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李嘉诚励志故事-李娜的励志故事

发布时间:2017-08-26 所属栏目:李嘉诚工夫茶传奇故事

一 : 李娜的励志故事

奇迹不会在安逸中诞生,而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下面是我们给大家整理的李娜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李娜的励志故事:

在李娜5岁那年,父亲李盛鹏开始带着她跑步。朦胧的黎明中,父亲在前面跑,女儿在后面追。可能是踢到石头,李娜突然摔倒在地,父亲没有伸手扶起女儿,而是站在旁边对她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人要学会坚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李娜的意志越来越坚强。

(www.61k.com”

因为年纪小,刚开始李娜总是打不赢比她大的同学,每次输球之后,就坐在球场边伤心地哭。对孩子特别严厉的夏溪瑶就朝李娜吼道:“哭有什么用,有志气就打败她们!”听到夏溪瑶的吼声,李娜擦去眼泪咬着牙训练,很快就把队里的其他队友打败了。

跟着夏溪瑶训练几年小学毕业后,14岁的李娜打进湖北省网球队。在著名网球教练余丽桥的严格要求和悉心调教下,李娜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同年,父亲因病离开人世。豆蔻之年失去父亲,李娜万分悲痛,眼泪潸然而落。悲伤之余,李娜觉得,网球已经成为自己不能抛弃的事业,她必须通过努力实现父亲的夙愿。在余丽桥的指导下,李娜在球场上训练得更加刻苦。

父亲去世的第二年,15岁的李娜赴美国训练7个月,从美国回来后在全国网球总决赛中获得冠军,这是她首次拿到全国冠军,此后李娜几乎每年都有胜利的消息告慰父亲。在XX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李娜代表中国队夺得女单、女双和混双3枚金牌。同年的九运会网球比赛,李娜代表湖北队将女团、女双和女单3项桂冠收入囊中。

中国的体育事业,以前处于国家的严格管理之下,在国家体制下打着职业网球、不满足于现状的李娜多次发表言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中国的网球选手应该有个人教练的专项辅导、个人作战计划及临场指挥的应变;运动员的成绩应该跟教练的奖金挂钩。

在XX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女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允许运动员自主训练、自主参赛、自负盈亏,让4名成绩突出的女球员李娜、郑洁、晏紫和彭帅退出中国网球队,转变为真正的职业球员。

“对我来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业。”李娜认为选择单飞后,她不但可以自己挑选教练,而且只需要将所得奖金的8%至12%交给国家,而不再是过去的65%。这意味着她要为自己的生计而奋斗,由以往的教练逼着训练,变成现在的自己主动训练。在这种背景下,对网球的热爱、自我奋进的动力将成为胜败的关键。

XX年6月4日,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中,李娜以2︰0战胜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网球选手第一次在有国际影响的职业体育赛事上夺得大满贯赛单打冠军。李娜抱着奖杯满脸笑容,凭借这座大满贯奖杯,她将得到1138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并在世界排名中跃升至第4位。法网结束后,李娜的广告价值达到2亿元人民币!

经过20多年的奋斗,李娜终于成为创造亚洲历史的国际体育明星。接受媒体采访时,率真务实的李娜这样回答记者:奇迹不会在安逸中诞生,而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李娜的励志故事:

李娜,1982年2月26日出生在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第四名,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亚洲女单世界排名最高选手。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1989年,6岁的李娜开始练习网球。1999年转为职业选手。2002年年底,李娜前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专业就读。2004年,在丈夫姜山的鼓励和支持下选择了复出。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李娜获得女子单打第四名。2011年,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个人第一次打进大满贯单打决赛并夺得亚军;同年,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比赛中登顶封后。2013年,在WTA年终总决赛中获得亚军。

2014年1月25日,第三次跻身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并最终收获女单冠军。7月31日,李娜通过个人微博,宣布自己将退出包括美网在内的北美赛季。 9月18日,李娜经纪公司确认其退出武汉和中网的比赛,并将正式退役。9月19日,亚洲首位网球大满贯得主李娜正式宣布退役。12月15日,李娜被英国《金融时报》评选出为2014年年度女性人物。12月23日,李娜入围“2014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的年度最佳女运动员。

在李娜十五年的职业生涯里,21次打入WTA女单赛事决赛,并共获得了9个WTA和19个ITF单打冠军,职业生涯总战绩为503胜188负,并以排名世界第六的身份退役。

运动经历

生涯早期

1999年,李娜在ITF挑战赛中收获了自己的第2、3、4冠军;还在所参加的双打比赛中连续七次折桂。

2000年,李娜在ITF赛场总共取得52场胜利。此外她还赢得了四场WTA赛事的胜利,56胜的总胜场在所有职业选手中并列排在第三位。还与搭档李婷夺得WTA巡回赛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站的女双冠军,这是中国选手首度在WTA巡回赛中夺冠。

2001年,李娜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拿下女单、女双(与李婷)以及混双(与朱本强)三个冠军。

2002年,在美国米德兰德的ITF比赛中收获第13个ITF女单冠军。年底,李娜未经国家队同意突然选择了退役,并前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专业就读。

李娜的励志故事:

1982年2月26日,李娜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在她5岁那年,父亲李盛鹏开始带着她跑步。朦胧的黎明中,父亲在前面跑,女儿在后面追。可能是踢到石头,李娜突然摔倒在地,父亲没有伸手扶起女儿,而是站在旁边对她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人要学会坚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李娜的意志越来越坚强。

李娜出身体育世家,她的祖父李龙立是汉口宝善街中学的体育教师,父亲李盛鹏从小就开始打羽毛球,曾经进入湖北省羽毛球队。不过,“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的羽毛球之路遭到中断。短暂的羽毛球生涯,让父亲心有不甘,于是将拿全国冠军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经常带女儿去打羽毛球。受父亲的影响,女儿逐渐喜欢上体育。

父亲把近6岁的李娜送到新华路体育学校,让她在教练林书惠的指导下练习羽毛球。武汉市业余体校的网球教练夏溪瑶从羽毛球场边经过,看到球场上练得十分热闹的孩子,就跟教练林书惠打招呼,希望她给自己推荐几个灵敏的女孩。林书惠喊来两个小姑娘——李娜是其中之一,夏溪瑶把她们带到球场边进行简单测试,发现李娜移动、回位速度很快,腿部力量也很好,因此夏溪瑶向林书惠提出将李娜让给她的想法。

得到林书惠的同意后,夏溪瑶真的把李娜带走了。因为年纪小,刚开始李娜总是打不赢比她大的同学,每次输球之后,就坐在球场边伤心地哭。对孩子特别严厉的夏溪瑶就朝李娜吼道:“哭有什么用,有志气就打败她们!”听到夏溪瑶的吼声,李娜擦去眼泪咬着牙训练,很快就把队里的其他队友打败了。

当时父母的工资加起来每月只有100多元,尽管家中的条件不好,父母总是想方设法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女儿打球创造条件。在李娜住进集体宿舍之前,父亲基本每天风雨无阻地送她到学校练球;李娜住校以后,每逢周末,父母都会带李娜到汉口青少年宫,以5元/小时的价格来租场地,让不到10岁的李娜与十八九岁的业余运动员打球。

当李娜对网球逐渐熟练的时候,父亲却因为先天性血管狭窄住进了医院。为了让李娜认真地练球,病中的父亲强打精神特意写信给夏溪瑶,嘱咐她严格要求女儿:“由于我的身体不好,已经住院两个月了,不能去学校看望女儿,以及向夏教练问好,我的心中实在惭愧。请把李娜当做您的女儿,她不对的地方请您狠狠地教育……我只希望能在她的身上实现我没有实现的愿望。我的女儿就拜托您了!”

跟着夏溪瑶训练几年小学毕业后,14岁的李娜打进湖北省网球队。在著名网球教练余丽桥的严格要求和悉心调教下,李娜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同年,父亲因病离开人世。豆蔻之年失去父亲,李娜万分悲痛,眼泪潸然而落。悲伤之余,李娜觉得,网球已经成为自己不能抛弃的事业,她必须通过努力实现父亲的夙愿。在余丽桥的指导下,李娜在球场上训练得更加刻苦。

父亲去世的第二年,15岁的李娜赴美国训练7个月,从美国回来后在全国网球总决赛中获得冠军,这是她首次拿到全国冠军,此后李娜几乎每年都有胜利的消息告慰父亲。在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李娜代表中国队夺得女单、女双和混双3枚金牌。同年的九运会网球比赛,李娜代表湖北队将女团、女双和女单3项桂冠收入囊中。

中国的体育事业,以前处于国家的严格管理之下,在国家体制下打着职业网球、不满足于现状的李娜多次发表言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中国的网球选手应该有个人教练的专项辅导、个人作战计划及临场指挥的应变;运动员的成绩应该跟教练的奖金挂钩。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女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允许运动员自主训练、自主参赛、自负盈亏,让4名成绩突出的女球员李娜、郑洁、晏紫和彭帅退出中国网球队,转变为真正的职业球员。

“对我来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业。”李娜认为选择单飞后,她不但可以自己挑选教练,而且只需要将所得奖金的8%至12%交给国家,而不再是过去的65%。这意味着她要为自己的生计而奋斗,由以往的教练逼着训练,变成现在的自己主动训练。在这种背景下,对网球的热爱、自我奋进的动力将成为胜败的关键。

2011年6月4日,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中,李娜以2︰0战胜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网球选手第一次在有国际影响的职业体育赛事上夺得大满贯赛单打冠军。李娜抱着奖杯满脸笑容,凭借这座大满贯奖杯,她将得到1138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并在世界排名中跃升至第4位。法网结束后,李娜的广告价值达到2亿元人民币!

经过20多年的奋斗,李娜终于成为创造亚洲历史的国际体育明星。接受媒体采访时,率真务实的李娜这样回答记者:奇迹不会在安逸中诞生,而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二 : 名人故事:李嘉诚塑胶花大王

  李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失败的最终承担者也只有董事长本人。企业的成败都与李嘉诚的关系不大,这使十分渴望向社会证明自身价值的李嘉诚下定决心要自立门户。因此无论老板怎样赏识,再三挽留,他都决意要离开,他要用自己平日点滴的积蓄从零开始,自己来亲自创业。

  1950年夏天,说干就干的李嘉诚以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的五万港元在筲箕湾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专门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日用品,由此起步,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创业之路。

  在创业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但不久之后,一段惨淡经营期来临了。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得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变幻莫测的特点,他开始过于自信了。几次成功以后,他就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塑胶企业,于是资金开始周转不灵,工厂亏损愈来愈重。过快的扩张,承接订单过多,加之简陋的设备和人手不足,极大影响了塑胶产品的质量,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也无暇顾及愈来愈严重的次品现象。于是,仓库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交货的延误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料商开始上门催缴原料费,客户也纷纷上门寻找一切借口要求索赔。

  从做生意开始就以诚实从商、稳重做人处世的李嘉诚付出的代价是很惨重的。这种代价几乎将李嘉诚置于濒临破产的境地。

  这段时间,痛苦不堪的李嘉诚每天睁着布满血丝的双皮眼,忙着应付不断上门催还贷款的银行职员,应付不断上门威逼他还甭原料费的原料商,应付不断上门连打带闹要求索赔的客户,以及拖家带口上门哭哭闹闹、寻死觅活要求按时发放工资的工人们。充满必须信心的李嘉诚做梦也没有想到,在他独自创业的最初几年里初尝成功的喜悦后,随之而来的却是灭顶之灾。1950年到1955年的这段沉浮岁月,直到今日,李嘉诚回想起来都有心有余悸的感觉。这是李嘉诚创业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它沉痛地记录了李嘉诚摸爬滚打于暴雨泥泞之中的艰难历程,它用惨重的失败反映李嘉诚成功之路的坎坷不平和最为心痛的一段际遇。

  失败其实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失败之后是否仍有信心,能否继续保持或者拥有清醒的头脑。像任何身处逆境的人一样,李嘉诚经过一连串痛定思痛的磨难后,开始冷静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分析市场走向。在种类繁多的塑胶产品中,李嘉诚所生产的塑胶玩具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了,似乎已经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那么意味着他必须重新选择一种能救活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他塑胶厂的"转轨"。

  一天深夜,李嘉诚自修完当天的功课后,仍象平日一样随手翻阅着一些杂志。当他阅读最新英文版《塑胶》杂志时,发现在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刊登了一项有关意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的塑胶花即将倾销欧美市场的消息。李嘉诚马上联想到和平时期过着平静生活的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必定在精神生活上有更高的要求。如果种植花卉等植物,不但每天要浇水、除草,而且花期短,这与当时抓紧时间工作的人们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如果生产大量塑胶花,则可以达到既价廉物美又美观大方的目的,能很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想到这时,李嘉诚兴奋地预测着:一个塑胶花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1957年,李嘉诚带着企业复活的希望踏上了学习塑胶花制造技术的征途。精明的李嘉诚深知生意人对于刚面世的新产品是十分重视的,而且在技术上会有很大的保留,不会轻易地让人学去,故不断以购货商、推销员等身份,甚至不惜打短工,千方百计地搜集点滴有关塑胶花制作的技术资料。不仅如此,李嘉诚又购置了大量在款式、色泽上各具特色的塑胶花品种带回香港,不惜重金聘请香港乃至海外的塑胶专业人才,对这些购回的塑胶花品种进行研究。他一边进行市场调查,一边了解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希望能找出最受欢迎的塑胶花品种进行大规模生产。

三 : 励志故事:李嘉诚的生意之道

  励志故事:李嘉诚的生意之道

  李嘉诚常说:“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开诚布公,别人才会以诚相报。”从一名穷困的打工仔到华人超级富豪,李嘉诚开创的商业神话更能说明创业初期就要讲究诚信、树立商誉的道理。用李嘉诚自己的话说就是:“信誉第一,以诚相待,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李嘉诚创业的第一步,选中了自己非常熟悉的塑胶业。塑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兴产品,具有便于加工、经久耐用和价格便宜的优点,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1950年,他拿出多年积蓄,并在亲友的帮助下,凑了5万港币开办了“长江塑料厂”,主要生产玩具和家庭用品。 在创业初期,尽管条件异常坚苦,但李嘉诚的工厂很少有员工跳槽的现象,而且产品比较畅销,还打入了欧美市场。但由于缺乏经验,生产扩张得过快,工厂接的订单太多,简陋的设备和短缺的人手明显跟不上需要,只注意提高产品数量,却使产品质量明显下降,最后出现了许多次品。仓库中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交货延误而被退回来的产品。产品卖不出去,原料供应商则上门逼债,客户也纷纷上门索赔。这使得“长江塑料厂”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濒临破产。

  由此,李嘉诚悟到,“诚”是经商信誉之本。于是他召集员工开会,向他们承认自己经营的失误,连累了员工,希望员工们原谅,并表示经营一有转机,辞退的员工即可来上班。接着,他又一一拜访了银行、原料商、客户,向他们认错道歉,保证在期限内一定偿还欠款,并向他们求教拯救危机的对策。李嘉诚的诚实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谅解,他们也知道“长江塑料厂”的倒闭同样对自己不利,在业界同仁们的支持下,李嘉诚和他的“长江塑料厂”终于渡过了这次危机。

本文标题:李嘉诚励志故事-李娜的励志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118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