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史记中的小故事-史记中的3个小故事

发布时间:2017-11-24 所属栏目:史记中的小故事

一 : 史记中的3个小故事

历史故事作为一种传统的历史教学载体,虽然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曾经受到质疑,但至今仍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得到普遍运用的基本载体之一,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史记中的3个小故事。

。www.61k.com)

史记中的3个小故事1:破釜沉舟的故事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

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史记中的小故事 史记中的3个小故事

史记的3个小故事2:四面楚歌

项羽的军队驻军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层围了好几层。

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是什么原因让楚人这么多呢?”

项羽就在夜里爬起来,到军帐中喝酒。

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该怎样安置你!”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的人也都哭了,没有谁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纵马奔逃。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察觉,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

项羽渡过淮河,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走到阴陵时,迷路了,向一农夫问路,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汉军追上了。

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对手下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从没有失败过,所以才称霸天下。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我灭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

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胜三次,为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帅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

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

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负责追击项羽,项羽瞪眼对他大喝,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倒退了好几里。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

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上来。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便问他的随骑道:“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真像您说的那样!”

史记中的3个小故事3:先发制人

公元前209年,项梁和侄子项羽为躲避仇人的报复,跑到吴中。会稽郡郡守殷通,素来敬重项梁。为商讨当时的政治形势和自己 的出路,派人找来了项梁。

项梁见了殷通,谈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现在江西一带都己起 义反对秦朝的暴政,这是老天爷要灭亡秦朝了。先发动的可以制服 人,后发动的就要被别人所制服啊!” 殷通听了,叹口气说:”听说您是楚国大将的后代,是能干大事的。

我想发兵响应起义军,请你和桓楚一起来率领军队,只是不知道 桓楚现在什么地方?”项梁听了,心想:我可不愿做你的部属。于是他 灵机一动,连忙说:“桓楚因触犯了秦朗刑律流亡在江湖上,只有我 的侄子项羽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我去叫项羽进来问问。”说完,项梁 走到门外,轻声地叫项羽准备好宝剑,伺机杀死殷通。

叔侄俩一前一 后走进厅堂。殷通见项羽进来,刚站起身,想要接见项羽。说时迟,那 时快,项羽拔出宝剑直刺殷通,随即砍下他的脑袋。项羽提着殷通的 人头,佩带着郡守的大印,走到门外;高声宣布起义。

看了史记中的3个小故事的人还看了:

1.史记中的三个故事

2.史记中的小故事

3.史记中的经典故事

4.在史记中的小故事

5.《史记》中的故事 卧薪尝胆

二 : 史记中的小故事

范文一:《史记》中的小故事

《史记》中的小故事

1、荆轲刺秦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在这个故事里,被歌颂最多的历来是荆轲。当然,他是故事的主角。但在我看来,更值得尊敬的是故事中很少被后人提起的两位:田光和樊於期。

。www.61k.com)

秦国人快打过来了,燕太子丹让田光帮着出主意,田光就向他推荐了荆轲。临别,太子丹小里小气地对田光说:“我跟你说的可都是国家大事呀,可千万不能泄露出去呀。”结果田光回去对荆轲说:

“太子这是不相信我啊,我一把岁数的人了,做事不能让人信不过。 你告诉他,就说田光已死,不会泄露什么了!”———遂自刎。樊於期本是秦国的将军,不知道怎么得罪了秦王,九族被诛,只身逃到了燕国,秦王还不罢休,悬赏千金要他的头;荆轲欲刺秦,苦于无法取信于秦王,便径直找到樊於期,说:“我要是能把你的头献给秦王,他一定肯见我,我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给他一刀,你觉得怎么样?”

樊於期说:“这正是我天天咬牙切齿想干的啊,多谢你教我这一招!”——遂自刎。

2、齐威王的水煮肉片

齐威王当上齐国第一把手成为“核心”后不理朝政,把权力下放给手下的干部们。 一晃九年过去了。这九年里其它国家老来攻打齐国, 大家挺头疼。 一天, 齐威王把管东面的“即墨”那片地的地方领导叫来了:“我让你丫管即墨那片儿地, 我左右的人都说你干得不好呢。” 即墨领导吓得哆嗦。齐微王接著说:“可是呢, 我派人到即墨去暗访了, 那儿田种得很好, 老百姓也过得挺滋润,官府也弄得挺有条理, 所以东面也无事, 好!”齐威王于是赏他一万户供他享用, 这一万户人家就供吃供喝给他,这领导高高兴兴回家了。 春秋战国时期, 当“核心”的都挺喜欢水煮肉片。齐威王好久没亲自煮肉了。 他把管“阿”那片地的领导叫来了:“我左右的人都说你把阿管理得很好耶。”阿领导喜滋滋地说“那里那里, 是核心领导得好。”齐威王一板脸喝道:“扯蛋! 我派人到你那儿去暗访了, TNND, 地没种好, 老百姓穷得光屁股。 当年赵国攻打甄, 你不救,卫国占领薛陵, 你不管。 原来你是贿赂我的左右天天帮你

扇小扇儿替你唱赞歌来著呢。来人啊,把这厮给我煮了。” 于是卫兵上来扒衣服刮毛架大锅一阵忙乎。 等水放好“扑通”就扔锅里了,锅下柴禾泼上了油一点就著, 丫的在锅里又扑腾又叫喊,过了一会, 那丫没声了, 又过了一会儿, 肉香阵阵飘来。。。齐威王还不尽性, 又把左右替那丫说好话的也都给煮了。 所以川菜的 “水煮肉片”可能是中国史载最古老的菜了。这样一来, 大家吓得够呛, 谁还敢文过饰非呢,干活做事都竭心尽力, 齐国大治。 于是齐威王四处出兵, 把过去丢的地又抢回来了, 各路诸侯听著害怕, 以后二十多年没有再敢找齐国的麻烦。

3、鸿门宴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刘邦先破咸阳(秦始皇的都城),但刘邦兵力不及项羽,项羽大怒,派当阳君击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壁一双,并向大将军(亚父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却拨剑将玉斗撞碎。

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4、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

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5、刘邦记仇

汉高祖刘邦向以豁达大度、虚怀若谷、知人善任而著称于世。

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大哥刘伯早年亡故。

当初刘邦身为平民时,终日游手好闲,贪杯好色,结交了一群地痞混混儿。刘邦时常带这些人到大嫂家吃饭。大嫂非常讨厌这个小叔子。

一次,小叔子又带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前来蹭饭,大嫂就故意用勺子把锅边刮得很响,假装羹汤吃完了。刘邦的那些哥们儿因而都离去了。刘邦偷偷去查看,发现锅里原来还有羹汤,从此就怨恨上了大嫂。

等到刘邦终于做了皇帝,分封众兄弟亲族,却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太上皇询问原因,这位开国之君振振有词地道:“我并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像个长辈了。”太上皇一再讲情,刘邦才封大哥之子为“羹颉”侯(颉,就是‘刮’的意思)。

6、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功劳卓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

相如。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相如手下的人便以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气愤。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我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所以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互相攻击,像老虎一样相斗,结果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所以对廉将军避让,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这番话,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相如手下的人也学习蔺相如的样子,对廉颇手下的人处处谦让。 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觉得自已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相如家请罪,并沉痛地说;“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将军对我如此宽容。”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畅叙,从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

7、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於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於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於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於齐二十馀年。

8、可爱的孔子

思想家孔子,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避艰辛,带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一日来到卫国,寄住在一个名叫蘧伯玉的家中。卫国君主灵公,有个叫南子的美貌夫人,仰慕孔子,想要见他,就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凡是想和我们国君交朋友的,一定会拜见我们南子夫人,我们南子夫人也想见见您。”孔

子辞谢客套一番,不得已就跟来人去了。

南子夫人坐在葛布帷帐中等待。孔子进门后就叩头行礼,美貌绝伦的南子夫人也在帐中盈盈回拜,行动时,所戴环佩玉器发出叮当撞击的清脆响声,此情此景,令谨尊礼法的孔圣人也不免心中怦然。

事后,孔子再见到弟子们就有些讪讪的,自己解释说:“我本来就不愿意见她,既然迫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嘛。”

子路不爱听,孔子急得发誓:“我假若不对的话,上天一定厌弃我!上天一定厌弃我!”

一天,孔子来到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城郭东门,郑国有一个人看见了孔子,就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国国卿子产,可是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像一条丧家狗。”

子贡与孔子见面后,就把原话如实转述了一遍,孔子大笑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他说我像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一次,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遇上公叔氏占据蒲地反叛卫国。因为孔子与卫国相亲,蒲人便扣留了孔子。

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身材高大,才勇兼备,和蒲人打斗在一处,蒲人害怕了,就对孔子说:“如果你发誓不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孔子马上发了誓,并和蒲人订立了盟约,蒲人这才放他们出城。

孔子出了城却直奔卫国,子贡说;“与人订了盟约也可以违背吗?”孔子从容笑曰:“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在神那里是不算数的。”

9、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大王道这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卧薪尝胆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原文地址.html

《史记》中的小故事

1、荆轲刺秦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在这个故事里,被歌颂最多的历来是荆轲。当然,他是故事的主角。但在我看来,更值得尊敬的是故事中很少被后人提起的两位:田光和樊於期。

秦国人快打过来了,燕太子丹让田光帮着出主意,田光就向他推荐了荆轲。临别,太子丹小里小气地对田光说:“我跟你说的可都是国家大事呀,可千万不能泄露出去呀。”结果田光回去对荆轲说:

“太子这是不相信我啊,我一把岁数的人了,做事不能让人信不过。 你告诉他,就说田光已死,不会泄露什么了!”———遂自刎。樊於期本是秦国的将军,不知道怎么得罪了秦王,九族被诛,只身逃到了燕国,秦王还不罢休,悬赏千金要他的头;荆轲欲刺秦,苦于无法取信于秦王,便径直找到樊於期,说:“我要是能把你的头献给秦王,他一定肯见我,我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给他一刀,你觉得怎么样?”

樊於期说:“这正是我天天咬牙切齿想干的啊,多谢你教我这一招!”——遂自刎。

2、齐威王的水煮肉片

齐威王当上齐国第一把手成为“核心”后不理朝政,把权力下放给手下的干部们。 一晃九年过去了。这九年里其它国家老来攻打齐国, 大家挺头疼。 一天, 齐威王把管东面的“即墨”那片地的地方领导叫来了:“我让你丫管即墨那片儿地, 我左右的人都说你干得不好呢。” 即墨领导吓得哆嗦。齐微王接著说:“可是呢, 我派人到即墨去暗访了, 那儿田种得很好, 老百姓也过得挺滋润,官府也弄得挺有条理, 所以东面也无事, 好!”齐威王于是赏他一万户供他享用, 这一万户人家就供吃供喝给他,这领导高高兴兴回家了。 春秋战国时期, 当“核心”的都挺喜欢水煮肉片。齐威王好久没亲自煮肉了。 他把管“阿”那片地的领导叫来了:“我左右的人都说你把阿管理得很好耶。”阿领导喜滋滋地说“那里那里, 是核心领导得好。”齐威王一板脸喝道:“扯蛋! 我派人到你那儿去暗访了, TNND, 地没种好, 老百姓穷得光屁股。 当年赵国攻打甄, 你不救,卫国占领薛陵, 你不管。 原来你是贿赂我的左右天天帮你

扇小扇儿替你唱赞歌来著呢。来人啊,把这厮给我煮了。” 于是卫兵上来扒衣服刮毛架大锅一阵忙乎。 等水放好“扑通”就扔锅里了,锅下柴禾泼上了油一点就著, 丫的在锅里又扑腾又叫喊,过了一会, 那丫没声了, 又过了一会儿, 肉香阵阵飘来。。。齐威王还不尽性, 又把左右替那丫说好话的也都给煮了。 所以川菜的 “水煮肉片”可能是中国史载最古老的菜了。这样一来, 大家吓得够呛, 谁还敢文过饰非呢,干活做事都竭心尽力, 齐国大治。 于是齐威王四处出兵, 把过去丢的地又抢回来了, 各路诸侯听著害怕, 以后二十多年没有再敢找齐国的麻烦。

3、鸿门宴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刘邦先破咸阳(秦始皇的都城),但刘邦兵力不及项羽,项羽大怒,派当阳君击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壁一双,并向大将军(亚父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却拨剑将玉斗撞碎。

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4、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

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5、刘邦记仇

汉高祖刘邦向以豁达大度、虚怀若谷、知人善任而著称于世。

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大哥刘伯早年亡故。

当初刘邦身为平民时,终日游手好闲,贪杯好色,结交了一群地痞混混儿。刘邦时常带这些人到大嫂家吃饭。大嫂非常讨厌这个小叔子。

一次,小叔子又带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前来蹭饭,大嫂就故意用勺子把锅边刮得很响,假装羹汤吃完了。刘邦的那些哥们儿因而都离去了。刘邦偷偷去查看,发现锅里原来还有羹汤,从此就怨恨上了大嫂。

等到刘邦终于做了皇帝,分封众兄弟亲族,却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太上皇询问原因,这位开国之君振振有词地道:“我并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像个长辈了。”太上皇一再讲情,刘邦才封大哥之子为“羹颉”侯(颉,就是‘刮’的意思)。

6、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功劳卓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

相如。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相如手下的人便以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气愤。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我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所以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互相攻击,像老虎一样相斗,结果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所以对廉将军避让,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这番话,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相如手下的人也学习蔺相如的样子,对廉颇手下的人处处谦让。 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觉得自已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相如家请罪,并沉痛地说;“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将军对我如此宽容。”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畅叙,从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

7、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於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於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於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於齐二十馀年。

8、可爱的孔子

思想家孔子,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避艰辛,带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一日来到卫国,寄住在一个名叫蘧伯玉的家中。卫国君主灵公,有个叫南子的美貌夫人,仰慕孔子,想要见他,就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凡是想和我们国君交朋友的,一定会拜见我们南子夫人,我们南子夫人也想见见您。”孔

子辞谢客套一番,不得已就跟来人去了。

南子夫人坐在葛布帷帐中等待。孔子进门后就叩头行礼,美貌绝伦的南子夫人也在帐中盈盈回拜,行动时,所戴环佩玉器发出叮当撞击的清脆响声,此情此景,令谨尊礼法的孔圣人也不免心中怦然。

事后,孔子再见到弟子们就有些讪讪的,自己解释说:“我本来就不愿意见她,既然迫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嘛。”

子路不爱听,孔子急得发誓:“我假若不对的话,上天一定厌弃我!上天一定厌弃我!”

一天,孔子来到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城郭东门,郑国有一个人看见了孔子,就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国国卿子产,可是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像一条丧家狗。”

子贡与孔子见面后,就把原话如实转述了一遍,孔子大笑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他说我像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一次,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遇上公叔氏占据蒲地反叛卫国。因为孔子与卫国相亲,蒲人便扣留了孔子。

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身材高大,才勇兼备,和蒲人打斗在一处,蒲人害怕了,就对孔子说:“如果你发誓不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孔子马上发了誓,并和蒲人订立了盟约,蒲人这才放他们出城。

孔子出了城却直奔卫国,子贡说;“与人订了盟约也可以违背吗?”孔子从容笑曰:“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在神那里是不算数的。”

9、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大王道这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卧薪尝胆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范文二:【《史记》中的小故事

【国】《史记》中的传奇故事

教案编写者:张泓钰

【教学目标】

1.结合文本初步了解作者司马迁;

2.欣赏和思考有着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

3.学习其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

1.学习其中的成语。

2.能够学以致用,结合生活和学习运用。

【课程大纲】

一、导入:介绍太史令官职

二、简单介绍司马迁

三、文本讲解

《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卧薪尝胆》

四、本课重点梳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ppt、视频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始——————————

一、自我介绍(3分钟)

二、导入(5分钟)

同学们,大家知道今天要讲的是《史记》里的小故事,那么,《史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史,可以组一个词:历史;记,也可以组一个词:记载、记录,连起来就是历史的记载,从书名就可以知道这本书是在记录历史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历史的小故事。

【互动】

师:那么在历史上,有一种人权利最大,高高在上的,这一种人叫什么?

生:皇帝。

师: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最大的就是皇帝,那大家想一下,皇帝要管理整个国家,那他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呢?当然不是。那么现在假如你是皇帝,你身边需要哪些人为你做事呢?

生:【五花八门】宫女(洗衣服、倒茶、倒水)、御厨(做饭的人呢)、太医(生病了还要找医生给你看病)、大臣(一个国家有很多事情,当然皇帝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所以他需要大臣)、侍卫(当然皇帝还需要人保护他,所以还需要保镖,我们叫他侍卫)……

师:皇帝除了需要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些人之外,还需要一种人,这种人是每天跟在皇帝后面,记录皇帝每天做的事情的人。比如,皇帝早上先和大臣们商量国家大事,接着去公园游玩,下午去打猎,那么他身后就会跟着一个人在记录,这个人的官职就叫太史令。

我们今天要讲的《史记》,就是汉朝时的一个皇帝——汉武帝的太史令写的书。这个太史令的名字就是司马迁。

司马迁生活的汉朝,究竟在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处于哪个位置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汉朝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2200多年了,那么汉朝对我们现在的文化有没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民族是哪一个民族?——汉族;我们的文字叫?——汉字;我们的语言是?——汉语。从这些,可以看出汉朝文化对我们现在还有很大的影响。

三、人物和著作简介(15分钟)

对汉朝有个初步了解后,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作者——司马迁,出生在龙门。龙门这个地方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黄河峡谷水流最急的地方有一个龙门,如果有鲤鱼能跃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但这只是传说,没有鲤鱼真正能跃过去,因为龙门那里的瀑布太高了,水流太急了,所以一直没有鲤鱼能跳跃过去。好多年过去了,小鲤鱼们的爷爷的爷爷告诉它们:“孩子们,你们看,你们沿着黄河往上游,在黄河上游有一个龙们,如果能够跳跃过龙门,就能变身,成为神龙!”“哇!”小鲤鱼们听着觉得好神奇,都想去试一试。一天,它们相约一起游呀游,游到了龙门前,它们抬头一看,“哇!好高呀!”其中一条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要不我们回去吧”,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其中一条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我来试一试。”它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嘭”,掉下来了,“嘭”,掉下来了,“嘭”,又掉下来了,小鲤鱼们看着红鲤鱼在跳,也跟着一起跳,可是“嘭、嘭、嘭”,大家都掉下来了,小鲤鱼们跳得精疲力尽,还距离龙门顶好远。

大家说,小鲤鱼们会放弃吗?是的,小鲤鱼们没有放弃,它们决定回去好好练习跳跃,下一次再来试一试。它们就游回去了,回去之后它们每天练习跳跃。又有一天,它们又相约一起游呀游,游到了龙门,它们又开始跳跃,“嘭”,这一次,它们跳得更高了,可是瀑布的水流还是把它们冲下来。再来一次,“嘭”,接近了,“嘭”更接近了,“嘭”又高了一点点,小鲤鱼试了好多次,可还是没有成功,看来这真是太难了!

试了这么多次,如果你们是小鲤鱼,你们会放弃吗?小鲤鱼们想:绝对不能就这样放弃,我们还有机会。它们决定回去后好好锻炼身体,继续练习跳高。过去好多天,小鲤鱼们都长成了大鲤鱼。一天,它们相约再一次来到龙门,还是那一条红鲤鱼,它说:“我先来!”只见它从很远的地方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嘭”,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这时,它感觉到自己全身在发热,似乎有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烧着它的全身。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它越过了龙门。是的,传说是真的,红鲤鱼真的变身成为神龙。

而这时,在水里的小鲤鱼们忽然看见天上飞下一条巨龙,对它们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最后,就有好多鲤鱼都变身成为神龙。这就是鲤鱼跃龙门的传说,你看小鲤鱼们努力拼搏,终于取得成功。

好了,司马迁就是出生在龙门这个神奇的地方,那么司马迁会不会像小鲤鱼一样,遇到困难也努力向上呢,最后取得成功呢?现在我们来看看司马迁小时候,司马迁在小时候在村里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后来又有了全国最好的老师教他学习,学习成绩突飞猛进。20岁那年,他的爸爸司马谈告诉司马迁,不能总是死读书,读了那么多书,也在到处走走看看,实地考察一下,这样才能真正的增长知识。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是司马迁就从长安出发,到全国各地游历,整整两年时间。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曾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这些都为他后来创作《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很博学,为人也很正直,大家都很尊敬他,因为他的官职是太史令,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太史公。司马迁写完《史记》之后,这本书其实还没没有名字,大家想,这些历史是太史公记录下来的,要不我们就把这本书叫做《太史公记》,后来大家觉得书名太长了,就简化成两个字,就叫《史记》。那么这本《史记》记录了多少年的历史呢?又写了多少人物?老师告诉大家,《史记》一共记录了3000多年的历史、4000多个人物,有100多个典型人物。写了这么多人物,那到底是哪些人呢?比如:皇帝(黄帝——汉武帝)、神医、外交家、军事家、将军、侠客、演员、商人等。

四、文本讲解(30分钟)

接下来,我们开始来讲讲《史记》里的小故事,今天我们讲的第一类小故事:明理小故事。

【故事一】 纸上谈兵

赵括从小就对打仗很感兴趣,他熟读兵法,认为天下的良将都比不上他。他经常和父亲赵奢辩论军事问题,有时赵奢也说不过他,但赵奢不认为赵括有什么过人的本领,觉得自己的儿子不会灵活应变,最大的本事就是纸上谈兵而已。 赵奢去世几年后,赵王准备让赵括换下廉颇去和秦国打仗,当赵王的封赏和任命到达赵家时,赵括非常兴奋,他的母亲却请赵王收回任命。她说:“赵奢活着时,常把封赏分给将士,一旦打仗便把全部心思都放到战事上。再看赵括,才当了几天大将军,就开始目中无人了,所有封赏都归自己,根本不像他父亲!”但是赵王心意已决,不听赵母的劝阻,还是派赵括去了前线。赵括到了前线,更改了军中制度,还把廉颇留下的军吏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秦国的白起听说了赵括的举动,就派一支精兵去向赵括挑战,并假装败下阵来,绕道切断了赵军的粮道。赵军断了粮草,军心涣散,四十多天后,实在耗不下去了,赵括决定带一队人马和白起决战。

秦军早有准备,万箭齐发,赵括当场阵亡,饿晕了的赵军向秦军投降,白起将这几十万俘虏全部活埋了。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只会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那些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空谈。

【互动】你觉得赵括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你是赵括,你会怎么办?

【过渡】刚刚认识赵国的廉颇,不用说,廉颇打仗怎么样呢?(所向无敌)廉颇不但勇猛善战,而且顾大局,识整体,勇于改错,有着高尚的品德。这更使他在战国后期的军事将领中出类拔萃,受到各国的尊重。讲一个故事。

【故事二】 《负荆请罪》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负荆请罪】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

【过渡】刚刚是发生战国时期的小故事,教会我们一些小道理,现在我们来讲讲春秋时期发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励志小故事:

【故事三】 卧薪尝胆

吴王夫差率兵把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范蠡建议派大夫文种去求和,给吴王献上厚礼,向吴国称臣。可是伍子胥不同意,他说一旦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放了勾践,还从越国撤兵了。

勾践从此开始苦心经营,他睡在干草上,把苦胆悬挂在坐席旁,坐卧之时都要舔一下苦胆,吃饭时也要尝尝苦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兵败之辱。他和百姓一起劳动,亲自耕种,他的王后也亲手织布。

伍子胥知道勾践在偷偷壮大实力,就建议吴王攻打越国,可吴王没有听从。后来勾践派文种来向吴王借粮,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阻,把粮草借给了越国。

七年后,越国越来越强大,而吴国老跟齐国和晋国打仗,很多兵都战死了。勾践趁机发兵攻打吴国,把吴国的国都围困了三年,吴国彻底灭亡了。吴王在临死前很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劝。

注:卷土重来:比喻失败后集中全部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原指中国春秋时

期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拓展】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五、本课重点梳理(3-5分钟)

(一)《史记》是由司马迁编写。

(二)《史记》又叫做《太史公书》

(三)成语:纸上谈兵

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六、布置作业

1. “太史公” 司马迁 写作的 《史记》 。

2.“卧薪尝胆”主要讲了越王 勾践 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为了报仇,经常尝苦胆的故事。这个成语中的“薪”指的是 柴草 ,后来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 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

3.“纸上谈兵”中赵国和秦国的那场战争就是著名的( C )。

A.长勺之战 B.吴越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第二课时完——————————

【板书设计】

范文三:《史记》中的小故事

《史记》中的小故事

1、荆轲刺秦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在这个故事里,被歌颂最多的历来是荆轲。当然,他是故事的主角。但在我看来,更值得尊敬的是故事中很少被后人提起的两位:田光和樊於期。

秦国人快打过来了,燕太子丹让田光帮着出主意,田光就向他推荐了荆轲。临别,太子丹小里小气地对田光说:“我跟你说的可都是国家大事呀,可千万不能泄露出去呀。”结果田光回去对荆轲说:

“太子这是不相信我啊,我一把岁数的人了,做事不能让人信不过。 你告诉他,就说田光已死,不会泄露什么了!”———遂自刎。樊於期本是秦国的将军,不知道怎么得罪了秦王,九族被诛,只身逃到了燕国,秦王还不罢休,悬赏千金要他的头;荆轲欲刺秦,苦于无法取信于秦王,便径直找到樊於期,说:“我要是能把你的头献给秦王,他一定肯见我,我左手揪住他的袖子,右手给他一刀,你觉得怎么样?”

樊於期说:“这正是我天天咬牙切齿想干的啊,多谢你教我这一招!”——遂自刎。

2、齐威王的水煮肉片

齐威王当上齐国第一把手成为“核心”后不理朝政,把权力下放给手下的干部们。 一晃九年过去了。这九年里其它国家老来攻打齐国, 大家挺头疼。 一天, 齐威王把管东面的“即墨”那片地的地方领导叫来了:“我让你丫管即墨那片儿地, 我左右的人都说你干得不好呢。” 即墨领导吓得哆嗦。齐微王接著说:“可是呢, 我派人到即墨去暗访了, 那儿田种得很好, 老百姓也过得挺滋润,官府也弄得挺有条理, 所以东面也无事, 好!”齐威王于是赏他一万户供他享用, 这一万户人家就供吃供喝给他,这领导高高兴兴回家了。 春秋战国时期, 当“核心”的都挺喜欢水煮肉片。齐威王好久没亲自煮肉了。 他把管“阿”那片地的领导叫来了:“我左右的人都说你把阿管理得很好耶。”阿领导喜滋滋地说“那里那里, 是核心领导得好。”齐威王一板脸喝道:“扯蛋! 我派人到你那儿去暗访了, TNND, 地没种好, 老百姓穷得光屁股。 当年赵国攻打甄, 你不救,卫国占领薛陵, 你不管。 原来你是贿赂我的左右天天帮你

扇小扇儿替你唱赞歌来著呢。来人啊,把这厮给我煮了。” 于是卫兵上来扒衣服刮毛架大锅一阵忙乎。 等水放好“扑通”就扔锅里了,锅下柴禾泼上了油一点就著, 丫的在锅里又扑腾又叫喊,过了一会, 那丫没声了, 又过了一会儿, 肉香阵阵飘来。。。齐威王还不尽性, 又把左右替那丫说好话的也都给煮了。 所以川菜的 “水煮肉片”可能是中国史载最古老的菜了。这样一来, 大家吓得够呛, 谁还敢文过饰非呢,干活做事都竭心尽力, 齐国大治。 于是齐威王四处出兵, 把过去丢的地又抢回来了, 各路诸侯听著害怕, 以后二十多年没有再敢找齐国的麻烦。

3、鸿门宴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刘邦先破咸阳(秦始皇的都城),但刘邦兵力不及项羽,项羽大怒,派当阳君击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季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刘邦两手恭恭敬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 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壁一双,并向大将军(亚父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却拨剑将玉斗撞碎。

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4、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

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5、刘邦记仇

汉高祖刘邦向以豁达大度、虚怀若谷、知人善任而著称于世。

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大哥刘伯早年亡故。

当初刘邦身为平民时,终日游手好闲,贪杯好色,结交了一群地痞混混儿。刘邦时常带这些人到大嫂家吃饭。大嫂非常讨厌这个小叔子。

一次,小叔子又带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前来蹭饭,大嫂就故意用勺子把锅边刮得很响,假装羹汤吃完了。刘邦的那些哥们儿因而都离去了。刘邦偷偷去查看,发现锅里原来还有羹汤,从此就怨恨上了大嫂。

等到刘邦终于做了皇帝,分封众兄弟亲族,却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太上皇询问原因,这位开国之君振振有词地道:“我并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像个长辈了。”太上皇一再讲情,刘邦才封大哥之子为“羹颉”侯(颉,就是‘刮’的意思)。

6、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功劳卓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

相如。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相如手下的人便以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气愤。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我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所以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互相攻击,像老虎一样相斗,结果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所以对廉将军避让,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这番话,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相如手下的人也学习蔺相如的样子,对廉颇手下的人处处谦让。 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觉得自已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相如家请罪,并沉痛地说;“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将军对我如此宽容。”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畅叙,从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

7、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威王初即位以来,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间,诸侯并伐,国人不治。於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曰:“自子之守阿,誉言日闻。然使使视阿,田野不辟,民贫苦。昔日赵攻甄,子弗能救。卫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击赵、卫,败魏於浊泽而围惠王。惠王请献观以和解,赵人归我长城。於是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诸侯闻之,莫敢致兵於齐二十馀年。

8、可爱的孔子

思想家孔子,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避艰辛,带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一日来到卫国,寄住在一个名叫蘧伯玉的家中。卫国君主灵公,有个叫南子的美貌夫人,仰慕孔子,想要见他,就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凡是想和我们国君交朋友的,一定会拜见我们南子夫人,我们南子夫人也想见见您。”孔

子辞谢客套一番,不得已就跟来人去了。

南子夫人坐在葛布帷帐中等待。孔子进门后就叩头行礼,美貌绝伦的南子夫人也在帐中盈盈回拜,行动时,所戴环佩玉器发出叮当撞击的清脆响声,此情此景,令谨尊礼法的孔圣人也不免心中怦然。

事后,孔子再见到弟子们就有些讪讪的,自己解释说:“我本来就不愿意见她,既然迫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嘛。”

子路不爱听,孔子急得发誓:“我假若不对的话,上天一定厌弃我!上天一定厌弃我!”

一天,孔子来到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城郭东门,郑国有一个人看见了孔子,就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国国卿子产,可是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像一条丧家狗。”

子贡与孔子见面后,就把原话如实转述了一遍,孔子大笑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他说我像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一次,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遇上公叔氏占据蒲地反叛卫国。因为孔子与卫国相亲,蒲人便扣留了孔子。

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身材高大,才勇兼备,和蒲人打斗在一处,蒲人害怕了,就对孔子说:“如果你发誓不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孔子马上发了誓,并和蒲人订立了盟约,蒲人这才放他们出城。

孔子出了城却直奔卫国,子贡说;“与人订了盟约也可以违背吗?”孔子从容笑曰:“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在神那里是不算数的。”

9、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大王道这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范文四:史记中的成语和小故事

轩辕天子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 出自《史记·殷本纪》 酒肉池林 出自《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 出自《史记·周本纪》 焚书坑儒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一败涂地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毛遂自荐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脱颖而出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歃血为盟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因人成事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言九鼎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完璧归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脑涂地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鸡鸣狗盗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的一段时间,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食客数千人,吕不韦想他的地位不次于别人,也养了三千食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名有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吕氏春秋》,备论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 (合黄金一斤)。

鸟尽弓藏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蠢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已留点余地呢?”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夫差只好拔剑自刎。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文种此时方知范蠢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佩剑一把。文种见剑鞘上有“属楼”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他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范文五:史记小故事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负荆请罪

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功劳卓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相如手下的人便以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气愤。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我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所以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互相攻击,像老虎一样相斗,结果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所以对廉将军避让,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这番话,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相如手下的人也学习蔺相如的样子,对廉颇手下的人处处谦让。 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觉得自已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相如家请罪,并沉痛地说;“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将军对我如此宽容。”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畅叙,从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

范文六:史记小故事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1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2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1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2

范文七:史记小故事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刘邦记仇》

汉高祖刘邦向以豁达大度、虚怀若谷、知人善任而著称于世。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大哥刘伯早年亡故。当初刘邦身为平民时,终日游手好闲,贪杯好色,结交了一群地痞混混儿。刘邦时常带这些人到大嫂家吃饭。大嫂非常讨厌这个小叔子。一次,小叔子又带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前来蹭饭,大嫂就故意用勺子把锅边刮得很响,假装羹汤吃完了。刘邦的那些哥们儿因而都离去了。刘邦偷偷去查看,发现锅里原来还有羹汤,从此就怨恨上了大嫂。等到刘邦终于做了皇帝,分封众兄弟亲族,却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太上皇询问原因,这位开国之君振振有词地道: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范睢此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秦国攻齐。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难以取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先攻打邻国韩、魏,逐步推进。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

异人是秦王的庶孙,在国外作人质,车马及日常供给都不充盈,生活窘困,郁郁不得志。阳翟有个大商人吕不韦去邯郸,见到嬴异人,说:“这是可以屯积起来卖好价钱的奇货呀!”于是前去拜见异人,说:“我可以提高你的门第!”异人笑着说:“你先提高自己的门第吧!”吕不韦说:“你不知道,我的门第要靠你的门第来提高。”异人心中知道他有所指,便邀他一起坐下深谈。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太子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你兄弟二十余人中,子是长子,有继承秦国的条件,又有士仓辅佐他。你排行居中,不太受重视,长久在外做人质。如果太子即位做秦王,你很难争得继承人的地位。”异人说:“那怎么办呢?”吕不韦说:“能够确立嫡子继承人的,只有华阳夫人。我吕不韦虽然不算富,也愿意拿出千金为你到西边去游说,让她立你为继承人。”异人说:“如果能实现你说的计划,我愿意分割秦国与你共享。”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常常出游外地,访贤求师。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桥旁边,看见桥头上坐着一位胡子全白了的老人。

老人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脚尖勾着鞋不停地晃动。张良觉得好笑,就多看了他几眼,老人见张良瞧自己,忽然一抬脚,把鞋甩到桥下面去了。老人对张良说:

老人高兴地说:

赵奢秉公执法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元前271年,赵奢担任当时赵国的税务最高长官。赵国都城邯郸城里,赵王的弟弟平原君开了九家大型店铺,分别由其九个官家负责,这九个官家侍仗权势,偷税逃税,抗拒缴纳国家税款,并将前去收税的税务官打伤。赵奢闻此事,为了维护税法的尊严,冒着被杀、罢官的危险,依据当时的法律,果断地处死了这九个管家。

这下子可把平原君惹火了,气势汹汹地找赵奢算帐,扬言要杀死赵奢不可。赵奢镇定自如,据理力争:“你是赵国国内受人敬重的权贵,如果任凭你家藐视税法,那么国家法律的力量就会被削弱;国家法律的力量被削弱了,那么国家的实力就会被削弱;国家的实力如果被削弱了,那么迥边的其他国家就会虎视眈眈,趁机侵犯我国,到时候,赵国没有了,你还有什么富贵荣华:以你平原君所处的地位,如果能奉公守法,上下才能团结一致,上下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强大,国家强大了,政权才能稳定。”

平原君被赵奢的这一番大义凛然的话深深感动了,顿时怒气全消,内心十分惭愧,悄悄地走了。

赵奢的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很快使赵国财务充实,国泰民安。赵国也由一个不太富足的国家,成为春秋战国烽火年代的七雄之一。

公仪休拒鱼

出处《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在鲁国为相,这个公仪休在饮食方面最大的爱好就是吃鱼。一日,就有人投其所好给他献上了一条鱼。按咱们今人的“理解”,一个堂堂相国,收人一条鱼算什么,让人直接拎到厨房去得了。可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老人家竟然坚决不受。他的弟子们都劝他,你老人家最喜欢吃的就是鱼,如今人家送上门来了你怎么反而不要呢?公仪休解释说:“我正是因为喜欢吃鱼,才坚决不接受这条鱼的。你们想,如果我今日收下了这条鱼而导致有朝一日丢了相位,虽然我喜欢吃鱼,却再也不能靠自己的俸禄买鱼吃了。如果我不收这条鱼,保住自己的相位,就能够长久地靠自己的俸禄买鱼吃了。”

范文八:《史记》中的故事

《史记》中的故事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蠡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己留点余地呢?” 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夫差只好拔剑自刎。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文种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佩剑一把。文种见剑鞘上有“属镂”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他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这则成语的冠是帽子。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璧玉。这块璧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和氏璧。不料,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同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再说,也找不到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使者,到秦国去交涉这件事。正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说他有勇有谋,可以出使。赵王立即召见,并首先问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换15座城池。蔺相如说:“秦国强,我们赵国弱,这件事不能不答应。”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肯把15座城给我,那怎么办?”

“秦王已经许了愿,如赵国不答应,就理亏了;而赵国如果把璧送给秦王,他却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无理。两方面比较一下,宁可答应秦王的要求,让他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 就这样,蔺相如带了和氏璧出使秦国。秦王得知他来后,没有按照正式的礼仪在朝廷上接见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个临时居住的宫室里召见蔺相如。他接过璧后,非常高兴,看了又看,又递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现在又见他只管传看和氏璧,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璧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来。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己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 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璧送归赵国。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胯下之辱

韩信一天在路上走着,遇见一个小混混,他拿起一个匕首,对韩信说:“你韩信不是厉害吗?有种你拿匕首杀我,如果你不想,那么马上从我两条腿之间爬过去。”韩信忍耐了这个耻辱,从那个人的胯下爬了过去。之后,韩信找到刘邦,把张良给他的推荐信呈上去,最后当上了大将军;而如果韩信当初杀死那个小混混,杀人偿命,韩信也不会当上大将军,更不会帮助刘邦攻打项羽,统一天下。

——《史记·淮阴侯列传》

破釜沉舟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在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的项梁、项羽起而响应。项梁的父亲,也就是项羽的祖父,是楚国名将项燕。项羽从小死了父亲,是在叔叔项梁的照顾下长大的。他小小年纪便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叔父教他书法,他不用功;让他去学习剑术,他也不肯努力。项梁很生气就骂他没有出息。但项羽却说:“念书写字,顶多记记姓名罢了;剑术学好了也只能和几个人对打,我要学那种一人敌万人的本领。”项梁听项羽这么一说,认为侄子胸有大志,就教项羽学习兵法。项梁本人因善于结交朋友,碰到人家有什么大事,他都赶去帮忙,当地的百姓都很喜欢他,他也就成了吴中豪杰的领袖,连地方官也要敬他几分。

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时,经过吴中,许多人前来观看。站在两旁的百姓,一见这威风凛凛(lǐn)、豪华壮丽的皇帝车驾奔驰而来,都呆呆地站着,大气也不敢喘(chuǎn)。只有站在人群里比别人高出一头的项羽,瞪着浓眉下一双有神的大眼,脱口说道:“这有什么了不起,谁都可以取代他!”项梁吓得赶快捂住项羽的嘴悄悄地警告道:“你在这儿胡说八道,让别人告发了可是要灭九族的呀。”回到家里,项羽埋怨叔父说:“平日您总是让我练习武艺,学习兵法,让我念念不忘家国之恨,今天您怎么这样胆小怕事呢?”项梁说:“我们是要干一番大事业,不能心急气躁。要想报仇,就必须学会等待时机。”

就在这一年,秦始皇在回咸阳的路上病死。第二年,二世继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消息传来以后,项梁和项羽万分高兴和激奋,他们感到为楚国报仇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就杀掉了当地的郡守,召集起8000子弟兵,起兵反秦。

过了不久,有消息传来,陈胜被秦将章邯打败,项梁赶快率领江东8000子弟兵,渡过长江,向西面前线挺进。一些零散的反秦队伍,如陈婴、英布、吕臣等率领的武装,都纷纷投奔到项梁的队伍中来,使这支部队一下子增长到六七万人。但是这时陈王已经被叛徒庄贾杀死,张楚政权已经四分五裂。在这个紧要关头,项梁在薛县(今山东省滕州市

南)召开各路起义军首领会议,商量要公推一个起义军的首领。这时候,有个叫范增的70多岁的老头子赶来献计,他对项梁说:“秦灭六国,楚最不幸。楚怀王被骗到秦国,死在秦国,楚国人至今怀念着他。您从江东起兵,有很多人前来投奔您,这是因为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大将,人们希望您恢复楚国。您如果拥立楚怀王的后代为王,就一定能够号召更多的老百姓。”

项梁觉得范增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人四处寻访楚怀王的后代。没过多久,大家找到一个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这时他才13岁,正替人家当放羊娃。于是项梁带领大家把熊心立为楚王,为了顺应楚人怀念故国的心情,仍称他做“楚怀王”。这个消息传开以后,果然又有很多人赶来参加项梁的队伍。

项梁把楚怀王安置在盱眙(今山东省盱眙县东北),自己带兵继续西进。他在东阿(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打败章邯,又在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东北)东面大破秦军,接着又攻下了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南)。这时候,原先齐、赵、燕、魏等国的旧贵族,也都在自己的土地上立了王,恢复了自己国家的名称,秦朝的天下眼看就要完蛋了。项梁命令项羽和不久前来投奔他的刘邦带兵急速西进。项羽和刘邦杀死了秦朝的大将李由。章邯见形势危急,赶快请秦朝政府派援军,乘着项梁得胜后骄傲自满,没有防备的机会,偷袭定陶,杀死了项梁。项梁一死,起义军的队伍受到很大损失,项羽、刘邦、吕臣等只好撤退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采取守势。

再说秦将章邯击破了项梁率领的楚军主力之后,认为楚军元气大伤,用不着担心了,于是把项羽他们撇开不管,带领大军北渡黄河,攻打当时自称赵王的赵歇。赵王和他的谋臣张耳、陈余没有防备秦军的进攻,一战就败,只好退到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固守。章邯派大将王离和涉间把巨鹿城围困得如铁桶一般,秦军在城外布成了铁墙般的防线,章邯自己则率领主力运输粮草,供应王离的围城大军。

赵军被围困得顶不住了,赶紧派人四处求救,燕齐两国授赵大军早就赶到了,但一见秦军势力强大,谁也不肯充当那碰石头的鸡蛋,都缩头缩脑地远离秦军驻扎。

再说楚怀王接到赵王求援的书信,赶紧准备援军,派宋义为上将军,叫他带着次将项羽、末将范增北上救赵。

宋义率领大军由彭城出发,将士们休整了几个月,现在听说要去和秦军的主力拼杀,一个个摩拳擦掌,斗志很旺。但是宋义却是一个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小人,他用甜言蜜语取得怀王的信任,骗取了兵权,但他根本就不想到城下和秦军拼命。当他走到安阳(今山东省曹县东)的时候,便号令全军原地休息,这一住就是40多天,他自己每天在大帐中饮酒作乐,从不提出兵援赵的事。

项羽实在忍耐不住,便来见宋义:“救兵如救火,现在赵王危险,我们应该立即率兵渡过黄河,与赵王来个里应外合,就一定能够大败秦军!”宋义斜着眼看了项羽一下,慢吞吞地说:“你哪里懂得兵法的妙用!我们的目标是消灭秦军,我的主意是先让秦赵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在战场上冲锋打仗,我比不上你,要说出谋划策,你可就比我差远了。”项羽遭到一场抢白,强压着火儿没发作,怒哼哼地走出了军帐。

宋义冲着他的背影冷笑着,随即起草了一道命令,公布于全军说:“将士们打起仗来应该像虎狼那样凶猛,可谁要是不服从命令,一概都得砍头。”这显然是冲着项羽来的,叫他乖乖地服从命令。

项羽本是个火暴脾气,怎么会咽下这口气?一天早晨,他全副武装,大步跨进宋义军帐,再次要求立即出兵救赵。宋义大发脾气,喊:“我的军令已下,难道你要以头试令吗?”项羽大吼一声:“我要借头发令!”宋义本是个草包,顿时吓得软成一团,项羽一剑斩下他的脑袋。将士们听说杀了宋义,都立刻表示愿意服从项羽的指挥,并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一职。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项羽担任了援赵大军的主帅,下令士兵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然后又下令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将士们都愣

了,项羽说:“没有锅,我们可以轻装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至于吃饭嘛,让我们到章邯军营中取锅做饭吧!”大军渡过了漳(zhāng)河,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时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战士们一看退路没了,这场仗如果打不赢,就谁也活不成了。

项羽指挥楚军很快包围了王离的军队,同秦军展开了9次激烈的战斗,渡河的楚军无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个个如下山猛虎,个个都奋勇拼杀。沙场之上,烟尘蔽日,杀声震天。楚军将士越斗越猛,直杀得山摇地动,血流成河。经过多次交锋,楚军终于以少胜多,把秦军打得大败,杀死了秦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被打得走投无路,放火自焚(fén)而死,章邯带着残兵败将急忙后退。那些旧贵族派来的援军,看到项羽大获全胜,又是佩服,又是害怕。从此项羽就做了上将军,诸侯的军队都归他统率。

章邯带领残兵败将后退了几十里,派人到咸阳去求援兵。但赵高正忙着夺位,一个援兵也没派,章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就率领剩下的秦军投降了项羽。

巨鹿这一场恶战,项羽的楚军击败了秦军的主力,强大的秦王朝已经无力抵挡农民起义军的进攻了。不久,刘邦的队打进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项羽立即带兵西进,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范曾却对他说:“如果你想永远称为大王,就必须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心想:“曾经是朋友,为是么一定要成为敌人?”

在鸿门宴上你一再推延不愿意杀死刘邦,还把刘邦封为汉王,可谁又有知道英雄相惜的情意呢?

你败了,败得一塌糊涂。尽管你“力拔山兮气盖世”,但你也只能突围而逃,留下虞姬,香消玉损。

对面,就是你日夜思念的家乡——江东。乌江江心有一条船,度过去你便可以重振旗鼓。

但你不愿意度过乌江,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认为大势已去,难有回天之力了。你倒下了,带着遗恨,也留给后世许多思考。

——《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自己吟了一首诗,诗曰:“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800余名骑士突围,最终只余下28人。他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于江边,刘邦独揽天下。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史记项羽本纪》

背水一战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径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史记淮阴侯列传》

范文九:史记中有哪些故事

1楼

著名的有:

1轩辕天子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2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殷本纪》 3囊血射天 出自《史记·殷本纪》

殷本纪》 3079**** 4酒肉池林 出自《史记·

周本纪》 76位粉丝 5左支右绌 出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 正式会员 6焚书坑儒 出自《史记·

5   

 7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8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9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0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1鸿门宴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3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4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5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6无颜见江东父老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7一败涂地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18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19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20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21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22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3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4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

25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26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27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28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29毛遂自荐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30脱颖而出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31歃血为盟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32因人成事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33一言九鼎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34完璧归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5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6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7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8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9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0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41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42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43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44肝脑涂地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45多多益善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46鸡鸣狗盗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47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范文十:史记中有哪些故事

1 史记中有哪些故事

著名的有:

轩辕天子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 出自《史记·殷本纪》

酒肉池林 出自《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 出自《史记·周本纪》

焚书坑儒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一败涂地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

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毛遂自荐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脱颖而出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歃血为盟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因人成事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言九鼎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完璧归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脑涂地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鸡鸣狗盗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三 : 【《史记》中的小故事

【国】《史记》中的传奇故事

教案编写者:张泓钰

【教学目标】

1.结合文本初步了解作者司马迁;

2.欣赏和思考有着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

3.学习其中的成语。[www.61k.com)

【教学重点】

1.学习其中的成语。

2.能够学以致用,结合生活和学习运用。

【课程大纲】

一、导入:介绍太史令官职

二、简单介绍司马迁

三、文本讲解

《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卧薪尝胆》

四、本课重点梳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ppt、视频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始——————————

一、自我介绍(3分钟)

二、导入(5分钟)

同学们,大家知道今天要讲的是《史记》里的小故事,那么,《史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史,可以组一个词:历史;记,也可以组一个词:记载、记录,连起来就是历史的记载,从书名就可以知道这本书是在记录历史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历史的小故事。

【互动】

师:那么在历史上,有一种人权利最大,高高在上的,这一种人叫什么?

生:皇帝。

师: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最大的就是皇帝,那大家想一下,皇帝要管理整个国家,那他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呢?当然不是。那么现在假如你是皇帝,你身边需要哪些人为你做事呢?

1

史记中的小故事 【《史记》中的小故事

生:【五花八门】宫女(洗衣服、倒茶、倒水)、御厨(做饭的人呢)、太医(生病了还要找医生给你看病)、大臣(一个国家有很多事情,当然皇帝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所以他需要大臣)、侍卫(当然皇帝还需要人保护他,所以还需要保镖,我们叫他侍卫)……

师:皇帝除了需要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些人之外,还需要一种人,这种人是每天跟在皇帝后面,记录皇帝每天做的事情的人。(www.61k.com]比如,皇帝早上先和大臣们商量国家大事,接着去公园游玩,下午去打猎,那么他身后就会跟着一个人在记录,这个人的官职就叫太史令。

我们今天要讲的《史记》,就是汉朝时的一个皇帝——汉武帝的太史令写的书。这个太史令的名字就是司马迁。

司马迁生活的汉朝,究竟在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处于哪个位置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汉朝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2200多年了,那么汉朝对我们现在的文化有没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民族是哪一个民族?——汉族;我们的文字叫?——汉字;我们的语言是?——汉语。从这些,可以看出汉朝文化对我们现在还有很大的影响。

三、人物和著作简介(15分钟)

对汉朝有个初步了解后,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作者——司马迁,出生在龙门。龙门这个地方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黄河峡谷水流最急的地方有一个龙门,如果有鲤鱼能跃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但这只是传说,没有鲤鱼真正能跃过去,因为龙门那里的瀑布太高了,水流太急了,所以一直没有鲤鱼能跳跃过去。好多年过去了,小鲤鱼们的爷爷的爷爷告诉它们:“孩子们,你们看,你们沿着黄河往上游,在黄河上游有一个龙们,如果能够跳跃过龙门,就能变身,成为神龙!”“哇!”小鲤鱼们听着觉得好神奇,都想去试一试。一天,它们相约一起游呀游,游到了龙门前,它们抬头一看,“哇!好高呀!”其中一条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要不我们回去吧”,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其中一条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我来试一试。”它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嘭”,掉下来了,“嘭”,掉下来了,“嘭”,又掉下来了,小鲤鱼们看着红鲤鱼在跳,也跟着一起跳,可是“嘭、嘭、嘭”,大家都掉下来了,小鲤鱼们跳得精疲力尽,还距离龙门顶好远。

大家说,小鲤鱼们会放弃吗?是的,小鲤鱼们没有放弃,它们决定回去好好练习跳跃,下一次再来试一试。它们就游回去了,回去之后它们每天练习跳跃。又有一天,它们又相约一起游呀游,游到了龙门,它们又开始跳跃,“嘭”,这一次,它们跳得更高了,可是瀑布的水流还是把它们冲下来。再来一次,“嘭”,接近了,“嘭”更接近了,“嘭”又高了一点点,小鲤鱼试了好多次,可还是没有成功,看来这真是太难了!

试了这么多次,如果你们是小鲤鱼,你们会放弃吗?小鲤鱼们想:绝对不能就这样放弃,我们还有机会。它们决定回去后好好锻炼身体,继续练习跳高。过去好多天,小鲤鱼们都长成了大鲤鱼。一天,它们相约再一次来到龙门,还是那一条红鲤鱼,它说:“我先来!”只见它从很远的地方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嘭”,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这时,它感觉到自己全身在发热,似乎有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烧着它的全身。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它越过了龙门。是的,传说是真的,红鲤鱼真的变身成为神龙。

2

史记中的小故事 【《史记》中的小故事

而这时,在水里的小鲤鱼们忽然看见天上飞下一条巨龙,对它们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最后,就有好多鲤鱼都变身成为神龙。(www.61k.com]这就是鲤鱼跃龙门的传说,你看小鲤鱼们努力拼搏,终于取得成功。

好了,司马迁就是出生在龙门这个神奇的地方,那么司马迁会不会像小鲤鱼一样,遇到困难也努力向上呢,最后取得成功呢?现在我们来看看司马迁小时候,司马迁在小时候在村里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后来又有了全国最好的老师教他学习,学习成绩突飞猛进。20岁那年,他的爸爸司马谈告诉司马迁,不能总是死读书,读了那么多书,也在到处走走看看,实地考察一下,这样才能真正的增长知识。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是司马迁就从长安出发,到全国各地游历,整整两年时间。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曾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这些都为他后来创作《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很博学,为人也很正直,大家都很尊敬他,因为他的官职是太史令,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太史公。司马迁写完《史记》之后,这本书其实还没没有名字,大家想,这些历史是太史公记录下来的,要不我们就把这本书叫做《太史公记》,后来大家觉得书名太长了,就简化成两个字,就叫《史记》。那么这本《史记》记录了多少年的历史呢?又写了多少人物?老师告诉大家,《史记》一共记录了3000多年的历史、4000多个人物,有100多个典型人物。写了这么多人物,那到底是哪些人呢?比如:皇帝(黄帝——汉武帝)、神医、外交家、军事家、将军、侠客、演员、商人等。

四、文本讲解(30分钟)

接下来,我们开始来讲讲《史记》里的小故事,今天我们讲的第一类小故事:明理小故事。

【故事一】 纸上谈兵

赵括从小就对打仗很感兴趣,他熟读兵法,认为天下的良将都比不上他。他经常和父亲赵奢辩论军事问题,有时赵奢也说不过他,但赵奢不认为赵括有什么过人的本领,觉得自己的儿子不会灵活应变,最大的本事就是纸上谈兵而已。 赵奢去世几年后,赵王准备让赵括换下廉颇去和秦国打仗,当赵王的封赏和任命到达赵家时,赵括非常兴奋,他的母亲却请赵王收回任命。她说:“赵奢活着时,常把封赏分给将士,一旦打仗便把全部心思都放到战事上。再看赵括,才当了几天大将军,就开始目中无人了,所有封赏都归自己,根本不像他父亲!”但是赵王心意已决,不听赵母的劝阻,还是派赵括去了前线。赵括到了前线,更改了军中制度,还把廉颇留下的军吏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秦国的白起听说了赵括的举动,就派一支精兵去向赵括挑战,并假装败下阵来,绕道切断了赵军的粮道。赵军断了粮草,军心涣散,四十多天后,实在耗不下去了,赵括决定带一队人马和白起决战。

秦军早有准备,万箭齐发,赵括当场阵亡,饿晕了的赵军向秦军投降,白起将这几十万俘虏全部活埋了。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只会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那些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空谈。

3

史记中的小故事 【《史记》中的小故事

【互动】你觉得赵括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你是赵括,你会怎么办?

【过渡】刚刚认识赵国的廉颇,不用说,廉颇打仗怎么样呢?(所向无敌)廉颇不但勇猛善战,而且顾大局,识整体,勇于改错,有着高尚的品德。[www.61k.com]这更使他在战国后期的军事将领中出类拔萃,受到各国的尊重。讲一个故事。

【故事二】 《负荆请罪》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负荆请罪】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

【过渡】刚刚是发生战国时期的小故事,教会我们一些小道理,现在我们来讲讲春秋时期发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励志小故事:

【故事三】 卧薪尝胆

吴王夫差率兵把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范蠡建议派大夫文种去求和,给吴王献上厚礼,向吴国称臣。可是伍子胥不同意,他说一旦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放了勾践,还从越国撤兵了。

勾践从此开始苦心经营,他睡在干草上,把苦胆悬挂在坐席旁,坐卧之时都要舔一下苦胆,吃饭时也要尝尝苦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兵败之辱。他和百姓一起劳动,亲自耕种,他的王后也亲手织布。

伍子胥知道勾践在偷偷壮大实力,就建议吴王攻打越国,可吴王没有听从。后来勾践派文种来向吴王借粮,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阻,把粮草借给了越国。

七年后,越国越来越强大,而吴国老跟齐国和晋国打仗,很多兵都战死了。勾践趁机发兵攻打吴国,把吴国的国都围困了三年,吴国彻底灭亡了。吴王在临死前很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劝。

注:卷土重来:比喻失败后集中全部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原指中国春秋时

4

史记中的小故事 【《史记》中的小故事

期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www.61k.com)

【拓展】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五、本课重点梳理(3-5分钟)

(一)《史记》是由司马迁编写。

(二)《史记》又叫做《太史公书》

(三)成语:纸上谈兵

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六、布置作业

1. “太史公” 司马迁 写作的 《史记》 。

2.“卧薪尝胆”主要讲了越王 勾践 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为了报仇,经常尝苦胆的故事。这个成语中的“薪”指的是 柴草 ,后来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 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

3.“纸上谈兵”中赵国和秦国的那场战争就是著名的( C )。

A.长勺之战 B.吴越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第二课时完——————————

【板书设计】

史记中的小故事 【《史记》中的小故事

5

四 : 【《史记》中的小故事

【国】《史记》中的传奇故事

教案编写者:张泓钰

【教学目标】

1.结合文本初步了解作者司马迁;

2.欣赏和思考有着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

3.学习其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

1.学习其中的成语。

2.能够学以致用,结合生活和学习运用。

【课程大纲】

一、导入:介绍太史令官职

二、简单介绍司马迁

三、文本讲解

《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卧薪尝胆》

四、本课重点梳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

ppt、视频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始——————————

一、自我介绍(3分钟)

二、导入(5分钟)

同学们,大家知道今天要讲的是《史记》里的小故事,那么,《史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史,可以组一个词:历史;记,也可以组一个词:记载、记录,连起来就是历史的记载,从书名就可以知道这本书是在记录历史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历史的小故事。

【互动】

师:那么在历史上,有一种人权利最大,高高在上的,这一种人叫什么?

生:皇帝。

师: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最大的就是皇帝,那大家想一下,皇帝要管理整个国家,那他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呢?当然不是。那么现在假如你是皇帝,你身边需要哪些人为你做事呢?

1

生:【五花八门】宫女(洗衣服、倒茶、倒水)、御厨(做饭的人呢)、太医(生病了还要找医生给你看病)、大臣(一个国家有很多事情,当然皇帝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所以他需要大臣)、侍卫(当然皇帝还需要人保护他,所以还需要保镖,我们叫他侍卫)……

师:皇帝除了需要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些人之外,还需要一种人,这种人是每天跟在皇帝后面,记录皇帝每天做的事情的人。比如,皇帝早上先和大臣们商量国家大事,接着去公园游玩,下午去打猎,那么他身后就会跟着一个人在记录,这个人的官职就叫太史令。

我们今天要讲的《史记》,就是汉朝时的一个皇帝——汉武帝的太史令写的书。这个太史令的名字就是司马迁。

司马迁生活的汉朝,究竟在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处于哪个位置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汉朝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2200多年了,那么汉朝对我们现在的文化有没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民族是哪一个民族?——汉族;我们的文字叫?——汉字;我们的语言是?——汉语。从这些,可以看出汉朝文化对我们现在还有很大的影响。

三、人物和著作简介(15分钟)

对汉朝有个初步了解后,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作者——司马迁,出生在龙门。龙门这个地方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黄河峡谷水流最急的地方有一个龙门,如果有鲤鱼能跃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但这只是传说,没有鲤鱼真正能跃过去,因为龙门那里的瀑布太高了,水流太急了,所以一直没有鲤鱼能跳跃过去。好多年过去了,小鲤鱼们的爷爷的爷爷告诉它们:“孩子们,你们看,你们沿着黄河往上游,在黄河上游有一个龙们,如果能够跳跃过龙门,就能变身,成为神龙!”“哇!”小鲤鱼们听着觉得好神奇,都想去试一试。一天,它们相约一起游呀游,游到了龙门前,它们抬头一看,“哇!好高呀!”其中一条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要不我们回去吧”,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其中一条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我来试一试。”它们用尽全身的力气,“嘭”,掉下来了,“嘭”,掉下来了,“嘭”,又掉下来了,小鲤鱼们看着红鲤鱼在跳,也跟着一起跳,可是“嘭、嘭、嘭”,大家都掉下来了,小鲤鱼们跳得精疲力尽,还距离龙门顶好远。

大家说,小鲤鱼们会放弃吗?是的,小鲤鱼们没有放弃,它们决定回去好好练习跳跃,下一次再来试一试。它们就游回去了,回去之后它们每天练习跳跃。又有一天,它们又相约一起游呀游,游到了龙门,它们又开始跳跃,“嘭”,这一次,它们跳得更高了,可是瀑布的水流还是把它们冲下来。再来一次,“嘭”,接近了,“嘭”更接近了,“嘭”又高了一点点,小鲤鱼试了好多次,可还是没有成功,看来这真是太难了!

试了这么多次,如果你们是小鲤鱼,你们会放弃吗?小鲤鱼们想:绝对不能就这样放弃,我们还有机会。它们决定回去后好好锻炼身体,继续练习跳高。过去好多天,小鲤鱼们都长成了大鲤鱼。一天,它们相约再一次来到龙门,还是那一条红鲤鱼,它说:“我先来!”只见它从很远的地方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嘭”,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这时,它感觉到自己全身在发热,似乎有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烧着它的全身。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它越过了龙门。是的,传说是真的,红鲤鱼真的变身成为神龙。

2

而这时,在水里的小鲤鱼们忽然看见天上飞下一条巨龙,对它们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最后,就有好多鲤鱼都变身成为神龙。这就是鲤鱼跃龙门的传说,你看小鲤鱼们努力拼搏,终于取得成功。

好了,司马迁就是出生在龙门这个神奇的地方,那么司马迁会不会像小鲤鱼一样,遇到困难也努力向上呢,最后取得成功呢?现在我们来看看司马迁小时候,司马迁在小时候在村里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后来又有了全国最好的老师教他学习,学习成绩突飞猛进。20岁那年,他的爸爸司马谈告诉司马迁,不能总是死读书,读了那么多书,也在到处走走看看,实地考察一下,这样才能真正的增长知识。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是司马迁就从长安出发,到全国各地游历,整整两年时间。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曾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这些都为他后来创作《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很博学,为人也很正直,大家都很尊敬他,因为他的官职是太史令,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太史公。司马迁写完《史记》之后,这本书其实还没没有名字,大家想,这些历史是太史公记录下来的,要不我们就把这本书叫做《太史公记》,后来大家觉得书名太长了,就简化成两个字,就叫《史记》。那么这本《史记》记录了多少年的历史呢?又写了多少人物?老师告诉大家,《史记》一共记录了3000多年的历史、4000多个人物,有100多个典型人物。写了这么多人物,那到底是哪些人呢?比如:皇帝(黄帝——汉武帝)、神医、外交家、军事家、将军、侠客、演员、商人等。

四、文本讲解(30分钟)

接下来,我们开始来讲讲《史记》里的小故事,今天我们讲的第一类小故事:明理小故事。

【故事一】 纸上谈兵

赵括从小就对打仗很感兴趣,他熟读兵法,认为天下的良将都比不上他。他经常和父亲赵奢辩论军事问题,有时赵奢也说不过他,但赵奢不认为赵括有什么过人的本领,觉得自己的儿子不会灵活应变,最大的本事就是纸上谈兵而已。 赵奢去世几年后,赵王准备让赵括换下廉颇去和秦国打仗,当赵王的封赏和任命到达赵家时,赵括非常兴奋,他的母亲却请赵王收回任命。她说:“赵奢活着时,常把封赏分给将士,一旦打仗便把全部心思都放到战事上。再看赵括,才当了几天大将军,就开始目中无人了,所有封赏都归自己,根本不像他父亲!”但是赵王心意已决,不听赵母的劝阻,还是派赵括去了前线。赵括到了前线,更改了军中制度,还把廉颇留下的军吏换成了自己的亲信。

秦国的白起听说了赵括的举动,就派一支精兵去向赵括挑战,并假装败下阵来,绕道切断了赵军的粮道。赵军断了粮草,军心涣散,四十多天后,实在耗不下去了,赵括决定带一队人马和白起决战。

秦军早有准备,万箭齐发,赵括当场阵亡,饿晕了的赵军向秦军投降,白起将这几十万俘虏全部活埋了。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只会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那些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空谈。

3

【互动】你觉得赵括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你是赵括,你会怎么办?

【过渡】刚刚认识赵国的廉颇,不用说,廉颇打仗怎么样呢?(所向无敌)廉颇不但勇猛善战,而且顾大局,识整体,勇于改错,有着高尚的品德。这更使他在战国后期的军事将领中出类拔萃,受到各国的尊重。讲一个故事。

【故事二】 《负荆请罪》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负荆请罪】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

【过渡】刚刚是发生战国时期的小故事,教会我们一些小道理,现在我们来讲讲春秋时期发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励志小故事:

【故事三】 卧薪尝胆

吴王夫差率兵把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范蠡建议派大夫文种去求和,给吴王献上厚礼,向吴国称臣。可是伍子胥不同意,他说一旦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放了勾践,还从越国撤兵了。

勾践从此开始苦心经营,他睡在干草上,把苦胆悬挂在坐席旁,坐卧之时都要舔一下苦胆,吃饭时也要尝尝苦胆,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兵败之辱。他和百姓一起劳动,亲自耕种,他的王后也亲手织布。

伍子胥知道勾践在偷偷壮大实力,就建议吴王攻打越国,可吴王没有听从。后来勾践派文种来向吴王借粮,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阻,把粮草借给了越国。

七年后,越国越来越强大,而吴国老跟齐国和晋国打仗,很多兵都战死了。勾践趁机发兵攻打吴国,把吴国的国都围困了三年,吴国彻底灭亡了。吴王在临死前很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劝。

注:卷土重来:比喻失败后集中全部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尝一尝苦胆。原指中国春秋时

4

期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拓展】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五、本课重点梳理(3-5分钟)

(一)《史记》是由司马迁编写。

(二)《史记》又叫做《太史公书》

(三)成语:纸上谈兵

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六、布置作业

1. “太史公” 司马迁 写作的 《史记》 。

2.“卧薪尝胆”主要讲了越王 勾践 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为了报仇,经常尝苦胆的故事。这个成语中的“薪”指的是 柴草 ,后来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 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

3.“纸上谈兵”中赵国和秦国的那场战争就是著名的( C )。

A.长勺之战 B.吴越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第二课时完——————————

【板书设计】

史记中的小故事 【《史记》中的小故事

5

本文标题:史记中的小故事-史记中的3个小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367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