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消失的mh370-消失的云

发布时间:2017-09-24 所属栏目:散文诗

一 : 消失的云

在沉醉的夕阳

伴着的是苦涩的回忆

尴尬的朦胧

有时

很低,像尘埃般卑微

有时(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很乐,像天空中漂浮的落叶

总之 我很轻

很像一朵白云

很快将变黑

很快将消失

很快将自己变成空气

我沉浸在光阴的回忆

过去是我的苦酒

我乐意沉醉

我坐在火车上

是记忆坐在我的火车上

知道过去了

还爱着那一抹轨迹。

不知还有那一次回忆

那一些人

轻叩我的门

猝不及防

那些曾经拒绝的

总将要经验

夕阳沉静

落幕光阴

盼着轻轻点点寂寞

爱人,我曾经千疮百孔

爱人,我将为你千疮百孔

谁也没讲

很沉默

孤独落幕

二 : 消失的竹园

消失的竹园

白霖

再回到故乡的时候,已经看不到那片竹园了,现在看见那座呕吐着黑雾的烟囱时,也就只剩下愤懑了。竹园被卖掉的时候,我是不知情的,否则我是如何也不会同意卖掉竹园的,虽然竹园最终逃脱不了消失的命运,但是我却怎么也不想接受竹园被一座砖窑厂吞噬。

每次回故乡,在看望故乡的亲人之余,总是要往竹园里走一遭,我还记得竹园一直躲在故乡的老宅后面,最初大概只有三亩,只是竹园似乎正值长身体的阶段,于是便把周围的空地也都霸占了,在被卖掉之前,估计有5亩地大小了。

竹园似乎是我在故乡最爱的风景了,从故乡的老宅出去之后,便能看到那羞答答地躲在老宅后面的竹园了。最爱的还要是盛夏的季节,还未进竹园的时候,竹园似是静谧的,安静的修养着,密密麻麻的竹子笔直地挺着腰杆,垒成一个我和竹园的墨绿色的二人世界。从竹园的小道走进去,那便又是另一番景色了,走进竹园的一刹那,仿佛是融进自然的空调一般凉爽,一丝薄薄的柔绵的风从竹园深处一层一层地涌出来,把身上的汗液吸干。满满地吸上一口那竹园里空气,轻飘飘的凉风便挤进全身的细胞里,揉碎慵懒的疲劳,定下神来盯着那翠绿的修竹,一节一节的骨支上,凹凸有致,颇像是大自然的一套艺术工程,我忍不住地去揉抚那竹筒,却是一股透体的凉意占满全身,那丝滑的竹筒宛似少女的皮肤,冷若冰霜却又顺滑细腻,不经意间一席清风从竹园上方磨擦而过,倘使闭上双眼仔细聆听时,却是竹园的又一项艺术了,搭在竹枝上的竹叶便随着清风的指挥,窸窣作响,轻柔细长的声音慢慢把整个竹园的情调也都拉起来了。

平常竹园是寂寞的,故乡的人大多不眷顾竹园的美色,也不青睐竹园的高冷,而我却抵不住竹园的诱惑,逢炎热的天气,我是不爱拿着芦苇扇躲在火里火气的老宅里的,总是爱提着竹凳,夹着本书,藏进竹园。往竹园里美滋滋的看上一下午的书,时而抬起头来,品尝着从竹园上空过滤进来一绺攒动的阳光,那如滤网一般的竹叶间,金色的斑点不停地晃动着,从那镂空的斑点中倾泻着柔和的光,给竹园的幽梦饶了一层光环,这样的下午,我总爱一遍一遍的温习。(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然而故乡的竹园是美的,我却又住在海边,不常在故乡,以至于不得不冷落那片寂寞的竹园,百忙之中想起来时,却又只能长吁短叹,赶不回故乡,但我相信竹园是爱我的,哪怕她日益丰硕的心房只等来着我给她的失望。

结束了学业之后的我,终于有时间可以回故乡了,于是我便带着心爱的女友,一起往故乡去。

8月的连云港仍是咆哮着盛夏的狂热,我和女友从闹腾的县城坐车回故乡去,颠簸了半日,汗流浃背,头晕眼花,算是从炼狱回到了故乡。下了车之后便往老宅去,往老宅走的路上,我便凝望着故乡的竹园,那盘踞在瓦砾屋后的一片翠青,像是在一片浑浑的水池里,冒出的一撮炫目的水草,我指着竹园对女友说,那就是我在故乡最爱的地方。

故乡的亲人爱唠叨,时常把未来挂在嘴上,即便是工作或是结婚,故乡的亲人也要提前的盘算着,于是我便担心起竹园了,竹园的价值在故乡的亲人眼里是定位在我的身上的,倘或是我要成家了,那竹园无疑是要给我做资金的,怕是故乡的人对我和竹园的感情丝毫不知,才这样任意决定竹园的命运吧。我便不想去和故乡的亲人去讨论这笔不动产该如何分配,或者说,故乡的竹园在我的心里本就不是一笔资金,而是一份牵挂。

这样的饭后总是忧郁的,又是难得回故乡一次,那必然是要往竹园走一遭了。我是爱竹园的,我也爱我的家人,当然也爱我的女友。倘或我平时一个人往竹园的时候,是夹着本书就去了,想起来要读书的时候,往竹叶密集的地方坐着,倚在一颗粗壮的竹子上,便津津有味地啃书了,啃得饱了又觉得累了,依着竹子就睡下了。我本不知道竹园里是有蛇的,否则我是断不敢坐在竹叶上就睡下的。

这次回到故乡,是女友和我一起进入竹园的。午后,阳光还是虐人的,把村子烤得火气缭绕的,我是不爱呆在那电风扇的底下,找准机会便往竹园去,女友当然是随我一起去见见我最爱的竹园,还未进竹园的时候,女友便满怀着好奇,大概是没有见过这样多的竹子吧,从冒着烟的竹园外钻进竹园的时候,女友便爱上了竹园,大口大口的吮吸着竹园里清凉的空气,喷吐着体内的燥热,看着女友眼睛微闭,额头略往上扬,仿佛是要把自己变成一颗竹子,融进这篇竹园。我笑了,对女友说:“要是再把双手抬起来,我从后面抱住,这便是竹园版的泰坦尼克号了,”女友也笑了。

竹园是开放的,无需看管的,若是有人要进来乘凉,我是欢迎的,我和女友在竹园躲避午阳的时候,偶遇到故乡的三爹带着孙子在竹园里乘凉。我在小学的时候,三爹和我的老爹是不和的,现在我是不知道关系有没有好转,但是三爹对我却始终疼爱有加的,我也是许久没见到过三爹了,于是便跑上前去和三爹打招呼,顺便和三爹的上小学的孙子套套近乎。三爹见到我回家来,便要拉着我往他家里去吃饭,三爹的小孙子也是欢喜我回家来,我和女友见到三爹的小孙子时,也不客气地答应了。

我和女友回家来的时候是两手空空的,我向三爹借了铲子,便和女友往竹园深处去找新鲜的竹笋,我是吃过竹笋的,但是我是没见过做成菜之前的竹笋的,我和女友拿着铲子在竹园里走了一遭,也是无从下手,可是太阳也是要下山了,不得已之下只能抓到苍蝇便是肉,听老爹说,竹园里的竹笋是可以吃的,大多是不高的,我佝偻的着身子往地上去搜寻的时候,也的确看见些许小的竹子从地下钻出来,女友说,那或许是竹笋,于是我便开始挖了。竹笋是新鲜的,带着故乡泥土的味道,湿漉漉的,我捡了几棵挖得完整的竹笋,用泥土包着,提了铲子,便出了竹园。

在自家的竹园里挖来的竹笋,是要比买的竹笋吃起来亲切的多,一来挖出来便吃了,新鲜得很,二来是自家的竹园长出来的,健康的很,倘或有功夫,是一定要带着故乡的亲人一起往竹园里去,让大家也都尝尝自个儿家里长出来的竹笋,是什么味道的。

我在故乡停留的时间大多不长,三两天便回城里去了,纵使有时间,我在故乡也是呆不久的,故乡的人是不爱看见我一直缩在故乡的,一方面要我回家去,一方面又要把我“赶出”故乡,貌似竹园和我是同病相怜的,故乡的人一方面要造出一片竹园,一方面又要毁掉一片竹园。

于是我更珍惜竹园了,每一次回到故乡,那竹园是必定要去的,即使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往竹园里去,甚至是只呆上那么一小会儿,也是眷恋的。

竹园离开我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人过了,本是带着一肚子的心酸往竹园里去,却接到另一份毁灭,我开始后悔了,我给竹园时间的太少,以至于最后只能坐在高高的土堆上缅怀竹园,等到故乡的晚霞把土堆抹得鲜红的时候,我才隐隐约约感受到迟子建曾经描摹的伤怀之美,真正是一个帝国全部黄金和宝石都无法取代的。 

三 : 消失的“牛婆”

文/李百合

“牛婆”不是“史上最牛的婆婆”,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东北地区对接生婆的一种称谓。过去因为生活贫困,医疗卫生条件差,道路交通不便利等诸多因素,大多数农村妇女生孩子都要请本地的牛婆接生。牛婆的年龄大多是四十岁以上生育有经验的中年妇女或老年妇女。那时候的农村没有人给她们培训,所谓的接生手艺,自然靠的是经验;本人生育多了,或者接生多了,“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自然而然经验就积累起来了。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家家生的孩子多,所以当时的牛婆这一职业很火,一年四季基本没有招消停的时候。特别是到了冬季,牛婆忙完这家忙那家,忙得不亦乐乎。

过去妇女生孩子都要在炕上生。炕上铺有用高粱秸秆皮编织的炕席,当然个别富裕一点儿的人家也有买得起竹席的,炕席下铺有谷草 如此铺有谷草的炕上睡觉会暄乎一些。妇女生孩子不直接在炕席上生,怕生产过程中从女人身上流下来的“脏血”滴到炕席上,或通过炕席缝渗进下面的炕面上晦气、不吉利,所以大多数人家都要把炕头上的炕席掀起,把下面的谷草拿走,从外面把筛好的细土面或是把灶坑里的柴草灰用簸箕端进倒在炕面上,之后在其上用一些破破烂烂不能用的布胡乱覆上,炕沿上方的幔杆一拉,牛婆就可以为产妇接生了。

大多数产妇的接生手艺都很娴熟,其手法及一些处置的土办法比现在的助产士要经验得多。助产的工具十分简单,一把剪刀,一捆用麻绳做成的糊窗户纸,一盏洋油灯足矣。剪刀是用来剪婴儿脐带的,用之前把其在洋油灯的火苗上烤一烤,可能是为了消毒。那厚厚的十分粗糙的纸是用来擦试血迹和污迹的。过去村里大多数的女人生头胎必请牛婆,头一胎没经验,加之害怕,请牛婆有了主心骨,也能壮胆子的了。至于以后的二、三、四胎等等,生顺溜了,叫来妯妹儿什么的陪着就可以了。那时候家家生孩子多,有些妇女不但生孩子经验丰富,就连接生也轻车熟路。生产队和各家各户的活都很多,有些妇女,是在地里劳动时生下孩子的,把脐带弄断,脱下自己的衣服把婴儿裹巴裹巴就抱回了家,这种事儿也常而有之,并不算什么稀奇。据母亲说,生我时是我三娘帮助接生的。三娘一生说话小声小气的,待人非常和善,像现在虔诚信佛的妇女。记得我小时候看见三娘在柴垛前抱柴禾,就偷偷地跑到三娘身后用苞米秆子捅着三娘的屁股。三娘好气,回过头来举起手佯装要打我,一边骂道:“小兔羔子,知道这么没大没小,生你那时把你掐死!”我笑着一路飞跑,惹得一路鸡飞狗跳。

常言道老牛婆的职业是“双手剖开生死路”,顺利地把孩子接生下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生路,其实胎儿出生时只要手顺腿顺,在羊水的润滑下,很容易生下来的,这就是顺产。但弄不好就可能是条死路,不单孩子死,大人也得死。老牛婆虽然接生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接生手段,但遇上相对麻烦的,其经验也是十分有限的。那时候,死的孩子很多,除病死之外,大多是生产时死去。妇女因坐月子生产而死的也为数不少。那年村里有个杜大嫂生头胎时是“立生”,就是胎儿的小脚丫先出来的。牛婆在她的肚子上又是按摩又是助推,想把胎儿顺正过来,但无论怎么折腾,胎儿都没有顺过来。没办法,最后牛婆提议,在外面的烟囱口顺着往下倒一桶水就会好一些。其实这是一种迷信说法,取其“顺溜”之意,可想而知仍是徒劳。杜大嫂的婆婆更迷信,着急忙慌地把村里大神、二神请来,在东屋跳起了大神。“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户户把门关,十家倒有九家锁,就有一家门没关,鸟奔山林虎奔山,喜鹊老鸹奔大树,家雀哺鸽奔房檐……敲锣打鼓请神仙,哎咳哎咳呀。”然而西屋产房仍没有进展。产妇先是淌着汗哭叫,后来脸刷白,血流了不少,叫声渐弱。天光大亮时,她已经不醒人事,一粒泪珠尚自挂在脸颊,身下的破布和底下的草木灰全被流出来的血洇湿。有大胆的妇女,用手探了探她的鼻端,已无气息。这时的东屋锣声更甚,似乎到了紧锣密鼓紧张的时刻:“我左手拿起文王鼓,右手拿起武王鞭,文王鼓来,武王鞭,我打马扬鞭下了高山……。”公公一脚踹开东屋门开口大骂:“还他妈唱什么,人都死了!”东西屋一片哭声不断。那年我刚记事,是母亲抱着我在中间的外屋地上听到和见到的这些。

这种土生孩子的方法,可以想像成在人类刚刚开始的蛮荒时代就已有之,拿现代人的说法是“接地气”,似乎更具生态更具环保一些,但蛮荒时代的产物,毕竟愚昧落后,不可取之。如今人们的生活富裕了,思想意识水平提高了,交通也方便了许多,医疗条件较之以前突飞猛进,妇女生孩子都要早早地到医院等着生,更有慎者,有的妇女明明能顺生,因心存恐惧,为减少更多痛苦,竟然直接做剖腹产。随之而来,那些历史悠久的“牛婆”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那种更具科学、更具先进、更具健康的“纸人时代”的助产之法取代了统治人类万千年助产历史的“土人时代”。这是一种大的分野,意味着科学助产的兴盛,意味着牛婆的消失,意味着妇女从土炕灰土中走出,从“日落西山”的野蛮神曲中走出,走向更加璀璨的阳光分娩,一派蓬勃盎然。(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四 : 消失的饭场儿

泡桐树下的一片绿荫,绿荫下是一片宽阔的空地,一到饭点,人们便不约而同的端碗过来了,东家的稀饭馍馍,西家的杂粮面条,人们一边吃一边评论着各家的饭菜:二嫂的手巧,漏鱼儿做的匀称,大婶子有劲,面条擀的薄溜,张家的日子过得红火,菜里的油明晃晃的,李家会精打细算,白面舍不得吃,顿顿杂面窝头。

这是老家的饭场儿。

饭场是乡村里的大会堂,是人们聊天交流的场所,东家的长,西家的短,谁都可以讨论别人,谁也都是别人讨论的对象:这家的媳妇儿孝顺,哪次赶集都给公公捎回点好吃的,那家的婆婆糊涂,媳妇儿生俩丫头她就撩脸子了,你说这生男生女可是自己能做的了主的?

就是就是,谁能做得了主!人们纷纷的附和着。

饭场是乡村里的大舞台,是大家约定俗成的汇聚点,哪天少了谁都显得特别的显眼,你缺席了,过后肯定有人数落你,夜个儿屁股掉油锅里了?吃啥好吃的,自个儿关门偷吃,不敢赶饭场了?

没有没有,昨天屋里有人说话,饭吃的晚了,就没到饭场上去。缺场的理亏似的的解释着。(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饭场里最高兴的是光着屁股的孩子们,隔锅的饭香,自家的饭不好吃,哪怕是一模一样的饭菜,专爱吃别家的,这边跑跑,大嫂我吃面条,那边串串,二婶我喝稀饭,于是这大嫂或者二婶就乐呵呵的把碗里的饭倒给了他,吃的吸吸溜溜的,满脑门的汗,孩子们高兴了,大人也就乐呵呵的了。

如事哥刚从城里回来,正讲着他在城里遇到的事儿,他说城里人真傻,我看城里楼高,数数几层,正数着,一个家伙过来了,问我干啥,我说数数这楼多高,他说不能数,数了要罚钱,数一层罚一块钱,你数了几层?我说我数了三层,他说罚款三块,我没吭声掏三块钱给了他。

他哪里我是数了六层啊,城里人傻不傻,你说?

傻,城里人真傻!如事你占大便宜了。大伙哈哈的笑了起来。

习惯了饭场的人们,吃饭不到饭场去,再好的饭菜也就没有了胃口,吃起来也没劲。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精神生活上也是一片荒漠,才子佳人戏早就当封资修给革掉了,看场电影都成了奢望,除了吃饭时扎在饭场上的消遣,寻找那短暂而美妙的生活乐趣,人们真的没更好的方式来排遣生活的愁与苦。饭场里,每个人都是角色,每个人又都是观众,生活的单调和娱乐的欠缺促成了饭场的繁荣昌盛。平时习惯了劳作的人们,也只能在吃饭时才有闲暇聚集一起慢慢地一边吃一边寻着生活的温情。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的节奏一下子变快了,年轻的后生们一个个的走出了村庄,到大都市探求繁华和新奇去了,饭场也就随之冷清了,泡桐树下慢慢的长出草来,如今饭场儿的地方仍在,但早已物是人非了。现在的乡村你再也难觅到饭场的影子,那些曾经是邻里间吃饭时聚集过欢笑过的场面彻底的消失不见了。当年饭场上吃饭的人,老的去了,壮的老了,而那些吃了东家吃西家的光屁股孩子们则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打工的打工,开店的开店,红红火火的经营着自家的小日子。吃饭的时候,人们都躲在自己舒适的家里,开着空调吹着风扇,计划着自家的生活,攀比着别人家的光景。除了偶尔会有当年的中年人、如今已成了老头老太太的人们,会到那里怀怀旧,连孩子们都窝在自己的家里很少出门了。不知何时,饭场儿中间的泡桐树梢上,挂起了两个箩筐大的鸟窝,应该是有两窝勤劳的鸟儿在那里结伴为邻、安营扎寨了。

怀念消失的饭场儿。

五 : 静静的消失

薄薄的轻雾,

微微的星光,

只有一夜的街道,

淡淡的灯光,

萧萧的叶鸣,

假使我不曾走过,(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更没有存在的痕迹,

倘若我与任何无干,

这样静静的消失,

只是抹却了足迹,

只是失去了所有,

如孤单的灯火,

同渐入的晚风,

这样静静的消失,

也没有关系,

只是如果可以,

让我再次感受,

就算作一条小草,

在晚风中摇荡,

在暮雨里倾曳,

我也心愿在朝晨,

迎接新的太阳。

本文标题:消失的mh370-消失的云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359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