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学会享受孤独-学会孤独

发布时间:2017-12-01 所属栏目:学会享受孤独

一 : 学会孤独

学会孤独

学会习惯没有你的日子

只有这样

才能在你离去之后

我还能一个人走下去

学会孤独(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学会享受思恋你的日子

只有这样

才能在你离去之后

感觉到爱的存在

二 : 学会独处 享受孤独

学会独处 享受孤独

 075100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霍 庆

一位著名的西方哲学家认为: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需要练习出一种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即忍受孤独的能力,品味孤独的能力。因为安静的生活是许多伟大人物的特征。一切伟大的成就也是在远离狂热的娱乐,通过专注与历久不懈的艰难工作而取得的。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也建议人们要学会“享受孤独”。她认为:“但凡真正的禅者、冥想者都是孤独的人。但孤独不等于寂寞。孤独是一种自成世界的独处,是一种完整的状态,它没有缺失的遗憾。”

西汉刘安在其《淮南子·主术训》也曾云:“是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一名言深得诸葛亮认可,并将其引入《诫子书》。这一千古名句时刻提醒我们:只有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独处静思反省,才有可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教师朋友要想成就自己,同样需要学会独处,享受孤独。给自己一个自由放松、放空的空间,在独处中慢慢地品味生活,在孤独中细细地反思人生。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大家都忙忙碌碌,也如肖川教授所言:就会忙的没了方向,如此则很可能会迷失自己。优秀的教师往往有自己的主见,其实就是有独立的意识和能力。一个人不能独处时,我们很难相信他能给人带来有益的帮助。[www.61k.com)

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首先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学习需要宁静的心境,需要沉稳的品质,需要从容平和的态度。“只有书香能致远”,阅读是教师学习的主要方式。美国作家戴维·福斯特·华莱士认为“阅读要求你孤独地坐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教师只有学会独处,享受孤独,才能静心阅读,遨游书海,丰润生命底色。

教师还应该是一位思考者。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教育名家李镇西也曾对教师思考作过精妙阐述:“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思考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追求、一种素质,更应该成为一种境界。教师的思考应该是深度思考,而思考者的血管里往往需要流淌孤独的血液。

学会独处,做自己思想的主人,才能真正地为自己追求人生价值,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工作,才能更多地享受工作带来的独特的愉快体验;学会独处,坚持强烈的自律意识,才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地为自己去学习,去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去积极尝试改变自己,而不奢求改变他人;学会独处,具有独特的思维能力,才能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和交流,才能让自己进入另一种生活,之后从另一种生活中走出来,体验一种甜美的、满足的感觉。

学会独处,言不苟合,行不苟容,不被周边的人和事所干扰,才能避免人云亦云,不知所措,才能别有见地,坚守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思想,保持教师的尊严。

学会独处,谋虑深远,让自己的思想来指导行动,才能想在事前做在事前,才能不为事所累,做生命的主人。

学会独处,坚守纪律,才能平心静气地沿着自己认定的道路前行,才能执着于每一件事,集小功而大成,才能做成事,才能自己成就自己。

学会独处,静心反思,才能真正摒弃批评、报怨和借口,以反求诸己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在知错改错中成长自己。

学会独处,韬光养晦,才能拒绝浮躁与盲目,才能让未来管理现在,编织和规划自己的幸福人生,在脚踏实地中铺就人生成功之路。

学会独处,宁神静气,特立独行,才能避免恐惧和焦灼,才能心境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学会独处,人涉昂否,才有机会和自己的灵魂进行交流,才能理清自己的思绪,避免在浮华中迷失自己。

学会独处,让自己拥有一份宁静,才能另辟蹊径,主动寻求另外一种充实的生活。

学生独处,真正地远离孤寂和无聊,才能提高心理免疫力,享受孤独带给自己的独特心理体验。

独处属于真正的思想和精神富有而又自由的人。独处更多的是独处者能够主动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努力去提升自己,所以是关爱自己的表现。喜欢独处的人,自律意识很强,往往更能够成为时间的主人,协调好工作、学习和文体娱乐的关系,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他们习惯于通过独处来适当放松自己,但绝不会无度地放纵自己。所以,独处不是离群索居,而是一种特有的休闲方式。独处的人并不寂寞,反而更容易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学习的榜样,请教的良师。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而已。有信仰才会去追求,才会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人。”教师只有学会独处,享受孤独,才能真正沉淀出属于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风格,成为有思想的教育者。“坐冷板凳,做真学问”,让我们一起孤独的静起来,坐下来,潜进去,坚守教书育人的思想灵魂,去培养文化的巨人。

此文已公开发表于《湖北教育·新班主任》2012年第5期

邮发代号38-907,刊号:ISSN1003-4390;CN42-1033/G4

三 : 怎么学会享受孤独?

四 : 学会享受孤独

公元2006年新年伊始,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从一种生存方式到另一种生存方式;从一种生活环境到另一种生活环境。人轻松了,心清闲了。如此过了一段日子,失落随之而来,寂寞随之而至。于是,我先后写下了《感悟寂寞》和《耐守寂寞》。朋友看后对我说:”寂寞是一种情绪,只有孤独才是一种境界,要学会享受孤独。”并一再告诉我:“要达到孤独之境界,首先要学会放弃”。朋友不仅如是说,而且率先做了,可谓对我是言传身教了。我知道自己曾为性情中人,曾在红尘中摸爬滚打,也在江湖里行走纵横,一下子要远离恋恋红尘确实很难。况且我一向定力很差,悟性很低,要学会孤独并进入那种孤独的境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开始思索“孤独”到底意味着什么?孤独的境界难道仅仅是人身独处,与世隔绝。诚如斯,孤独必然催生痛苦;孤独必然伴之寂寞。在初学初尝孤独的时候,我确实既感受到痛苦又感觉得寂寞,心烦燥不安,人蠢蠢欲动。在这痛苦与寂寞中,我慢慢地感悟到,孤独之境界也许就是“身在红尘,心在佛门”。红尘似一个欲海。人身在红尘中难免被物欲情欲等各种欲望所惑。许多的人在这欲海中挣扎,五心不定,六根难净,最终为这欲海所淹没;葬身在这欲海之中。象成克杰,胡长青那样的高官最终也没逃脱厄运,为物欲情欲所惑,落得个世人唾骂,万年遗臭的下场。在宇宙间,并不是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譬如人在茫茫的宇宙里,算不上是粒子。是何等的渺小或短暂。人的一生无论你拥有多少财富,其生命的过程长不过几十年,也只是日食三餐,夜宿一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中国人一个最大的悲哀就是为子女所想,为子女攒财,不仅想下一辈,而且想下几辈都能够衣食无忧。不象别人美国人,子女16岁就让其独立,自食其生。其实中国也有其古训:“养儿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试想,人的一生如果私欲如此膨胀,不仅要自己一生有足够的财富;而切想荫及下辈和下几辈人。不去贪得无厌才怪;而贪得无厌,势必就会自我毁灭。放眼红尘,我慢慢地感悟到,孤独之境界,其在于心的“静”与“空”,就是要心静如水,心空所欲,也就是常说的“清心寡欲”;但达到孤独境界,就是学会放弃。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理想和目标。我曾经的感悟是即使人的一生不能轰轰烈烈;但不可碌碌无为;更不可浑浑噩噩。学会放弃,而不是放弃工作和事业,人生不可消极消沉。我主张在工作和事业上要不断地追求,不息地奋斗;但在个人名利上就不必如此,学会放弃身外之物。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会宠辱而不惊。逐渐领悟到孤独之境,慢慢学会了放弃之妙,我不再有痛苦和寂寞之感。于是,我开始学会了孤独并去享受孤独。在孤独中我不仅多了一分清高与孤傲;而且思想灵魂得以升华,视野心胸逐渐开阔。我觉得钱财如粪土,名利是累赘,情感象烟云;我不禁冷漠权势,笑看小人。我不再期盼“明月几时有”,不管“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了;我不再听那些恭维之话,奉承之语了;我不再与人攀比财富的多寡了。在孤独中,我就是我,一个坦坦荡荡的自我;不看人眼色行事,不为他人左右。虽然目中有一切,但却心空于一切。进入了孤独,我不再在意自己“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了;我不再在意那些曾经精心培养的部属现在的冷眼相视了;我不再在意那些曾经给与他努力帮助过的不以为德反以为仇的小人了。是啊!人世间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心空则万事空。孤独的时候,沏上一壶茶,点燃一支烟,捧上一本书;品茶之清苦,尝烟之醇香,悟书之妙理,于孤独于惬意之中;孤独的时候,独守一份相思,坚持一种意念,回味一种美好,于孤独于忘我之中;孤独的时候,打开电脑,流览天下,学写博客,于孤独于多彩之中。驱心之杂念,享空之快乐;摒情之浮燥,享静之恬美。何奈孤独之有!学会孤独,享受孤独,固守孤独,走人生的路,感到踏实而坚定;觉得平和而睿智。
本文标题:学会享受孤独-学会孤独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073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