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
[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网友宋健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任何这类评论都是在折射我们个人的思想。我看《1900》(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中有重要的一条就是:
人生中的巨匠(尤其是艺术巨匠)都是注定在海上漂泊的,你要想和他/她合作,就得上他/她的船,和他/她的心交流;但是,你别想把他/她拉到你的陆地上去。而你在陆地上能见得到的匠人,不会有巨匠那么强悍。世人大都不愿意相信这点,总想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案,结果落得大家都不愉快。
网友七七七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嫌弃内容长请直接拖至分界线不好意思此时凌晨两点码字略有思维凌乱)
在我第一遍看海上钢琴师的时候很难过,为什么1900要死,为什么他不去面对他心爱的人,踏上陆地开始新的冒险,为什么他要放弃掉自己的生命和才华。
现在,以我的平庸之资是这样理解一个偏执天才的台词的。
“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则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他自出生起一直未离开过那艘船,他眼中的世界是单纯的,可控的。船上之外只有大海。人们天气好的时候在甲板上交谈,喝酒,夜晚的时候回到不同阶层的包房睡觉。一波人来了又会换成下一波的旅客。人们把船当成旅途中的短暂停留,而却是他生活的主体。
陆地上的人们会为着很多目的而苦苦追寻。弹琴弹得好所以出唱片,开演唱会,获得名利和喝彩,握着大把钞票后追寻更好的生活,被周围的人绑架,被你的生活圈子绑架,被不能四季如春充满缺憾和诱惑变化的生活绑架。而这一切与他最愿意做的事情最开始做的事情的初衷背道而驰。
我只是弹琴。
不为证明什么,不为追求什么,不为获得什么。
在琴中我可以获得自己的情感发泄,我可以自己编奏新的曲目来抒发新的心情,我可以completely掌控手中的88个键,这是一个完全安全,自由的空间。我存在于此,万事不能改变它。我与之契合。
不为证明我琴技比谁厉害,不为追求一大群素未谋面的人的喝彩,不为获得徒增烦恼的金钱和道德捆绑的头衔名誉。
我在船上,一直在船上。
并且不羡慕那个四处“游走”每日变化的大陆。(和陆上的人)
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 !
“天啊!你……你看过那些街道吗?仅仅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下去该怎么办?你怎么选择其中一条来走?怎么选择“属于你自己的”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地,或者选择一道风景欣赏,选择一种方法死去。 ”
你难道从来不为自己生活在无穷选择里而害怕得快崩溃掉吗?
影片前段讲到1900从精致的摇篮里抱出来,并且暗示他的父母为上层阶级。我愚昧的从这一点揣测他天生骨子里带着贵气与傲慢。
他过人的天赋和从小没有双亲没有长在健全的家庭,没有一个完完全全的庇护所和被体贴入微保护与关怀的经历。他问什么是妈妈,丹尼。丹尼说妈妈就是是马。赌马买妈妈总没错。
我觉得这是否可以认为他不是一个特别有安全感的人。
作为天赋极高的孩子,他有资格自负,认为自己应该掌握什么,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依赖依靠其他事物而活。只要有那88个琴键,他就是可以创世的上帝,这个空间里唯一的王,掌控者。
所以他一再抗拒自己未曾涉及的陆地,一再抗拒那些林林总总的街道,一再抗拒那些在他认知范围之外的陆地世界的规则。
他讨厌那种不能掌控,被塞进巨大的纷杂的世界,要分散精力去面对未知的也许恐惧的生活,即便那个他喜欢的女孩住在 mott street 7号,他也不能克服那种恐惧和厌恶感,踏上未知的大陆。
他不需要陆地上的无数种选择,会遇到的无数个人,就好像他一直只钟爱那架钢琴,只挂念那个女孩。
“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旅程太长,香水太浓,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反正没人记得我存在过,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个知道我在这里的人。你是唯一一个,而且你最好习惯如此。原谅我,朋友,我不会下船的。”
为什么要1900要放弃生命也不愿放弃那艘船。因为那是他的原则,那是他过去人生中所有情感的寄居所。他的生活或许有波澜,但一直处在一个可控的状态,没有违背他的原则。
试想让一个重度洁癖症患者发现自己被埋在垃圾堆里,让一个最害怕青蛙水蛇听到呱呱声会紧张到手心出汗的人如我遇见的一个女生被放在满是青蛙的池子里,让一个有种严重族歧视的白人一夜之间患恶疾变成黑色皮肤,让一个古时三贞九烈视贞操为圣物的女子遭遇暴徒。你确定他们不会想要放弃生命?
固执的人,偏激的人,在自己生命的最深处设置一个不可抗原则的人,如果有一天要失去那个原则,他会死掉的。
天才都自负。
我不愿选择去面对一个我不会创作的音乐。
我不愿去那个我一直恐惧无比巨大的地方。
我不愿去经历那么长那么远的旅程。
我放弃。
我已经是孤身一人,难道要放弃掉那唯一可依附可以获得安全感的那艘早已习惯的船吗?
与其放弃掉我对人生的控制权,不如放弃掉生命。
我的存在只是自己的意义罢了,我就好像自己的 宇宙自己的天神。
原谅我。
无法用那并不会见得有多美好的以后人生来说服自己放弃这艘船,去往另一个地方。
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
----------------------------------我是不知所措碎碎念分界线么么哒---------------------------------------------------------
个人觉得这部片子之所以有争议有人极度贬之就是因为 主角拥有难得的天资却不按我们正常人的思维去获取名利 反而守着一无所有的破船死在风华正茂时。
因为[我们费尽心力也得不到的东西,而1900只要下船就可以办到了。为什么他不?]=所以片子好扯啊。
我认识一个智商162的导演。他说不会留遗产不会找女人不会有后代。他特立独行又自负浪漫,所以你会因为他到了适婚年龄也一直单身住在自己租的公寓里没有节假日是个工作狂没车没存款而觉得他顶着名牌大学的头衔很失败还不如经商发家致富的土豪吗?
很多天才们都在常人永远不会试图靠近的轨道上生活。
不被钱和更好的生活所捆绑。
他们的思维,他们的大脑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伊甸园。
喏,现在你要让1900 去他讨厌的地方。
他才不会做出半点妥协,什么去陆上弹钢琴也是弹啊吧啦吧啦。
人家就不。不可以。
让我们这群庸人就默默惋惜吧。
网友王烽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坦率的讲,《海上钢琴师》是我看过最多遍的电影,至少十遍以上了。
虽然,它不像《指环王》气势宏大,不像《教父》史诗英雄,不像《肖申克的救赎》人性解脱,不像《非常嫌疑犯》曲折迷离,但它的的确确是一部关于自我内心深处最微妙的弦动的灵歌。
1900说得几句话,先引用过来吧: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 88
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单纯的世界。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或许习以为常,但对于1900,那个一直那么纯粹的人而言,却充满了恐惧,充满了未知的迷惑和无尽的茫然。1900的心灵,纯净的如同孩童。
回顾我们成长的过程,我们的心路历程,是否记得,时时会涌出这样的感慨:“如果我不长大该有多好!” 那段我们依恋的童年记忆究竟是什么?不是玩耍,不是嬉戏,不是在妈妈的怀抱中撒娇耍赖,而是一种清澈的无忧无虑,是一种对生命最本真的体会。
我们深深知道选择的痛苦,故而渴望义无反顾的决绝。
我们希冀着放得下的心态,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何须去拿起呢?”
我们每日忙碌于尘世的喧嚣浮动,游弋于人间的觥筹交错,却都默默地期待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平静。
我们追逐着物欲,名利,认可,奢华,享受,成功,可谁能像1900那样,只管默默地亲近他的琴键,奏出他的心灵,不在乎别人是否在“america”的欢呼中顿时无影无踪,忘却了那个抚慰着他们寂寞旅程的乐手;
生活,让我们疏离了亲情;功利,让我们世俗了友情;欲望,让我们背叛了爱情,可扪心自问,这一切的情感的告别的代价换来的真的是我们曾经梦想过的天真的幸福么?
所以,1900,给我最真的感受,就是那种简单的洁白。他知道他能拥有什么,不去渴望那些不能,或者本就没有必要拥有的东西;他知道他不了解什么,也不去让自己陷入无尽的迷惘。
可能有人会讲,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这是一种懦弱的态度,这是一种逃避的借口。但我知道,当我们看着他随着钢琴飘荡于海浪翻腾的船舱之内,听着他为心爱的姑娘奏出海上钢琴师的旋律,用fuck the regulation轻轻地回答了船长的职责;说出你自取其辱,然后把香烟点燃于火热的琴弦之上,这些情节无一不告诉我们,他不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反之,他的自我更为高贵,他拥有的是自我的自我,而不是世俗的自我,他生活于他自己构建的灵性的殿堂,那个殿堂无人可攀。
1900,超越了生命的一个人,超越了尘世的一部电影,超越了常人价值观的一曲赞歌。
向托纳多雷致敬,不为《天堂电影院》,不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为他最美丽的生命篇章《1900》。
网友武哲方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你不要期待在这种电影找到一个中心思想。好电影就像生活。没有中心思想,但又处处需要思想。
网友蒋振宗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以前在北京的时候, 坐地铁13号线路过回龙观, 看着北面车窗外排列整齐,千篇一律的房子和街道, 莫名恐惧。
同学说:”你去看《海上钢琴师》“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并不在意他是钢琴天才或是烧锅炉的。唯一触动我的地方就是他追下船去,走到一半又退回来那段。
所以毕业后我回了家。
网友辉哥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我只觉得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句话是对自己说,也是对别人说
切记不要与自己的平凡为敌,也不要把自己变得不像自己
网友赵点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有人说他懦弱 我却觉得他比谁都勇敢 纯粹 坚定的选择自己的人生
网友恺源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网友蒙面大侠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恐惧源于未知
网友momodde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1900,生于船上,没有父母,没有亲人,只有一个朋友麦克斯。
他一生待在船上,从未到过陆地,他对陆地的了解来自于随机播出的电话里陌生人的描述,我想他是孤独的,他的孤独就像是一艘漂泊在大海里永远也到不了岸的船,他的孤独没有人能够体会。
他虽然孤独,但还有钢琴为伴,相比于大海的广袤,一艘船给他提供了狭小但又充实的生活空间。
他曾经想过下船到陆地上生活,但是当他面对堆满了建筑而且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陆地时,他害怕了。在船上待了几十年,早已习惯了孤独的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未知的以后。虽然陆地上有他喜欢的女人,但那只是他在陆地上唯一的联系,除此之外,他再没有与其他人的任何联系。他害怕当他这唯一的联系也失去了以后该怎么办。就像从笼子里被放出来,面对未知的世界,他只有茫然和局促。
最后,当他的朋友麦克斯去船里找他让他出去的时候,一个活生生的人和一个废弃了的船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别人眼里,这是不协调的,可是在他的眼里,这就是他的生活空间,他早已习惯了孤独,并决定终生于孤独为伴,拒绝下船。
当我们不断的向上爬,希望看到更大的世界的时候,1900告诉我们,或许更小的世界才是最舒服的,最适合我们的。
网友水木丁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真正无限广大的世界,是你平静的内心。
网友何家春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学期选的选修课《心理佳片赏析》就放了这部电影,学期末童鞋们还对1900为什么最后没有下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个人不是很喜欢这样情节略显枯燥,主题不是太鲜明的电影。我看到的主题就是要勇于尝试,就这么简单。
1900最后没有下船就是因为他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他害怕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路上生活,他已经习惯了在船上吃穿住行,听别人讲的故事,然后将他们化作创作的灵感,当他真正要面对这种生活时,他退缩了,他害怕被这种新的生活拒绝,他害怕他适应不了这种新的生活。
人为什么怕死,就是因为人对死后的世界一无所知,也许他害怕下船也就好像怕死一样。因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所以很多东西都选择了绕开它去选择另外一条路,哪怕那是一条死路。
高中高考语文的复习中反复出现过这样的例子。当一个犯人将要被执行死刑时,给他一道门,在他对门后的世界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只要他打开那扇门他就可以获得自由,但是他们都选择了死刑。还有一种毛毛虫,它们只会跟着前面一只的屁股走,从来不会走另外一条路,于是科学家将他们的围成一个圈,一只后面跟着一只,旁边放着他们的喜食的松针,只要离开前面一只的屁股就可以吃到松针,他们就在那里走啊走,直到饿死了也不敢离开队伍......
我觉得1900多少和那些犯人和虫子有点像,他就是不敢尝试着跨下船开始新的一段生活,所以选择了永远呆在那条船上,作为有先进思想的我们,就要勇于尝试,永远不要停下探索的脚步!
这是我在那堂课上的口头发言!
网友tan8283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海上钢琴教师》看了很多遍,年少无知的时候不明白为何1900不下船,船下的世界五彩斑斓,一片光明,对他来说是更好的发挥才华的地方!觉得1900非常的固执懦弱不敢面对,后来看了《霸王别姬》,忽然明白了程碟衣和1900.
或许天才总是不屑与世俗凡人为伍,难耐俗世只能埋没天才,所以宁愿用自我毁灭的方式来保全自己的精神追求,我想到了《霸王别姬》的程蝶衣,像是另一个1900。他们都是为艺术而生的精神贵族!!
网友谢瑷嵘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1900的一生是存在主义思想的体现,他藐视规则,藐视这个社会认可的规则,他害怕上岸其实是拒绝上岸,藐视上岸。他重自身的存在大于外界对自身的认可,他可以轻易打败爵士乐的开山祖师并对他表示鄙夷,他可以靠他的才华赚取无数的名利但是他拒绝音乐与自身的分离,他可以用音乐去探究所有人的心灵,可以在音乐里去旅行,可以寻觅到自己的爱情,但是他没有常人那样去要去追,他轻轻地将这些丢进了大海,他将迈向陆地的脚收回。
网友方军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我确定无疑地认为,《海上钢琴师》是一部二流乃至三流的电影。
我第一次看海上钢琴师就非常讨厌它,之后我才发现有那么多人追捧它,崇拜它——几至于眼含热泪地用心灵发声地推介它。我必须先说清楚,我不是因为有太多人捧它才出于逆反心理讨厌它。
我就是发自内心深处地讨厌它。
从电影艺术本身的价值来看,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平庸的作品。摄影、运镜、叙事、剪辑,均无任何特出之处,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它对电影艺术都没有任何增益。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它呢?根据粉丝的描述,主要是因为它塑造了一个遗世独立的天才人物,那种“贯彻始终的理想主义”太打动人了。
真的么?这部电影真的完美地呈现了一个孤独天才的灵魂?
“真的!”粉丝激动地告诉你:1900身世不明,孤悬海上,无师自通,天才横溢,曾经爱过,但放弃了爱情,有机会离开,但选择了漂泊,最终以暴烈又神秘的方式离开人世,成为传奇。这样的天才人格,还不能让你感动么?——不能感动的,当然就是市侩啰。
不好意思,我就是没感动,并且感到了深深的恶心。
恶心在何处?恰恰就是恶心于这种肤浅的、拼凑的、造神式的“天才”塑造。
海上钢琴师,基本上就是按照世人对天才的最肤浅最庸俗最段子化的理解,编造了一个所谓的理想人物——你都想得到导演和编剧在商量脚本时那种洋洋自得的神情:
“天才是孤独的啊”
“怎样才最孤独?让他生长在一个最封闭最不可能被人理解的环境好不好?雪山?洞窟?一艘船?”
“天才是悲情的啊”
“让他身世不明,无人疼爱,虽有对爱的渴求,却终于不能、不愿、不敢迈出一步”
“天才是漂泊的啊”
“让他一辈子没踏上陆地好不好?宁可死也要在海上终老?”
“天才是牛逼的啊”
“这还用说。让他天纵才情,无师自通;让他和世人所知的高手过招,秒杀对手好不好?”
……
于是,按照《读者》《青年文摘》这种段位的对天才的理解,一个神秘的天才被创造出来了。
这样的天才,就是时常活跃在民间想象和酒席段子中的天才了。
实际上呢?
烂到家了,无一处不透露着刻意与造作。而尤其烂的地方,在于那种对艺术的庸俗化的理解,似乎艺术家不是靠他自身的创造力和艰苦的劳动,而是靠他那种与大众隔绝对立的姿态而存在的。没有艺术创造力的人,就会用这种方式意淫艺术家。
事实上,导演托纳多雷,就是这样一个半吊子。
作为导演,托纳多雷的技法是相当娴熟的,他的电影也总是能把故事讲得娓娓动听,总能找到观众心中的几个痒处挠一挠,但他毫无疑问是个没有创造力的、惯于装b、惯于迎合庸众口味的二流乃至三流导演。
不过,他这一套确实是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法,君不见,他拍的多少电影都是豆瓣上的高分电影,都是粉丝热烈追捧的“神作”么?
再说说海上钢琴师的叙事手法。
一个字,“烂”。
就是一平铺直叙的流水账,中间插入一些绝对体贴观众、绝不让你费脑子的片段,毫不犹豫地要让你的心熨帖又安妥,每一个转折都会以最吻合你期待似乎又带来一丝怅然的方向发展,让你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一种遍体舒泰的微微激动。
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标准的心灵鸡汤,标准的心灵按摩。
即便是这样,导演还嫌不够直白,生怕观众漏掉每一处展现主角天才心灵的细节。所以他安排了一个电影中的叙事者。
一个深沉的旁白。
这个旁白是用来推动情节发展的么?
不是。
这个旁白有必须存在的结构性的理由么?
没有。
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对主角思想进行阐释和升华,让观众飘飘然地领悟天才的境界,逼着你去崇敬,去仰慕,去浑身发抖、嗓子发干、眼眶盈泪地获得天才的体验。
如果换成小说,这就是一部每隔一千字就冒出一句总结陈词、升华主人公思想境界的烂小说。
这种可怜可鄙的手法,也只有《读者》档次的“心灵”文学里才能毫无愧色地娴熟运用了吧。
那么,我们真的看到了这个天才的灵魂了么?
抱歉,没有。
你看到的只是一张皮,只是一个灯影,一具傀儡。
这张皮,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就贴上了“天才”的标签。
然后运用类似头脑风暴的搞法,虚拟出大量可以附加到“天才”标签上的形容词:孤独、忧郁、自闭、超然、神、境界……
不一而足。
然后这具傀儡就按照这些形容词的逻辑——而且是在对它们最肤浅最庸俗的理解的层次上——运动起来。
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吻合他作为一个孤独天才的标签,一举一动,都是为了摆出天才的pose。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为了装B。
于是乎,一些形容词开始在你的心中旋舞起来。用它们柔化了的锋芒轻轻拍打着你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并且还有一个深沉的旁白,用45度的仰角提醒你,“那是天才啊!”
于是你熨帖了。
于是你感动了。
于是你高潮了
于是你流泪了。
你觉得,“那是天才啊!”
于是你爽了。
就是这样。
网友蒙面大侠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其实很多时候导演就是想讲一个故事,把故事讲好,他的工作就完成了。
至于想表达什么,想传达什么,见仁见智吧!每个受众的人生阅历不同,看待一件事情的方式自然会不同~
网友airbai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传达的意思大体就是这段话: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了,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
守住你的内心,就像@水木丁 说的"真正无限广大的世界,是你平静的内心。"
网友骆楚华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看这部电影了解他的背景很重要,钢琴师出生在一战爆发前,最后是同船一起在二战后消失的,他的一生是经历了一战和二战,虽然他未曾直接接触战争,但是船上逃亡的人们可以影响他。
这部电影也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看,不管是他的出生他的才华他的爱情,每一个主题都是一个故事,你可以认为他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因为他没有父母没有出生证明只有上船的人见过他,而外界对他没有任何的认可,故事的引出仅是那一张CD,但是它已成古董谁也没办法考证它的来历。电影的最后,我曾为他感到惋惜,他的音乐才华无与伦比,可是却随船一起埋葬了。但是之后想想,那是最好的结局,1900是一个从未存在的人,他的生命就是那条船,船没了他也就消失了。当他准备下船的那一刻,他不过是想去寻找他的爱情,可是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没有尽头的生活多么可怕,他是胆怯了但他是纯净的。
网友刘大春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其实大家说的都差不多,本来觉得没自己的事了,又觉得好像上面说的也不全是自己的心声:宁愿与梦想相拥而死,也不远在茫茫人海中碌碌终生。
网友weii tien对[钢琴师电影]电影《海上钢琴师》究竟是要传达什么?给出的答复:
音乐是触及灵魂的东西。这个电影借助音乐的演奏探讨了人生哲思,即如何处理内心和环境的问题。船是个单纯的环境,相比陆地,撇除了人性,欲望,癫狂,痴情等“色受想行识”对内心的干扰。电影核心便是,你放下了虚幻便能听到内心的声音,方能弹出好的曲子。去流浪,去漂泊,去享受孤独,与内心对话。引用但丁一句话,all hope abandon ye who enter here.
以上。
二 : 电影《钢琴课》最后结局?看了电影《钢琴课》可是最后的结局怎么是艾
电影《钢琴课》最后结局?
看了《钢琴课》可是最后的结局怎么是艾达在深海里?她最后是幸福的跟他一起生活还是死了?没看明白。
电影钢琴课艾达在海里时并不是最后的片断
她是想和过去说再见,所以要求乔治·贝尼斯把旧钢琴推下海,结果绑钢琴我绳索把她缠住(暗指她并未完全忘记过去),然后随着钢琴一起沉溺,最后自己挣扎脱绳索(暗指终于完全不为过去而困挠)
电影的最后是乔治·贝尼斯给她买了新的钢琴,并给她砍掉的手指装了只假手指,她还是可以弹钢琴,并且开始重新说话了(她并不是天生的聋哑人,只是拒绝说话,这个你应该看懂了的吧)。
电影的主题音乐
三 : 《海上钢琴师》结局是悲剧还是完美
1900在船上出生,在船上生存,在船上死亡。一生之中从未离开过那个维珍尼亚号,一生都在海上漂泊。直到死亡……
曾一度的认为这是1个悲剧,用我几年前所拥有的的心态,理解力去感受。总以为,如果他能离开那艘生活了一辈子的船,如果能在船几十次,几百次甚至几千次靠岸时走下船板,如果,能随着那个深深吸引他的女孩离开维珍利亚号……如果,如果,那么他的生活就不会那么孤独,那么他的一生会风光无限……
他用音乐解读着他所了解的每1个心理世界,解读自己的认识人生。用音乐来刻画人物,用音乐来表达情感。凭借着他对音乐的感知力,凭借着上帝赐予的灵巧的双手,凭借着他那种超敏锐的洞察力,完全可以穿金戴银的离开那个“小小的世界”,造成世界的轰动。
但是仔细解读他的话,站在了他的角度放眼看向世界,是没有尽头的。陆地,太大了,像一艘大船,1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他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1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没有尽头的日子在他看来,太恐怖了,恐怖到能使人崩溃……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八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而当他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他的是1个没有尽头的键盘,他无法去操纵。1个人1种生活,1[www.61k.com)种死法,世界充满了未知。
即使有一天他离开那个自己熟知的船,可能永远不能融入到那个陌生的世界……等待他的,可能不是风光,不是轰动,不是美好。
所以,应该有些庆幸最终没有离开船舱,最终陪着生存了一辈子的船在大海中轰然消失。对他来说,这也算是1种完美了吧……
四 : 如果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愿意下船,结局会是怎么样?
[海上钢琴师结局]如果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愿意下船,结局会是怎么样?网友莫祥熙对[海上钢琴师结局]如果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愿意下船,结局会是怎么样?给出的答复:
本来这就是一个想象YY的问题,那么就让它变得不靠谱吧。
1900出生在1900年的第一天,而第一次下船按年龄看大约二十到三十岁左右,而1900在这个时候——眼前看到的是一片繁华景象,由此我们可以估计这是在大萧条(1929)之前。眼前看到的是一片繁华景象,由此我们可以估计这是在大萧条(1929)之前。
所以1900第一次下船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
20年代 George Gershwin写出了蓝色狂想曲、Radio开始流行、F.Scott Fitzgerald写下了The Great Gatsby、Hemingway写下了The Sun Also Rise、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在美国出现,你可以发现,这是美国文化的黄金时代。而Eddie Lang与 Joe Venuti将吉他与小提琴带进了爵士乐,这也是美国爵士乐的黄金时代。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的1900的帽子飞向了陆地——
首先我们的1900先生要去找他心爱的妹子,而他的妹子在哪呢
然后据谷歌地图,然后据谷歌地图,
=_=在十九世纪末的移民潮中 大量的南西西里和南意大利人来到了美国东海岸 他们主张Lower Manhattan的一个几乎全是意大利人的地方 也就是你可以在上图可以看到小红针指着的地方 小意大利 『这里有最纯正的Coffee Bar、Pizza、Pasta ^o^/~~~』 然后,在这里,大家不难想到这里有传说中的——=_=在十九世纪末的移民潮中 大量的南西西里和南意大利人来到了美国东海岸 他们主张Lower Manhattan的一个几乎全是意大利人的地方 也就是你可以在上图可以看到小红针指着的地方 小意大利 『这里有最纯正的Coffee Bar、Pizza、Pasta ^o^/~~~』 然后,在这里,大家不难想到这里有传说中的——黑手党
之前说过,1900下船的时间在大萧条之前,而碰巧的是,黑手党于大萧条中崛起,二战后达到顶峰,直到七八十年代才被FBI封杀。所以,如果1900找到了在父亲小意大利开鱼店的妹子,有如下两种可能——
幸福的在一起,而这种情况下及其有可能与黑手党牵连,估计到他与妹子结婚生子的时候正好赶上大萧条,黑手党开始崛起,1900跟随教父们血战纽约城,终成一方大佬。——这是无间道+教父+美国往事的节奏……羞涩的1900见了妹子一面/或许一面也没见着 之后离去,那便是继续音乐的节奏,三十年代的美国爵士乐坛无疑是艾靈頓公爵的的天下,那么又是一场精彩的传奇——
而第二次Max劝1900下船的时候是在二战过后,50年代的爵士乐,或者再细一点,布鲁斯(Blues),正是蓝调之王B.B.King 崛起的时候,时间刚好,又是一场巅峰对决。
综上就是,1900如果能下船还是很不错的。
谨以此纪念春天的一个周四下午,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仅供娱乐,不严谨之处还请见谅~~
网友TanG SviatOslav对[海上钢琴师结局]如果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愿意下船,结局会是怎么样?给出的答复:
他要是下船我当时就不哭了
网友落杉对[海上钢琴师结局]如果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愿意下船,结局会是怎么样?给出的答复:
从命运角度讲,下船意味着无数的可能,也意味着他失去很多自我,想很多名人登上了更大的舞台却脱离了他创作的源泉;一个成功的艺人和一个消亡的艺术家;导演想探讨的应该是人生而不是命运;
网友1900对[海上钢琴师结局]如果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愿意下船,结局会是怎么样?给出的答复:
1900下船后跟随Don Vito Corleone,血战纽约城,干掉AL Capone后重现与Jelly Roll Morton斗琴一幕,演奏完用琴弦点燃雪茄,后一举灭掉布鲁克林的Tattaglia家族,从此脱离Corleone,替代Tattaglia家族成为纽约五大家族新成员,之后与Corleone家族联手融资融券加1000倍杠杆,做空美国股市,导致1929年纽约证交所的黑色星期二大崩盘,掌握巨额财富,Corleone收购Coca-Cola并更名为Corleone-Cola,1900收购Pepsi-Cola并更名为Piano-Cola,利润一举超过其他三大家族贩毒所得,关键是还合法,之后将儿子1928送入商学院,学成归来接替1900,结盟Michael Corleone,纽约进入两大家族时代。
网友匿名用户对[海上钢琴师结局]如果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愿意下船,结局会是怎么样?给出的答复:
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春。
网友蒙面大侠对[海上钢琴师结局]如果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愿意下船,结局会是怎么样?给出的答复:
Max就是下船后的1900。电影其实已经暗示了。当铺老板称赞Max讲了一个好故事,这个故事当然是Max编的。他最后抱着自己的小号消失在无边的纽约街头。
网友匿名用户对[海上钢琴师结局]如果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愿意下船,结局会是怎么样?给出的答复:
总觉得他下船之后还会回去
网友黄金锯对[海上钢琴师结局]如果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愿意下船,结局会是怎么样?给出的答复:
1900不可能下船 因为如果他早有此心 那么早就下船了 而这么多年直到长大成人仍未登陆 说明了他对陆地越来越大的恐惧 那种无形的阻力使得他只能躲避在船上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