,又出现了更加神奇的传说。
泗州有一个杨家墩,墩下有个土窝,朱元璋的祖父曾经躺在里面休息。有两个道士经过这里,他们是师徒二人。师傅指着朱元璋的祖父躺着的地方说:“如果有人在死后被埋葬在这里,他的后代就会出天子。”徒弟问:“为什么呢?”师傅回答说:“此地气暖。不信你拿枯枝栽种在这里,十天之内一定会长出树叶来。”
这时候,朱元璋的祖父却突然从土窝里爬了起来,道士看了就问:“你听见我们的话了吗?”朱元璋的祖父假装耳聋,连连摆手。于是这两位道士在那里插了一段枯枝之后就离开了。朱元璋的祖父把道士的话记在心里,每天就在这里等候枯枝生叶。十天过去,那枯枝果然长出叶来。
朱元璋的祖父很有心计,他不愿让别人知道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就把长出树叶的枯枝拔去,又另外插了一段枯枝。两个道士又来到土窝处,徒弟就问:“为什么不生树叶呀?”师傅说:“一定是被在这里睡觉的那个人给拔去了。” 这时朱元璋的祖父又来到了土墩,他看事情瞒不住,就承认了。道士说:“你这个人有福,死了以后应当埋葬于此,你家将会出天子。”
朱元璋的祖父回家了以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朱元璋的父亲,朱元璋的祖父死后就被埋葬在这里。埋葬时,泥土自动壅起,成为坟堆。半年后朱元璋的母亲就怀孕了。杨家墩方圆丈许,至今不生草木,人们都说此墩有天子气。
贴士
泗州有杨家墩,墩下有窝,熙祖尝卧其中。有二道士过,指卧处曰:“若葬此,出天子。”其徒曰:“何也?”曰:“此地气暖。试以枯枝栽之,十日必生叶。”呼熙祖起,曰:“汝闻吾言乎?”熙祖佯聋。乃以枯枝插之去。熙祖候之,十日果生叶。熙祖拔去,另以枯枝插之去。二道士复来,其徒曰:“叶何不生也?”曰:“必此人拔去矣。”熙祖不能隐。道士曰:“但泄气,非长支传矣。”僧曰:“汝有福,殁当葬此,出天子。”熙祖语仁祖,后果得葬。葬后土自壅为坟。半岁后孕太祖。皆言此墩有天子气。仁祖徙凤阳,生于盱眙县灵迹乡。方圆丈许,至今不生草木。
第二讲 一个穷孩子降生,却有那么多故事(3)
—(明)王文禄《龙兴慈记》
你看,这些传说不是互相矛盾吗?一个是说因为土地庙东移而方圆丈许寸草不生,一个是说在朱元璋祖父的坟旁方圆丈许寸草不生。这传说的真实性不是令人怀疑吗?
到了万历年间,有一本书叫做《帝乡纪略》,把这些传说都完完整整地描述得非常清楚,而且正式把泗州盱眙说成了是朱元璋的出生地。这些记载一直传到清朝,清朝康熙和光绪年间先后两次编写的《泗州盱眙县志》都有这样的记载。
既然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朱元璋生在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一个说朱元璋生在濠州之钟离,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有这样一首广为流传的民谣: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身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是安徽凤阳一带乃至全国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这首民谣所包含的社会意义,我们以后再说。我们先说这首民谣当中的一句话—“自从出了朱皇帝”,这句话明明说朱元璋生在凤阳,清楚无误。为什么古人会把这两个出生地混淆起来呢?我们还是从历史记载上考察一下,把它弄清楚。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濠州属于安丰路,下辖钟离、定远、怀远三县。濠州在唐朝曾经叫过钟离郡,在元朝叫过临濠府。而泗州则属于怀安路,泗州下辖五县:临淮、虹县、五河、盱眙、天长。所以当时钟离、盱眙两地决不会混淆。但到了明朝,情况发生了变化,钟离先被升为临濠府(吴元年),后又改名凤阳府(洪武七年),而凤阳府下辖五州十三县,包括凤阳县、临淮县、怀远县、定远县、五河县、虹县等县,所辖州中就有泗州,下辖盱眙、天长二县。这样,在明朝,无论是濠州之钟离,还是泗州之盱眙,都属于凤阳府。那么,说凤阳出了朱皇帝,无论是在盱眙还是在钟离都没出凤阳府,都没说错。
那么我们根据什么来确定朱元璋的出生地呢?我想最好的根据是朱元璋自己的叙述。朱元璋怎么说的呢?前面提到的《皇陵碑》中说:“皇考五十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意思是说,他父亲五十岁的时候在钟离之东乡,朱元璋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的。我们只能说,朱元璋对他父亲年龄的记忆可能有误,如果朱五四死时是六十四岁,朱元璋当时是十七岁的话,那么朱元璋出生时其父朱五四就不是五十岁,而是四十七岁。如果确如朱元璋所说他是生在钟离的话,那么他父亲肯定不是在五十岁时来到钟离。贫穷之家,生计难为,颠沛流离,迁徙不定,记忆有误或许是可能的。但是,既然重六、重七都不是生在盱眙,重八(朱元璋)就更不可能生在盱眙了。我们还是根据朱元璋说的“居钟离之东乡,而朕生焉”来确定他的出生地就是钟离,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凤阳。
就这样,朱元璋的出生地之谜,我们已经初步破解了。那么,朱元璋出生以后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境遇呢?
书包网 www.61k.com
第三讲 当和尚首先为了吃饭,然后才是念经(1)
既然朱元璋的祖父已经葬在了风水宝地杨家墩,肯定就要降生龙种。可是,这样一个家庭出生的孩子,怎么也看不出龙种的模样。其实,少年时代的朱元璋与一般孩子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些顽皮的恶作剧,难道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帝王之相吗?既然是要做帝王的,怎么又当了和尚呢?
父母死了,连葬地都没有
朱家在朱元璋出生后十年,又迁到了钟离之西乡,后又迁到太平乡孤庄。这样搬来搬去,可见,朱元璋的幼年生活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关于朱元璋的少年时代有一些逸闻:
圣祖幼时,与群牧儿戏,以车辐版作平天冠,以碎版作笏,令群儿朝见之。望见俨然王者。
—(明)王文禄《龙兴慈记》
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和小伙伴们做的可不是一般的游戏,以车辐板做平天冠。什么叫平天冠?平天冠可是皇帝才能戴的冠。他用草绳把车辐板绑在头上做平天冠,用一些碎木板做成笏板。大家知道古人在上朝的时候,手里要拿一个板,这个板做什么用?这个板是用来记事的,今天要做什么事,要跟皇帝说什么话,都记在上面。同时呢,要用笏板挡住自己的嘴表示对皇帝的礼貌。这些小孩子用车辐板做平天冠,做笏板,就是模仿官员朝见天子的礼仪。朱元璋戴着平天冠,高高在上坐着,远远望去,好像一个王者。可见朱元璋在小的时候,就有当领袖的欲望。
还有这样的传说:几个孩子给地主家放61阅读
第七讲 秀才见了兵,说的就是理(4)
他说,当时红巾军“哨惊四乡,焚烧闾舍,荡尽民财,屋无根椽片瓦,墙无立堵可观”。红巾军四处掳掠,到四乡里面,吓得百姓到处躲藏。他们“焚烧闾舍”,把百姓的房子烧得是片椽无存啊。墙都倒了,看不见一面立着的墙,不但如此,还要把人们的钱财都洗劫一空。
朱元璋决心改变这种情况,不以子女玉帛为意,要改变当时红巾军“荡尽民财、焚烧闾舍”的做法,改变杀人越货这种乌合之众的做法,建成一支仁义之师。
但是有了战斗力,又能行仁义,就肯定能够取胜吗?还要有正确的策略,要有谋略啊。天下之大,豪杰众多,怎么样才能扫平群雄一步步达到最终目标呢?
正当朱元璋困惑的时候,又有一位儒者来到他的军中,给他出谋划策。这是在至正十七年(1357年)七月。朱元璋打下了徽州,一入驻到徽州城内,就听说了朱升的名字,此人被称为山中宰相,了解天下大事,很有谋略,朱元璋决定去拜访他。朱元璋“亲临其室”,亲自到朱升的家去请教他。朱元璋当时也已经是一方豪杰,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去请教,大有当年刘备三顾茅庐的遗风。
朱升见到朱元璋向他亲自登门请教,也诚心相告,他送给朱元璋九个字,我把它叫做“九字箴言”,是哪九个字呢?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别小看这区区九个字,含义太深刻了。它是一套完整的策略,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理念,涵盖了成就一统天下之霸业的各个方面:既有基础,又有理想;既有步骤谋略,又有实施的办法。概括地说,就是要加强军事力量,保住自己的地盘,在防守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经济实力,以充足的给养支持军队和政权;不要过早地暴露称王称帝的意图,不到时机成熟决不轻易出击,避免遭到竞争对手的嫉恨和攻击。
古代的谋略可以为今人所用,问题在于出新,赋予它们以新的理念。所以,我们现在回顾历史,不是要倒退,不是向后看,而是要发现我国古代智慧中所蕴含的可为现代社会所用的那些价值。
这九个字怎么这样神啊?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高筑墙”。你有了一定的地盘,要加强自己的地盘建设,不要让别人轻易地侵犯你,不能够失掉你的基本地盘。“高筑墙”,把墙筑得高高的,这是象征性的说法,意思是要加强自己的军力和防守。
“广积粮”。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一支军队几万人、几十万人,不吃粮行吗?没有粮食你怎么作战?没有粮食你怎么安抚百姓?你统治的地方,所有的人都是饥寒交迫,你还能统治下去吗?但“广积粮”不仅仅指的是粮食,而是泛指各种供给。广积粮,就是要发展经济。
“缓称王”。刚才我们说过,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所有拉起队伍的人都想得到王位,谁想得到王位,就肯定会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目标。你想称王,我还想称王呢!谁想称王,大家联合起来先把他灭了。“缓称王”归根结底是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目标,不要过早地成为大家攻击的对象,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你就自然可以消灭群雄,自然可以称王。但是如果你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要提前称王的话,恐怕会遭到攻击而失败。
朱元璋对朱升所提出的九字箴言深表赞同。这九字箴言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最后朱元璋按照九字箴言的指示,一步一步夺取胜利。
朱元璋是怎么样落实这九字箴言的?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发生了一件大事。红巾军领袖刘福通把一个叫做韩林儿的人,从砀山夹河迎至亳州,立为皇帝,号称小明王,建国号为宋,年号为龙凤。不久,元军攻亳州,刘福通又奉韩林儿居于安丰。这样,大宋皇帝小明王韩林儿就成为红巾军的一面旗帜。郭子兴等在名义上也就成为大宋皇帝小明王旗下的一支队伍。
同年三月,郭子兴的军中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郭子兴病逝了。小明王韩林儿传檄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郭子兴的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任左副元帅。论官职地位,朱元璋位居第三。一开始,朱元璋拒绝接受,说:“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但是,看到小明王气势正盛,有他这面旗帜也可以作为依靠,就接受了任命。然而,郭天叙年纪还小,缺乏作战经验,而张天佑又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朱元璋身经百战,又有李善长等一批谋士,所以这支军队实际上就控制在副元帅朱元璋的手中。虽然这支军队名义上是由大宋政权统辖,而实际上,他们并不完全听从小明王指挥。第二年,也就是至正十六年(1356年),在这支军队攻打集庆的时候,由于内部将领陈埜先的叛变,郭天叙和张天佑被杀。集庆路(今南京)被攻克后改名为应天府,前面说过,朱元璋在这里建立了江南行中书省,假小明王的令命朱元璋自任平章政事,郭子兴的小儿子郭天爵当了中书右丞。郭天爵认为自己才是郭子兴的直接继承人,因此对这种权力格局极为不满。他企图除掉朱元璋夺回权力,但最终被朱元璋处死。从此,朱元璋就完全成为了这支军队的主人,也成为以应天府为中心的政权的主人。
第七讲 秀才见了兵,说的就是理(5)
这时候的应天,还在各种势力的包围之中。朱元璋夺取了应天,很多人也想夺取应天。元朝政权不用说想夺回应天。应天的地位并不稳啊。
在朱元璋的东面,有一个强大的对手,这就是张士诚。张士诚在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在高邮建立了周政权,自称诚王。与朱元璋攻克集庆的同时,张士诚占领了通州(今南通)、常熟、平江(今苏州)、湖州、松江、常州。这些地方都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张士诚把平江改为隆平府,把政权中心迁到隆平。朱元璋羽翼未丰,对张士诚无可奈何。他写信给张士诚要求“睦邻守境”,“信使往来,毋惑谗言以生边衅”,但是张士诚不予理睬。
这时候朱元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加强防守,防止敌人进攻。“高筑墙”就成为朱元璋的首要策略。所以朱元璋从此就开始加强应天府的城池建设,把城墙建得高高的,牢牢的,保住这个根据地是朱元璋的当务之急。
那么有了城墙,敌人打不进来,仅仅保住了地盘,这还不行,还必须有粮食,还必须有经济力量予以支持。
由于连年战乱,农业荒废,军费开支过大,造成了粮食短缺。粮食问题怎么办?军队不产粮,要向百姓征收,农民种粮食,军队吃粮食,似乎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至正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58年,朱元璋打下了婺州路。从宁国经过徽州的时候,一位叫做唐仲实的儒士前来拜见。朱元璋重视儒士,见到有学问的人,有知识的人,就要向他询问治国谋略,询问时务。他问道,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他们在平定天下的时候,“其道何由”?他们都用了什么办法呢?
唐仲实回答说:“此数君者,皆以不嗜杀人,故能定天下。”他的建议和冯国用、冯国胜兄弟以及李善长的话如出一辙。
接着他称赞了朱元璋不妄杀人,但是随即就对朱元璋提出了批评。他说,你现在向百姓征收的粮食太多,使民不得休息,不能好好过日子。原话说“民未遂生息”。什么意思啊?朱元璋的军队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扩大,官员队伍不断扩大,都要用粮食,这些粮食无不来源于百姓。队伍大了,需要的粮食增多了,百姓的负担重了。
朱元璋听到这里,不由得赞道:“此言是也。”你说得真对,我也天天发愁,这么多粮食都取自于百姓,没有别的办法,但是由于“积少而费多,取给于民,甚非得已”。我的积累很少,我的开支很大,向老百姓增加征收,是很不得已的。但是,我所征收的都是军需、公费所用,“未尝以一毫奉己”,没有一丝一毫是为了我个人的私利。“民之劳苦,恒思所以休息之,曷尝忘也”。我也常常在忧虑那些劳苦的老百姓们,怎么样才能够使他们得到休息、才能减轻他们的负担呢?这些事我哪里曾经忘过呢?这是我天天想的事。
朱元璋说的也是实话。因为他在经过了儒者的改造之后,已经形成了仁义爱民的理念,他坦白向百姓征求大量的粮食,会给百姓带来痛苦,然而这是万不得已的事。那么应该怎么办呢?他问,如果我不向百姓征收粮食,怎么样解决粮饷问题?
唐仲实说,一是靠军队自给,一是靠发展经济。
朱元璋听了唐仲实的意见以后,开始考虑在自己的地盘内发展经济。他任用了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负责兴修水利、种植粮食,供给军需。康茂才不负所望,一年以后,军队屯田所得粮食一万五千石。除了食用以外,还剩了粮食七千石。几年下来不但军队有了充足的粮食,而且有了一些储备。
因为有了充足的粮食,朱元璋一再明令减少自己所控制州县的赋税,减少百姓负担。这样做不仅消除了百姓的恐惧,而且得到了百姓的拥护。百姓以前见了兵就害怕。兵匪一家,兵见了百姓就是征收甚至抢夺。现在朱元璋的军队不仅不抢夺,而且减低赋税,减少征收,所以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朱升所说的 “广积粮”,不仅仅是多存粮,还要全面增强经济实力。于是,在李善长等人的规划下,朱元璋在自己所辖区域内,还设立了盐法局,以增加财政收入。大家知道中国历代都以控制食盐买卖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如果百姓想得到买卖食盐的权利,要向国家交税,取得凭证。
第七讲 秀才见了兵,说的就是理(6)
朱元璋建立了盐法局以后,规定商人贩盐二十取一,你得到了利润二十份,我取你一份,不多。可是卖盐卖得多了,朱元璋政权的收入就多了。他还建立了茶法,规定了贩卖茶叶的法令。商人卖茶,要凭茶引,什么叫“引”呢?引就是证明,茶引就是贩卖茶叶的证明。商人每卖一百斤茶,要交纳二百钱。
朱元璋政权开始懂得财政经营,他在所管辖的区域内设立了宝源局。宝源局是做什么的?铸造钱币的机构。在这期间他铸造了大中通宝钱,允许历代钱币与大中通宝钱同时使用。通过这些措施,朱元璋政权不仅有了粮食,还有了钱,有了经济支柱。所以,广积粮就是发展经济实力,就是加强自己的经济基础。
那么,对于朱升提出的“缓称王”,朱元璋又是怎样做的呢?
让小明王替咱们挡着点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了相当的势力了。他不仅是大宋政权小明王旗帜下一路军马的都元帅,而且是江南行省的平章。虽然朱元璋实际统领着自己地盘中的一切,但是在使用公文和发布告示的时候,还要用大宋政权的龙凤年号,因为小明王韩林儿是朱元璋的君主。
《明史?韩林儿传》评论这件事,说道,“时太祖以孤军保一城”,朱元璋只有一支很孤单的、很薄弱的军队控制了滁州这样的小城。“而林儿称宋后,四方响应”,而韩林儿声称自己是大宋皇帝的后裔,很有号召力,各路起义军都归在他的旗帜之下。在朱元璋的羽翼还不够丰满时,“用其年号以令军中”,不能不借用小明王的年号发号施令。
朱元璋攻下集庆以后,又先后夺取了镇江、广德等地,地盘不断扩大,实力进一步增强。随着他的实力的增强,小明王也在不断地提高朱元璋的地位。
至正十九年,也就是大宋龙凤五年,公元1359年,朱元璋被提升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一个省的丞相,一省最高长官。至正二十一年,朱元璋又被封为吴国公,成了公侯了。后来朱元璋的记载说是诸将奉他为吴国公,想掩盖这个吴国公是小明王所封的事实。而实际上,此时他还无法摆脱小明王的大宋旗号,也不愿意摆脱小明王的旗号。
大家知道,公、侯、伯是很高的荣誉爵位。朱元璋此时的势力已经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朱元璋是有心计的人,他不想过早地暴露自己的野心。所以他一直甘居于小明王的旗号之下,使用龙凤年号,就是后来他当吴王之后,发布命令都是写“皇帝圣旨、吴王令旨”,这就是所谓的“缓称王”。
这个时候,在朱元璋政权周围情况怎么样呢?一些豪杰纷纷自立,除了前面提到的张士诚的周政权外,还有人称王。
至正二十年(1350年),徐寿辉的部将陈友谅以洪都(今南昌)为中心,自立为汉王。
明玉珍在四川地区自立为蜀王,在至正二十二年(1352年)又自立为帝,建立了大夏国。
朱元璋身边的这些人,不论是张士诚、陈友谅,还是明玉珍,都纷纷称帝的称帝、称王的称王。可是朱元璋牢牢记住朱升给他的话—“缓称王”。不到时机,不到火候,不能够称王,所以仅仅被小明王封了一个吴国公,表面看起来他很满足,实际上他想得更远,因为他想要的更多。
朱元璋当然也有称王之心,他不想当皇帝吗?当然想当皇帝。但是他要实行“缓称王”的策略,避免自己过早地成为各路豪杰攻击的目标。而且,他遵奉小明王为主,也是在利用小明王的皇帝名分,利用他的声望,提高自己的地位,增强自己的号召力。
同样,在各路起义军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下,朱元璋也尽量避免露出锋芒,以保存自己的实力。
至正十七年(1357年),红巾军将分三路北伐,攻打元军。李武、崔德攻克商州、武关后进攻关中;毛贵攻克胶州、莱州、益都、滨州等山东州县;随后,刘福通攻打汴梁(今河南开封)。一时之间,“所在兵起,势相连接”,气势非常盛。红巾军三路出击,与元军正面作战,刘福通攻入汴梁,并把小明王迎接到汴梁。大家看,在这么多军队奋力攻打元朝的时候,朱元璋在做什么?在各路北伐大军的将领中没有见到朱元璋的名字。
此时的朱元璋划地自保,正忙着悄悄地发展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朱元璋夺取了应天附近的郡县并向浙江地区发展。他避开元朝政府的主力军队,不跟他们直接发生冲突。而且,更有甚者,朱元璋极有心计,在很长时期内对元朝官军表示出一种暧昧的态度。
察罕帖木儿是元朝的一员悍将,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元朝即将灭亡的时候,察罕帖木儿成了元朝政权的主要支柱和最后的王牌。察罕帖木儿趁着山东北伐军内讧的机会,挥兵东进,一路不可阻挡。
面对这样的形势,朱元璋作为义军将领,首当其冲,形势很危险。但是朱元璋不予交战,他来了一手“软”的策略。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朱元璋给察罕帖木儿写了一封信,跟他通好,说咱们两个交朋友,你是元朝的一路官员,我也是一个豪杰,我们互相联系,我们之间搞好关系。
虽然察罕帖木儿并不一定就真的想跟朱元璋通好,朱元璋也不是从心眼里想与察罕帖木儿保持友善的关系,但是朱元璋的这种做法,却大大缓解了察罕帖木儿向他进攻的紧张态势。
这年十月,察罕帖木儿向东攻克了济南,对于元朝政府来说,形势可谓一片大好。察罕帖木儿向朝廷报告了朱元璋的动向,说我正在胜利进军,可是朱元璋给我写了一封信,他想与我通好,要跟我结下友好关系。朝廷因此认为朱元璋可以争取,于是在第二年派了一个户部尚书叫做张昶、郎中叫马合谋的走海路到庆元(今浙江宁波),给朱元璋授了荣禄大夫、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之职。
元朝的皇帝就这样相信了朱元璋的这一封信,给他封了一个官,这个官还不小。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相当于现在的一省之长,并御赐龙衣、御酒。可是这个时候,朱元璋刚刚被小明王,也就是大宋皇帝封为吴国公。
但很不巧,元朝的诏书刚到达江东,察罕就被刺杀了,因此朱元璋就没有接受元朝的任命。也有人认为朱元璋遣使察罕,可能曾萌发投降元朝之意,但从他后来的表现看,朱元璋此举不过是为了借通好来减缓察罕对自己的压力。察罕死后,其养子扩廓帖木儿统军,仍然是支撑元朝的重要力量。朱元璋又致书扩廓帖木儿,与其通好,先后竟达七次之多。虽然扩廓一直没有回应,但还是多少收到一点缓兵之效。这些都可以看到朱元璋善于保护自己的能伸能屈的机变。而“缓称王”是其政策的核心。
就这样,朱元璋一方面躲在小明王的保护伞下,另一方面也不直接和元朝发生冲突,有效地保存了自己的实力,特别是当红巾军三路北伐相继失败以后,朱元璋的实力地位就突出出来。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1)
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已经完成了从打家劫舍的草莽江湖好汉到立志拯救生民的英雄的转变。“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箴言,也帮他站住了脚跟。但是在群雄并立之中,他能扫平天下吗?料事如神的刘伯温都给他提了哪些奇谋异策呢?
刘伯温,据说他识破了天命
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有四位儒者一起来到朱元璋的军中,第一位就是浙江青田的刘基,他的字叫伯温,后来他的字广为人知,甚至超过了他的名。刘基的家在浙江青田,所以刘基自称青田刘基,人们也往往称他为刘青田。但现在,刘基的家乡已经不属于青田县了,他的出生地和故居所在地属于浙江省温州市的文成县。
第二位是龙泉的章溢。
第三位是丽水的叶琛。
第四位是浦江的宋濂。
他们这四个人被称为浙东四学士。这四个人很有名啊,为什么有名?这四个人是大知识分子啊,和冯国用、冯国胜两兄弟这些人还有所不同。冯氏兄弟是乡间的读书人,可是这四个人却名满天下。朱元璋对他们礼敬有加,因为他们的到来,不仅仅是添加了几个人,而是给朱元璋带来了大智慧。
朱元璋在兴奋之余,对这四个人说了一句话:“我为天下屈四先生。”朱元璋已经在宣称自己是“为天下”了。这么大的口气,这么大的胸襟,他要请四先生出山是为了天下,是为了救济百姓,而不是为了他自己。
怎么叫“屈四先生”呢?跟着朱元璋转战南北,风餐露宿,日夜操劳不是要辛苦吗?我现在还没有得到天下,尽管对你们很有礼,但可能对你们也有照顾不周之处,这不是委屈了四先生吗?你们四先生这次出山,不光是为我做事,而是为天下人做事。因此我要感谢你们,我朱元璋立志要拯生民于水火,要麻烦你们四位先生帮忙。
这四位先生当中以刘伯温最为著名,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刘伯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有人说刘基的远祖是丰沛人,“青田刘氏汉诸孙”,与汉高祖刘邦还有些干系,但史无明证。
刘基自幼聪颖好学,天资过人。他十四岁时到处州府学读书,从《春秋经》开始入手,博通儒家经典。十七岁时刘基来到石门书院读书,老师是天下名士郑复初。石门书院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位于青田县西七十里的石门山麓,为一道教胜地—石门洞天。其地两壁双峰对峙,宛如门扉,四周山崖环绕,严若城廓,深入为洞。洞北殿阁峥嵘,青松郁郁,修篁森森。洞东南有数十丈高的飞瀑,随风飘洒,滃郁如雨。石门洞清静幽深,冬暖夏凉,是讲学修行的好地方。
郑复初对刘基的聪明勤奋非常赞赏,他对刘基的父亲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为刘家增光。
刘基二十二岁时参加乡试,一举高中。次年,他赴京参加会试,以三甲第二名中得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但元末社会,君昏臣庸,政治黑暗,吏治腐败,胸怀大志的刘基屡遭贬抑,在几经宦海沉浮之后,愤然辞官,归乡隐居。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年逾五十(虚岁)的刘基才再度出山,成为朱元璋身边的重要谋士。
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明史?刘基传》当中,这样评价刘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就是说他博通经史,对经史的知识非常广博,什么书都读。“尤精象纬之学”,什么是象纬之学?象纬就是天象,天有金木水火土五星,地有金木水火土五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观察天象,推断人事,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刘基对此非常精通。
贴士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
岁星(木星,东)、荧惑(火星,南)、镇星(土星,中)、太白(金星,西)、辰星(水星,北)为五星,也叫五纬。言纬者,二十八宿随天右转为经,五星左旋为纬。
—(西汉)刘向《说苑?辨物》
《明史》还说到“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刘基”,赵天泽是当时的名士。江左就是江东,古人面朝南,坐北朝南,左手就是东,右手就是西。江左就是江东。赵天泽在评论江东人物的时候,第一个就称赞刘基,他认为刘基是“诸葛孔明俦也”,意思是说,刘基是诸葛孔明同一流的人物,他们可以平起平坐。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2)
在民间传说当中,刘基被说成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能知前五百年、后五百年的事,是一个活神仙。可是,传说中的刘基并不像传说的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而是主动去寻访真龙天子的。
有一天,刘基和几个好友在杭州西湖边上喝酒,忽然看见有一片祥云升起。已有几分醉意的刘基对好友说:“哎呀!这不是天子之气吗?十年之后,我要去辅佐他。”刚才说了他“尤精象纬之学”,他能看到天子之气。这天子在哪里?应在东南,就是国家的东南地区。当时元朝天下还是太平时期,刘基的一番话把朋友们都吓了一大跳,担心受到牵连,纷纷离席而去。刘基胸怀大志,就要找到这位即将诞生的王者。他假装一个算卦先生,以算卦为公开的职业,游走于江湖之间,去寻找这位真命天子。到哪里去寻找?天子之气,应在东南,要到东南方向上去找。刘基以观测命相的术士身份,前往各地寻找真命天子。
东南有一位名士王冕,这个人是不是可以做天子呢?刘基前去访问王冕,和他一同行走在竹林当中,很悠闲,走在竹林当中。这时候刘基做了一个测试,他偷偷地安排人在他们行走的道路附近点燃了爆竹。爆竹一响,王冕听到爆竹声,吓了一跳,惊叹说这是谁呀,怎么在这里放炮,吓了我一跳。这个测试结果,刘伯温看在眼里,心里想到,王冕这个人胆怯,虽然他算是个名士,但他缺乏气魄,绝对成不了大事。所谓“天子之气,应在东南”,应该跟王冕没有关系。
于是刘伯温继续寻访,寻访到海昌的名士贾铭。当时贾铭家里刚盖了一所新房子,厅堂非常整洁,窗明几净。刘基对他又做了一个测试。刘基故意在干净的厅堂里吐了一口唾沫。贾铭出来一看,说这么干净的厅堂,怎么会有一口唾沫,赶快命令佣人把它擦去。刘基看到这里,心中又有了分晓:这个贾铭同样量小,没有心胸。房子再漂亮,它也只不过是个身外之物。胸怀大志之人,怎么会被身外之物所累?此人没有器量,也不是做天子的材料,所以应在东南也跟贾铭无关。
刘基继续寻找,于是到了临淮。他看见临淮这一带风气与别处大不相同,“人人皆英雄直谅”,“英雄直谅”是什么意思?就是很豪爽,有英雄气概,做事情直来直去,绝不转弯子,说决定就决定了。在临淮,哪怕一个市井之中的屠夫,也随时显示出来这种气概,如果你去买肉,嫌给你的分量少,想要再要一块,他就会二话不说一斧子剁下去,好,再给你一大块。
如果给他在临淮所遇到的人算命的话,他发现很多人都是王侯贵人之命。这个地方很特别啊,这么多王侯、贵人,这么多有英雄气概的人,那么天子必然在这里面出现。
大家知道,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跟随他打天下的人,很多都成了公侯,拜了将相,他们大多都是这一带的人。所以后人评论说,如果天子不在这里的话,为什么有这么多英雄在这里出现?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是王侯、贵人之命呢?
这么多曲曲折折寻找真命天子的故事,其实是为了神化朱元璋,人们根据后来发生的历史,对以前发生的事情加以附会,添枝加叶,越来越神。刘基出山的过程也是一样,被附会了许许多多神话。
贴士
刘伯温见西湖五色云起,知为天子气,应在东南,微以卦命风鉴游江湖间,密访之。先至会稽王冕家,与之闲行竹林中,潜令人放炮,冕闻响而惊叹,曰:“胆怯。”往海昌贾铭家,时新建厅堂精洁,唾汙之。铭出见,命拭去。叹曰:“量小。”遂往临淮,见人人皆英雄直谅,屠贩者气宇亦异,买肉讨饶即大砟一块与之。算多王侯贵人命。叹曰:“天子必在此也。不然何从龙者之众邪?”晚得圣祖,知真命天子,遂深结纳之,许定大计。后为荐聘起用者,明出之以正也。
—(明)王文禄《龙兴慈记》
关于以上种种传说,明代史学家王世贞说:“何不经若此!”怎么会这样荒诞不经呢?他说,故事中,刘基游西湖,见异云起西北,说:“天子气在金陵,后十年我将辅之。”当时刘基刚从江浙儒学提举任上辞职。后来刘基又做了元朝的官,一直在浙江一带,足迹从未到过濠州、苏州。十年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打下金华,才派人去聘请刘基。刘基以前根本没有见过朱元璋。可见这种传说的荒唐之处。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3)
事实上,刘伯温是朱元璋费了很大力气才请来的高士,其间过程的复杂程度,不亚于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朱元璋久闻刘伯温的大名。有一次他同李善长谈话,就问李善长,汉高祖刘邦靠什么平定天下?李善长说,由于善用“三杰”,也就是萧何、韩信、张良。朱元璋沉吟许久,说道:“先生就是我的萧何,徐达就是我的韩信,那么我的张良张子房该当是谁呢?”李善长推荐了浦江的宋濂,元璋说:“此人我听说过,他学问好,能做文章,可是做事不如青田刘伯温,刘伯温是个文武全才。”
李善长、陶安等人一听,立刻表示同意,而且称赞刘基的兵法谋略堪称举世无双。
朱元璋的使者感动了刘基
朱元璋军攻克处州后,即至正十九年十一月,就命部下总制孙炎招致刘基。大家注意,史籍上没使用聘请,而使用了招致。朱元璋架子还不小。但招致刘基的过程还有点曲折。
直接派孙炎去招致刘基的并不是朱元璋。是谁呢?
朱元璋手下有一名爱将,叫胡大海。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胡大海也不是个等闲之辈。胡大海是一个武人,他说:“吾武人,不知书,惟知三事而已:不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胡大海能征善战,又得人心,立过很多战功。胡大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好结交士人,所到之处都要访求豪杰。胡大海奉命攻克了婺州路、处州路。婺州、处州地处江浙东部,正是人文荟萃之地,历史上人才辈出。胡大海在这里自然更要访问名贤,结交名士。经过他访查,一批名士,宋濂、刘基、章溢、叶琛,所谓浙东四学士,都是他向朱元璋推荐的。
朱元璋占领了处州后,就派樊观为专使,携带礼品赶赴处州,聘请刘基等人出山。可是,樊观还没到,胡大海已经行动了。
前去聘请刘基的并不是胡大海本人,而是孙炎。胡大海派孙炎前去聘请刘基。
孙炎也是一个奇特人物,此时是处州总制官,就是处州的行政长官。孙炎是句容人,按朱元璋的祖籍说,孙炎是朱元璋的同乡。此人面黑如铁,跛一足,自负经国之才,长于诗歌,“下笔一扫,百纸立尽。辞彩烂然,惊动江东”,说他才思敏捷,作诗,一下子就写了好多张纸,而且文辞漂亮,在江东地区无不为之惊叹。孙炎喜雄辩,“累累数千言,常穷一座”,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一群人里头就听他一个人的了。所以“莫不畏其口”,人人都怕他这张嘴。孙炎还热衷于招揽贤士,许多豪杰都与他有交往。早在朱元璋攻占集庆(今南京)时,孙炎就曾向朱元璋进谏“延揽智能士,以图大业”。后来,孙炎跟随朱元璋征伐浙东,被任命为处州总制。处州刚刚被打下,是个烂摊子。孙炎“仁而不武”,不是用武力,而是用仁义,使处州一方得以安定。当时朱元璋的事业正在发展,急于用人,而一些有才能的人,看见天下还在打仗,一时胜负难分,都躲到山里面不肯出来。孙炎就仔细查访,写信、派使者,到各处请求贤者出山。
孙炎奉命招聘刘基、章溢、叶琛,但在刘基那里却碰了一个软钉子。刘基胸怀大志,但被人称为豪侠负气,拒绝聘请,坚守不出。刘基为什么会迟疑观望?原因很简单,一是“自以为仕元,齿为他人用”。士大夫很重视气节,尽管元朝对不起他,但背叛还是被认为是很不光彩的事。二是谁是将来成就大业的真主,还拿不准。朱元璋延揽天下名士,固然足以令人称道,但能说他就是明主吗?
孙炎遭到刘基的拒绝,反而对这个与自己同样豪侠负气的人更加仰慕和尊敬。他再次派使者去请刘基,刘基还是不为所动。但是,为了答谢孙炎的盛情,刘基送给孙炎一把宝剑,实际已经把孙炎看做是自己的朋友。这是一把祖传的宝剑,“宝剑光耿耿,佩之可以当一龙”,上面镶着明珠,佩着锦带,寒光照人,锋利无比。俗话说,宝剑赠英雄,这礼物的分量够重的了。刘基是想要借此表明坚决拒绝出山的态度。但孙炎又把球踢了回来,拒绝接受宝剑,将宝剑封还,说“剑当献之天子,斩不顺命者,我人臣,不敢私用”。说你送错了人,你应该把宝剑送给未来的天子。未来的天子是谁?孙炎给刘基写了一封信,洋洋数千言,“开陈天命”。说天命独钟于朱元璋,朱元璋必将得天下。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理解为,形势摆在这里,刘基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只有投奔朱元璋一条道,这是一条光明大道。俗话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孙炎说“剑当献之天子”,固然可以理解为谦逊,如此贵重的礼物,不敢当,但又说宝剑用以“斩不顺命者,我人臣,不敢私用”。其中是否还带有威胁之意呢?不顺命是要被处斩的!那么,反过来再看刘基送宝剑含义,其潜台词会不会是“我不会出山的,请你杀了我吧”, 所以孙炎说“我不会杀你,而‘天子’有权杀你”。 天子是谁?天子就是朱元璋,他不但不杀你,还要请你出山。双方在斗智斗勇,在进行心理攻防。威逼利诱兼施,在和颜悦色中竟出现杀机;尊敬与抵制并用,在退守中显示强硬。不过,孙炎对刘基还是以奉承开导为多。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4)
孙炎作了一首《宝剑歌》赠给刘基。诗中夸刘基的宝剑如何好,“宝剑光耿耿,佩之可以当一龙”。这样好的宝剑我不能收,“还君持之献明主,若岁大旱为淋雨”。请你把这宝剑送给朱元璋,他是明主,如果你们结合了就会为久旱的土地带来甘霖。这可理解为双关语,一方求贤若渴,一方盼明主若渴,而天下望太平若渴。刘先生,你还是出山吧,你一出,就会“若岁大旱为淋雨”。
贴士
宝剑光耿耿,佩之可以当一龙。……
青田刘郎汉诸孙,传家惟有此物存。……
我逢龙精不敢弹,正气直贯青天寒。
还君持之献明主,若岁大旱为淋雨。
—孙炎《宝剑歌》
孙炎不愧为雄辩家。刘基读罢来信和赠诗,收回宝剑,无言以答,只好逡巡去见孙炎。刘基的朋友宋濂在记载这件事时使用了“逡巡”两个字,“逡巡”就是徘徊不前,想去又不愿意去,不愿意去又得去。这正是刘基当时的心境。
陈历数所在,议勘定之机
刘基被孙炎的信和诗打动,要亲眼见一见这个能言善辩的豪侠之士。孙炎是处州总制,是朱元璋在新开辟地区设立的地方官。孙炎设酒迎接刘基,二人对饮,孙炎施展了他的雄辩之才,畅论古今成败,滔滔不绝,有如“倾河决峡,略无凝滞”,就像江河倾泻,峡谷冲决,无法阻挡。孙炎的辩才和见识令刘基佩服不已,说:“基始自以为胜公,观公论议如此,基何敢望也!”意思是:原来我以为比您强,听了您的这番议论,我哪里敢跟您比啊!刘基去见孙炎的时候有些无奈,但见了之后发现孙炎的见识并不差,朱元璋手下并非等闲之辈,红巾军能吸收这样能言善辩有胆有识的人,显然也不是乌合之众。看来朱元璋真的会成事。而且,刘基的好友宋濂早就被朱元璋聘去了。好友宋濂投奔朱元璋曾经给刘基造成冲击,现在看来,宋濂投奔朱元璋是有道理的,他并不是被胁迫而出的,他是去了一个应该去的地方。刘基想来想去,终于被孙炎说服,决定前往朱元璋政权的所在地应天。
但是刘基决定出山后,他的家庭和他身边的人还不免怀有疑虑。“公决计趋金陵。众疑未决”。这时他的母亲富氏说了话:“自古衰乱之世,不辅真主,讵能获万全计哉?”这是后来传记作者写的文辞儿,翻成白话,就是: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要不投奔个靠得住的人,谁能够保证万无一失不遭祸害?既然老夫人也同意刘基出山,众人才不说话了。可见,此时刘基出山,还带有权宜试探的性质。如果能够辅佐真主,成就大业,当然很理想;退一步而言,即使不遇明主,此时出山,也可以保全乡里,给刘家避祸。但是,还是有人不免多一个心眼,“或请以兵从”,建议他带上乡兵以防意外。当时为应对###保卫乡土,许多地方组织了乡兵。刘基出来拦挡,说:“天下之事在吾与所辅者耳。奚以众为?”刘基说,未来的天下,就取决于我和我所辅佐的人了,还带这些人干什么!刘基很清楚,事情的发展,决定于自己和朱元璋是不是志同道合,带几个乡兵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贴士
公决计趋金陵。众疑未决。母夫人富氏曰:“自古衰乱之世,不辅真主,讵能获万全计哉?”众乃定。或请以兵从,公曰:“天下之事在吾与所辅者耳,奚以众为?”……适总制官孙炎以上命遣来聘公,遂由间道诣金陵。
—《诚意伯刘基行状》
既然刘基是在这种情况下出山,为什么刘基的一些传记,都把刘基出山说成是主动的?说成是刘基识别了天命?
其实,这是为了美化、神化刘基和朱元璋。既然刘基确实懂得象纬之学,那么他就知道天命所在。不仅刘基被抬高了,朱元璋也就成了天命的护佑者。所以一方面求贤若渴,而且很有吸引力,所以天下归心。另一方面主动投奔,费尽曲折周章。所谓主圣臣贤,君臣契合,双方都被美化了。
然而,刘基与朱元璋的结合,是一次历史性的结合,是历史大潮把他们推动到一起来了。最终,他们创造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达应天。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5)
朱元璋号称求贤若渴,他等了这么久,寒暄之后就迫不及待地问道:“今天下纷纷,何时定乎?”天下何时定,就是天下何时成一统。天下统一才能安定。当然,朱元璋想的是自己就是一统天下的天子。章溢回答道:“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儒家认为,天道是帮助有德的人的。得道则得助,失道则失助。只有不妄杀的仁德之人才能顺天应命,统一天下。章溢一张口就是儒家的说教。这种说教,应该看成是四位先生的。章溢是在代表四位先生发言。章溢的发言既是对朱元璋的规谏,又是对朱元璋的肯定。他一方面要求朱元璋做个“不嗜杀人”的有德者,同时又很得体地称赞了朱元璋就是个有德者。正因为你有德,我们才来投奔了你。
刘基这次见面都说了些什么,没留下详细的记载,但刘基投奔朱元璋,对于朱元璋来说,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天下何时而定”,朱元璋期望的答案是“明主出而天下定”,“主公就是明主”。不仅仅是朱元璋自己需要得到心理安慰,更重要的是,朱元璋要向天下人宣布:“我就是真命天子!”有了这道光环,他就可以号召天下扫平群雄了。刘基不是单纯的儒者,他还擅长象纬之学,能看天象,能预测,能知道天命。那么,刘基来投奔朱元璋,说明刘基认为朱元璋受了天命。刘基在关键时刻来投奔,具有重大意义。朱元璋十分看重这一点。后来,朱元璋回忆刘基功绩,曾反复提到刘基的这一贡献,首先就是:“陈朕历数之有在。”“陈朕历数之有在”,正是朱元璋当时最想得到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命已定,朱元璋就是天子。当然,刘基还与朱元璋“议勘定之机,措安黎庶之道”,讨论了如何平定天下,如何救助安抚百姓。朱元璋回忆,当时刘基“居勍敌之陲,迩山贼之寨,间道兼程,星驰来附”。朱元璋对刘基在他创业之初冲破艰险来到他身边充满了感动之情。
朱元璋对刘基等人的初次应答大为满意,命刘基参与帷幄谋议,宋濂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兼为朱元璋长子朱标讲授经书,任命章溢、叶琛为营田司佥事,并建造礼贤馆供他们居住。
传说刘基料事如神、能掐会算,这是从哪里来的本领?传说刘基曾经得到过一部神奇的兵书。刘基在隐居深山的时候,知道当时青田山里头有灵异,所以每天他就面对大山,静坐凝思。忽然有一天,看见山中自动开了一个石门,他就沿着这个门往里走,看到石门里边的墙上有几个字,写着“山为基开”。刘基看到这几个字,拿一个石头敲击石门,里头又开了一个石门,他就走入山里。
贴士
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帝察其至诚任以心膂,每召基辄屏人密语移时。基亦自谓不世遇,知无不言,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暇则敷陈王道,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又曰:“数以孔子之言导予。”顾帷幄语秘莫能详。而世所传为神奇,多阴阳风角之说,非其至也。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
—《明史?刘基传》
他看山里边有一个像厅堂一样的大洞,洞里的石床上躺着一个道士,头枕着一摞书。刘基走上前去一看,原来道士头枕的是一部兵书。道士看见刘基进来,注意到头下的书,忽然开口说话了,“明日能熟之,吾当授汝”。如果明天你能够就把这个书读熟,能够背下来,我就把兵法的精要、秘诀传授给你。刘基是何等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经过一夜,第二天就把这部兵书全部背下来了。道士大喜,于是就把兵法全部传授给了他。
贴士
青田山中有异,刘伯温隐居时,日对之坐。山忽开石门,进入,见石壁上有字曰:“山为基开。”取石击之,石门又开,进入,内有道士枕书卧,遂取书看,乃兵书也。曰:“明日能熟之,吾当授汝。”明日果熟,遂授以兵法。
—(明)王文禄《龙兴慈记》
还有更奇特的传说。刘基之所以如此聪明,是他身上依附了一个奇人的魂魄。刘基少年的时候,在庙里读书。在僧房里有一个奇异的人,每天把门锁上,或者一个月、半个月不出来。一次,另外有人途经寺庙,想要借宿,但僧房已满,无房可住。来人发现这间房子锁着没人居住,就要求在这房子居住。僧人想拦阻,却拦不住。来人砸开了锁,进了这间房子。他发现屋子里有人躺在床上,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具尸体,于是叫人把尸体抬出去焚化了。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6)
刚才不是说过吗?住在这里的那个人经常是十天、半个月不出来,实际上他人在这里,而他的灵魂出去周游了,十天、半个月灵魂又回来了。但这一次灵魂回来了,可是已经无处可落了,肉身没有了。灵魂没有办法落脚,就大喊:“我在哪里?我在哪里?”这时刘基正在读书,不胜其扰,听到喊声,就打开窗户回答:“我在此!”刘基本来想答应一声,制止乱喊,没想到这一答话,这个游魂听到了一下子就附在了刘基身上。你想,刘基一个人身上附着两个人的魂,能不聪明吗?于是刘基从此智慧大增,天文、兵法,所有的学问一览洞悟,所以后来成为明朝开国的翊运谋臣。
贴士
少时读书寺中,僧房有一异人,每出,神去锁门,或一月半月。偶有北来使客,无房可宿,见此空房,击开之,曰:“此人死矣。可速焚瘗,我住之。”僧不能禁,遂焚之。其人神返,身已焚,无复可生,每日叫呼,曰:“我在何处?”基知之,开窗应曰:“我在此。”神即附之。聪增前数倍。天文兵法一览洞悟。翊运为谋臣之冠也。
—(明)王文禄《龙兴慈记》
这件事够神奇的了,显然出于杜撰。然而这一杜撰的神奇之事也并非属于刘基,而是后来附会为刘基的故事。同样,据王世贞考证,这个故事本来是说宋朝人真德秀的。这个故事在真德秀身上已经够荒诞的了,现在把它移植到刘基身上,更是荒诞无比了。
关于刘伯温,《明史》上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客观。“世所传为神奇,多阴阳风角之说,非其至也”,世上关于刘伯温的传说非常神奇,大都说他懂得阴阳、风角这样的东西,这并不是刘基的根本。“基以儒者有用之学,辅翊治平”。真正的刘基,是他用了儒者的有用之学,辅助朱元璋夺得了天下,并且治理了天下。“好事者多以谶纬术数妄为傅会”,那些关于谶纬术数的传说是好事者的妄加附会,“其语近诬,非深知基者”,那些说法都是荒诞的不可信的,也并不是真正了解刘基的。
宋初有一个宰相叫赵普,传说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当然是一种夸张之词,这种说法的真伪也还可以讨论,但是从这种说法中,也足见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其中包含有很多治国方略。所以《明史》的结论是,刘基以儒者有用之学,辅助了朱元璋得到天下。那些关于刘基的各种传说,都是不可相信的。刘基在朱元璋打天下以及后来坐天下治国当中,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使他掌握的儒家学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基来到南京的三个月后,至正二十年(1360年)闰五月,就赶上了一场大战。地处长江上游的陈友谅率舟师数十万“倾国入寇”,浮江而下,攻陷了朱元璋的地盘应天外围重镇太平(今安徽当涂)。把守太平的朱元璋的义子朱文逊战死,院判花云被俘,也不屈而死。同时,陈友谅杀其主徐寿辉,篡位自称皇帝,改国号天完为汉,并且串通张士诚,继续东进,把战舰摆到了应天郊外的采石矶。陈友谅的大军,其“势甚张”,仿佛攻陷应天,指日可待。
朱元璋刚刚得到应天不久,立足未稳。他召集诸将,讨论对策。诸将议论纷纷,“恇拜扰不决”,莫衷一是。有人主张出城决一死战;有人主张先收复太平,以牵制陈军;有人主张暂避兵锋,声称钟山上有王气,请求据守钟山;也有人认为迎战必败,主张弃城投降。刘基进来得晚,听诸将所谈,瞪着眼,一言不发。朱元璋一时拿不定主意,见刘基不言,知道他有话又不便说,就起身召刘基进入内房,问道:“今汉兵旦夕压境,诸将纷纷,先生默不言,有意乎?”刘基说:“请赐臣宝剑,先斩主投降及弃城逃跑的人,然后再说话不迟。”朱元璋说:“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再赐你宝剑。”刘基说:“陈友谅乘夺取太平之势,沿江而下,气甚盛。而我军刚刚拿下应天,立足未稳,又地处下游,士气不高,如果仓促接战,必然失败。而一旦失败就没有退路,满盘皆输。要想得天下,必须打败陈友谅,胜则为王,败则为俘虏,决一雌雄,在此一战。”“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在此时刻,不能听任部下议论纷纷。天道,后举者胜。陈友谅虽兵骄将悍,但他们行军千里来犯我,既是疲军,又是不义,而我们后发制人,以逸待劳,待敌深入,以伏兵击之,必胜。为今之计,你应该打开府库,奖赏军士,鼓舞士气,统一意志,稳定军心,准备决战。如此,王业成就,即在此刻。”刘基深入剖析进退利害,犹觉分量不够,于是就拿出了他的绝手好戏,他肯定地说:“我曾经望气,发现敌衰我旺,我军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形势很清楚,只能进不能退,退却必败;用兵之法也很清楚,两军交战勇者胜,只有敢战,才能必胜。在犹豫不决时,神秘力量更能鼓舞士气。朱元璋听了刘基这番话大喜,认为他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相合,因而坚定了信心。他赐给刘基宝剑,拜他为军师,令三军进退听命于刘基,有不服者斩之。诸将无不悚然听命。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7)
贴士
众恇扰,计无所决。基独张目不言。因请间曰:“明公创有建康方为生民造命。奈何使诸将人人持所见?请赐上方剑,先斩议降及奔钟山者。夫天道后举者胜,王师得人为本,臣夜望气衰旺已判。急倾府库以兴士怒,审谋以敝敌势,兴王大业,在此一举。”
—(清)查继佐《罪惟录?刘基传》
朱元璋积极迎战敌军。他用反间计,利用陈友谅的老友康茂才,写信给陈友谅,引诱陈友谅东进,并在卢龙山设伏待敌。陈友谅中计,急趋龙江。常遇春带伏兵乘雨出击,徐达等率兵来会,对陈军内外夹击。陈军大溃,被杀被溺而死者无数,军卒二万余人被俘。其将张志雄、梁铉、俞国兴、梁世衍等都投降了朱元璋。朱军缴获巨舰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鳌等十余艘,战船数百艘。长期以来,朱元璋行韬晦之略,一直采取避强敌锋芒的战术,而这次是朱元璋和强敌正面交手。这是一场硬仗,朱元璋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话。龙江之战的胜利,不仅保卫和巩固了朱元璋的根据地应天,还一鼓作气收复了太平。陈友谅失败后,再没有其他势力可以轻易挑战应天的地位。朱元璋政权以应天为中心,得到迅猛发展。后来,他的军队沿江而上,夺取安庆、九江,都基于龙江大捷。龙江大捷充分显示了刘基卓越的军事才能,显示了他的战略眼光,应变决断的胆略,也使得朱元璋对他更加信任倚重。
朱元璋深深地倚重刘基,甚至在刘基因母亲去世暂时回乡时,朱元璋也要写信给刘基询问军情国事。当时记载说“基条答悉中机宜”,刘基每一次给朱元璋的回答和建议,都能够切中要害,解决问题。
刘基以及前面说到的李善长、朱升、宋濂、叶琛、章溢,无不是以儒者有用之学帮助朱元璋打天下。
后来,刘基被传说得神乎其神,朱元璋身边的其他一些儒士也被涂上了神奇的色彩。比如海宁县有一个叫叶兑的人。记载说他“以经济自负”。古人说经济不是我们现在说的钱财、财政、economic。中国古代,“经济”两个字是治理国家的意思。治理国家、治理天下叫做经济。古代有一副流传很广的对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西汉的司马迁、司马相如善于写文章,居住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亮善于治理国家。这里的“经济”讲的就治理国家、治理天下。
叶兑投书于朱元璋,给朱元璋提出了“一纲三目”,提出怎么一步一步地夺取天下。我们知道,当年张良见汉高祖刘邦首先分析了楚汉之间的成败;诸葛亮一见刘备就提出了未来的天下三分之势;现在,这个海宁人叶兑又给朱元璋提出一纲三目,这些都是在帮助所谓明主,为他们策划夺取天下。
然而叶兑不图官不图财,他把一纲三目的计策送给朱元璋以后就辞别了。几年之后,事实发展完全如同叶兑所说的一纲三目,朱元璋次第削平群雄,夺取了天下。
朱元璋的身边谋士众多,这些读书人以儒者有用之学向他提出了治国理想,帮他制定了治军的策略、平定天下的策略,最后成就了他的帝王之业。
血战鄱阳湖,瓦解陈友谅
朱元璋成就帝业的道路并不平坦,当时的形势是群雄并起,朱元璋在夹缝当中生存。各路豪杰都想当皇帝,你死我活,谁能取得最后成功,还是未定之数。朱元璋得到应天以后,以此为中心,地盘逐渐扩大,相继控制了皖南的徽州、建德、婺州,进而占领了浙东的诸暨、衢州、处州。在他的周围,东北有张士诚、西北有陈友谅、东南有方国珍、南边有陈友定。而这些人当中,以张士诚最富,陈友谅最强。要夺取天下,从哪里入手?孰先孰后?诸将的意见并不一致,一些将领认为,张士诚实力弱小,又占据了富庶之地,应该先易后难,先打张士诚。这时谋士刘基为他分析天下形势,主张先强后弱。他说,“攫兽先猛,擒贼先强”,打败了强敌陈友谅,就可以占有夺取天下之势。
他说,“士诚自守虏,不足虑”,说张士诚只知道顾自己,我们不要担心他;“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 陈友谅本是徐寿辉的部下,但挟制了徐寿辉,操控大权,名号不正。而此时陈友谅“地据上游”,在长江上游,湖北、江西都是他的地盘,“其心无日忘我”,没有一天忘记要进攻我们,因此“宜先图之”,应该先除掉他。如果灭了陈氏,张士诚就会更加孤立,“一举可定”,我们一举就可以打败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反之,如果先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必然会借机向我进攻,我们就会处于两面受敌的险境。这就是所谓先汉后周的策略。朱元璋同意刘基的意见,把先汉后周作为夺取天下的基本策略。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8)
贴士
夫攫兽先猛,擒贼先强,今日之计,莫若先伐汉,汉地广大,得汉,天下之势成矣。
—《资治通鉴后编》
但是这时发生了一个情况,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的部将吕珍突然进攻安丰(今安徽寿县),此前小明王受到元军的压迫又回到了安丰,小明王处境危险。情急之中,小明王向朱元璋求救,从道义、名分上朱元璋有义务援救。朱元璋打算亲自前往救援,却遭到刘基的劝阻。长期以来,朱元璋遵循学士朱升的韬晦之略,“缓称王”,一直奉小明王韩林儿为主,实力得到有效保存和稳步发展。刘基来到朱元璋军中后,就提出应该摆脱小明王的牵制,在适当时候亮明自己的旗号,争取主动,以利于争夺天下。这时朱元璋不仅不摆脱小明王,还要去亲自援救他,刘基当然要反对。刘基说,更为严重的是,陈友谅一直在寻找机会,随时可能进攻我们,绝不能轻易把大军调离,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虽然吕珍只是张士诚的部将而不是张士诚本人,但这样行动同样违背了先汉后周的策略。但是,朱元璋不听。小明王毕竟是主公,作为部将见死不救,还算什么豪杰?将来谁还相信自己?朱元璋在小明王危难时伸出援手,也正是他品德的可贵之处,忠诚,重信义,是他后来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朱元璋没有听从劝阻,三月,他亲自率军北上,赴安丰营救小明王。
前面说过,陈友谅进攻集庆,朱元璋在龙江迎敌,打败陈友谅,陈友谅仓皇逃走。朱元璋乘势西进,占领了江西洪都(今南昌)等原属陈友谅的大片地盘。陈友谅被打败,疆土日益缩小,心里不平,决心报仇雪耻。
陈友谅处在长江上游,可顺流而下,向东进攻朱元璋的核心地区。他加紧备战,修造战船,大型楼船“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马棚,上下人语声不相闻,舻箱皆裹以铁”。此时陈友谅得知朱元璋亲自援救安丰,肯定无暇西顾,认为复仇的机会来了,就在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即朱元璋离开应天以后一个月,动员全部精锐,挥师东进,企图一举夺回洪都。
陈军声势浩大,号称六十万,家属百官倾巢出动,仅楼船就达数百艘,同时有飞梯冲车,百道并进。洪都的守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大将邓愈,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陈友谅一连围攻了一个多月,还没有攻克,但攻势一直不减。
再说朱元璋前往援救安丰,经过徐达和常遇春力战,攻克了安丰,救出了韩林儿,他想扩大战果,进而夺取庐州,正在与张士诚的军队进行激战。而这时后方却传来陈友谅调动大军攻打洪都的消息,朱元璋吓出了一身冷汗。果然不出刘基所料,陈友谅在背后下手了。如果陈友谅顺江而下,不攻打洪都,而是直攻应天,后果将不堪设想。
洪都被包围得很严,朱元璋得到消息时,洪都已被包围一个多月了,朱元璋要求洪都守军再坚持一个月,自己会亲自带兵来援救。朱元璋下令徐达和常遇春撤回包围庐州的军队,赶回应天,以防万一,并调集舰队从水路前往洪都增援。七月初六,朱元璋亲自率军援救洪都,徐达、常遇春、冯国胜、俞通海、廖永忠等大将,刘基、陶安等谋士都随从出征,朱军号称二十万。听说朱元璋带大军来援救,陈友谅撤离洪都(南昌),掉头向东进入鄱阳湖,在康郎山与朱元璋相遇。时在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
你想,陈友谅的军队是60万人,朱元璋军队是20万人,可以说两军都拿出了全部力量,双方交战,战斗异常激烈。
前面讲过了,陈友谅的船很大,而且是“连锁为阵”,把很多大船连接起来结成兵阵。朱元璋的船很小,不能仰攻,自然处于劣势。“连战三日,几殆”,连续战了三天,朱元璋的船几次搁浅,被敌人包围,险些丧命,差点失败。
也许正是天意,在关键时刻,忽然刮起了东北风。
朱元璋趁着风势,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陈友谅的战船大,不利进退,朱元璋的战船比较小,很轻快、轻便,反成了优势,再加上这一场风,一场火,陈友谅反变为劣势。大火把汉军烧得非常狼狈,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等被烧死,陈友仁号称“五王”,是个独眼龙,非常凶悍,他一死,陈友谅部队的士气自然大受挫折。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9)
战争连续进行,仍然不见胜负。朱元璋在作战当中所坐的船,帆樯是白颜色。陈友谅军队的探子侦查到了这个情报,就马上报告给陈友谅,陈友谅下令所有战船集中攻打这支白帆、白樯的船。朱元璋一看形势不好,知道自己的目标暴露了,第二天把所有战船的帆樯全部涂成白色。这样一来,陈友谅的军队一时失去了目标。二十二日这一天,“自辰至午”,战斗从早上7点多钟,一直打到11点多钟,刘基坐在朱元璋的身旁,协助指挥。忽然,刘基从椅子上站起来,大喊一声,“快走!”拉住朱元璋逃到旁边的小船,两个人还没有站稳,只听轰的一声,朱元璋的坐舰被打得粉碎。陈友谅看到朱元璋的坐舰被打碎了,哈哈大笑,认为朱元璋必死无疑了。可是不久,他看见朱元璋又坐在其他船上指挥,立刻泄了气。朱元璋没有死,陈友谅不禁大惊失色。这时候朱元璋调整兵力,调动船只,从后面包抄陈友谅的船只。陈友谅士气大减,从此“敛兵自守”。什么叫“敛兵自守”呢?收兵了,不进攻了,守住现有阵地。双方陷入了僵持之中。朱元璋想挑动对方,你来打吧,我们决战。但对方不响应。这种情况下,仗还怎么打?朱元璋部下有人想,既然人家不应战,仗打不了,我们干脆撤军吧,趁此机会也好休养士卒。但朱元璋不同意,说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撤,那前面的仗不是都白打了吗?下一步怎么办呢?此时刘基提出建议,他说,我们不如撤离此地,封锁湖口,截断陈友谅的归路。朱元璋说,好,就按你说的办,我们调转军队,截断湖口。
朱元璋的所有船只向湖口集结,封锁了鄱阳湖湖口。这一次是决胜之战,能不能取胜,什么时候能取胜呢?这时候刘基又说话了,以金木相犯之日决胜,在出现金木相犯的天象时,就是这场战争决胜之时了。
陈友谅看到朱元璋撤离,不但没有退出战斗,反而封锁了湖口,截断了自己的归路。此时汉军因为长时间远途作战,粮食已经用完了,陈友谅派出几十只船四出筹粮,可是这些船只,又被朱元璋的军队烧毁了。没有粮食,断了归路,汉军士气大大低落,陈友谅陷入困境。
面对大势已去的陈友谅,朱元璋没有忘了使用文攻的策略。这时候他给陈友谅写了一封信,信中言道:“吾欲与公约从,各安一方,以俟天命。”我的本意是想跟陈将军您达成友好的约定,你控制你的那一方,我控制我的那一方,各自保存各自的地盘,我们谁都不要称帝,大家一齐等着真命天子现身,然后我们都归顺于真命天子。“公失计,肆毒于我”, 可是你不听我的话,你错打了算盘,是你先起了杀心,想把我的部队赶尽杀绝。“我师轻出,奄有公龙兴十一郡”,我的军队兵有勇、将有谋,稍微一反击,一下子就夺取了你的十一个郡,你还不知道自己反悔,还要继续兴兵打我,于是你被我“困于洪都”,遭到失败,如今又在鄱阳湖被我打得惨败,下场如何呢?结果是“骨肉将士重罹涂炭”,你看你的那些家属,你的将士们都被杀了,非常惨啊。“公即倖生还”,如果你现在要是能够保一条命,好好地回到你的老家的话,请你赶快除去你的帝号,你不要再惦记着当什么皇帝了,“坐待真主”,等着真命天子出来吧。这话是什么意思?真命天子是谁?朱元璋显然说自己将来是真命天子,我还没有做皇帝,你就去做皇帝。如果你要不听我的话,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候“悔之晚矣”。
短短的一封信,里面却两次出现“以俟天命”、“坐待真主”的话,实际上明白无误地宣称了朱元璋要当皇帝的强烈欲望。即使陈友谅不来进攻,朱元璋早晚也会除掉陈友谅。因为陈友谅已经提前宣布自己做皇帝,朱元璋心里想:这个皇帝的称号,是你可以随便用的吗?留给将来我用吧。
陈友谅十分沮丧,战场上的惨败加上书信的侮辱,使他怒火中烧,心绪不宁。八月二十二日,陈友谅准备冒死突围。朱元璋的军队尾随陈军之后,用点着火的木筏攻击陈军,当时水面是一片火海。朱元璋的军队追击陈友谅的舰船,一直追了几十里。这时,乱军之中飞来一支箭射中了陈友谅的眼睛,穿过头颅,陈友谅一命呜呼。群龙无首,陈军无心恋战,大败。汉军土崩瓦解,五万多人投降了朱元璋。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10)
后来刘基回想这次战争,写过一首诗,他描述说:“将军金甲箭攒猬,战士铁衣汗如雨。火龙熺焰冲天衢,燧象豗烟煎地府。”说将军身上穿的那些金甲,扎满了敌人射来的箭,就像刺猬一样。战士们穿着铠甲,浑身流着汗,像下雨一样。火龙炮火连天,冲到天上去,把天都照亮了。大火把湖水都染红了,把湖水都搅动起来,战斗的激烈壮观可想而知。
贴士
忆昔天兵伐荆楚,舳舻蔽江千万橹
欢声激烈似雷霆,猛气咆哮震貔虎。……
将军金甲箭攒猬,战士铁衣汗如雨。
火龙熺焰冲天衢,燧象豗烟煎地府。
—刘基《送杜安道》
朱元璋也曾回忆这次战斗,他说鄱阳湖之战:“炮声击裂,犹天雷之临首,诸军呐喊,虽鬼神也悲号。”这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经历。
贴士
至于彭蠡之鏖战,炮声击裂,犹天雷之临首,诸军呐喊,虽鬼神也悲号。自旦日暮,如是者几四。
—朱元璋《御宝诏书》
这就是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朱元璋对陈友谅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是在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二十九日。这是一场生死决战,朱元璋拼死救援南昌,既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鄱阳湖大战彻底打败了陈友谅,扫平了朱元璋通往皇帝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第二年,朱元璋亲自北上攻打武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最后带领部下“袒背衔璧”,也就是赤裸上身,口衔玉璧,到朱元璋的军门投降。陈友谅的势力被彻底摧毁。朱元璋在陈友谅统治的地区建立了湖广行省。
汉政权灭亡了。先汉后周的战略至此完成了第一步。
贴士
友谅忿疆土日蹙,乃大治楼船数百艘,皆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马棚,上下人语声不相闻,舻箱皆裹以铁。载家属百官,尽锐攻南昌。飞梯冲车,百道并进。太祖从子(朱)文正及邓愈等坚守,三月不能下。
太祖自将救之。友谅闻太祖至,撤围,东出鄱阳湖,遇于康郎山。友谅巨舰,连锁为阵,太祖兵不能仰攻,连战三日,几殆。已,东北风起,乃纵火焚友谅舟。其弟友仁等皆烧死。友仁号五王,眇一目,有勇略,既死,友谅气沮。太祖舟虽小,轻驶;友谅军俱艨艟巨舰,不利进退,以是败。
太祖所乘舟樯白。友谅约军士明日并力攻白樯舟,太祖知之,令舟樯尽白。翌日复战,自辰至午,友谅军大败。
—《明史?陈友谅传》
终于称了王
陈友谅被铲除后,朱元璋心里也明白,在各路豪杰中再也没有有能力和他抗衡的势力了。他不是不想称王,而是谨奉朱升的“九字箴言”,“缓称王”。东边的张士诚占据了一块巴掌大的地方,也早就称王了,朱元璋的心里一直不平。他不甘心继续做吴国公了,也不等小明王的“圣旨”,就自封为吴王,反正现在小明王除了能下个空头的“圣旨”外,什么也管不了他,一切都是他自己说了算,就是小明王也不能不听他的。这一年是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朱元璋为什么要当“吴王”?因为他所在的地方—应天在古代属于吴。可是这个时候朱元璋当的吴王,仍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王”,在名义上他仍然是大宋皇帝韩林儿的部下,因此他在使用公告、文书的时候,还只能写“皇帝圣旨,吴王令旨”。朱元璋这时候也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年号,还是使用大宋龙凤年号。
朱元璋当了吴王后,在政权建设上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他在自己辖区的行政管理机构—行中书省,设置了左右相国,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汤和、邓愈等这些大将也都安排了相应的官职。
朱元璋心里明白,作为一个吴王,他离权力的终点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因为在他的东边还有张士诚等势力,而且大家共同的敌人—北方的元朝政权也还没有垮台。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趁机而起,一些人自己称王称帝,另一些人则打着元朝的旗号抢占地盘,因此在各地出现了很多军阀。元朝皇室为利用这些军阀镇压红巾军和各路反元势力,被迫给他们授以官职,可是这些军阀常常各怀鬼胎,不无野心,朝廷对此也无可奈何。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11)
陈友谅被铲除后,朱元璋需要对付的元朝各路兵马,河北有孛罗帖木儿,河南有扩廓帖木儿,关中有李思齐、张良弼。孛罗帖木儿的军队纪律散漫;扩廓帖木儿怎么样?有纪律但是士气不振;关中的李思齐和张良弼是怎么样?他们所在的地区比较偏僻,远离经济中心,道路不通、粮饷不济。朱元璋对形势进行分析之后,他判断:河北、河南以及关中的各路兵马都是软柿子,可以先放一放。现在要做的是,完成“先汉后周”策略的第二步,集中力量消灭面前的对手,那就是地处江南的张士诚周政权。
直指“自守虏”,打败张士诚
张士诚政权的中心在平江(今江苏苏州),他把它改称为隆平府,作为都城。张士诚所辖之地号称天下财富之地。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朱元璋称吴王前一年,张士诚也自立吴王,至此就有了东西两个吴王。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朱元璋决不会容忍张士诚。按照朱元璋的分析,张士诚这个人“驭下无纪律”,“胸中无丘壑”,张士诚统辖部队没有什么章法,军队纪律涣散,自己没有什么主见。而朱元璋自称,他统辖的军队有十万之众(以前鄱阳湖大战号称二十万),如果整顿军伍,备足粮饷,任命得力将帅,时机一到,可以一举歼灭张士诚。
张士诚以隆平府为中心,他的地盘都到哪里呢?南到绍兴,北领通州(今江苏南通),包括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濠州、泗州,一直北达山东的济宁。朱元璋针对具体情况,决定先扫除江北,然后再南下江浙。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朱元璋派出徐达、常遇春、冯胜等大将带领“马步舟师”,也就是马军、步军、水军,水陆并进,直抵泰州。张士诚毕竟是一方之主,自然也不甘示弱。这年的闰十月初一,他用400艘战舰迎战,向江阴方向游弋。朱元璋对部下是这样分析的:从张士诚出兵的方向看,这是疑兵,并不是他的主力所在,而是在设疑使诈,想把我们的军力分散,然后攻打我们陆上的根据地,大家一定要防备好。他传谕徐达,在泰州、海安一带严密部署,这是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三月。
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封朱元璋当时写的信,完全是口语。这很难得,古代的文书动不动就是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子曰书云”那一大套。而朱元璋的这封信却没有经过任何修饰:
贴士
“叫徐相国可将水陆军马二万人前去攻兴化、高邮、淮安。此数城贼兵,高邮军民不满五千,淮安仅有六千人,兴化不过是众百姓自守。常平章军马屯于海安城四外,不时出没,巡哨通州盐场等处,是必小心。张寇见我军马去攻淮安,深入淮地,离大军甚远,必来与常平章厮杀,不然,使大船于镇江上下攻略地面。所料不过如此。你每(们)见得高处,随着你每意见行着,休执著我的言语。”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诏令杂考》
朱元璋对于战争发展形势的判断非常准确。常遇春深入敌后,离根据地很远,一定要遭到张士诚的攻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就会用大船在镇江上下攻略地面,跟我们在陆地上争夺,这是又一种结果。朱元璋这个人,既有运筹帷幄的本领,又相信将帅的指挥能力,所以他最后说了这句话:“你们见得高处,随着你们意见行着,休执著我的言语。”你们这些将士亲临前线,更了解形势,肯定会临场发挥出很多高见,可以看情况行事,不要拘泥于我的这些话。这最后两句很有意思,它不但说明朱元璋相当有帅才,而且非常信任他的将领,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封信把他的安徽口语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大家仔细品味一下,比如“着”的字眼,是不是和现在安徽人说话一样啊?所以说,这个资料是很真实的,非常难得。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初一,朱元璋祭告大江之神,正式布置大军攻打张士诚。他对将士发出训示:“戒饬士卒,毋掳掠,毋妄杀,毋发丘墓,毋毁庐舍。”要求军队有纪律,不要抢,不要杀,特别是不要随便毁坏百姓的田地坟墓,不要毁坏百姓房屋。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12)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标榜以仁治国,以礼治国,所以他要做出一个样子,给天下人看。他要求他的军队不要当强盗,更不能做土匪。不能随便毁坟墓,是其中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条纪律。中国人崇拜祖先,敬重祖先,挖别人的祖坟是最大的道德忌讳。朱元璋听说张士诚母亲的坟墓就在苏州城外,事先想到了这一点,特别嘱咐将士们一定要将其保护好,绝不可以放纵。劝勉他们努力在战场上立功,得到奖赏,而不是要去靠盗墓、抢掠获得不义之财。
要###张士诚,就要说出理由来,所谓“吊民伐罪,师出有名”。他写了一篇长长的檄文,述说张士诚的罪状。
首先他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声称自己负有吊民伐罪的使命。他说:“余闻伐罪救民,王者之师,考之往古,世代昭然。”世世代代都有那些正义之师、王者之师,为了百姓的利益来攻伐那些有罪之人。现在我的军队就是王者之师,我就是替百姓来铲除祸害。那么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情况呢?“近睹有元之末”,也就是说元朝末年,“主居深宫,臣操威福,官以贿成,罪以情免”,皇帝在深宫不了解百姓的疾苦,大臣控制着大权,擅自掌握着“威”和“福”。什么叫“威”?“威”就是厉害、威风,在百姓面前可以惩罚人,可以整治人;“福”是什么?“福”就是可以自己享福,可以呼群结党,把好处全给了自己的三亲六故;“臣操威福”,大权掌握在这些大臣的手中,他们可以任意作威作福;“官以贿成,罪以情免”,官员之所以有了职位,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而是因为行贿,才能一步一步往上爬;“罪以情免”,犯罪的不能够得到应有的惩罚,常常是因为人情而得到了免罪的判决。“台宪举亲而劾仇,有司差贫而优富。”台宪是什么?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纪律检查部门,管纪检的;“举亲而劾仇”,有的大官只推举自己的亲信,让他们升官,而检举、攻击那些自己的仇人;有的行政部门“差贫而优富”,把劳役负担全推给穷人,让那些富人得到优待。面对这些情况,朝廷“不以为虑”,还不知道这是一件坏事,不发愁,不忧虑,而且在不断地增加官员的数量;“方添冗官,又改钞法”,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纸币贬值,物价飞涨,当政者不但没有想办法改善,反倒改了钞法,发行新的纸币;“役数十万民,湮塞黄河,死者枕藉于道,哀苦声闻于天”。元朝末年,朝廷发动了数十万百姓,修挖、治理黄河,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死者枕藉于道,一片一片地死下去了,“哭声上震天庭”。因为朝廷有这些弊政,很多百姓就要起来反抗朝廷,他们用什么来号召百姓、团结百姓呢?用的是白莲教,也就是明教。
朱元璋接着说:“不幸小民,误中妖术,不解偈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真有,冀其治世,以苏困苦。”他这一段是说因为百姓生活没有出路,他们不得不在白莲教、明教的周围团结起来,反抗朝廷,可是这些人是乌合之众,他们没有远大的志向,不是要济世安民,而是为了图一时生存,所以他们做了很多越轨的事情,包括“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无端万状”,做了很多违反纪律的事情,不但没有给天下带来太平,反而使更多的人遭到祸害。
元朝的执政者是什么态度呢?他们动员了天下兵马来###起义军,可是各路起义军势力不断壮大,官军无法应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有识之士、有志之士,乘势而起,有的人假托为了朝廷,有的人假托为了红巾军,有的人则直接自立为王,这时候天下大乱。
他接下去说到他自己,“余本濠梁之民”,我不过是临濠的一个普通百姓,“初列行伍,渐至提兵”,开始不过就是在军队里一个当兵的,后来渐渐地也有了自己的一支人马,我看那些用妖言惑众,联络百姓组成军队,到处烧杀抢掠,是不可以成就大事的。又看到元朝统治者也不可以维持长久,于是我就引兵渡江,引兵渡江到哪里?最终控制了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他说,我得到上天的保佑,得到祖宗的保佑,控制了江东地区,然后进而控制了浙东地区。我的地盘上游是陈友谅,陈友谅虽然很强大,但是最终还是被我打败了,我现在已经把湖广一带全部收入我的版图。现在强敌已经被铲除了,只有你张士诚还在与我对抗。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13)
张士诚是什么人?朱元璋毫不客气地揭露了他的老底,“为民则私贩盐货”,你当百姓的时候,就是一个卖私盐的。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盐是政府控制的物资,不得私自贩卖。贩卖私盐,在江湖上抢劫,这是你张士诚当百姓的时候所干的事情。你后来聚了兵,联络了一帮凶徒,“负固于海岛”,在海岛上称王称霸,这是你的第一宗大罪。
因为你考虑到你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暂时无法和元朝对抗,因此就假装投降元朝,你对上欺骗元朝,对下抢掠百姓,这是你的第二宗大罪。
后来你控制了浙西,有了一些军队,队伍的规模并不大,才多少人啊?不满数万。你的地盘不算大,不满千里。可是你却胆大包天,居然自己立了年号,称了王,叫什么王?吴王。号称东吴。所以当时有两个吴。一个是张士诚的东吴,一个是朱元璋的吴,号称西吴。张士诚也斗胆自立为王,这是第三宗大罪。
你千不该万不该,居然带领军队来攻打我的地盘,可是我一出马就把你的弟弟擒获了,你不死心,再次攻打我。因为你失败了,所以再次投降元朝,这是你的第四宗罪。
你表面上接受元朝之名,但实际上你在自己的地盘里发号施令,控制元朝派来的丞相,让他们听你指挥,以下犯上,这是你的第五宗大罪。
你“占据浙江钱粮,十年不贡”。表面上你要做元朝的官,投降元朝,可是浙江地区是天下财富集中的地方,这个地方相当富庶,堪称鱼米之乡,可是你十年不向朝廷不向国家交税、纳贡,这是你第六宗大罪。
此外,“知元纲已坠,公然害其丞相达失帖木儿,南台大夫普花帖木儿”,你是看着元朝的势力不行了,就把元朝派来的官员害死了,这是你的第七宗大罪。
“恃其地险食足,诱我叛将,掠我边民”,你依仗着你的粮食给养充足,有天险做屏障,引诱我的部将投降你,抢掠我的边民,这是你的第八宗大罪。
贴士
朱元璋###张士诚的檄文:
予闻伐罪救民,王者之师,考之往古,世代昭然。……
近睹有元之末,主居深宫,臣操威福,官以贿成,罪以情免,台宪举亲而劾仇,有司差贫而优富。庙堂不以为虑,方添冗官,又改钞法,役数十万民,湮塞黄河,死者枕藉于道,哀苦声闻于天。
不幸小民,误中妖术,不解偈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真有,冀其治世,以苏困苦,聚为烧香之党,根据汝、颍,蔓延河、洛。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无端万状。
元以天下钱粮兵马大势而讨之,略无功效,愈见猖獗。然事终不能济世安民。是以有志之士,旁观熟虑,乘势而起,或假元氏为名,或托乡军为号,或以孤军自立,皆欲自为,由是天下土崩瓦解。
余本濠梁之民,初列行伍,渐至提兵。灼见妖言不能成事,又度胡运难与立功,遂引兵渡江。赖天地祖宗之灵及将相之力,一鼓而有江左,再战而定浙东。陈氏称号,据我上游,爰兴问罪之师。彭蠡交兵,元恶授首,父兄子弟面缚舆榇,既待以不死,又列以封爵,将相皆置于朝班,民庶各安于田里。荆襄湖广,尽入版图,虽德化未及,而政令颇修。
惟兹姑苏张士诚,为民则私贩盐货,行劫于江湖,兴兵则首聚凶徒,负固于海岛,其罪一也。又恐海隅一区,难抗天下全势,诈降于元,……其罪二也。其后掩袭浙西,兵不满数万,地不足千里,僭号改元,其罪三也。初寇我边,一战生擒其亲弟,再犯浙省,扬矛直捣其近郊,首尾畏缩,又乃诈降于元,其罪四也。阳受元朝之名,阴行假王之令,挟制达丞相,谋害杨左丞,其罪五也。占据江浙钱粮,十年不贡,其罪六也。知元纲已坠,公然害其丞相达失帖木儿,南台大夫普花帖木儿,其罪七也。恃其地险食足,诱我叛将,掠我边民,其罪八也。凡此八罪,……理宜征讨,以靖天下,以济斯民。
爰命中书左相国徐达总率马步舟师,分道并进,攻取浙西诸处城池。已行戒饬军将,征讨所至,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备有条章。凡我逋逃臣民,被陷军士,悔悟来归,咸宥其罪。其尔张氏臣僚,果能明识天时,或全城附顺,或弃刃投降,名爵赏赐,予所不吝。凡尔百姓,安业不动,即我良民,旧有田产房舍,仍前为主,依额纳粮,以供军储,余无科取,使汝等永保乡里,以全其家,此兴师之故也。敢有千百相聚,旅拒王师者,即当移兵剿灭,……凡予之言,信如皎日,咨尔臣庶,毋或自疑。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14)
—(明)陆深《平吴录》
朱元璋罗列了张士诚的八宗大罪,是昭示天下人,我朱元璋是在替天行道,为天为民来除害。其实这些罪状不过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看他所列的八项罪,逻辑上极为混乱,一会说他投降了元朝,但是一会又批评他不给元朝交纳贡赋,他是替元朝###张士诚呢,还是替百姓###张士诚呢?朱元璋反元,张士诚也反元,照理说他们是战友才对,而此时朱元璋却对张士诚不忠于元朝提出批评,所以说这通檄文的逻辑是混乱的。然而,这通檄文有一个核心意思,核心是什么呢?一句话,因为张士诚占有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地盘,拥有相当的势力,对北不臣服于元朝,对南威胁到朱元璋,所以必须要彻底消灭他。
大家要注意一点,这时候元朝还没有灭亡,元朝的统治中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还没有被攻克,所以这时候元朝还是一个“合法”政府,是当时中国土地上最名正言顺的统治者。朱元璋提出张士诚的八大罪状,其中好几条都是说他背叛元朝,欺骗元朝,杀害元朝的官,这几句话给谁听啊?是说给元朝的当政者听,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元朝君臣对于朱元璋的疑虑和压力,他们会认为朱元璋在攻打张士诚的时候,是替元朝来办事。认为他和扩廓帖木儿、李思齐这些人差不多。
朱元璋很狡猾,他只说了一句话:张士诚,你倚仗势力,侵扰我的边民,夺我的地盘,所以我要打你。这是他###张士诚的真正目的。其余的大部分话是说给元朝君臣和天下臣民听,现在攻打张士诚是师出有名。朱元璋的策略就在这儿,我们看这通檄文逻辑混乱,实际上朱元璋有他自己的小算盘。
他公布了张士诚的八大罪状之后,接着就派徐达总率马步舟师,分道并进,攻打浙西各路城池,而且宣告,凡是能够放下武器、投诚自首的敌方将士,“咸宥其罪”,都可以赦免。如果百姓安业不动,也就是说这时候你不要添乱,不要帮助敌兵,安业不动,即我良民,原来归谁所有的田地和房子还归谁所有,如果敢于“千百相聚,旅拒王师”,如果你们敢抵挡我,那么我就消灭你。
朱元璋在吴元年,也就是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派徐达带兵大举进攻平江(今江苏苏州)。张士诚实力雄厚,储备充足,朱军围困平江五个多月,没有攻打下来。于是朱元璋派使者送信给张士诚劝降,可是张士诚根本看不起朱元璋,不予回答。最后,张士诚准备突围,可是平江被围得水泄不通,最终突围失败。张士诚亲在突围的军队中殿后,坐骑几次受惊,最后连人带马掉在了水里,差一点毙命。
但是张士诚却仍然不肯投降,带领士兵巷战。徐达的兵太强了,张士诚被迫跑回自己的府中,打算自缢而死。也该着他倒霉,连自杀也没有成功,被朱元璋的将士救了起来。
张士诚被押解到应天府的中书省,由李善长来审判。张士诚也是和朱元璋同时起兵,各据一方的豪杰,如今失败了,自然无话可说。所以张士诚兀立帐前,沉默不语。李善长对张士诚大声呵斥,张士诚十分藐视李善长,说你狗仗人势。李善长也不示弱,说你一个盐贩子在这里逞什么威风?
张士诚拒不服输,李善长只得带他去见朱元璋。张士诚闭着眼睛不说话。朱元璋说,你有什么话现在说出来还不迟。忽然张士诚开口说话了:“天日照尔不照我。”什么意思?你命好,我命不好。战场上风云瞬息万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还说什么。
朱元璋下令将张士诚处死。怎么处死呢?命令武士用弓弦把他勒死。在现代人看来,这种处死方式很残酷。实际上这在古代的死刑当中应该是一种优待了。古代的死刑很多,砍掉头、剁成肉酱、五马分尸……各种各样的极刑数不胜数。用弓弦勒死,保留一个全尸,算是一种优待。张士诚死的时候47岁。
在通往皇帝宝座的路上,朱元璋又消灭了一个对手。“先汉后周”的策略至此完全实现了。
小明王在瓜步翻了船
朱元璋消灭了吴王张士诚,自己的王位算坐稳了,但是仅仅当王并不是朱元璋的最终目的,他一直想要改变吴王的身份,以便进一步向皇帝宝座的道路推进。条件越来越成熟了,可是在他的面前还有一个难题,这个难题并不是来自敌方,而是来自自己的营垒,就是那个空头皇帝,压在他头上的大宋皇帝小明王韩林儿。书包网 www.61k.com
第八讲 先汉后周,决战决胜(15)
我们说过,朱元璋做了吴王,谁的吴王?尽管势力很大,但他还是大宋皇帝韩林儿部下的吴王,用的是大宋龙凤年号。如果头上有一个大宋皇帝,朱元璋如何能名正言顺地去做皇帝呢?老百姓也不答应啊,这么做不顺乎民意。
朱元璋长期使用小明王的旗号,是因为自己的势力不够,必须用小明王来号召天下,加强自己的权威;也因为时机未到,要用小明王这块挡箭牌来隐蔽自己的野心。
刘基早就劝朱元璋摆脱小明王,举起自己的旗号,以利于争夺天下。现在羽翼丰满了,小明王对他已经没有用了,可以除掉了。不过,怎样除掉为妥呢?不能够公然发兵去攻打,又不能够公开刺杀、废掉他。如果直接除掉韩林儿,就会如同当年楚汉相争的时候,西楚霸王项羽杀死义帝一样留下千古骂名,而且给刘邦一个吊民伐罪的口实,朱元璋没有这么傻。最好的办法是假他人之手。
朱元璋决定以优待的方式来对待小明王。既然小明王是皇帝,就理应把他供起来,不能让他再待在安丰小城受委屈了,还是把他接到应天为好。至正二十六年年底,朱元璋认为时机成熟了,派大将廖永忠,前往安丰迎接小明王来应天府。应天是天下重镇,朱元璋根据地的核心,小明王当然应该到这里来。迎接礼仪也必须十分隆重,虽然现在小明王没有什么实力,是来投靠朱元璋,但是还有皇帝的身份。朱元璋要做个样子给天下百姓看,看我朱元璋多么大仁大义。廖永忠带着兵马护送韩林儿一家老小,前往应天。小明王的仪仗浩浩荡荡一路而来。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想不到走到长江的瓜步渡口,韩林儿所坐的船被风浪掀翻了,韩林儿和他部下的很多大臣不幸溺江而死。
这是天大的事啊!廖永忠把这件事报告朱元璋,当然朱元璋要对他斥责。可是皇帝在你的护卫下丧命了,仅仅斥责一顿就了事了,这合情理吗?朱元璋没有对廖永忠加以追究,反倒是跟随廖永忠的那些人,说廖永忠一路上始终都尽心尽力,最后船翻在江里的时候,他还不顾生命前去抢救,可惜没有抢救成功。这样,廖永忠不但无过,反而有功了。奇怪的是,朱元璋也就顺着下了这个台阶,一切不了了之了。小明王之死就成了一个“千古疑案”。
其实人们都看得很清楚,廖永忠的“重大过失”,其实是有意为之,而他之所以敢于这样做,是因为他背后有个主心骨。形势发展到这一步,朱元璋该当老大了,小明王不除,朱元璋出不了头。廖永忠是个明白人,作为朱元璋的亲信大将,要主动替主分忧,替主解难,自己就当仁不让了。当然,公然杀害小明王是不行的,最好用别的办法,如果小明王能够死于意外,比如天灾,这样谁都没有责任。廖永忠奉命前往迎接小明王,他清楚自己该做什么。长江里的风浪谁能算得准呢,小明王翻了船,也应该是天命了。
不管这个做法是不是有点不正派,总之现在好了,问题解决了。大宋皇帝韩林儿一死,龙凤年号也就失去了依托,朱元璋不必再用龙凤年号了,当然,元朝的年号也不能使用。但是纪年还是需要的,朱元璋必须有一个自己的年号。他为自己建了一个年号,这个年号只有一个字,“吴”,就以龙凤十二年(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的下一年(1367年)为吴元年。
仔细一想,这个年号有点不合常理。第一,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以一个字做年号的。朱元璋身边有不少足智多谋的饱学之士,不会连这点也不清楚。每当制礼作乐,必然咬文嚼字,以一字为年号,合于制礼作乐的常规吗?第二,“吴元年”之“吴”自然是来自“吴王”之“吴”,因为这时朱元璋是吴王。但是,朱元璋称吴王并非在“吴元年”(1367年),而是早在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至此已经四年了,岂能以元年称之?至于年号用一个字,如果说朱元璋尚未称帝,不得与称帝比,那么,张士诚建大周,先称诚王,后称吴王,同样是王,其年号为“天佑”二字。朱元璋为什么要用一个字的年号呢?
值得怀疑的还有,韩林儿死的时间不明。韩林儿作为大宋皇帝,朱元璋名义上奉之为主达十几年,可是韩林儿是哪一天死的,谁也说不清楚,正史野史都没有记载。所以不管他死于哪一天,在史书上必须都要写他死在年底之前,否则就赶不上正月初一改元。我的推测是,韩林儿的死已经过了改元的正月初一,等得到他的死信以后,朱元璋才感到可以放心改元了。仓促之间就选了个“吴”字作为纪年,而且说成是从正月初一开始。
按照晚明人的说法,大宋皇帝小明王韩林儿也是一代豪杰,他做了十几年的大宋皇帝,肯定会有很多值得记载的事,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完全不知道了。“得则为王,失则为虏”,既然小明王这个大宋皇帝没有继续做下去,就让他退出历史舞台吧。一代豪杰最终又成了“牧竖”。
贴士
草泽崛起,不无凭依鬼怪与夫暴戾纠纷之气象。然建国十有余年,其间所以能自立,要必有可记,惜载记冺,冺莫究万一。得则为王,失则为虏。悲夫!
—(明)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
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小明王必有许多可记的事迹,明代人李文凤甚至说他“不谓中国之汤、武不可也”,把他的起义反元比作商汤王、周武王。而且他说陈友谅、张士诚也未必如一些载记中所说的那样骄佚荒淫,所谓,“纣之为虐,不必如是之甚”。钱谦益称他们为“国初群雄”,于此已见史家之卓识。可惜,许多史实在胜利者的笔下被抹杀了。
小明王已经不在人世了,朱元璋的下一步,就是向天下至尊的宝座发起挑战了,这叫问鼎中原。
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在###张士诚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开始修建应天城墙和宫殿了,应天可是未来的首都,城池需要坚固,宫殿需要壮丽。
据说,在宫殿的基址选好以后,朱元璋和刘基有一段对话。
朱元璋说:“先生你看,现在殿前面的地势不够开阔,是否可以把殿址往后移动?”
刘基看了看地势,说道:“也好,只是不免迁都。”
这一段话,在一些笔记传说中有记载,确实有这样的对话吗?很难证实。后来谋士刘基被神化,说他能掐会算,未卜先知,在他身上附会了很多故事,这可能也是附会的。
还有传说,应天城城墙修好以后,刘基陪同朱元璋视察新修好的城墙,朱元璋说:“这城墙非常坚固,如同铁桶一般,没有人能够越过。”刘基说:“除非是燕子。”这也许只是一句随口而说的话,但是后来人们把它说成是刘基对靖难之役的预言,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篡夺了皇位,燕子就暗指燕王。这可能吗?这些传说,只能看做是神话了。
与此同时,朱元璋正准备在南北两个战场展开战斗。在南方战场,他要消灭方国珍、陈友定,也就是福建、广东、广西一带的割据势力;在北方对元朝的统治发起总攻。
第九讲 北伐中原,成就帝业(1)
决战的时刻终于来了。这个从社会底层走来的英雄,即将向最高权力发起冲击。从投军那一刻起,到现在才不过十五年,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到现在也不过四十年。一切积累都是为了这一天。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成长为一个呼风唤雨的英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千军万马在他的调遣下,如臂使指,挥洒自如,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一出精彩大戏。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朱元璋终于要对元朝政权发动总攻了,吴元年也就是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派三支队伍同时出击。
北部战场是主战场。北伐中原,夺取大都,最终推翻元朝的统治,是朱元璋最终的目的。北伐战争由朱元璋亲自指挥。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地理和人文的原因,北伐战争很难成功。东晋的北伐,南宋的北伐,无不以失败而告终。朱元璋的北伐能够成功吗?
这个仗怎么打,朱元璋曾与谋士刘基、陶安等人进行讨论。刘基认为张士诚的平定,使元朝廷闻风胆丧,可以乘胜长驱中原,直下大都。朱元璋以为不妥,说:“我起兵以来,与各路豪杰的征逐,得力在谨慎,临小敌如临大敌,故常获胜利。今王业垂成,不可因中原的动荡混乱而生轻视之心。必须谨慎行事,以保万全。”
其实朱元璋心里早有了盘算。他召集徐达、常遇春商讨北伐大计,他分析了一下当今天下的大势:山东有王宣父子,可是王宣父子“狗偷鼠窃”,没有什么长远目标;河南有王保保,这个王保保是谁?王保保是元朝末年一个最大的军阀,同时也是元末支持元朝政权的最强有力的一支武装。王保保本是汉人,可是后来元顺帝赐他蒙古名,叫扩廓帖木儿。他的舅舅也是他的养父是元朝平章察罕帖木儿。王保保名义上遵奉元朝,实际上专横跋扈,最终导致了“上疑下叛”。不要看他这么有力量,可是对上,他不受信任;对下,他的部下也不一定听他指挥。关陇地区,也就是西北,是李思齐、张思道的地盘,这两个人虽然是元朝的官员,可是他们之间彼此是面和心不和,互相猜疑,而且他们与王保保之间也矛盾重重。
朱元璋分析完形势,给部下打气说,为什么元朝注定要灭亡?就是因为这些人鼠窃狗偷、专横跋扈、互相猜疑造成的。现在我们要北伐中原,各位将军,你们有什么高见?
大将常遇春说,现在南方张士诚平了,陈友定势力比较弱,很快也可以平定了,我们现在有足够的兵力,直捣元都,必可获胜。“都城既克,有破竹之势,乘胜长驱,余可建瓴而下”,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我们拿下大都,天下就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了,正所谓高屋建瓴。
贴士
太祖将命诸将北伐,谓信国公徐达等曰:“自元失其政,君昏臣悖,兵戈四兴,民坠涂炭,予与诸公仗义而起,初为保身之谋,冀有奠安生民者出。岂意大难不解,为众所附,乃率众渡江与群雄相角逐。遂平陈友谅、张士诚,闽广之地将以次而定。念中原扰攘,人民离散。山东则由王宣父子狗偷鼠窃,反侧不常;河南则有王保保,名虽尊元实则跋扈,擅爵专赋上疑下叛;关陇则有李思齐、张思道,彼此猜忌,势不两立,且与保保互相嫌隙。元之将亡其机在此。今欲命诸公北伐,计将如何?”鄂国公常遇春对曰:“今南方已定,兵力有余,直捣元都,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挺竿而以可胜也。都城既克,有破竹之势,乘胜长驱,余可建瓴而下矣。”
—《明太祖宝训》
可是,朱元璋谋划得更深。他认为,元朝从定都大都到后来灭亡,在中原统治九十三年,如果从成吉思汗算起,大约有一百多年,朱元璋说元朝在大都(今北京)建都百年是个大致之数。元朝“建都百年,城守必固”,大都的城池肯定是很坚固的,防守肯定很严密。如果按照常遇春将军你的话,直捣元都,能保证一举攻破吗?我们的后方很远,如果粮饷不济,敌人的援兵四集,我们就陷入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的境地了。进退无据,岂非失利?
那么,这个仗朱元璋打算怎样打?他和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先打山东,“撤其屏蔽”,我们第一步打山东,不要直奔大都,打了山东就把大都的屏障撤掉了,打了山东再往西南走,“旋师河南,断其羽翼”,再把大都的翅膀切断,然后再西进,“拔潼关而守之”,夺取潼关,控制西北地区,“据其户槛”,就等于是把大都的门堵死了,这样天下形势就在我掌握之中了。这时候的元朝大都,势孤援绝,可以不战而克。控制了山东、河南、西北、关陇地区,形成了对大都的包围之势,逼迫大都投降。如果我们拿到大都以后,再鼓行而西,大同、太原、关陇之地可“席卷而下”,这时候再往西北打,那么就如同席卷一般。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九讲 北伐中原,成就帝业(2)
大家听到这里,不禁拊掌而赞叹:“好!”
于是,朱元璋任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中书平章鄂国公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率领大军北伐中原。由淮河进入黄河以北,直取中原。临行的时候,朱元璋特别告诫诸将说,征伐的目的,在于“奉天命,平祸乱,安百姓”。“命将出师,必在得人”。他说,你们这些将领不是不能战斗,但是“能持重,师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谁也比不上大将军徐达。“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谁也比不上副将军常遇春。但是,我不担心常遇春不能战,担心他轻敌。他作为一个大将,冲上前线与一个小校拼命,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他鼓励徐达充分发挥能动性,说:“古云将在军,君不与者胜”。将军在前线打仗,皇帝不要瞎指挥,皇帝不掺和,将就能打胜仗。他针对每位将领的特点,一一具体指示。随后又召集各位将士训话,说,你们的任务,不仅仅是略地攻城而已,重要的是平定祸乱,使百姓得以安定。所过之处和攻占城池,不要乱杀人,不要抢民财,不要毁坏民居,不要破坏农具,不要杀耕61阅读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讲 咱们的大明国(3)
五月十六日,左副将军李文忠自开平开赴应昌,俘获元顺帝孙买的里八刺及后妃、诸王、官属数百人,兵民五六万人,爱猷识理达腊继续向北逃去。
六月二十日,明朝以平定沙漠诏告天下。
征虏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班师回朝,于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初七,来到南京城外的龙江。这是当年朱元璋带徐达等初战陈友谅的地方。往事如烟,如今已是天翻地覆了。朱元璋亲赴龙江出迎慰劳,君臣相见欢喜非常。随后,徐达等奉朱元璋车驾还宫。
第二天,徐达率诸将领前往宫中献上《平沙漠表》,朱元璋登上奉天殿,皇太子和亲王在朱元璋身边,百官陪列。徐达的表称赞“皇帝陛下,圣神合德,文武成能,天命所归,人心攸戴。拯黎民于涂炭,布露雨于焦枯。奋六师而江汉奠安,扬九伐而荆吴底定。旋收淮甸遂略中原。齐鲁十二之山河兼旬俱下。幽冀百年之腥秽一旦廓清。既驱毡■(毯去炎换成 擅去扌)行情之群,遂复衣冠之制”。“祗承明诏,恭行天罚”,“霆驱电击,渠凶弃甲而遁逃。兽骇禽惊,虏众望风而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仰遵庙算之成”,所以才“幸获大勋之集”。朱元璋的功德难名,只能以“祝万年之寿”来表达。李文忠上表,同样说“凡此勋庸之建岂因臣下之能?”一切因为皇帝“广运如天宏谟盖世,明鉴万里之外”,才“成千载之功”。然后,皇太子、亲王依次行礼祝贺,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率文武百官上表祝贺。再一天,朱元璋在郊庙举行仪式,把北伐得胜、扫平沙漠的消息祭告天地,同时下令大都督府、兵部登录各位将领的功绩,吏部确定勋爵,户部准备赏物,礼部制定礼仪,翰林院撰写诰敕,准备大封功臣。
十一月十一日,朱元璋登上奉天殿,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和常遇春之子常茂为公,汤和等二十八人为侯;后又封汪广洋、刘基为伯。朱元璋说:“今日成此大业,是皆天地神明之眷佑,有非人力之所致。然自起兵以来,诸将从朕,披坚执锐以征讨四方,战胜攻取,其功何可忘哉?”十三日,朱元璋大宴功臣,又说了些创业艰难的话。他谆谆告诫群臣:“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卿等今安享爵位,优游富贵,不可忘艰难之时。”他又说:“大抵人处富贵,欲不可纵,纵欲则奢;情不可佚,情佚则淫。奢淫之至忧危乘之。”“今日与卿等宴饮极欢,恐久而忘其艰难,故相戒勉也。”
朱元璋的头脑是清醒的。他牢记创业艰难,谨慎勤勉。但这些跟随他艰难创业、最终得到富贵的文武大臣们,能始终牢记创业的艰难吗?朱元璋怎样做到使他们也始终保持清醒呢?
这个大明好像是起义部众盼望的光明世界
国号也许是诠释一位开国者思想的最方便、最直接的途径。以往的国号中,有的标注姓氏、家族,有的标明地望、徽号,当然,也有的国号寄托了开国者的理想。比如元朝,国号取自《周易》“大哉乾元”一句。这个顶天立地的“大”,不仅是元世祖的胸襟,也正是元朝最明显的特征。
朱元璋经过三次臣民的劝进,最后终于登上了皇位。他建立了一个大明国,把自己统治的帝国称作大明,给自己定了一个年号叫做洪武。大家会提出一个问题,大明的“明”字是怎么来的?这个国号有什么深的含义吗?
我们知道,在朱元璋起义的时候,他投入的第一支队伍是红巾军,这个红巾军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当时刘福通这些人是用白莲社这样的组织,把民众组织起来,对抗元朝的统治,白莲社他们所信奉的是什么呢?前面说过,他们所信奉的是明教,这个“明”和朱元璋所使用的明有没有联系呢?
大明朝的“明”的确就是明教的“明”。
明教又称为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立。摩尼教是一个很复杂的宗教,它杂糅了祆教、基督教、佛教,它的经典有“二宗三际”之说。什么叫“二宗”呢?“二宗”就是黑暗和光明,说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要到来,光明必将战胜黑暗;“三际”讲的是过去、现在、未来,前际是过去,明暗相背;中际代表现在,明暗相混;后际就是未来,明暗分别。明就是善,就是理;暗就是恶,就是欲。摩尼教的这种观念,提倡“明王出世”,说有一个明使,他是代表正义和光明,他出现以后,就可以使世界都得到安宁幸福,就可以进入光明世界。摩尼教很有号召力,很有鼓动性。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百姓生活困苦,希望改变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因此他们很容易相信那些能够给他们带来光明和希望的宗教。
第十讲 咱们的大明国(4)
摩尼教的经典在唐朝武则天的延载元年,也就是公元694年,传入中国,摩尼教一度地位很高,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朝廷曾经利用它来笼络回鹘人,回鹘人相信明教,唐朝朝廷要稳定边境和少数民族,就要尊崇明教,可是后来回鹘被灭了,摩尼教也就被禁止了。
摩尼教被禁止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反叛思想,它对于现实世界的否定,它要追求未来的光明,这是任何统治者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明教从此就转入了地下。从唐朝以后,宋朝一直到元朝,摩尼教常常是在地下秘密流传,可是摩尼教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政府镇压或禁止,他们往往要与佛教拉上关系,打着佛教的旗号,逃避朝廷的镇压,他们把自己和佛教的白莲宗联系起来,因此就被称为白莲社或者白莲教。可是白莲社、白莲教宣传的宗旨仍然是否定现实统治,要迎接未来的光明。所以统治者不喜欢他们,一再镇压白莲社、白莲教,可是白莲教所提倡的理念,在广大民众当中深入人心,白莲社、白莲教就成为联系民众反抗朝廷的秘密社团。
明教徒诡称他们所信奉的是佛教上乘宗,他们不吃荤,供奉摩尼夷数(耶稣)画像。反对摩尼教的佛教徒和官府便说他们是“吃菜事魔”。五代后梁年间上乘宗曾发动起义,但遭到镇压,后晋时明教又在民间秘密传播。北宋《二宗三际经》被编入《道藏》,明教一度广泛流传。但一遇水旱饥馑,百姓不满,明教便被利用来聚众造反,所以政府又不能不对它加以镇压。明教徒为了逃避镇压便一再改名或与其他宗教混合,到北宋末年便与出自佛教净土宗的白莲社、弥勒教合流了。而弥勒教假托弥勒降生,白莲社以西方净土白莲池为引诱,也都有秘密聚众反抗官府的传统。元代宗教政策相对宽松,白莲教一度可以公开传播,到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又先后下令禁止白莲社的佛事。白莲社再次成为秘密结社。
元朝末年,百姓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忍无可忍,期盼推翻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他们希望回到原来没有民族压迫的大宋朝的统治之下,因此就提出了“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的口号。他们就捧出了一个大宋皇帝小明王韩林儿。他们以此号召各种反元势力和穷苦百姓团结到自己的旗帜下。明王出世,战胜黑暗,就会给老百姓带来幸福。无疑幸福生活是所有人向往的,幸福生活对穷苦老百姓的诱惑十分强烈。而在元朝,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根源则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统治者,推倒蒙元政权才能迎来光明世界。红巾军要壮大势力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小明王就成为最好的旗帜。明王出世可以带来光明,因此就要举出一个明王来带领大家推翻黑暗的现实,迎来未来的光明,这就是红巾军所信奉的宗教,也就是红巾军所提出的理念,迎接光明世界,迎接明王出世。
所以朱元璋的这个明,如果说和明教有关系,和小明王有关系的话,就是他希望给百姓带来光明。
其实儒生们对“明”作了新的解释
朱元璋投奔了韩林儿所带领的红巾军,所以明教对他的影响极为深刻。但是,像我们在前面所指出的那样,他在###张士诚的时候,曾经说过元朝末年,很多人“酷信弥勒之真有”,误中了妖术,“聚为烧香之党”,大家纷纷起兵,“焚烧城郭,杀戮士夫,无端万状”。这样的没有纪律,只能够带来破坏,只能够给百姓带来痛苦和灾难,怎么能够会带来光明世界呢?这个明如果是小明王的明,是摩尼教的明,儒家会排斥,这是怪力乱神。朱元璋和朱元璋的军队经过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改造,他们与依托白莲社的红巾军渐行渐远,向着夺取全国政权、向着天下正统的继承者的方向大步前进。
这年十二月,朱元璋的部将廖永忠将小明王韩林儿沉于江,从此就与以“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为号召的红巾军完全脱离。
但是,朱元璋还必须要这个“明”,为什么呢?他不能够抛弃那些为了追求光明世界而跟随他的广大部众,不能让他们失望,但是他同时又要改变信奉明教的红巾军部众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要以行“仁义”得天下。为此,朱元璋身边的那些儒者,就赋予了明这个字一个新的含义。
第十讲 咱们的大明国(5)
大家知道,儒家有一个优秀传统,这个传统用现在的哲学观念说叫做唯物,不相信怪力乱神,所以孔子在《论语》当中,就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话。他说那些鬼、那些神我不知道,我不说,我们只是修人事,不修鬼事。因此儒家从本质上说,是反对迷信、反对神怪的。它既反对道教也反对佛教,反对各种宗教。
我们知道,朱元璋身边有很多儒者,比如李善长、冯国用、刘基、宋濂、叶琛、章溢,都是饱学之士,是儒家学说的传承者,他们为什么能够接受用“明”字来做国号呢?因为他们赋予了“明”这个字新的含义。明是什么?
明就是日和月,中国古代有日月崇拜,中国的各朝首都都会有日坛、月坛,要祭祀朝日,祭祀夕月。中国的皇帝说自己做皇帝是奉天承运,皇权是神授的,因此要敬日、敬月,日月相合就是明。他们赋予了明字新的含义。这是第一层意思。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当中,阴阳五行观念居于主导地位,按照阴阳五行之说,南方为火,北方为水,南方属火,火神为祝融,北方属水,水神为玄冥。每个皇朝都占有五行中的一种德运,哪一种德运兴盛,哪个皇朝就会兴起。元朝起自北方为水德,明朝起自南方为火德,水火相克,明朝取代了元朝,就是火克了水。这是第二层意思。
回想元朝末年,朱元璋出生的时候以及他在寺院里做和尚的时候,正史和野史里面一再宣传的那些传说和征兆,我们就会理解他其实是在宣传自己占有了火德。
后来的各种史书里,就有许多这样的记载,比如:
上自始生,常有神光满室,每一岁间,家内必数次夜惊,疑有火,急起视之,惟堂前供神之灯也,无他火。
—《皇朝本纪》
上生,红光满室……自后数夜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散,至则无有,人或异之。
—《明太祖实录》
为了神化朱元璋,他们还把朱元璋的姓氏和远古时代的火神相联系,火神祝融是颛顼之子,是帝喾的火正,也就是掌管火的官,因为为天下立了大功,因此就以祝融作为姓氏,据说朱姓即是祝融之后,朱是赤色,正是火的颜色。他们还把明朝首都南京说成是祝融氏的故地,这样朱元璋以大明为国号,就与一个古老的传统相联系起来了。
贴士
(太祖)本姓朱,本祝融。祝融,帝颛顼之子,为帝喾火正,有大勋于天下,故别为祝融。在国臣(柯)仲炯言:“……太祖定鼎金陵,则祝融之故墟也。故建国号大明……其有祖也。夫祝融大明,容光必照。……所以我太祖以大明建国,亦以大明光天。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所重民历,以示三纲五常,以昭日月,以引趋光避凶。次皇明治天下,潜移默化之大旨。所以四海来朝,亦以是赐之耳。知此道者,其可以语我太祖取号大明之密义乎?鼓汉德若水,我皇明如日月之代明。汉得地道,我皇明得天道。三统之义,我皇明统于天矣。
—(明)袁义新《凤阳新书》
这一番附会真是说得有板有眼,因此以“明”作为国号也得到信奉儒家学说的人的认可。前面我们讲过,朱元璋出生的时候是在土地庙,有人说那里一片红光,好像着火了,大家赶去一看,没有,原来是一个小孩出生;朱元璋在寺庙里做和尚,常常有人看到寺庙里头一片火光,很多人急着来救火,走近一看没有着火,原来是朱元璋在里面读书。后世的人把这些东西宣传出来,这样就表示朱元璋得了火德,因此得天下。那么日月为明,南方为火,这些人把它和儒家所信奉的天命观和中国自古以来的阴阳五行观联系起来,“明”就有了新的概念。所以这个“明”不仅仅仍然被那些参加起义军的人所接受,也被后来加入大明政权的儒家知识分子和广大臣民普遍接受。
占住“大明王”的位子,以后再也不许有明王了
朱元璋是绝对不能够抛弃这个“明”字的,为什么?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多数人,都是红巾军的将领和战士。这些人当时就是为了迎接明王出世,才来跟随朱元璋的,现在要是把这个“明”,也就是他们的希望给切断了,会伤很多人的心,“明”是口号,要保留,这个口号有很大的群众基础,韩林儿之所以被称为小明王,也是为了宣示他就是明王出世,要给大家带来光明。
第十讲 咱们的大明国(6)
我们知道,历史上很多造反者,一旦有了十来个人,七八条枪,占山为王,尚且要自称“山大王”。可是为什么韩林儿贵为宗主,却被称为小明王?谁称他小?为什么称他为小?如果他是明王的话,他将要给信奉白莲教的人带来光明世界,这些百姓会称他为明王,也不会加上个“小”字。这个“小”字是谁给他加的呢?我怀疑是朱元璋给他加的,为什么?朱元璋称自己的朝为大明,这个明自己要占领,要靠这个“明”字撑起大旗,所以韩林儿就成了“小”明王。
为什么朱元璋一定还要保住这个明字呢?刚才我们说过,不能够伤害那些最初投奔白莲教红巾军的人,更主要的是还要占住明王的位置,表明我朱元璋就是明王,我不但是明王,而且是“大”明王,我占住这个大明王的位子,明王就出世了,任何人再也不可能利用白莲社或者摩尼教再来宣传什么明王出世,反抗朝廷了。明王已经有了,就是我朱元璋。
所以我们再仔细分析为什么他用“明”做国号,为什么韩林儿成了小明王,为什么朱元璋自己要做大明王,就可以理解了。
此外,明朝人认为,国号加“大”字始于元朝。元朝国号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大明,实际是继承大元以后的称号。但其中的深意是要用大明的大和小明王的小相对,突出朱元璋的地位。
朱元璋以大明为国号,宣布明王已经出世了,他自己—大明皇帝,就是明王,那么他究竟是不是可以给百姓带来光明,带来幸福生活呢?他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拯救生民于水火”。他的几句话都包含了哪些含义呢?
“驱逐鞑虏”,就是推翻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这一点他做到了。元朝大都陷落,元顺帝带领臣属逃往大漠。
“恢复中华”,上面我们说了,恢复中华不是要压迫蒙古人、色目人,而是恢复中华的道统,恢复中华传统的政治理念和文化理念。
“立纲陈纪”,就是要建立秩序。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君主居于深宫,不了解百姓疾苦,大臣擅作威福,任意鱼肉百姓,官员贪污,富民横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元璋要重新建立秩序,秩序是什么?就是纲纪。没有纲纪,社会不能稳定,百姓无法安生。
“救济斯民”,是四句话中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最关键、最能吸引民心的一句话。所谓“救济斯民”,就是把百姓从水深火热当中拯救出来,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朱元璋生活在社会底层,曾经过着非常悲惨的生活,我们在前面讲过,他在濠州,在“钟离之东乡”,房无片瓦,地无一垄,他看到过那些官员和富民是如何欺压百姓的,他知道百姓生活的艰难,知道社会的弊病在哪里,他要建立一个大明国,他不辜负明教所说的明王将给大家带来光明世界,也不辜负儒家所说的天生圣人为民做君,“天听自我民听”,民心就是天心,也要不辜负所谓顺天应人这样的期盼,所以他在选择了大明国号以后,要厉行他在北伐中原的时候提出的政治主张,要建立一个没有压迫的,有秩序的,廉洁的,能够使百姓过上安定生活的,这样一个社会。
朱元璋在登上皇位不久,他就着手提出恢复秩序,安抚百姓,使百姓在伤痛当中能够解脱出来。他说过一句话,他说:“百姓财力俱困,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在安养生息而已。”这个时候,百姓在长期战乱中生活了这么久,疲惫不堪了,满目疮痍,要安养生息,关键在于,“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只有那些廉洁的人才能够约束自己,才能够爱护百姓。
朱元璋用“明”字表达了他的治国理想:他要做一个真正的明王,为天下苍生创造一个幸福安康的光明世界。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一讲 礼乐政刑,把天下管起来(1)
以前是被人管,现在是管别人。被人管时不自在,不免心怀怒气,现在管人了,而且权力至高无上,就能由自己的性吗?朱元璋发现,古来那一套管人的方法还是挺不错的,还得用,不过,在这方面他也有一些发明创造。
要丞相还是不要丞相
明朝建立之初,各级官僚机构还沿用元朝的制度。早在朱元璋做吴王的时候,他就着手在自己的辖区建立行政机构,设立了行中书省,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这时百官礼仪以右为上。到了吴元年(1367年),改为以左为上,李善长改为左相国,徐达改为右相国。到了洪武元年,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中书省长官就改为左、右丞相了(正一品)。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先后担任过左、右丞相。丞相之下设有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
中书省内的办事机构:
左、右司,
有郎中(正五品)、
员外郎(正六品)、
都事、检校(正七品)、
照磨、管勾(从七品)。
参议府,
有参议(正三品)、
参军、断事官(从三品)、
断事、经历(正七品)、
知事(正八品)。
都镇抚司,
有都镇抚(正五品)。
考功所,
有考功郎(正七品)。
中书省统领百官,总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事务,中书左丞相极为崇高,权力极大,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洪武初,徐达常在军旅,中书省由丞相李善长掌握权力。洪武四年,李善长罢相,又以汪广洋为丞相,洪武六年汪广洋罢相,又任命胡惟庸为丞相。
但是胡惟庸专权骄横,终于引起朱元璋不满,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兴胡惟庸之狱,胡惟庸被处死,不再设立丞相,连中书省也废除了。从此,皇帝以外再也不可能出现另一个权力中心,皇帝以外再也不可能出现一个与他争夺权力的人。
丞相被废后,由皇帝直接统率六部,可说大权独揽。但是,皇帝精力有限,必须借助于办事机构处理政务,于是就设立了春、夏、秋、冬四辅官,后来四辅官被废除,翰林院、左右春坊的官员成了皇帝身边的办事员。
元朝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后,曾经自领江南行中书省。以后每攻占一地,就设立行中书省。行中书省的官员,自平章政事以下与中书省相同。后来,各地废除了行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掌管一省行政。
在中央,都察院负责监察,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监察司法。元朝的行省权力很大,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明朝的布政使司,权力就小多了。
天下兵马谁掌握
朱元璋以武功起家,控制军队对他来说十分重要。元朝中央的军事机构是枢密院,朱元璋占领集庆(今南京)后就建立了行枢密院,后又设立了诸翼统军元帅府。不久,枢密院被废,改设大都督府,其长官为大都督,朱元璋任命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大都督府地位很重要,有权节制京师和各地的军事。大都督之下设有司马、参军、经历、都事等官。
到吴元年(1367年)后,大都督府不再设大都督,而设左右都督(正一品)为长官,以下设同知都督(从一品)、副都督(正二品)、佥都督(从二品),其下设有参议(正四品)、经历、断事官(从五品)、都事(正七品)、照磨(从七品)等官。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丞相胡惟庸因为谋反被处死,中书省被撤销,不再设丞相,与此同时大都督府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改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个都督府,每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佥都督(正二品),其下设有经历司,有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等官。
五军都督府分别统领京师和全国各地的卫所军队。但是锦衣卫和其他皇帝的亲军不归五军都督府管。
明朝的军队有京军和地方的卫所军。京军又分卫所军和负有特殊任务的锦衣卫等保卫皇帝的亲军。洪武四年(1371年)京军达二十万七千八百人。明朝的军队以卫所为编制,所谓“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概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二百人为千户所,一百二十人为百户所。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一讲 礼乐政刑,把天下管起来(2)
在各省设有都指挥使司,与地方布政使司、按察司并称为“三司”。洪武年间,全国共有十七个都司、三百二十九个卫,还有一个留守司六十五个守御千户所。
明朝的卫所士兵都是世袭的,军户世世代代当兵。每个士兵除承担军事任务外,都有一份土地,征战守卫之余耕种土地,是军饷的来源之一。所以,朱元璋曾经夸口说:“我京师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
明朝的军事制度错综复杂,每当有征讨,要由皇帝任命总兵官,调各卫所军归其指挥。打完仗以后,将领交还印信,军队又回到各个卫所。
在中央政府机构的六部中还有一个兵部。兵部是干什么的呢?兵部设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等官。兵部的职责是“掌天下武卫官军选授简练之政令”,也就是说,负责选拔、任命全国都司卫所的军官,军队的训练,包括各地军队的部署、军队装备的管理等等。
如此复杂的军事系统,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以保证全部军事大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齐民以刑,不若以礼
朱元璋平定武昌后,就开始议定律令。吴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参知政事杨宪、傅瓛、御史中丞刘基、翰林学士陶安等22人为议律官,讨论和制订法令。朱元璋对他们说:“法贵简当,使人易晓。”法律以简明准确为贵,这样容易理解,容易掌握。“若条绪繁多,或一事两端,可轻可重,吏得因缘为奸,非法意也”。如果法律条文太多,对同样的案情解释不一,处罚可轻可重,那些“吏”就会钻法律的空子,利用法律的漏洞做坏事。他为什么要提“吏”呢?因为以前没有律师,也没有专门教授法律的学校,常常是各衙门的吏掌握法律,了解法令的细节。而处理具体案件,官员要依靠吏员。法律规定不明确,吏员就会钻空子。有时,一字可以使人生,一字可以置人死,这些刀笔吏是很厉害的。所以,法律要规定得十分明确,不能怎么解释都行,让人钻空子。但朱元璋也反对法律规定得过严过细。他说:“夫网密则水无大鱼,法密则国无全民。”网密了,水里大鱼小鱼都被打上来;法太严了,老百姓动不动就犯法,没有一个不犯法的好人了。他要求“卿等悉心参究,日具刑名条目以上,吾亲酌议焉”。官员们要仔细认真研究讨论,每天把拟议的条目报告给他,他要亲自斟酌议定。
此后,他常常在西楼召见各位官员坐下来研究法律,斟酌轻重,讨论立意。到年底,律令编制完成,一共有令一百四十五条,律二百八十五条。朱元璋担心百姓一时不能全部了解,就命令大理卿周桢等就法律中规定的民间应该履行的内容,分类编辑、解释,成为一部书《律令直解》,颁发到全国各地。朱元璋看到新书印制完成,大为高兴,说:“吾民可以寡过矣!”他认为通过普遍宣传,百姓了解了法律规定,就可以少犯错误了。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仍然重视法律建设。他命令儒臣四人和司法官员一起为他讲解《唐律》,每天讲二十条。洪武六年,奉朱元璋之命编成的《律令宪纲》颁发给各个衙门。这年冬天,朱元璋下令刑部尚书刘惟谦详细编制《大明律》。刑部每上奏一篇,朱元璋就把它贴在宫殿的两庑,亲自斟酌裁定。到洪武七年(1374年)二月,《大明律》编制完成,翰林学士宋濂在进表中说:《大明律》的篇目一准于《唐律》,“或损或益或仍其旧,务合轻重之宜”,一共六百零六条,分为三十卷。到洪武九年,朱元璋看《大明律》还有不尽妥当之处,又命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汪广洋等进行修订。以后,断断续续的修订一直延续到洪武三十年。《明史》说:“虑久而精,一代法始定。”《大明律》成为明代最基本的法典,影响深远。
中国人重视礼。礼是等级和秩序的规范,是武力和刑罚的补充。有时,礼的作用被强调,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礼在稳定社会秩序、改善风俗上甚至比法律和行政命令还管用。所以孔子说:“齐民以刑,不若以礼。”
中国历代帝王都声称受有天命,得天命者得天下。皇帝是奉天承运才能够做的。所以皇帝十分重视上天的态度,时时要与上天沟通。与上天沟通的办法就是祭祀。因此,祭祀的礼仪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尚书》中又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第十一讲 礼乐政刑,把天下管起来(3)
朱元璋身边有这么多儒者,他们了解古往今来的历史,深知礼的重要。所以,当他的政权有了一定规模时,他就开始了制礼作乐。《明史?礼志》说:“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务未遑,首开礼乐二局,广征耆儒,分曹讨究。”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命令中书省、翰林院、太常寺拟定祀典,礼部官员和儒臣也汇集历代的典礼仪式,于洪武三年编成了《大明集礼》,内容包括传统的五礼,即吉、嘉、宾、军、凶五类礼仪,又增加了冠服、车辂、仪仗、卤簿、宗学、音乐等等。当时议定礼制,集中了大批人才,有李善长、傅换、宋濂、詹同、陶安、刘基、魏观、崔亮、61阅读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十二讲 平民皇帝的治国理想(1)
穷人有穷人的理想,富人有富人的理想。这个曾经赤贫的穷人,如今当了皇帝,他的理想又是什么呢?他的大明国能实现他的理想吗?他任命的那些文臣武将,能帮助他实现理想吗?他治下的百姓能从他的理想中得到什么呢?
跟富民不对眼
朱元璋为了保护百姓,不仅仅约束自己的官僚队伍,还要对豪强进行限制,因为地方上的有钱人仗着自己的钱多,仗着自己的势大,常常是横行乡里。元朝末年,土地兼并,财富分配不均,这些问题更为严重。朱元璋曾经一无所有,到处漂泊,他不仅受到官府的盘剥,也看尽了那些富民豪强的白眼。
大家知道,朱元璋父母死的时候,他想求得一块地,可是田主就不给他安葬之地,对他“呼斥昂昂”,朱元璋没有起码的尊严,痛苦无人诉说,他永远忘不了那些日子。现在他掌权了,终于有机会向豪强施威了,他不允许豪强横行乡里,他要让贫苦农民得到保护。一个做法就是他经常把富民召到京城,对他们进行训诫。
朱元璋生于基层,经常见到富民的横暴。他们欺凌小民,武断乡曲,在乡里横行霸道,百姓深受其害。朱元璋认为,富民之所以欺凌贫弱小民,是由于他们不懂礼法。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朱元璋把浙西富民找来,对他们训诫了一番。他说:“汝等居田里,安享富税者,汝知之乎?古人有言,民生有欲,无主乃乱。”他说你们能够在乡里收受田租安享清福,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古人说,人人都想享福,如果没有人管理,就乱了。“使天下一日无主,强凌弱,众暴寡,富者不得自安,贫者不得自存矣”。如果天下一天没有人管理,就会造成恃强凌弱、以众欺寡的局面,你们这些富人不能安享清福,贫苦百姓连生活也无法保证。我今天为你们立法定制,就是要让你们“富者得以保其富,贫者得以全其生”。你们如果能够安守本分,遵守法律,就能够保护你们的身家和财富。希望你们“毋凌弱,毋吞贫,毋虐小,毋欺老,孝敬父兄,和睦亲族,周给贫乏,逊顺乡里”。这样你们才能算是良民。如果还像以前那样胡作非为,就不是良民了。
你看,朱元璋提出了对于富民的要求是什么呢?不要欺负弱小,不要兼并那些贫穷的人的田地房产,不要虐待小孩,不要欺负老年人,要孝敬父兄,要和睦亲族,要周给贫乏,对那些贫困的人给予帮助,在乡里不要胡作非为,要和气,要谦逊,这样才是一个良民。
贴士
汝等居田里,安享富税者,汝知之乎?古人有言,民生有欲,无主乃乱。使天下一日无主,则强凌弱,众暴寡,富者不得自安,贫者不得自存矣。近朕为尔等立法定制,使富者得以保其富,贫者得以全其生。尔等当循分守法,能守法则能保身矣。毋凌弱,毋吞贫,毋虐小,毋欺老,孝敬父兄,和睦亲族,周给贫乏,逊顺乡里,如此则为良民。若效昔之所为,非良民矣。
—《明太祖宝训》
朱元璋还采取切实的措施,打击富民。当时他就把大量富民、豪强强行迁到凤阳,充实他的老家,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
1.打击富民,使他们远离他们的家乡,离开他们势力的所在地,让这些富民直接受到国家的控制。
2.让朱元璋的家乡得到充实,提高凤阳的经济地位。
因为迁徙豪民和躲避战争而被遗弃的土地,将被重新分配。不论以前豪强有多少土地,只能根据人口和耕种能力分配土地,不许豪强多占田地。这对于当时(元末明初)来说,是一次土地革命。
现在我们又要说到前面那首广为流传的歌谣: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为什么好端端的一个凤阳,“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呢?人无不留恋自己的家乡,富民也不例外,那些被迁往凤阳的富民,因为思乡,常常要偷偷跑回去看一看,因为是不能公开去,就装扮成逃荒者。因为回乡探望的人差不多年年都有,所以凤阳就是“十年倒有九年荒”了。
民心即是天心
晋王府的致仕官员长史桂彦亮曾经上书给朱元璋,提出太平治要十二条,第一条就说“法天道”,说到“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所在即天命所在,故善治天下者必上承天命,下顺人心。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其实,自当年儒生们来到朱元璋的军中以后,朱元璋就不断听到这样的说教。由于古往今来的历史事实,也由于自己的贫寒出身,对这样的话朱元璋感到很受听,早已把它们记在了心里。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十二讲 平民皇帝的治国理想(2)
朱元璋要建立他的理想国,他认为民安则国安,而“民”怎么样才能“安”?民安要求统治者不能实行暴政,官吏不能够欺压百姓,富民不能够凌虐百姓。
朱元璋出身寒微,长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对于贪官污吏最为痛恨,他掌握最高权力以后,采取严厉的措施整治贪官污吏,整治官僚队伍。为什么朱元璋要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爱民,也是为了保证他的政权能够传之久远,不许百姓成为他的对立面,如果朝廷领着一批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是不能维持长久的。
洪武五年十二月,有一天,朱元璋在南京的三山门看见几个农夫,他们在护城河里的冰水中一边蹚水一边摸,阴历十二月的南京,天气已经很冷了。朱元璋问部下,这么冷的天这些农夫在水里摸什么,捞东西吗?
身边的人回答说,这些农夫在这里给官府做工,可是督工的官吏,把他们的锄头扔到水里去了,一定是农民得罪了督工的官员,督工的官员小施惩罚。可是工具对于百姓来说,好比战士的武器,很宝贵,于是不惜冒着严寒,在冰水里捞工具。朱元璋听了,非常同情这些农民,命战士赶快去为他们打捞,并且又赏给这些农民一些锄头和工具。
他派人去把整治农民的那些督工官吏叫来,痛打一顿。朱元璋训斥说,农夫离开田地,到在这里服役,这么冷的天,手脚都皴裂了,你们不同情他们,还要把他们的工具扔到水里,你们怎么这样忍心呢?要是这些农民是你们的父兄,你们也这样对待吗?
朱元璋对随行的官员汪广洋说:“像这样的数九寒天,我们穿着裘皮还觉得冷,可是农民还在做工,没有暖和衣服,非常可怜。”于是他下令,南京所有服役的农民一律停役,放假回家。这件事情很快传遍了京城内外,民众一片欢呼。
朱元璋精力过人,勤于政事,他经常在吃饭的时候还思考着朝政,突然想到一件事,就停下筷子,用纸记下,把这个纸条贴在身上,所以常常是一天下来,他身上贴满了纸条,好像一只鹑鸟。等到上朝的时候,他再把这些条子拿下来,一件一件去办理。不仅如此,他居住的殿堂的墙上也贴满了纸条,有的是需要办的事,有的是官员的姓名,有的是某个衙门统计的数字。
贴士
太祖勤于政事,每临食匕箸屡废。思得一事,即以片纸书之,缀于裳衣,或得数事则累累满身,若悬鹑焉。洎临朝则一一行之。
—(明)徐祯卿《翦胜野闻》
有人统计过,洪武十七年,从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之中,各个部门送来的奏章达到1160件,奏章当中提到的事情是3391件,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423件事。如果每份奏章按1千字计算,一共就是116万字,那么116万字,平均8天,他每天要批阅十多万字。十多万字,相当于现在的一本书啊,工作量相当惊人。
朱元璋说,“朕自即位以来,常以勤勉自励”,我即位以来,经常是勉励自己勤奋办事;“未旦即临朝”,天不亮,我就上朝了;“晡时而后还宫”,吃饭的时候我才回宫;“夜卧不能安席”,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不安稳地躺在席子上;“披衣而起,或仰观天象”,我记挂着国家大事,就披着衣服起来,看看天象,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当,如果有事情处理不当,我就拿笔一件一件记录下来,等到天明一一处理。“吾自有天下以来,未尝暇逸”,我自从当了皇帝以后,没有过空闲,不敢偷懒;“于诸事惟恐毫发失当”,办理各种事情唯恐有一丝一毫的不妥当;“戴星而朝,夜分而寝;一事未善,寝亦不安”,顶着星星上朝,半夜才睡觉;一件事情做不好,就睡不安稳。为什么呢?他说,“人君日理万机,怠心一生,则庶务壅滞,民无所赖,贻患不可胜言”。作为皇帝日理万机,如果偷懒的心一旦生出来的话,很多事情就堆积起来,无法办理,那百姓还有什么依靠,谁来保护百姓?谁替百姓说话?留下的后患言说不尽。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把民心看做是天命,把民心看做是他能不能够维持长久统治的根本,所以他说“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决于此,甚可畏也”。什么天命?什么人心?就看皇帝做得好不好,都在这一点上决定,做得好了,关心百姓了,就上应天命,下得人心,如果不勤政,不爱护百姓,就是违背天命,违背人心,这是非常可怕的,我怎么敢偷懒呢?
第十二讲 平民皇帝的治国理想(3)
朱元璋还经常召见百姓以了解下情。洪武三年以前,朝廷大小官员不分品级,都可以参加早朝,都可以上殿言事。全国各地大小官吏任期届满进京考核,粮长按时缴粮入仓,各乡村五十岁以上的耆民进京朝见,朱元璋都一一接见。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午门外(后移至长安右门外)设立了登闻鼓,民间有冤情允许击鼓向皇帝申诉。洪武十年,又允许百姓密封奏事。可见他畏惧天命,畏惧民心。
朱元璋希望大明国长治久安,他以圣人自期。中国古代帝王有昏君,有明君,他想做个圣人,做一个好皇帝。前面说过,他要建立一个他理想当中的大明国,他曾经说“圣人初无异于常人,而常人不能如圣人者,以弗勤不思耳”。圣人跟常人开始也没有什么两样,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在于普通的人不能勤奋做事,不能认真思考。“思日孜孜,禹所以成大功;不遑暇食,文王所以开王业”。当年大禹、周文王他们立功立业为什么呢?他们每天不停思考,勤奋工作。后来的一些皇帝,不能够勤政,追求享乐,比如说元朝末年,君臣上下,习于安定,奢侈享乐,不理民事,不关心百姓,最后失掉天下,这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朱元璋全身心地处理国事,在公事之余的空闲时间,多是读读书,与文人学士们谈经论史。
“宽仁”不是空洞的口号
朱元璋以大明为国号,这个国号包含了他的政治理想,他想要建立一个他自己的理想国,这个理想国怎样才能够达成呢?朱元璋在北伐檄文中高呼“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和“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的口号,这其实就是他的建国纲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推翻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
2.重建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
3.把老百姓从艰难困苦中拯救出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这三条相互关联,而第一条、第二条是为第三条服务的。应该说,这三条中第三条是终极目的。当然,这中间没有说到朱元璋要改变自身的命运,改变家族的命运。在家国一体的宗法君主制社会中这是不言自明的。明朝建立,第一条已经做到了。第二、第三条还是大问题,并不是一建国就可以把任何问题都解决了。
朱元璋长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尝尽了官府苛剥和豪民欺压之苦。而由于天灾和长期战乱,百姓的苦难就更为严重。
建国不久,他和他的谋士刘基有一段对话。朱元璋问刘基,他说:“怎么样才能使百姓安养生息呢?”刘基回答道:“生息在于宽仁。”你要想让百姓得到生息的话,就要对他们宽仁。宽仁固然没错,可是他还没有彻底说清楚,究竟什么是宽仁?
朱元璋对刘基说,“不能施惠而概言宽仁亦无益耳”,他说你不能给百姓带来好处,笼统地说宽仁,也没有用。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做到宽仁呢?“以朕观之”,以我看来,“宽仁必当阜民之财而息民之力”,“阜民之财”是什么意思?就是让百姓能够积累财富,“息民之力”呢?就是不要给百姓增加过多的负担。
那么讲到“阜民之财,息民之力”,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不节约,奢侈浪费,就把老百姓的财都耗尽了。如果不减少徭役,过度使用民力,老百姓就长期处在困乏之中。如果不对百姓实行教化,包括学校、社会的道德教育,百姓就不知礼义,社会秩序就不能恢复。“不禁贪暴则民无以遂其生”,如果你不禁止那些官员的贪污,不禁止那些富民的横暴,百姓就得不到安生日子。这些都做不到的话,那么你仅仅说宽仁,就是“徒有其名而民不被其泽”,就是老百姓只得到一个空洞的“宽仁”,听到了一句好听的话,而没有得到实惠。
贴士
不能施惠而概言宽仁亦无益耳。以朕观之,宽仁必当阜民之财而息民之力。不节用则民财竭,不省役则民力困,不明教化则民不知礼义,不禁贪暴则民无以遂其生,如是而曰宽仁,是徒有其名而民不被其泽也。故养民者,必务其本;种树者,必培其根。
—《明太祖宝训》
我们分析一下,朱元璋在这里赋予了“宽仁”很丰富的含义,宽仁都包括哪些内容?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十二讲 平民皇帝的治国理想(4)
第一,发展生产,使民富裕,就是“阜民之财”。
第二,节约开支,节省节约百姓的财力。
第三,少上工程,不增加百姓的负担,解除百姓的困苦。
第四,对百姓、对社会进行教育,使大家知道礼义,遵守秩序。
第五,要打击贪官污吏,打击豪强,使得百姓可以安生。
朱元璋又把自己的政策概括为“严明以驭吏,宽裕以待民”,说对待官吏要严明,对待百姓要宽裕,这样做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朱元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念?前面我说过,他的理想,来源于明教教义里对光明世界的描述,要使百姓得到幸福生活。还有就是他吸收了儒家传统的大同观念。另外一条很重要,是他自己早年长期在困苦中生活的经历对他的影响。他在青少年时期,在农村看到过贫苦百姓是如何生活的,了解他们的艰辛。
他说,“农夫寒耕暑耘,早作夜息”,农民春天耕种的时候寒冷,夏天锄草、耘地的时候很热,寒暑都在地里滚爬,“早作夜息”,早早起来,很晚才休息。农妇呢?她们“缫丝绩麻,缕积寸成”,蚕丝要一根一根地梳理,麻要一条一条地纺织,“缕积寸成”,一寸一寸地织成布,非常辛苦,可是“及登场下机”,粮食收到场上,布匹、丝织品从纺织机上拿下来,这时候,等待他们的不是辛苦劳动所换来的一点财富,而是“公赋私债,索取交至”。“公赋”,官府要求交的税;“私债”,一年来大小吃喝费用欠别人的钱,官府的衙役们、债主们,看到场上有粮食,看到织布机拿下来布匹,都来催债了。劳作一年拼来的这点东西,竟不能为己所有,刚刚收获,就被别人拿走了。
贴士
农夫寒耕暑耘,早作夜息,农妇缫丝绩麻,缕积寸成,及登场下机,公赋私债,索取交至,竟不能为己有。食惟粗砺,衣惟垢弊……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
农夫农妇“食惟粗砺,衣惟垢弊”,吃的是那些非常粗糙的粮食,穿的是又破又烂的衣服。当年,朱元璋身处草野,他的愤怒是无法倾诉的。而此时他掌握了大权,他的感情奔泻就如同大江大河了。他知道百姓如何痛苦,因此他不希望别人再重复这种痛苦,他不愿意让他的官员成为剥削百姓的官员,他不愿意让那些富民横暴,成为欺压百姓的豪强,他希望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这个政府不能浪费百姓的钱财,不能损害百姓的利益。这一切要从廉洁开始。
崇尚节俭,从皇帝做起
朱元璋是一个身体力行、躬行实践的人,他之所以说上面这些话,既是说给官员听,也说给自己听。他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朱元璋本人吃穿都很俭省,他对他的后宫要求也很严格,关于他俭省的例子有很多。
早在打天下的时候,朱元璋的俭朴就已经天下闻名。而在当时的江南群雄之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奢侈是有名的。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平定陈友谅,自称吴王,江西行省把陈友谅的一张镂金床送到应天。朱元璋看罢,对左右官员们说:“五代十国时后蜀孟昶有一个镶满宝石的尿壶,这镂金床与宝石尿壶有什么区别呢?一张床尚且如此,其他可想而知。陈氏父子穷奢极欲,哪能不亡?”他当即下令将它毁了。侍臣们就此各有一番议论,其中一位应声说道:“未富而骄,未贵而侈。这就是败亡的原因。”朱元璋对这话颇不以为然,他认为富贵以后也不能骄侈。他说:“有钱了就可以骄横吗?有地位了就可以奢侈吗?如果有了骄侈之心,即使富贵,也难保得住。处在富贵的地位,就是抑制奢侈,注意节约,恐怕还不能够服人心,何况穷尽天下财富奇巧以满足个人欲望呢?如果对骄侈之心不加以控制的话,败亡是必然的。前车的覆辙不可重蹈啊!”
由于朱元璋出身贫苦,他非常了解农民的处境,同情农民。洪武二年五月,他从南京郊外回城,见到几个老者挥汗耕田,不禁想起他的父亲,于是下马步行。边走边对身边大臣说:“朕好久没有在地里干活。适才所见农夫冒暑耕耘,心里很觉得可怜,不觉下马步行。农为国本,国家的需求都由他们供给,不知地方父母官会不会怜悯他们。身处富贵而不知贫贱的艰难,古人常引以为戒。衣帛当思织女之勤,食粟当思耕夫之苦。”bookbao.co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二讲 平民皇帝的治国理想(5)
有一次他到东阁视察,天气很热,南京这个地方是火炉啊,人出汗后衣裳都湿透了。当然朱元璋跟普通人不一样,一些侍从为他拿着衣服,朱元璋的衣服湿了,就送上一件换下来。但是身边的官员们看到,朱元璋每一次换下来的衣服都是穿得很旧、洗了又洗的衣服。一位叫李思颜的官员说:“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意思是说,皇上您亲自提倡节俭,这真可以作为子孙的榜样。朱元璋节俭是从爱民出发的,他说:“忧人者常体其心,爱人者每惜其力。”意思是说为百姓担忧的人常体会他们的心境,爱护百姓的人就要爱惜民力。朱元璋说,我每一次吃饭,就想天下百姓是不是吃饱了,每一次穿衣,就想天下军民是不是能够穿得暖。
洪武元年,全国许多地方遭受旱灾。朱元璋祭告父母在天之灵,请他们保佑国家百姓渡过难关,说:“当年二老吃草根粗米的艰难我不敢忘记。我愿意与妻妾一起在半个月内吃野菜粗饭,与百姓同甘苦,反省上天对我的谴责,为百姓祈福。”朱元璋从未忘记过去的痛苦,他想到父母临终的时候,自己竟拿不出任何东西祭奠,而今富有四海,却无法尽孝,因此常常放声痛哭。
朱元璋很注意以身垂范,他曾经说,“珠玉非宝,节俭是宝”,他的吃穿住都不追求奢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修建宫殿的时候,他不准施用彩绘。他要求在妃嫔的住处,墙壁和屏风上,画上耕织图。在太子居住的房屋墙壁上画的是朱元璋的出身和经历。在各个殿堂内,墙壁上书写着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典故格言。他下令在宫内空闲之地种菜,在政事闲暇的时候,他时常来到这里看小内监汲水灌园,捉虫除草。车、舆、用具该用金银装饰的,都改用铜。
朱元璋知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谓“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所以对地方的贡奉常常加以限制。建国之初,湖广进献竹席,朱元璋怕开了进奉之风,下令退回。后来金华进贡香米,朱元璋觉得很好吃,但怕因此会给百姓增加负担,也制止了。他在园林中辟了几十亩地用来种庄稼,每当耕耘收获季节,都亲往观看。
朱元璋不太喜欢饮酒,能喝一点葡萄酒,量也不大。起初太原进贡一种葡萄酒,后来也下令不要再进了。洪武六年(1373年),山西潞州进贡人参。朱元璋说:“听说采到人参挺困难,这样做岂不劳民?国家的职责在养民,哪能为此而劳民呢?”
洪武七年(1374年),西番酋长进贡葡萄酒,他赏赐给酋长一些绸缎衣物,但命令把酒退回,让他们不要再进贡。他对中书省官员说:“饮食衣服够平常需要就行了,额外的追求会带来无穷的祸害。比如在元朝,西域进贡葡萄酒,使者络绎不绝,沿途百姓饱受痛苦,朕岂能再以此殃民。”回回商人进贡一种香料叫阿刺吉,汉语叫蔷薇露,说是能够治疗心病,还可以调制香粉。朱元璋也予以拒绝,说:“中国治心病的药物很多,这种东西不过是修饰容颜的,用它只能助长奢侈之心。”
朱元璋说“人主嗜好所系甚重”,我现在作为臣民之主,一国的最高统治者,我的嗜好关系甚大,因为天下臣民都在看着我,官员百姓都在模仿我,对于我自己来说,“躬行节俭足以养性,崇尚奢侈势必丧德”,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尽量节俭,这样可以提高我的修养,如果崇尚奢侈的话,势必会丧失德行。
朱元璋对他的嫔妃太监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朱元璋在后宫,看见宫女们丢到地上的一些丝线,就把她们找来,教训一番。他说,你们都是来自民间的,如今却随便把这些丝线丢到地上,你们知道不知道这是百姓交来的赋税?百姓得到这一点丝线多不容易,起早贪黑,纺织成丝线,织成绸缎,用来交纳赋税,可是你们随便就把它浪费了。他立下规矩,凡是宫中再有人任意浪费东西的话,定斩不饶。
还有一次,他看见两个宦官,穿着靴子在雨中行走。大家知道农民,特别是江南地区,很少有人能够穿到靴子,常常是打赤脚,靴子在农民、在贫苦百姓当中是奢侈品。可是两个宦官,穿着靴子却在雨中行走。朱元璋看到以后,把他们叫过来训斥一顿,说这靴子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可是它们全出于民力,“民之为此非旦夕可成”,一双靴子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做成的,要种麻织布,然后裁剪做成靴子,是很难的。你们不知道爱惜,反倒暴殄天物。他下令左右杖责。就这样,这两个宦官就因为在雨中穿靴子行走,被杖责了一顿。
洪武三年,有一位姓刘的典史进京朝觐。什么叫朝觐呢?各个地方官员定期到京城来拜会皇帝,来述职,叫做朝觐。这个刘典史来到京城,汇报完了工作,朱元璋对他做了一番表扬,为什么表扬呢?朱元璋看他穿的衣服很破旧,十分高兴,认为他不是那种贪图享受的官员。朱元璋说,不少当官的人为了享受而搜刮百姓,刘典史今天穿着这样的服装,可见他很廉洁,他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搜刮民财。听到朱元璋这样说,了解情况的官员就主动出来对朱元璋汇报,说这一位刘典史确实像您说的那样,为官十分廉洁,在百姓中间是有口皆碑的。朱元璋因此更加赞赏,命令赏给这个刘典史不少衣帛,用以养廉,也表示奖励。
济宁知府方克勤,严格执行皇帝关于垦荒三年不纳税的规定,尽量减轻百姓的各种负担,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但他“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洪武八年(1375年),方克勤在入京朝觐时,因此得到朱元璋的称赞,并赐宴表彰。洪武时期的许多官员,都因为廉洁而受到朱元璋的表彰和赏赐。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在官场上如行坦途。
朱元璋被明人称赞说:“节于自奉,食不用乐,罢四方异味之贡。非宴群臣,不特设盛馔。功益崇而益尚俭朴。”说他要求自己很俭朴,吃饭的时候,不像古代那些皇帝,要有音乐伴奏,他也不要各地给他贡献珍禽异味,不是在宴请群臣的时候,他不大摆宴席。“功业益崇益尚俭朴”,他的功劳越大,家业越大,他越提倡俭朴。这是他在给天下树立榜样,他明白,“古者之兴盛,未尝不由于勤俭。其败亡,未尝不由于奢侈”。前代的得失可为明鉴。
[END]
书包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全文阅读 作者:毛佩琦 《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全文阅读页面。
二 : 明朝皇帝朱元璋祖坟之谜:祖坟为何是水下皇陵
【历史故事未解之迷】明朝皇帝朱元璋祖坟之谜:祖坟为何是水下皇陵
草根皇帝朱元璋从一小平民经过自己努力的打拼,一路飙升到一人之下,万从之上的皇帝。这样一个奇人在古代看来,不光自己有能力,还得感谢他祖坟冒青烟。说到祖坟,朱家的祖坟和别的皇帝都不一样的,他家的祖坟在水下。
皇帝祖坟在水下,朱元璋可以说是独此一家,他家祖坟为什么在水下呢?一起来研究朱元璋祖坟的历史真相!
朱元璋祖籍江苏沛县,后来迁徙至江苏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为躲避元代繁重的赋役,其祖父又率领全家迁居到安徽泗州城北。祖父死后,就葬在离家不远的杨家墩。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于洪武十九年(1386)追尊祖父朱初一为熙祖裕皇帝,曾祖朱四九为懿祖恒皇帝,高祖朱百六为德祖玄皇帝。一般认为在这一年开始建祖陵[www.61k.com]祭祀。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详,遂就熙祖原葬处建陵,葬三祖帝后衣冠。洪武二十年,又在陵前建享殿。永乐十一年(1413),朱棣又建棂星门及围墙。
明祖陵的修建,前后历时近30年,营建时间之长、体制之宏伟,在明陵中名列前茅。其陵枕岗临淮,基本仿唐宋帝陵的规制,但已废止了唐宋诸陵的上下宫制,显得更加紧凑。陵园总平面呈长方形,筑有城墙三重:外为土城,周长3公里;中为砖城,周长1.1公里;内为皇城,建有正殿、神厨、斋房、库房、宰牲亭、金水桥等。 陵前神道两侧,共有21对石像生,自北向南排列在850米长的中轴线上。石刻体形硕大,雕琢精细,其中最大者重达20多吨,小者亦有5吨以上。计有麒麟2对、石狮6对、神道石柱2对、马官2对、石马1对、拉马侍卫1对、文臣2对、武将2对、内侍2对。
这些石刻规模宏伟,技艺高超,线条流畅,整体风格既不同于凤阳皇陵,也不同于孝陵和十三陵,一些专家认为,与宋陵石刻的风貌比较相近。从十多尊石人看,体态匀称,衣褶线条处理颇类似白描,有的微露笑容,有的嘴角下垂,有的双目圆睁,有的双目微闭,刻画出不同人物各不相同的内心世界。神道石刻数量之多,用材之大,造型之美,显示了刚建立的明王朝的雄心气魄。皇城内外遍植松柏7万多株,郁郁苍苍,气势非凡,壮丽森严。
明朝皇帝朱元璋祖坟之谜:祖坟为何是水下皇陵_明朝皇陵
明祖陵 这样一个气度不凡的陵墓,却在清康熙十九年(1680)沉入了洪泽湖的滔滔湖水中,成了世上罕见的一个“水下皇陵”。 人们不禁要问,这[www.61k.com)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朱元璋为什么修筑祖陵时对地势不详细琢磨而酿成了这样的后果?
其实这也难怪朱元璋。明祖陵的确修建得崇丽无比,但遗憾的是它不处在高山大阜旁边,而是在有“九岗十八洼”之称的丘岗之地。这块耀灵发源、肇基帝迹的吉壤,造就了朱元璋这个真命天子,他为三代祖宗修衣冠冢时当然不会轻易挪动地方的,否则帝王之气一旦漏泄,后果不堪想像。
然而朱元璋无法预料到后来会出现令人惊异的变故。明弘治年间,黄河泛滥,各级官员想尽一切办法抗洪救灾。弘治七年(1494),刘大夏筑太行堤阻断黄河北支,结果却使南支夺淮入海,河道开始紊乱,淮河中、下游连年洪水泛滥。祖陵附近的洪泽湖水位增高,水面迅速扩大。祖陵本处于低洼之地,不断遭受水患。嘉靖二十一年(1542)后,眼看水位不断上涨,地方官员们遂在陵东不断增修堤防。然而堤防的加高速度比不过水位上涨的速度,明代先后有八次祖陵受到水患的侵袭。较严重的万历十九年(1591),淮水倒灌进泗州、盱眙城,祖陵被淹。一位官员上奏朝廷说:“我前去参谒祖陵,只见淮水一望无际。泗州城像一只漂浮在水面上的盆盂,而盆盂中的水也是满满的,气象愁惨,不忍睹闻。虽然玄宫还是高高耸立着,但自神路到三桥和各个仪卫石像生,无一不被水淹没了。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明祖陵和附近的泗州城终于被滔滔洪水吞没。经过湖水长期的侵蚀和冲击,坟丘已被荡平,原先地面的砖木建筑大多毁坏,仅余下棂星门、正殿、东西两庑遗址和残存的32个大型柱础和3座砖砌拱顶建筑,但神道两侧的21对石像大多完好。没于湖水的明祖陵,数百年间无人知晓,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1961底,气候干燥,洪泽湖水位下降,湖边的大片泥土露了出来,祖陵才重见天日。南京博物院对露出湖底的祖陵遗迹和石刻作了细致调查,制订了修整方案。为了严防明祖陵再度被洪水吞噬,遂动用数千名民工在祖陵东、北、西三面筑了防洪堤,陵区内专门开挖了截岗沟,建立了排灌系统,使明祖陵遗址遗物不再遭受“灭顶之灾”。同时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对祖陵进行仔细的修复,基本恢复了祖陵当初的面貌。
修复后的祖陵,数百米长的陵前神道上,气势宏大的21对大型石刻耀武扬威,显示出明朝石刻艺术规制严谨、技法娴熟、造型优美、纹饰华贵的特点,令人赞叹不绝。不过祖陵的享殿和其他建筑早已被湖水冲毁,当年的宏伟壮观只能从柱础上隐隐透出。祖陵的墓室,直到今天仍在水中,透过水面,墓室门券和石门依稀可见,仿佛是故意留给我们去展开想像。
明朝皇帝朱元璋祖坟之谜:祖坟为何是水下皇陵_明朝皇陵
祖陵建筑上的一些问题仍是历史疑谜,留待有关专家们去探索和钻研。如关于祖陵的营建年代,人们有这样几种说法:
一是元朝末年说。这种说法认为,朱元璋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攻克金陵后,就马上设立典乐官,动议修建祖陵并付诸实施。至正二十一年,元泗州守将薛显以城降;至正二十六年,濠州李济又以城降。至此,朱元璋的祖茔父坟均在他的控制之下,他以吴王的身份从金陵出发,前往泗州、凤阳省墓。而早在至正二十三年时,身居滁州的小明王内降制书,封赠朱元璋三代为国公。若朱元璋已得泗州,仍置其祖坟而不顾,小明王的封赠就是对朱元璋的讽刺和谴责。依当时情况分析,封赠三代之举,多为朱元璋已经建造祖陵之后才会有的举动,小明王不会惹是生非自找麻烦的。
另一种说法是明朝初年。其主要根据是《明史·礼志·山陵》的有关记载。书中说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追上四世帝号。皇祖考熙祖,墓在凤阳府泗州城北,荐号曰祖(www.61k.com]陵。设祠祭署,置奉祀一员,陵户二百九十三”。洪武四年时,“建祖陵庙”。如果单是一般的两个破坟堆,当然是不能建庙称陵的,只有大肆建筑后才会这样。
第三种说法是洪武十八年。这种观点也认为,营建是在朱贵献图之后,其根据是《帝乡纪略》卷一中说,“十八年,遂命懿文皇太子率领文武郡臣诸色人匠诣陵修建”。由于这本书是万历年间泗州知州曾惟成所撰,记皇室之事十分谨慎,当代人记当地事应该是可信的。此外,从明祖陵采集的数百块瓷片标本看,以青花为多,但无青白釉或卵白釉为地的元青花,也未见元代其他窑口的器皿。从龙纹花沿和滴水看,灰瓦具有洪武时代的特征,黄色琉璃瓦有早有晚,前者证明元代这里人烟稀少,比较荒凉,而后者证实洪武年间营建用灰瓦,后来修建用琉璃瓦之说。
第四种说法是洪武十九年。有本叫《帝乡纪略》的书说,洪武元年追上尊号后,因制祭典,号称祖陵。《凤泗皇陵记》也有相似的记载,说高皇帝龙飞之后,“追尊四代,已建仁祖淳皇帝陵于凤阳,因命皇太子至濠泗,祭告祖考妣于泗州。然未识玄宫所在,时向城西濒河凭吊,岁时遣官致祭”。这两本书说,洪武十七年十月,太祖的宗人朱贵回到家乡,指出了熙祖的居处、葬处,画好图奏上,至此太祖才明白自己的祖宗在哪里。十九年,派皇太子去修陵,号曰祖陵。官方史书《太祖实录》中,虽在洪武十九年条下只见到太子致祭皇陵,不曾提到祖陵,但二十二年十一月条下,有遣官祭祖、皇二陵的记载。
三 : “色狼”皇帝朱元璋
历史上的朱元璋、马秀英到今天为止,央视八套播出的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已近尾声,总结观看电视剧的感受,非但没有看出一代雄主朱元璋的传奇色彩,反倒产生朱元璋是一个流氓的感受。堂堂央视,怎么能让朱元璋成了“色狼”? 其一,夺郭惠。郭惠是朱元璋原配夫人马秀英养父的女儿,也就是朱元璋的小姨子。为了把妻妹弄到手,朱元璋不择手段。本来郭惠心仪的男人是将军蓝玉,而且想方设法与蓝玉幽会。朱元璋为了得到郭惠,先是谎称蓝玉已有妻室,并有一子;继之告诫蓝玉远离郭惠,恩威并用,最终迫使蓝玉违心修书与郭惠绝情;并且伪造郭惠父亲所谓遗嘱,谎称其岳父临终前口述遗嘱将郭惠嫁予自己;而郭惠因此终为朱元璋之妃。后来郭惠得知内情,与蓝玉私会,被朱元璋察觉,郭惠自缢而死。 其二,占达兰。达兰原是汉王陈友谅的妃子,被胡惟庸设计献与朱元璋,达兰则以身怀陈友谅遗腹子假冒朱元璋之子,骗取朱元璋信任,将达兰立为达妃。达兰则利用朱元璋的纵容,越发放纵、刁蛮,不可一世,被册封真妃,自此正式入主后宫,并且由此诱发了达兰与胡惟庸勾结谋逆,危害社稷。 其三,金菊。金菊是马秀英的丫鬟,朱元璋恩威并用,强行霸占了金菊。金菊不堪欺辱,投井自尽,却因井枯而获救,寻死未果。马秀英伤心之余,大骂朱元璋,要其立金菊为妃,朱元璋终赐其司灯之职,掌管后宫灯火。 其四,楚方玉。楚方玉就是当年搭救尚为和尚的朱元璋的人,她女扮男装参加乡试。太监云奇见朱元璋不思茶饭,悄悄贴出告示,搜寻会做“珍珠翡翠白玉汤”之人。楚方玉隐隐感到朱元璋就是当年自己用半罐泔水救活的小和尚,遂揭云奇所张之榜,向朱元璋献上“货真价实”的“珍珠翡翠白玉汤”。金殿之上,楚方玉化名楚方,女扮男装面圣。朱元璋得见当年救起于危难的恩人楚方玉,激动之余,感恩不尽,此汤虽为泔水,却令朱元璋忆起当年旧景。廷试之上,朱元璋再见楚方玉,楚直言进谏,当众指责其过错,令朱元璋震怒,欲将其斩于金殿之上并将其投入死牢。后来朱元璋知道楚方就是当年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救命恩人。楚方玉的美貌与才情深深吸引着朱元璋,为得美人心,朱元璋欲任其为尚书女史一职,却被楚方玉拒绝。朱元璋强行将楚方玉软禁宫中,以恋人李醒芳的性命相要挟,逼楚方玉入后宫为妃。刚烈的楚方玉,在设法搭救李醒芳之后,不为所辱,自缢而亡。 剧中还涉及到许多朱元璋为满足自己私欲而不齿的事,不再一一说明。想来朱元璋自幼皇觉寺出家为僧,后跟随郭子兴东征西讨,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击败汉王陈友谅等割据势力,消灭元朝势力,建都应天府,整肃吏治,严惩贪官,创立卫所,巩固边防,重视农业,对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和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他的一生的确充满了传奇色彩。这样一个传奇人物,拍出一部精彩的电视剧,应该在情理之中。但是,电视剧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以此说来,《传奇皇帝朱元璋》是(www.61k.com]一部失败之作。
四 : 八字分析朱元璋皇帝命
八字解析朱元璋皇帝命
朱元璋和皇帝命
汪乙丙 [摘自《新概念四柱高级授徒笔记》]
课间讨论:
问:最近网上论坛讨论朱元璋之命 乾 戊辰 壬戌 丁丑 丁未,古人认为,此造辰戌丑未俱全,帝王命。(www.61k.com)老师怎样看?
答:这个问题平时有很多人问起过。我回答很干脆,八字看不出帝王命。皇帝只有一个,而相同的八字当时人口虽少,也不会低于几百个。另外还有机遇和时期背景的因素。
问:您的话虽然有道理,好多命理学者依然化不小的力气去解析为何朱元璋会当上皇帝,固然是说命理缘由。
答:命理缘由上去解析是不是帝王命,毫无意义,力气化得太多容易走火入魔。
问:有些网友也是这样认为。不过我想,朱元璋终究做了皇帝不会一点不同八字有联系吧?
答:固然会有联系,而且八字占居很大的因素。我的意思是该八字不一定就是皇上的八字,但也不会是个贫贱之命。
问:您讲的我们能理解。网上希奇古怪的断法都有,不知哪一个有理。老师您能简析一下朱的八字吗?
答:可以。不用排大运也能基本看出个7、八分来。
乾 戊辰 壬戌 丁丑 丁未(申酉空)
日干丁火生于戌月,又有帮比,以旺论;比肩坐库根帮身有力,日主坐下丑土两次受伤制身无力,壬水虽有年支库根,被戊土强迫克身乏力,日主从强。取戌未丁为用,壬丑为忌;戊为组适用神,制壬得壬,官命,且口才好,伶牙俐齿;时柱比肩助身有力,喜交朋友,得朋友之助,命主本人也重义气;坐支丑土两边受制,这是非常好的组合,它意味着一方面官位坐得长坐得牢,另外一方面又能得到贤妻帮助。以上解析,命主一生主要是当官了。
问:经您一解析,很容易看出是个官命了。
答:不错,捉住八字的组合相当要紧,再仔细观察贴身的几个字是否是有益有力,基本上可以将该八字的层次定位。
现在再来看看地支会有哪些信息之象。
地支四土俱全,排列又是“辰戌丑未”,古人就此四库轻易地得出这是帝王八字。其实正是这四库,使命主早年吃够了苦头,固然后来也尝足了甜头。你们看,年月辰戌冲,不良组合,辰为组合忌神,明显的信息就是早年困顿,官非之灾,不得已离乡背井;再看丑戌互刑,虽有未土解救,生活和事业决不会风平浪静。这些原命局里流露的信息,《朱元璋传》中都能得到印证,命理信息与现实同步。
问:那当时比朱元璋更好更利害的八字不会没有,他们却做不了皇帝,这怎样解释?
答:别着急。朱元璋能坐上皇帝宝座与当时的时期背景分不开。元代末年,统治者腐败无能,民不聊生,各地爆发大范围的农民起义。这样一个时期背景必定能够造就一批英雄。骚乱的社会如何的人材会脱颖而出呢?八字中五行流通,正印正官不会反抗社会,欲在天下大乱中显示身手的必定是造反派性情的八字。你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朱元璋的八字,是否是象个造反的八字?地支一片冲刑,内心不平衡,会是安分守己的人么? 起名 www.vgv.cn
1344年,淮北包括朱的故乡凤阳,大旱逢蝗灾瘟疫,死者不计其数,朱的父母大哥相继死去,17岁朱就当了和尚,接着参加红巾军起义,身经百战,终究实现帝业。这正应了“时世造英雄”这句老话。
问:老师果然与众不同。父母大哥早死八字看得出吗?
答:看得出。父星母星原局不现,利用《多神规则》的原则找一下,月支戌土两次受伤,父母大凶;戌土中含有丁火人元,也可看做兄弟(《明暗论》),原局克父母克兄弟明显。
问:听说朱元璋为了太子的将来,不惜炮轰元勋楼,命理有么?
答:炮轰元勋楼,正史并未记载,历史上有记载的是朱元璋登记以后开国元勋逐一被杀戮, 《中国通史》可以证明。
命理也能看出这人的某些重要性情。请同学们注意, 朱元璋的八字中没有印,他的印就是木,木主仁,没有木这个用神,命主除缺少文化,也不会是个善良之人,换句话说,朱是一个比较残暴的人。
问:经您提示,恍然大悟 :)。
答:太子无能也能够看出些端倪。时支未土无疑就是子星,丑未冲,丑被制,有益儿子做官,但未土也被反冲(《猫鼠规则》),说明太子生性脆弱,能力不怎样样。
问:朱元璋为了朱家皇朝的传种接代,不惜杀害元勋,比起唐太宗差远了。
答:我查到了朱元璋确有杀害元勋之事,是有先有后的,这与传说所谓“炮轰元勋楼”的情节全然不同。
第一个杀刘基(伯温),65岁;第二个杀胡惟庸,1380年;第三个杀李善长,1390年;第四、五个1393年先杀蓝玉,同年又殊杀徐达;只有汤和早早交出兵权,才免于一死。从中可以印证命主八字中流露的性情,同时也可看出“炮轰元勋楼”只是野史,不可认真。
问:听了老师对朱元璋的命理解析,我们对八字的本质又理解了很多。八字虽看不出帝王命,贫富贵贱吉凶寿夭还是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出来。但是有的八字其实不好,为什么也做皇帝,例如:
乾 辛亥 庚寅 乙未 己卯(崇祯皇帝)?
答:此造曾有人给我算过,当时我不知是位皇帝,身旺用财官,断其单位效益不理想,是位有点小能力的穷官,而且口才和艺术细胞低劣。事实正如此。
明代末年,天灾人祸,内外交困,各地农民纷纭揭竿而起,老天爷不可能会恩赐一名象康熙或乾隆那样的皇帝给这个国家,崇祯朱俭的命造正符合当时的社会形态。
责任编辑:(中华气功大全网:www.cn-boxing.com) 本文标题:
明朝皇帝朱元璋-平民皇帝朱元璋二十讲全文阅读 作者:毛佩琦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