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粉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用什么东西能吸附?
粉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用什么东西能吸附?
粉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用什么东西能吸附?的参考答案
粉笔主要有普通粉笔和无尘粉笔两种,其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石灰石)和硫酸钙(石膏),或含少量的氧化钙.
所谓吸附指的是使用活性炭等比表面积大的物体,通过物理过程将液相中的固体颗粒,或气相中的气体杂质集中到吸附物的表面的现象.
对于气相中固体颗粒一般不是使用化学药品吸附,而是使用一些纤维材料通过物理方法进行过滤.
对于在空中的粉笔尘可以使用静电方法吸引,而达到除尘的目的
二 : 粉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粉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是由石膏制成的,其化学成分为硫酸钙。硫酸钙,化学式CaSO4。熔点1450度,相对密度2.96。难溶于水。
三 : 粉笔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用品,已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钙元素。小强和小文同学一起探究粉笔的组成。
粉笔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用品,已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钙元素。小强和小文同学一起探究粉笔的组成。 [提出问题]白色粉笔的主要成分到底是什么? [猜想]小强认为:可能含CaCO3 小文认为:可能含CaSO4为了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你参与方案的设计并补充完整。 (1)将少量粉笔灰放入水中,搅拌后形成浑浊液。取过滤所得滤液和滤渣分别进行实验; (2)取少量滤渣与__________反应,如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小强的猜想是正确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___________溶液和稀硝酸,如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证明小文的猜想是正确的。 |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西省期中题
(2)稀盐酸(或稀硝酸);有气泡产生 ;CaCO3+2HCl=CaCl2+H2O+CO2↑ (3)氯化钡(或硝酸钡、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产生 |
考点:
考点名称:盐的性质
盐的定义: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盐在溶液里能解离成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根据阳离子不同,可将盐分为钠盐、钾盐、钙盐、钱盐等,根据阴离子不同,可将盆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等。
生活中常见的盐有:氯化钠(NaCl),碳酸钠 (Na
2CO
3)、碳酸氧钠(NaHCO
3)、碳酸钙和农业生产上应用的硫酸铜(CuSO
4)。
盐的物理性质:
(1)盐的水溶液的颜色常见的盐大多数为白色固体,其水溶液一般为无色。但是有些盐有颜色,其水溶液也有颜色。例如:胆矾(CuSO4·5H2O)为蓝色,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含Cu2+的溶液一般为蓝色,含Fe
2+的溶液一般为浅绿色,含Fe
3+的溶液一般为黄色。
(2)盐的溶解性记忆如下钾钠硝钱溶水快(含K+,Na+,NH4+,NO
3-的盐易溶于水);硫酸盐除钡银钙(含SO
42-的盐中,Ag2SO4, CaSO4微溶,BaSO3难溶)都易溶;氯化物中银不溶(含 Cl-的盐中,AgCl不溶于水,其余一般易溶于水);碳酸盐溶钾钠钱[含CO
32-的盐,Na2CO3、(NH4)2CO3、 K2CO3易溶,Na2CO3微溶,其余难溶〕。
盐的化学性质:(1)盐+金属一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置换反应),例如:Fe+CuSO4==FeSO4+Cu
规律:反应物中盐要可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可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 Ca,Na除外)。
应用:判断或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
(2)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复分解反应),例如;HCl+AgNO3==AgCl↓+HNO3。
规律:反应物中的酸在初中阶段一般指盐酸、硫酸、硝酸。盐是碳酸盐时可不溶,若是其他盐,则要求可溶。应用:实验室制取CO
2,CO
32-、Cl
-,SO
42-的检验。
(3)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复分解反应)
规律:反应物都可溶,若反应物中盐不为按盐,生成物其中之一为沉淀或水。
应用:制取某种碱,例如:Ca(OH)
2+Na2CO3== CaCO3↓+2NaOH。
(4)盐+盐→另外两种盐
规律:反应物都可溶,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于水。
应用:检验某种离子或物质。例如:NaCl+AgNO3 =AgCl↓+NaNO3(可用于鉴定Cl
-);Na2SO4+BaCl2==BaSO4↓+2NaCl(可用与鉴定SO
42-)
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及用途比较如下表: | 氯化钠 | 碳酸钠 | 碳酸氢钠 | 碳酸钙 | 硫酸铜 |
化学式 | NaCl | Na2CO3 | NaHCO3 | CaCO3 | CuSO4 |
俗称 | 食盐 | 纯碱、苏打 | 小苏打 | —— | —— |
物理性质 |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液为蓝色,有毒 |
化学性质 | 水溶液显中性 AgNO3+NaCl==AgCl↓+NaNO3 | 水溶液显碱性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 水溶液显碱性 NaHCO3+HCl==NaCl+H2O+CO2↑ | CaCO3+2HCl==CaCl2+H2O+CO2↑ | CuSO4+5H2O==CuSO4·5H2O CuSO4+Fe==FeSO4+Cu CuSO4+2NaOH==Cu(OH)2↓+Na2SO4 |
用途 | 作调味品和防腐剂,医疗上配置生理盐水。重要的化工原料 | 制烧碱,广泛用于玻璃、纺织、造纸等工业 | 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 实验室制取CO2,重要的建筑材料,制补钙剂 | 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实验室中用作水的检验试剂,精炼铜 |
易错点:①“食盐是盐是对的,但“盐就是食盐”是错误的,化学中的“盐”指的是一类物质。
②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们是混合物,而碳酸钙是纯净物。
③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盐叫亚硝酸钠,工业用盐中常含有亚硝酸钠,是一种自色粉末,有咸味,对人体有害,常用作防腐保鲜剂。
④CuSO
4是一种白色固体,溶于水后形成蓝色的CuSO
4溶液,从CuSO
4溶液中结品析出的晶体不是硫酸铜,而是硫酸铜晶休,化学式为CuSO
4·5H
2O,俗称胆矾或蓝矾,是一种蓝色固体。硫酸铜与水结合也能形成胆矾,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利用这种特性常用硫酸铜固体在化学实验中作检验水的试剂。
盐的命名:(1)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盐,读作“某化某”,如 NaCl读作氯化钠,AgI读作碘化银。
(2)构成中含有酸根的,读作“某酸某”。如Na
2CO
3、ZnSO
4、AgNO
3、KMnO
4、KClO
3分别读作:碳酸钠、硫酸锌、硝酸银、高锰酸钾、氯酸钾。
(3)含铵根的化合物,读作“某化铵”或“某酸铵”。如NH
4Cl、(NH
4)
2SO
4读作:氯化铵、硫酸铵。
(4)其他:Cu
2(OH)
2CO
3读作“碱式碳酸铜”, NaHSO
4读作“硫酸氢钠”, NaHCO
3读作“碳酸氢钠”。
风化:风化是指结晶水合物在室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失去结晶水的现象,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反应。如 Na
2CO
3·10H
2O==Na
2CO
3+10H
2O;CaSO
4·2H
2O ==CaSO
4+2H
2O。
侯氏制碱法: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于1938-1940年用了三年时间,成功研制出联合制碱法,后来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其主要原理是:
NH
3+CO
2+H
2O== NH
4HCO
3NH
4HCO
3+NaCl ==NaHCO
3↓+NH
4CI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
(1)NH
3与H
2O,CO
2反应生成NH
4HCO
3。
(2)NH
4HCO
3与NaCl反应生成NaHCO
3沉淀。主要原因是NaHCO
3的溶解度较小。
(3)在第(2)点中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NaCl,由于 NH
4CI在低温时溶解度非常低,使NH
4Cl结晶析出,可做氮肥。
(4)加热NaHCO
3得到Na
2CO
3.
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提高了食盐的利用率,NH
4Cl可做氮肥,同时无氨碱法副产物CaCl
2毁占耕田的问题。考点名称:设计实验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
(1)
(2)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化学学科科学探究的特点
(1)新课标改革的理念是倡导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提升。“科学探究”是以问题为中心,南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选择恰当的手段,探究未知的现象、数据,并通过对获得的现象、数据的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从而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①感受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②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③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④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⑤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探究的要素和目标:探究过程要素 | 达到目的 |
提出问题 | a.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b.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
猜想与假设 | a.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 b.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出初步论证的能力 |
制订计划 | a.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定科学活动计划的过程 b.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且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能力 |
进行实验 | a.能积极参与化学实验 b.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 c.能在实验操作中做到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
收集证据 | a.具有较强的实证意识 b.学习运用各种方式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 c.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 d.初步学会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 |
解释与结论 | a.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与假设之间的关系 b.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简单的分类 c.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d.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
反思与评价 | a.具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能力 b.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c.能体验到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
表达与交流 | a.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b.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
解答实验探究题的方法技巧: 科学探究是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根据题目情景提供的信息,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要求考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会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以此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综合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思维要有开放性,能探究性地提出问题.要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探究验证假设的方法,用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进行推理和判断;要注意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数据的处理以及对探究问题的合理猜想和想象,不要生搬硬套,胡乱猜想,应在短时间内切准题目要害,找准突破口。
综合实验题答题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思维过程:
原理一反应物一仪器装置一现象一结论一作用一意义一联想
①实验依据的性质和原理。
②反应物的状态及其替代物。
③装置的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是否有替代装置。
④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产生的后果。
⑤现象描述要准确、全面、重点突出。
⑥直接得出结论或导出结论。
氧气参加反应的对比实验设计方法:(1)探究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条件的对比试验
①温度对比试验。用温度对比试验探究物质的着火点。如木炭和煤的着火点不同。
②浓度对比试验。用浓度对比试验探究可燃物能否与氧气发生反应或反应的现象不同。
(2)金属生锈条件的对比试验
与氧气接触铁不会生锈,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铁才能生锈。铜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才能生锈。金属的生锈条件探究都是通过对比试验完成的。
反应生成氧气速率的对比试验设计方法:
(1)催化剂对制取氧气速率影响的对比试验
①有无催化剂的对比试验。如氯酸钾制氧气加入和不加入二氧化锰的对比试验。
②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对比实验。如可设计对比试验探究MnO
2,CuO,Fe
2O
3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
(2)浓度对制取氧气速率影响的对比实验。
如取不同浓度的对氧化氢溶液,加入同质量的MnO
2观察H
2O
2分解速率。
在设计对比实验时,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对比实验只能研究一个变量,其他的变量应该控制在相同的状态。如设计对比实验研究MnO
2和CuO哪种物质对H
2O
2分解速率影响大,那么容器中的过氧化氢浓度应相同。相反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使用同种,同量的催化剂,温度,压强也应该相同。
控制变量法探究固体物质溶解速率:
中考试题中常出现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的因素”的相关实验问题。在口常生活和实验中定性分析较多,如果定量分析就应该用控制变量法。
(1)控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温度、溶质的颗粒大小,探究搅拌对溶解速率的影响。搅拌比不搅拌溶解得快。
(2)控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温度,探究溶质的颗粒人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颗粒小的溶解快。
(3)控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的颗粒大小,探究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对大多数物质来说,温度越高溶解的速率越快。
探究过程中获取、处理信息的常见方法:
(1)观察①观察要目的明确、重点清晰,具有典型性。如:做关于物质性质的化学实验,重点观察物质性状的改变,包括气味的改变、气体的逸出、沉淀的产生或溶解、颜色的变化。
②观察要准确、仔细,事物变化有时微妙、偶然,在偶然、微妙中包含着飞跃,观察仔细、准确,才会有所收获。如:对于葡萄球菌培养皿中生长出的霉菌可杀死葡萄球菌这一现象,一般人难以发现,英国的弗莱明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这一现象,于是出现了造福于人类的青霉素。
③观察时应对某一事物发生变化前后的现象进行比较,或对相关事物发生变化的现象进行比较,看看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以便从中发现规律。
(2)比较分类
比较分类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关键是在于将学习对象或所研究问题以一定标准分门别类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分清研究问题和学习对象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如: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时,需找出区分标准——反应前后的物质是否为同种物质。
(3)归纳演绎归纳是解决一般与特殊的重要方法。归纳时应注意对某些或个别的化学现象、化学问题等进行观察,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演绎是利用一般的知识、原理等对特殊的事实、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特殊情形的本质特征、属性。演绎时注意大小前提的正确性,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既是比较归纳的结晶,也是演绎的功劳。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活动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概括、表达及运用等活动,科学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下面谈谈科学探究的几种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在亲身实验的条件下观察事物的能力,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重在观察、发现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观察到的内容通过文字描述或者绘图等多种形式表达出来。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2)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对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或学习化学时遇到的一些事例,能依据所给资料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对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
(3)操作能力科学探究往往是以实验为载体进行的,而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是通过实验验证假设与猜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要动手实验,首先要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然后再按一定的操作顺序进行操作。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就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4)分析能力分析是通过对整体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单独研究从而了解整体本质的探究方法。实验过程中要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规律,然后要思考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对你的假设是否有帮助。对整体中各个部分的研究是认识整体过程的基础。
(5)比较能力比较是将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通过诸多方面的比较,从而得出异同的过程。比较是分类、归纳和概括的基础。比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认识事物、掌握规律起着巨大作用。因此,在科学探究中应重视比较能力的培养。
(6)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是根据一部分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要正确地做出归纳概括,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就必须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如: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即可归纳概括出大多数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就利用r归纳概括技能。
(7)推理能力当你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解释时,即在进行推理时,要注意推理不一定就是事实,即使是根据正确的观察做出的推论,也可能是错误的。要证明推论正确,唯一的方法就是再进一步观察、调查和研究。
(8)评价能力做出评价就是评估某件事情的好坏、对错。如:评价一个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操作是否方便,对环境是否有害等。做出评价前,需要全面地考虑到事情的正面与反面,并明确自己持有什么样的观点和评价标准。在科学探究中要学会评价。
(9)合作学习能力化学学习中的科学探究过程,往往是学生小组或团队活动的过程,在合作探究中,学生应具有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能力。
化学科学探究性试题分类:(1)发现问题类探究题从生活现象、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中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解释此类问题的关键:观察、分析、联想,提出的问题要有探究价值,要有利于设计实验方案,有利于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解答此类探究题的方法:根据题目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
a.从“对立面”中发现问题和猜想;
b.从“逆向思维”中发现问题和猜想;
c.从生活或实验中发现问题和猜想;
d.从探索闪果中发现问题和猜想;
e.在异常中发现问题和猜想;
f.在类比中发现问题和猜想;
g.在归纳判断中发现问题和猜想;
h.在“理所当然”中发现问题和猜想。然后结合猜想,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宏观性质和特征)去解答问题。注意提出的假设要周密、合理,有科学依据。
(2)假设、验证类探究题对问题有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并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猜想或假设作出初步验证计划,以便设计实验方案。解答时,一是要围绕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假设或猜想,假设越全面,结论越可靠;二是要注意假设的合理性,要符合化学规律、化学原理,不能凭空设想;三是要从本质上去分析现象,抓住本质提出假设。
(3)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类探究题此类探究题是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的证据,并对所收集的证据和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通过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对结论作出正确的解释。收集证据,要有较强的实证意识,会观察、记录,准确精练的表述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4)结果分析、反思与评价类探究题此类探究题是对所获得的事实、证据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正确结论,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解答时可用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等方法对证据和事实进行加工处理,利用逆向思维,对探究结果进行评价。而实验评价题是由题目提供一套或多套方案,从某一角度或几个方面评价方案的优劣。
(5)综合性探究类此类探究题是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中的几要素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体现探究的全过程,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实践经验和亲身体验,探究性地提出问题,用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推理、判断,根据试题的目的和要求,结合题设巾的材料,进行解答,思维要有开放性。
四 : 粉笔的主要成分包括哪些
粉笔的主要成分包括哪些的参考回复
粉笔的主要成分
国内使用的粉笔主要有普通粉笔和无尘粉笔两种,其主要成分均为碳酸钙(石灰石)和硫酸钙(石膏),或含少量的氧化钙.粉笔是由硫酸钙的水合物(俗称生石膏)制成.也可加入各种颜料做成彩色粉笔.在制作过程中把生石膏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部分脱水变成熟石膏,然后将热石膏加水搅拌成糊状,灌入模型凝固而成.
粉笔的主要成分:粉笔是由硫酸钙的水合物(俗称生石膏)制成.也可加入各种颜料做成彩色粉笔.在制作过程中把生石膏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部分脱水变成熟石膏,然后将热石膏加水搅拌成糊状,灌入模型凝固而成.
你好,粉笔是由石膏制成的,其化学成分为硫酸钙。硫酸钙,化学式CaSO4。熔点1450度,相对密度2.96。难溶于水。它的二水化物CaSO4。2H2O俗称石膏(或生石膏).粉笔粉尘中含有二氧化硅,被吸入肺部,在肺部游离的二氧化硅含量在百分之一以上形成肺纤维化的粉尘,从而使肺泡纤维化,导致肺部呼吸功能下降)。
(www.61k.com”
五 : “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粉”?
我一边提醒着笔画,一边示范着写:“大家看这个睿智的睿字,里面有一横,不要忽略掉,看老师写——”
刚写完了一横,粉笔“啪嗒”断了一截,有几个学生见状偷笑。
我没理会,接着往下问:“然后是什么笔画?”
“撇和点!”学生齐声回答。
“看老师写——”我正写着,“啪嗒”一声,粉笔又断了一截,落在了粉笔槽里。
“哈哈”学生哄笑声明显大了很多。
“接下去,要注意,最下面是日还是目?”我继续板书,谁料“啪嗒”,粉笔又断了一截,径直掉在了粉笔槽里。
“哈哈哈哈!”我扭头一看,1个个小脸都笑成了一朵朵花,那模样别提有多开心了,有的还笑得特夸张,前俯后仰起来。
因为接连几天阴雨天,空气特别的潮湿。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石灰和石膏,这些成分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子,受潮后就会变得特别的松软,稍微用力就会折断。如果孩子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会觉得如此好笑了。
我扫视了一下,问:“你们谁知道粉笔是什么做成的?”
当我提出这个问题之际,孩子们都一下子就停止了笑闹,教室内一片安静。我大有成功感:这个问(www.61k.com)题难住你们了吧?看你们还笑!
教室里依然是一片安静,我又问:“粉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你们知道吗?”如果还没有人知道,我就打算给他们公布答案了。
突然,教室里响起一阵响亮的异口同声:“粉!”
“啊?”我怀疑我是听错了!我的声音又提高了八度问:“粉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粉——”依然是响亮的异口同声。
晕!“粉笔”的主要成分是“粉”?顿时,我哭笑不得!
孩子们呢,又是一阵开心的笑,仿佛他们都答对了似的......
孩子们的快乐真的是不需要理由的。
本文标题:
粉笔的主要成分-粉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用什么东西能吸附?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9277.html